㈠ 请问继电器与单片机能不能共用一个电源 例如5V
正确说法是:继电器与单片机可以共用一个电源模块,但是,不能作为同一个开关的负载设备——即继电器作为一个开关(如空开)的负载,而单片机接自另一个开关,两个开关可由同一个电源模块供电。其主要要求及意义如下:
1、继电器与单片机对电源的要求不同,分成两路供电,可结合现场情况,分别接入相应的浪涌、稳压等设备(单片机支路必须加装),调整好过流、过载或漏电流保护等(主要是继电器支路),确保两个设备得到各自所需的电源品质。
2、在工业控制中,继电器的作用相当丰富,例如在有延时关断要求的控制回路中,即使单片机本身出现异常(如板载电源电容击穿),由于时间继电器与其并不在同一支路上,仍然可以继续工作以保护受控设备的安全停运。
3、同理,如果同支路上多个继电器同时动作频繁,或者发生电源短路之类的异常,也同样不会干扰单片机的正常工作。较之上一条,此分路供电之意义及作用就更为显要。
4、鉴于上述情况的存在,通常在工业设计中,都会为继电器和单片机分别设计独立的供电单元,将两者的电源尽可能的分开。但在一些小型控制系统中,尤其在继电器(组)动作不频繁或没有特殊要求时,可以让二者共用同一个电源模块,但必须避免共用同一个支路开关且针对性添加稳压抑流之元器件以强化支路供电安全。
㈡ 继电器和单片机的连接问题
以5V单片机为例,单片机和继电器之间需要用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反相二极消除吸合时产生的瞬间反相电动势。管保护三极管,三极管上的电阻用1K,3极管用SS8550,二极管用IN5819。交流用电器一根线接在继电器的常开上,一根线接220V电源上。
另一种用法是用ULN2003或2803这一系列达林顿管直接驱动继电器,不用加电阻,不用二极管,与5V继电器直接相连就可以驱动。
还有一种方法是用PLC817光耦,也需要加反相二极管,还需要加一个560R的电阻,上拉电阻10K,有点麻
烦。
总之不要IO口直接驱动,必须加其他原件。
㈢ 51单片机如何驱动12V继电器
驱动+12V的负载,应该使用NPN型的三极管。
型号可以是8050(可承受的电流很大)、5401(可承受的电压很大)。
三极管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继电器的另一端接12V。
单片机输出直接连接到三极管的基极,此处还要接上一个上拉电阻。
单片机输出高电平时,电流太小了,所以要加上一个上拉电阻,(2~4.3)K均可。
“ 低调之飘过”说的电路,缺少上拉电阻,还多了一个限流电阻(或下拉电阻),
这样的电路,Ib将会明显不足,NPN三极管、继电器,是不会按照要求工作的。
㈣ 请问51单片机和继电器模块怎么接线
在连接51单片机与继电器模块时,首先需要明确电源的正负极。DC+应连接到5V的正极,而DC-则应连接到5V的负极,即单片机的地线。IN引脚应当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出脚,具体哪个引脚输出信号需要根据程序设计来确定,例如可以连接到P1.1。这样,单片机就能通过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来实现对电磁锁的控制。
接下来是继电器模块的连接细节。继电器模块通常包含三个主要引脚:NO(常开触点)、COM(公共端)和NC(常闭触点)。对于NO,应将其连接到12V的正极;对于COM,应将其连接到电磁锁的一端;而对于NC,则不需要连接任何东西,保持悬空状态。电磁锁的另一端则应连接到12V的负极。
在进行连接时,请确保所有连接都符合电气安全规范,避免短路或过载。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电磁锁的额定电压和电流不匹配继电器模块的输出能力,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或功能失效。因此,在设计电路时,务必进行充分的计算和测试,确保各部分能够稳定协同工作。
此外,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议在连接处使用适当的保险丝或断路器来保护电路免受过载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电磁锁的工作电压范围,确保其能在预期的电压下正常运行。通过细致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可以有效地实现51单片机对电磁锁的精确控制。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上述连接方式是较为常见的,但在具体应用中,可能会根据实际需求和设备特性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前,建议查阅相关设备的技术文档或咨询专业人士,以确保连接正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