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arson带你学android:全面剖析Binder跨进程通信原理
从而全方位地介绍 Binder ,希望你们会喜欢。
在本文的讲解中,按照 大角度 -> 小角度 去分析 Binder ,即:
从而全方位地介绍 Binder ,希望你们会喜欢。
在讲解 Binder 前,我们先了解一些 Linux 的基础知识
具体请看文章: 操作系统:图文详解 内存映射
Binder 跨进程通信机制 模型 基于 Client - Server 模式
此处重点讲解 Binder 驱动作用中的跨进程通信的原理:
原因:
所以,原理图可表示为以下:
所以,在进行跨进程通信时,开发者只需自定义 Client & Server 进程 并 显式使用上述3个步骤,最终借助 Android 的基本架构功能就可完成进程间通信
注册服务后, Binder 驱动持有 Server 进程创建的 Binder 实体
此时, Client 进程与 Server 进程已经建立了连接
Client 进程 根据获取到的 Service 信息( Binder 代理对象),通过 Binder 驱动 建立与 该 Service 所在 Server 进程通信的链路,并开始使用服务
步骤1: Client 进程 将参数(整数a和b)发送到 Server 进程
步骤2: Server 进程根据 Client 进要求 调用 目标方法(即加法函数)
步骤3: Server 进程 将目标方法的结果(即加法后的结果)返回给 Client 进程
对比 Linux ( Android 基于 Linux )上的其他进程通信方式(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
信号量、 Socket ), Binder 机制的优点有:
特别地,对于从模型结构组成的Binder驱动来说:
不定期分享关于 安卓开发 的干货,追求 短、平、快 ,但 却不缺深度 。
⑵ socket通信原理
socket通信原理是一种“打开—读/写—关闭”模式的实现,服务器和客户端各自维护一个“文件”,在建立连接打开后,可以棚氏向文件写入内容供对方读取或者读取对方内容,通讯结束时关闭文件。
Socket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的一个抽象层,它把 TCP/IP 层复杂的操作抽象为几个简单的接口,供应用层调用实现进程在网络中的通信。Socket 起源于 UNIX,在 UNIX 一切皆文件的思想下,进程间通信就被冠名为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
Socket 保证了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也就是网络通信。对于网站,通信模型是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两端都建立了一个 Socket 对象,然后通过 Socket 对象对数据进行传输。通常链迟散服务器处于一个无限循环,等待客户端的连接。
(2)androidsocket通信原理扩展阅读
SOCK_STREAM类型的套接口为全双向的字节流。对于流类套接口,在接收或发送数据前必需处于已连接状态。用connect()调用建立与另一套接口的连接,连接成功后,即可用send()和recv()传送数据。当会话结束后,调用closesocket()。带外数据根据规定用send()和recv()来接收。
实现SOCK_STREAM类型套接口的通讯协议保证数据不会丢失也不会重复。如果终端协议有缓冲区空间,且数据不能在一定时间成功发送旦袜,则认为连接中断,其后续的调用也将以WSAETIMEOUT错误返回。
SOCK_DGRAM类型套接口允许使用sendto()和recvfrom()从任意端口发送或接收数据报。如果这样一个套接口用connect()与一个指定端口连接,则可用send()和recv()与该端口进行数据报的发送与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