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紅外目標檢測演算法研究

紅外目標檢測演算法研究

發布時間:2022-08-01 13:34:58

Ⅰ 紅外感測器工作原理是什麼,有哪位比較了解的呢

紅外感測器大多數紅外感測器測距都是基於三角測量原理。 紅外發射器按照一定的角度發射紅外光束,當遇到物體以後,光束會反射回來,如圖所示。反射回來的紅外光線被ccd檢測器檢測到以後,會獲得一個偏移值l,利用三角關系,在知道了發射角度α,偏移距l,中心矩x,以及濾鏡的焦距f以後,感測器到物體的距離d就可以通過幾何關系計算出來了。 紅外感測器的優點是不受可見光影響,白天黑夜均可測量,角度靈敏度高、結構簡單、價格較便宜,可以快速感知物體的存在,但測量時受環境影響很大,物體的顏色、方向、周圍的光線都能導致測量誤差,測量不夠精確。

(工控) 機器人避障技術的分類目前移動機器人的避障根據環境信息的掌握程度可以分為障礙物信息已知、障礙物信息部分未知或完全未知兩種。 傳統的導航避障方法如可視圖法、柵格法、自由空間法等演算法對障礙物信息己知時的避障問題處理尚可,但當障礙信息未知或者障礙是可移動的時候,傳統的導航方法一般不能很好的解決避障問題或者根本不能避障。而實際生活中,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機器人所處的環境都是動態的、可變的、未知的,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人們引入了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一些演算法。同時得益於處理器計算能力的提高及感測器技術的發展,在移動機器人的平台上進行一些復雜演算法的運算也變得輕松,由此產生了一系列智能避障方法,比較熱門的有:遺傳演算法、神經網路演算法、模糊演算法等,下面分別加以介紹。 基於遺傳演算法的機器人避障演算法:遺傳演算法(genetic algorithm ,簡稱ga )是計算數學中用於解決最佳化的搜索演算法,是進化演算法的一種。進化演算法是借鑒了進化生物學中的遺傳、突變、自然選擇以及雜交等現象而發展起來的。遺傳演算法採用從自然進化中抽象出來的幾個運算元對參數編碼的字元串進行遺傳操作,包括復制或選擇運算元(reproction or select)、交叉運算元(crossover)、變異運算元(mutation)。(工控視頻) 超聲波感測器超生波感測器檢測距離原理是測出發出超聲波至再檢測到發出的超聲波的時間差,同時根據聲速計算出物體的距離。由於超聲波在空氣中的速度與溫濕度有關,在比較精確的測量中,需把溫濕度的變化和其它因素考慮進去。超聲波感測器一般作用距離較短,普通的有效探測距離都在5-10m之間,但是會有一個最小探測盲區,一般在幾十毫米。由於超聲感測器的成本低,實現方法簡單,技術成熟,是移動機器人中常用的感測器。 遺傳演算法的主要優點是:採用群體方式對目標函數空間進行多線索的並行搜索,不會陷入局部極小點;只需要可行解目標函數的值,而不需要其他信息,對目標函數的連續性、可微性沒有要求,使用方便;解的選擇和產生用概率方式,因此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魯棒性。

Ⅱ 紅外線測溫法的原理是什麼

紅外測溫儀的測溫原理是黑體輻射定律,眾所周知,自然界中一切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在不停向外輻射能量,物體的向外輻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長的分布與它的表面溫度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物體的溫度越高,所發出的紅外輻射能力越強。黑體的光譜輻射出射度由普朗克公式確定,即:


圖1-1 不同溫度下的黑體光譜輻射度

從上圖中曲線可以看出黑體輻射具有幾個特徵:

① 在任何溫度下,黑體的光譜輻射度都隨著波長連續變化,每條曲線只有一個極大值;

② 隨著溫度的升高,與光譜輻射度極大值對應的波長減小。這表明隨著溫度的升高,黑體輻射中的短波長輻射所佔比例增加;

③ 隨著溫度的升高,黑體輻射曲線全面提高,即在任一指定波長處,與較高溫度相應的光譜輻射度也較大,反之亦然。

Ⅲ 謝維信的最新論文

一種用於三維空間雜波環境機動目標跟蹤的數據互聯方法,《電子與信息學報》2009年 第4期
被動感測器陣列中基於粒子濾波的目標跟蹤,《電子與信息學報》2009年 第4期
一種新的嵌入式Linux高性能定時器實現方法,《信號處理》2009年 第3期
一種新的紅外弱小目標檢測與跟蹤演算法,《信號處理》2008年 第6期
被動感測器網基於修正Riccati方程的系統優化設計,《信號處理》2008年 第5期
基於SIS框架和蟻群演算法的非線性多目標跟蹤,《電子與信息學報》2008年 第9期
基於人類視覺系統的自適應數字水印演算法,《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 第7期
一種基於電子簽章的二值圖像數字水印演算法,《信號處理》2008年 第3期
基於身份的網路化製造安全協同商務平台,《計算機工程》2008年 第13期
基於Clifford代數感測器網路覆蓋理論的路徑分析,《電子學報》2007年 第B12期
感測器網路高階模糊覆蓋分析,《電子學報》2007年 第B12期
感測器網路最佳情況模糊覆蓋問題研究,《電子學報》2007年 第B12期
一種基於蟻群演算法的多目標跟蹤數據關聯方法,《電子學報》2008年 第3期
基於數據倉庫的投資決策支持系統設計研究,《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08年 第2期
量子球殼聚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 第1期
基於身份的安全郵件認證體系設計與分析,《計算機科學》2008年 第2期
異類感測器系統目標快速定位方法,《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7年 第12期
一種基於並行計算熵遷移策略的多分辨DOM數據生成演算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2007年 第12期
基於模糊Hough變換的被動感測器系統航跡起始方法,《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7年 第11期
THz信號處理與分析的研究現狀和發展展望,《電子學報》2007年 第10期
模糊數據互聯濾波器及其在機動目標跟蹤中的應用,《系統模擬學報》2007年 第20期
分布式異類感測器網非同步采樣下的航跡起始演算法,《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7年 第9期
機動目標跟蹤中數據互聯新方法,《電子與信息學報》2007年 第10期
一種新的視界覆蓋遺傳演算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 第5期
基於運動特徵的遠距離紅外目標檢測方法,《電子與信息學報》2007年 第8期
被動感測器網基於模糊綜合貼近度的航跡起始,《電子學報》2007年 第8期
基於IBE的跨網路電子公文安全交換平台,《微計算機信息》2007年 第18期
一種基於身份的無可信第三方簽名方案,《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2007年 第3期
基於圖像梯度場序列的雙向GDIM光流計算方法,《電子學報》2007年 第7期
一種基於身份的短數字簽名方案,《微計算機信息》2007年 第21期
分布式異類感測器網Hough變換航跡起始演算法,《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2007年 第2期
基於DWT和DCT域的二值圖像數字水印演算法,《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07年 第3期
基於並行計算熵的同構集群負載均衡演算法,《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2007年 第1期
基於unscented粒子濾波的紅外弱小目標跟蹤,《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7年 第1期
一種空域DCT與時域DWT相結合的魯棒視頻數字水印演算法,《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2006年 第4期
圖像插值方法對互信息局部極值的影響分析,《電子與信息學報》2006年 第10期
網狀被動感測器系統優化設計, 《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6年 第12期
基於小波變換和目標運動特性的紅外弱小目標檢測, 《紅外》2006年 第9期
基於小波變換的紅外弱小目標檢測新方法,《紅外技術》2006年 第7期
在線CA的安全增強方案研究,《計算機工程》2006年 第11期
基於ADSP—BF561車載多媒體系統,《現代電子技術》2006年 第3期
空間分析中視界覆蓋問題的研究,《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5年 第11期
模糊觀測數據的關聯和目標跟蹤,《信號處理》2005年 第4期
從航空影像中自動提取高層建築物,《計算機學報》2005年 第7期
城市航空影像中基於模糊Retinex的陰影消除,《電子學報》2005年 第3期
一種新的自適應圖像模糊增強演算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5年 第2期
基於OAR模型的航空影像高層建築自動提取,《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2005年 第1期
紅外熱圖像序列中基於人體模型的目標頭部定位方法,《激光與紅外》2005年 第2期
直線Snakes及其在建築物提取中的應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5年 第1期
網狀被動感測器系統視線交叉目標定位方法,《電子與信息學報》2005年 第1期
一種新的道路描述子:對稱邊緣方向直方圖,《電子學報》2005年 第1期
基於對稱邊緣方向直方圖自動提取主要道路,《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2005年 第2期
分布式被動感測器網非同步采樣下的機動目標跟蹤,《系統模擬學報》2005年 第6期
一種基於頻帶一致性的多模態圖像校準演算法,《通信學報》2005年 第4期
基於模糊熵的自適應圖像多層次模糊增強演算法,《電子學報》2005年 第4期
一種安全增強的基於橢圓曲線可驗證門限簽名方案,《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05年 第4期
密碼學與數字水印在電子印章中的應用,《微機發展》2004年 第11期
一種安全實用的電子公文系統設計與實現, 《現代電子技術》2004年 第21期
基於DSP的PCI圖像採集卡設計,《現代電子技術》2004年 第4期
基於DSP組建短波電台無線數據傳輸網路的系統設計,《電子設計應用》2004年 第2期
基於直方圖的自適應高斯雜訊濾波器,《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4年 第1期
短波電台無線數據傳輸網路的組建,《現代電子技術》2004年 第3期
半抑制式模糊C-均值聚類演算法,《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2004年 第2期
基於模糊推理的自動多級圖像分割,《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2004年 第1期
航空影像中立交橋的自動檢測,《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2004年 第1期
網狀被動感測器系統航跡初始狀態估計,《信號處理》2004年 第6期
被動感測器系統分層快速關聯演算法,《電子學報》2004年 第12期
一種基於模糊運算的多目標多感測器跟蹤演算法,《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4年 第11期
非同步被動感測器系統模糊Hough變換航跡起始演算法,《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4年 第11期
窗戶紋理的時頻描述及其在建築物提取中的應用,《中國圖象圖形學報:A輯》2004年 第10期
基於模糊熵的支撐矢量預選取方法,《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 第5期
基於物方幾何約束提取建築物垂直邊緣,《中國圖象圖形學報:A輯》2004年 第9期
分布式網狀被動感測器系統定位誤差分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4年 第5期
分布式網狀被動感測器系統量測數據關聯,《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4年 第12期
基於核方法的分類型屬性數據集模糊聚類演算法,《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 第9期
基於模糊決策的密集多回波環境下航跡起始演算法,《雷達與對抗》2004年 第3期
紅外感測器陣列基於信息冗餘性的目標定位,《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4年 第8期
基於核方法的模糊聚類演算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4年 第4期
一種用於模式識別的多色Voronoi圖,《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4年 第7期
基於DSP的短波電台無線數據傳輸網路實現,《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2004年 第3期
基於直方圖的自適應圖像去噪濾波器,《電子學報》2004年 第7期
自適應模糊Hough變換,《電子學報》2004年 第6期
基於主動秘密共享的安全容忍入侵方案,《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04年 第1期
基於模糊熵的多值圖像恢復方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4年 第2期

Ⅳ 誰知道紅外檢測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紅外檢測的基本方法分為兩大類型,即被動式和主動式。被動式的紅外檢測在設備的紅外檢測診斷技術中應用比較多;主動式的紅外檢測又可分為單面法和雙面法
紅外檢測中對被測目標的加熱方式也分為穩態加熱和非穩態加熱。
紅外檢測儀器的安裝和運載方式有固定式、攜帶型、車載式和機載式(直升機裝載)等多種。
(1)被動式紅外檢測
所謂被動式系指進行紅外檢測時不對被測目標加熱,僅僅利用被測目標的溫度不同於周圍環境溫度的條件,在被測目標與環境的熱交換過程中進行紅外檢測的方式。被動式紅外檢測應用於運行中的設備、元器件和科學試驗中。由於它不需要附加熱源,在生產現場基本都採用這種方式。
(2)主動式紅外檢測
主動式紅外檢測是在進行紅外檢測之前對被測目標主動加熱,加熱源可來自被測目標的外部或在其內部,加熱的方式有穩態和非穩態兩種,紅外檢測根據不同情況可在加熱過程當中進行,也可在停止加熱有一定時間後進行。
1)單面法:對被測目標的加熱和紅外檢測在被測目標的同一側面進行。
2)雙面法:相對於上述的單面法而言,雙面法是把對被測目標的加熱和紅外檢測分別
在目標的正、反兩個側面進行。
(3)加熱方式
1)穩態加熱:將被測目標加熱到其內部溫度達到均勻穩定的狀態時,再把它置放於一個低於(或高於)該恆定溫度的環境中進行紅外檢測。
這種方式多用於材料的質量檢測,如被測物內部有裂紋、孔洞或脫粘等缺陷時,則被測物與環境的熱交換中熱流將受到缺陷的阻礙,其相應的外表面就會產生溫度的變化,與沒有缺陷的表面相比則會出現溫差。
2)非穩態加熱:對被測目標加熱,不需要使其內部溫度達到均勻穩定狀態,而在它的內部溫度尚不均勻、具有導熱的過程中即進行紅外檢測。
3)如將熱量均勻地注入被測目標,熱流進入內部的速度要由它的內部狀況決定,若內部有缺陷,則會成為阻檔熱流的熱阻,經一定時間會產生熱量堆積,在其相應的表面會產生熱的異常。缺陷造成的熱流變化取決於缺陷的位置、走向、幾何尺寸和材料的熱物理性能。

Ⅳ 紅外圖像中的目標識別技術的問題有哪些

可以認為圖像處理包括目標識別。
圖像處理(image processing),用計算機對圖像進行分析,以達到所需結果的技術.圖像處理一般指數字圖像處理。圖像處理技術的一般包括圖像壓縮,增強和復原,匹配、描述和識別3個部分。

目標識別是在圖像中找到所需要的目標。它既包括兩個非常相似目標的識別,也包括一種類型的目標同其他類型目標的識別。

Ⅵ 紅外測溫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1、紅外測溫由光學系統、光電探測器、信號放大器及信號處理、顯示輸出等部分組成。光學系統匯聚其視場內的目標紅外輻射能量,視場的大小由測溫儀的光學零件及其位置確定。紅外能量聚焦在光電探測器上並轉變為相應的電信號。該信號經過放大器和信號處理電路,並按照儀器內部的演算法和目標發射率校正後轉變為被測目標的溫度值。

2、在自然界中,一切溫度高於零度的物體都在不停地向周圍空間發出紅外輻射能量。物體的紅外輻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長的分布一一與它的表面溫度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因此,通過對物體自身輻射的紅外能量的測量,便能准確地測定它的表面溫度,這就是紅外輻射測溫所依據的客觀基礎。

3、紅外測溫儀原理黑體是一種理想化的輻射體,它吸收所有波長的輻射能量,沒有能量的反射和透過,其表面的發射率為1。但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實際物體,幾乎都不是黑體,為了弄清和獲得紅外輻射分布規律,在理論研究中必須選擇合適的模型,這就是普朗克提出的體腔輻射的量子化振子模型,從而導出了普朗克黑體輻射的定律,即以波長表示的黑體光譜輻射度,這是一切紅外輻射理論的出發點,故稱黑體輻射定律。

所有實際物體的輻射量除依賴於輻射波長及物體的溫度之外,還與構成物體的材料種類、制備方法、熱過程以及表面狀態和環境條件等因素有關。因此,為使黑體輻射定律適用於所有實際物體,必須引入一個與材料性質及表面狀態有關的比例系數,即發射率。該系數表示實際物體的熱輻射與黑體輻射的接近程度,其值在零和小於1的數值之間。根據輻射定律,只要知道了材料的發射率,就知道了任何物體的紅外輻射特性。影響發射率的主要因素在:材料種類、表面粗糙度、理化結構和材料厚度等。

4、當用紅外輻射測溫儀測量目標的溫度時首先要測量出目標在其波段范圍內的紅外輻射量,然後由測溫儀計算出被測目標的溫度。單色測溫儀與波段內的輻射量成比例雙色測溫儀與兩個波段的輻射量之比成比例。

(6)紅外目標檢測演算法研究擴展閱讀:

紅外測溫需要的注意問題

為了測溫,將儀器對准要測的物體,按觸發器在儀器的LCD上讀出溫度數據,保證安排好距離和光斑尺寸之比,和視場。

紅外測溫儀使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1、只測量表面溫度,紅外測溫儀不能測量內部溫度。

2、波長在5um以上不能透過石英玻璃進行測溫,玻璃有很特殊的反射和透過特性,不允許精確紅外溫度讀數。但可通過紅外窗口測溫。紅外測溫儀最好不用於光亮的或拋光的金屬表面的測溫(不銹鋼、鋁等)。

3、定位熱點,要發現熱點,儀器瞄準目標,然後在目標上作上下掃描運動,直至確定熱點。

4、注意環境條件:蒸汽、塵土、煙霧等。它阻擋儀器的光學系統而影響精確測溫。

5、環境溫度,如果測溫儀突然暴露在環境溫差為20℃或更高的情況下,允許儀器在20分鍾內調節到新的環境溫度。

Ⅶ 有什麼方法可以檢測紅外線的存在

紅外檢測的基本方法分為兩大類型,即被動式和主動式。被動式的紅外檢測在設備的紅外檢測診斷技術中應用比較多;主動式的紅外檢測又可分為單面法和雙面法。
紅外檢測中對被測目標的加熱方式也分為穩態加熱和非穩態加熱。
紅外檢測儀器的安裝和運載方式有固定式、攜帶型、車載式和機載式(直升機裝載)等多種。
(1)被動式紅外檢測
所謂被動式系指進行紅外檢測時不對被測目標加熱,僅僅利用被測目標的溫度不同於周圍環境溫度的條件,在被測目標與環境的熱交換過程中進行紅外檢測的方式。被動式紅外檢測應用於運行中的設備、元器件和科學試驗中。由於它不需要附加熱源,在生產現場基本都採用這種方式。
(2)主動式紅外檢測
主動式紅外檢測是在進行紅外檢測之前對被測目標主動加熱,加熱源可來自被測目標的外部或在其內部,加熱的方式有穩態和非穩態兩種,紅外檢測根據不同情況可在加熱過程當中進行,也可在停止加熱有一定時間後進行。
1)單面法:對被測目標的加熱和紅外檢測在被測目標的同一側面進行。
2)雙面法:相對於上述的單面法而言,雙面法是把對被測目標的加熱和紅外檢測分別
在目標的正、反兩個側面進行。
(3)加熱方式
1)穩態加熱:將被測目標加熱到其內部溫度達到均勻穩定的狀態時,再把它置放於一個低於(或高於)該恆定溫度的環境中進行紅外檢測。
這種方式多用於材料的質量檢測,如被測物內部有裂紋、孔洞或脫粘等缺陷時,則被測物與環境的熱交換中熱流將受到缺陷的阻礙,其相應的外表面就會產生溫度的變化,與沒有缺陷的表面相比則會出現溫差。
2)非穩態加熱:對被測目標加熱,不需要使其內部溫度達到均勻穩定狀態,而在它的內部溫度尚不均勻、具有導熱的過程中即進行紅外檢測。
3)如將熱量均勻地注入被測目標,熱流進入內部的速度要由它的內部狀況決定,若內部有缺陷,則會成為阻檔熱流的熱阻,經一定時間會產生熱量堆積,在其相應的表面會產生熱的異常。缺陷造成的熱流變化取決於缺陷的位置、走向、幾何尺寸和材料的熱物理性能。

Ⅷ 趙永強的主要論著

1、趙永強,潘泉. 成像偏振光譜遙感及應用.國防工業出版社(國防出版基金資助).2011年5月.[第一章,第二章]
2、Y. Zhao, L. Zhang and Q. Pan. 「Spectropolarimetric Imaging for Anomaly Epithelial Tissue Detection」. Chapter 18 (pp.297-330) in Book: Sequence and Genome Analysi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ISBN: 978-0-9807330-4-4[PDF] [1] Zhao Yong-Qiang, S.G.Kong. Band Subset Based Clustering Fusion for Hyperspectral Imagery Classification. IEEE Tra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11. [PDF]
[2] Zhao Yong-Qiang, Gao Shi-Bo, Chen Chao et al.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of Spectropolarimatric Data by Region Based Evidence Fusion.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11. [PDF]
[3]Zhao Yong-Qiang, Gong Peng, Pan Quan. Object Detection by Spectropolarimeteric Imagery Fus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46(10), pp 3337-3345,2008/10. [PDF]
[4] Zhao Yong-Qiang, Zhang Lei, Zhang David et al. Object separation by polarimetric and spectral imagery fusion.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113(8), pp 855-866, 2009/8/1. [PDF]
[5] Zhao Yong-Qiang, Zhang Lei, Pan Quan. Spectropolarimetric imaging for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skin. Applied Optics, 48(10), pp D236-D246, 2009/4/1. [PDF]
[6] Zhao Yong-Qiang, Gong Peng, Pan Quan. Unsupervised spectropolarimetric imagery clustering fusion. JOURNAL OF APPLIED REMOTE SENSING, 3(1), pp 1-16, 2009/6/15. [PDF]
[7]Di Wei, Pan Quan, He Lin et al. Anomaly Detection in Hyperspectral Imagery by Fuzzy Integral Fusion of Band-subsets.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73(2), pp 201-213, 2008/2/1. [PDF]
[8] Zhao Yong-Qiang, Pan Quan, Zhang Hong-Cai. New polarization imaging method based on spatially adaptive wavelet image fusion. Optical Engineering, 45(12), pp 123202-1-123202-7, 2006/12/1. [PDF]
[9]陳超,羅莉,趙永強.基於遺傳LM演算法的塗層目標光譜偏振BRDF建模分析.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0.
[10]高仕博,程詠梅,趙永強等.基於多時相紅外圖像探測淺層地下目標.紅外與毫米波學報, 01期, 2009. [PDF]
[11]高仕博,程詠梅,趙永強.基於張量的平穩小波變換紅外圖像去噪.光學學報. [PDF]
[12]賀霖,潘泉,邸韡,趙永強.一種基於單似然檢驗的高光譜圖像小目標檢測器.光學學報, 12期, 2007. [PDF]
[13]魏坤,趙永強,潘泉等.一種改進相似度量的紅外目標跟蹤演算法.光子學報, 05期, 2008. [PDF]
[14]魏坤,趙永強,高仕博等.基於混合概率核主成分二次相關紅外目標檢測.光子學報, 09期, 2008. [PDF]
[15]邸韡,潘泉,趙永強等.高光譜圖像波段子集模糊積分融合異常檢測.電子與信息學報, 02期, 2008. [PDF]
[16]楊鐵恆,趙永強,潘泉等.一種新的偏振光譜二向反射測量方法.光子學報, 12期, 2008. [PDF]
[17]馬麗娜,潘泉,趙永強等.紅外熱像儀標定方法.火力與指揮控制, 11期, 2008. [PDF]
[18]王道榮,趙永強,潘泉.基於模糊聚類和證據理論的光譜偏振圖像分類.光子學報, 12期, 2007. [PDF]
[19]趙永強,潘泉,張洪才.一種新的全色圖像與光譜圖像融合方法研究.光子學報, 01期, 2007. [PDF]
[20]趙永強,潘泉,張洪才.自適應多波段偏振圖像融合研究.光子學報, 07期, 2007. [PDF]
[21]衛沛鋒,趙永強,梁彥等.偏振光在多層散射介質中傳輸的蒙特卡羅模擬研究.光子學報, 10期, 2009. [PDF]
[22]陳超,趙永強,程詠梅等.背景偏振光譜二向反射分布函數建模分析.光電子.激光, 03期, 2009. [PDF]
[23]高仕博,程詠梅,趙永強等.基於空時域約束模糊核聚類的紅外多時相地下目標探測.光子學報, 11期, 2008. [PDF]
[24] Zhao Yongqiang, Yang TieHeng, Wei PeiFeng et al. Spectropolarimetric imaging for skin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 Imaging and Informatics (MIMI 2007), pp 322-329, 2007/8/14. [PDF]
[25] Zhao Yong-Qiang Analysis of facial characteristics in spectropolarimetric imager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spectral Image Process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07/11/15. [PDF]
[26] Gao Shi-Bo, Zhao Yong-Qiang, Cheng Yong-Mei. Multispectral Infrared Image for Target Detection Based on Matched Filtering Using Tensor. MIPPR 2009: Multispectral Image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2009/10/30. [PDF]
[27] Chen Chao, Zhao Yong-Qiang, Cheng Yong-Mei. Robust materials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multispectral polarimetric BRDF imager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hotoelectronic Detection and Imaging 2009, 2009/8/5. [PDF]

閱讀全文

與紅外目標檢測演算法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福州電動車在哪個app上搖號 瀏覽:818
禮書PDF 瀏覽:667
什麼app看本子 瀏覽:394
如何學好編譯語言 瀏覽:591
平面編程和切削 瀏覽:704
phpemoji表情符號 瀏覽:778
IBM雲平台shor演算法 瀏覽:576
程序員當乙方 瀏覽:519
php商城設計與實現的 瀏覽:305
php自動列印 瀏覽:469
哪個app多年輕人 瀏覽:902
租的伺服器如何重裝 瀏覽:937
乾眼症程序員 瀏覽:239
樂動達人安卓版有什麼游戲 瀏覽:484
c523壓縮比 瀏覽:544
命令語氣的人什麼心態 瀏覽:435
程序員喜歡留指甲嗎 瀏覽:516
七牛雲伺服器收費標准 瀏覽:627
時光相冊加密空間密碼忘記 瀏覽:474
華為雲為用戶提供的服務雲伺服器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