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珠江什麼時間漲潮退潮,具體時間,謝謝
每個農歷月的初一、十五的早上六點和下午18:00潮位漲到最高, 中午12:00和凌晨0:00降到最低。然後每天漲潮落潮時間往後 拖延48分鍾 海水漲落潮規律是: 每天漲潮有兩次,相隔12小時。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最低潮時間在兩次高潮中漲潮時間每天不同,15天輪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漲潮是頭天漲潮時間推遲0.8小時(48分鍾),可根據落潮時間的1小時候後去是最合適,能看到灘塗一點一點從海水中露出。大潮日期:農歷的十八和農歷的初三 農歷初一到十五:漲潮時間=日期*0.8 農歷十六到三十:漲潮時間=(日期-15)*0.8
掌握了規律,記住計算公式應該不是難事,下面就拿幾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一下此公式: 1)2000/12/31:農歷日期是初六,因此漲潮時間是6*0.8=4.8,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晚上4點48分2)2001/10/28:農歷日期是十二,因此漲潮時間是12*0.8=9.6,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晚上9點363) 2002/01/01:農歷是十八,漲潮時間是(18-15)*0.8=2.4,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下午2點24分4) 2014/07/17:農歷是廿一,漲潮時間是(21-15)*0.8=4.8,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下午4點48
② 海水的漲潮和退潮時間表
海水有周期性漲落規律,如:在每日里出現兩次大潮和兩次小潮。通過長期實踐、觀察、發現每日的高湖大多出現在月亮的上、下中天(即過當地子午線時)前後。低潮時間則在月出月落前後,並且每日的高(低)潮時間逐日後移約48分鍾,即每天晚48分鍾(0.8小時)。每月的兩次大潮是農歷初一、十五附近幾天,兩次小潮是在農歷的初七、八和廿二、廿三附近幾天。但在實際上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時間,並不正好是上述時間,因為地球形狀很復雜,所以各地發生最大潮和最小潮的時間要比理論上拖後幾天。如:山東半島沿海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潮的漲落最大,而初十和和廿二、廿五前後潮的漲落又最小
方法一
1、農歷日期小於十五的:
漲潮時間 = 農歷日期×0.8
退潮時間 = 農歷日期×0.8-6
2、農歷日期大於十五的:
漲潮時間 =(農歷日期-15)×0.8;
退潮時間 =(農歷日期-15)×0.8-6
計算出的時間是12小時制的。
方法二
1、當日高潮時間:
上半月計算方法:(農歷日期數-1)× 0.8+5.7 = 漲潮時間
下半月計算方法:(農歷日期數-16)× 0.8+5.7 = 漲潮時間
2、明日高潮時間計演算法:
今日漲潮時間+48分鍾 = 明日漲潮時間。
舉例說明
今假設日漲潮為8點鍾,那麼明日漲潮時間就是8點48分。
日照海域潮汐為正規半日潮,一天有兩個漲潮,兩個漲潮×間隔時間為12小時24分,最漲潮至最退潮間隔時間為6小時。
都是從網上粘來的,偶也不是很清楚。希望對你有幫助。
http://www.google.cn/search?source=igchina&hl=zh-CN&rlz=1G1GGLQ_ZH-CNCN316&q=%E6%B6%A8%E6%BD%AE%E4%B8%8E%E9%80%80%E6%BD%AE%E6%97%B6%E9%97%B4&btnG=Google+%E6%90%9C%E7%B4%A2&aq=f&oq=
③ 漲潮退潮 演算法
日期(農歷)退潮時間漲潮時間
日期(農歷)退潮時間 漲潮時間
初一、十六 6:00 12 :12
初二、十七 6:48 13 :00
初三、十八 7:36 13 :48
初四、十九 8:24 14 :36
初五、二十 9:12 15 :24
初六、二十一 10:00 16 :12
初七、二十二 10:48 17 :00
初八、二十三 11:36 17 :48
初九、二十四 12:24 18 :36
初十、二十五 13:12 19 :24
十一、二十六 14:00 20 :12
十二、二十七 14:48 21 :00
十三、二十八 15:36 21 :48
十四、二十九 16:24 22 :36
十五、三十 17:12 23 : 24
每個農歷月的初一、十五的早上六點和下午18:00潮位漲到最高,中午12:00和凌晨0:00降到最低。然後每天漲潮落潮時間往後拖延48分鍾
告訴你一個口訣:初八二十三,一天兩個干;初一和十五,一天兩個滿
干 就是落大潮,滿 就是張滿潮。
查好農歷,依次順減即可,每天減去48分鍾,很好記
農歷 漲潮至最高時間 退潮至最低時間 漲潮至最高時間 退潮至最低時間
初一 12:48(主潮) 19:00 01:12(副潮) 07:24
初二 13:36 19:48 02:00 08:12
初三 14:24 20:36 02:48 09:00
初四 15:12 21:24 03:36 09:48
初五 16:00 22:12 04:24 10:36
初六 16:48 23:00 05:12 11:24
初七 17:36 23:48 06:00 12:12
初八 18:24 00:36 06:48 13:00
初九 19:12 01:24 07:36 13:48
初十 20:00 02:12 08:24 14:36
十一 20:48 03:00 09:12 15:24
十二 21:36 03:48 10:00 16:12
十三 22:24 04:36 10:48 17:00
十四 23:12 05:24 11:36 17:48
十五 24:00(天文大潮) 06:12 12:24(天文大潮) 18:36
十六 00:48 07:00 13:12 19:24
十七 01:36 07:48 14:00 20:12
十八 02:24 08:36 14:48 21:00
十九 03:12 09:24 15:36 21:48
廿十 04:00 10:12 16:24 22:36
廿一 04:48 11:00 17:12 23:24
廿二 05:36 11:48 18:00 00:12
廿三 06:24 12:36 18:48 01:00
廿四 07:12 13:24 19:36 01:48
廿五 08:00 14:12 20:24 02:36
廿六 08:48 15:00 21:12 03:24
廿七 09:36 15:48 22:00 04:12
廿八 10:24 16:36 22:48 05:00
廿九 11:12 17:24 23:36 05:48
三十 12:00(天文大潮) 18:12 00:24(相對大潮) 06:36
註:一、原理:地球每年繞太陽一圈、月亮每月繞地球一圈、地球每天自轉一圈,潮汐因月亮和太陽的引力而生,太陽的引力約等於月亮引力的三分之一。一圈等於360度、一天等於24小時、一月等於30天,24小時乘以60分鍾除以30天等於48分鍾。時間和月亮的陰晴陽缺成正比、農歷和月亮的陰晴陽缺成正比。海潮一天兩次,每次間隔12小時,月蝕時太陽、月亮同在一側而且基本成為一線,形成合力,此時向著月亮一面的海潮最大,因而視為天文大潮,月亮另一面則海潮相對較小。當月亮在正南方(上方)時或在最下方時海水漲至最高,所以視有月之潮為主潮,無月之潮為副潮(自稱)。春夏秋冬太陽地球月亮的位置都有所變化,潮汐隨之受到一定的影響(+-20分鍾)。二、注意事項:漲潮時會起風,海浪隨之加大、退潮時風較和,海浪相對較小。漲潮時沙較軟,退潮沙較硬,退潮時可行車。根據海岸的緩直,一般高潮前兩小時海水就基本靠岸,退潮則等高潮兩小時後才會明顯下退。
(根據軍事地形學)制於2001年9月7日
公轉、自轉與四季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公歷 3月21日(約) 6月22日(約) 9月23日(約) 12月22日(約)
白晝 12小時 最長 12小時 最短
黑夜 12小時 最短 12小時 最長
正午影長 HtanΦ注1 Htan(Φ-23.5o) HtanΦ Htan(Φ+23.5o)
日出 正東 偏北 正東 偏南
日中 SZA=Φ注2 最北 SZA=Φ 最南
日落 正西 偏北 正西 偏南
• 注1:H為物體高度,Φ為地球緯度。即影長等於物體高度乘以緯度的正切。
• 注2:SZA為Solar Zenith Angle,即太陽天頂角。Φ為地球緯度。
• 1回歸年 = 春分至下一個春分的時間 = 365.2422日
• 因為影響季節最主要的因素是軌道傾角,所以地球在冬至時並非剛好運行到近日點。
o 目前,當北半球在冬季時,地球在接近軌道近日點的附近運行。
二十四節氣
節氣 公歷 黃經 中氣 公歷 黃經
1 立春
2月4/5日 315 雨水
2月18/19日 330
2 驚蟄
3月5/6日 345 春分
3月20/21日 0/360
3 清明
4月4/5日 15 穀雨
4月19/20日 30
4 立夏
5月5/6日 45 小滿
5月20/21日 60
5 芒種
6月5/6日 75 夏至
6月21/22日 90
6 小暑
7月7/8日 105 大暑
7月22/23日 120
7 立秋
8月7/8日 135 處暑
8月23/24日 150
8 白露
9月7/8日 165 秋分
9月22/23日 180
9 寒露
10月8/9日 195 霜降
10月23/24日 210
10 立冬
11月7/8日 225 小雪
11月22/23日 240
11 大雪
12月7/8日 255 冬至
12月21/22日 270
12 小寒
1月5/6日 285 大寒
1月20/21日 300
看看能不能解決你的問題,若是能的話,就採取為最佳答案吧,謝謝了
④ 怎樣算漲潮落潮
海水漲潮落潮規律是:每天漲潮有兩次,相隔12小時。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最低潮時間在兩次高潮中間的時間。
漲潮時間每天不同,15天輪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漲潮是頭天漲潮時間推遲0.8小時(48分鍾),可根據農歷日期計算每天漲潮的時間,計算公式如下:
農歷初一到十五:漲潮時間=日期*0.8
農歷十六到三十:漲潮時間=(日期-15)*0.8
漲潮退潮一般間隔6個小時,一天漲潮退潮各兩次。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
(4)廣東每天海水漲潮退潮計演算法擴展閱讀:
潮汐是受地球的引力,風力,氣壓等因素的影響和月球、太陽等天體引力的作用下所產生的。月亮或太陽對地球上的海水有吸引力,人們把吸引海水漲潮的力叫引潮力。
由於地球表面各地緯度不同和海區地形,深度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各處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也出現差異,一般正對著月亮的地方引潮力就大,而背對著的月亮的海水所受引潮力變小,潮汐的大小和漲落時刻逐日不同,因月球的引潮力約為太陽的2.17倍,故潮汐現象主要隨月球的變化而變化。
這使地球上的海水發生了時漲時退的運動,從而形成了潮汐現象。海洋中的潮汐其漲潮和退潮所歷的時間大致相等,半日潮各為6時12分,全日潮各為12時24分。月亮繞地球一周是24小時48分鍾,潮汐的周期也是24小時48分鍾,一晝夜之間自然有兩次漲落。潮汐一般很守時。
關於漲潮、退潮的規律:
在每日里出現兩次大潮和兩次小潮。通過長期實踐、觀察、發現每日的高湖大多出現在月亮的上、下中天(即過當地子午線時)前後。低潮時間則在月出月落前後,並且每日的高(低)潮時間逐日後移約48分鍾,即每天晚48分鍾(0.8小時)。
每月的兩次大潮是農歷初一、十五附近幾天,兩次小潮是在農歷的初七、八和廿二、廿三附近幾天。但在實際上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時間,並不正好是上述時間,因為地球形狀很復雜,所以各地發生最大潮和最小潮的時間要比理論上拖後幾天。
如:山東半島沿海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潮的漲落最大,而初十和和廿二、廿五前後潮的漲落又最小。
⑤ 海水漲潮與退潮分別從什麼時候開始持續多久
海水的漲潮和退潮跟月亮有關,每天都有兩次潮起潮落。漲潮的時間計演算法:農歷日期乘以0.8就是每天滿潮的時間(24小時制),兩次滿潮的中點就是落潮時間。或
1)農歷日期小於十五的:
漲潮時間 = 農歷日期×0.8;
退潮時間 = 農歷日期×0.8-6。
2)農歷日期大於十五的:
漲潮時間 = (農歷日期-15)×0.8;
退潮時間 = (農歷日期-15)×0.8-6,
計算出的時間是12小時制的。
⑥ 怎樣計算大海的潮汐時間
計算公式如下:
1.高潮時=(日差)0.8×(陰歷日子)7-16(上半月-下半月-1.16)十高潮間隙,
2.低潮時=高潮時-6時12分,
3.高潮時=0.8×(5-1)十10∶50′=3∶12′+10∶50′∶14∶02′
其方法是陰歷日子(上半月-3,下半月-18)×0.8,即為當日的高潮潮時。
⑦ 漲潮、落潮的時間是怎麼算的
計算公式如下:
農歷初一到十五:漲潮時間=日期*0.8
農歷十六到三十:漲潮時間=(日期-15)*0.8
海水漲落潮規律是:每天漲潮有兩次,相隔12小時。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最低潮時間在兩次高潮中間的時間。
漲潮時間每天不同,15天輪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漲潮是頭天漲潮時間推遲0.8小時(48分鍾),可根據農歷日期計算每天漲潮的時間。
漲潮是一種自然現象。海水有漲潮和落潮現象,漲潮時,海水上漲,波浪滾滾,景色十分壯觀;退潮時,海水悄然退去,露出一片海灘。漲潮和落潮一般一天有兩次。
(7)廣東每天海水漲潮退潮計演算法擴展閱讀:
由於海水的漲潮退潮是受到月球引力影響而產生的一種地理現象,因此漲潮退潮是有規律可循,15天輪回一次。
規則半日潮漲退時間為每12個小時潮水漲退一個周期。簡易的潮水時間計算方式為:最高潮時間=農歷×0.8,最低潮時間=最高潮時間+/-6。
假設:今天為農歷15,最高潮時間=15×0.8=12,即中午12點和午夜零點;最低潮時間為早上6點和晚上6點。近距離觀察的時間為早上的4點—8點以及下午4點到8點。
因此,下一天漲潮是頭天漲潮時間推遲0.8小時(48分鍾),可根據農歷日期計算每天漲潮的時間,具體測算方法是:按照農歷算,如天數少於15,則天數直接乘以0.8,得出的數字即是當天最高潮時間;如天數大於15。
則天數先要減去15後得出的數字再乘以0.8,得出的數字即是當天最高潮時間。同時,漲潮退潮一般間隔6個小時,也就是說一天漲潮退潮各兩次。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最低潮時間在兩次高潮中間的時間。
凡是一天之中兩個潮的潮差不等,漲潮時和落潮時也不等,這種不規則現象稱為潮汐的日不等現象。高潮中比較高的一個叫高高潮,比較低的叫低高潮;低潮中比較低的叫低低潮,比較高的叫高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