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編譯原理由正規式構造DFA
先畫出NFA,如圖:(我就是傳說當中的靈魂畫師)
這個DFA本身就已經是最簡的了,無法再簡化,最簡化過程我就直接省了
❷ 《編譯原理》文法變正規式
(01|10)*+
(01|10)的正閉包
❸ 編譯原理寫出表達式-a-(b*c/(c-d)+(-b)*a)的前綴式和後綴式。
abcde/+*+ 畫一個運算樹 先算的d/e根為"/",子結點為d,e 然後算c+d/e,根為「+」,左右子結點為e和上面的子樹 b*(c+d/e)根為"*",作子樹為b,右子樹為(c+d/e)的樹 最後a為右結點,"+"為根,左子樹為剛才得到的樹。 該樹後序遍歷即得。
❹ 編譯原理 根據正規式畫出NFA 正規式分裂原則
這個是能畫的最簡單的,左邊是開始狀態。
原則是:
1)先連接運算,
2)再選擇
3)再閉包
❺ 編譯原理正規式的題目
要滿足雖有情況的最多兩個a的ab串
bbbbbbbbbbbbbbbbb...然後0到2個a隨機往裡插
只有D能描述出來
❻ 編譯原理---程序執行的兩種方式是什麼
由於web系統採用http協議在瀏覽器和伺服器之間傳輸數據,而http協議是一種無狀態的協議,如何在不同頁面之間傳遞數據,可以有一下幾種方式方式一:表單方式傳遞表單傳遞參數是一種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參數傳遞方式。注意:表單元素隱藏按鈕的使用方式二:帶參數的url方式傳遞帶參數的url寫法:url?參數名1=值1&參數名2=值2。方式三:請求request對象可以將數據綁定到request對象上,通過request對象getAttribute和setAttribute方法讀寫方式四:用戶會話session對象可以將數據綁定到session對象上,通過session對象getAttribute和setAttribute方法讀寫方式五:application對象可以將數據綁定到application對象上,通過application對象getAttibute方法和setAttribute方法讀寫方式六:cookie對象可以將數據寫到到客戶端瀏覽器cookie文件中。其中方式一,方式二隻能實現字元串參數的傳遞,方式三,四,五,六可以實現對象的傳遞(方式六需要對象序列化後進行存儲)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數據傳遞只能請求頁面獲取數據,而方式四,五,六可以在多個不同頁面獲取數據對象方式四和六保存的數據對象都是和某個用戶相關的信息,不同的是方式四將數據保存到伺服器內存中,方式六將數據保存到客戶端內存中。方式五保存的數據對象都是和所有用戶相關的信息,數據也是保存到伺服器內存中。
❼ 編譯原理四元式
四元式的一般形式為(op, arg1, arg2, result),其中:op為一個二元(也可以是零元或一元)運算符。arg1和arg2為兩個運算對象,可以是變數、常數或者系統定義的臨時變數名。result為運算結果。
第一步:T1=a*b,
第二步:T2=c*d,
第三步:T3=T2/e,
第四步:T4=T1-T3,
第五步:f=T4.
❽ 請教編譯原理中的產生式的含義
這個問題中的一個產生式E』→+TE』|e,應該是E->+TE』|ε這樣吧!否則不可能獲得如此結果.關於求follow集合,龍書中說得很清楚,依據三條規則即可:1、任何FOLLOW(S)都包含輸入終止符號,其中S是開始符號.適用該條,因此FOLLOW(E』)中包含終止符號#.2、如果存在產生式,A->αBβ,則將FIRST(β)中除ε以外的符號都放入FOLLOW(B)中.該條不適用,因為在上述所有產生式中不存在形如E『->αE』β這樣的產生式.3、如果存在產生式,A->αB,或A->αBβ,其中FIRST(β)中包含ε,則將FOLLOW(A)中的所有符號都放入FOLLOW(B)中.適用該條,因為存在這樣的產生式E->+TE』,使得FOLLOW(E』)=FOLLOW(E)成立.而FOLLOW(E)適用上述第二條,根據產生式F→(E)可求得為FOLLOW(E)={#,)}.綜上,FOLLOW(E』)=FOLLOW(E)={#,)}.
❾ 編譯原理 四元式
四元式是一種比較普遍採用的中間代碼形式。
代碼段的四元式表達式:
101 T:=0 (表達式為假的出口)
103 T:=1 (表達式為真的出口)
因為用戶的表達式只有一個A<B,因此A<B的真假出口就是表達式的真假出口,所以
100: if a<b goto 103 (a<b為真,跳到真出口103)
101: T:=0(否則,進入假出口)
102: goto 104 (要跳過真出口,否則T的值不就又進入真出口了,為真)
103: T:=1
104:(程序繼續執行)
(9)編譯原理網狀式知識圖譜擴展閱讀:
四元式是一種更接近目標代碼的中間代碼形式。由於這種形式的中間代碼便於優化處理,因此,在目前許多編譯程序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四元式實際上是一種「三地址語句」的等價表示。它的一般形式為:
(op,arg1,arg2,result)
其中, op為一個二元 (也可是一元或零元)運算符;arg1,arg2分別為它的兩個運算 (或操作)對象,它們可以是變數、常數或系統定義的臨時變數名;運算的結果將放入result中。四元式還可寫為類似於PASCAL語言賦值語句的形式:
result ∶= arg1 op arg2
需要指出的是,每個四元式只能有一個運算符,所以,一個復雜的表達式須由多個四元式構成的序列來表示。例如,表達式A+B*C可寫為序列
T1∶=B*C
T2∶=A+T1
其中,T1,T2是編譯系統所產生的臨時變數名。當op為一元、零元運算符 (如無條件轉移)時,arg2甚至arg1應預設,即result∶=op arg1或 op result ;對應的一般形式為:
(op,arg1,,result)
或
(op,,,result)
❿ 編譯原理的,構造正規式 1(1010*|1(010)*1)*0 相應的NFA(詳細步驟,圖),主要是(1010*|1(010)*1)*這段.
按照正規式構造NFA主要遵循以下3個規則,根據這三個規則還是很好推出NFA的。
LZ可以先根據我給的規則嘗試畫一下,今天太晚了,等我有時間再給你畫你那個NFA
其實原理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