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巨石陣的歷史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巨石陣 英文名稱:Stonehenge 定義:英國索爾茲伯里以北的古代巨石建築遺跡。陣中巨石的排列,可能是遠古人類為觀測天象而置的。推動了考古天文學的發展。 所屬學科:天文學(一級學科);天文學史(二級學科) 本內容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
網路名片
巨石陣又稱索爾茲伯里石環、環狀列石、太陽神廟、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欄、斯托肯立石圈等名,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約建於公元前4000~2000年(2008年3月至4月,英國考古學家研究發現,巨石陣的准確建造年代距今已經有4300年,即建於公元前2300年左右)
目錄
巨石陣簡介
巨石陣的地理位置
巨石陣的建造時期前3100年
前2100年-前1900年
其後的500年間
巨石陣的建築結構主體結構
二期建築
三期建築
最不可思議的特點
古人建造巨石陣的方法建造階段
巨石來源
運送巨石
諸多推測
今人架起巨石的試驗朱利安「滑輪吊升」
王金甲「墊升法」
諸多謎團
巨石陣的用途推測1:古代祭祀場所
推測2:顯赫家族的墓地
推測3:康復治療中心
推測4:天文觀測台
巨石陣之謎難倒科學家
巨石陣簡介
巨石陣的地理位置
巨石陣的建造時期 前3100年
前2100年-前1900年
其後的500年間
巨石陣的建築結構 主體結構
二期建築
三期建築
最不可思議的特點
古人建造巨石陣的方法 建造階段
巨石來源
運送巨石
諸多推測
今人架起巨石的試驗 朱利安「滑輪吊升」
王金甲「墊升法」
諸多謎團
巨石陣的用途 推測1:古代祭祀場所
推測2:顯赫家族的墓地
推測3:康復治療中心
推測4:天文觀測台
巨石陣之謎難倒科學家
展開 編輯本段巨石陣簡介
在英國倫敦西南100多千米的索爾茲伯里平原上,一些巍峨
巨石呈環形屹立在綠色的曠野間,這就是英倫三島最著名、最神秘的史前遺跡—巨石陣。 公元1130年,英國的一位神父在一次外出時,偶然發現了巨石陣,從此這座由巨大的石頭構成的奇特古跡,開始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巨石陣的英文名字叫做「Stonehenge」。Stone意為「石頭」,henge意為「圍欄」(王同億主編的《英漢辭海》:「henge,在英格蘭發現的青銅時代的一種圓形構築物(如木構),周圍有埂和溝「)。 在英國人的心目中,這是一個神聖的地方。
編輯本段巨石陣的地理位置
北緯 51°10'43.86" 西經 1°49'34.28" 巨石陣坐落在英國倫敦西南100多千米的索爾茲伯里平原上。 索爾茲伯里是一座歷史古城,距英國首都倫敦120多公里,附近有一個名叫阿姆斯伯里的小村莊。
編輯本段巨石陣的建造時期
約建於公元前4000-2000年,屬新石器時代末期至青銅時代。(2008年3月至4月,英國考古學家研究發現,巨石陣的准確建造年代距今已經有4300年,即建於公元前2300年左右。) 早在20世紀50年代,考古工作者就推斷,巨石陣至少已由幾千年以上的歷史。考古證明,巨石陣的修建是分幾個不同階段完成的。
前3100年
大約在公元前3100年,開始了巨石陣的第一階段的修建。人們先挖了一道環形旱溝,在溝的外側斜置了一石塊,在環溝內側,修建了土壇,壇中有56個土坑。藍砂岩派成的兩個圓圈,是巨石陣的雛形。
前2100年-前1900年
在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900年,人們修建了通往石柱群中央部位的道路,又建成了規模龐大的巨石陣,形成了夏至觀日出的軸線。人們以巨石作柱,上卧一巨石作楣,構成直徑30米左右的圓圈。圓圈內是呈馬蹄形的巨石牌坊。
其後的500年間
其後的500年間,人們不厭其煩地多次重新排列這些巨石的位置,形成了今天大致能看出的格局。從現存的遺址看,這個環形石柱群被直徑達120米的土堤圍繞著,其石高6米,單塊重30噸~50噸,石柱上面是厚重的石楣梁,緊密相連,形成柱廊形狀;石環外側土牆的東部有一巨大的石拱門,整個結構呈馬蹄形。石環內有5座門狀石塔,總高約7米,呈向心圓狀排列。
編輯本段巨石陣的建築結構
主體結構
巨石陣佔地大約11公頃,主要是由許多整塊的藍砂岩組成,每塊約重50噸。這些石柱排成圓形,最高的石柱
高達10米,不少橫架在兩根豎直的石柱上。
二期建築
巨石陣的主體由幾十塊巨大的石柱組成,這些石柱排成幾個完整的同心圓(在古代這是一個象徵「完美」的符號),巨石陣的外圍是直徑約90米的環形土溝與土崗,內側緊挨著的是56個圓形坑,由於這一些坑是由英國考古學家約翰·奧布里發現的,因此又叫「奧布里」坑。在當地出現的第一塊石頭是位於圓圈「洞口」位置上的一塊重約5噸的沙岩(又被稱為「種石」)。在此石出現200年之後,若干石柱才從英格蘭西部的威爾士運來,矗立在中央,並形成兩個一大一小的圓周。考古學家稱之為「巨石陣」的二期建築。
三期建築
再後者,「種石」被挪走,「巨石陣」進入了建築的第三階段——人們運來了180塊大沙岩,與原來的青石柱重新排列成圓形和馬蹄形結構。事實上從現有的遺跡上,人們也可窺見「巨石陣」第三階段的基本風貌。據估算,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建造「巨石陣」需要至少3000萬小時的人工,相當於1萬人工作整整1年。
最不可思議的特點
巨石陣最不可思議的是石陣中心的巨石,這些巨石最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近30噸,然而人們驚奇的發現,有不少重達7噸的巨石是橫架在兩根豎著的石柱上的。
編輯本段古人建造巨石陣的方法
幾千年前的人們究竟用什麼方法建造了巨石陣呢?可能用的屯土法
建造階段
20世紀50年代,考古人員研究發現,史前巨石陣的建造期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可追溯至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不過當時並沒有巨石,只是建造了一個能容納數百人的圓形土堤,在土堤內挖出了56個圓形坑,據考證,坑內當時很可能埋入了木樁,而木樁的作用是用來測量季節變化的。 公元前2000年,銅器時代初期,人們對巨石陣的進口進行了改造,當時鋪設了壕溝和兩道500米長的人行道,被稱作「斯泰申石碑」的四座石柱,豎立在了巨石陣內側,在這個階段,似乎曾決定在中央豎起兩圈藍砂岩石柱,大約豎起四分之三圈石柱之後,可能由於計劃改變,這項工程突然停止,於是石柱被搬走坑被填平。 《國家地理》提供的「巨石陣」的照片
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巨石陣進入了建築的第三個階段,人們運來了100多塊巨大的砂粒岩,並且建成了有30多個石柱的外圈,在外圈裡側布置了馬蹄形。在第三階段中期,在這5座石碑坊的里側布置了許多藍砂岩石柱,其中藍砂岩的石柱殘存到了今天。
巨石來源
巨石陣的主要材料是藍砂岩,小的有5噸,大的重達50噸。但在索爾茲伯里地區的山脈中並沒有藍砂岩,最後,考古學家在南威爾士普利賽力山脈中發現了藍砂岩。考證結論說明,數千年前的人們,不僅能將堅硬的藍砂岩從山體中開鑿下來,還能輕松地將原本粗糙銳利的表面打磨光滑。考古人員在普利賽力山脈的採石場發現了一些廢棄的石斧和金屬工具,這些工具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考古人員推測,當時的建造者已經掌握了鑿刻巨石的技術,巨石就是被這些工具從山體中開鑿下來的。在找到需要的石塊後,還要將這些較大的石塊分割成預定尺寸的小石塊,專家們從石塊的開鑿痕跡中判定,當時的人們用的是一種木楔斷口的方法,接下來用非常硬的沙礫連續打磨石塊,來完成巨石最後的修整工作。
運送巨石
這些巨石是怎樣從南威爾士採石場運到索爾茲伯里巨石陣的呢?專家們經過初步考證認為,這些藍砂岩確實是通過人力從南威爾士被搬運到現在的位置的。運輸藍砂岩最合理的路線是:巨石首先從普利塞里山經陸路到達靠近海岸的米爾福得港,然後將石料裝上船,最後到達巨石陣。這條線路,水路長達300多公里,專家推測當時的人們已經能夠製造出載運巨石的船隻。 從普利塞里山脈到達巨石陣,陸地行程將近40多公里,當時的人們又是如何在陸地上運輸這些巨石的呢?研究人員認為,運輸巨石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困難,運輸的工具很可能是利用撬杠、滾木和繩子。古時候巨石陣周圍的山谷里有茂密的樹林,人們利用堅硬的樹木充當滾木和撬杠,而一種叫做斷樹的樹皮可以製造出繩子,考古學者首先將樹皮放在濕泥里浸泡6個星期,樹皮就變成了富有韌性的纖維,把它們絞在一起,就成了簡單結實的繩索。 在沒有起重設備的條件下,古人又是如何准確地將橫梁放到石柱頂部的呢?專家們認為,架置石塊橫梁很可能用的是「土屯法」。專家介紹說,土屯法就是利用斜面原理,用很多的土把兩個柱子埋起來,形成一座山形,高度就是這個石頭要到的高度,做成一個斜坡,然後從斜坡上把石頭拉上去,下面用撬杠,很可能要鋪原木,就位之後把土挖掉。
諸多推測
迄今發現的巨石陣共有人工琢鑿過的巨石130多塊。這些巨石也引起了許多推測。人們曾經認為這些巨石中的藍砂岩石采自威爾士南部的普雷斯塞利山脈,這些藍砂岩塊被放在木筏上由水運而來。但也有地質學家認為,巨石陣的石頭種類繁多,也許是由冰川活動把它們從更遙遠的地方帶到附近,然後被建築者採集來用做材料的。如果這種推測屬實,那麼也許那個時候的人們把這些不明來歷的巨石純粹作為具有神力的東西來崇拜,把它們樹立起來並不是為了建築(天文台、宇宙)的目的,或者,它們可能是一些原始的祭拜對象。 在漫長的年代裡,巨石陣猶如強勁的磁鐵,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許多人更願意相信,這是遠古祖先有意留給後人的一個巨大謎題。
編輯本段今人架起巨石的試驗
英國考古學者動用130人試驗成功。 自從巨石陣被發現以來,人們對它的出現一直在猜測。這么巨大的石頭究竟是怎麼搭建起來的呢?這成為長久無法破解的一大謎團。尤其令人稱奇的是,史前當然沒有大型吊車等工具,先人是如何把這些重達數十噸的大石頭高高架起來的呢?這樣奇怪的陣勢引來後人連綿不絕的猜測,這些巨大的石頭陣究竟是如何搭建的呢?
朱利安「滑輪吊升」
許多奇思妙想也應運而生。最著名的一個說法來自英國的考古學家朱立安,他曾經用「滑輪吊升」復制巨石搭建過程。 據有關報道,1998年夏天,英國考古學家朱利安,經過幾年的研究和考察,決定用最古老的建築方法重新運送和豎立一塊長8米,重40噸的復制巨石,朱利安認為,如果只用滾木來運輸巨石,滾木很可能會被壓碎,於是,他和他的實驗小組,把滾木放在一段木軌上,並在軌上塗上了油脂,朱利安相信古人有能力設計出這種軌道,而油脂是為了減少摩擦。朱利安動用了130多名志願者參與了這次實驗,志願者很快就慢慢移動了這塊巨石。 朱利安根據這次實驗推算出,如果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建造巨石陣至少需要3000萬小時的人工,所需的人數應在數千人以上。 據介紹,朱利安的方法是,他們先挖了一個2.4米深的土坑,並將巨石的中心放在土坑邊緣的上方,朱利安決定用壓蹺蹺板的方式,把巨石拖入事先挖好的坑中。然而由於巨石太重,無法徹底使它垂直,他們採用了一個A字形支架,因為A字形支架比門形支架更為穩固,為了慎重起見,朱利安先用一個模型來計算需要拉繩的人數,他最後算出如果用A字形支架,要將近80人才能拉起這塊40噸重的巨石。 朱利安A字形滑輪支架產生效果,他們輕易地樹起了第一塊巨石。緊接著實驗小組又用同樣的方法立起了第二塊巨石。
王金甲「墊升法」
中國退休工人稱「只需兩人,三個小時就能架起巨石」。 巨石之謎也同樣吸引了中國的科學愛好者。來自我國遼寧阜新的退休工人王金甲近日宣布,他找到了巨石如何架起的關鍵因素。 「我覺得朱利安的辦法並不實用,用我的方法,只需要2個人,花3個小時就可以把巨石架起來。」王金甲告訴記者。 王金甲把自己的方法叫做「墊升法」。「我相信,古人就是用『墊升法』解決把巨石橫空架起的關鍵所在。」 王金甲也看到了關於朱利安復原巨石陣的報道,但是他覺得朱利安解釋巨石陣的說法存在疑問。首先是「當時不可能動用這么多人力」。 王金甲認為,古人類是用「天平的原理,重力差的方法」將巨石用木板墊升到所需高度。 「墊升法」的主要過程是:將巨石立好後,將准備運上去的橫石放在與立石1米左右的距離,在橫石的下面一側挖一個小坑,再在橫石的下面接近中間的位置與立石垂直的方向放入一個板木,橫石就會一頭挨地,一頭翹起,然後壓下翹起的一端,再將一個板木放在巨石下。就這樣一直在巨石下面放入板木,板木達到立石的頂端後,將板木的方向由原來的垂直方向改為水平方向,再向上墊升約半米,將橫石順著垂直的板木滑向立石。完成整個墊石過程。 據介紹,當地電視台准備給王金甲的實驗現場錄像,因為沒有找到足夠大的石頭延期。 王金甲告訴記者,他家曾兩次在平房大院的門樓加橫梁,他就是採用「墊升法」,一個人將重約一噸的混凝土石板用兩個小時的時間放到門樓上的。王金甲認為,埃及金字塔與巨石陣的建築方法應該是一樣的。 王金甲的墊升法被認為是解了巨石陣之謎。一些人士認為王金甲的這個方法有一定道理,但是這究竟是不是古人修建巨石陣的全部秘密,仍然還需要進一步論證。
諸多謎團
有一些專家提出,當時的人們可能利用到了冰川特殊的地貌,使這些石塊運送到了巨石陣,但是在索爾茲伯里平原沒有任何冰川的痕跡。 專家們經過初步考證認為,這些蘭砂岩確實是通過人力從南威爾士被搬運到現在的位置,至於膽礬巨石是如何輾轉380公里來到此處,至今仍是個謎。
編輯本段巨石陣的用途
生產技術低下的古代人,費盡辛苦壘起這么一座「石頭城」究竟想干什麼?這個令人困惑不解的問題引起考古學家和每年數十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們的注意。 幾個世紀以來,沒有人知道巨石陣的真正用途,也沒有人知道是誰建造了巨石陣,而古老的傳說和人們的種種推測,讓巨石陣更增加了神秘的氛圍。 許多年以來,巨石陣吸引了眾多的人們對它進行考察,人們對這座巨石陣的用途做出了種種猜測。一些人通過考古發掘,發現土堤內側有多處墓穴,便據此推測它是古代部落酋長的墳墓。而出土的大量獸骨殘骸則被懷凝是祭陵用的犧牲品。於是有人判斷,巨石陣是祭祖用的祭祀場所。還有結論認為這是一座古代天文台。牛津大學的霍金斯教授通過仔細觀擦和嚴密的計算認為通過巨石陣石環和土環的結構關系,可以精確了解太陽和月亮的12個方位,並觀測和推算日月星辰在不同季節的起落,所以,這應當是一座古天文台。 真正大規模的考察發掘是在20世紀後期。1980年——1984年,英國考古學者巨石柱遺址進行了發掘考察,通過現代科學技術手段,證明巨石陣始建於公元前3100年。距今已逾5000年,當時,這里有綿亘的森林,維塞克斯的原始部落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因此,學者們認為,這里是不列顛島的人類文明發祥地。而正是這一燦爛的維塞克斯文明,推動了英倫三島的進步。公元5世紀的盎格魯撒克遜王國就是在這一帶建立的,這個王國在公元9世紀統一了全英格蘭。
參考網址http://ke..com/view/65103.htm
⑵ 英國巨石陣之迷
巨石陣是一處由石頭構成的圓圈形建築物。它是英國最出名的史前文明遺跡,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050年。每年夏至這天,太陽升起的位置恰恰與一塊名為「黑爾」(heel)的石頭排列成一條直線。
對於巨石陣的用途有各種各樣的猜測
2003年,英國的考古學家在英國的索爾茲伯里因史前巨石陣附近發現了一座古墓,經過他們的考證,墓的主人是公元前2300多年前的一位顯赫人物阿徹,令考古學者感到驚訝的是,阿徹的墓地距離巨石陣只有幾英里遠,自從巨石陣被發現以來,巨石陣是誰建造的?它是用來做什麼的?又是如何建造的?一直沒有確切的答案,那麼這座墓中的主人,是否生前和巨石陣有著某種聯系呢?
英國索爾茲伯里是一座歷史古城,距英國首都倫敦120多公里,在這座古城的附近有一個小村莊叫阿姆斯伯里,史前巨石陣就坐落在這里。
公元1130年,英國的一位神父在一次外出時,偶然發現了巨石陣,從此這座由巨大的石頭構成的奇特古跡,開始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早在20世紀50年代,考古工作者就推斷,巨石陣至少已由幾千年以上的歷史。
巨石陣的主體由幾十塊巨大的石柱組成,這些石柱排成幾個完整的同心圓,巨石陣的外圍是直徑約90米的環形土溝與土崗,內側緊挨著的是56個圓形坑,由於這一些坑是由英國考古學家約翰.奧布里發現的,因此又叫「奧布里」坑。巨石陣最不可思議的是石陣中心的巨石,這些巨石最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近30噸,然而人們驚奇的發現,有不少重達7噸的巨石是橫架在兩根樹著的石柱上的。
幾個世紀以來,沒有人知道巨石陣的真正用途,也沒有人知道是誰建造了巨石陣,而古老的傳說和人們的種種推測,讓巨石陣更增加了神秘的氛圍。
12世紀初期,英國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公元5世紀,亞瑟王的宮廷巫師墨林用神力從愛爾蘭運來了巨石陣,而建造巨石陣的目的,是墨林准備用一座永恆的紀念碑來紀念亞瑟王的部下。
考古工作者並不相信是神力搬運來的巨石,他們根據搜集的一些資料認為,早在17世紀史前巨石陣就引起了人們的興趣。
當時的國王吉姆斯一世曾委派一名宮廷建築師去調查,調查的結果是只有羅馬人才能建造出如此精巧的建築,巨石陣是一座羅馬的廟宇。
1863年,英國的一位宮廷醫生認為,史前巨石陣和丹麥發現的巨石陵一模一樣,而巨石陣主要的目的是給選民提供選舉的集合地,另一個用途是國王演講的講壇。
經過考證巨石陣建於公元前2800年,與丹麥建造巨石陵的時間推論相去甚遠,丹麥人建巨石陣的觀點不能成立。
索爾斯伯里平原是飛碟光顧最為頻繁的地區,有幾次甚至就在巨石陣附近。據新聞報道,1954年2月一位攝影師拍攝到了從巨石陣天空的神秘飛行物。
1986年,一名飛碟研究者同樣在巨石陣附近看到了相似的飛行物。
十幾年後,一位參觀者用攝像機拍攝到了飛碟正從巨石陣上空列隊飛過的鏡頭,不久,英國電視台播放了這一事件的影片。
飛碟研究者認為,史前巨石陣很有可能是飛碟光臨地球的一個秘密基地。
關於巨石陣用途最具想像力的是1992年5月刊登在《倫敦圖片新聞》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英國的格登,格登認為史前巨石陣具有雙重功能,既是經貿市場,又是運動跑道。
考古人員確實在巨石陣內挖掘出了金、銀、銅器具,但這些物件的製造和使用時間是在巨石陣建成後約200年。
而史前巨石陣曾經是運動場更是想像離奇,格登的理論很快被考古專家所拋棄。
就在人們做出巨石陣種種用途的推測時,1963年,波士頓大學天文學教授霍金斯提出一個驚人的理論,他認為巨石陣其實是一部可以預測及計算太陽和月亮軌道的計算機。
霍金斯的理論在世界考古界引起了巨大振動,然而幾十年後,英國科學家的一次全新解釋使人們對霍金斯的理論產生了動搖。
1997年,英國科學家在一次實驗中發現,巨石陣具有令人驚異的聲學特性,科學家們在一些巨石中放入先進的錄音器材進行實驗,發現組成巨石陣的巨大扁平石塊能非常精確地放射巨石陣內部的回聲,並將其集中於巨石陣的中心,形成共鳴效應,科學家們推測,巨石陣很可能是古代祭祀的場所。
早在17世紀,英國古董學家奧波雷認為巨石陣是羅馬統治時期,德魯伊教的祭祀場所。
相傳德魯伊教在英國索爾茲伯里平原上建造了巨石陣,建造巨石陣的目的是用來獻祭太陽神,從此在巨石陣的故事裡出現了得魯伊教。得魯伊教是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散居在不列顛、愛爾蘭等地的凱爾特人信仰的一種宗教,據說得魯伊教的形式和教義非常神秘,凱撒遠征高魯時說,得魯伊教士精通物理、化學,他們在樹林中居住,甚至用活人獻祭。
在英國,除了索爾茲伯里巨石陣外,還有900多座圓形巨石陣,這些巨石陣分布在英國不同的地區,由於缺乏文字記載,人們已無法知道它們是用來做什麼的,考古人員估計它們曾被使用多年,然後逐漸變成了廢墟。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巨石陣無疑反映了一種宗教的驅使力,因為很難推測,除宗教的力量以外,還有什麼東西會使原始的不列顛人建造如此多的巨石陣。
英國考古學者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了大規模的考古挖掘,希望能夠找到建造巨石陣的人。他們通過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手段,證明史前巨石陣在公元前3000前至4000年前,巨石陣的周圍是原始森林,一個叫做維塞克斯的原始部落生活在那裡,他們在那裡繁衍生息,製作石器、陶器等工具,考古人員推斷史前巨石陣的最初建造者很有可能是生活在不列顛島上維塞克斯人。
然而,二十多年後的又一次考古發掘,使巨石陣的建造者有了新的身份。
考古學家們推測,幾千年前的維賽克斯人和阿徹都有可能參加了巨石陣的建造,但從他們分別生活的時代可以看出巨石陣的建造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時期。
20世紀50年代,考古人員發現史前巨石陣的建造期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可追溯至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不過,當時並沒有巨石,只是建造了一個能容納數百人的圓形土堤,在土堤內挖出了56個圓形坑,據考證坑內當時很可能埋入了木樁,而木樁的作用是用來測量季節變化的。
公元前2000年,銅器時代初期,人們對巨石陣的進口進行了改造,當時鋪設了壕溝和兩道500米長的人行道。
被稱作「斯泰申石碑」四作石柱,豎立在了巨石陣的內邊緣,在這個階段,似乎曾決定在中央豎起兩圈蘭砂岩石柱,大約豎起3/4圈石柱之後,可能由於計劃改變,這項工程突然停止,於是,石柱被搬走,木坑被填平。
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巨石陣進入了建築的第三個階段,人們運來了100多塊巨大的砂粒岩,並且建成了有30多個石柱的外圈,在外圈裡側布置了馬蹄形,在第三階段中期,在這5座石碑坊的里側布置了許多蘭砂岩石柱,其中蘭砂岩的石柱殘存到了今天。這是一種比花崗岩更堅硬的岩石,這些
蘭砂岩小的有5噸,大的重達50噸,但是在索爾茲伯里地區的山脈中,只有一些普通的石塊,並沒有蘭砂岩。
考古學家最後在南威爾士普利賽力山脈中發現了這種蘭砂岩,研究人員發現,數千年前的人們,不僅能將堅硬的蘭砂岩從山體中開鑿下來,還能輕松地將原本粗糙銳利的表面打磨的更為光滑。
在找到需要的石塊後,還要將這些較大的石塊分割成預定尺寸的小石塊,專家們從石塊的開鑿痕跡中判定,當時的人們用的是一種木屑斷口的方法。
接下來的工作是用非常硬的沙礫連續打磨石塊,來完成巨石最後的修整工作。
如果將這些沉重的石塊,從南威爾士普利塞里山脈運到巨石陣,那就意味著有將近400公里路程,巨石陣的建造者不需要走到南威爾士,在巨石陣不超過30公里的地方,就有大量用於建築的普通岩石,這令考古學家頗為疑惑,因此有人認為這些蘭砂岩在當時人們的心中,可能具有不同尋常的宗教意義
⑶ 巨石陣是哪個文明所建造的
朱利安相信古人有能力設計出這種軌道,而油脂是為了減少摩擦。
朱利安動用了130多名志願者參與了這次實驗,志願者很快就慢慢移動了這塊巨石。
有人認為是祭祀的場所
那麼建造巨石陣又需要多少人力呢?朱利安根據這次實驗推算出,如果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建造巨石陣至少需要3000萬小時的人工,所需的人數應在數千人以上。
古人在豎立一般石頭的時,採用的是先挖坑再慢慢豎直的方法,巨石陣是不是也採用了這種方法呢?
朱利安和他的實驗小組決定仿照古人豎立巨石的方法進行實驗。他們先挖了一個2.4米深的土坑,並將巨石的中心放在土坑邊緣的上方,朱利安決定用壓蹺蹺板的方式,把巨石拖入事先挖好的坑中。
然而由於巨石太重,無法徹底使它垂直,所以研究人員使用另一套門形杠桿系統。
但是研究人員在設計杠桿時,計算產生了誤差,用這種杠桿他們幾乎不可能把巨石拉動。
經過緊張的研究之後,他們確定採用一個A字形支架,因為A字形支架比門形支架更為穩固,為了慎重起見,朱利安先用一個模型來計算需要拉繩的人數,他最後算出如果用A字形支架,要將近80人才能來拉起這塊40噸重的巨石。
英國其它地區的巨石
朱利安A字形滑輪支架產生效果,他們輕易地樹起了第一塊巨石。緊接著實驗小組又用同樣的方法立起了第二塊巨石。
考古專家們認為,豎立巨石並不是最難的工作,建造巨石陣最艱難的是舉升橫梁。
他們發現巨石陣中每塊直立的石柱頂部都有一個半圓形的凸筍,凸筍被裝入橫梁下鑿出的筍眼裡,每個橫梁都有兩個鑿出的筍眼,只要有一個筍眼的位置不正確,工匠們就不得不在橫梁的另一側重鑿筍眼,顯然當時的人們已掌握了精確的測量技術。
朱利安實驗小組的結論是,他們並不認為這個實驗就是古人建造巨石陣的方式,他們只是盡可能的模仿和復原了那個遙遠年代的技術。
巨石陣究竟是如何建造的?人們還在繼續推測和考證,自它建成之後的漫長年代裡,巨石陣猶如一個強勁的磁鐵,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巨石陣周圍挖掘出來的文物
今天,巨石陣這個人類史前的非凡建築,依舊屹立在索爾斯伯里平原上,向人們默默地訴說著遠古文明的精彩傳奇。
許多人相信,這似乎是遠古祖先故意留給現代人的一個巨大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