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錨固長度演算法

錨固長度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08-06 05:48:07

1. 框架梁鋼筋錨固長度計算方法

框架梁鋼筋計算公式:長度=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左、右支座錨固長度的取值判斷: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Lae時,取Max(Lae ,0.5hc+5d)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 ≤ Lae時,必須彎錨,演算法為:hc-保護層+15d;取0.4LaE+15d。

鋼筋錨固長度規范:在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中,受混凝土的極限應變值的限制,強度過高的鋼筋發揮不出其全部作用(這正是混凝土設計規范和施工規范不設Ⅳ級鋼筋的理論依據)。

所以,即便是Ⅳ級鋼筋,其強度設計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與Ⅲ級鋼筋相同),且當用於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構件時只能按300N/mm2取用。因此,高於Ⅲ級的鋼筋的錨固長度取值按Ⅲ級鋼筋即可。

選用:

另外,當鋼筋為HRB335級和HRB400級其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為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0.7倍。

以上是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方法,在施工圖中的設計說明部分,一般都有對鋼筋錨固長度的要求,可以根據圖中的要求進行檢查。

2. 鋼筋錨固長度怎麼計算的

鋼筋錨固長度計算
答: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Lab、LabE。因11G101系列1~3中,不必通過計算可查表取用。這樣鋼筋「基本」錨固長度Lab、LabE排除(實質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Lab,在規范中也可計算的,因本題無「基本」兩字故排除)。
剩下:受拉鋼筋錨固長度La、抗震錨固長度LaE了。
受拉鋼筋錨固長度La(非抗震)如何用公式計算?
公式:La=ζaLab
式中:
La——受拉鋼筋錨固長度;
ζa——錨固長度修正系數,對普通鋼筋按本規范第8.3.2條規定的規定取用,
Lab——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Lab。
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LaE如何用公式計算?
公式:LaE=ζaELa
式中:
LaE——抗震錨固長度;
ζaE——縱向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修正系數,對一、二級抗震等級取1.15,對三級抗震等級取1.05,對四級抗震等級取1.00;
La——縱向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
真的要鋼筋錨固長度計算。突出一個「算」字,最好用例題。空了試試。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1
8.3鋼筋的錨固
8.3.1 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的錨固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基本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普通鋼筋 Lab=α×(?y/?t)×d (8.3.1-1)
式中:
Lab—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
?y—普通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HPB300級鋼筋為270N /mm 2,
HRB335 、HRBF335級鋼筋為300N /mm 2,
HRB400 、 HRBF400、RRB400級鋼筋為360N /mm 2,
HRB500 、 HRBF500級鋼筋為435N /mm 2。
?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
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於C60時,按C60取值。
混凝土強度等級:
C15為0.91N /mm 2,
C20為1.10 N /mm 2,
C25為1.27 N /mm 2,
C30為1.43 N /mm 2,
C35為1.57 N /mm 2,
C40為1.71 N /mm 2,
C45為1.80 N /mm 2,
C50為1.89 N /mm 2,
C55為1.96 N /mm 2,
≥ C60時取2.04N /mm 2。
α—錨固鋼筋外系數,光面鋼筋為0.16,帶肋鋼筋為0.14;
d—錨固鋼筋的直徑。
【例】:鋼筋種類:HRB335,混凝土強度等級C20。求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Lab?
解:鋼筋種類:HRB335,是帶肋鋼筋,鋼筋外系數α為0.14,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y為300N /mm 2,混凝土強度等級C20,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t為1.10 N /mm 2。
代入公式:Lab=α×?y/?t×d=0.14×300 /1.10×d=38.18d=38d。
答: 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Lab=38d。與11G101—1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Lab、LabE表中:鋼筋種類:HRB335,混凝土強度等級:C20,抗震等級:為非抗震的(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等於38d相同。

3. 什麼叫錨固長度怎麼計算出來的搭接長度

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可以直線錨固和彎折錨固。

4. 錨固長度的演算法

另外,當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的縱向受壓鋼筋,當計算中充分利用其抗壓強度時,錨固長度不應小於相應受拉錨固長度的70%。
當縱向受拉普通鋼筋末端採用彎鉤或機械錨固措施時,包括彎鉤或錨固端頭在內的錨固長度(投影長度)可取為基本錨固長度的60%。
以上是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方法,在施工圖中的設計說明部分一般都有對鋼筋錨固長度的要求,可以根據圖中的要求進行檢查。

5. 柱插筋的錨固長度怎麼算

錨固長度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的規定:

錨固長度在混凝土中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fy/ft)×d。

式中:fy為鋼筋的抗拉設計強度;

ft為混凝土的抗拉設計強度;

a為鋼筋外形系數,光面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

d為鋼筋的直徑。

演算法說明

另外,當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的縱向受壓鋼筋,當計算中充分利用其抗壓強度時,錨固長度不應小於相應受拉錨固長度的70%。

當縱向受拉普通鋼筋末端採用彎鉤或機械錨固措施時,包括彎鉤或錨固端頭在內的錨固長度(投影長度)可取為基本錨固長度的60%。

以上是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方法,在施工圖中的設計說明部分一般都有對鋼筋錨固長度的要求,可以根據圖中的要求進行檢查。

6. 框架梁鋼筋錨固長度是多少怎麼算

鋼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結:梁的相關計算方法
(1)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夾角=60°≤800mm夾角=45°

7. 鋼筋錨固長度怎樣計算

鋼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結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
7、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
二、 剪力牆
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牆是最難計算的構件,具體體現在:
1、剪力牆包括牆身、牆梁、牆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系;
2、剪力牆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角形式;
3、剪力牆在立面上有各種洞口;
4、牆身鋼筋可能有單排、雙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鋼筋不同;
5、牆柱有各種箍筋組合;
6、連梁要區分頂層與中間層,依據洞口的位置不同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1) 剪力牆牆身
一、剪力牆牆身水平鋼筋
1、牆端為暗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長-保護層+彎折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彎折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2、牆端為端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注意:如果剪力牆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鋼筋時,其中間水平鋼筋在拐角處的錨固措施同該牆的內側水平筋的錨固構造。
3、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
當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兩邊截斷,分別向下彎折15d。
二、剪力牆牆身豎向鋼筋
1、首層牆身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身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身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牆身豎向鋼筋根數=牆凈長/間距+1(牆身豎向鋼筋從暗柱、端柱邊50mm開始布置)
4、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豎向筋在洞口上下兩邊截斷,分別橫向彎折15d。
三、牆身拉筋
1、長度=牆厚-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
2、根數=牆凈面積/拉筋的布置面積
註:牆凈面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即牆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剖面積 - 暗梁面積;
拉筋的麵筋面積是指其橫向間距×豎向間距。
例:(8000*3840)/(600*600)
(二) 剪力牆牆柱
一、縱筋
1、首層牆柱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柱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頂層錨固要區分邊、中、角柱,要區分外側鋼筋和內側鋼筋。因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錨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據設計圖紙自由組合計算。
(三) 剪力牆牆梁
一、連梁
1、受力主筋
頂層連梁主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中間層連梁縱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2、箍筋
頂層連梁,縱筋長度范圍內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寬-50*2)/間距+1(頂層)
中間層連梁,洞口范圍內布置箍筋,洞口兩邊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寬-50*2)/間距+1(中間層)
二、暗梁
1、主筋長度=暗梁凈長+錨固
三、 柱
(一) 、基礎層
一、柱主筋
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
二、基礎內箍筋
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體中是按三根)。
(二) 、中間層
一、柱縱筋
1、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三)、頂層
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各不相同。(參看03G101-1第37、38頁)
一、角柱
角柱頂層縱筋長度:
一、內筋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二、外筋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柱頂部第一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保證65%伸入梁內)
柱頂部第二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二、邊柱
邊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邊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側鋼筋錨固和外側鋼筋錨固: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三、中柱
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處理同上。

8. 鋼筋彎錨錨固長度如何計算

鋼筋彎錨錨固長度的計算方法:

當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5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的縱向受壓鋼筋,當計算中充分利用其抗壓強度時,錨固長度不應小於相應受拉錨固長度的70%。

混凝土結構設計使用一個計算公式來計算錨固長度,這個公式內含有一項「鋼筋外形系數」,對光面鋼筋、帶肋鋼筋、刻痕鋼絲、螺旋肋鋼絲、鋼絞絲等不同類型的鋼筋規定了不同的系數。再以鋼筋的錨固形式、錨固區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設計計算面積與實際配筋面積的比值等等因素,對計算的錨固長度進行修正,可以得到鋼筋錨固長度。

(8)錨固長度演算法擴展閱讀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規定,混凝土結構構件應合理地選擇尺寸,配置縱向受力鋼筋和箍筋避免剪切破壞先於彎曲破壞,混凝土的壓潰先於鋼筋的屈服,鋼筋的錨固粘結破壞先於構件破壞。

無柱帽柱上板帶的板底鋼筋,宜在距柱面為2倍縱筋錨固長度以外搭接鋼筋,端部宜有垂直於板面的彎鉤。

底部框架抗震牆房屋樑的主筋和腰筋,應按受拉鋼筋的要求錨固在柱內,且支座上部的縱向鋼筋在柱內的錨固長度,應符合鋼筋混凝土框支梁的有關要求了。

9. 框架梁底筋錨固長度怎麼計算

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方法: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的規定:

在混凝土中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f1/f2)×d。

式中:f1為鋼筋的抗拉設計強度;

f2為混凝土的抗拉設計強度;

a為鋼筋外形系數,光面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

d為鋼筋的公稱直徑。

另外,當鋼筋為HRB335級和HRB400級其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

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

三級時系數為1.05;

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為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0.7倍。

以上是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方法,在施工圖中的設計說明部份,一般都有對鋼筋錨固長度的要求,可以根據圖中的要求進行檢查。

(9)錨固長度演算法擴展閱讀:

鋼筋的錨固長度:

鋼筋的錨固長度為此構件中的縱筋伸入彼構件內的長度,以彼構件的完整邊線起算。

如:梁伸入柱中;柱伸入梁中;次梁伸入主梁中;柱伸入基礎中;牆或板伸入梁中;等等。

錨固長度是圖集中的固定值。在《平法》各本圖集中均有列表。

錨固長度在101-1.3.4圖集中總分兩種:非抗震與抗震,內容是不同的。

選擇錨固長度的前提條件是混凝土強度等級與抗震等級,然後參照鋼筋種類決定。

在任何情況下,錨固長度不得小於250mm。

非框架梁下部縱筋的錨固長度為12d;非框架梁包括:簡支梁;連系梁;樓梯梁;過梁;雨蓬陽台梁;但不包括圈樑懸挑梁和基礎梁,圈樑懸挑梁和基礎梁另有規定。

當邊柱內側柱筋頂部和中柱柱筋頂部的直錨長度小於錨固長度時,可向內或向外側彎12d直角鉤。

框架樑上下縱筋及抗扭腰筋和非框架樑上部縱筋的錨固長度為0.4laE

加15d直角鉤。

閱讀全文

與錨固長度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單片機生日 瀏覽:500
linux當前進程號 瀏覽:728
老死pdf 瀏覽:25
雲伺服器關機網址不見了 瀏覽:69
余冠英pdf 瀏覽:755
開發一個app上市需要什麼步驟 瀏覽:28
phpsleep方法 瀏覽:430
時間同步伺服器ip地址6 瀏覽:926
鋼琴譜pdf下載 瀏覽:524
香港阿里雲伺服器怎麼封udp 瀏覽:875
APp買海鮮到哪裡 瀏覽:501
遼油社保app總提示更新怎麼辦 瀏覽:586
導入源碼教程視頻 瀏覽:613
天翼貸app在哪裡下載 瀏覽:186
app開發源碼查看器 瀏覽:516
程序員發展到了一個瓶頸 瀏覽:120
程序員去機房幹嘛 瀏覽:697
英雄訓練師怎麼看曾經伺服器 瀏覽:546
魔獸世界單機輸入gm命令 瀏覽:372
51單片機最大負跳距是多少 瀏覽: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