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輕傷事故率如何算
1、輕傷事故率是一種事故傷害頻率。是進行輕傷事故統計時的衡量標准。輕傷事故率2%是依以下的公式計算出來的。
2、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准》(GB6441-86),該標准中規定適用於行業、企業內部事故統計分析使用的傷害頻率(表示某時期內,每百萬工時,事故造成傷害的人數。傷害人數指輕傷、重傷、死亡人數之和);
3、工傷事故:指按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准》管理的傷害事故,即造成員工暫時(或較長時或永久)不能從事原崗位工作的輕傷以上的傷害。有如下計算公式:
1)千人死亡(或重傷)率=[死亡(或重傷)人數/平均職工人數) ]×1000;
2)百萬工時傷害率=(傷害人數/實際總工時)×100 0000;
3)百萬工時傷害嚴重率=(總損失工作日/實際總工時)×100 0000;
4)20萬工時傷害率=(傷害人數/實際總工時)×(2×100000);
5)20萬工時傷害嚴重率=(總損失工作日/實際總工時)×(2×100000);
6)傷害平均嚴重率=總損失工作日/傷害人數。
4、同一起事故有多人受不同程度傷害,「起數」僅統計在「傷害事故分級」中某一項,不可重復;「人數」按傷害程度分別統計對應「傷害事故分級」某項。
5、損工傷害事故起數(損失工時)=傷害未遂事故+非損工事故+一般損工事故+輕傷事故+重傷事故+死亡事故。
6、損工事故起數(總損失工時)=非計劃停止作業起數(損失工時)+一般傷害事故起數(損失工時)+工傷事故起數(損失工時)。
(1)事故統計分析演算法擴展閱讀:
事故率(accident rate)亦稱「事故頻率」。事故發生概率的統計指標。根據1962年第10屆國際勞動統計學家會議的建議,工業事故的事故率在數值上等於在統計期限內,
事故總數乘上1000000除以同期內全體在冊員工的實際工時數。
這里的實際工時數是全體員工的工時數減去因事故造成的損失工時數,單位為小時。
若得不到實際工時數,工業事故發生率在數值上等於統計期限內事故總數(乘以1000)除以同期內事故的暴露人數。
賠償標准
在輕傷害案件中,法律對傷害賠償的標准並沒有具體規定,但可以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執行,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
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對於醫療費的問題,該解釋第十九條規定,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後續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生後另行起訴。但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並予以賠償。
對於誤工費的問題,解釋第二十條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對於護理費的問題,解釋第二十一條規定,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僱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准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
護理期限應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
受害人定殘後的護理,應當根據其護理依賴程度並結合配製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對於交通費的問題,解釋第二十二條規定,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
對於住院伙食補助費的問題,解釋第二十三條規定, 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予以確定。
受害人確有必要到外地治療,因客觀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實際發生的住宿費和伙食費,其合理部分應予賠償。
對於營養費的問題,解釋第二十四條規定,
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對於殘疾賠償金的問題,解釋第二十五條規定,
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
❷ 事件樹分析法的定量分析
事件樹定量分析是指根據每一事件的發生概率,計算各種途徑的事故發生概率,比較各個途徑概率值的大小,作出事故發生可能性序列,確定最易發生事故的途徑。一般地,當各事件之間相互統計獨立時,其定量分析比較簡單。當事件之間相互統計不獨立時(如共同原因故障,順序運行等),則定量分析變得非常復雜。這里僅討論前一種情況。
1、各發展途徑的概率
各發展途徑的概率等於自初始事件開始的各事件發生概率的乘積。
2、事故發生概率
事件樹定量分析中,事故發生概率等於導致事故的各發展途徑的概率和。
定量分析要有事件概率數據作為計算的依據,而且事件過程的狀態又是多種多樣的,一般都因缺少概率數據而不能實現定量分析。
3、事故預防
事件樹分析把事故的發生發展過程表述得清楚而有條理,對設計事故預防方案,制定事故預防措施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從事件樹上可以看出,最後的事故是一系列危害和危險的發展結果,如果中斷這種發展過程就可以避免事故發生。因此,在事故發展過程的各階段,應採取各種可能措施,控制事件的可能性狀態,減少危害狀態出現概率,增大安全狀態出現概率,把事件發展過程引向安全的發展途徑。
採取在事件不同發展階段阻截事件向危險狀態轉化的措施,最好在事件發展前期過程實現,從而產生阻截多種事故發生的效果。但有時因為技術經濟等原因無法控制,這時就要在事件發展後期過程採取控制措施。顯然,要在各條事件發展途徑上都採取措施才行。
❸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准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准(GB 6721-198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准(GB 6721-1986)
本標准規定了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的統計范圍,計算方法和評價指標。 1基本定義
1. 1傷亡事故經濟損失
指企業職工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發生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經濟損失,包括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
1. 2直接經濟損失
指因事故造成人身傷亡及善後處理支出的費用和毀壞財產的價值。
1. 3間接經濟損失
指因事故導致產值減少、資源破壞和受事故影響而造成其他損失的價值。
2直接經濟損失的統計范圍
2. 1人身傷亡後所支出的費用
2.2.1醫療費用(含護理費用)
2.1.2喪葬及撫恤費用
2.1.3補助及救濟費用
2.1.4歇工工資
2.2善後處理費用
2.2.1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
2.2.2現場搶救費用
2.2.3清理現場費用
2.2.4事故罰款和賠償費用
2.3財產損失價值
2.3.1固定資產損失價值
2.3.2流動資產損失價值
3間接經濟損失的統計范圍
3. 1停產、減產損失價值
3.2工作損失價值
3.3資源損失價值
3.4處理環境污染的費用
4. 5補充新職工的培訓費用(見附錄A)
3.6其他損失費用
4計算方法
4.1經濟損失計算見公式(1):
4.3固定資產損失價值按下列情況計算:
4.3.1報廢的固定期資產,以固定資產凈值減去殘值計算;
4.3.2損壞的固定資產,以修復費用計算。
4.4流動資產損失價值按下列情況計算:
4.4.1原材料、燃料、輔助材料等均按帳面值減去殘值計算;
4.4.2成品、半成品、在製品等均以企業實際成本減去殘值計算。
4.5事故已處理結案而未能結算的醫療費,歇工工資等,採用測算方法計算(見附錄A)。
4.6對分期支付的撫恤、補助等費用,按審定支出的費用,從開始支付日期累計到停發日期,見附錄A。
4.7停產、減產損失,按事故發生之日起到恢復正常生產水平時止,計算其損失的價值。
5經濟損失的評價指標和程度分級
5. 1經濟損失評價指標
5.1.1千人經濟損失率
5.2經濟損失程度分數
5.2.1一般損失事故
經濟損失小於1萬元的事故。
5.2.2較大損失事故
經濟損失大於1萬元(含1萬元)但小於10萬元的事故。
5.2.3重大損失事故
經濟損失大於10萬元(含10萬元)但小於100萬元的事故。
5.2.4特大損失事故
經濟損失大於100萬元(含100萬元)的事故。
附 錄 A
幾種經濟損失的測演算法
(補充件)
A1醫療費按公式(A1)測算:
註:上述公式是測算一名被傷害職工的歇工工資,一次事故中多名被傷害職工的歇工工資應累計計算。
A3補充新職工的培訓費用
A3.1技術工人的培訓費用每人按2000元計算。
A3.2技術人員的培訓費用每人按1萬元計算。
A3.3補充其他人員的培訓費用,視補充人員情況參照A3.1, A3.2酌定。
A4補助費、撫恤費的停發日期
A4.1被傷害職工供養成年直系親屬撫恤費累計統計到16周歲(普通中學在校生累計到18周歲)。
A4.2被傷害職工及供養成年直系親屬補助費、撫恤費累計統計到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68周歲。
❹ 事故樹分析法的分析步驟
1、確定所分析的系統。
2、熟悉所分析的系統。
3、調查系統發生的各類事故。
4、確定事故樹的頂上事件。
5、調查與頂上事件有關的所有事件。
6、事故樹作圖。 1、熟悉系統
要求要確實了解系統情況,包括工作程序、各種重要參數、作業情況,圍繞所分析的事件進行工藝、系統、相關數據等資料的收集。必要時畫出工藝流程圖和布置圖。
2、調查事故
要求在過去事故實例、有關事故統計基礎上,盡量廣泛地調查所能預想到的事故,即包括已發生的事故和可能發生的事故。
3、確定頂上事件
所謂頂上事件,就是我們所要分析的對象事件。選擇頂上事件,一定要在詳細了解系統運行情況、有關事故的發生情況、事故的嚴重程度和事故的發生概率等資料的情況下進行,而且事先要仔細尋找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然後,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和發生概率確定要分析的頂上事件,將其扼要地填寫在矩形框內。
頂上事件可以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故。如車輛追尾、道口火車與汽車相撞事故等事故。通過編制事故樹,找出事故原因,制定具體措施,防止事故再次發生。也可以是未發生的事故。
4、確定控制目標
根據以往的事故記錄和同類系統的事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求出事故發生的概率(或頻率),然後根據這一事故的嚴重程度,確定我們要控制的事故發生概率的目標值。
5、調查分析原因
頂上事件確定之後,為了編制好事故樹,必須將造成頂上事件的所有直接原因事件找出來,盡可能不要漏掉。(直接原因事件可以是機械故障、人的因素或環境原因等。)
方法有:
1. 調查與事故有關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種因素,包括設備故障、機械故障、操作者的失誤、管理和指揮錯誤、環境因素等等,盡量詳細查清原因和影響
2. 召開有關人員座談會
3. 根據以往的一些經驗進行分析,確定造成頂上事件的原因
6、繪制事故樹
這是FTA的核心部分。在找出造成頂上事件的和各種原因之後,就可以從頂上事件起進行演繹分析,一級一級地找出所有直接原因事件,直到所要分析的深度,再用相應得事件符號和適當的邏輯門把它們從上到下分層連接起來,層層向下,直到最基本的原因事件,這樣就構成一個事故樹。
畫成的事故樹圖是邏輯模型事件的表達。既然是邏輯模型,那麼各個事件之間的邏輯關系就應該相當嚴密、合理。否則在計算過程中將會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因此,對事故樹的繪制要十分慎重。在製作過程中,一般要進行反復推敲、修改,除局部更改外,有的甚至要推倒重來,有時還要反復進行多次,直到符合實際情況,比較嚴密為止
在用邏輯門連接上下層之間的事件原因時,注意邏輯門的連接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含糊不得,它涉及到各種事件之間的邏輯關系,直接影響著以後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例如:若下層事件必須全部同時發生,上層事件才會發生時,必須用「與門」連接。
7、定性分析
根據事故樹結構進行化簡,求出事故樹的最小割集(一般用g表示)和最小徑集,確定各基本事件的結構重要度排序。當割集的數量太多,可以通過程序進行概率截斷或割集階截斷;
8、計算頂上事件發生概率
首先根據所調查的情況和資料,確定所有原因事件的發生概率,並標在事故樹上。根據這些基本數據,求出頂上事件(事故)發生概率。
9、進行比較
要根據可維修系統和不可維修系統分別考慮。對可維修系統,把求出的概率與通過統計分析得出的概率進行比較,如果二者不符,則必須重新研究,看原因事件是否齊全,事故樹邏輯關系是否清楚,基本原因事件的數值是否設定得過高或過低等等。對不可維修系統,求出頂上事件發生概率即可。
10、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包括下列三個方面的內容:
1)當事故發生概率超過預定的目標值時,要研究降低事故發生概率的所有可能途徑,可從最小割集著手,從中選出最佳方案。
2)利用最小徑集,找出根除事故的可能性,從中選出最佳方案。
3)求各基本原因事件的臨界重要度系數,從而對需要治理的原因事件按臨界重要度系數大小進行排隊,或編出安全檢查表,以求加強人為控制。
這一階段的任務是很多的,它包括計算頂上事件發生概率即系統的點無效度和區間無效度,此外還要進行重要度分析和靈敏度分析。
事故樹分析方法原則上是這10個步驟。但在具體分析時,可以根據分析的目的、投入人力物力的多少、人的分析能力的高低、以及對基礎數據的掌握程度等,分別進行到不同步驟。如果事故樹規模很大,也可以藉助電子計算機進行分析。
❺ )是質量事故統計分析的主要方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7
❻ 談如何應用事故統計分析的方法實施安全管理
摘要 親,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1.事故統計分析方法:以研究傷亡事故統計為基礎。
❼ 是質量事故統計分析的主要方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7
❽ 事故統計的方法有哪些
事故統計方法包括( )。
A.綜合分析法
B.絕對指標比較法
C.算數平均法
D.傷亡事故經濟損失計演算法
E.統計圖表法
答案:ACDE
❾ 簡述常見的工程質量事故統計分析方法及各自的作用
喜歡擁著一束幽蘭,清幽歲月,柔軟心底,絲絲溫暖,瓣瓣融入那初見的情懷,
融入生命的清歡;點滴心事在生命里,素淡簡約;在清寂的時光里,蝶舞鶯啼,鳥語花香;
沉香了經年,溫潤著歲月;那人,那事,在淺淡中慢慢歸於平淡;那抹懷,那份感慨,
漸漸淡若雲煙;驀然回首,時光已是一份通透的感與厚重,
一份豁然開朗的寬容與動,人生在淺行淺言中,迎著一份水雲間的清喜。
❿ 事故對比比例數怎麼算
由交通警察根據國家交通法來計算,當然這個計算有個人對法律的理解而產生的細微偏差,所以為了這個細微的偏差很多人都是偷偷的去找交通警察詳細的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