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bmi怎麼算
體重指數BMI=體重/身高的平方(國際單位kg/㎡)。
肥胖程度的判斷不能採用體重的絕對值,它天然與身高有關。因此,BMI 通過人體體重和身高兩個數值獲得相對客觀的參數,並用這個參數所處范圍衡量身體質量。
理想BMI(18.5~23.9) = 體重(單位Kg) ÷ 身高的平方 (單位m)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下的標准,亞洲人的BMI(體重指標Body Mass Index)若高於22.9便屬於過重。
(1)指數高的演算法視頻擴展閱讀:
體重指數是標准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實際體重在根據公式計算出的標准體重的±10%內屬於正常,大於20%為肥胖,20%-30%為輕度肥胖,30%-50%為中度肥胖,大於50%為重度肥胖。
參考正常范圍:實際體重在根據公式計算出的標准體重的±10%內屬於正常。
異常結果:體重過高,體重過低。
需要檢查的人群:需要體重測試、體型肥胖和全身檢查的人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BMI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體重指數
⑵ 在線體質指數計算公式是什麼
計算公式為:BMI=體重(kg)/[身高(m)]²。
身體指數即BMI,計算公式為:BMI=體重(kg)/[身高(m)]²,BMI指數是在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准,主要用於統計用途。
BMI是與體內脂肪總量密切相關的指標,該指標考慮了體重和身高兩個因素。BMI簡單,實用,可反應全身性超重和肥胖。在測量身高因超重而面臨心臟病、高血壓等風險時,比單純的以體重來認定,更具准確性。
標准范圍:
標准體重的衡量,在醫學上是監測人體是否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身高cm減去80再乘以70%,是男性的標准體重。身高cm減去70再乘以60%,是女性的標准體重。
此外,BMI指數也是衡量體重的一個重要演算法。BMI指數的計算公式如下: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
BMI指數小於18.5,是體重過低;若是指數大於18.5,小於24,則屬於標准體重。不過就實際情況看,全世界因為人種的不同,各地區之間的標准值都有上下的浮動。比如歐美地區小於25,亞洲地區以及我國的參考標准則是23或者24。
如果BMI數值超過25,則屬於超重,在這之後的數值又分為四個等級。BMI指數在28~30之間屬於肥胖前期,30~35之間屬於一級肥胖,35~40之間屬於二級肥胖,超過40則是三級肥胖。
⑶ 百度指數的演算法是什麼
網路指數基於網路網頁搜索和網路新聞搜索的海量數據,計算出每個關鍵詞的用戶關注度和媒體關注度的數值。網路指數每天更新一次,並且提供自2006年6月至今任意時間段的用戶關注度數據。
同時,根據不同的關鍵詞,機器自動從網路新聞搜索中獲取與該關鍵詞最相關的10條熱門新聞,並將新聞按時間順序均勻分布在「用戶關注度」的曲線圖上,以字母標識,每個字母對應一條新聞。
(3)指數高的演算法視頻擴展閱讀
網路指數(Bai Index)是以網路海量網民行為數據為基礎的數據分析平台,是當前互聯網乃至整個數據時代最重要的統計分析平台之一,自發布之日便成為眾多企業營銷決策的重要依據。
「世界很復雜,網路更懂你」,網路指數能夠告訴用戶:某個關鍵詞在網路的搜索規模有多大,一段時間內的漲跌態勢以及相關的新聞輿論變化,關注這些詞的網民是什麼樣的,分布在哪裡,同時還搜了哪些相關的詞,幫助用戶優化數字營銷活動方案。
截至2014年,網路指數的主要功能模塊有:基於單個詞的趨勢研究(包含整體趨勢、PC趨勢還有移動趨勢)、需求圖譜、輿情管家、人群畫像;基於行業的整體趨勢、地域分布、人群屬性、搜索時間特徵。
網路指數的理想是「讓每個人都成為數據科學家」。對個人而言,大到置業時機、報考學校、入職企業發展趨勢,小到約會、旅遊目的地選擇,網路指數可以助其實現「智贏人生」;
對於企業而言,競品追蹤、受眾分析、傳播效果,均以科學圖標全景呈現,「智勝市場」變得輕松簡單。大數據驅動每個人的發展,而網路倡導數據決策的生活方式,正是為了讓更多人意識到數據的價值。
⑷ 上證指數的計算方法
我國股票大盤指數是指滬市的「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市的「深證成份股指數」。上證綜合指數: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為樣本,以發行量為權數(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的股價指數。深證成份股指數:從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為樣本,以流通股本為權數,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0點的股價指數。
⑸ MACD的演算法要求通俗易懂的
SHORT(短期)、LONG(長期)、M天數,一般為12、26、9 公式如下所示: 加權平均指數(DI)=(當日最高指數+當日收盤指數+2倍的當日最低指數) 十二日平滑系數(L12)=2/(12+1)=0.1538 二十六日平滑系數(L26)=2/(26+1)=0.0741 十二日指數平均值(12日EMA)=L12×當日收盤指數 + 11/(12+1)×昨日的12日EMA 二十六日指數平均值(26日EMA)=L26×當日收盤指數 + 25/(26+1)×昨日的26日EMA EMA(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指數平均數指標。也叫EXPMA指標,它也是一種趨向類指標,指數平均數指標是以指數式遞減加權的移動平均。各數值的加權是隨時間而指數式遞減,越近期的數據加權越重,但較舊的數據也給予一定的加權。 差離率(DIF)=12日EMA-26日EMA 九日DIF平均值(DEA)=最近9日的DIF之和/9 MACD=(當日的DIFF-當日的DEA)×2
⑹ 體質指數計算公式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
例如:一個人的身高為1.75米,體重為68千克,他的BMI=68/(1.75^2)=22.2(千克/米^2)當BMI指數為18.5~23.9時屬正常。
BMI是與體內脂肪總量密切相關的指標,該指標考慮了體重和身高兩個因素。BMI簡單、實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 在測量身體因超重而面臨心臟病、高血壓等風險時,比單純的以體重來認定,更具准確性。
(6)指數高的演算法視頻擴展閱讀:
成人的BMI數值:
1.過輕:低於18.5
2.正常:18.5-23.9
3.過重:24-27
4.肥胖:28-32
5.非常肥胖,高於32
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BMI的,如:
1.未滿18歲。
2.是運動員。
3.正在做重量訓練。
4.懷孕或哺乳中。
5.身體虛弱或久坐不動的老人。
⑺ 上證指數怎麼計算說通俗
上證綜合指數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其中總市值= Σ(股價×發行股數)。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上證B股指數時,價格採用美元計算。計算股票指數,要考慮三個因素:一是抽樣,二是加權,三是計算程序,計算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或兼顧價格與總值。
股市指數是指,就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通過觀察指數,我們可以對目前各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情況有一個直觀的了解。
股票指數的編排原理對我們來說還是有點難度,這里就先說這么多了,點擊下方鏈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數: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會由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和性質來分類,股票指數有這五種形式的分類: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這當中,最頻繁遇見的當屬規模指數,比如我們熟知的「滬深300」指數,它說明的是在滬深市場中交易活躍,且代表性和流動性都很好的300家大型企業股票的整體情況。
另外,「上證50 」指數也是一個規模指數,其具體作用就是能夠表達出上海證券市場代表性好、規模大、流動性好的50隻股票的整體情況。
行業指數其實代表的就是某一行業的現在的一個整體情況。比如「滬深300醫葯」就是行業指數,由滬深300指數樣本股中的17個醫葯衛生行業股票組成,這也對該行業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作出了一個小小的反映。
主題指數代表的是某一主題的整體情況,例如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等,這是有關聯的指數「科技龍頭」、「新能源車」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數分類,可以通過下載下方的幾個炒股神器來獲取詳細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根據前文內容可得,指數所選的一些股票都具有代表意義,因此,指數能夠幫助我們比較快速的了解到市場的整體漲跌情況,進而了解市場的熱度,甚至對於未來的走勢也可以預測一二。具體則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專業報告,學習分析的思路: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⑻ 學前心指數演算法視頻
你需要的已發,下載查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