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簡單通俗的說說電流電阻電壓電能的關系
你說的不對。
在一個定值電阻的兩端加電壓,電壓越大電流越大。
1、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具有勢能,電場力對電子做功,使電子從電勢高的地方往電勢低的地方移動,電子獲得電能。在理想電場中電子獲得的能量轉變為電子的動能,在現實中電子獲得的能量會轉變為熱能、光能、電磁能、電勢能等等。
2、能量是功率對時間的積分,利用很小的電流經過很長的時間一樣可以獲得很大的能量。
3、1號電池和7號電池如果接相同的負載,持續產生電流的時間長短是不同的。電能大的可以工作的更久。與上一個問題可以互相印證。
4、新電池的輸出電壓是1.5V,但是隨著電池的老化,其電壓逐步降低,電池內阻逐漸變大,能夠產生的電流越來越少。實際使用中電池的電壓不會降太多,大概在30%左右,是因為這時電池的內阻已經很大,輸出功率已經很小,不能再帶動負載正常工作,人們會去換電池。實際上如果這時用導線直接將廢電池短路,還是可能產生很大電流的。
電池額定電壓是它的最大電壓。現實電路中,除了考慮外部電阻如小燈泡,還要考慮電池的內阻,和外部電路是一個串聯分壓的關系,不同的負載獲得的電壓當然不同。新電池內阻近似為零,外部分壓看不出太大區別,電池老化也就是電池內阻很大時內阻分壓作用就表現的尤為明顯。
B. 電能和電流有什麼關系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簡潔說所有用電器所產生的熱能,動能都是由電流的流動產生。流動的動力和快慢由電壓決定,流動的量的多少由用電器的阻力和能通過的能力和通過多少時間決定,時間長量也多。所以所消耗的電能量由電壓的高低和電流的量的大小和時間的長短相乘就是總能量。(電能)你對概念有點誤區。你想一下自來水的道理可能有幫助。
C. 電能與電流,電壓,電阻,電量,電荷,有什麼關系
電能理解為電流通過用電器時,用電器消耗的電能,數值上等於電功:E=UIt
上式中,U表示載入用電器兩端的電壓,
如果用電器是純電阻的材料,則根據歐姆定律,R=U/I
電量理解為q=It
自由電荷的定向移動就形成電流
D. 電流與電能有什麼不同啊
電流是指電荷的定向移動。電流的大小稱為電流強度(簡稱電流,符號為I),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導線某一截面的電荷量,每秒通過一庫侖的電量稱為一「安培」(A)。安培是國際單位制中所有電性的基本單位。 公式與單位電流強度公式: 其中Q為電量(庫侖,單位C),t為時間,以秒(s)為單位。 以下公式表示一秒內通過導線某一截面一庫侖的電量為一安培。 除了A,常用的單位有毫安(mA)及微安(μA) 換算為 1A=1000mA 1mA=1000μA
電流的微觀表達式:I = nesv 。式中的n表示單位體積內的自由電荷數,e是電子的電量,s為導體橫截面積,v為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速率。
電流的基本計算式:I=C/T=U/R
電流的方向
物理上規定電流的方向是正電子的流動方向或者負電子的流動的反方向
一般情況下,電子指的是負電子,除非特別說明是正電子
電流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電壓 是使電路中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
電流產生的條件:
1、無皮必須具有能夠自由移動的電荷。
2、導體兩端存在電壓(要使閉合迴路中得到持續電流,必須要有電源)。
電流的單位——安培
電流單位安培,它的定義是:安培是一恆定電流,若保持在處於真空中相距1米的兩無限長,而圓截面可忽略的平行直導線內,則兩導線之間產生的力在每米長度上等於2×10-7牛頓。該定義在1948年第九屆國際計量大會上得到批准,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上,安培被正式採用為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之一。
電能指電以各種形式做功的能力。有直流電能、交流電能、高頻電能等,這幾種電能均可相互轉換。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電能主要來自其他其他形式能量的轉換,包括水能(水力發電)、熱能(火力發電)、原子能(原子能發電)、風能(風力發電)、化學能(電池)及光能(光電池、太陽能電池等)等。電能也可轉換成其他所需能量形式。它可以有線或無線的形式作遠距離的傳輸。電能被廣泛應用在動力、照明、冶金、化學、紡織、通信、廣播等各個領域,是科學技術發展、國民經濟飛躍的主要動力。電能的單位是「焦耳」,簡稱「焦」,以英文字母J表示。電能等於有功功率對時間的積分
E. 電流與用電量的關系
不是總電流越大,用電量越大。電流只是對電的一種描述,定義是單位時間內通過導體某截面的電量,而用電多少一般是指使用電能多少,除與通過的電量有關外還與電壓有關。串聯電路電流處相等,但電壓卻與電阻成正比,試想把多電器串聯因電器電阻不同,它們工作電壓不同而不能正常工作。
V--電壓,有電壓才能產生電流
A--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產生電流
Q--電量,即電荷量
要表達好這三個量,就要知道什麼是電荷,電荷的單位是庫侖。一個電子帶-1.6*10E-19庫侖的電量.就是說電量是指物體帶電荷的多少,高中教科書里這樣規定電流:"電流大小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導體某一橫截面的電量.就是每秒鍾流過導體某一橫截面的電量。
如果是流了1庫侖,就說電流大小是1安培,電壓是因為在電流中有著高電位和低電位之間的差別,這種差別叫電位差,也叫電壓,換句話說,在電路中,任意兩點之間的電位差稱為這兩點的電壓。電壓是移動單位電荷所做的功,也就是U=W/Q,
因為電勢能的差相反數即做的功,所以兩點間電勢的差就是電壓(同除以Q可得)。即為電流是單位時間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I=Q/t.電量就是表示電荷的多少的物理量。
(5)電能計演算法對電流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庫侖不是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而是國際單位制導出單位。
其定義如下:
1A電流在1s內輸運的電量,即1C=1A·s。
1C約相當於6.25×1018個電子所帶的的電荷數。
庫侖和其他電量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為:
1C相當於3×109CGS靜電系電量單位(esu)。
1C相當於0.1CGS電磁系電量單位(emu)。
1庫侖=1安培·1秒。
若導線中載有1安培的穩恆電流,則在1秒內通過導線橫截面積的電量為1庫侖。
一個電子所帶負電荷量e=1.602176634×10-19庫侖,也就是說1庫侖相當於6.24146×1018個電子所帶的電荷總量。
F. 物理中的電能是什麼 和電流的關系是什麼
電能就是電中所蘊含的能量唄!
另外功率的公式是P=I²R,翻譯成漢語就是「功率=電流的平方*電阻」也是在最好理解最好說明的最基本的純電阻電路中電阻一定,當電流越大時功率越大.單位時間內做功也就越多.做功多就是能乾的活越多.
比如你加的電暖器,那個屬於純電阻電路,電流越大,單位時間內發熱量越大.
當然,公式是通用的,其他方面也一樣,只不過是純電阻電路更好說明一些!
G. 電表加小電流時誤差偏大,對計量有什麼影響
動力用戶的電能計量裝置是由電能表和電流互感器兩個部分組成的,因此電能計量的准確與否,不僅與電能表的准確度有關,也與電流互感器的准確度密不可分。電能表的誤差比較直觀,檢定時容易被發現,但電流互感器的誤差對電能計量的影響比較復雜,也容易被用戶忽視。其實電流互感器一旦出現故障或誤差,往往會導致電能計量產生更大的偏差。下面筆者結合實例分析電流互感器的誤差對電能計量的影響。
一、某用戶電能計量裝置的組成(兩個關鍵計量部分)
第一部分:1隻電子式三相四線交流有功電能表:DTS151型、1.0級、3×5(6)A、3×220V/380V、脈沖常數為1600imp/kW·h。
第二部分:3隻電流互感器:LQC型、0.2s級、100/5A(穿芯1匝)。
二、電能計量裝置的現場模擬接線圖(見圖1)
圖1電能計量裝置的現場模擬接線圖
三、電流互感器的誤差
電流互感器主要由鐵心、一次線圈和二次線圈三部分組成。由於鐵心磁阻的存在,電流互感器在傳變電流的過程中,必然會消耗一小部分電流用於激磁,使鐵心磁化,從而在二次線圈產生感應電勢和二次電流,電流互感器的誤差就是由鐵心所消耗的勵磁電流引起的。由於激磁電流和鐵損的存在,電流互感器一次電流和二次電流的差值是一個向量,誤差包括比值差(f)和相角差(δ)。
四、電流互感器的誤差對電能計量結果的影響分析
A、B、C三相3隻電流互感器的誤差對該電能計量裝置總的影響誤差為
式中:γ——電流互感器的誤差對該電能計量裝置總的影響誤差;fA、fB、fC——A相、B相、C相電流互感器比差;δA、δB、δC——A相、B相、C相電流互感器相角差;φA、φB、φC——A相、B相、C相負載功率因數角;0.000291——弧度與分的轉換系數。
H. 三相負載電流頻繁波動對,對電能計量有影響嗎
沒有影響,只要每相電流不超過電表容量都不會對電表有傷害,如果出現三相電流波動差太大,就會出現三相不平衡,從而會出相關用電器發熱或電流比原來要高,如果是三相220伏用電,這樣會對零線負載也是一種負載考驗,對電纜及部分元器也是一種考驗。
I. 怎麼研究電壓對電流是否有影響
你好,電壓對電流有影響.你問的不專業,對於電阻有這個關系式v=i
*r
即電阻兩端的電壓等於其電阻與通過該電阻的電流的乘積,以上公式適合於線性電阻.對於非線性電阻,可參考其電壓與電流的關系曲線.線路中的電容器和線圈本身不消耗電能,也對線路中的電壓電流有影響,其兩端的電壓與電流之比也稱為電容或線圈的電阻.謝謝提問,我剛好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