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火箭想要飛得更快更遠,可能還需要核動力推進
2019年3月26日,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 Pence)在面對國家空間委員會(NSC)發表演講時明確表態:「在繼續向太陽系深處 探索 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具有創新性的推進方式,包括使用核能。」
坐滿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工程師的會場因為這番發言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大家都聽懂了其中傳遞的信息,概括來說就是研發核動力火箭,將人類送上火星!
事實上,這並不突然:早在幾年前,無論是NASA的報告還是會議中的研究和展示,都充斥著關於核動力的暗示。
NASA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Jim Bridenstine)就經常談論這一話題,且從不掩飾自己的興奮。不僅如此,美國國會也開始為該技術的研發提供資金:光是2020年的撥款額就不少於1.25億美元。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有十幾家實驗室和企業正在悄悄從事相關研究。
「毫無疑問:美國希望在幾年內研製出一台核動力火箭的原型機。」法國空間研究中心(CNES)液體推進研究負責人斯特凡·奧瑞爾(Stéphane Oriol)表示。
一台原子能運載火箭?請注意,這可不是「旅行者」號、「卡西尼-惠更斯」號、「好奇」號、「火星2020」等已進入太空的探測器所使用的功率約100瓦特的小型同位素發電機——那些裝置只能從鈈-238衰變產生的熱量中獲得微弱的能量。
這一次,NASA明確考慮使用真正的核反應堆,讓其中的鈾-235燃料塊裂變,產生鏈式反應,輸出約5億瓦特的熱功率!隨即,在如此灼熱環境中(溫度接近3000 )的液氫經過汽化、膨脹後迅速噴出,通過反作用形成推力。
也許在人們眼中,在空間運載火箭上使用一項遭到大規模反對的技術,更像是拙劣科幻電影的場景,抑或是美國政府的又一次挑釁。畢竟,大家都清楚這種具有放射性的裝置升空可能帶來的風險。
然而,對於未來數十年遠距離載人飛行任務的設計人員來說,這一飽受詬病技術的誘惑是巨大的,甚至是無法抵抗的。所有計算均得出一致結果,一個核反應堆產生的推力高達10萬牛頓,效率是當前化學推進,即通過氫氧化合物爆炸實施推進的2倍。
在這樣一個追求質量輕、速度快的行業內,核動力的優勢一目瞭然:推力相同,燃料的用量少一半,最終達到的速度卻快一倍。
事實上,核能是一種高度濃縮的能量:1千克鈾-235通過裂變產生的能量相當於燃燒270萬噸煤炭產生的能量。使用核裂變技術,無需搭載數十噸用於燃燒的氧氣,只需攜帶宇宙中最輕的元素氫,然後將其噴出即可。
「對管道出口處的氫進行加速,要比加速化學發動機燃燒產生的質量較大的水分子容易得多,因此前者效率更高。」斯特凡·奧瑞爾指出。
其他推進手段也難以望其項背。誠然,離子發動機電力推進的效率高於核動力,但「前者產生的推力非常微弱,只有幾分之一牛頓,因此要達到執行遠距離飛行任務所需的速度需要很長的時間,不適用於載人飛行任務」,NASA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MSFC)推進工程師威廉·恩利奇(William Emrich)強調道。同理,太陽帆也不行。
質量輕、效率高、推力大,使用原子能可大大降低載人火星之旅的難度。目前,物資運輸對基於化學推進設計的飛行任務而言簡直是一場噩夢,堪稱不可能完成的挑戰:
工程師最多隻能將500噸物資和燃料送入地球軌道,以保持飛船的完整性;他們還要考慮行星的方位,也就是每26個月才會出現一次的短暫窗口期(持續3周或4周)——為了等待最佳方位,航天員可能會有將近1年半的時間被困於火星;此外,前往火星需要的時間很長——至少6個月,這會使備受微重力、宇宙線以及極度孤獨折磨的航天員面臨嚴重的生理和心理問題。
「化學推進可將人類送上地球軌道或月球,甚至送上火星,但要在地球和火星間往返就不現實了。」威廉·恩利奇總結說。
核能的使用或許能減輕飛船燃料的重量,並獲得更快的速度。根據NASA的初步模擬,與使用化學推進相比,地球往返火星的旅行時間可縮短20%至50%,從而令發射更加靈活,「即便兩個行星之間的相對位置不那麼理想,工程師也可以實施發射,這就擴大了發射窗口期,而且他們還可以 探索 採用化學推進和電力推進時所無法實現的航線」,斯特凡·奧瑞爾指出。
鑒於此,NASA計劃利用原子能,在「火星沖日」(火星和地球在太陽同側三者排成一條直線)期間實施發射任務,以避免航天員在火星上滯留過久。此舉或能將任務的總時長從900多天縮短至500天,從而為火星 探索 留出足夠的時間,而且航天員面臨的風險也會降低。
更何況,在搭載核發動機的情況下若遭遇嚴重問題,人們有機會立刻終止任務,並在飛行開始後的三個月內、甚至在剛剛到達火星後即刻返回地球。如果使用化學推進器,一旦進入地火轉移軌道,火箭只能利用幾小時、最多幾天的窗口期返回地球。這些安全保障對工程師的重要性毋庸贅言。
核推進技術還握有最後一張王牌:它其實是NASA工程師們的「老朋友」了。事實上,從1955年至1973年,該機構已就這一問題編制了完整的研究方案。
相關團隊建造並試驗了20多個反應堆,掌握了各種材料的缺點,為該領域的研究掃清了許多障礙。他們甚至在內華達沙漠對多個原型機進行了深入測試。
後來,項目被放棄,但這並非出於技術原因而是美國開始專注於太空梭的研究了。
現在,「我們可以利用該項目收集的數據,這真是一座金礦」,美國亞拉巴馬大學系統工程教授戴爾·托馬斯(Dale Thomas)高興地表示。不過,發射安全、材料強度以及規避輻射傷害都是有待解決的問題。此外,和其他核反應堆一樣,可能出現的溫度降低和反應失控也需要留意。當然,從理論上說,沒有什麼是不能克服的。
在工程師的辦公室內,空間反應堆的草案已經重新擺上桌面。除了NASA,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也在不久前啟動了一個核推進項目,旨在更好地控制地月空間,甚至在此作戰;原型機預計將於2025年出爐。「俄羅斯和中國也在研究這項技術。」斯特凡·奧瑞爾指出。
直接提供推力並不是唯一的選擇:部分飛船或許可以通過搭載核反應堆為離子推進器供電。這一混合技術在啟動時速度較慢,但效率極高,只需很低的成本就能將大量貨物送往火星或月球。它還能輕而易舉地將十幾噸 科技 物資送往木星或土星的衛星,或者參與太空資源的開發。
「事實上,太陽系超過90%的空間是人類無法運用化學推進手段在合理的時間范圍內抵達的,而且隨著飛船逐漸遠離太陽,輻射的強度會越來越弱,因此使用太陽能電池技術也無法到達這些地方。」斯特凡·奧瑞爾分析道,「與行星、類行星和小行星領土化有關的話題紛紛涌現,解決地球甚至火星以外的物資運輸由此成為真正的戰略性問題,而核能似乎成為到達太陽系深處的必要手段。」即便是現在,核能也被視為火星或月球基地必不可少的電力來源。
人們終將明白:如今空間工程師已經被核能的魅力征服。從純技術層面看,採用該方案的意義顯而易見。
事實上,它在法律層面也沒有問題: 《外層空間條約》僅禁止將核武器送入軌道或其他天體。不過,如何才能使人們相信該研究能順利進行?如何才能忽略發射點周圍及核動力飛船飛行路線下方民眾的巨大恐懼? 「許多論據都支持核能的使用,但具有放射性的發射方式確實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CNES太陽系 探索 項目負責人弗朗西斯·羅卡爾(Francis Rocard)承認。
在航空工程界,1970年代至1980年代,為蘇聯衛星供電的核反應堆因為故障給世人留下了苦澀的回憶;1978年1月24日,核動力衛星Kosmos954在加拿大北部墜毀,為了消除由此產生的污染,人們採取了大量補救措施。此外, 搭載了一個小型鈈發生器的「卡西尼-惠更斯」號探測器至1997年發射前也遭到不少抗議。
鑒於上述顧慮,NASA計劃在發射時不點燃反應堆,而是待飛船達到一個足夠高(海拔1000千米以上)且穩定的軌道後再點燃,從而保護人群。1992年,聯合國也表決通過了一項決議,禁止飛船在起飛時進行任何形式的核裂變。
此外,NASA不會讓具有放射性的火箭返回地球:推進艙將進入「墳場」軌道,而航天員會像從國際空間站返回那樣使用座艙回到地面。
在進行地面測試時,各項預防措施也會到位。現在已經不是1960年代那樣可以隨意試驗的年代了——彼時,人們沒心沒肺地將可能被放射性燃料顆粒污染的氫氣排入大氣。NASA的工程師正著手研發有毒粉塵的回收裝置,並考慮將其用於NASA位於密西西比州的A-3試驗台上。
為平息爭議,「NASA也曾考慮像核試驗那樣,基於反應堆的計算機建模結果展開研究」,戴爾·托馬斯進一步解釋道。此外,首批不載人飛行試驗的設計人員還會著重考慮路線規劃,以免飛船後續與地球發生碰撞。
那麼,做好這些預防措施就夠了嗎?「核技術開啟了新的飛行領域,但我認為無論採取怎樣的預防措施,人們都沒法接受。」法國國立高等航空航天學院(ISAE)航天系統工程副教授斯蒂芬妮·麗茲-迪特雷茲(Stéphanie Lizy-Destrez)坦言,「當我和蓋亞那航天中心的負責人談及此事時,他們表示這依然是一個禁忌,因為他們不想在發射點周圍引發遊行。」
無論在實驗室還是在大眾的認知中,空間原子技術的命運或許都將迎來重大進展。「把人類和物資送上火星的關鍵抉擇之刻即將到來,」弗朗西斯·羅卡爾強調說,「要實施首批不著陸的載人火星飛越任務,美國人應當盡快在核推進和化學推進之間做出選擇。」為此,美國國家科學院(NAS)已經開始征詢專家的意見。「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們最終會在報告中推薦哪項技術。」戴爾·托馬斯嘀咕道。
是堅持傳統且令人安心的化學推進技術,還是向核推進技術的誘惑妥協?是時候選擇了。
撰文 Vincent Nouyrigat
編譯 王雋
B. 麥迪35秒13分絕殺馬刺的比賽中,姚明發揮如何
那些早早離開球場的球迷……你們錯過了一場偉大的比賽——特雷西·麥克格雷迪。
在名人堂成員麥迪的職業生涯中,2004年12月19日、火箭81比80主場險勝馬刺的比賽,也許可以稱得上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這場比賽中,麥迪不僅砍下全場最高的33分,而且最最最重要的,無疑是他最後35秒超神的發揮。所以,比賽結束之後,麥迪可以驕傲地說出本文開頭所引用的那段話。
在回顧那場比賽之前,先回答一下問題。在那場麥迪的「代表作品」中,姚明的表現其實同樣出色,27分、10個籃板的數據,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而且另外一方面,如果沒有姚明的苦苦支撐,恐怕也沒有麥迪最後時刻的閃光——就像當年王仕鵬絕殺斯洛維尼亞男籃的比賽,姚明雖然不是最閃亮的那一個,但他更像是球隊的基石。
回到這場與馬刺的「德州德比」。
這場比賽進行得其實非常膠著,第三節比賽結束時,馬刺也不過以58比54、占據微弱的優勢。第四節比賽開場之後,麥迪連得4分幫助火箭追平比分。經歷了一段「漫長」的僵局之後,鮑勃·蘇拉幫助火箭取得60比58的領先,這已經是本場比賽兩支球隊第5次交替領先、但顯然不是最後一次。
馬刺隨即展開反攻,吉諾比利助攻鮑文扳平比分之後,鄧肯2罰2中幫助馬刺以62比60反超比分。比賽然後進入「蓋帽時間」:姚明封蓋馬里克·羅斯、鄧肯封蓋麥迪。在德文·布朗利用罰球幫助馬刺將比分改寫為64比60之後,姚明終於接麥迪的傳球打破本隊的「得分荒」。
但是,比賽隨機進入「馬刺時間」,在短短1分多鍾的時間內,馬刺依靠鄧肯(3分)和德文·布朗(6分)的接連得分,打出一波9比0的小高潮,在比賽僅剩2分54秒結束時,幫助馬刺取得73比62的領先。
此時,還不到「麥迪時間」而更像是「姚明時間」。姚明在第四節僅剩2分38秒時再次得分,幫助火箭將比分追至64比73,隨後,他和帕吉特連續完成封蓋,同樣遏制住了馬刺繼續漲分的勢頭。
第四節還剩1分02秒時,鄧肯造成姚明的犯規並且2罰1中,火箭的分差又一次被擴大到10分。第四節還剩52秒結束時,麥迪又一次打鐵,但姚明完成補扣幫助火箭將分差縮小,在托尼·帕克出現失誤之後,帕吉特在還剩47秒時扣籃得手,火箭已經僅僅以68比74落後。
已經有些軍心大亂的馬刺,此後的6分全部來自罰球線,而比賽也就此進入「麥迪時間」。僅剩44秒時,麥迪將德文·布朗送上罰球線,2罰2中之後,馬刺76比68領先; 僅剩35秒時 ,麥迪投中一個三分球,馬刺76比71領先;僅剩31秒時,德文·布朗2罰2中幫助馬刺78比71領先;僅剩24秒,麥迪在鄧肯的防守下打成「3+1」,馬刺僅僅78比75領先;僅剩16秒時,鄧肯2罰2中幫助馬刺80比75領先;火箭叫暫停之後,麥迪在僅剩11秒時又投中三分球,馬刺僅僅80比78領先;比賽僅剩7秒,麥迪完成對德文·布朗的搶斷,並且在僅剩1.7秒時再度投中三分球,幫助火箭最終81比80絕殺馬刺,就此結束這場直到最後35秒才成為經典的比賽。
在神奇輸掉比賽馬刺的一邊,鄧肯砍下26分、18個籃板以及7次蓋帽,帕克貢獻5分、9次助攻,吉諾比利拿下13分;火箭陣中除了「姚麥組合」之外無人得分上雙,其中,「霍二叔」貢獻全隊第三高的5分。
2002年夏天,休斯頓火箭用狀元簽選中了東方小巨人姚明,盡管姚明在生涯前期並沒有展現統治力,但是姚明的努力和勤奮以及穩步提升讓火箭決定圍繞他打造陣容。於是火箭在2004年夏天與奧蘭多魔術完成了以史蒂夫-弗朗西斯、卡蒂諾-莫布里與特雷西-麥克格雷迪為主體的交易,「MM組合」承載著火箭沖擊冠軍的希望。
03-04賽季麥迪仍舊保持了不俗狀態,他以場均28分拿到了個人職業生涯第二座得分王,來到火箭後,麥迪依舊保持了不錯的狀態並且在火箭與聖安東尼奧馬刺的比賽中上演了35秒13分驚天逆轉的好戲,可以說35秒13分是麥迪職業生涯最高光的時刻。那麼在麥迪如此高光表現之前,姚明的表現如何呢?
其實麥迪在35秒13分之前的表現是有些低迷的,全場比賽麥迪29投12中其中三分球12投5中、罰球4罰4中砍下33分8個籃板2次助攻5次搶斷,從數據上看是非常豪華的,可是麥迪41.4%的整體命中率並不算高。而且除去最後的4記三分後,麥迪前面的表現是25投8中其中三分球8投1中,這樣的表現對於當時仍舊擁有不俗競技狀態的麥迪來說是有些低迷的。
而在麥迪幫助火箭完成驚天逆轉之前,姚明的高效表現幫助火箭苦苦支撐。全場比賽姚明15投9中外加10罰9中砍下27分10個籃板的兩雙數據,是火箭除了麥迪之外唯一一名得分上雙的球員,這樣的數據對於三年級的姚明來說已經是非常出色。
04-05賽季的馬刺正值巔峰,他們拿到了當賽季的總冠軍,麥迪能夠在最後時刻完成35秒13分的驚天逆轉實為不易,但姚明能夠在馬刺的防守下以60%的命中率拿下27分10個籃板的兩雙數據也不容易。只不過最後的麥迪時刻太過高光讓球迷很難記得姚明當時的表現。所以,一些在背後默默付出的人也是同樣值得尊敬的。
文/爽哥看球不任性
作為NBA球迷提到麥迪立刻想到的就是他35秒13分的神跡,已經成為NBA無法超越的經典,也是麥迪個人天賦展示的最佳濃縮精華。最後一分鍾落後對手兩位數分差,並且面對的還是波波維奇率領的GDP組合的馬刺,麥迪那一刻猶如天神下凡,統治了賽場。
不過很多人只記住了麥迪最後時刻的瘋狂表演,卻沒人發現姚明在這場比賽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其實這場比賽雙方都上演了一場打鐵盛宴,也是防守強度大導致的原因。馬刺有GDP組合的強攻,所以火箭全場被壓制,但馬刺的整體命中率很低,全隊僅有33.8%的投籃命中率;火箭的命中率稍高一點,也只有35.4%,所以整場比賽也只拿到了80分。 不過這場比賽兩隊唯一發揮正常的就是火箭隊的姚明,姚明整場比賽面對鄧肯的防守,全場15投9中,命中率高達60%,砍下全場第二高的27分,同時還有10籃板2蓋帽入賬。
不僅在進攻端姚明發揮的十分穩定,在防守端同樣是火箭隊的內線大閘。在面對NBA最好的大前鋒鄧肯時, 姚明把鄧肯防的嚴嚴實實。整場比賽鄧肯22投7中,命中率只有31.8%,但他通過造犯規罰球一共得到了26分18籃板7蓋帽3助攻(不愧為NBA第一大前鋒)。 另外姚明還把馬刺隊的替補中鋒拉蘇·內斯特洛維奇防子只有5投1中。但馬刺隊整體的進攻組織效率更高,幫助他們在比賽的最後一分鍾領先火箭10分。
現在來看,要是沒有姚明在內線的穩定發揮,把比分始終緊咬,很可能就沒有最後時刻麥迪的35秒13分的神跡。比賽中馬刺通過團隊配合一點點擴大優勢,但姚明一次次挺身而出,把比分控制在可控的范圍內。 但麥迪卻整場比賽都在夢游和打鐵,投籃25投8中,命中率僅有32%,要不是最後爆發很可能就是輸球的最大原因。
姚明當時僅是聯盟的三年級球員,面對馬刺隊的頂級內線,卻依然打得順風順水,游刃有餘, 難怪波波維奇說,姚明是他最想執教的球員之一。若是波波維奇能執教姚明,他的生涯至少要延長3~5年。
麥迪時刻,成為至今為止仍然不可破的紀錄!首先,大家要看到麥迪無與倫比的個人天賦,2.03的身高和頂級的彈跳能力,讓他在對位任何一個人都毫無吃虧。比他高的跑不過他,比他矮的又跳不過他。可以說麥迪的干拔跳投,全聯盟沒幾個能限制的了他。馬刺的鮑文防守的夠好了,很好的控制了麥迪的得分。然而那是在麥迪手感冰涼的情況下,最後時刻,手熱的發燙,這個時候的鮑文就是一個瞄準標桿,麥迪完全可以無視。當然,姚明的發揮毋庸置疑。不管是前期的穩定得分牽制,還是後期看到麥迪手感火熱後的高質量擋拆。2.23的姚明高位擋拆,完美的為麥迪拉出了投籃空間。這里要再說下馬刺的鮑文,做為聯盟臭名昭著的墊腳文,其實最後時刻比分打到80比75的時候,麥迪投進的三分後,麥迪的落腳准確的踩在鮑文的腳面上,居然沒受傷,估計這是當時鮑文的心裡想法吧。然後就是馬刺的致命失誤,退防後,甚至5人去追防麥迪也無濟於事。
C. 究極綠寶石火箭隊基地密碼是多少
《口袋妖怪》究極綠寶石火箭隊基地密碼是:
ROCKET首先第一個是Archer,接著是ROCKET,然後選擇否、是、否,並且第一個是不固定的,玩家需要另一台電腦上的顯示。
其實第一個密碼是有提示的,ROCKET就是火箭隊的英文,在說英文的npc最左邊的白色箱子進行對話。玩家輸入上述分享的火箭隊密碼即可輕松完成。
游戲玩法
自三隻不同的最初拿到的寶可夢中進行選擇自己冒險旅伴的玩法,貫穿了從Game Boy游戲《寶可夢紅·綠》到任天堂3DS游戲《寶可夢究極之日·究極之月》間的絕大多數寶可夢系列游戲。
玩家可以選擇草屬性、火屬性或者水屬性的寶可夢,各個地區有所不同。另一個長效的玩法是玩家的勁敵總會選擇屬性上克制玩家的最初拿到的寶可夢。
D. 和平精英火箭少女的美化代碼是多少
EHALZAADvEHUmKxN。
在新城房子的一樓里,可得到10枚火箭矢,在茅草屋裡,可得到5枚火箭矢。此外,火箭矢還會隨機刷新在地圖里的各個位置,玩家幸運的話在搜索時就可以找到。
E. 美國宇航局發射探空火箭研究太空X射線
據Space 1月9日報道, 周日(1 月 9 日)美國東部時間午夜(格林威治標准時間 0500),美國宇航局位於弗吉尼亞州沃洛普斯島的沃洛普斯飛行設施將發射搭載本地星系(DXL)漫 X射線實驗的Black Brant IX 亞軌道火箭。
DXL 旨在收集有關「軟」X 射線的數據,這些 X 射線不像醫生用作骨骼成像的射線那樣活躍,但會在地球大氣層中引起干擾,從而干擾無線電通信和 GPS 導航。
(編譯:Aven)
F. 火箭聯盟xboxone 有中文嗎
火箭聯盟xbox one沒有中文版。《火箭聯盟(Rocket League)》由美國Psyonix游戲工作室在其另外一款游戲《超音速特技火箭戰車》的基礎之上研發的飛車球賽休閑競技網游。
雖然玩家對《超音速特級火箭戰車》的評價不高,但Psyonix始終認為將能夠飛行的賽車與球類運動結合的設計具有創新性與可玩性,因此一直沒有放棄,甚至接外包工作獲得收入來支持游戲的持續研發,直到2015年7月續作《火箭聯盟》終於登陸PC平台。
該作保留了前作的核心玩法但更加側重於組隊模式;全面提升畫面效果並調整視覺風格,還增加了豐富的裝飾系統。游戲體驗因而得到了大幅提升。
(6)隨機編譯火箭藝術視頻擴展閱讀
游戲中提供眾多車輛供玩家選擇。游戲一開始時系統會自帶幾輛基礎車輛,包括X-Devil(X-惡魔)、Roadhog(路霸)和Octane(辛烷)等。隨著游戲的推進,玩家只要達到一定的級別或達成一定的條件,就能解鎖其他的車輛;未來隨著國服版本的不斷更新,將會不斷推出多種造型、特色各異的車輛。
除了車輛的選擇,玩家還可以在車庫中選擇自己喜愛的皮膚、噴漆、輪胎、頂飾、尾噴及天線等來裝飾自己的愛車,搭配出極富個性的造型。更多隱藏的稀有配飾將在玩家的持續探索之下隨機掉落。
在游戲中,玩家有比賽場地。競技場不但風景優美,且視覺效果絕佳。初期版本可以選擇的地圖包括DFH競技場、城市中心競技場、曼菲爾德球場等。
G. 怎樣在騰訊手機管家你更改小火箭的圖案
騰訊手機管家的小火箭的圖案是無法進行更改的。
打開小火箭的操作為:
1.安裝騰訊手機管家並點擊左上角的按鈕,在「通用設置」下開啟「在桌面顯示懸浮窗」選項,開啟後即可在手機桌面看到管家的清理手機運行程序工具——小火箭。小火箭靜止狀態時顯示當前佔用的手機運行內存,當拖動小火箭(圖內小圓圈)時,小圓圈即會變成小火箭,並且會提示用戶將火箭拖至發射地點;
H. 無人深空火箭發射器怎麼用
先按L,在界面左下有六個物品欄- -點左右兩邊的4個可以換物品,換成火箭筒後按G切出來開火~~~~~
相關資料,優缺點介紹:
傷害高,距離中等,速度慢,模塊基本加攻擊低但減少冷卻多。該游戲(英文:No Man's Sky)是由Hello Games開發的一款太空冒險生存主題游戲。游戲中全是隨機生成的星球可以供玩家探索,幾乎可以看做是無限大。同時因為游戲是使用演算法生成星球,所以游戲本身體積不大,而且可以完全離線遊玩。
I. 短視頻怎麼一鍵批量剪輯消重
CR VideoMate 是一款簡潔易用功能全面的視頻批量綜合處理工具。 它能夠批量、快速地對視頻進行去重處理。支持常見的視頻格式,對視頻參數進行設置後進行 處理,即可獲得與原始視頻不同的視頻文件,可以生成 Mp4 格式或者原始視頻格式。
目標用戶:短視頻批量處理者
完整說明書已經編寫並打包好了,軟體的詳細使用說明這里不做介紹,今天為貼合我們的主題,僅介紹一些【畫中畫】功能
導入要處理的視頻
勾選畫中畫->選擇背景模式->導入背景圖
點擊開始處理
視頻批量處理消重快速製作
當然你可以先點擊預覽,預覽樣式滿意之後再點擊【開始處理】
處理一個視頻的話大概1分鍾。
視頻批量處理消重快速製作
經過處理能很好的進行視頻消重,該軟體適合搬運者使用,當然像我這樣處理自己視頻後發布其他平台的人也可以使用。
二、如何快速的製作豎版視頻
還是使用CRVideoMate,點擊右鍵-獨立功能-你可以選擇合並和分割
視頻批量處理消重快速製作
按照時間段平均分割、隨機分割等
分割好的視頻片段會建立一個獨立的文件夾:
視頻批量處理消重快速製作
至於你是打亂順序同其他處理的視頻混用還是重新排序就看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