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AES五種加密模式(CBC、ECB、CTR、OCF、CFB)
AES加密演算法提供了五種不同的工作模式,包括電碼本模式(ECB),密碼分組鏈接模式(CBC),計算器模式(CTR),密碼反饋模式(CFB),以及輸出反饋模式(OFB),每種模式都有其獨特的特性和應用場景。
首先,電碼本模式(或ECB)簡單直接,將明文按固定大小分組後逐個加密,優點是易於並行處理,但缺點是無法隱藏明文模式,易受主動攻擊。
密碼分組鏈接模式(CBC),常用於長報文加密,通過異或連接明文和先前密文段,增強了安全性,適合SSL、IPSec等應用,但需額外的初始化向量IV,且不利於並行加密,可能出現誤差傳遞。
計算器模式(CTR)以密鑰生成的流密鑰為明文進行異或,可實現快速、安全的並行加密,但密鑰使用次數有限,且一旦運算元出錯,所有後續密文都會受影響。
密碼反饋模式(CFB)和輸出反饋模式(OFB)都提供了流密碼的功能,隱藏了明文模式,適合實時加密小數據,但同樣存在並行性較差和可能的誤差傳遞問題,OFB還增加了明文主動攻擊的風險。
選擇哪種模式取決於具體的應用需求,比如數據長度、安全性要求、並行處理能力等因素。理解並掌握這些模式是確保AES加密有效且安全的關鍵。
『貳』 學摩爾斯電碼教程
摩爾斯電碼在解密前,通常需要掌握柵欄電碼和中文電碼。這三種電碼相互輔助,才能成功解讀摩爾斯電碼。柵欄密碼,是一種通過將明文分成N組,再將每組第i個字連起來,形成一段看似無規律的話語的加密方式。
柵欄密碼有一個潛規則,即組成柵欄的字母數量通常不會太多,一般不超過30個,也就是一兩句話。對於2欄柵欄密碼,解密過程較為常見。例如,明文為「THEREISACIPHER」,去掉空格後變為「THEREISACIPHER」。將其分成兩個一組,得到「TEESCPE」和「HRIAIHR」。將它們連在一起,就是「TEESCPEHRIAIHR」。要還原密文,需先將其從中間分開,再按上下上下的順序組合起來,即可得到原文。
需要注意的是,柵欄密碼的破解過程可能涉及復雜的分析和推理。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結合其他技巧和工具來提高解密效率。此外,隨著技術的發展,一些新的解密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斷涌現,為解密工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叄』 電報密碼分為幾類
有:摩斯電碼,愷撒移位密碼,柵欄易位法。
1、摩斯電碼,是一種早期的數字化通信形式。不同於現代化的數字通訊,摩爾斯電碼只使用零和一兩種狀態的二進制代碼,它的代碼包括五種:短促的點信號「・」,讀「滴」(Di)保持一定時間的長信號「—」,讀「嗒」(Da)表示點和劃之間的停頓、每個詞之間中等的停頓,以及句子之間長的停頓。
2、愷撒移位密碼,因據說愷撒是率先使用加密函的古代將領之一,因此這種加密方法被稱為愷撒密碼。這是一種簡單的加密方法,這種密碼的密度是很低的,只需簡單地統計字頻就可以破譯。 現今又叫「移位密碼」,只不過移動的位數不一定是3位而已。
3、柵欄易位法。由點(.)、劃(-)兩種符號按以下原則組成::一點為一基本信號單位,每一劃的時間長度相當於3點的時間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