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編譯linux內核步驟

編譯linux內核步驟

發布時間:2023-05-30 01:07:16

㈠ 請簡述嵌入式linux內核的編譯過程

編譯及安裝簡要步驟:
編輯Makefile版本信息

定義內核特性,生成配置文件.config,用於編譯:make xconfig

編譯內核:make

安裝內核:make install

安裝模塊:make moles_install

具體步驟如下:

內核配置

先定義內核需要什麼特性,並進行配置。內核構建系統(The kernel build system)遠不是簡單用來構建整個內核和模塊,想了解更多的高級內核構建選項,你可以查看 Documentation/kbuild 目錄內的內核文檔。

可用的配置命令和方式:

make menuconfig

命令:make menuconfig

編譯內核

編譯和安裝內核

編譯步驟:

$ cd /usr/src/linux2.6

$ make

安裝步驟 (logged as

$ make install

$ make moles_install

提升編譯速度

多花一些時間在內核配置上,並且只編譯那些你硬體需要的模塊。這樣可以把編譯時間縮短為原來的1/30,並且節省數百MB的空間。另外,你還可以並行編譯多個文件:

$ make -j <number>

make 可以並行執行多個目標(target)(KEMIN:前提是目標規則間沒有交叉依賴項,這個怎麼做到的?)

$ make -j 4

即便是在單處理器的工作站上也會很快,讀寫文件的時間被節省下來了。多線程讓CPU保持忙碌。

number大於4不見得有效了,因為上下文切換過多反而降低的工作的速度。

make -j <4*number_of_processors>

內核編譯tips

查看完整的 (gcc, ld)命令行: $ make V=1

清理所有的生成文件 (to create patches...): $ make mrproper

部分編譯:$ make M=drivers/usb/serial

單獨模塊編譯:$ make drivers/usb/serial/visor.ko

最終生成的文件

vmlinux 原始內核鏡像,非壓縮

arch/<arch>/boot/zImage zlib壓縮的內核鏡像(Default image on arm)

arch/<arch>/boot/bzImage bzip2壓縮的內核鏡像。通常很小,足夠放入一張軟盤(Default image on i386)

㈡ 如何編譯Linux內核

1、大概步驟:
1、安裝開發包組
2、下載源碼文件
3、.config:准備文本配置文件
4、make menuconfig:配置內核選項
5、make [-j #]
6、make moles_install:安裝模塊
7、make install :安裝內核相關文件
安裝bzImage為/boot/vmlinuz-VERSION-RELEASE (去boot目錄下查看)
生成initramfs文件
8、編輯grub的配置文件
2、編譯配置選項
配置內核選項
支持「更新」模式進行配置: make help
(a) make config:基於命令行以遍歷的方式去配置內核中可配置的每個選項
(b) make menuconfig:基於curses的文本窗口界面
(c) make gconfig:基於GTK (GNOME)環境窗口界面
(d) make xconfig:基於QT(KDE)環境的窗口界面
支持「全新配置」模式進行配置
(a) make defconfig:基於內核為目標平台提供的「默認」配置進行配置
(b) make allyesconfig: 所有選項均回答為「yes「
(c) make allnoconfig: 所有選項均回答為"no「
3、編譯
全編譯:make [-j #]
編譯內核的一部分功能:
a) 只編譯某子目錄中的相關代碼:
# cd /usr/src/linux
# make dir/
(b) 只編譯一個特定的模塊:
# cd /usr/src/linux
# make dir/file.ko
例如:只為e1000編譯驅動:
#make drivers/net/ethernet/intel/e1000/e1000.ko
4、編譯內核
如何交叉編譯內核:
編譯的目標平台與當前平台不相同;
# make ARCH=arch_name
要獲取特定目標平台的使用幫助
# make ARCH=arch_name help
# make ARCH=arm help
5、清理刪除
在已經執行過編譯操作的內核源碼樹做重新編譯:
需要事先清理操作:
# make clean:清理大多數編譯生成的文件,但會保留config文件等
# make mrproper: 清理所有編譯生成的文件、 config及某些備份文件
# make distclean: mrproper、 patches以及編輯器備份文件
卸載內核
刪除/lib/moles/目錄下不需要的內核庫文件
刪除/usr/src/linux/目錄下不需要的內核源碼
刪除/boot目錄下啟動的內核和內核映像文件
更改grub的配置文件,刪除不需要的內核啟動列表
需要解決更多linux問題,詳情請看 http://www.linuxprobe.com/chapter-00.html
望採納

㈢ 如何編譯Linux內核

一、編譯環境

ubuntu 5.10,要編譯的內核源碼版本2.6.12 二、下載並解壓源代碼 首先從linux內核的官網www.kernel.org把源代碼下載下來。為了和後面實驗要求符合,我們要下載使用O(1)調度器的源碼。因此這里下載了2.6.12版本源碼。下載 下linux-2.6.12.tar.bz2,將下載源碼放入/usr/src/目錄下。如下圖所示: 解壓該源碼: 三、構建編譯環境 現在我們得到的只是源代碼,只是許許多多的文本文件,要想使這些文件成為可以運行的程序,需要使用編譯器進行編譯以及鏈接。編譯器有很多,但在里linux下一般都使用gnu的開源編譯器套件,這里包括gcc等,現在我們安裝基本的編譯器套件,如圖所示: 四、安裝ncurses庫 這里使用Ubuntu系統,因為系統自帶的ncurses庫在支持make menuconfig的時候會出錯,所以,依然要安裝ncurses庫,這里我們從源碼安裝。首先去ncurses官網http://ftp.gnu.org/pub/gnu/ncurses/ 上下載源碼。這里我們下載5.9版本,並通過簡單的安裝方式.configure 和make、make install方式安裝。如下圖所示: 五、配置內核 一切准備工作做完,現在我們就可以配置內核了,這里我們使用make menuconfig方式。如下圖: 在使用make menuconfig這個命令後,會出現如下的字元界面,我們就可以在這個界面上對內核進行配置。但是如果這不是你第一次配置這個內核,那麼請先運行:make mrproper來清除以前的配置,回到默認配置,然後再運行:make menuconfig.
在這里,我們以對cpu支持的配置為例,其餘的選項就不一一詳述,首先查看本機的cpu類型,如下圖: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我的電腦的cpu是AMD Athlon的,因此我們在cpu選項裡面選用AMD,如下圖所示:

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
A、 cpu的設置在linux內核編譯過程中,不是必需的,即使保持默認的386選項(我們剛才把它改成了AMD),內核也能正常運行,只不過運行慢一些而已。
B、 一般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在於Device Driver的設置。我在一開始就遇到了在內核編譯完,通過grub引導系統過程中報 「ALERT! /dev/sda1 does not exist . Dropping to a shell!」的錯誤。這是因為硬碟驅動沒有配置好而造成的。運行lspci命令,查看到下面這行:

由此確定,需要配置SCSI、PCI-X、Fusion-MPT驅動,需要在響應的驅動選項里將[M]設置為[*],因為硬碟驅動是在系統開機的時候載入,所以不能以模塊形式載入。

把這幾個驅動內部的選項全部改為[*]:

六、編譯內核

對內核的配置完成之後,現在就可以開始編譯內核了,只需要一個簡單的make命令即可,之後我們就只能慢慢等,直到編譯完成,在我的電腦上,大概用了25分鍾。下圖是運行make後的部分輸出。

七、安裝內核
編譯完成之後,我們需要安裝內核,主要分為如下幾步:
1)、安裝模塊

安裝模塊,對於內核來說,每一個內核版本有自己的模塊目錄,默認在/lib/moles/內核版本號這個目錄下,make moles_install會創建對應的目錄,並把對應的模塊文件拷貝過去。注意,這一步必須要在編譯過內核再做。

2)、拷貝bzImage文件

bzImage文件是內核映像文件,是啟動內核所必需的,我們應當把它拷貝到/boot目錄下。在這里,我為自己新建了一個目錄,我們把它拷貝過去,並且按照一般內核映像文件的命名方式為它改名為vmlinuz-2.6.12。

3)、製作initrd文件
initrd文件命名為initrd.img-2.6.12

4)、修改grub啟動項
要能引導起我們的新系統,需要更改grub配置,增加啟動選項。ubuntu 5.10的grub版本比較低,配置文件為/boot/grub/menu.lst,高版本的grub可能在/boot/grub/grub.cfg里。在原有啟動項基礎上,添加我們自己的啟動項,並把它設為默認啟動項,配置如下:

5)重啟
不出意外的話,我們的內核已經正常載入了,運行uname -a,會發現,內核版本已經是2.6.12了。

㈣ ubuntu下怎麼編譯linux內核

linux下編譯軟體通擾襲用三步曲:
./configure
make
sudo make install
但是編譯內核要復雜的多,特別是定製內核,需要根據特定的硬體信息,配置.config文件。可以說.config文件是編譯linux內核是否優異的關鍵。凱裂也可以到github或者碼元上尋找有沒有類似的型號,找到盯李閉同一型號的電腦可以直接到內核源碼目錄下,然後依次執行shell命令:make
sudo make install
sudo make moles_install
sudo update-grub2 或者sudo update-grub就可以了

㈤ Linux內核配置與編譯相關流程

linux內核配置與編譯相關流程1、清除臨時文件、中間文件和配置文件
make
clean
不刪除配置文件。
make
mrproper
make
distclean
刪除編輯的backup文件、補丁文件等2、確定目標系統的軟硬體配置情況,比如CPU的類型,網卡的型號,所需要支持的網路協議。3、使用命令配置內核
make
config
基於文本模式的交互配置。
make
menuconfig
基於文本模式的菜單配置。
make
oldconfig
使用已有的配置文件(.config),但是會詢問新增的配置選項。
make
xconfig
圖形化的配置(需要安裝圖形化系統)。4、編譯內核
make
zImage
make
bzImage
區別:在X86平台上,zImage只能用於小雨512k內核。如果需要獲取詳細編譯信息,則在後面加上V=1.
編譯好的內核位於arch/<cpu>/boot/目錄下。
5、編譯內核模塊
make
moes
6、安裝內核模塊
make
moes_install
將編譯好的內核模塊從內核源代碼目錄到/lib/moes下。7、製作
init
ramdisk
mkinitrd
$initrd-$version
-$version內核安裝(X86)1、cp
arch/X86/boot/bzImage
/boot/vmliuz
-$version2、cp
$initrd
/boot/3、修改etc/grub.conf

/etc/lilo.conf$version為所編譯的內核版本號。

㈥ 編譯Linux內核的具體步驟

1. 下載內核源代碼,並解壓家目錄
2. 設置好編譯環境
3. 修改好Makefile和.config
4. 執行make -j4
等一下,編譯就會結束了。

㈦ 如何編譯安裝Linux內核

1.先解壓解壓後會看到源代碼的目錄linux-2.6.27.69(這個版本要與當前系統的版本一樣查看當系統版本uname-r只要版本號前的數字相同就可以了如2.6.27)2.進入目錄linux-2.6.27.69運行命令makedistclean3.將/boot下面的內核配置文件復制到linux-2.6.27.69下,並命名為.config4.運行命令makemenuconfig(注意操作的時候都要進入linux內核源代碼目錄linux-2.6.27.59)5.運行makebzImage編譯完後會在arch/x86/boot/下面產生一個bzImage內核文件6.makemoles編譯內核模塊7.makemoles_install安裝內核模塊(安裝完後會在/lib/moles下面產生個文件2.6.27.59)8.製作ramddistk文件系統mkinitrdinitrd-2.6.27.59.img2.6.27.599安裝內核cparch/x86/boot/bzImage/boot/vmlinuz-2.6.27.59cpinitrd-2.6.27.59.img/boot/10.修改/etc/grub.conf這個對著配製修改就可以了,但要指定相應內核文件與ramdisk文件修改後真接reboot一下,會出現啟動菜單項,選擇要啟動的內核,就可以了整個編譯安裝的過程就完成了需要注意是:運行makemenucofig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問題這是由於需安些一些依賴包ncurses-devel在製作ramdisk的時候可能出現錯誤,提示nomolefound之類的提示這個時候要指定參數mkinitrd--builtin=ata_piix整個的編譯安裝過程就是這樣,這個編譯與安裝只是針對x86,至於arm編譯的時候也是類似就不多說了,在整個編譯與安裝可能出現的錯誤就兩個,也說的很清楚了

㈧ 如何重新編譯linux內核

  1. 因為一般電腦安裝的系統都是Windows,而整個編譯過程都需要在Linux環境下實現,所以最好是在虛擬機里安裝Linux系統來完成這一過程。我使用的虛擬機是VMware-workstation-full-v7.1.4。

  2. 然後,我們需要下載一個較高版本的Linux系統的鏡像文件,安裝在虛擬機上,作為編譯環境。我使用的是ubuntu-11.04-desktop-i386。之所以選擇較高版本,是因為它的界面比較方便用戶操作。

  3. 然後下載一個Linux內核源代碼文件,將它保存到虛擬機上新安裝的系統中去。並解壓到/usr/src目錄。我使用的是linux-2.6.36,下載低版本的原因是,小巧輕便,易於編譯。

    解壓命令如下:

    bzip2 -d linux-2.6.36.tar.bz2

    tar -xvf linux-2.6.36.ta

  4. 修改/usr/src/linux-2.6.36/kernel/sys.c文件,在文件末尾增加一個系統調用函數。自行編寫一個簡單的程序即可,只為測試用。

  5. 修改/usr/src/linux-2.6.36/arch/x86/kernel/syscall_table_32.S,為新添加的程序配置系統調用號。

  6. 在/usr/src/linux-2.6.36/arch/x86/include/asm/unistd_32.h中配置系統調用表。

  7. 下面就是最重要的內核編譯與安裝:

    首先配置編譯信息,使其生成適合當前機器的Makefile,輸入make oldconf ig。

    接著還要輸入make menuconfig,在字元界面下進行必要的細微的修改。

    然後要經過四步編譯過程(直接輸入命令即可):

    (1)make bzImage

    將內核編譯為壓縮映像,存儲在源碼根目錄下的「System.map」文件中。

    (2)make moles

    編譯各個模塊。

    (3)sudo make moles_install

    安裝模塊

    (4)sudo make install

    安裝內核

    第(2)(3)步等待時間較長,可能需要數個小時,請耐心等待。

    無報錯的話重啟進入GRUB界面,就可以看到新編譯的內核了。

  8. 按回車鍵進入我們編譯的目標內核中,用關鍵詞搜索查看新增加的系統調用「my call」是否已在內核中:

  9. 編寫測試程序,調用新添加的系統調用:

  10. 測試成功,說明系統調用添加成功,進而說明內核編譯成功!

    以上的辦法你可以試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㈨ 嵌入式linux系統開發的具體步驟

第一步、建立岩困交叉編譯環境

沒有交叉開發經驗的讀者,可能一時很難接受這個概念。首先,要明白兩個概念:一般

我們工作的機器,稱為開發機、主機;我們製作好的系統將要放到某台機器,如手機或另一

台PC機,這台機我們稱為目標主機。

我們一般開發機上已經有一套開發工具,我們稱之為原生開發套件,我們一般就是用它

們來寫程序,那麼,那什麼又是交叉編譯環境呢?其實一點也不神秘,也就是在開發機上再

安裝一套開發工具,這套開發工具編譯出來的程序,如內核、系統工作或者我們自己的程序,

是放在目標主機上運行的。

那麼或許有初學者會問,直森姿接用原生開發工具為目標主機編譯程序不就完了?至少我當

初是這么想的。一般來說,我們的開發機都是X86 平台,原生開發套件開發的工具,也針

對X86 平台,而我們的目標主機可能是PowerPC、IXP、MIPS所以,我們的交叉編此棗絕譯

環境是針對某一類具體平台的。

一般來講,交叉開發環境需要二進制工具程序、編譯器、C鏈接庫,嵌入式開發常用的

這三類軟體是:

Binutils

G

uClibc

當然,GNU包含的工具套件不僅於此,你還要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

第二步、編譯內核

開發工具是針對某一類硬體平台,內核同樣也是。這一步,我們需要用第一步中建立的

工具,對內核進行編譯,對於有內核編譯經驗的人來說,這是非常簡單的;

第三步、建立根文件系統

也就是建立我們平常看到的bin、dev、proc這一大堆目錄,以及一些必備的文件;

另外,我們還需要為我們的目標系統安裝一些常用的工具軟體,如ls、ifconfig當然,

一個辦法是找到這些工具的源代碼,用第一步建立的交叉編譯工具來編譯,但是這些軟體一

是數量多,二是某些體積較大,不適合嵌入式系統,這一步,我們一般都是用busybox來完

成的,包括系統引導軟體init;

最後,我們為系統還需要建立初始化的引導文件,如inittab

㈩ Linux內核源碼如何編譯

首先uname -r看一下你當前的linux內核版本

1、linux的源碼是在/usr/src這個目錄下,此目錄有你電腦上各個版本的linux內核源代碼,用uname -r命令可以查看你當前使用的是哪套內核,你把你下載的內核源碼也保存到這個目錄之下。
2、配置內核 make menuconfig,根據你的需要來進行選擇,設置完保存之後會在當前目錄下生成.config配置文件,以後的編譯會根據這個來有選擇的編譯。
3、編譯,依次執行make、make bzImage、make moles、make moles
4、安裝,make install
5、.創建系統啟動映像,到 /boot 目錄下,執行 mkinitramfs -o initrd.img-2.6.36 2.6.36
6、修改啟動項,因為你在啟動的時候會出現多個內核供你選擇,此事要選擇你剛編譯的那個版本,如果你的電腦沒有等待時間,就會進入默認的,默認的那個取決於 /boot/grub/grub.cfg 文件的設置,找到if [ "${linux_gfx_mode}" != "text" ]這行,他的第一個就是你默認啟動的那個內核,如果你剛編譯的內核是在下面,就把代表這個內核的幾行代碼移到第一位如:
menuentry 'Ubuntu, with Linux 3.2.0-35-generic' --class ubuntu --class gnu-linux --class gnu --class os {

recordfail
gfxmode $linux_gfx_mode
insmod gzio
insmod part_msdos
insmod ext2
set root='(hd0,msdos1)'
search --no-floppy --fs-uuid --set=root 9961c170-2566-41ac-8155-18f231c1bea5
linux/boot/vmlinuz-3.2.0-35-generic root=UUID=9961c170-2566-41ac-8155-18f231c1bea5 ro quiet splash $vt_handoff
initrd/boot/initrd.img-3.2.0-35-generic
}
當然你也可以修改 set default="0"來決定用哪個,看看你的內核在第幾位,default就填幾,不過我用過這種方法,貌似不好用。

重啟過後你編譯的內核源碼就成功地運行了,如果出現問題,比如滑鼠不能用,usb不識別等問題就好好查查你的make menuconfig這一步,改好後就萬事ok了。

最後再用uname -r看看你的linux內核版本。是不是你剛下的那個呢!有沒有成就感?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編譯linux內核步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excel弘編程 瀏覽:912
什麼人不適合做程序員 瀏覽:675
喜購app怎麼樣 瀏覽:804
交換機查鄰居命令 瀏覽:343
渲染卡在正在編譯場景幾何體 瀏覽:315
app進入頁面為什麼有編譯 瀏覽:563
真我手機照片加密怎麼找回 瀏覽:637
怎麼查自己的app專屬流量 瀏覽:105
安卓車機一般是什麼主機 瀏覽:740
wps電腦版解壓包 瀏覽:79
怎麼在手機設置中解除應用加密 瀏覽:551
安卓手機怎麼讓微信提示音音量大 瀏覽:331
批處理域用戶訪問共享文件夾 瀏覽:132
怎麼做軟綿綿解壓筆 瀏覽:699
壓縮包網路傳輸會丟色嗎 瀏覽:221
x79伺服器主板用什麼內存條 瀏覽:441
小程序編譯器源碼 瀏覽:66
程序員降薪么 瀏覽:201
u盤內部分文件夾不顯示 瀏覽:397
手機上pdf怎麼加密碼 瀏覽: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