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產手機中哪家系統在體驗、流暢度以及實用性方面最好
靠著更貼近用戶習慣的設計,基於Android定製的國產手機系統紛紛殺入大眾視線中,收獲大量好評。在經過優化、本土化後,各家系統的特點就凸顯出來了。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其中的五大佼佼者。
小米MIUI
在安卓系統優化上,小米十分注重用戶體驗。MIUI功能強大且全面,在流暢度、穩定性和易用性上都沒話說,諸如文件「遠程管理」、按鍵防誤碰、文檔掃描錄入等等人性化功能廣受好評。
MIUI9沒有辜負「快如閃電」的號稱。應用啟動加速、內存實時反碎片等黑 科技 給用戶帶來了高流暢低耗能的使用體驗。除此之外,還有用戶最為期待的傳送門、功能精簡、閃電系統、分屏等功能;
華為EMUI
在號稱「18個月不卡頓」的EMUI 5.0發布後,EMUI系統在流暢性上有了飛躍性提升,甚至對國內安卓系統產生了革命性影響。另外有一點它比MIUI好,它沒有無處不在的強制廣告。
EMUI8.0系統引領行業向智能AI方向再次變革,智能分屏、智能調度CPU和內存資源、AI慧眼識物、智能提醒、持續軌跡跟蹤等等強大功能讓用戶無論工作還是休息狀態,都能有極佳的使用體驗。
魅族flyme
flyme可以說是魅族手機的靈魂所在。系統設計上主次分明、簡潔流暢,色彩明亮。或小清新、或簡約的風格讓flyme在年輕用戶中十分受歡迎!另外系統極高的流暢度也給了用戶極為舒適的體驗。
國產手機系統主要有這么幾家,當然是和手機的銷量成正比的,如魅族Flyme系統,小米的MIUI系統,華為的EMUI系統,一加的氫OS,還有OV手機的自己家系統。哪家的系統在體驗流暢度以及實用性方面最好呢?這是一個矛盾話題呀。因為一般來說,實用性就是個性化,個性化越強的系統,它的流暢度就會下降,當然了它的體驗就會提升。目前來說最好的,黑米桃我認為的,可以這樣來排一下名。
華為的EMUI在流暢度和實性性以及體驗方面最為優秀,各方面的平衡做的也好,系統的優化是DNA級別的,也就是它是系統級的優化,其它手機商都沒有辦法和它比,不過它的實用性差一點兒,也就是個性化面並不是很足,好在對於實際使用影響不算太大。
其次就是個性化最強的手機系統了,那就是小米的MIUI最為有競爭力了,小米的MIUI系統也是最早把手機系統當成一個項目來做的手機公司,所以小米的成功與MIUI也是分不開的。最個性化的手機系統了。當然了,它的流暢性就差那麼一點兒,穩定性也是可以進一步提升的。
排三位的可以給魅族的Flyme系統,這個系統的優化相當好,個性化也是比較充足的,不過它的用戶量不是很大,主要就是硬體做的不是很好,所有用戶並不是很多,加上資金實力不足,所以它的系統升級比較慢,整體人機交互最為用心了。這個Flyme系統。
最流暢的系統還是一加手機的氫OS了,不過個性化不足,體驗比較差一點兒。而OPPO手機的ColoOs的穩定性非常不錯的,不過升級慢,個性化不足。排名比較向後了。同樣的VIVO也是一樣的表現。
以上就是不我簡單的小結吧,要個性化的,建議選擇小米手機或是魅族手機,要流暢和體驗的建議選擇華為,要速度的就是一加了。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由於安卓系統開源的特點,也就是允許手機廠商對Android進行深度定製與客制化,這就出現了非常多的手機廠商根據安卓系統來開發自家的系統UI。比如國內起步最早的也是最為成熟的MIUI系統、華為的EMUI系統、魅族的Flyme系統等。
在國內眾多安卓定製系統UI裡面,當屬小米的MIUI系統最為出色,在流暢度、系統體驗以及實用性方面也是最優秀的。
為什麼說MIUI系統最實用,體驗最出色呢?
對於國內的幾個主流安卓定製系統裡面,華為的EMUI偏商務風比較沉穩,MIUI主打年輕 時尚 ,功能界面簡單易上手,經常有些小心思在裡面,需要用戶慢慢 探索 ,而魅族Flyme就是簡潔易上手。三者各有優勢,但綜合體驗方面還是小米的MIUI系統更深入人心。
MIUI是基於Android的第三方手機操作系統,是基於安卓系統深度優化,定製開發的小米第一款產品。自2010年8月16日首次發布內部測試版以來,MIUI已擁有海內外3.5億用戶,涵蓋55種語言,並支持142個國家和地區。
在Android系統的基礎上,MIUI為中國用戶進行了深度定製,如MIUI撥號和簡訊,MIUI安全中心,小米消息推送服務,應用雙開和系統分身,MIUI天氣,小米雲服務,小米小愛同學智能語音導航等。 MIUI開發團隊將在MIUI論壇上直接與用戶溝通,接收用戶反饋並不斷完善系統,以便用戶參與系統開發。
MIUI系統更新速度非常快速,每周都會推送新的開發版給內測用戶,每個月也會推送穩定版給全部灰度用戶。目前最新的MIUI系統已經到11.0版本,據聞新的MIUI12已經在開發內測中。MIUI系統主要分為穩定版和開發版,穩定版沒有定期更新,開發版每周五更新一次。MIUI系統對於小米手機的更新適配也是非常及時的,並且機型覆蓋面非常廣,超過30種機型,可謂消費者良心。
對於MIUI的特點有哪些特點呢?
1、綠色簡約
MIUI提供綠色、干凈的ROM空間,不會集成其他繁雜的第三方應用軟體
2、獨特用戶體驗設計
3、個性操作界面體驗
MIUI全球首創「百變主題」以及「百變鎖屏」功能,帶來更為華麗、極致個性的手機操作界面感官體驗。
4、更好電話簡訊體驗
MIUI從電話、簡訊功能細節入手,對Android原生系統進行了多達近百項的深度優化、微創新,努力為用戶提供智能手機中最好的電話以及簡訊使用體驗。
5、功能豐富多樣,且實用簡單
MIUI系統的應用雙開、系統分身、傳送門、小米快傳、小米手機列印機、息屏顯示、小愛智能語音助手、錄屏顯示、拍照魔法換天與魔法消除等實用功能。
可以說MIUI系統是最貼心最實用的手機安卓定製系統,算得上是最懂用戶心理最具人性化的安卓定製系統。
華為手機搭載的是EMUI系統 ,作為年出貨量高達2億部的大廠,華為的EMUI絕對是安卓陣營中的領先者,現在華為的新款手機大多搭載EMUI 10,我認為整體體驗對比以前有著很大提升,不僅在外觀設計上發生了變化,操作的流暢度動畫上也有質的飛躍。
不過我在體驗中也是遇到過一些問題的,比如在桌面上左右滑動時,遇到了滑動不順的問題,需要較大的滑動幅度才能將頁面滑過去,這一點用起來讓我覺得很不順手,部分細節上還需要產品團隊持續優化,希望能加以改進。
小米手機搭載的是MIUI系統 ,作為全球前四大廠商之一,小米的用戶同樣不容小噓,現在小米部分機型已經升級到了MIUI 11,這個系統易用性高、功能眾多、界面美觀,相比起原生安卓來說簡直就是一股清流,MIUI現已成為了國內數一數二的優質UI代表。
在使用MIUI的時候,我能感受到這個作為優質UI代表的系統所帶來的良好體驗,相比MIUI 10在流暢度上有質的飛躍,即便是三年前的小米6,在升級到MIUI 11之後的流暢性也能明顯感受到那種順滑,而且續航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畢竟新的系統做過大量的優化工作。
OPPO手機所搭載的系統是ColorOS ,現在的新機型都是搭載的ColorOS 7,在UI設計上進行了輕量化視覺體驗設計,能夠降低用戶的視覺疲勞感,「閃回鍵」的全新設計也為眾多用戶提供了舒適體驗,整體來說ColorOS 7還是比以前的系統更好用了。
但Color OS 7的缺點還是不少,整體體驗上不足以和MIUI這種成熟的系統相抗衡,因為OPPO可以說是從Color OS 6才開始真正在做系統,也是在當時傳出挖角魅族flyme工程師,所以最近這兩年裡Color OS才有如此巨大的進步。
vivo手機的Funtouch OS 是我最不喜歡的系統,手機的整個界面感覺就非常的「山寨感」,沒有MIUI 11、Color OS 7的那種高級感,讓人一目難忘的清新感,在體驗上也沒有那種流暢的畫面的過度,當然這也許是我個人的一種品牌認識偏差。
總之我個人不是很喜歡vivo手機的系統,最喜歡MIUI 11、Color OS 7,EMUI 10也能夠勉強接受吧!至於系統的流暢度MIUI 11和EMUI 10無疑是排在第一梯隊的,想要有更好、更實用的產品體驗,買手機我建議選擇華為和小米的旗艦手機。
國產手機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不比蘋果和三星差了,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超越蘋果三星處於領先水平。
國產手機所用的系統大多是基於安卓系統進行個性優化的,要說總體上優化做得最好,體驗、流暢度以及實用性都能處於優秀水平的,我認為是華為手機。
華為手機目前用的操作系統是Emotion UI,簡稱EMUI,畢竟鴻蒙系統還沒有真正在手機上推廣應用,具體情況如何,現在不作討論。華為的UMUI我認為最大的亮點是加入了AI,也就是人工智慧服務。這對手機的操作體驗有很大的貢獻,AI可以在我們使用手機時記錄用戶習慣,經大數據計算分析後,能在手機的操作上逐漸適應我們的使用習慣。所以華為手機你會覺得越用越方便,好像是根據你自己量身定製的手機一樣。
此外,華為手機針對系統優化的還有一項技術,18年推出的「很嚇人的技術」—GPU Turbo,即「革命性圖形加速處理技術」。這項技術主要是針對 游戲 體驗而進行軟硬體協同優化的圖形處理技術。因為安卓系統在玩 游戲 時因處理器發熱等可能會出現畫面卡頓、幀率下降等問題,對 游戲 體驗非常不友好。那麼這項技術就能很好地優化這些問題,能給 游戲 體驗帶來質的飛躍。
不過,這項技術我覺得目前來說,只對於 游戲 體驗有明顯的幫助,對日常生活的使用幫助不是很大,甚至有點幫倒忙,因為這功能有時候會「殺後台」,導致每次鎖屏後再進入某個還不想關閉的軟體時需要重新打開,對日常手機體驗有點不夠友好。
當然,畢竟目前這項技術還未完全成熟,還在繼續研究、繼續優化,期待這項早日成熟並全面推行吧。
華為手機優點遠大於缺點,而且依然在努力奮斗中。所以日常使用中,我認為是國產手機中體驗最好的,雖然還有些小缺點,但相信會越來越好,值得去期待。
國內手機品牌眾多,包括華為(含榮耀)、小米(含Redmi)、OPPO、VIVO、魅族等等,其中以華為和小米的口碑最好。而這些手機都有各自獨立的操作系統,華為是EMIUI、小米為MIUI、OPPO的操作系統為ColorOS、魅族為flyme等等。如果說在這些國產的操作系統中,哪家系統在體驗、流暢度以及實用方面最好的話,小雨覺得小米MIUI要略勝一籌。
MIUI是深受全球用戶喜愛的小米及Redmi手機系統。成熟完善的設計,便捷高效的功能,暢快極致的性能,為全球米粉帶來出色的體驗。
與其它國產品牌手機不同的是,MIUI系統並不是和小米手機同時出現的。在2010年08月14日,MIUI推出了首個內測版本,並且第一個適配機型為Google Nexus One,改寫了Android智能手機中電話、簡訊通訊錄不好用的局面。
直到1年後的2011年08月16日,在MIUI的周年慶典時,小米才發布了第一款自己的手機。而在這整整一年的時間,小米通過MIUI系統的實用性、易用性的流暢性贏得了大量米粉們的青睞。所以小米手機一經發布,憑借其超高的性價比與MIUI系統的先天優勢就迅速取得了成功。
所以,小米手機能夠發展到今天的程度,與其MIUI系統是分不開的。沒有MIUI系統的開疆擴土,就沒有小米手機今日的成就。
經過近10年的更新迭代,小米已經發布了幾十版本。截止目前,MIUI系統的最新版為MIUI 11,而MIUI 12也正在緊鑼密鼓的開發之中。
從整體界面來看,去除冗餘視覺符號,MIUI的設計風格非常簡潔,為觸控精心設計的交互控制項,理性用色使內容一眼識別,簡單而又不失個性。
為了讓OLD屏幕有更好的視覺體驗,在最新版MIUI 11中添加了全新的動態息屏,從體現光線之美的百變萬花筒,到表達數理韻律的波點表盤,原本靜止的圖案都在息屏上綻放,讓單調的黑色息屏更有活力。
甚至於還支持息屏簽名技術,將自己喜歡的文字寫在屏上。
在工作和生活方面,MIUI工作套件、MIUI出行服務套件以及AI相冊和家庭功能也是非常出色的。
並且MIUI 11還支持跨平台高速文件互傳。手機與手機間互相傳輸照片、文件,甚至是應用,都更加快速而方便。更支持與OPPO、vivo手機間的互傳。而小米手機與小米筆記本之間也可輕松互傳文件,只需輕點分享,搜索到的周圍的小米筆記本,無需安裝任何應用,即可將文件發送至電腦。
除了這些之外,MIUI在文件管理、無線投屏、無線列印、親情守護、系統安全等方面也是做得非常不錯。尤其是內置的小愛同學,已經成為了MIUI的標配,很多復雜的手機操作因為小愛同學的存在都變成了「一句話的事兒」。
嗯,回答本行業話題,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要說到手機的流暢性,那全球必然是iPhone手機最好用。當然了,近些年的安卓手機也取得了不俗的戰績,但在根本上,還是不及iOS系統。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國產手機的系統到底怎麼樣?
我個人認為,華為手機在拍照上確實做的很不錯,但在系統上,對不起,那還是不合格。
就拿安裝APP來說,系統會限制你一些非常規操作,理由是?此APP會破壞操作系統。
這都2020了,你看看華為系統。自帶天氣,做的多不走心,總之一句話,華為的EMUI系統其實並不實用!好在華為用麒麟晶元以及方舟編譯器,不然華為手機真心一般!
如果說小米在硬體方面確實是屬於堆料的話,那我認為小米的MIUI系統確實很不錯。「萬物基於MIUI」雖然是對小米手機系統的調侃,但也充分體現了小米MIUI的實力!
有些東西你說不出好,但離開了就是感覺不行。我個人認為,小米的MIUI確實做得很貼心!
結論:在國產手機這么多手機系統中,我還是首推小米的MIUI!流暢,日常使用無卡頓。操作起來很符合用戶們的習慣。再一個就是錘子手機的系統也不錯,但大多東西是華而無實!
「國產手機、系統體驗、流暢度、實用性」
綜合以上四點,我認為華為的EMUI比較均衡,要說流暢度,華為跟小米都可以,OV就稍差一點。(旗艦機型)
小米在流暢度上一直很下功夫,華為有方舟編譯器的加持也可以跟小米達到一個水準。甚至在一些應用的反應速度上還要略勝一籌。 OV手機最大的優點就是做工,系統優化差了一些。
其實現在的華為、小米、oppo、vivo在實用性上可以平分秋色,經過多年的系統完善,已經很人性化了。
個人認為小米跟華為略好於OV藍綠機,小米比華為強上一點,MIUI的體驗還是有目共睹的。
手機在不斷的更新,很多時候答案是沒辦法固定的,像Oppo新機Find x2,看了發布會後熱血澎湃,配置和設計太強了,可是現在評測視頻沒有,自己也沒上手體驗過,所以不好下結論。
按照我對於手機的使用要求,各項相對均衡的華為EMUI是最適合我的。
我是十四,感謝您的閱讀,小學生文筆,個人觀點,請多多包涵!
MIUI>EMUI
1、系統流暢。這是一個不容易用具體數字來衡量的指標,但是,使用中,我可以非常清晰的感覺到MIUI非常流暢。Mate10 pro使用起來總覺得慢一拍的感覺,但不是卡頓。哦對了,想起來了,有個詞,叫"跟手「,MIUI系統就有這種感覺,EMUI是真的沒有這種感覺。 在去年雙十一我曾買過iPhone 8 plus ,今年四月份出了買的Mix2s。 單就流暢跟手,MIUI可以說是很接近iOS了,EMUI真差的較遠。(注意別拿紅米機子來說事,拿旗艦機子來說。)
2、主題。這個屬於那種」又不是不能用「的功能。iOS就不能換,哈哈。 這一點,華為EMUI和MIUI原裝主題就不做高低評價了,我覺得華為那個倒是不醜。 但是!論主題商店裡,主題數量和精美程度,MIUI完爆,注意是完爆EMUI。 大家看我的答案,用詞都比較克制。但是說到主題這里,MIUI真的完爆EMUI。我在MIUI主題商店裡,主題+字體大概花了幾百塊,但是華為EMUI主題商店裡,只買十幾塊的。 真的,即時付費的主題,EMUI主題也做的太丑了!
3、錢包功能。主要還是刷公交吧。小米這方面起步早,有比較用心,所以公交車支持城市數量、刷卡體驗都比EMUI要好很多,MIUI的公交卡都支持移卡退資,換手機也能傳過去。至於銀行卡,這個即便是小米的我都用的比較少,記得那會兒還是用Mix一代,刷過一次pos機,後面再也沒用過。 華為這個刷銀行卡也沒用過。畢竟現在微信支付寶這么方便,完全用不上。
4、應用雙開與系統分身。這一點上,MIUI 和EMUI都支持,但是MIUI是最早開始支持的,特別是分身,幾乎就是一個全新的手機一樣。應用雙開上,MIUI支持幾乎所有的應用雙卡,注意,是幾乎所有,EMUI只支持主流的微信QQ王者雙開,大部分軟體是不支持的。雖然其他應用大多數人也並不需要雙開,不過,恰恰我需要,哈哈。
5、全面屏手勢。這個全面屏手勢,MIUI也是完爆,注意是完爆EMUI。小米的全面屏手勢出來的更早一些。滑動體驗也非常棒。EMUI操作形式上可以說是照搬MIUI,但是體驗真的不可同日而語。大概就是買家秀與賣家秀的差距。而且關鍵是EMUI 這貨的全面屏手勢是上個月才給我更新的。之前一直用虛擬按鍵或者那個不倫不類的懸浮球。
6、系統更新。這一點我不是要說小米對老設備支持多好,實際上這點兩家現在都差不多。我想說的是新功能上。在推出新功能上,MIUI的速度和質量,真的比EMUI好太多了。簡單的例子,像我前面講的公交卡、應用雙開、系統分身,還有全面屏手勢,MIUI都比EMUI先出來,而且還特別好用。所以我認為這點MIUI比EMUI好。
7、雲服務。這點不太好說,以我對幾台設備的使用體驗來看,MIUI勝在同步簡單、功能更強大。華為的其實也還行。這一點,兩者差距不大。
8、語音助手。小愛同學現在也算是小有名氣。至於,EMUI,這個語音助手可能存在的意義就是證明,EMUI也是有語音助手的哦。所以這一點,MIUI可以說是完勝EMUI了。
結論:現階段,MIUI就是當之無愧,國內第一安卓UI,勝過EMUI
國產手機系統個人覺得還是小米華為好一點,因為這兩個品牌手機哪怕是低端手機,系統還是會經常升級,系統升級就帶給用戶很好的體驗,也不容易卡頓
❷ 華米ov哪家旗艦機可以使用最久不卡
華為、小米、OPPO、VIVO中,華為使用自家晶元,小米和OV使用驍龍晶元,系統優化上MIUI比較強,這點沒有爭議吧?
所以我們拿華為和小米的旗艦機來比,兩者使用的晶元不同,性能上小米肯定更強一些,均衡性華為更強一些, MIUI12針對高刷弄了一堆系統動畫,說真的,流暢度真的大幅度降低了 ,而華為的EMUI就比較扎實,超級文件、方舟編譯器這些,系統流暢度確實要好於MIUI 。
我認為這是一個偽命題,每個人使用手機的的方式不同,同樣一部手機,兩個人使用就是兩個效果,如果非要說耐久性,我認為華為更強一些,因為系統沒有那麼多復雜的東西,而且底層優化真的比MIUI強。
MIUI的優勢在於功能性,復雜且實用,而EMUI介於MIUI跟一加系統之間,說不上簡潔,功能性也一般,可就是特別穩定流暢,MIUI比較吃配置,只要給它足夠強大的硬體,用著比EMUI爽,可是硬體如果跟不上了,可以卡到你懷疑人生。
所以我認為,同級別配置的華為/小米旗艦機,華為用久了應該能更流暢一些,當然了,僅僅指現在的手機,前幾年的麒麟晶元就算了,那時候跟高通的晶元差距太大,系統再流暢也彌補不了晶元的缺陷。
綜上所述,同級別的小米和華為旗艦機,按照現在的表現來說,肯定是華為能用的更久一些,流暢度、故障率都要強於小米,沒升級最新EMUI/MIUI或者老旗艦的就不要來抬杠了,兩者現在差距太大, 華為注重穩定性和流暢度,小米注重性價比和功能性,側重點不同罷了。
我投華為一票。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這么看,假如這幾家廠商都用一樣的硬體、一樣的安卓原生系統,那麼理論上運行速度是一致的。現在幾家廠商硬體性能都是差不多的,並且安卓內核版本基本都是一樣的,差別主要是在系統優化上面了。
小米的MIUI一直被認為是體驗最好的UI,因為裡面加了大量的小功能、小動畫,其實我對於MIUI最大的感受並不是體驗有多好,而是太臃腫了,什麼東西都往系統裡面篩。
所以不用想也明白,在手機用久了,性能沒有過剩的情況下,多運行一些東西和少運行一些東西肯定是不一樣的。
我投華為一票主要出於兩個原因:
1、華為的EMUI相對來說比較簡潔,這點可以說是借鑒了蘋果的IOS,並沒有太多花里胡哨的東西,所以首先對性能要求就會低一些。
2、華為推出的超級文件系統、方舟編譯器是實打實提升了系統運行速度。雖然目前使用方舟編譯器的軟體並不是太多,但是支持的軟體一直呈上升的趨勢,相信未來使用方舟編譯器的軟體會越來越多,也就是多越來越多的軟體在華為手機上能夠提升運行速度。
目前小米最新的系統是MIUI12,前段時間發布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但是根據網友們的反饋來看,MIUI實際體驗運行速度下降明顯,即便是使用驍龍865的機型也有明顯感知。這正是印證了系統裡面曬的東西越多對性能要求就越高。
而反觀華為的EMUI10,用戶從EMUI9升級到EMUI10時,最大的感知就是手機速度變快了,這正是華為所做的這些優化起到的關鍵作用。
綜上,如果是論系統流暢程度,華為所做的優化顯然是最足的,華為的用戶如果升級了新系統,相信都會有感知的。非華為用戶也可以網上看一下華為用戶的評價,印證一下我上述內容的真實性。
如果說使用久不卡,那麼就應該從配置和系統優化方面來看了。
每個品牌的機器都會有高中低檔,如果拋開價格,同樣配置談系統優化的情況,我覺得應該是,小米>華為>ov
小米使用的系統是MIUI系統,華為使用的系統是EMUI系統,在其配置一樣的情況下而言,兩者的手機流暢度整體還是沒有太多的差距。但在用戶使用體驗感官上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的。
首先小米的MIUI系統主題風格和圖標排列都非常簡潔明了,非常協調,讓人一眼看上去就非常的自然和舒服,而且小米有國內最全面的個性主題供用戶選擇事業;但是華為的EMUI系統風格,看起來就比較混亂,沒有良好的視覺體驗。
其次手機系統的人性化。小米的手機系統也比華為的更加人性化,小米手機在很多時候都考慮到了用戶的使用需求,如新建一個電話號碼,小米手機會直接有歸屬哪一個分類的選項,很是方便,但是華為如果需要建立分類的話,需要重新再次建立,特別的不方便。
再就是手機系統的廣告。手機在使用中遇到廣告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華為的廣告明顯比小米系統的廣告要多得多,而且還不能夠關閉,而小米手機在使用的時候,我們是可以進行關閉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體驗感。
至於OV手機偏向的客戶群主要是女性,攝像美顏功能比較強大,系統方面就一般般了
現階段你只要買旗艦手機,驍龍865和麒麟990的手機,不存在卡不卡的問題,可以用到你想換手機為止。
米6用了3年多了,不敢更新系統,電量足的時候不卡
有點難,除非iPhone
❸ 高達50倍變焦,麒麟985強機加量不加價,賣價不足二千七
盡管現在國內最火熱的手機品牌不再是華為榮耀,但是說句實在話,如果你是內行人的話,你就會知道,使用體驗最好的國產機還是華為榮耀。
因為除了華為榮耀有專門針對流暢度加速的方舟編譯器之外,其它國產品牌都沒有,這是在使用體驗華為榮耀的巨大優勢。在華為Mate40系列發布會上,余承東已經表明,華為旗艦可以三年以及更長時間不卡了,這是一個強有力的宣告。
一般懂手機的人來說,買華為榮耀不是因為他們的拍照有多好,而是因為他們的流暢度很優秀,就比如說現在給各位介紹的榮耀30,雖然才是兩千檔的榮耀旗艦,但是因為內置了方舟編譯器,以及搭載了麒麟高端處理器,所以使用體驗變得非常完美。
榮耀30是今年為數不多的高端性價比5G旗艦,因為它所搭載的麒麟985晶元現在已經停產,所以更加變得稀奇了。不過大家要清楚的是,即使是處在這樣的階段,榮耀30還是依舊很良心,它的價格跌到了2699起步,可以說這款強機的確是加量不加價。
榮耀30也是兩千檔的旗艦中,為數不多的支持50倍變焦的旗艦,應該說是在2020年唯一一款中端價位卻支持高端50倍變焦的旗艦,可能大家會說小米10青春版也是兩千檔中支持50倍變焦的,但是要說明的是,小米10青春版搭載的驍龍765G處理器和榮耀30的麒麟985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性能沒得法比。
具體講來,榮耀30有4000萬超感光相機,還搭配了前置長焦鏡頭,雙結構的OIS光學防抖,以及AIS長焦防抖演算法,拍攝方面絕對是非常超出兩千檔價格的。
對於榮耀30這款旗艦你怎麼看呢?你覺得它是一款物超所值的5G手機嗎?
❹ 小米手機是否要用華為新系統
小米是美國的忠實粉不會用華為的,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系統那時時受制於人,要向美國交保護費,還隨時有被開除的危險,這是無能的國家。一個強國要有自己的系統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不可能,也不會。第一,優化的系統小米算最好的,幹嘛用卡爆的華為系統?第二,谷歌系統吊打華為吹出來的所謂系統,小米除了有病用華為系統。第三,用華為系統,等於讓競爭對手華為卡自己的脖子。最後,國內外的友商都不會用華為的假系統。
暫時不會!
如今國產手機基本上都是用的安卓系統,別跟我說什麼miui,這是基於安卓深度定製的,不算操作系統。國產品牌對安卓的調教還是很成功的,涌現出一批很有口碑的ui,如小米的miui,華為的emui,魅族的flyme等等。如果貿然的使用鴻蒙系統,他們還真不敢冒險。
今年上半年,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愈演愈烈,谷歌迫於美國政府的壓力向華為停止安卓的授權,直接把鴻蒙給逼出來了。真是大快人心,華為走了一步好棋,讓谷歌同意繼續使用安卓。這是華為的勝利,也是中國的勝利。
前不久華為陳黎芳表示,鴻蒙系統並非為手機設計!前不久華為發布的mate 30雖然搭載安卓系統,卻沒有谷歌服務,對於國內市場沒什麼影響,但在國外就有很大的影響了,華為寧願使用瘸腿的安卓,也沒有使用鴻蒙系統。可見要想打造一個完整的手機系統生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華為也要等時機成熟,更不用說小米了。
當然鴻蒙可以當做一張王牌,萬一美國翻臉,至少不會讓國內的手機沒有系統可用。我們也不得不佩服任正非的高瞻遠矚。
鴻蒙系統暫時可能不會在手機上見到,即使使用鴻蒙,也應該最先在華為手機上出現,小米暫時不會。但是可以預見,不遠的將來我們一定能用上我們自己的手機操作系統。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華為已經在8月正式發布了鴻蒙操作系統,不過與外界預測有所不同的是,華為鴻蒙系統只針對智能家居和物聯網產品,首發搭載鴻蒙操作系統是榮耀智慧屏。余承東同時還表示,暫時沒有把鴻蒙操作系統用於智能手機的計劃。
也就是說就連華為自己都沒有打算將鴻蒙系統用在智能手機上,小米作為友商使用鴻蒙系統的可能性自然也近乎於0。
華為手機暫時不用鴻蒙系統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缺乏生態的支持。我們知道安卓系統之所以這么多廠商都在用,是因為安卓已經建立了一個完善的生態環境。華為、三星、小米、OPPO、vivo等智能手機都在使用安卓系統,因此應用開發者在編寫好一款APP之後,可以同時在所有安卓手機中運行,非常方便。這就極大地擴充了安卓手機應用商店的數量,用戶在使用安卓手機的時候也不需要任何學習過程,直接就能上手。
而鴻蒙系統暫時還不無法兼容安卓APP,以榮耀智慧屏為例,它只能安裝系統自帶的華為應用市場中的APP。從實際的情況來看,支持榮耀智慧屏鴻蒙系統的APP並不算多,大家常用的B站TV版、斗魚TV版等均不支持榮耀智慧屏。也無法使用U盤等第三方介質安裝APP。
也就是說目前支持鴻蒙系統的APP還很少,就連華為自己的榮耀智慧屏也難以解決第三方APP匱乏的問題。所以鴻蒙系統在短期內是無法用在智能手機上的,否則什麼APP都裝不了,那和功能手機有什麼區別呢?
不過我認為華為的鴻蒙系統是一個長期的規劃,雖然現在支持它的第三方APP不多,但隨著榮耀智慧屏的上市,以及未來5G時代搭載鴻蒙系統的智能設備不斷增加,願意為鴻蒙系統做適配的應用開發者肯定會越來越多。畢竟華為的智能設備銷量肯定不會太差,率先支持鴻蒙系統,就等於率先獲取了大量的華為用戶。
此外,華為已經推出了方舟編譯器,它實際上可以看作是將安卓APP遷移到鴻蒙系統的開發工具,華為推出方舟編譯器的目的就是希望開發者能夠通過方舟編譯器來提前了解鴻蒙系統,方便開發者快速將安卓APP遷移到鴻蒙系統。
未來如果有一天華為手機無法使用安卓系統了,那麼鴻蒙就成為了一道保險。華為手機每年2億台銷量,如果這么多用戶全部轉移到鴻蒙系統,勢必會對應用開發者產生較大的吸引力。而一旦主流APP都遷移到鴻蒙操作系統上,那麼也會對安卓生態造成一定的威脅。
至於小米手機會不會也選擇華為的鴻蒙系統,那還要看鴻蒙和安卓哪一方更有優勢。如果同樣硬體配置的兩款手機,運行鴻蒙系統的比運行安卓系統的更快,那麼鴻蒙系統的手機肯定會更吸引用戶。
另外鴻蒙系統最終是要開源的,華為並不掌握鴻蒙系統的控制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打消小米等其它廠商的顧慮。如果鴻蒙系統能夠證明它比安卓更加優秀,那麼小米未來選擇鴻蒙系統也不是沒有可能。
其實華為應該分成幾個獨立的公司才行,也才能有利於市場竟爭,不必單為華為服務。把晶元一個公司,設計一個公司,系統一個公司,應用開發一個公司,然後成立組裝公司,營銷公司,每個公司都按現有模式進行管理,且不得上市。這樣其它公司也可以買華為的晶元,或操作系統,全部實現共贏。
谷歌快發布新系統了,應該國內終端廠家都會用
其實我更希望華為手機能用上MIUI,這樣的話我可能會買華為手機!
小米不敢,如果用華為新系統,高通可能會對小米斷供,它就沒的皮了
華為手機都還沒用自己的新系統,
都是基於安卓,為何小米要用華為?而且人性化、細節方面,MIUI比EMUI更有優勢。
❺ 為什麼許多蘋果用戶覺得安卓兩年必卡呢
這確實算是不少蘋果用戶對安卓的固有印象,在過去安卓手機基本上兩年左右就會出現卡頓嚴重,但現在很多人的安卓手機的使用壽命已經達到了三年左右。得益於下面三方面的提升,安卓也有了更長的使用壽命。
一、安卓手機系統優化提升。
在國產手機系統中EMUI和MIUI應該是口碑最好的兩款手機系統,國內用戶滿意度也很高;雖說兩款系統初期用戶使用起來可能一言難盡,但是現在它們已經足夠優秀。
華為的EMUI在很早以前可以說是口碑極差,UI老齡化和流暢度都是硬傷;但是經過華為團隊的優化以及方舟編譯器以及鴻蒙微內核的加持,EMUI現在可以說是比較完美的存在。小米的MIUI系統是國內最早一批定製化安卓系統,十多年的發展讓MIUI已經成為一款非常成熟的系統,功能很多讓用戶使用起來非常舒服;27日MIUI新系統可能上線類似於方舟的小米編譯器,系統流暢性可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二、硬體性能提升明顯。
手機是否卡頓不止和手機系統有關系密切,手機的硬體性能也是同等重要。在幾年前國產手機廠商很難拿出一款有競爭力的高端手機,主要原因就是安卓手機壽命就擺在那裡。不管你是賣一兩千還是五六千,兩年後必卡頓讓手機完全沒有競爭力;即使手機使用了高性能的硬體,軟體系統跟不上系統的流暢性依然不高,賣高價的話也不會有多少用戶願意買單。
現在在軟體系統已經有了長足發展的情況下,手機廠商也捨得在硬體方面花費成本。在高性能硬體的加持下,手機的流暢性自然會有明顯的提高,最終安卓手機的使用壽命也可以達到三年左右。
三、手機廠商保持對老款手機的系統更新。
蘋果手機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釘子戶?一方面的蘋果系統的軟硬體搭配做的特別好,另一方面就是保持著對老款手機持續有效的系統更新。
安卓手機由於硬體方面發展太快,老舊的硬體很難搭配最新的系統,所以安卓手機廠商在過去很難維持對兩年前老款機型的更新。現在手機硬體質量整體有所提升,安卓系統也已經優化到了極限狀態,讓老款手機的硬體有承載新系統的可能性。在手機系統不斷的更新優化下,老款手機自然也有了更長的使用壽命。
雖說現在安卓手機在使用壽命上依舊不如蘋果,但是如果是購買最新的旗艦配置的手機,使用三年的話基本上沒有任何問題。不過很多蘋果手機用戶的偏見一時半會也不太好扭轉過來,只能期待他們慢慢的轉變看法。
大家好,我是阿房。
對於蘋果用戶來說, 早在幾年前就有一種觀念,他是一個奢侈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說起來這事兒,還是得從蘋果高層說起。
蘋果公司前CEO約翰斯卡利曾經暢談自己對蘋果公司的看法,他說蘋果是一家非常贊的公司,庫克上任以來在建立蘋果的股東價值方面做得也很棒,但是沒有把蘋果的技術創新放在公司的第一位,倒是把蘋果做成了一個像LV、迪奧一樣奢侈品牌。目前的形勢是蘋果手機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僅僅佔有15%的市場份額,卻佔有90%左右的利潤。
阿房倒是覺得有幾分道理,從十幾年前蘋果出世,震驚全世界,原來手機還可以這樣,到後來,蘋果進入國內,價格真的是令人畏懼。於是蘋果逐漸的變成有錢人的象徵,還成了家喻戶曉的高檔手機,真的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年輕人之間不用蘋果都感覺面子上過不去。也就是正像蘋果前CEO說的那樣,蘋果被做成了一個奢侈品。這種觀念影響了幾代人,大人用蘋果覺得倍有面子,小孩從小就知道蘋果是好手機,你要相信 社會 語言的影響力,是根深蒂固的。
農村孩子做夢都想買一部蘋果,買了蘋果就被叫土豪,要不然你以為「土豪」這兩個字是怎麼來的呢?
這種觀點其實就是人類的弱點,
阿房就是用的蘋果手機,同樣也用著安卓手機,簡單來講,沒有區別。蘋果和安卓作為智能手機界的兩個大佬,相互競爭,同時也相輔相成,只有競爭關系的存在才能發展下去。
你說安卓卡?確實,安卓用兩年會卡,智能手機都是有壽命的,況且廠商們算好了日子,現在發展這么迅速,難道要你成為手機釘子戶?一部手機用上個十年八年的?
阿房用了兩年的蘋果手機,你說蘋果不卡?不存在的,照樣,該閃退還是閃退,該卡屏也是卡屏,甚至會重啟,毛病也不比安卓手機少。
所以說,題主的問題這一觀點,就是相當於毫無意義的。這就好比追星,你說A明星好,我說B明星好,你說A比B漂亮,我說B比A演技好, 這根本就不能形成對比,因為條件是不對立的。
有人說蘋果快蘋果好,也有人說安卓系統開放,功能豐富可玩性高。
智能手機更是這樣,蘋果一般9月上新一代晶元,而安卓陣營手機廠商更是居多,發布手機的時間春季秋季也不相同,所以每一代新手機問世,只不過是一個你追我趕的過程。
阿房在上一張圖,這張圖在阿房寫的一篇文章也有體現,有興趣的可以關注阿房,點擊阿房的頭像後找一下那篇文章——《昔日稱王的蘋果手機竟然要和安卓手機搶飯碗了》
你看,蘋果現在這不是也著急了?
所以說,安卓和蘋果,各有各的好處,不同的只是系統,你用著哪個舒服就用哪個, 畢竟用戶體驗才是屬於自己的。
更多好玩有趣,請持續關注阿房。
阿房剛入駐,所謂初生牛犢子不怕虎。
有一說一,若是有蘋果或者安卓的信仰用戶。
阿房不會替任何人說話,阿房保持客觀評價。
我這么和你說吧,人都有一個自以為是的毛病。比如說我用的是iPhone手機,那麼用安卓手機的在我眼中就是沒品位。同樣的,我用的是華為手機,用三星和蘋果手機的都是辣雞?大家平時是不是有這種感覺?
首先,蘋果手機認為安卓用戶的手機卡,是因為蘋果手機因為iOS系統的加持,他們手機確實很流暢!
這個不否認,在安卓早年間,安卓手機確實很卡,那時候安卓的旗艦手機用個1年到1年半都喊卡的不住了。那時候安卓之所以卡,是因為安卓系統太過開發,說不好聽點就是整個系統過於臃腫!
但時代在進步,現在還能說安卓系統卡的人,那肯定是和這個 社會 要脫軌了。不說安卓旗艦手機,現在安卓的中端手機都不會卡。但安卓的千元機還是卡,這個有句說句。
但大家可以反過來想啊。你蘋果手機雖然不卡,但蘋果手機的續航和信號可以說是一團糟啊。
再說了,現在每款安卓手機都有自己的特色啊。比如說華為手機拍照強,三星手機的屏幕強。所以,沒有必要說是用個手機就用出了優越感啊!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那是現實
數碼新風暴,帶你聊數碼!
其實這種認知到現在還存在,並且還有很多人依然這么認為!我想說安卓手機近些年來做的非常優秀了,已經和很多年前的安卓不一樣了,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安卓手機!那麼那些蘋果用戶為什麼會這樣認為呢?
首先蘋果公司不做低端手機,蘋果手機的發布價格幾乎都在4000-5000元起,最便宜的SE系列也要3299元起,而且蘋果手機沒有低端晶元,每一款A系列晶元都是頂級的,再加上ios的神優化會給消費者帶來相當優秀的使用體驗。
而安卓陣營就不同了,一方面安卓手機遍布廣泛,從幾百元的入門手機到5000+甚至1萬多的安卓旗艦都有,所以如果你一直拿幾百元或者一兩千元的安卓手機和5000元的蘋果手機比,那麼不出兩年你肯定會感覺安卓手機卡頓,所以想要真正的比較,可以選擇同價位的手機比較,目前5000元左右的安卓手機都非常優秀,幾乎都可以做到2年不卡頓。
安卓和蘋果手機之間最大的差距就是處理器和內存了,安卓陣營以高通驍龍,海思麒麟,聯發科,三星等處理器為主,高通驍龍在驍龍835之前做的不行,而海思麒麟在麒麟960之前做的也不行,三星聯發科我就不說了,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安卓陣營處理器性能提升了很多了,和蘋果A系列處理器的差距越來越小,最新的驍龍865,麒麟990,天璣1000都是非常頂級的處理器,搭載這些處理器的手機都非常流暢!
而目前安卓陣營已經開始普及LPDDR5內存條以及UFS3.0快閃記憶體了,之前蘋果公司在快閃記憶體方面的優勢也被逐漸趕上,差距越來越小。
目前安卓手機中很多都已經標配90HZ甚至120HZ的屏幕刷新率了,這會讓流暢度進一步提升,並且安卓系統也在不停的完善,國內手機廠商在動畫方面也做出了積極的改善,華為推出了方舟編譯器,小米推出了最新的miui12,系統流暢度越來越高,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有一定的領先!
時代在進步,安卓已經變了很多,2016年的華為mate9還在服役,2017年的小米6依舊堅挺……,我可以負責任的說目前3000+以上的安卓手機都可以做到2年不卡頓,5000+以上的可以做到更久!
事實可能真就如此,蘋果相對來說不會卡,安卓卡頓多多少少會出現!咱們先不論存在不存在鄙視鏈或者裝13的問題,就從手機本身來說說,探究一下卡頓的原因在哪裡!
安卓手機從名字上可以知道它用的是安卓系統, 安卓系統是開源性系統 ,對於我們日常安裝的軟體幾乎沒有審核,軟體質量參差不齊!很多我們下載的軟體會含有廣告,插件甚至病毒等。 這種情況下我們使用軟體就會佔用較大的運行內存和產生比較多的緩存垃圾 !久而久之,手機卡頓現象就出現了!
而蘋果手機呢,用的是自家的蘋果系統,蘋果系統是封閉的,也就是你下載個軟體必須從他的app商店裡下載 ,其他渠道下載不可能的!對於軟體上架人家官方也會檢測審核軟體,並且對軟體進行優化,以便於更適合蘋果系統,所以就不會出現軟體惡意捆綁,存在插件等的情況,系統運行起來就比較簡單,自然流暢!
後台運行就是你打開一個軟體沒徹關掉,它也是正常運行的! 安卓手機的你打開軟體,不關,他就會像電腦一樣把系統掛在後台,這樣程序運行越來越多,佔用著比較高的運行內存, 一旦內存不足卡頓自然就出現了!
而蘋果手機,在你切換程序的時候,之前的程序會在後台被凍結,停止運行了!不會佔用什麼內存,所以會更流暢些!
cpu的晶元十分關鍵,是手機的核心硬體!蘋果手機在晶元上投入比較大,有著比較多的優質晶元廠家,而這些優質cpu也普遍用在自家產品上,自然用起來的體驗感就提升了!而安卓手機的售價低,必然壓縮成本,cpu投入力度降低,用著肯定不如蘋果了!
綜上可以看出,蘋果手機有著自身硬軟體的優質特性,自然會帶給蘋果用戶好的使用體驗感,蘋果肯定要對得起用戶多花的幾千塊錢,不然誰還用它!
而安卓手機也有自身的特點,他的開放性兼容性,讓我們可以下載更多的軟體,用著蘋果手機體驗不到的功能,此外安卓手機的價格,讓我們能夠少花錢,也是很不錯的!
消費觀念以及使用需求的不同,購買的產品也不同,用什麼手機當然也不存在高低貴賤之分,我們愛用哪個用哪個,適合就最好!
安卓系統處理軟體和後台能力比較差,加上垃圾流氓軟體太多,打包下載的情況嚴重,使用久了,各種後台自啟的APP太多,導致處理器和內存壓力很大;而蘋果IOS系統則有自己的一整套管理系統,完美承載;整體配合非常好,IOS的系統,後台管理能力太強了。這也是為什麼安卓機用一年半年;蘋果用三五年的關系。也能說明為什麼二手市場上仍然有大量6S和6流通
可能在幾年前,安卓手機還不是特別完善的時候,確實是這樣的,而這種觀念也就在那個時候傳開了,大家都說安卓手機用一段時間就會卡。
其實現在來看的話,當然也不排除一些配置不是很好的安卓手機,只能說大部分的安卓手機都是可以得了,用兩年應該都不是什麼問題。更何況一般用兩年後,我們都會想換個手機的[捂臉][捂臉]
另外也可能是有部分蘋果用戶心生的一種優越感吧(只是一少部分吧),應該是有那種經濟狀況不是很好的,然後還必須要買蘋果的,然後大喊安卓手機就是垃圾的人吧(可能有些誇張),如果真的是這樣的人說的話,我們有必要去聽他們說的嗎?[哈欠][哈欠]
因為蘋果用戶不願看到蘋果一升級就變慢的事實,蘋果用兩年卡了說成慢老機器很正常,安卓卡了不是慢,是垃圾
任何手機用2年不卡都不想用了,蘋果手機用戶估計是想用一輩子吧。
❻ 鴻蒙規模化推送在即,國產廠商集體力挺,中興、小米卻忠於安卓
經過長時間的等待,被寄望打破安卓和IOS壟斷的鴻蒙OS2.0終於和部分用戶見面了,並且從大家的反饋來看,對於鴻蒙2.0大家還是十分滿意的。
網上流出來的消息,就清晰地給出了鴻蒙的三個優點,首先是內存小·啟動快,在這一點上分別做到了安卓系統和IOS系統沒有做到的。
其次就是運行非常順暢同時不怎麼發熱,實際測試中發現,運行同一款APP時,鴻蒙2.0的流暢程度和IOS相當,都優於安卓系統,同時玩 游戲 時又能明顯感覺到發熱量之小。
最後就是分布式系統的多端流轉,這也是和此前兩大系統區別最大的地方,只要搭載鴻蒙系統的設備,比如手機、平板、電視等等都能做到無縫切換,讓人耳目一新。
據多方最新消息顯示,鴻蒙規模化推送在即,最快能夠在6月份完成 。雖然此前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口中的年底前3億台設備完成搭載的目標,看起來還是有些遙遠。
但就目前華為高管層透露的消息,已經有多達280家應用廠商以及20家硬體廠商參與到了生態建設中來,2億台的目標還是能夠期待的。
此前鴻蒙還未問世的時候,外界就有關於鴻蒙和安卓的爭論,如今看來鴻蒙是「換皮安卓」這種言論,也被不攻自破了。
業內人士看來,鴻蒙系統和安卓系統存在著兩點不同,首先在手機系統運行機制上,雙方存在著很大的不同,鴻蒙的兩個核心內容是 方舟編譯器和HMS ,前者為鴻蒙提供了更快的運行速度,而後者著有別於谷歌的GMS生態。
其次的宏觀上的構建理念也是存在著很大出入的,雖然都是基於linux的內核,但只是說雙方能夠兼容,鴻蒙的是集手機、電腦、 汽車 、家居於一體的系統,而安卓作為開放源代碼操作系統,主要還是在手機上。
當然作為一款成熟的系統,經過多年的沉澱一定有其優秀的地方,所以鴻蒙想要走得更好,必定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就是所謂的「換皮」。
近日除了推送的消息之餘,鴻蒙又傳來了的兩個新消息,但有好有壞,第一就是再次增加了7款可升級機型,另外一個就是有關於各大廠商對於鴻蒙的態度。
在5月9日,鴻蒙官網放出消息, 華為nove 6、7、8系列以及MatePad 10.8英寸等七款機型能夠升級到鴻蒙OS手機公測 ,那麼這就意味著已經有 25款機型 能夠升級到公測版,也讓更多的用戶能擁有體驗的的機會。
並且剛剛提到的兼容性,也能夠讓安卓應用程序得以在鴻蒙上運行,讓大家又更直觀的感受,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看到國產操作系統能有今天還是非常驕傲的。
當然我們「說一千道一萬」的影響力終究有限,主要還是得看各大手機廠商的態度,近日就有多位知名大V在網上爆出了猛料。
不僅給出了 鴻蒙系統開始適配聯發科、高通等晶元平台 的消息,同時也說出了各大廠商的態度,比如說 OV和魅族等廠商就選擇集體力挺華為,計劃適配升級鴻蒙OS系統。
我們都知道此前中興就有明確表態過,自己不會適配鴻蒙OS系統,並且在此之後,也 官宣了自己的新系統MyOS,雖然被眾多網友吐槽,但可以看出其繼續忠於安卓的決心。
讓人意外的是小米的態度,據該博主爆料,目前小米並沒有計劃適配鴻蒙, 那麼是不是意味著它也選擇忠於安卓呢?
眾所周知,小米在過去的十多年中一直用基於安卓開發的MIUI系統,在這個系統上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不亞於開發一款新系統,並且如今看起來也有了質的突破,所以要說完全放棄MIUI是不太可能的。
而且小米也有自己的物聯網操作系統,這也是小米一直以來的目標,所以Vela和MIUI的存在,確實讓小米短期之內不太可能加入鴻蒙。
但其實此前小米的高管也有發表過支持華為的言論,所 以到底如何還是要看官方的態度,當然「道德綁架」絕對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