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做後端開發筆記本買華為還是蘋果
程序員往往偏好使用ThinkPad或Mac,這主要取決於價格和其他因素。在選擇過程中,使用ThinkPad的人比使用Mac的人更多。不過,根據不同的研發方向,計算機的配置需求也會有所不同。現在,開發軟體所需的機器配置已經與十多年前大不相同。當時,嵌入式領域正好處於紅利期,很多培訓機構紛紛涉足這個領域。那個時候,AMD的CPU還能與Intel一爭高下,但如今這種差距已經非常顯著。
我曾在一家初創性質的公司工作,公司配置的電腦是神州品牌。在上面開發軟體時,需要安裝一個虛擬機。當時,由於剛開始涉足開發領域,分配給我的硬碟空間僅有10G。然而,在編譯瀏覽器內核版本(webkit)時,提示空間不足。當時,我下載的開源代碼壓縮包僅有不到10M,但在編譯成debug版本後,生成的文件竟達到了3個多G。這次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開源社區代碼的強大威力,同時也讓我意識到,編譯一次可能需要至少3個小時。
在那個時期,我看到同事們使用的電腦多為ThinkPad系列。這激發了我想要購買一台像樣電腦的夢想。幾個月後,我攢夠了工資,決定在中關村購買一台台式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開始考慮購買筆記本電腦,這時便有了購買華為還是蘋果的糾結。雖然這兩款筆記本在硬體配置上各有千秋,但個人偏好和預算成為了決定性因素。華為筆記本以其性價比高、穩定可靠的特點,贏得了廣泛好評;而蘋果筆記本則以其出色的工業設計和生態系統的無縫銜接著稱。
考慮到後端開發的需求,華為筆記本在性能和價格上的優勢明顯,更適合編程和開發工作。而蘋果筆記本雖然在用戶體驗上更勝一籌,但價格相對較高,可能不太符合預算限制。因此,經過權衡,我最終選擇了華為筆記本作為我的開發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