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控制機房空調的送風速度和送風溫度
一般機房空調不強制,控制送風速度,大多是機器本身根據機房溫度自動調節,
選擇好溫度後,機器會自動控制送風溫度,和機房溫度
2. 通信機房空調容量的計算方法
熱負荷(各項相加)——
機房設備總功率:W
機房面積*150W~250W:(地平面面積)平米;機房無人區域*150W,人員密集活動區域*250W
製冷功率:
空調製冷量:W(空調標稱製冷量*95%~85%)
考慮地區夏季室外溫度以及新風系統的影響、管道送風使空調效率降低等因素,應配置 空調製冷量=熱負荷總量*1.1~1.25;如果不是使用機房專用恆溫恆濕空調,這個系數應該設為1.3~1.5。
3. 機房內的空調怎麼配置,計算公式是什麼
機房空調製冷量計算方法
方法一:功率及面積法
Qt=Q1+Q2
--Qt 總製冷量(kw)
--Q1 室內設備負荷(設備功率x0.8)
--Q2 環境熱負荷(=0.14~0.18KW/㎡x機房面積)
方法二:面積法
Qt=S xP
--Qt 總製冷量(kw)
--S機房面積(㎡)
--冷量估算指標(根據不同用途機房的估算指標選取)
精密空調的優勢
其具體體現的問題如下:
1、舒適性空調出風溫度過低
舒適性空調的設計為小風量、大焓差。出風溫度設計在6-8oC ,換氣次數設計在10-15次。精密空調的設計為大風量、小焓差。出風溫度設計在10-14oC ,換氣次數設計在30-60次。舒適性空調出風溫度為6-8oC ,而在濕度大於等於50%的時候,8oC 為露點,就是說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此溫度下會凝結成水滴。尤其對靠近空調出風處的設備局部極其不利,會導致微電路短路。舒適性空調在不考慮濕度對設備影響的前提下,對近端設備可以有效降溫,但由於換氣能力及風量不足,導致換氣次數不夠,即對距離出風口較遠的設備無法起到降溫作用。精密空調在出風溫度設計上避免了「露點問題」,並通過大風量(換氣次數最小設計為30次,即每2分鍾將機房空氣有效過濾一次)的設計解決了機房整體降溫問題。
2、舒適性空調在-5oC以下即無法運行
舒適性空調在設計理念上只是在夏季發揮降溫功能,其夏冬兩季蒸發器、冷凝器功能互換的設計決定了——室外溫度在-5oC及以下時,即無法進行空氣調節——無法降溫和升溫!而標准機房的特點是發熱量大,其空調即使在冬季也要具備降溫功能!精密空調的設計嚴格適應各類室外溫度變化的要求,-40oC到+45oC趨間保證空調24小時正常工作,包括降溫升溫。
3、舒適性空調溫度調節精度過低
舒適性空調溫度調節精度為6oC。從風量及出風問題上考慮,僅僅保障近端設備處的溫度。溫度的波動對設備穩定運行極其不利。精密空調溫度調節精度為1oC。感應點為整個機房,溫度無波動。
4、舒適性空調沒有濕度控制功能
舒適性空調無法進行濕度控制。既沒有加濕設備,也無法有效除濕。濕度過高產生的水滴及濕度過低產生的靜電對設備運行都極其不利。精密空調的重要控制因數為濕度,可以達到1%的控制精度,濕度無波動。
5、舒適性空調設計壽命短
精密空調(如LIEBERT)的設計壽命為10年(在中國,LIEBERT已經出現15年仍然正常運行的案例),運行要求為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目前已經有一些舒適性空調廠家標稱設計壽命超過5年,然而其計算方法為每年應用1-3個季度,每天運行不超過8小時,根據精密空調設計壽命的計算方法要求,其設計壽命絕對不超過2年。
6、舒適性空調基本沒有空氣過濾能力
舒適性空調只具備簡單的過濾功能,不提供過濾網備件,一般在應用1-2個月後即無過濾功能。精密空調嚴格按照0.5 微米/升<18,000(B級)設計,配合以每小時30次的風量循環,保障機房潔凈。機房潔凈對設備運行非常重要。
7、舒適性空調維護量大
對舒適性空調而言,客戶必須組織專門的隊伍進行維護,維護量及維護成本高。精密空調的設計針對「免維護」,其維護量只集中在機組自動提示的過濾網更換及加濕罐清理等簡單工作,無須專業的維護隊伍。
8、舒適性空調綜合成本高
從一次性購買成本上看,如果使用舒適性空調,達到相同製冷量精密空調的價格是舒適性空調的2倍左右,但考慮使用壽命——精密空調的使用壽命空調是舒適性空調的2-4倍,也就是說,在10年時間里,我們可以只應用1批精密空調,而不是應用2批甚至3批舒適性空調。
從運行成本上看,在發揮同樣製冷效果的前提下,舒適性空調的耗電量是精密空調耗電量的1.5倍。
從維護成本上看。在發揮同樣製冷效果的前提下,舒適性空調的維護量是精密空調維護量的2倍。
根據以上3種計算,從成本角度考慮,選擇精密空調可以節省大量的投資、運行成本、維護成本。
4. 誰知道空調製冷量的計算公式啊
空調製冷量計算方法
方法一:功率及面積法
Qt=Q1+Q2
--Qt 總製冷量(kw)
--Q1 室內設備負荷(設備功率x0.8)
--Q2 環境熱負荷(=0.14~0.18KW/㎡x機房面積)
方法二:面積法
Qt=S xP
--Qt 總製冷量(kw)
--S機房面積(㎡)
--冷量估算指標(根據不同用途機房的估算指標選取)。
單位換算
民用空調的製冷量單位是「匹」,1匹=735W;機房用的空調的製冷量一般都比較大,單位是「kW」。
各種製冷量單位的換算關系如下:
1、1kcal/h(大卡/小時)=1.163W,1W=0.8598kcal/h;
2、1Btu/h(英熱單位/小時)=0.2931W,1W=3.412Btu/h;
3、1USRT(美國冷噸)=3.517kW,1kW=0.28434USRT;
4、1kcal/h=3.968Btu/h,1Btu/h=0.252kcal/h;
5、1USRT=3024kcal/h,10000kcal/h=3.3069USRT;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空調製冷量
5. 機房空調製冷量怎麼計算
機房空調製冷量計算方法
方法一:功率及面積法
Qt=Q1+Q2
--Qt 總製冷量(kw)
--Q1 室內設備負荷(設備功率x0.8)
--Q2 環境熱負荷(=0.14~0.18KW/㎡x機房面積)
方法二:面積法
Qt=S xP
--Qt 總製冷量(kw)
--S機房面積(㎡)
--冷量估算指標(根據不同用途機房的估算指標選取)
6. 機房內空調的大小怎麼計算
機房內空調的大小計算:
方法一:功率及面積法
Qt=Q1+Q2
Qt總製冷量(kw)
Q1室內設備負荷(=設備功率X0.8)
Q2環境熱負荷(=0.18KW/m2X機房面積)
方法二:面積法(當只知道面積時)
Qt=S x p
Qt總製冷量(kw)
S 機房面積(m2)
P 冷量估算指標
7. 機房精密空調熱量計算公式解釋
GB2887-2000電子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
z GB50174-93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
方法一:功率及面積法
Qt=Q1+Q2
–Qt 總製冷量(KW)
–Q1 室內設備負荷(=設備功率×0.8)
–Q2 環境熱負荷(=0.15~0.18kW/m2 ×機房面積)
方法二:面積法(當只知道面積時)
Qt=S×P
–Qt 總製冷量(KW)
–S 機房面積( m2)
–P 冷量估算指標(根據不同用途機房的估算指標選取)
精密空調設計及負荷計算
精密空調場所的冷負荷估算指標
電信交換機房、移動基站 (350 W/m左右)
數據中心 ( 600-2000 W/m2左右)
計算機房、計費中心、控制中心、培訓中心 ( 350 W/m2左右)
電子產品及儀表車間、精密加工車間 ( 350 W/m2左右)
標准檢測室、校準中心 (250 W/m2左右)
UPS和電池室、動力機房 ( 350 W/m2左右)
醫院和檢測室、生化培養室、潔凈室、實驗室 ( 200 W/m2左右)
倉儲室(博物館、圖書館、檔案管、煙草、食品) (200 W/m2左右)
8. 機櫃空調的選型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大致計算主要發熱元器件的發熱量,根據機房的漏熱程度大小,預留出一定餘量就可以確定合適的機房空調的製冷能力大小了。一般來說,考慮到設備發熱量的計算偏差、機房漏熱量的變化和天氣變化情況,選擇機房空調的時候匹數要適當選大一些。
9. 機房空調的製冷量計算方法
機房熱負荷計算方法二:設計估算與事後調整法數據中心機房主要的熱負荷來源於設備的發熱量及維護結構的熱負荷。因此,要了解主設備的數量及用電情況以確定機房專用空調的容量及配置。根據以往經驗,除主要的設備熱負荷之外的其他負荷,如機房照明負荷、建築維護結構負荷、補充的新風負荷、人員的散熱負荷等,如不具備精確計算的條件,也可根據機房設備功耗及機房面積,按經驗進行測算。採用「功率及面積法」計算機房熱負荷。 Qt=Q1+Q2 其中,Qt總製冷量(KW) Q1室內設備負荷(=設備功率×1.0) Q2環境熱負荷(=0.12~0.18KW/m2×機房面積),南方地區可選0.18,而北方地區通常選擇0.12
方法二是對復雜科學計算的工程簡化計算方法。這種計算方法下,通常容易出現計算熱量大於實際熱量的情況,因為機房專用空調自動控制溫度並決定運行時間,所以多餘的配置可以作為冗餘配置,對機房專用空調的效率與耗電量不大。本文以方法二推導數據中心機房專用空調配置與能效計算。數據中心機房專用空調配置設定數據中心的IT類設備為100kW,並且固定不變。根據上述方法二,還需要確定機房的面積。再假定數據中心的熱負荷密度為平均熱負荷密度,即4kW/機櫃。也就是說平均每個機櫃為4kW的熱負荷。數據中心的機櫃數量為:100kW/4kW=25台機櫃按國家標准GB50174-2008《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 有關機櫃佔地面積計算方法,當電子信息設備尚未選形時,可按下式計算:A=FN式中 F——單台設備佔用面積,可取3.5~4.5(m/台)N——計算機主機房內所有設備的總台數。取每個機櫃的佔地面積為中間值4m/台,那麼數據中心的面積為: 25台機櫃×4m/台=100m2假定環境熱負荷系數取0.15kW/m2,則數據中心機房總熱負荷為: Qt=Q1+Q2=100kW+100×0.15=115kW 數據中心送風方式選擇:按國家標准要求,採用地板下送風,機櫃按冷熱通道布置。機房專用空調選擇:機房空調通常分為DX(直接製冷)與非直接製冷(包括各類水製冷系統等),先討論直接製冷系統的機房空調。不同廠家有不同型號的機房專用空調,以某品牌的機房空調為例,應配置的機房空調為:兩台某系列機房空調,在24℃相對濕度50%工況下,每台製冷量為60.6kW,兩台空調的總製冷量為121.2kW,略大於115kW的計算熱負荷。根據國家標准GB50174-2008《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 的數據中心空調配置建議,數據中心通常建議採用N+M(M=1,2,…)配置形式,提供工作可靠性與安全性。假設本數據中心採用N+1方式配置,即為2+1方式配置3台該系列的機房空調,實現兩用一備工作 。
10. 機房空調怎麼設置合理
奧克斯空調是民商用的吧,不帶加濕功能,這種情況,你最好在比較安全的地方放一盆水,別灑了。。。 再或者買個加濕機吧。
你的空調溫度調的太低了。按照你這個設定的話空調基本是24小時製冷的,壓縮機很忙。。太費電了。。建議你選用我們公司的空調雙機啟動切換控制器產品,定時切換+溫度控制一體,可保證機房溫度,同時可以讓空調適當的休息下。。。節點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