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編譯原理語法分析綜合

編譯原理語法分析綜合

發布時間:2022-04-22 23:54:45

編譯原理

編譯原理):利用編譯程序從源語言編寫的源程序產生目標程序的過程; 用編譯程序產生目標程序的動作。 編譯就是把高級語言變成計算機可以識別的2進制語言,計算機只認識1和0,編譯程序把人們熟悉的語言換成2進制的。

編譯程序把一個源程序翻譯成目標程序的工作過程分為五個階段: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檢查和中間代碼生成

(1)編譯原理語法分析綜合擴展閱讀:

編譯程序的語法分析器以單詞符號作為輸入,分析單詞符號串是否形成符合語法規則的語法單位,如表達式、賦值、循環等,最後看是否構成一個符合要求的程序,按該語言使用的語法規則分析檢查每條語句是否有正確的邏輯結構,程序是最終的一個語法單位。

編譯程序的語法規則可用上下文無關文法來刻畫。語法分析的方法分為兩種:自上而下分析法和自下而上分析法。自上而下就是從文法的開始符號出發,向下推導,推出句子。

而自下而上分析法採用的是移進歸約法,基本思想是:用一個寄存符號的先進後出棧,把輸入符號一個一個地移進棧里,當棧頂形成某個產生式的一個候選式時,即把棧頂的這一部分歸約成該產生式的左鄰符號。

⑵ 編譯原理這門課程第三章語法分析的知識點有哪些

編譯原理這門課第三章語法分析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第一節上下文無關文法,第二節語言和文法,第三節自上而下分析,第四節自下而上分析,第五節LR分析器,第六節二義文法的應用,課後練習,。

⑶ 編譯原理中詞法分析和語法分析的任務分別是什麼

在編譯原理中,語法規則和詞法規則不同之處在於:規則主要識別單詞,而語法主要識別多個單片語成的句子。
詞法分析和詞法分析程序:
詞法分析階段是編譯過程的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任務是從左到右一個字元一個字元地讀入源程序,即對構成源程序的字元流進行掃描然後根據構詞規則識別單詞(也稱單詞符號或符號)。詞法分析程序實現這個任務。詞法分析程序可以使用lex等工具自動生成。
語法分析(Syntax analysis或Parsing)和語法分析程序(Parser)
語法分析是編譯過程的一個邏輯階段。語法分析的任務是在詞法分析的基礎上將單詞序列組合成各類語法短語,如「程序」,「語句」,「表達式」等等.語法分析程序判斷源程序在結構上是否正確.源程序的結構由上下文無關文法描述.
語義分析(Syntax analysis)
語義分析是編譯過程的一個邏輯階段. 語義分析的任務是對結構上正確的源程序進行上下文有關性質的審查, 進行類型審查.語義分析將審查類型並報告錯誤:不能在表達式中使用一個數組變數,賦值語句的右端和左端的類型不匹配.

⑷ 請問編譯原理中什麼叫完成詞法分析,語法分析

以你說的SQL語句為例,詞法分析是將語句中的單詞流識別出來,比如create table Student 詞法分析是分析出 這句的單詞流是 「create」 「table」 「identifier」(前提是你給它們編號 比如用宏或者枚舉),然後語法分析 是通過單詞流 判斷 非邏輯錯誤 比如 有不能識別的符號 create table後面不是標示符等等 語義分析是分析語句的邏輯關系 比如欄位長度越界什麼的如 vchar(2) 你賦值為「啊啊啊啊啊啊」這種錯誤的識別是語義分析階段完成的 希望能幫到你

⑸ 編譯原理中語法分析的作用是什麼

語法分析是搞清楚語言含義的必要條件,只有語法搞清楚了,語句表達的意思才能得到准確理解,才能得到正確實現。

⑹ 編譯原理語法分析有哪幾種方法

語法分析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分析方法
其中
自上而下:遞歸下降,LL(1)
自下而上:LR(0),SLR(1),LR(1),LALR(1)

⑺ 如何通俗易懂地解釋編譯原理中語法分析的過程

分成詞法分析,語法分析(LL演算法,遞歸下降演算法,LR演算法),語義分析,運行時環境,中間代碼,代碼生成,代碼優化這些部分。其實現在很多編譯原理的教材都是按照85,86出版的那本龍書來安排教學內容的,所以那本龍書的內容格式幾乎成了現在編譯原理教材的定式,包括國內的教材也是如此。一般來說,大學裡面的本科教學是不可能把上面的所有部分都認真講完的,而是比較偏重於前面幾個部分。像代碼優化那部分東西,就像個無底洞一樣,如果要認真講,就是單獨開一個學期的課也不可能講得清楚。所以,一般對於本科生,對詞法分析和語法分析掌握要求就相對要高一點了。

詞法分析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可能是詞法分析程序本身實現起來很簡單吧,很多沒有學過編譯原理的人也同樣可以寫出各種各樣的詞法分析程序。不過編譯原理在講解詞法分析的時候,重點把正則表達式和自動機原理加了進來,然後以一種十分標準的方式來講解詞法分析程序的產生。這樣的做法道理很明顯,就是要讓詞法分析從程序上升到理論的地步。

語法分析部分就比較麻煩一點了。現在一般有兩種語法分析演算法,LL自頂向下演算法和LR自底向上演算法。LL演算法還好說,到了LR演算法的時候,困難就來了。很多自學編譯原理的都是遇到LR演算法的理解成問題後就放棄了自學。其實這些東西都是只要大家理解就可以了,又不是像詞法分析那樣非得自己寫出來才算真正的會。像LR演算法的語法分析器,一般都是用工具Yacc來生成,實踐中完全沒有比較自己來實現。對於LL演算法中特殊的遞歸下降演算法,因為其實踐十分簡單,那麼就應該要求每個學生都能自己寫。當然,現在也有不少好的LL演算法的語法分析器,不過要是換在非C平台,比如Java,Delphi,你不能運用YACC工具了,那麼你就只有自己來寫語法分析器。

⑻ 編譯原理詞法分析

編譯的詞法分析,一般是先畫一個狀態轉換圖,一般是有多少分支,就有多少if語句,分支裡面再分(可能有循環語句)。注意記住詞的類別和詞的字元串,請以以下代碼為例,理會一下詞法分析的大致過程。
while(s[i]!='#')
{
while(s[i]==' '||s[i]=='\t'||s[i]=='\n')
{
if(s[i]=='\n')
line++;
i++;
}
if(s[i]=='#')
break;
j=i;
if(s[i]>='a'&&s[i]<='z'||s[i]>='A'&&s[i]<='Z')
{
i++;
while(s[i]>='a'&&s[i]<='z'||s[i]>='A'&&s[i]<='Z'||s[i]>='0'&&s[i]<='9')
i++;
if((i-j)==2&&s[j]=='i'&&s[j+1]=='f')
{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if");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4;
dancigeshu++;
}
else if((i-j)==3&&s[j]=='i'&&s[j+1]=='n'&&s[j+2]=='t')
{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int");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2;
dancigeshu++;
}
else if((i-j)==3&&s[j]=='f'&&s[j+1]=='o'&&s[j+2]=='r')
{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for");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6;
dancigeshu++;
}
else if((i-j)==4&&s[j]=='m'&&s[j+1]=='a'&&s[j+2]=='i'&&s[j+3]=='n')
{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main");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1;
dancigeshu++;
}
else if ((i-j)==4&&s[j]=='c'&&s[j+1]=='h'&&s[j+2]=='a'&&s[j+3]=='r')
{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char");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3;
dancigeshu++;
}
else if ((i-j)==4&&s[j]=='e'&&s[j+1]=='l'&&s[j+2]=='s'&&s[j+3]=='e')
{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else");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5;
dancigeshu++;
}
else if ((i-j)==5&&s[j]=='w'&&s[j+1]=='h'&&s[j+2]=='i'&&s[j+3]=='l'&&s[j+4]=='e')
{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while");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7;
dancigeshu++;
}
else{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10;
count=0;
while(j<i)
{
dancishuzu[dancigeshu].name[count++]=s[j];
j++;
}
dancishuzu[dancigeshu].name[count]='\0';
dancigeshu++;
}
}
else if(s[i]>='0'&&s[i]<='9')
{
while(s[i]>='0'&&s[i]<='9')
i++;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11;
count=0;
while(j<i)
{
dancishuzu[dancigeshu].name[count++]=s[j];
j++;
}
dancishuzu[dancigeshu].name[count]='\0';
dancigeshu++;
}

else if(s[i]=='=')
{
if(s[i+1]=='=')
{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30;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i+=2;
}
else
{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12;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i++;
}
}
else if(s[i]=='+')
{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13;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i++;
}
else if(s[i]=='-')
{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14;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i++;
}
else if(s[i]=='*')
{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15;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i++;
}
else if(s[i]=='/')
{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16;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i++;
}
else if(s[i]=='(')
{
i++;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17;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
else if(s[i]==')')
{
i++;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18;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
else if(s[i]=='[')
{
i++;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19;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
else if(s[i]==']')
{
i++;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20;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
else if(s[i]=='{')
{
i++;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21;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
else if(s[i]=='}')
{
i++;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22;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
else if(s[i]==',')
{
i++;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23;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
else if(s[i]==':')
{
i++;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24;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
else if(s[i]==';')
{
i++;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25;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
else if(s[i]=='>')
{
if(s[i+1]=='=')
{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28;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i+=2;
}
else
{
i++;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26;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
}
else if(s[i]=='<')
{
if(s[i+1]=='=')
{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29;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i+=2;
}
else
{
i++;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27;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
}
else if(s[i]=='!'&&s[i+1]=='=')
{
dancishuzu[dancigeshu].bianhao=31;
strcpy(dancishuzu[dancigeshu].name,"!=");
dancigeshu++;
i+=2;
}
else
{
printf("\nline:%derror!",line);
i++;
return;
}
}

⑼ 編譯程序的綜合部分

綜合階段必須根據符號表和中間語言程序產生出目標程序,其主要工作包括代碼優化、存儲分配和代碼生成。代碼優化是通過重排和改變程序中的某些操作,以產生更加有效的目標程序。存儲分配的任務是為程序和數據分配運行時的存儲單元。代碼生成的主要任務是產生與中間語言程序符等價的目標程序,順序加工中間語言程序,並利用符號表和常數表中的信息生成一系列的匯編語言或機器語言指令。 編譯過程分為分析和綜合兩個部分,並進一步劃分為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代碼優化、存儲分配和代碼生成等六個相繼的邏輯步驟。這六個步驟只表示編譯程序各部分之間的邏輯聯系,而不是時間關系。編譯過程既可以按照這六個邏輯步驟順序地執行,也可以按照平行互鎖方式去執行。在確定編譯程序的具體結構時,常常分若干遍實現。對於源程序或中間語言程序,從頭到尾掃視一次並實現所規定的工作稱作一遍。每一遍可以完成一個或相連幾個邏輯步驟的工作。例如,可以把詞法分析作為第一遍;語法分析和語義分析作為第二遍;代碼優化和存儲分配作為第三遍;代碼生成作為第四遍。反之,為了適應較小的存儲空間或提高目標程序質量,也可以把一個邏輯步驟的工作分為幾遍去執行。例如,代碼優化可劃分為代碼優化准備工作和實際代碼優化兩遍進行。
一個編譯程序是否分遍,以及如何分遍,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其判別標准可以是存儲容量的大小、源語言的繁簡、解題范圍的寬窄,以及設計、編制人員的多少等。分遍的好處是各遍功能獨立單純、相互聯系簡單、邏輯結構清晰、優化准備工作充分。缺點是各遍之中不可避免地要有些重復的部分,而且遍和遍之間要有交接工作,因之增加了編譯程序的長度和編譯時間。
一遍編譯程序是一種極端情況,整個編譯程序同時駐留在內存,彼此之間採用調用轉接方式連接在一起(圖2)。當語法分析程序需要新符號時,它就調用詞法分析程序;當它識別出某一語法結構時,它就調用語義分析程序。語義分析程序對識別出的結構進行語義檢查,並調用「存儲分配」和「代碼生成」程序生成相應的目標語言指令。
隨著程序設計語言在形式化、結構化、直觀化和智能化等方面的發展,作為實現相應語言功能的編譯程序,也正向自動程序設計的目標發展,以便提供理想的程序設計工具。
參考書目
陳火旺、錢家驊、孫永強編:《編譯原理》,國防工業出版社,北京,1980。
A.V.Aho, Principles of Compiler Design,Addison Wes-ley, Reading, Massachusetts, 1977. 20世紀80年代以後,程序設計語言在形式化、結構化、直觀化和智能化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①隨著程序設計理論和方法的發展,相繼推出了一系列新型程序設計語言,如結構化程序設計語言、並發程序設計語言、分布式程序設計語言、函數式程序設計語言、智能化程序設計語言、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等;②基於語法、語義和語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上深刻地揭示了程序設計語言的內在規律和外在表現形式。與此相應地,作為實現程序設計語言重要手段之一的編譯程序,在體系結構、設計思想、實現技術和處理內容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變化和擴充。另外,編譯程序已作為實現編程的重要軟體工具,被納入到軟體支援環境的基本層軟體工具之中。因此,規劃編譯程序實現方案時,應從所處的具體軟體支援環境出發,既要遵循整個環境的全局性要求和規定,又要精心考慮與其他諸層軟體 工具之間的相互支援、配合和銜接關系。

⑽ 編譯原理學了有什麼用

對大多數人來說,學過編譯原理,應該可以知道對於很多代碼的優化,編譯器其實可以做好,不需要自己寫代碼的時候杞人憂天。在通用、局部的優化上,甚至編譯器往往做得比程序員好。

大概率會意識到編譯原理背後的故事,也許會沉迷在某個方向,也許還會樂於看一些奇妙的parser構建方式。

大概還可能會去學習類型系統,發現形式化的故事似乎在很多方面都有對應的版本,而後,他們也許會嘗試走向研究,去挑戰目前都沒有好好解決的代碼優化問題,也許會走向應用,用起LLVM,在上面加個target,支持一些新硬體,做個新語言的前端等。

編譯原理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旨在介紹編譯程序構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內容包括語言和文法、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法制導翻譯、中間代碼生成、存儲管理、代碼優化和目標代碼生成。 編譯原理是計算機專業設置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

編譯原理課程是計算機相關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和高等學校培養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基礎及核心課程,同時也是計算機專業課程中最難及最挑戰學習能力的課程之一。編譯原理課程內容主要是原理性質,高度抽象。

編譯可以分為五個基本步驟: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及中間代碼的生成、優化、目標代碼的生成。這是每個編譯器都必須的基本步驟和流程, 從源頭輸入高級語言源程序輸出目標語言代碼。

1、詞法分析

詞法分析器是通過詞法分析程序對構成源程序的字元串從左到右的掃描, 逐個字元地讀, 識別出每個單詞符號, 識別出的符號一般以二元式形式輸出, 即包含符號種類的編碼和該符號的值。

詞法分析器一般以函數的形式存在, 供語法分析器調用。當然也可以一個獨立的詞法分析器程序存在。完成詞法分析任務的程序稱為詞法分析程序或詞法分析器或掃描器。

2、語法分析

語法分析是編譯過程的第二個階段。這階段的任務是在詞法分析的基礎上將識別出的單詞符號序列組合成各類語法短語, 如「語句」, 「表達式」等.語法分析程序的主要步驟是判斷源程序語句是否符合定義的語法規則, 在語法結構上是否正確。

而一個語法規則又稱為文法, 喬姆斯基將文法根據施加不同的限制分為0型、1型、2型、3型文法, 0型文法又稱短語文法, 1型稱為上下文有關文法, 2型稱為上下文無關文法, 3型文法稱為正規文法, 限制條件依次遞增。

3、語義分析

詞法分析注重的是每個單詞是否合法, 以及這個單詞屬於語言中的哪些部分。語法分析的上下文無關文法注重的是輸入語句是否可以依據文法匹配產生式。

那麼, 語義分析就是要了解各個語法單位之間的關系是否合法。實際應用中就是對結構上正確的源程序進行上下文有關性質的審查, 進行類型審查等。

4、中間代碼生成與優化

在進行了語法分析和語義分析階段的工作之後, 有的編譯程序將源程序變成一種內部表示形式, 這種內部表示形式叫做中間語言或中間表示或中間代碼。

所謂「中間代碼」是一種結構簡單、含義明確的記號系統, 這種記號系統復雜性介於源程序語言和機器語言之間, 容易將它翻譯成目標代碼。另外, 還可以在中間代碼一級進行與機器無關的優化。

5、目標代碼的生成

根據優化後的中間代碼, 可生成有效的目標代碼。而通常編譯器將其翻譯為匯編代碼, 此時還需要將匯編代碼經匯編器匯編為目標機器的機器語言。

6、出錯處理

編譯的各個階段都有可能發現源碼中的錯誤, 尤其是語法分析階段可能會發現大量的錯誤, 因此編譯器需要做出錯處理, 報告錯誤類型及錯誤位置等信息。

閱讀全文

與編譯原理語法分析綜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c預編譯干什麼 瀏覽:22
hp網路共享文件夾 瀏覽:363
程序員如何不被廢 瀏覽:803
二進制流轉pdf 瀏覽:915
php判斷爬蟲 瀏覽:570
960除24除4簡便演算法 瀏覽:786
關於解壓英語翻譯 瀏覽:565
python控制鍵盤右鍵 瀏覽:920
php沒有libmysqldll 瀏覽:828
時政新聞app哪個好 瀏覽:906
手機已加密怎麼辦 瀏覽:201
安卓手機截屏怎麼傳到蘋果 瀏覽:527
京管家app哪裡下載 瀏覽:33
文件夾橫向排列的豎向排列 瀏覽:453
51單片機驅動攝像頭模塊 瀏覽:689
政府文件加密沒法轉換 瀏覽:373
android判斷棧頂 瀏覽:331
憑證軟體源碼 瀏覽:860
androidwebview滾動事件 瀏覽:11
如何將電腦上的圖片壓縮成文件包 瀏覽: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