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肺結節模型估演算法

肺結節模型估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04-23 04:57:55

① 肺小結節VS早期肺癌 如何預判更清晰

在確定肺小結節危險性傾向之前
絕大多數為良性病灶
肺結節是指圓形或卵圓形(長短軸之比≤2)、直徑≤3cm、完全為肺實質包裹,不伴淋巴結病變、肺不張或肺炎等的肺內病灶。其中直徑小於15mm的可以稱為肺小結節。2cm以上的肺結節約40%是惡性的,但10mm以下的小結節約99%是良性。肺結節的定義最早來自於放射學,Lillington等提出:「在確診前,所有肺結節都應被看做惡性。」但隨著肺癌篩查的進步,小結節絕大多數是良性病灶。因此,上述假定不再適用,對於小結節,在確定其危險性傾向之前,一般認為是良性的。
科學研究顯示,用容積倍增率預測篩查出肺小結節的危險,是基於「快速增長(倍增)的結節更可能是肺癌」這樣一個假設。如果倍增時間表示臨床行為,那麼篩查癌大多數是相當惰性的。
我院現在實際進行的肺癌低劑量CT篩查(LDCT)的劑量:每次輻射小於5mSv,大多數小於3mSv;對於體重80kg 以內者,小於3mSv。德國學者近年研究顯示,一次輻射不超過5mSv,沒有證據證明其與腫瘤的發生有關系。因此,這樣的CT篩查可以認為是安全的。參照國際肺癌篩查工作的處理原則,我們首先在常規篩查圖像上甄別各種病灶:直徑2mm作為陽性分界值,大於該直徑的腫瘤要求有與小於該直徑的腫瘤其隨訪方式不同,這個直徑稱為行動徑,大於5mm的病灶,將做進一步的超高解析度檢查,而5mm以下的病灶則不能定性,需要隨訪。
每一個未定性的非鈣化結節
至少CT隨訪兩年
關於肺結節的處理,Fleischner學會在2005年發表了關於實性肺結節的處理指南,2013年初發表了關於磨玻璃密度結節的處理指南。對於實性肺結節的處理,後來又修訂了方案,一般認為5mm以下實性小結節1年1查,5~10mm則3~6個月復查,超過10mm希望能夠進一步確定診斷。指南提示CT發現的每一個未定性或不確定的非鈣化結節都需要至少兩年的系列CT隨訪。2011年的周圍型肺腺癌國際多學科新分類系統提出AAH-AIS-MIA-IPA分類法,其中AAH(非典型性腺瘤樣增生)和AIS(原位腺癌)歸類為侵襲前病變,目前的資料顯示楔形切除後生存率100%,MIA(微侵癌)的楔形切除5年生存率則是接近100%。同時篩查顯示多原發肺腺癌不少見。因此新的指南提出了3條針對孤立磨玻璃密度結節和3條針對多發磨玻璃密度結節的意見:孤立磨玻璃密度結節,5mm以下無需隨訪,5mm以上第一次3個月復查看是否持續存在,然後每年復查,如果出現傾向性,則提交處理;多發結節參考孤立結節的方法,主要針對主病灶,其餘病灶不是轉移,而是危險性更低的同類病灶。
近年,英美專業人士已經提出過度診療的問題,美國學者Swensen研究顯示近99%的篩查結節是良性的。如果將此研究結果外推於高危人群,美國將會發現有1.5億個放射學上非鈣化、不定性肺結節,也就是說多數人都捲入了篩查,但肺癌數量並不多。基於上述理由,在處理上不宜太積極。
採用1024矩陣小視野
可精確採集病灶數據信息
我科針對肺內(微)小病灶,充分利用了現代多層CT的技術優勢,發展了一種獨特的成像技術,其主要技術特點是生理成像和超高解析度,前者充分舒展病灶及其背景肺組織,後者採用1024矩陣並小視野進行數據採集,得到0.24mm(=250mm÷1024)大小像素,明顯高於常規像素的0.98mm,使得5mm以上的病灶有足夠的像素充分表達病灶特點,讓醫生有足夠的信息量進行病灶性質判斷。該技術目前在院內俗稱1024掃描,主要針對5~15mm的肺小結節,尤其適用於磨玻璃密度結節。近1年的臨床實踐顯示,該技術對肺癌早期診斷有明顯優勢。

② 如何用深度學習進行CT影像肺結節探測(附

1.數據預處理
首先用SimpleITK把mhd圖片讀入,對每個切片使用Gaussian filter然後使用閾值-600把肺部圖片二值化,然後再分析該切片的面積,去掉面積小於30mm2的區域和離心率大於0.99的區域,找到3D的連通區域。
只保留0.68L到8.2L體積的區域,並且如果大於6000 mm2的區域到切片的中心區域的距離大於62mm也刪除該連通區。最後只留下一個最大的連通區域。
左邊是原始圖,右邊是切完肺的。
在實際中預處理中,我們可視化了每個肺的部分切片,存在一些bad case。主要有以下3種,我們也對這3種情況做了優化:
把肺邊緣結節切掉。因為閾值導致的,把二值化環境-600改成-150有改善。
切出來全部為黑的(未找到任何肺部區域)。有些ct圖是從頭部開始掃描的,導致影響了連通區域判斷,需要手動查看該mhd文件,看裡面的從第個切片到第幾個切片是肺部,在做完二值化操作後,人為把前面和後面的切片全部設置為0。
切出來只有一側肺部情況。
有些患者兩個肺的大小差別比較大,需要調整閾值,放寬閾值標注,把大於6000 mm2的區域到切片的中心區域的距離大於62mm也刪除該連通區,改為大於1500 mm2的區域到切片的中心區域的距離大於92mm也刪除該連通區。並且在最後一步,不只保留最大的連通區,同時保留最大的兩個連通區。
2.模型網路結構
我們的網路如圖所示,整體上是採用Unet+Resnet的思想。裡面每個Resnet Block都是由多個卷積層和bn層和relu層組成的。我們只展示主體結構(整體深度大概150多層):
3.整體優化思路
3.1 數據優化
肺部切割優化:這塊其實沒有完美的方法能把所有的肺一次性都切好。具體的思路我們已經在第1章數據預處理部分寫出來了:我們會先切一遍,然後將切肺中切的不好的,再調參數重新切一次。
10mm 以下結節的訓練數據增強。我們在沒做數據增強的情況下跑出來的模型,在驗證集上漏掉了不少10mm以下的結節,所以對這部分的結節做了增強。
3.2 工業界優化思路:模型架構 > 模型網路
我們的優化思路非常的工業界,用更多的計算資源,和更復雜的模型架構,並不把大量的時間用在調模型網路上面。
3.3 層次化Hard Mining
業界兩套網路的做法比較普遍,比如用Unet切割或Faster RCNN檢測,用3D CNN分類,如下圖所示。
我們用的是如下統一的一套模型架構,即3D Faster RCNN的RPN網路,沒有後續的全連接做分類,也並沒有
再在後面接一套3D CNN來做降假陽。能減少需要調節的網路參數。
該hard mining的過程,其實就是用上一層的模型作為下一層的輸入,每一層的訓練數據都選取比上一層更難分的。
這套架構,無需2套網路,只需要選擇一套較深的網路。
根據我們的經驗,採取層次化模型訓練,第二層模型froc能比第一層效果提升0.05,第三層能比第二層提升0.02。
3.4 LOSS 函數的設計
在計算loss函數的時候,我們做了2點優化。
1.在使用hard mining的時候,每個batchsize裡面負例的個數會明顯多於正例。為了防止算loss的時候被負例主導。我們將loss函數分成3個部分,負例的loss,正例的loss和邊框的loss。
2.在上一節提到的層次化hard mining,我們在最後一層訓練模型的時候,會修改loss函數的計算,對於分錯的負例和正例,做加權。這個思路和focal loss是很像的。
比如:
紅框裡面的部分,本來是負例,卻以很大的概率被分成正例,這部分在算loss的時候權值就大些。紅框外面的部分權值就小些。
4.本次比賽的關鍵點總結:
1) 解決了基於Intel extended Caffe的150多層深度網路的 3D Faster RCNN RPN網路收斂問題。
可以從2個方向來解決(線下Phi卡平台均已驗證過)。
a)將 drop out設置為 0.1。缺點是會容易過擬合。
b)先訓練一個crop size為32的模型
用這個模型做pre train model,訓練crop size 64的模型
依次類推。
直到完成crop size為128的模型訓練
由於時間關系,我們並未比較這2種思路的效果。比賽中使用的是第1個思路,收斂的更快些。
2) 提出層次化Hard Mining的訓練框架。並沒有採用常見的,unet做分割+3D CNN降假陽或者 2d faster rcnn做檢測+3D CNN降假陽的思路。我們只用了一套網路。減少了需要調節的網路參數。
3) 重新設計了loss函數,防止負例主導loss的計算, 並且在降低loss的過程中,更聚焦於分錯的訓練樣本。
5. 經驗總結:
我們團隊雖然過往深度學習架構經驗多,但對醫學影像處理的know how屬於尚在探索之中。所以,我們的優化思路,是用更多的計算資源,和更復雜的模型架構,來彌補沒有專用模型網路積累的短板。在第一輪比賽時通過調用比較充足的計算資源時效果比較顯著,但在第二輪限定計算資源的多CPU的框架上,比較受限於計算資源及時間。
在計算資源比較充沛的情況下,選取比較深的Resnet效果會明顯。在資源受限的實際場合或者現實的生產環境,我們有兩點啟發:
學會認同重復造輪子的基礎性工作。第一輪比賽我們是pytorch框架,第二輪按要求在caffe上實現,特別是在Intel Extended Caffe對3D支持有限,重寫了不少很基礎的模塊,這種貌似重復造輪子的工作,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鍛煉了我們深入到框架底層的能力,從而對不同框架的性能特點有更深的認識,這種重寫甚至還因此幫我們找到我們第一版pytorch代碼里detect部分存在的一個bug。
根據資源靈活優化訓練策略乃至模型。我們的3D Faster RCNN 初期在Extended Caffe 上過於耗時,但因為在計算資源充足環境下我們的做法比較有效,所以沒有去考慮一些更快的檢測演算法,比如SSD、YOLO等,這點也算是路徑依賴的教訓了。

③ 肺結節長到多大會比較危險你有什麼看法

肺結節是指肺部直徑小於3厘米的球形病變。隨著胸部CT在體檢中的廣泛應用,肺結節的檢出率越來越高。很多人被查出肺結節時沒有任何不適,擔心自己可能是肺癌就像他們在網上說的那樣,因為只有結節的大小是非常危險的,醫生總是會根據結節的性質為患者選擇更合適的治療方法。大多數時候,醫生會保持對大多數結節的觀察視野。建議更多的患者通過定期監測觀察淋巴結的變化,但醫生明確表示也有兩種類型的結節。

惡性肺結節落在5mm以下的概率一般為0~1%;5-10-m20mm結節的惡性概率為6-28%,惡性的可能性更大,幾乎超過60%,與毛玻璃肺結節的惡性程度相似!

④ 怎麼判斷肺結節的良惡性發現肺部結節怎麼治療

由於其他疾病,大多數患者在體檢或胸部檢查時發現肺結節。一旦發現肺結節,就不必太緊張。醫生在看了ct片或做了一些其他檢查後,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出判斷,同時給出更充分和適當的建議,幫助你解決問題。 或者給你兩個選擇來決定選擇一個。因此,肺結節是患者和醫生的常見問題。當然,有時候你會更加糾結,尤其是當不同醫院的醫生給出不同的建議時。

鈣化其實也表示良性,因為惡性肺結節不會顯示鈣化。如果肺部結節周圍出現炎症或肺氣腫和支氣管增厚,則基本上可以確定為惡性結節。相反,如果肺結節有衛星聚焦,暈等提示,則表示它是良性結節。肺結節可以通過各種檢查方法如ct來確定。


最後,關於以上怎麼判斷肺結節的良惡性發現肺部結節怎麼治療的問題,今天就分析到這里。

⑤ 肺結節的診斷鑒別

1 醫技檢查
1.1 實驗室檢查
1.11 血液檢查:活動進展期可有白細胞減少、貧血、血沉增快。約有1/2左右的患者血清球蛋白部分增高,以IgG增高者多見,其次是IgG、IgM增高較少見。血漿白蛋白減少。血鈣增高,血清尿酸增加,血清鹼性磷酸酶增高。血清血管緊張素轉化酶(SACE)活性在急性期增加(正常值為17.6~34u/ml),對診斷有參考意義,血清中白介素-2-受體(IL-2R)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體(sIL-2R)升高,對結節病的診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也可以a1-抗胰蛋白酶、溶菌酶、ß2-微球蛋白(ß2-MG)、血清腺苷脫氫酶(ADA)、纖維連結蛋白(Fn)等升高,在臨床上有一定參考意義。
1.12 結核菌素試驗:約2/3結節病人對100u結核菌素的皮膚試驗無反應或極弱反應。
1.13 結節病抗原(Kveim)試驗:以急性結節病人的淋巴結或脾組織製成1:10生理鹽水混懸液體為抗原。取混懸液0.1~0.2ml作皮內注射,10天後注射處出現紫紅色丘疹,4~6周後擴散到3~8mm,形成肉芽腫,為陽性反應。切除陽性反應的皮膚作組織診斷,陽性率為75%~85%。有2%~5%假陽性反應。因無標准抗原,故應用受限制,近年逐漸被淘汰。
1.14 活體組織檢查:取皮膚病灶、淋巴結、前斜角肌脂肪墊、肌肉等組織作病理檢查可助診斷。在不同部位摘取多處組織活檢,可提高診斷陽性率。
1.15 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檢查:結節病患者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檢查在肺泡炎階段淋巴細胞和多核白細胞明顯升高,主要是T淋巴細胞增多,CD4+、CD4+/CD8+比值明顯增高。此外B細胞的功能亦明顯增強。BALF中IgG、IgA升高,特別是IgG1、IgG3升高更為突出。有報道若淋巴細胞在整個肺效應細胞中的百分比大於28%時,提示病變活動。
1.16 經纖維支氣管鏡肺活檢(TBLB):結節病TBLB陽性率可達63%~97%,0期陽性率很低,Ⅰ期50%以上可獲陽性,Ⅱ、Ⅲ期陽性率較高。
1.2 X線檢查:異常的胸部X線表現常是結節病的首要發現,約有90%以上患者伴有胸片的改變。目前普通X線片對結節病的分期仍未統一。1961年,Scandding將結節病分為四期(1~4期),近年又將其分為五期(0,1~4期)。而目前較為常用的仍是Siltzbach分期,國內亦採用此分類方法。
1.21 0期 肺部X線檢查陰性,肺部清晰。
122 Ⅰ期 兩側肺門和(或)縱隔淋巴結腫大,常伴右氣管旁淋巴結腫大,約佔51%。
123 Ⅱ期 肺門淋巴結腫大,伴肺浸潤。肺部病變廣泛對稱地分布於兩側,呈1~3mm的結節狀、點狀或絮狀陰影。少數病例可分布在一側肺或某些肺段。病灶可在一年逐漸吸收,或發展成肺間質纖維化,約佔25%。
1.24 Ⅲ期 僅見肺部浸潤或纖維化,而無肺門淋巴結腫大,約佔15%。
1.25 以上分期的表現並不說明結節病的發展的順序規律,Ⅲ期不一定從Ⅱ期發展而來。
1.3 胸部計算機體層掃描(CT):普通X線胸片對結節病診斷的正確率僅有50%,甚至有9.6%胸片正常的人肺活檢為結節病。因此,近年來CT已廣泛應用於結節病的診斷。能較准確估計結節病的類型、肺間質病變的程度和淋巴結腫大的情況。尤其是高分瓣薄層CT,為肺間質病變的診斷更為精確,其層厚為1~2mm。
1.4 67鎵(67Ga)肺掃描檢查:肉芽腫活性巨噬細胞攝取67Ga明顯增加,肺內結節病肉芽腫性病變和肺門淋巴結可被67Ga所顯示,可協助診斷,但無特異性。
2 診斷依據
2.1 臨床診斷
2.11 X線胸片:雙側肺門及縱隔淋巴結對稱性腫大(偶見單側肺門淋巴結腫大),伴或不伴有肺內網狀、結節狀、片狀陰影。必要時參考胸部CT進行分期。
2.12 活體組織病理檢查:證實或符合結節病。(取材部位可為表淺腫大的淋巴結、縱隔腫大淋巴結、支氣管內膜的結節、前斜角肌脂肪墊淋巴結,肝臟穿刺或肺活檢等)。
2.13 Kveim試驗陽性。
2.14 血清血管緊張素轉換酶(SACE)活性升高(接受激素治療或無活動性的結節病患者可在正常范圍)。
2.15 STU PPD-S試驗或STU結核菌素試驗為陰性或弱陽性反應。
2.16 高血鈣、高尿鈣,血鹼性磷酸酶增高,血漿免疫球蛋白增高,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T淋巴細胞及其亞群的檢查結果,可作為診斷結節病活動性的參考指標。有條件時可作67鎵同位素SPECT顯像或γ照像,了解病變侵犯的程度和范圍。
2.17 具有1、2或1、3條者可診斷為結節病;第4、5、6條為重要的參指標,本病應綜合診斷、動態觀察,排除結核病、淋巴系統腫瘤或其它肉芽腫性疾病。
2.2 分型
2.21 胸內結節病:0期:無異常X線所見;Ⅰ期:肺門淋巴結腫大,而肺部無異常;ⅡA期:肺部彌漫性病變,同時有肺門淋巴結腫大;ⅡB期:肺部彌漫性病變,不伴肺門淋巴結腫大;Ⅲ期:肺纖維化。
2.22 全身多臟器結節病:胸內及胸外均受侵犯。(肺外淋巴結腫大、眼或皮膚病變多見,神經、消化、心血管、內分泌系統有時也可受累)。
2.23 結節病活動性的判定:①活動性:病情進展,SACE活性增高,免疫球蛋白增高或血沉增快。有條件時可做支氣管肺泡灌洗,根據灌洗液中的淋巴細胞百分數和T輔助細胞/T抑制細胞的比值,或作67鎵掃描來判定活動性;②無活動性:SACE、免疫球蛋白、T4/T8客觀指標基本正常。病情處穩定狀態。

⑥ 什麼是Mayo模型計算惡性概率

將影像學特徵和臨床特徵納入模型,綜合評估肺癌可能性大小。

⑦ 肺結節是什麼

肺結節與核桃大小相似,在胸部x線或ct上為肺內小於3cm的緻密結節,它們大多數會在體檢中發現,無典型臨床症狀或僅有咳嗽、痰、喘息、呼吸困難等呼吸系統症狀。1、感染性結節:結核最常見,其次為真菌感染和細菌感染;2、腫瘤結節:良惡性、良性腫瘤包括錯構瘤、硬化細胞瘤、炎性假瘤、纖維瘤、惡性腫瘤包括腺癌、鱗癌、大細胞癌、小細胞癌等。

防病於未然,就是說我們要在肺癌發生前做一些預防性的措施,這一類措施我們稱之為一級預防,有哪些呢?第一個首先是要禁止吸煙以及不吸二手煙;第二類是盡量去減少污染空氣的吸入,保護環境;第三類是職業的預防,要戴口罩,避免職業中的一些危害;第四大類要科學的飲食,多吃水果、蔬菜,以預防肺癌。

⑧ 正常人肺部有結節,肺部有結節嚴不嚴重呢

正常人肺部有結節,肺部有結節嚴不嚴重呢?

改革開放以後,大家的腰包都鼓起來了,也不在為溫飽感覺到發愁,於是就有不少人越來越重視自己健康,所以每年的體檢也成為了很多人必備的一個項目。在這些常規的體檢項目之中,就包括胸部CT,這不檢查還不當緊,一檢查被查出來肺結節,看到需要定期隨訪,心裡就感覺比較忐忑不安。

目前國內沒有比較確切的關於肺結節的確診人數的資料,但是根據各個醫院的檢查結果顯示我國的40歲以上人群的肺結節的檢出率高達20%,而國內40歲以上的人口數量大約有5.5億,粗略估算國內的肺結節患者有1億多人。


如果高度考慮肺結節是惡性的,那就盡量手術切除。如果肺結節的性質不太容易判斷,那就可以定期復查,也可以直接做病理檢查明確診斷。但是需要注意,病理檢查的取材只是一部分,所以並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肺結節,這樣的話自然存在誤診的情況。

⑨ 如何才能通過結節的體積來判斷肺結節的好壞

我們需要告訴你們的是肺結節是否是惡性的,事實上,簡單的檢查很難判斷,一般需要進一步的檢查和定期的檢查來確定它是否是惡性的。一般來說,如果你的肺結節在一年內屬於 4Mm,每年兩次回訪,如果你屬於 4 -6Mm,你應該在一年內回來。'' 如果結節大小為 6 -8Mm,則需每 6 - 8 個月回診一次。如果他們超過 8 毫米的大小,他們必須再減半的時間。最好是每 3 - 6 個月去看他們一次,以便於醫生觀察結核的性質和判斷善惡。

對於肺結節,其實我們不用那麼擔心,在臨床上 90% 的結節都是良性表現,惡性往往比較少見,即使是真的惡性,但在發現的時候情況比較好,此時早期發現在治療中,即使癌變治癒的幾率很高,也不要太擔心這一點。只要多注意定期回訪就行了。

⑩ 關於肺結節

孤立性肺結節嚴格意義上是一個肺部的影像學概念。
孤立性肺結節具體的特點為CT上發現單一孤立的肺部結節,邊界清楚、影像不透明、最大直徑≤30mm、周圍為含氣肺組織所包繞,無肺不張、肺門增大或胸腔積液表現。
隨著CT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孤立性肺結節的患者越來越多。
按照結節的大小分為小結節(<8mm)、典型孤立性肺結節(8~30mm)。按照肺結節的密度不同,分為實性肺結節和亞實性肺結節,亞實性肺結節又可分為部分實性結節和純磨玻璃結節。
由於病灶本身較小,多無明顯臨床症狀。少部分肺結核或感染患者,可出現發熱、咳嗽、胸痛等症狀。
孤立性肺結節的處理策略可分為動態觀察和手術切除。
肺惡性結節如果不能及時治療,可能出現轉移,甚至影響壽命。
大多結節可保持穩定,對於出現明顯變化或不能除外惡性的結節可採取積極手術治療,預後多良好。
你需要到哪個科室就診?
胸外科、呼吸內科、腫瘤科
為什麼會得孤立性肺結節?
孤立性肺結節的性質多樣,出現孤立性肺結節表現的疾病種類很多,原因各不相同。 感染性結節,多與病原體感染有關,如結核分枝桿菌、真菌、細菌等。 對於肺惡性腫瘤,危險因素包括吸煙、大氣污染、烹飪油煙、職業接觸(包括砷、鎘、鉻、鎳、石棉、煤煉焦過程、氡、電離輻射等)、飲食因素、遺傳易感性、基因變異等。 其他大部分孤立性肺結節原因並不明確。
查看詳情
怎麼知道得了孤立性肺結節?
孤立性肺結節較小,對肺部組織結構、功能的影響不大,一般患者多無明顯症狀。部分患者可出現輕微症狀,如咳嗽、咳痰、胸痛等。 若為肺部感染或結核所致的孤立性肺結節,可能出現相應感染或結核症狀。 多數人為體檢發現。
查看詳情
需要做哪些檢查來確診孤立性肺結節?
孤立性肺結節通過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腫瘤標志物、結核γ干擾素釋放試驗等)、影像學檢查(CT、MRI、PET-CT)、氣管鏡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來確診。 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對肺結節的診斷有輔助作用。 對於結核、肺炎、肺惡性腫瘤可有一些實驗室檢查陽性結果提供一個診斷的方向。 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在孤立性肺結節的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 影像學檢查多以胸部CT或胸部增強CT為主,可以顯示病灶的局部影像特徵,為後續的處理提供依據。 頭顱MRI、全身骨顯像、腹部超聲在評價肺惡性腫瘤有無遠處轉移中有重要作用。 PET-CT檢查可用於肺結節的鑒別診斷、肺癌分期、轉移灶檢測、療效評價、腫瘤復發轉移監測等。現在臨床上已得到廣泛應用。 氣管鏡檢查 觀察氣管和支氣管中的病變,並取得病理證據(包括在直視下鉗取、刷檢、肺泡灌洗、經氣管的針刺活檢)。 對於懷疑肺癌患者,對制定手術切除范圍、方式有重要意義。 對於孤立性肺結節患者可能多無陽性發現。 組織病理學檢查 病理診斷為診斷肺結節的金標准。 病理診斷的標本可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如氣管鏡活檢、經皮的病灶穿刺活檢、經手術的取材等。
查看詳情
醫生是怎麼診斷孤立性肺結節的?
發現可疑結節後可以採取的措施必定是CT、PET、CT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手術或觀察隨訪這五者之一或不同措施的組合。 診斷重點在於評估孤立性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評估方法包括臨床信息、影像學方法、腫瘤標志物方法,並參考臨床肺癌概率數據。
查看詳情
孤立性肺結節需要和哪些疾病區別?
孤立性肺結節本身並不是一個肯定的診斷。 孤立性肺結節主要是針對肺結節本身的鑒別診斷。 對於孤立性肺結節的鑒別主要圍繞肺癌、肺結核、炎性假瘤、肺部良性腫瘤等常見疾病展開。 通過影像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可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查看詳情
怎麼治療孤立性肺結節?
對於孤立性肺結節主要根據肺癌危險因素、結節大小、實性成分、隨訪後的變化等因素採取不同的處理策略。 對於分為>8~30 mm、≤ 8 mm 的孤立性實性肺結節推薦按照不同的評估處理策略進行。 單個不明原因結節直徑>8 mm 者,建議臨床醫生通過定性地使用臨床判斷和(或)定量地使用驗證模型評估惡性腫瘤的預測概率,一般傾向於積極處理。 對於單個實性結節直徑≤ 8 mm ,根據其肺癌相關風險和大小,進行不同時間的隨訪。 對於磨玻璃結節小於10 mm 者,可根據不同大小進行定期隨訪;如果直徑超過 10 mm,需非手術活檢和(或)手術切除。 需注意的是,純磨玻璃結節的 CT 隨訪應對結節處採用薄層平掃技術;如果結節增大(尤其是直徑>10 mm)或出現實性成分增加,通常預示為惡性轉化,需進行非手術活檢和(或)考慮切除。 對於混合密度結節,除評估其病灶大小外,了解其內部實性成分的比例更加重要。混合密度結節≤ 8 mm 者,建議在不同時間進行 CT 隨訪 ;>8 mm 者建議在 3 個月重復胸部 CT 檢查,若結節持續存在,隨後建議使用 PET-CT、非手術活檢和(或)手術切除進一步評估。
查看詳情
孤立性肺結節有哪些危害?
不同類型的結節可能存在不同的危害。 肺結核、肺部感染等可能造成局部器官功能受損或導致其他部位感染。 肺惡性結節如果不能及時治療,可能出現轉移,甚至影響壽命。
查看詳情
治療後的效果怎麼樣?
早期及時診斷、合理治療孤立性肺結節中的肺部微小肺癌,是提高患者生存、改善預後的關鍵。
怎麼預防孤立性肺結節?
肺孤立性結節為籠統的概念,並無有效的預防措施。 針對感染性結節患者,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避免接觸病原體可能起到預防的作用。 對於肺癌等惡性結節患者,戒煙、避免污染環境等措施,可避免危險因素的影響,有一定預防作用。
查看詳情
參考文獻
[1]. 陳孝平,汪建平,趙繼宗.外科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2]. 石遠凱.中華醫學網路全書:腫瘤學(五).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 [3]. 胡盛壽,王俊.外科學:胸心外科分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4]. 吳肇漢,秦新裕,丁強.實用外科學:上冊.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查看詳情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遵循醫生指導。 網路名醫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了解症狀
結節
結節是可觸及的局限性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實質性皮膚損害。結節的形成可以是炎症性或非炎症性,可累及表皮、真皮或皮下組織,大小不一,小至粟粒,大如櫻桃或更大,互相融合

與肺結節模型估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高精度快速演算法 瀏覽:205
c預編譯干什麼 瀏覽:22
hp網路共享文件夾 瀏覽:363
程序員如何不被廢 瀏覽:806
二進制流轉pdf 瀏覽:916
php判斷爬蟲 瀏覽:571
960除24除4簡便演算法 瀏覽:786
關於解壓英語翻譯 瀏覽:565
python控制鍵盤右鍵 瀏覽:921
php沒有libmysqldll 瀏覽:828
時政新聞app哪個好 瀏覽:906
手機已加密怎麼辦 瀏覽:201
安卓手機截屏怎麼傳到蘋果 瀏覽:529
京管家app哪裡下載 瀏覽:33
文件夾橫向排列的豎向排列 瀏覽:453
51單片機驅動攝像頭模塊 瀏覽:689
政府文件加密沒法轉換 瀏覽:373
android判斷棧頂 瀏覽:331
憑證軟體源碼 瀏覽:860
androidwebview滾動事件 瀏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