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李委明估演算法

李委明估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04-28 03:49:54

1. 例二 用華圖李委明老師的 牛吃草 表格法 如何解

我不太明白他的表格法是一種什麼樣的方法。
牛吃草其實沒那麼難,只需要記住一條公式就可以了。
那就是:原來的+變化的=最終的。
那麼,就如例2題目可以列出兩個式子:
1,原來的人數+15分鍾來的人數=3個入口15分鍾進入的人數
即為:原來的人數+15分鍾來的人數=45個入口1分鍾進入的人數。
2,原來的人數+10分鍾來的人數=4個入口10分鍾進入的人數。
即為:原來的人數+10分鍾來的人數=40個入口1分鍾進入的人數。
1-2得:1分鍾來的人數=1個入口1分鍾進入的人數。
帶入1式得:原來的人數+15分鍾來的人數=45分鍾來的人數。
即:原來的人數=30分鍾來的人數。
即,從13:00開始進入,選擇A項。

PS:::考公要復習的很多,最簡單的也是最好記的。如果單純的為了記住巧法而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往往會得不償失。
PS:::不懂還可繼續問。。

2. 跪求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李委明老師的名師模塊班的數量分析和資料分析的視頻

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模塊班網路網盤免費資源在線學習

鏈接: https://pan..com/s/1xKnW_koDVKDjplm4wFAIqA

提取碼: 8ku5

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模塊班 第9講:直除法-基礎型.rmvb 第8講:估演算法.rmvb 第7講:圖形法.rmvb 第6講:核心要點.rmvb 第4講:結構閱讀.rmvb 第3講:統計術語(2).rmvb 第39講:春聯2016材料四.rmvb 第38講:春聯2016材料二.rmvb 第37講:國家2017材料四.rmvb 第36講:國家2017材料三.rmvb 第35講:國家2017材料一.rmvb 第34講:修正法-乘除截位修正.rmvb 第33講:修正法-相對誤差估計.rmvb 第32講:增長率逆推公式.rmvb

3. 求華圖教育李委明的數量關系「秒殺八法」

您好,很高興為您服務!
李委明老師的「秒殺八法」是:
直接代入法 2.數字特性法 3.不定方程組 4.調和平均數
5.劃歸為一法 6.比例分數法 7.多次相遇型 8.割補平移法
建議您到華圖網校http://v.htexam.com/htnews/html/shipin/2011/0331/24208.html?1301549049 觀賞李委明老師的精彩講解吧!
最後預祝您考試成「公」,感謝您對華圖教育的支持!

4. 速算技巧 差分法

李委明提示:
「差分法」是在比較兩個分數大小時,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難以解決時可以採取的一種速算方式。
適用形式:
兩個分數作比較時,若其中一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都比另外一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分別僅僅大一點,這時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經常很難比較出大小關系,而使用「差分法」卻可以很好地解決這樣的問題。
基礎定義:
在滿足「適用形式」的兩個分數中,我們定義分子與分母都比較大的分數叫「大分數」,分子與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小分數」,而這兩個分數的分子、分母分別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數我們定義為「差分數」。例如:324/53.1與313/51.7比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數」,313/51.7就是「小分數」,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數」。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則——
「差分數」代替「大分數」與「小分數」作比較:
1、若差分數比小分數大,則大分數比小分數大;
2、若差分數比小分數小,則大分數比小分數小;
3、若差分數與小分數相等,則大分數與小分數相等。
比如上文中就是「11/1.4代替324/53.1與313/51.7作比較」,因為11/1.4>313/51.7(可以通過「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簡單得到),所以324/53.1>313/51.7。
特別注意:
一、「差分法」本身是一種「精演算法」而非「估演算法」,得出來的大小關系是精確的關系而非粗略的關系;
二、「差分法」與「化同法」經常聯系在一起使用,「化同法緊接差分法」與「差分法緊接化同法」是資料分析速算當中經常遇到的兩種情形。
三、「差分法」得到「差分數」與「小分數」做比較的時候,還經常需要用到「直除法」。
四、如果兩個分數相隔非常近,我們甚至需要反復運用兩次「差分法」,這種情況相對比較復雜,但如果運用熟練,同樣可以大幅度簡化計算。

5. 行測數量關系十大技巧

★【速算技巧一:估演算法】

「估演算法」毫無疑問是資料分析題當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計算進行之前必須考慮能否先行估算。所謂估算,是在精度要求並不太高的情況下,進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選項相差較大,或者在被比較數據相差較大的情況下使用。估算的方式多樣,需要各位考生在實戰中多加訓練與掌握。
進行估算的前提是選項或者待比較的數字相差必須比較大,並且這個差別的大小決定了「估算」時候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

「直除法」是指在比較或者計算較復雜分數時,通過「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兩位),從而得出正確答案的速算方式。「直除法」在資料分析的速算當中有非常廣泛的用途,並且由於其「方式簡單」而具有「極易操作」性。
「直除法」從題型上一般包括兩種形式:
一、比較多個分數時,在量級相當的情況下,首位最大/小的數為最大/小數;
二、計算一個分數時,在選項首位不同的情況下,通過計算首位便可選出正確答案。
「直除法」從難度深淺上來講一般分為三種梯度:
一、簡單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二、通過動手計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三、某些比較復雜的分數,需要計算分數的「倒數」的首位來判定答案。

★【速算技巧三:截位法】

所謂「截位法」,是指「在精度允許的范圍內,將計算過程當中的數字截位(即只看或者只取前幾位),從而得到精度足夠的計算結果」的速算方式。在加法或者減法中使用「截位法」時,直接從左邊高位開始相加或者相減(同時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進位與錯位),知道得到選項要求精度的答案為止。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時,為了使所得結果盡可能精確,需要注意截位近似的方向:
一、擴大(或縮小)一個乘數因子,則需縮小(或擴大)另一個乘數因子;
二、擴大(或縮小)被除數,則需擴大(或縮小)除數。
如果是求「兩個乘積的和或者差(即a*b+/-c*d),應該注意:
三、擴大(或縮小)加號的一側,則需縮小(或擴大)加號的另一側;
四、擴大(或縮小)減號的一側,則需擴大(或縮小)減號的另一側。
到底採取哪個近似方向由相近程度和截位後計算難度決定。
一般說來,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時,若答案需要有N位精度,則計算過程的數據需要有N+1位的精度,但具體情況還得由截位時誤差的大小以及誤差的抵消情況來決定;在誤差較小的情況下,計算過程中的數據甚至可以不滿足上述截位方向的要求。所以應用這種方法時,需要考生在做題當中多加熟悉與訓練誤差的把握,在可以使用其它方式得到答案並且截位誤差可能很大時,盡量避免使用乘法與除法的截位法。

★【速算技巧四:化同法】

所謂」化同法」,是指「在比較兩個分數大小時,將這兩個分數的分子或分母化為相同或相近,從而達到簡化計算」的速算方式。一般包括三個層次:
一、將分子(分母)化為完全相同,從而只需要再看分母(或分子)即可;
二、將分子(或分母)化為相近之後,出現「某一個分數的分母較大而分子較小」或「某一個分數的分母較小而分子較大」的情況,則可直接判斷兩個分數的大小。

★【速算技巧五:差分法】

「差分法」是在比較兩個分數大小時,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難以解決時可以採取的一種速算方式。
適用形式:兩個分數作比較時,若其中一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都比另外一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分別僅僅大一點,這時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經常很難比較出大小關系,而使用「差分法」卻可以很好地解決這樣的問題。

★【速算技巧六:插值法】

「插值法」是指在計算數值或者比較數大小的時候,運用一個中間值進行「參照比較」的速算方式,一般情況下包括兩種基本形式:
一、在比較兩個數大小時,直接比較相對困難,但這兩個數中間明顯插了一個可以進行參照比較並且易於計算的數,由此中間數可以迅速得出這兩個數的大小關系。比如說A與B的比較,如果可以找到一個數C,並且容易得到A>C,而BB。
二、在計算一個數值F的時候,選項給出兩個較近的數A與B難以判斷,但我們可以容易的找到A與B之間的一個數C,比如說AC,則我們知道F=B(另外一種情況類比可得)。

★【速算技巧七:湊整法】

「湊整法」是指在計算過程當中,將中間結果湊成一個「整數」(整百、整千等其它方便計算形式的數),從而簡化計算的速算方式。「湊整法」包括加/減法的湊整,也包括乘/除法的湊整。
在資料分析的計算當中,真正意義上的完全湊成「整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由於資料分析不要求絕對的精度,所以湊成與「整數」相近的數是資料分析「湊整法」所真正包括的主要內容。

★【速算技巧八:放縮法】

「放縮法」是指在數字的比較計算當中,如果精度要求並不高,我們可以將中間結果進行大膽的「放」(擴大)或者「縮」(縮小),從而迅速得到待比較數字大小關系的速算方式。
若A>B>0,且C>D>0,則有:
1)A+C>B+D
2)A-D>B-C
3)A*C>B*D
4)A/D>B/C
這四個關系式即上述四個例子所想要闡述的四個數學不等關系,是我們在做題當中經常需要用到的非常簡單、非常基礎的不等關系,但確實考生容易忽略,或者在考場之上容易漏掉的數學關系,其本質可以用「放縮法」來解釋。

★【速算技巧九:增長率相關速演算法】

計算與增長率相關的數據是做資料分析題當中經常遇到的題型,而這類計算有一些常用的速算技巧,掌握這些速算技巧對於迅速解答資料分析題有著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
兩年混合增長率公式:
如果第二期與第三期增長率分別為r1與r2,那麼第三期相對於第一期的增長率為:
r1+r2+r1× r2
增長率化除為乘近似公式:
如果第二期的值為A,增長率為r,則第一期的值A′:
A′=A/1+r≈A×(1-r)
(實際上左式略大於右式,r越小,則誤差越小,誤差量級為r2)
平均增長率近似公式:
如果N年間的增長率分別為r1、r2、r3……rn,則平均增長率:
r≈r1+r2+r3+……rn/n
(實際上左式略小於右式,增長率越接近,誤差越小)

★【速算技巧十:綜合速演算法】

「綜合速演算法」包含了我們資料分析試題當中眾多體系性不如前面九大速算技巧的速算方式,但這些速算方式仍然是提高計算速度的有效手段。
平方數速算:
牢記常用平方數,特別是11~30以內數的平方,可以很好地提高計算速度:
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
441、484、529、576、625、676、729、784、841、900
尾數法速算:
因為資料分析試題當中牽涉到的數據幾乎都是通過近似後得到的結果,所以一般我們計算的時候多強調首位估算,而尾數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因此資料分析當中的尾數法只適用於未經近似或者不需要近似的計算之中。歷史數據證明,國考試題資料分析基本上不能用到尾數法,但在地方考題的資料分析當中,尾數法仍然可以有效地簡化計算。

6. 資料分析解題技巧有哪些

資料分析是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科目五大模塊之一,通常由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主要考察考生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針對一段資料一般有1-5個問題,報考者需要根據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可以說,資料分析測驗的試題著重考查應試者以文字、圖形、表格三種形式的數據性、統計性資料進行綜合分析與加工的能力,應試者不但要能讀懂統計圖表,即准確地把握各項數據的含義及其相互間的關系,而且要能通過簡單的數學運算把握數據的規律,從而對我們的工作和學習起到指導、定向以及調整的重要作用。

技巧一:尾數法、首數法——尾數、首數判斷選答案

尾數法,主要指由結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幾位數字來確定選項的方法,常被運用於和、差的計算中,偶爾用於乘積的計算。

首數法與尾數法類似,是通過運算結果的首位數字或前幾位數字來確定選項的方法。一般運用於加、減、除法中,在除法運算中運用最廣泛。

技巧二:范圍限定法——限定算式數據范圍選答案

范圍限定法是指通過對計算式中數據進行放大或縮小,將計算式的數值限定在一定范圍內,再通過選項或其他限定條件來選擇正確選項或進行大小比較。在使用范圍限定法時,要注意放縮的一致性。

技巧三:乘除法轉化法——除法化乘法簡化計算

乘除法轉化法是只在計算某一分式的具體數值時,如果除數的形式為(1+x),其中|x|<10%,且選項間的差距大於絕對誤差時,可以將除法轉化為乘法從而降低計算難度。

四招幫你突破行測資料分析題:http://hi..com/gwyks/item/5676babd4e5008402aebe3df

祝你好運了

7. 做資料分析題時有時需要估算,比如四捨五入 可是四捨五入的不好會影響計算結果 請問有沒有什麼秘訣

四捨五入的方法最好不要隨便使用,需要估算的時候盡量採用直除法、截位法、差分法、化同法、插值法等成熟技巧,方法的內容可以參考李委明老師《資料分析模塊寶典》

8.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資料分析里的計算題主要涉及什麼數學知識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簡稱AAT)是指專門用於測查與行政職業上的成功有聯系的一系列心理潛能的標准化考試。它不同於一般的智力測驗,也不同於公共基礎知識或具體專業知識技能的測驗,它主要是通過測試一系列心理潛能,預測考生在行政職業領域內多種職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這種考試測驗的是一個人在多年生活、學習和實踐中通過積累而形成的能力,其性質是一種基本潛在能力的考試。
中央、國家機關的公務員考試包括筆試(公共科目、專業科目)和面試。以前公共科目筆試按A、B類職位分別進行。A類職位筆試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A)和《申論》;B類職位筆試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B);專業科目筆試和面試時間由招考部門自行通知。從2006年開始,A、B類都要考一樣的科目,就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只不過《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分別命題。各個地方的考試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有筆試和面試。筆試科目各有不同,北京、山東、浙江、上海和廣東等省的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黑龍江省的筆試科目為《綜合基礎知識》、《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要報地方公務員考試的同學要注意查閱當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簡章,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目前就公務員考試改革的趨勢來看,傾向於向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靠攏。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包括五大部分內容: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和資料分析。根據每年考試大綱的要求,這五部分內部會有一些題型和題量的變化,但這五部分內容不會變。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准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1]數量關系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學運算等。判斷推理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9. 行測數量關系解題技巧

您好,上海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一、認清題型難度,克服懼怕心理
「數量關系」問題到底有多難?很多同學認為這部分考題相當於大學水平,因為不少大學生甚至研究生都不一定能解答。其實,「數量關系」問題所涉及的知識一般不超過高中范圍。它主要考查考生在短時間里和高壓力下快速理解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對於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考生來說,解題所需要的基本知識是完全具備的。只要通過一段時間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解題速度,完全可以攻克「數量關系」問題。所以,從心理上,對「數量關系」問題不應該有恐懼感。
二、熟練求解方程,巧妙提高速度。
大家知道「數量關系」中很多題型有對應的速算技巧,有些考生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就是每道題都想有巧妙的方法,把最基本的解方程的方法給拋棄了。其實,做「數量關系」題最忌諱的就是花太長時間去想做題的技巧。就算一道題有技巧,但你是想了3分鍾後才發現,那這種技巧就沒有價值了。所以,很多題目如果不能立刻想到對應技巧,就可以用最傳統的解方程的方法了。尤其是有些題目,解方程往往是最簡單的方法,比如牛吃草問題。當然,同樣是解方程,不同人的速度相差卻很大。解方程也有一定的技巧。第一點就是「列而不解」,即雖然方程組中有多個變數,卻不一定要把每個變數都解出來;第二點就是「保留所求項」,即方程組多個變數中,可以用各種方法消掉很多個變數,最後只留下題目中需要求的變數。這樣計算量就變小了,速度也就提高了。
三、掌握基本題型,總結模塊方法
「數量關系」包含兩個子模塊,「數字推理」和「數學運算」,每部分的題目都包含多種類型。「數字推理」中,考生特別應該注意當中的「多級等差數列」和「運算遞推數列」,這是出現最多的類型。解題方法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多級等差數列」是比較簡單的類型,當然也是我們做題的「第一思維」,即這種題型我們要首先想到,同時也要堅決拿下。「數學運算」是整個「數量關系」部分變化最多的部分,也是讓大家最頭疼的部分。「數學運算」裡麵包括了十幾個類型的題目。其中每種類型的題目,都有其獨特的命題思路和解題方法。這要求復習時要有耐心,並把每種題型作為一個模塊,記住相應的解法、公式以及技巧。爭取做到看到題目就能馬上判定其屬於的類型和模塊,以及對應的公式甚至結果。
四、善用代入排除,巧用「猜題」技巧
《行測》考試中的題目都是客觀題,所以要用解客觀題的方法來應對它,這和解主觀題的方法是不一樣的。特別是對待「數量關系」問題,解客觀題的方法更加顯得重要。如果沒有把握在短時間內直接算出某道題的答案,可以運用代入法和排除法,只要檢驗這些選項是否符合要求即可,這無疑是節省時間提高做題准確率的好方法。當然,除了代入法和排除法,還有很多有效的「猜題」技巧。如果解下面一道題:
某城市共有四個區,甲區人口數是全城的4/13,乙區的人口數是甲區的5/6,丙區人口數是前兩區人口數的4/11,丁區比丙區多4000人,全城共有人口多少萬?
(A.18.6萬 B.15.6萬 C.21.8萬 D.22.3萬)
這種題目不需要直接計算,可以用「數字特徵法」快速得出答案。看到「甲區人口數是全城的4/13」這句話,可以知道全程總人數應該是13的倍數,四個選項中只有B符合要求。
您後期可以關註上海中公教育的官方網站,我們會及時更新備考資料和公告信息以幫助考生備考。上海中公祝您好運!

10. 公務員數量關系是魏華剛還是李委明講得好

選擇最適合你的老師就是最好的老師,魏華剛老師教學簡單實用、易於接受,側重基礎培養,而李委明老師側重學術研究、突擊方法、秒殺技巧
魏華剛老師的教學風格是授課嚴謹而語言犀利幽默,傳授簡單實用的解題方法,在教學中採用互動式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理解能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李委明老師率先提出數字推理「五大題型」;首創數學運算「七大模塊」;獨家構建資料分析之「結構閱讀法」、「十大核心要點」、「十大速算技巧」與「誤差速算理論」,華圖模塊教學法創始人之一,華圖數量關系與資料分析教學方法締造者

閱讀全文

與李委明估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卓平板android如何降級 瀏覽:124
蘋果怎麼下載整理文字軟體app 瀏覽:130
怎麼刪除一個app下載任務 瀏覽:713
python執行bat命令 瀏覽:471
什麼吉他調音器app最好 瀏覽:33
php程序員招聘試題 瀏覽:14
程序員升職記第九關最優解 瀏覽:317
三星安卓11怎麼訪問data文件夾 瀏覽:817
華三伺服器怎麼設置開機自啟 瀏覽:711
釘郵登錄伺服器地址 瀏覽:644
起源編譯器適配第二款應用 瀏覽:433
cad弄斷線條命令 瀏覽:463
怎麼恢復手機app的安裝包 瀏覽:300
idea重啟項目不編譯 瀏覽:495
程序員那麼可愛演員表陸漓媽媽 瀏覽:127
linuxgadget驅動 瀏覽:594
華三調用acl的命令 瀏覽:9
資金流pdf 瀏覽:931
金融結演算法補充條款 瀏覽:291
什麼叫伺服器怎麼連接 瀏覽: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