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能給解釋一下A律和μ律
A律(A-Law)壓擴主要用在歐洲和中國大陸等地區的數字電話通信中。A為確定壓縮量的參數,它反映最大量化間隔和最小量化間隔之比。A律壓擴的前一部分是線性的,其餘部分與μ律壓擴相同。
μ律(m-Law)壓擴主要用在北美和日本等地區的數字電話通信中。m為確定壓縮量的參數,它反映最大量化間隔和最小量化間隔之比,通常取100≤m≤500。由於m律壓擴的輸入和輸出關系是對數關系,所以這種編碼又稱為對數PCM。
如果要透徹地了解,推薦閱讀《通信原理》。
B. A律壓縮A代表什麼意義,它對壓縮特性有什麼影響
μ/A律壓縮解壓編碼是國際電報電話協會(CCITT,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International Telegraph and Telephone)最早推出的G.711語音壓縮解壓編碼的一種格式的主要內容。其中歐洲和中國等國家採用A律壓縮解壓編碼,美國和日本等國家採用μ律壓縮解壓編碼。由於中國採用A律,本實例著重介紹A律壓縮解壓演算法。圖1是DSP硬體實現數據壓縮解壓的簡單流程,DSP將傳輸來的壓縮後的數據進行解壓成16位或者32位,然後對解壓後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最後將處理後的數據按照要求壓縮成8位的數據格式輸出到相應設備,供其他設備讀取。
C. 什麼叫做μ律壓擴什麼叫做A律壓擴
在非線性量化中,采樣輸入信號幅度和量化輸出數據之間定義了兩種對應關系:一種稱為μ律壓擴演算法;一種成為A律壓擴演算法。
μ律壓擴
G.711標准建議的μ律壓擴主要用在北美和日本等地區的數字電話通信中,按下面的式子(歸一化)確定量化輸入和輸出的關系:
式中:x為輸入信號幅度,規格化成 -1≤< /SPAN> x≤ 1;
sgn(x)為x的極性,x<0時為-1,否則為1;
μ為確定壓縮量的參數,它反映最大量化間隔和最小量化間隔之比,取100≤μ≤ 500,現在多取μ=255。
由於μ律壓擴的輸入和輸出關系是對數關系,所以這種編碼又稱為對數PCM。具體計算時,用μ=255,可以把對數曲線變成8條折線以簡化計算過程。
A律壓擴
G.711標准建議的A律壓擴主要用在中國大陸和歐洲等地區的數字電話通信中,按下面的式子確定量化輸入和輸出的關系:
0 ≤ | x| ≤ 1/A
1/A < |x| ≤ 1
式中:x為輸入信號幅度,規格化成 -1 ≤< /SPAN > x ≤ 1;
sgn(x)為x的極性,x<0時為-1,否則為1;
A為確定壓縮量的參數,它反映最大量化間隔和最小量化間隔之比,通常取A=87.6。
A律壓擴的前一部分是線性的,其餘部分與μ律壓擴相同。A律壓擴具有與μ律壓擴相同的基本性能(在大信號區信噪比高於μ律量化器,但在小信號區不如μ律量化器)和實現方面的優點,尤其是還可以用直線段很好地近似,以便於直接壓擴或數字壓擴,並易於與線性編碼格式相互轉換。具體計算時,A=87.56,為簡化計算,同樣把對數曲線部分變成13條折線。
對於采樣頻率為8 kHz,樣本精度為13比特、14比特或者16比特的輸入信號,使用m率壓擴編碼或者使用A率壓擴編碼,經過PCM編碼器之後每個樣本的精度為8比特,輸出的數據率為64 kbps。這個數據就是CCITT推薦的G.711標准:話音頻率脈沖編碼調制(Pulse Code Molation (PCM) of Voice Frequencies)。通常的聽覺主觀感覺認為8位壓擴量化有不低於12位均勻量化A/D的信噪比及動態范圍。
D. 在a律特性中,壓縮率變化對壓縮效果有什麼影響
摘要 A律是PCM非均勻量化中的一種對數壓擴形式,數字脈沖編碼調制(PCM)是目前模擬信號數字化的基本方法,PCM包括采樣、量化、編碼三個步驟,其中量化是對抽樣值的取值離散,根據量化間隔的不同選取分為均勻量化和非均勻量化,非均勻量化可以有效地改善信號的量化信噪比。語音信號的量化常採用ITU建議的兩種對數形式的非均勻量化壓縮特性:A律和μ律,A律編碼主要用於30/32路一次群系統, A律PCM用於歐洲和中國。
E. 在A律特性中,壓縮率為什麼要選87.6壓縮率變化對壓縮效果有什麼影響
在A律特性中,壓縮率為要選87.6的原因:A為壓擴參數,A值越大壓縮效果就會越明顯,壓縮率變化對壓縮效果影響:A律和μ律,A律編碼主要用於30/32路一次群系統,μ律編碼主要用於24路一次群系統。
A律的主要表達式,但它當x=0時,y→-∞,這樣不滿足對壓縮特性的要求,所以當x很小時應對它加以修正。A為壓擴參數,A=1時無壓縮,A值越大壓縮效果越明顯。
A律
是PCM非均勻量化中的一種對數壓擴形式,數字脈沖編碼調制(PCM)是目前模擬信號數字化的基本方法,PCM包括采樣、量化、編碼三個步驟,其中量化是對抽樣值的取值離散,根據量化間隔的不同選取分為均勻量化和非均勻量化,非均勻量化可以有效地改善信號的量化信噪比。
F. A律編碼的介紹
A律編碼(A-law )是ITU-T(國際電聯電信標准局)CCITT G.712定義的關於脈沖編碼的一種壓縮/解壓縮演算法。 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採用A律壓縮演算法。美國採用mu律演算法進行脈沖編碼。 令量化器過載電壓為1,相當於把輸入信號進行歸一化,那麼A律對數壓縮我定義為 當0 <= x <= 1/A時,f(x)=(Ax)/(1+lnA) 當1/A <= x <= 1時,f(x)=(1+lnAx)/(1+lnA)
G. a律13折線的壓縮特性是如何得到的
摘要 折線壓縮特性-A律的近似
H. 為什麼A律13折線壓縮特性一般取A=87.6通信原理~~~
A律中的常數A不同,則壓縮曲線的形狀不同,這將特別影響小電壓時的信號信噪比的大小,在實用中選擇A=87.6.因為13折線特性近似於A率的特性,因為A律是一條平滑的曲線,用電子線路很難准確的實現所以一般是用13折線來逼近A律。
為什麼A=87.6,是因為A律為這個值事在小信號信噪比受到的影響的比較小,而不是在13折線中A取87.6才能逼近A律,其實A律的常數A是可以取很多值的.
I. 按13折線A律壓縮編寫8位碼的問題
+1225為正所以C1=1,+1225>1024在第八段所以段落碼為111,間隔為64
段內碼=(1225-1024)/64=3(取整數)
3轉二進制為11,所以段內碼為0011,也可以看錶直接得出,這里的3也是段內碼的量化間隔
所以8位碼為11110011
J. a律pcm編碼和u律pcm編碼的區別和聯系
一、聯系
PCM指脈沖編碼調制,A律和U律是脈沖編碼調制在實際中使用的兩種對數形式的壓縮特性。
二、區別
1、適用不同
(1)、A律
A律編碼主要用於30/32路一次群系統。
(2)、U律
U律編碼主要用於24路一次群系統。
2、採用地區不同
(1)、A律
A律PCM用於歐洲和中國。
(2)、U律
U律PCM用於北美和日本。
(10)a律壓縮演算法擴展閱讀
(一)、脈沖編碼調制編碼原理與規則
PCM數字介面是G.703標准,通過75Ω同軸電纜或120Ω雙絞線進行非對稱或對稱傳輸,傳輸碼型為含有定時關系的HDB3碼,接收端通過解碼可以恢復定時,實現時鍾同步。
Fb為幀同步信號,C2為時鍾信號,速率為2.048Mbps,數據在時鍾下降沿有效,E1介面具有PCM幀結構,一個復幀包括16個幀,一個幀為125μs,分為32個時隙,其中偶幀的零時隙傳輸同步信息碼0011011,奇幀的零時隙傳輸對告碼,16時隙傳輸信令信息,其它各時隙傳輸數據,每個時隙傳輸8比特數據。
(二)、標准
各國都採用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的建議(G711、G712和G732)。電話信號的比特率為64千比特/秒,它是標准化路介面比特率。關於量化特性,採用折線近似對數壓擴非線性量化,分A律和μ律兩種。中國和歐洲採用A律,日本和北美採用U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