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編譯原理 A產生空和B的規約在一個項目集里是規約沖突嗎
如果我們把同心的項目集合合並為一,就可能導致沖突,但是這種沖突不會是移進-規約沖突.因為如果存在這種沖突,則意味著對當前輸入符號a,有一個項目[A→α.,a]要求以A→α進行規約,同時又有另一個項目[B→β.aγ,b]要求把a移進.這兩個項目既然同處於合並之後的項目集中,則意味著在合並前,必有某個c使得[A→α.,a]和[B→β.aγ,c]同處於合並前的某一集合中.然而,這又意味著原來的LR(1)項目集就已經存在移進-規約沖突.從而文法不是LR(1)的,這與假設不符.事實上移進-規約沖突不依賴於搜索符號而只依賴於其心,因此,同心集合的合並不會引起新的移進-規約沖突
②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編譯原理簡答題
時間有點久記得不太真切,用通俗語言說,希望題主盡量查閱書籍參考資料自行驗證理解。
1、什麼是移進項目,什麼是規約項目
這個是自頂向下和自下向上分析時候用到的。所謂移進就是不處理,所謂規約就是處理,合並,替換。比如當前符合某個正規式左部,就用這個正規式右部替換左部,稱為規約。兩種操作的目的都是為了分析整體是否符合語法樹。
2、請給出生成C語言語句序列的文法(假定s表示任意一個語句,它為終結符)
關於這個,我感覺你描述的不是很清楚,因為C語言文法包含的正規式還是挺多的,如果單指statement的話,
statement_listà
statement
| statement_list statement
Statementà
| compound_statement
| expression_statement
| selection_statement
| iteration_statement
| jump_statement
再配合上相應的終結符。
3、能用上下文無關文法生成正規集嗎?為什麼?
可以。不過無法保證不含沖突。
4、計算first集和follow集對於構造自頂向下的語法分析器有什麼作用?
可以用來排除沖突。例如移進-移進沖突,移進-規約沖突。
5、是否可能存在這樣一個DFA,它的所有狀態都是接受狀態,包括其實狀態,為什麼?
這個愛莫能助,據我的構想是可以的,但是這樣的DFA最終都會成為單一狀態DFA。
③ 編譯原理怎麼判斷是否為slr文法
LL(1)就是向前只搜索1個符號,即與FIRST()匹配,如果FIRST為空則還要考慮FELLOW.
LR需要構造一張LR分析表,此表用於當面臨輸入字元時,將它移進,規約(即自下而上分析思想),接受還是出錯.
LR(0)找出句柄前綴,構造分析表,然後根據輸入符號進行規約.
SLR(1)使用LR(0)時若有沖突,不知道規約,移進,活移進哪一個,所以需要向前搜索,則只把有問題的地方向前搜索一次.
LR(1)1.在每個項目中增加搜索符.2.舉個列子如有A->α.Bβ,則還需將B的規則也加入.
LALR(1)就是假如兩個產生式集相同則將它們合並為一個,幾合並同心集.
④ 編譯原理 - 移進歸約分析中如何確定句柄的開始處與結束處
當然是根據文法來寫的呀 沒有文法無法確定 句柄的開始處和結束處 的 當然 還要看看匹配不匹配呀 ,要最後 這個句型和文法都匹配起來都行呀 總之 句柄肯定都是在產生式右端的 你可以一個個匹配過來
⑤ 編譯原理簡單文法歸約計算
編譯原理中的語法和文法是不一樣的,但卻融會貫通。
在計算機科學中,文法是編譯原理的基礎,是描述一門程序設計語言和實現其編譯器的方法。
文法分成四種類型,即0型、1型、2型和3型。這幾類文法的差別在於對產生式施加不同的限制。
形式語言,這種理論對計算機科學有著深刻的影響,特別是對程序設計語言的設計、編譯方法和計算復雜性等方面更有重大的作用。
多數程序設計語言的單詞的語法都能用正規文法或3型文法(3型文法G=(VN,VT,P,S)的P中的規則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前面定義的形式,即:A→aB或A→a其中A,B∈VN ,a∈VT*,另一種形式是:A→Ba或A→a,前者稱為右線性文法,後者稱為左線性文法。正規文法所描述的是VT*上的正規集)來描述。
四個文法類的定義是逐漸增加限制的,因此每一種正規文法都是上下文無關的,每一種上下文無關文法都是上下文有關的,而每一種上下文有關文法都是0型文法。稱0型文法產生的語言為0型語言。上下文有關文法、上下文無關文法和正規文法產生的語言分別稱為上下文有關語言、上下文無關語言和正規語言。
⑥ 編譯原理懂的進
唉,這個中文翻譯的實在差啊,這些名詞概念不需要搞清楚的,建議你看下編譯原理的英文版
⑦ 編譯原理,算符優先文法採用"移進-規約"技術,其規約過程是規范的. 這句話錯在哪了謝謝
算符優先文法確實使用了移入歸約技術,但其歸約過程不滿足規范歸約(最左歸約),算符優先文法每次歸約的是最左素短語,而規范歸約每次歸約的是最左直接短語(句柄)
⑧ 一個關於編譯原理中LR(1)文法的問題
當·到達最後的時候就可以規約了,當·沒到最後就移入,實際中句子的下一個字元是什麼是確定的,比如在狀態|1,此時句子結束,相當於下一個字元是#,按G->S·#移入,形成G->S#·可以規約;如果在狀態|1,下一個字元是(,就按S->S·(S)#/(移入,這里不存在沖突
展望符的作用是,當同一個狀態里有兩個產生式都可以規約的時候,句子下一個字元與哪個產生式的展望符相同就按哪個規約
⑨ 編譯原理
編譯原理):利用編譯程序從源語言編寫的源程序產生目標程序的過程; 用編譯程序產生目標程序的動作。 編譯就是把高級語言變成計算機可以識別的2進制語言,計算機只認識1和0,編譯程序把人們熟悉的語言換成2進制的。
編譯程序把一個源程序翻譯成目標程序的工作過程分為五個階段: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檢查和中間代碼生成
(9)編譯原理移進規約沖突怎麼看擴展閱讀:
編譯程序的語法分析器以單詞符號作為輸入,分析單詞符號串是否形成符合語法規則的語法單位,如表達式、賦值、循環等,最後看是否構成一個符合要求的程序,按該語言使用的語法規則分析檢查每條語句是否有正確的邏輯結構,程序是最終的一個語法單位。
編譯程序的語法規則可用上下文無關文法來刻畫。語法分析的方法分為兩種:自上而下分析法和自下而上分析法。自上而下就是從文法的開始符號出發,向下推導,推出句子。
而自下而上分析法採用的是移進歸約法,基本思想是:用一個寄存符號的先進後出棧,把輸入符號一個一個地移進棧里,當棧頂形成某個產生式的一個候選式時,即把棧頂的這一部分歸約成該產生式的左鄰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