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excel經緯度轉換公式
1.首先新建一個Excel表格,把(° ′ ″)格式經緯度輸入表格。
② 布的經緯密度計算公式
布的經緯密度計算公式:每米經紗用量理論方法133×63×(5315÷40)÷9000×1.1(織縮)=136克/米136.173.7184.64.9。
直接測數法:在分析織物密度時,移動鏡頭,將玻璃片上紅線和刻度尺上紅線同時對准某兩根紗線之間,以此為起點,邊移動鏡頭邊數紗線根數,直到5cm刻度線為此。輸出之紗線根數乘以2,即為10cm織物的密度值。
間接測試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密度大的,紗線特數小的規則組織的織物。首先經過分析織物組織及其組織循環經紗數(組織循環緯紗數),然後乘以10cm中組織循環個數,所得的乘積即為經(緯)紗密度。
密度的大小,直接影響織物的外觀,手感,厚度,強力,抗折性,透氣性,耐磨性和保暖性能等物理機械指標,同時他也關繫到產品的成本和生產效率的大小。從專業的角度來說,織物密度是衣物選購的一個重要技術指標,同樣支數的物品,密度越高越好,高支才能高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經緯密度
③ 經緯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結構,使用方法和計算公式
經緯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結構,使用方法和計算公式
經緯儀是測量任務中用於測量角度的精密測量儀器,可以用於測量角度、工程放樣以及粗略的距離測取。整套儀器由儀器、腳架部兩部分組成。
應用舉列(已知A、B兩點的坐標,求取C點坐標):
④ 經緯度換算公式
經緯度換算公式是一度=60分,一分=60秒。經線也稱子午線,和緯線一樣是人類為度量方便而假設出來的輔助線,定義為地球表面連接南北兩極的大圓線上的半圓弧。任兩根經線的長度相等,相交於南北兩極點。每一根經線都有其相對應的數值,稱為經度。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子午線命名的由來:「某一天體視運動軌跡中,同一子午線上的各點該天體在上中天與下中天出現的時刻相同。」不同的經線具有不同的地方時。偏東的地方時要比較早,偏西的地方時要遲。
⑤ 公式經緯度換算度分秒,度分秒換算經緯度
經偉度的度分秒的換算關系如下: ①劃算關系 一度=60分; 一分=60秒; 和時間一樣,以60為系數。這樣就相當好計算了。 ②換算舉例 有了如上的基礎,要劃算經偉度的關系,就相當簡單了。 一般情況下,換算原理是這樣的: 把度的數值中的小數點的轉換成為分,取分之整數,再把分的小數轉換成為秒。 舉例說明: 例如:31.87654度 把數值度的小數點以後的數字乘以60分/度 0.87654*60=52.5924分 把數值分的小數點以後的數字乘以60秒/分 0.5924*60=35.554秒 合計:31度52分35.554秒
⑥ 請問計算經緯度的公式
這個上面顯示的都是經緯度,只不過都是十進制的度,如果要化成度分秒的話,用它的小數部分乘以60,得到的整數就是分,剩下的小數部分乘以60,得到秒!
如果還不能搞定,可以私信我教你!
⑦ 經緯儀測距公式
經緯儀測距公式為D=L*(cosa)^2
將一個水準尺豎直放在待測點處,經緯儀照準某個整高程刻劃,讀出下絲和上絲的水準尺讀數,求差,差乘100得到L。
求出整刻劃處的垂直角(盤左時,用豎直角讀數與90度相減,取絕對值就行,此值為a),然後用D=L*(cosa)^2,即可算出距離,^2是平方的意思。
(7)經緯指標源碼圖解擴展閱讀:
應用舉列(已知A、B兩點的坐標,求取C點坐標):
是在已知坐標的A、B兩點中一點架設儀器(以儀器架設在A點為例),完成安置對中的基礎操作以後對准另一個已知點(B點),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配置一個讀數1並記錄,然後照準C點(未知點)再次讀取讀數2。
讀數2與讀數1的差值既為角BAC的角度值,再精確量取AC、BC的距離,就可以用數學方法計算出C點的精確坐標。
⑧ 經緯度的距離計算公式
同一經線上,緯度相差一度,距離相差111KM.
同一緯線上,經度相差一度,距離相差111KM乘以cos該緯度數.赤道上,經度相差一度,距離相差111KM.
不在同一緯線或同一經線上的就另當別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⑨ 經緯度計算公式
如何計算地理經緯度
算經度——地方時計算——東加西減,15度1小時,1度4分鍾。
算緯度——①正午太陽高度公式計算;
②緯差法:在太陽直射點的同側,兩地緯差相差多少度,正午太陽高度就相差多少度。
推論:與直射點緯差相差多少度,正午太陽高度就與90°相差多少度。
③北極星的仰角=當地地理緯度。
2地理經緯度表達方法
1.表達方法
經緯度的表達方法——」十六字准則:緯度在前,經度在後,數字在前,符號在後「
2.規律
朝什麼方向數值越來越大,就是什麼度數。
朝北數值越來越大,就是北緯度。朝南越來越大,就是南緯度。
朝東數值越來越大,就是東經度。朝西越來越大,就是西經度。
3.分界
緯度二分界:南北半球劃分;高中低緯度劃分。(注意:赤道不屬於南北半球)
經度二分界:東西經度劃分;東西半球劃分。
3高中地理經緯度和時間怎麼計算
⒈時區
(1)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將全球經度劃分為24個時區,各時區以其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時區的共用區時。
(2)某經度所在的時區計算:
經度/15度=商余數。
如果余數小於7.5,所在時區=商數
如果余數大於7.5,所在時區=商數+1(詳細計算:區時/時區的計算)
2.區時
(1)時區每差1個區,區時相差1小時,東早(多)西晚(少)
注意:過日界線日期要先加減一天
(2)公式計算:
甲時區-乙時區=甲區時-乙區時
注意:東時區寫成正數,西時區寫成負數。正負數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別。
3.地方時
(1)根據太陽照射情況形成的時刻,如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位於晝半球中央)為12點。(地球自轉會造成照射情況的變化,地方時就變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圖上讀出特殊地方時(如12點、0點或24點、6點、18點)的分布。
(2)圖上計算:
經度每相差15度地方時相差1小時(或1度/4分鍾、經度1分/4秒鍾),東早(加)西晚(減)
注意:過日界線時日期還要再加(向西)減(向東)一天
(3)公式計算:
(甲經度-乙經度)×1小時/15度=甲地方時-乙地方時
注意:東經度寫成正數,西經度寫成負數。正負經度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異。
4.日出、日落時刻
(1)地方時、區時計算
(2)日出時刻=(24-晝長)/2
日出時刻=12-晝長/2
(3)日落時刻=24-日出時刻
日落時刻=12+晝長/2
5.晝長
某地晝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
6.夜長
某地夜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即:緯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長+夜長=24小時
7.晝長、夜長
(1)晝長=日落時刻-日出時刻
注意:前後時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時,比如都是北京時間
(2)晝長=(12-日出地的地方時)*2晝長=(日落地的地方時-12)*2注意:均指該地地方時
(3)圖上計算:晝長=24小時晝弧/360度
(4)北緯某地晝長=對應南緯的夜長
(5)夜長=24-晝長。
⑩ 怎麼測經緯度 還有H=90°-│φ-δ│ 這個公式給解釋一下
公式內容樓上解釋了(φ代表太陽直射點所處的緯度,δ代表所求
太陽高度地點
的緯度),這公式求的是正午太陽高度角(H),也就是δ所在緯度的正午太陽高度角,負數會被絕對值號抵掉。如果樓主想知道自己身處的緯度怎麼不上網查查自己城市的緯度呢?如果喜歡天文,那麼告訴你一個常識北極星的角度就是當地的緯度!!不懂的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