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中國台灣省編譯館

中國台灣省編譯館

發布時間:2022-05-12 18:23:11

① 魯迅人物傳記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北洋軍閥政府所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世。1930年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魯迅著譯已分別編為《魯迅全集》〔十卷〕,《魯迅譯文集》〔十卷〕,《魯迅日記》〔二卷〕,《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葯》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

② 中國古代神話作者

《中國古代神話》的作者是袁珂。

袁聖時(筆名袁珂、丙生、高標、袁展),(1916年7月12日~2001年7月14日)作家、神話學家,生於成都市新都區,生於1916年7月12日,逝於2001年7月14日,享年85歲。

著有《中國古代神話》《中國神話傳說》《古神話選釋》《神話論文集》《袁珂神話論集》《中國神話百題》《神話故事新編》《中華文化集粹叢書·神異篇》等。

(2)中國台灣省編譯館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神話》全書從世界是怎樣開始的,黃帝和蚩尤的戰爭,俈帝姬夋、帝嚳和舜,羿和嫦娥的故事,鯀和禹治理洪水,遠國異人,夏以後的傳說等幾個方面對支離破碎中國神話作了最全面、完整、通俗的講述。

中國古代神話十分豐富,但因散見於歷代經史子集、筆記、類書等古籍中,零碎而龐雜,歷史化、藻飾化嚴重。袁珂對浩瀚的古文獻資料考辨真偽,訂正訛誤,加以排比綜合,把中國漢民族片斷的古神話資料熔鑄成一個有系統的整體,提供了一部具有漢民族古神話特色與風格的文學作品。

③ 袁珂的簡介

袁珂

(1916.7.12—2001.7.14)

四川新都人,生於四川新繁縣。神話學家。本名袁聖時,筆名丙生、高標、袁展等。

1941年畢業於成都華西大學中文系。1946年後歷任台灣省編譯館編輯,台灣省教育廳編審委員會編審,西南人民藝術學院講師,中國作家協會四川分會專業作家,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神話學會主席。1950年開始發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袁珂先生著述頗豐。1950年,第一部神話專著《中國古代神話》出版,這是我國第一部較系統的漢民族古代神話專著,作者對浩瀚的古文獻資料,考辨真偽,訂正訛誤,加以排比綜合,把中國漢民族片斷的古神話資料熔鑄成一個有系統的整體,提供了一部具有漢民族古神話特色與風格的文學作品,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學術聲望。之後,袁珂先生先後撰寫了《中國神話傳說》、《古神話選釋》、《神話論文集》、《袁珂神話論集》、《中國神話百題》、《中國神話傳說》、《中國民族神話詞典》、《神話故事新編》、《中華文化集粹叢書·神異篇》》、《山海經校注》、《巴蜀神話》(合著)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餘萬字的論文。 袁珂先生的大多數著作在香港、台灣均多次翻印,在國外有俄、日、英、法、意、西班牙、捷克、韓國、世界語等多種譯本。其作品被中國、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入選學校課本。

④ 袁珂簡介

簡介

袁珂(1916.7.12—2001.7.5),四川新都人,生於四川新繁縣。神話學家。本名袁聖時,筆名丙生、高標、袁展等。
袁珂先生著述頗豐。1950年,第一部神話專著《中國古代神話》出版,這是我國第一部較系統的漢民族古代神話專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學術聲望。之後,袁珂先生先後撰寫了《中國神話傳說》、《古神話選釋》、《神話論文集》、《袁珂神話論集》、《中國神話百題》、《中國民族神話詞典》、《神話故事新編》、《中華文化集粹叢書·神異篇》》、《山海經校注》、《巴蜀神話》(合著)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餘萬字的論文。袁珂先生的大多數著作在香港、台灣均多次翻印,在國外有俄、日、英、法、意、西班牙、捷克、韓國、世界語等多種譯本。其作品被中國、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入選學校課本。
1941年畢業於成都華西大學中文系。1946年後歷任台灣省編譯館編輯,台灣省教育廳編審委員會編審,西南人民藝術學院講師,中國作家協會四川分會專業作家,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神話學會主席。1950年開始發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袁珂先生1916年出生,四川新都縣新繁鎮人,1946年到台灣省編譯館就職,開始系統地研究中國神話傳說。1949年初,先生回到四川,一直從事文學暨神話學的研究工作;1987年調入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任研究員,2001年7月14日逝世。
袁珂先生在學術上的貢獻舉世皆知,概括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第一、把神話傳說當成學問來研究,是建立中國神話學的主力學者。第二、對神話學資料的收集、整理、梳理、分析、研究、出版,以及普及神話學知識方面的工作和著述甚豐,其中《中國古代神話》一書,改變了疑古派和言必稱希臘者所謂的中國神話資料貧乏的誤解和謬見;而《中國神話大詞典》一書則是神話傳說(包括對民間故事的提煉)資料集大成的巨著,筆者的論文《我們遠古祖先經歷過的天地大沖撞在民間留下的不滅印記》,就是從該詞典中找出79個民間故事進行分析研究,認為它們記錄了一次天外星體撞擊地球的全部過程。第三,袁珂先生提出並論證了廣義神話的概念,擴展了神話學研究的視野和領域。第四、袁珂先生長期鼓勵、指導青年學者進行神話學研究,而且這種指導是客觀的科學的不追求任何私利的。
由於時逢文化大革命,1970年畢業後並未從事專業或與專業掛點邊的工作。此後對神話傳說中記錄的遠古自然和社會信息的課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開始從自然科學角度研究解讀社會文化現象,這得益於竺可楨先生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一文,和袁珂先生的《中國古代神話》一書。
1980年袁珂先生出版《山海經校注》一書,1984年成立中國神話學會,袁珂先生任主席,可惜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很少參加有關的活動。
此後袁珂先生編著《中國神話大詞典》,欲選用《新繪神異全圖山海經》一書的部分插圖,特意寫信徵求筆者同意,並在《中國神話大詞典》的凡例中註明:本書插圖用及「當代王紅旗、孫曉琴《新繪神異全圖山海經》等典籍。」1998年出版《中國神話大詞典》。
1999年,袁珂住四川省人民醫院。2001年7月5日病逝。

編輯本段著作《女媧造人》
天地開辟以後,天上有了太陽、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鳥獸蟲魚了,可是單單沒有人類。這世間,無論怎樣說吧,總不免顯得有些荒涼寂寞。
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了一個神通廣大的女神,叫做女媧。據說,她一天當中能夠變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媧行走在這片莽莽榛榛②的原野上,看看周圍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獨。她覺得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什麼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
添一點什麼東西進去呢?
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個池子旁邊蹲下來。澄澈的池水照見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裡的影子也向著她笑;她假裝生氣,池水裡的影子也向著她生氣。她忽然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麼不創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
想著,她就順手從池邊掘起一團黃泥,摻合了水,在手裡揉團著,揉團著,揉團成了第一個娃娃模樣的小東西。
她把這個小東西放到地面上。說也奇怪,這個泥捏的小傢伙,剛一接觸地面,就活了起來,並且開口就喊:
「媽媽!」
接著一陣興高采烈的跳躍和歡呼,表示他獲得生命的歡樂。
女媧看著她親手創造的這個聰明美麗的生物,又聽見「媽媽」的喊聲,不由得滿心歡喜,眉開眼笑。
她給她心愛的孩子取了一個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體雖然小,但據說因為是神創造的,相貌和舉動也有些像神,和飛的鳥、爬的獸都不同。這樣,看起來似乎有一種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氣概。
女媧對於她的作品,感到很滿意。於是,她又繼續動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黃泥做了許多能說會走的可愛的小人兒。這些小人兒在她的周圍跳躍歡呼,使她精神上有說不出的高興和安慰。從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獨、寂寞了。
她工作著,工作著,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滿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頭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剛微明,她又趕緊起來繼續工作。
她一心要讓這些靈敏的小生物布滿大地。但是,大地畢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許久,還沒有達到她的意願,而她本人已經疲倦不堪了。
最後,她想出了一個絕妙的創造人類的方法。她從崖壁上拉下一條枯藤,伸入一個泥潭裡,攪成了渾黃的泥漿,向地面這么一揮灑,泥點濺落的地方,就出現了許多小小的叫著跳著的人兒,和先前用黃泥捏成的小人兒,模樣一般無二。「媽媽」「媽媽」的喊聲,震響在周圍。
用這種方法來進行工作,果然簡單省事。藤條一揮,就有好些活人出現,不久,大地上就布滿了人類的蹤跡。
大地上雖然有了人類,女媧的工作卻並沒有終止。她又考慮著: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創造一批嗎?這未免太麻煩了。怎樣才能使他們繼續生存下去呢?這可是一個難題。
後來她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兒分為男女,讓男人和女人配合起來,叫他們自己去創造後代。這樣,人類就世世代代綿延下來,並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課文是根據《風俗通》有關「女媧造人」的記載改編的。作者以大膽新奇的想像,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進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繹與擴充,使得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充滿生活氣息,煥發出迷人的色彩。
馬克思在談到希臘藝術時曾指出:「任何神話都是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由此可知,神話帶有濃厚的幻想色彩。
課文詳細敘述了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表現了原始初民對人類自身來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當時社會生活條件下所做出的極富想像力的解釋。
文章清新、質朴,洋溢著一種天真的新鮮感。女媧完全是在一種極自然的、無意識的狀態下萌發了造人的念頭。課文中說她「感到非常孤獨。她覺得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什麼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當她看到自己的影子時,就「忽然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麼不創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這種口吻非常孩子氣,帶有原始洪荒時代的稚拙與樸素,讀者通過字里行間,彷彿看到女媧本身就是一個活潑、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孩子,並非一個神。
人來到這個世間是文章重點描寫的內容。女媧揉團黃土造成第一個小人兒,這個「人」一落下地就具有了生命,開口叫她「媽媽」;女媧不知疲倦地造人,為了加快速度,她就藤條一揮;為了解決人類延續的問題,女媧「把那些小人兒分為男女,讓男人和女人配合起來叫他們自己去創造後代」……作者娓娓道來,如同一條不斷流淌的小溪,一路唱著歡歌不斷前進,使人讀來彷彿置身於那個生命初創的原始世界中,感受著人類誕生後的歡欣與愉悅。
二、問題研究
《風俗通》里的有關文字非常簡略,作者又進一步就女媧為什麼要造人,怎樣造人,怎樣造更多的人,怎樣讓人類自己繁衍生息,作了豐富的想像。想像是大膽的,也是真實而合情合理的。
女媧是神,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體現了「神」的威力,而在細節的處理上,作者又賦予了她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體驗,從而使想像內容既顯「神威」,又合人情事理。
廣闊的天地,莽莽榛榛的原野,死寂的氣氛,使神通廣大的女神,感到了寂寞孤獨,造人的願望就顯得自然而真實;水中映出的或「喜」或「生氣」的面容,誘發了她的「靈機」,想像巧妙而富於人類經驗;「媽媽」的呼喊,使死寂的天地間獲得了生機,更充滿了人間的溫情愛意,以及天倫之樂。「人」的產生,使女媧得到做母親的自豪和欣慰;晚霞里,星光下。女媧的忙碌疲倦,正顯露出一位母親勤勞、智慧、偉大的身影。這正是這篇童話真實感人的地方。
【練習說明】
一.這篇課文是根據《風俗通》里的兩則短文改編的,下面是這兩則短文的譯文。
通常說天地開辟以後,還沒有人類。女媧揉團黃土造成人。這項工作太費力了,女媧忙不過來,就把一根繩子放到泥漿中,拉出來,濺出的泥點子就成了人。
女媧在神祠里禱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於是女媧就安排男女婚配。
解題思路:先從文章中標出神話故事中的內容,其餘就是豐富補充的內容。
參考答案:增加了:①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②人造出來之後歡欣喜悅場面;③女媧像人一樣具有心理活動和喜怒哀樂等情緒;④作者的評述。
其中女媧造出小人之後歡欣鼓舞的場面以及對女媧的人性化描寫最見作者的想像力。
二.本文處處洋溢著人類誕生的喜悅感。找出有關詞句,說說你對這一喜悅感的體會。
設題意圖: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的描述,是比較能體現作者合理豐富想像力的地方,也是動人的地方。練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這部分的理解和感受。
解題思路:標畫出文中的以下描寫:人落地後開口就喊:「媽媽」;「媽媽」女媧的心理及神態描寫;女媧給孩子命名;許多小人的歡呼跳躍;女媧的辛勞。
體會,可讓學生各抒己見,答案不求統一。要點提示:人的產生給大自然帶來無限生機;人類產生的同時,也產生了「愛」,產生了人間的溫暖……
【教學建議】
一、神話畢竟是神話,既要讓學生體會神話的魅力,又要讓學生明白科學事實與科學道理──人到底是從哪兒來的?並讓學生談談神話和現實之間的差距,進一步加深了解神話的特點。
二、全文淺顯易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復述故事,然後加以點撥,讓學生開闊視野,增加知識,激發起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放在激發學生想像力上,可以通過其他類似的神話故事加以引導,更可以讓學生對女媧造人的動機、方法等,作另一種推測,進行想像的訓練。

⑤ 袁珂的人物生平

袁珂先生1916年出生,四川新都縣新繁鎮人,1941年畢業於成都華西大學中文系。1946年後歷任台灣省編譯館編輯,台灣省教育廳編審委員會編審,開始系統地研究中國神話傳說。1949年初,先生回到四川,一直從事文學及神話學的研究工作,1950年開始發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歷任西南人民藝術學院講師,中國作家協會四川分會專業作家,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神話學會主席;1987年調入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任研究員。
1980年袁珂先生出版《山海經校注》一書,1984年成立中國神話學會,袁珂先生任主席,可惜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很少參加有關的活動。
2001年7月14日逝世。

⑥ 許壽裳的人物簡介

許壽裳,曾就讀於紹郡中西學堂和杭州求是書院。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以官費赴日留學,入弘文學院補習日文,與魯迅相識,結成摯友。曾編輯《浙江潮》,後轉入東京高等師范讀書。三十四年(1908),與魯迅一起加入革命團體光復會。次年四月回國,任浙江兩級師范學堂教務長。
辛亥革命後,任浙江軍政司秘書。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應教育總長蔡元培邀,任教育部僉事、科長、參事和普通教育司司長,兼任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授。
1917年冬起,歷任江西省教育廳廳長、教育部編審、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校長。
1925年,北京爆發「女師大風潮」,支持魯迅和進步師生正義斗爭。被段祺瑞政府通緝,憤然離校,到中山大學中文系任教授。不久,應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任大學院(即以後的中央研究院)參事、秘書長,後又任中央研究院文書處主任等職。1934年北上,任北平大學文理學院院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西北聯大史學系主任、商學院院長、國文系教授以及華西大學教授等職。
1946年夏,應留日同學、同鄉、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邀請,任台灣省編譯館館長。陳儀被撤職後,到台灣大學任教授兼國文系主任。1948年2月18日,在台北寓所慘遭歹徒殺害。全國台聯會長汪毅夫認為,許壽裳有兩項重大貢獻。一方面,他和魯迅先生等人作為當時讀音統一會會員,一起確立了注音符號的使用原則,奠定了台灣國語運動的規矩,很多台灣同胞正是靠著注音符號學習和掌握了國語。另一方面,許先生親自編寫了《怎樣學習國語和國文》一書,並在國語運動中力推從「台語復原」到「學習國語」的正確方向,為台灣光復初期國語運動作出了重要貢獻。

⑦ 中國神話傳說的作者簡介

《中國神話傳說》是2012年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珂,是中國神話學專家袁珂一生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袁聖時(筆名袁珂、丙生、高標、袁展院),漢人,作家,生於成都市新都區,生於1916年7月12日,逝於2001年7月14日,享年85歲。

袁珂先生1916年出生,四川新都縣新繁鎮人,1941年畢業於成都華西大學中文系。1946年後歷任台灣省編譯館編輯,台灣省教育廳編審委員會編審,開始系統地研究中國神話傳說。1949年初,先生回到四川,一直從事文學及神話學的研究工作,1950年開始發表作品。

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歷任西南人民藝術學院講師,中國作家協會四川分會專業作家,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神話學會主席;1987年調入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任研究員。

(7)中國台灣省編譯館擴展閱讀

袁珂先生著述頗豐。1950年,第一部神話專著《中國古代神話》出版,這是我國第一部較系統的漢民族古代神話專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學術聲望。之後,袁珂先生先後撰寫了《中國神話傳說》、《中國神話傳說詞典》、《古神話選釋》、《神話論文集》、《袁珂神話論集》、《中國神話百題》、《中國民族神話詞典》、《神話故事新編》、《中華文化集粹叢書·神異篇》》、《山海經校注》、《巴蜀神話》(合著)、《中國神話通論》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餘萬字的論文。

⑧ 魯迅人物傳記簡介是什麼

內容簡介
《魯迅傳》不盲從現成的結論,不追隨流行的觀念,而以事實為根據,將傳主的經歷、行狀、思想、作品都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時代思潮中加以考察,力圖寫出真實的魯迅。魯迅是一個頑強的戰士,具有不屈不撓的性格,但卻不是終日「橫眉冷對」的無情者,他有自己的生活愛好、私人感情和家庭生活,是一個完整的人。《魯迅傳》從多角度進行觀照,對於傳主的各個生活側面都作了充分的描述。 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旗手、現代文學的開拓者、偉大的作家和思想家。要了解中國的新文化和新文學,必須閱讀魯迅,認識魯迅,否則就無從入手。正因為魯迅與現代中國的文化思潮聯系緊密,所以圍繞著他的論爭也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但對於他,卻常常有無意的誤讀或有意的曲解,這就離開了真實的魯迅。
編輯推薦
《魯迅傳》代表著當代學人對魯迅精神的最深刻理解。由《亡友魯迅印象記》和《我所認識的魯迅》兩部著作合輯而成。許壽裳是中國現代著名教育家與傳記作家。 許壽裳是當之無愧的魯迅精神的最深刻的理解者,他用真切的事實和朴實的理解迅速找到了魯迅精神的閃光點。許廣平當時在給許壽裳的信中說:「回憶之文,非師莫屬!」
作者簡介
許壽裳(1883—1948),字季薷,又作季芾,號上遂,紹興人。現代著名教育家和傳記作家。曾就讀於紹郡中西學堂和杭州求是書院。1902年以官費赴日留學,入弘文學院補習日文,與魯迅相識,結成摯友。曾編輯《浙江潮》,後轉入東京高等師范讀書。曾任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授,江西省教育廳廳長,教育部編審等職。1946年任台灣省編譯館館長,後任台灣大學教授兼國文系主任。 著有《魯迅年譜》、《亡友魯迅印象記》、《我所認識的魯迅》、《章炳麟傳》、《俞樾傳》、《中國文字學》、《李越縵(秋夢記)本文考》,以及《傳記研究》、《怎樣學習國語與語文》、《考試制度述要》等。

⑨ 《中國神話史》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神話史》(袁珂)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ETlbtFiQqlYioRooPTHIlw

提取碼:1234

書名:中國神話史

作者:袁珂

豆瓣評分:8.3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5-12

頁數:480

內容簡介:

袁珂神話學理論研究的開山之作

國內唯一一部神話史

...................

※編輯推薦※

★ 作為國內唯一一部神話史,《中國神話史》是神話學大師袁珂先生對中國神話進行理論研究的開山之作,他秉持廣義神話學理論對中國神話的發展進行梳理,構建出中國神話相對完整的 系統。

★ 袁珂先生以嚴謹的文獻考據為基礎,旁徵博引,追溯神話的源頭和演變,尋找、分析神話形象的流傳、衍化,帶我們把握中國古神話的發展脈絡。

★ 本書延續了袁珂先生的一貫文風,以清晰透徹的語言、開闊的學術視野,讓讀者體會到中國神話的豐富多彩、枝繁葉茂。

...................

※內容簡介※

本書是袁珂先生闡述廣義神話思想以解決神話研究考察對象范圍問題的專著,是研究中國神話基礎理論的一部開山之作。袁珂先生在數十年整理和研究中國神話的過程中,逐漸認為中國神話的范圍要從狹隘的圈子裡跳出來,擴大視野,才能見到中國神話的真正豐美。在本書中,他以廣義神話思想為基本認識,引經據典,考察了中國神話在流傳中的演變,和它對後世文學藝術的影響,以及歷代神話整理者、研究者在整理、研究工作中的一些問題,是對中國神話發展形成整體概念的必讀經典。

作者簡介:

袁珂(1916—2001),當代中國神話學大師。1946年,任職台灣省編譯館,開始系統化地研究中國神話。到1949年回到四川,繼續從事文學暨神話學的研究;1978年調入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任研究員,1984年擔任中國神話學會主席。

袁珂先生著述頗豐。1950年,第一部神話專著《中國古代神話》出版,這是我國第一部較系統的漢民族古代神話專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學術聲望。之後,袁珂先生先後撰寫了《古神話選釋》《神話論文集》《袁珂神話論集》《山海經校注》《巴蜀神話》(合著)等20多部著作及800餘萬字的論文。 袁珂先生的多數著作在香港、台灣均多次重印,並且被翻譯成俄、日、英、法、意、西班牙、捷克、韓國、世界語等多種語言。其作品還被中國、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入選學校課本。

⑩ 魯迅有一個好友叫許壽裳,請問「裳」字的讀音

  • 許壽裳(Xǔ Shòu cháng)

  • 人物簡介

許壽裳,曾就讀於紹郡中西學堂和杭州求是書院。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以官費赴日留學,入弘文學院補習日文,與魯迅、厲綏之相識,結成摯友。曾編輯《浙江潮》,後轉入東京高等師范讀書。三十四年(1908),與魯迅一起加入革命團體光復會。次年四月回國,任浙江兩級師范學堂教務長。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台灣省編譯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北壓縮空氣冷干機生產廠家 瀏覽:578
圖論與java 瀏覽:575
程序員寫代碼告白初音 瀏覽:738
sshpdf 瀏覽:539
windows調用linux 瀏覽:594
如何查找本地伺服器名稱 瀏覽:819
linux文件只讀屬性 瀏覽:585
VNAS技術加密 瀏覽:131
python編程電話費計算話費 瀏覽:462
c編譯文件怎麼改名 瀏覽:626
pdf轉格式軟體 瀏覽:875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第二版第八章答案 瀏覽:536
伺服器一百個節點相當於什麼 瀏覽:344
綏化電氣編程培訓 瀏覽:374
輕量應用伺服器怎麼添加軟體上去 瀏覽:813
資產管理pdf 瀏覽:170
製冷壓縮機熱負荷過低 瀏覽:363
伺服器出現兩個IPV4地址 瀏覽:848
宜興雲存儲伺服器 瀏覽:221
如何開放遠程伺服器上的埠號 瀏覽: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