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用AT89C52單片機做延時3分鍾程序(就是把它當做延時繼電器觸頭使用的)
這個很簡單寫一個單片機定時器程序,定時器定時3分鍾,當時間到達後讓單片機知道IO口輸出高電平就可以了,繼電器用NPN三極體驅動。
『貳』 c語言延時的計算
演算法是這樣的:
這個用編譯軟體,如keil,編譯通過之後,進入軟體調試功能,就可以測出來是延時多少秒。
具體我幫你調試過了,如果單片機接12mhz晶振的話,這個是延時0.2秒的子程序。你調用一次delay();就延時0.2秒。
請選為最佳答案哦親。
『叄』 單片機C語言延時程序的計算,是什麼樣的演算法,請求高手。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cnt)和void delay(unsigned int cnt)意義上是一樣的
延時程序的延時過程,是
while(--cnt);
程序運行過程中消耗的時間
如何計算時間
這要根據你單片機上的晶振頻率
51系列單片機1個機器周期等於12個時鍾周期,12MHz晶振的話一個機器周期=1/12MHz*12=1us
delay(1000),
delay(1000)即--cnt這條指令運行1000次,消耗1000個機器周期,即1ms。在這個程序上運行消耗1ms時間,相當於延時1ms。
『肆』 怎樣計算延時程序延時多久
你學過數據結構嗎?如果接觸過,應該了解時間復雜度的問題。個人認為:一個演算法執行所耗費的時間從理論上應該是不能算出來的,只有上機運行測試才能知道,一個延時函數的延時時間除與程序本身語句因素外還與晶振頻率和計算機的運算處理能力有很大有關系。這樣看就顯然,你給出的延時0.2秒的延時函數是一個大概值。
『伍』 單片機延時最好能延時多久怎麼算的
理論上說,可以無限的。用的是循環嵌套, 比如 定時器1 延時了5000ms 產生中斷 可以計數。 a++ 到a到你的制定值就可以了,a裝不下的話 到了比如說50000 可以計數b++ a=0 以此類推
『陸』 大神,弄一部3分鍾視頻.延時攝影要多少張照片
看每秒多少幀,一般延時視頻每秒24或25幀,以25幀為准,3分鍾180秒,180乘25就是4500張
『柒』 哪位單片機高手詳細的告訴我一下:單片機中的延時程序的延時時間怎樣計算的比如,延遲 1S,2S等等
如果FOSC=12MHZ單片機,那麼一個機器周期為12/12M=1us
如果是匯編語言的話:
L1:MOV
R7,#100
L2:MOV
R6,#100
L3:MOV
R5,#50
DJNZ
R5,$;此句兩個機器周期也就是2T
DJNZ
R6,L3
DJNZ
R7,L2
RET
2T*50*100*100=1,000,000us(共一秒),這是粗略演算法,有誤差,但不是太大。
『捌』 延時攝影如何計算攝影時長哦
首先確定要拍攝的現實時間,如:要拍攝現實時間的2個小時的過程,想讓做出來的視頻有5分鍾,首先得知道一般視頻的幀速率是1秒24幀,即一秒24個畫面,那麼可以來進行如下計算:
首先拍攝的視頻是5分鍾長度,即:300秒,
300秒乘24=7200幀,即需要7200張照片,2個小時的現實時間,即2×60×60=7200秒,
在7200秒里拍出7200張照片即:7200秒÷7200張=1秒,得出間隔時間是一秒。
譬如花蕾的開放約需3天3夜,即72小時。
每半小時拍它的一個畫幅,以順序記錄開花動作的微變,共計拍攝144個畫幅,再通過放映機按正常頻率放映(每秒24幅),在6秒鍾之內,重現3天3夜的開花過程
延時攝影又叫縮時攝影(英語:Time-lapse photography),又稱縮時錄影。是以一種將時間壓縮的拍攝技術,目前也多叫作縮時錄影。
延時攝影拍攝主要以自然風光和城市人文以及生物活動為主。自然界中如細胞分裂、卵的孵化、日蝕月蝕、雲彩變幻、天文、地理、城市變化、城市生活、交通、科研等多種題材的拍攝。
拍攝設備的選用:一般情況下,我們用5d或者6d來拍攝,鏡頭具體看拍攝的新場景,一般選用大廣角和長焦鏡頭來拍攝。用RAW格式拍攝,然後帶一根快門線,穩定結實的三腳架。
測光模式:建議大家使用全面/平均測光(矩陣測光、權衡式測光),因為延時攝影的拍攝時間很長,而且期間景物不斷變化
若是選用中央重點測光或點測光,可能產生測光失誤,造成亮部過亮或暗部過暗的問題。
『玖』 延時加班的時間怎麼算
根據勞動部《關於職工全年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數和工作時間分別調整為20.92天和167.4小時,職工的日工資和小時工資按此進行折算」的規定。
職工的日加班工資的正確計算方法應當是:月實得工資的70%除以20.92,再乘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加班工資標准,即正常工作時間外加班加點的,乘以1.5;休息日加班的,乘以2;法定休假日的,乘以3。
計時工資工作天數及加班工資計算公式(現行)
(一)、 工作天數:
1、 標准工時(正常工作時間):每日8小時、每周40小時,即每星期5天。
2、 年工作天數:251天。
計算公式:365天-10天(節日休假)-104天(休息日每星期2天,一年52個星期)。
3、 月平均工作天數:20.92天(或167.4小時)。
折算公式:251天÷12個月。
(二)、 平均工資:
1、 當月日平均工資=當月工資額÷20.92天。
2、 小時平均工資=當月日平均工資÷8小時。
(三)、 加班工資計算公式:
1、 延長工作時間(超時加班)的工資=延長小時數×小時平均工資×150%。
2、 休息日的工資=當月日平均工資×200%。
法定假日的工資=當月日平均工資×300%。
(9)延時3分鍾演算法擴展閱讀: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拾』 設計長延時的梯形圖程序。 要求:實現延時時間為3分鍾。將編寫好的程序下載至PLC,並在線觀察定
摘要 親您好,這邊正在為您查詢精緻答案,請耐心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