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如果考研考哪些科目
計算機統考考試科目: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數學一、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數據結構45分、計算機組成原理45分、操作系統35分和計算機網路25分等學科)。卷面分值為:100、100、150、150。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數學考數學一,考研科目共四門:兩門公共課、一門基礎課(數學或專業基礎)、一門專業課。兩門公共課:政治、英語。一門基礎課:數學或專業基礎。一門專業課(分為13大類):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等。
考研須使用數學一的招生專業:
工學門類中的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冶金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
以及交通運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兵器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等20個一級學科中所有的二級學科、專業。授工學學位的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⑵ 鄭大計算機考研不考408了
鄭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研究生招生在產業技術研究院下面,這個機構整合了信息工程學院、電氣學院、軟體學院等單位,其15、16年各個專業考試目錄(也就是招生目錄,在9月份發布)見附件,鄭大產研院官網上也可以找到。計科專業目錄:
學碩初試科目有:408(計算機學科綜合基礎)、301(數學一)、201(英語一)、101(思想政治);
專碩則把數一換成數二,英一換成英二,408換成909(自命題);//專碩學碩前年開始沒有太大區別,而專碩較簡單,導致16年報名人數太多,很多人因此不得不調劑,最慘的有全日制調劑到非全的。
復試科目15年(即產業技術研究院成立第一年)有資料庫和實驗(筆試、不上機)以及英語口語聽力、面試,跨考生加試編譯原理;
16年的復試科目(時間17年3月底)同上,跨考生沒有加試,但要求相近專業,實際上理工科都可以報考,比如老師很歡迎本科數學專業的考生報考。
16年復試:
鄭大2月中旬出初試成績(可以著手調劑、春招找工作或聯系導師)
3月中旬出國家線和復試線,
3月下旬出復試名單,
3月底復試。其具體時間也可以在產研院官網查到。
其中資料庫、實驗、英語聽力一起考。資料庫難度較低,與期末卷持平;聽力難度大概有四級水平;實驗題相對簡單:只有兩道,
一、C語言的函數的問題,可以從C與C++、java的區別說,C++面向對象的特徵、聲明與定義、java安全性啥的。
二、定義一個結構體變數,把它寫入文件、讀出、賦值、寫回、讀出,排序,寫回。比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的難度稍高,都是C的基本應用。有時候某個庫函數想不起來,可以多些點注釋,主要是想法要清晰、總體思路正確。考試不要慌,你到這時已經是「身經百戰」了。
16年初試:我本人屬於跨考生,在8月初開始復習。
關於408,我課本用的是謝希仁的計算機網路、湯子瀛的操作系統、嚴蔚敏的數據結構、唐朔飛的計算機組成原理,題就看了兩遍王道單科與真題8套,當然其他的資料也行,畢竟你要初試拿高分,除了理解好課本上的基礎,還需要多做題(當然編程大神這一步可以省去,但說句不好聽的,真牛逼的要麼簽了滿意的公司、要麼保研了,誰會來考?)。
至於英語我的經驗就是單詞至少要過三遍以上,做題就把真題反復做就行了,再加個150篇閱讀做完,60以上應該問題不大,我時間有點緊張,更多英語資料可以看其他考研人推薦的,比這個帖子詳盡。
數學我復習得也很緊張,把李王的660勉強做完、復習全書過兩遍(相應的練習冊做了一半)、歷年真題做了兩遍,最後勉強及格,不過我作為一個曾經的學渣還是知足了。
政治選擇題是拉分的關鍵,要多練,我選的肖秀榮,把他出的書全買了,看與做了兩遍。
這里也許班門弄斧了,只希望對後面考研人有一定參考價值。
復試提醒:
英語口語是和兩位老師對話交談,不要緊張,慢慢說就行。
擔心實驗題、基礎不好的同學可以看一下胡凡的《演算法筆記》,我本人是受益匪淺。
面試准備好自我介紹,問題如實回答,老師都能看出來真假,適當表現出自己的優秀方面。
資料庫不要買王珊、嚴師煊的,鄭大考的范明、葉陽東的版本。
跨考生的話,編譯原理即使不加試,以後也是要看的,早看有好處。可以買陳火旺的。
鄭大育博書店的資料非常坑,不要買,自己在網上找復試資料也不要信那些考研群里的廣告,但群、論壇是相互交流信息的好地方。
初試提醒:
考前一星期焦躁的話看不進去書可以抄英文、政治,適當放鬆放鬆。
考前兩天休息好,翻翻基礎知識和真題。
考試時,遇見不會別胡思亂想,先易後難,把握好時間。
政治選擇遇見糾結的選項就先憑感覺選個,在選擇上死扣太久影響後面作答時間,問答就是套話,實在不行自己編,不要管旁邊的人寫多少,做好自己的題。
英語先做閱讀,之後寫作,完形填空最後時間不夠全瞎蒙也可以。
數學,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唯一的建議就是不要在難題上死磕,除非你有很大把握能做出來並做對。
專業課,選擇題看平時功底,佔80分,是重中之重,大題也是先易後難,16年的408卷網路、os較為簡單,數據結構較難,組成原理很難;演算法想不起來用笨方法也要寫一部分。
多說幾句:演草養成整齊書寫的習慣,有利於檢查糾錯,而且考場上只給你一張演草紙;數學最基礎的定理定義要掌握牢固!數學最基礎的定理定義要掌握牢固!數學最基礎的定理定義要掌握牢固!英語作文不僅要背、讀,還要多寫幾篇,不然到考場上手生;考研是考的積累,而非當天的超常發揮,過程努力了也就不會後悔;最後送那些可能猶豫迷茫的同學一句話:貴在堅持,如果決定了考研這條路,就要堅定不移,堅持下去,明天一定會是光明的!
⑶ 408計算考研的復試考什麼啊就是說復試是干什麼的怎麼還有編譯原理等。。。小弟不解
以我考的學校為例,復試分三個部分 筆試、面試和機試,各佔一定的比例,總分為復試成績
其中筆試就是學校出卷子寫,具體科目跟你報考的專業有關,比如計算機系統結構、軟理就要求必考編譯原理
面試,就跟企業面試差不多啦,主要看你綜合能力,有無交流障礙什麼的
機試,考校你限時解決特定問題的能力
總分為三個部分得分的綜合,機試:面試:筆試=3:1:1
流程大概是這樣,具體比例什麼的跟學校有關
⑷ 考研中科院408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的參考書目是什麼
中科院也是統考408,一樣的。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計算機專業課推薦參考書目
一、數據結構
★ 嚴蔚敏、吳偉民編著:《數據結構(c語言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 嚴蔚敏、吳偉民編著:《數據結構題集(C語言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二、計算機組成原理
★唐朔飛編著:《計算機組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唐朔飛編著:《計算機組成原理學習指導與習題解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白中英主編:《計算機組成原理》,科學出版社
三、操作系統
★湯小丹、梁紅兵、哲鳳屏、湯子瀛編著:《計算機操作系統(第三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梁紅兵、湯小丹編著:《計算機操作系統》學習指導與題解(第二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
四、計算機網路
★謝希仁編著:《計算機網路(第5版)》,電子工業出版社
★高傳善、毛迪林、曹袖主編:《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路(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說明:
相關參考輔導書: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計算機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
★鞏微、馮東暉主編:《2009年考研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全真模擬試題集》,原子能出版社,2008年10月
★陽光考研命題研究中心編寫:《2009年考研計算機科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
⑸ 2010考研科目「408計算專業基礎綜合」 包括哪些具體內容或者具體的參考書
408主要包含計算機組成原理、編譯原理、操作系統等等課程。
針對各個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標准,一般都是學校自己出題,所以要有針對性。
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學校的招生簡章都會或應該給出參考書目,如果沒有的話需要打電話給研招辦或者給相應的導師打電話。
對於參考書目,就拿吉林大學做例子吧,計算機C語言就是譚浩強那本,可是C語言考的基本都是數據結構的題,希望你還要做好這方面的准備。
⑹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408是什麼,為什麼要叫408
考研408是初試科目的代碼,即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的科目代碼,方便考研管理和區分。
如果是考研408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就是全國統考,如果初試科目的代碼是數字8或者9開頭的計算機專業課則是各個學校自主命題。
計算機考研802是什麼要查看招生單位公布的專業目錄,因為8開頭的科目是自主命題的科目,所以不同單位的內容和要求可能不一樣。
學碩和專碩都是在每年的12月底統考,計算機和軟體工程學碩都是考英語一,數學一,政治和專業科目,偏重於科研方面,如果以後想搞科研或者進高校當老師,那麼應該選擇學碩。專碩的培養計劃與學碩不同,更加偏向於就業。專碩考英語二,數學二,相對於學碩來說簡單一些。但是也不是說考專碩更容易考上,研究生考試是一個選拔考試,採用的是相對評價,不是試卷簡單就容易考,而是看與你一起考同一個專業一個院校的人數來決定。
目前部分院校部分專業是統考,計算機統考是考408計算機基礎綜合科目,考試內容自己參照考試大綱,考試科目是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組成原理,計算機網路。大部分學校還是採用自主命題,自主命題的科目和考試內容因學校不同而不同,但是基本上是要考數據結構的,部分要考操作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