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android (安卓)是完全開源的嗎
android (安卓)是完全開源的。
Android是一種基於Linux的自由及開放源代碼的操作系統。主要使用於移動設備,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由Google(谷歌)公司和開放手機聯盟領導及開發。
尚未有統一中文名稱,中國大陸地區較多人使用「安卓」或「安致」。Android操作系統最初由Andy Rubin開發,主要支持手機。2005年8月由Google收購注資。
2007年11月,Google與84家硬體製造商、軟體開發商及電信營運商組建開放手機聯盟共同研發改良Android系統。隨後Google以Apache開源許可證的授權方式,發布了Android的源代碼。
(1)安卓10源碼結構擴展閱讀:
一、發展歷程
2003年10月,Andy Rubin等人創建Android公司,並組建Android團隊。
2005年8月17日,Google低調收購了成立僅22個月的高科技企業Android及其團隊。安迪魯賓成為Google公司工程部副總裁,繼續負責Android項目。
2007年11月5日,谷歌公司正式向外界展示了這款名為Android的操作系統,並且在這天谷歌宣布建立一個全球性的聯盟組織,該組織由34家手機製造商、軟體開發商、電信運營商以及晶元製造商共同組成。
並與84家硬體製造商、軟體開發商及電信營運商組成開放手持設備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來共同研發改良Android系統,這一聯盟將支持谷歌發布的手機操作系統以及應用軟體,Google以Apache免費開源許可證的授權方式,發布了Android的源代碼。
2008年,在GoogleI/O大會上,谷歌提出了AndroidHAL架構圖,在同年8月18號,Android獲得了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批准,在2008年9月,谷歌正式發布了Android 1.0系統,這也是Android系統最早的版本。
二、系統內核
Android 是運行於Linux kernel之上,但並不是GNU/Linux。因為在一般GNU/Linux 里支持的功能,Android 大都沒有支持,包括Cairo、X11、Alsa、FFmpeg、GTK、Pango及Glibc等都被移除掉了。
Android又以Bionic 取代Glibc、以Skia 取代Cairo、再以opencore取代FFmpeg等等。Android 為了達到商業應用,必須移除被GNU GPL授權證所約束的部份,例如Android將驅動程序移到 Userspace,使得Linux driver 與 Linux kernel徹底分開。
Bionic/Libc/Kernel/ 並非標準的Kernel header files。Android 的 Kernel header 是利用工具由 Linux Kernel header 所產生的,這樣做是為了保留常數、數據結構與宏。
Android 的 Linux kernel控制包括安全(Security),存儲器管理(Memory Management),程序管理(Process Management),網路堆棧(Network Stack),驅動程序模型(Driver Model)等。下載Android源碼之前,先要安裝其構建工具 Repo來初始化源碼。Repo 是 Android 用來輔助Git工作的一個工具。
『貳』 Android的手機系統是開源的,開源到底是什麼意思
開源,全稱為開放源代碼。市場上開源軟體層出不窮,很多人可能認為開源軟體最明顯的特點是免費,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開源軟體最大的特點應該是開放,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得到軟體的源代碼,加以修改學習,甚至重新發放,當然是在版許可權制范圍之內。
開源主要的目的就是允許任何一個人來修改和完善它,使用開源的軟體都不需要繳納費用,不想windows操作系統那樣一套要兩千塊。
(2)安卓10源碼結構擴展閱讀
開源主要表現為管理成本、設計程序議題以及組織可信賴性等。首先就管理成本而言,主要是因為一旦計劃發展到一定程度,其創新、修正的質量必然變大,參與人數眾多,當然也會造成一定的管理成本,另外,整合、決策架構都會增高管理的成本。
其次就設計程序議題來看,其不斷釋出新版本,將造成消費者需要不斷重新安裝的困擾,並且由於其設計上通常較不關心友善的界面,會增加使用者的接近使用的難度。
『叄』 安卓11和安卓10有啥區別
這兩個安卓底層版本之間是正常的迭代關系,帶來了諸如聊天氣泡,安全隱私,電源菜單等功能。
一、跨消息應用程序的對話被移到「通知」專門空間,對話氣泡在多任務中的處理更為便捷,類似於國內定製OS的小窗功能。這是第一個安卓11和安卓10的區別改變。
二、安卓11改進了電源菜單。按下電源鍵後,現在可以加入一些新的卡片功能,比如支付、智能家居控制等。媒體控制項也經過了重新設計,可以快速切換播放設備(比如從耳機到揚聲器)。這也是一個用戶可以明確感知的安卓11和安卓10的區別。
三、對安全和隱私進行了進一步功能改進。安卓11限制了此前可能被藍用的許可權如:麥克風,攝像頭以及位置信息的調用。現在每次調用都會提示用戶授權。這一點安卓11和安卓10的區別可謂是真正看得出前者對於用戶隱私的注意。
此外,安卓11還更新了一些屏幕錄制和UI適應性的功能,能夠更好的兼容不同種類的屏幕。
『肆』 誰能告訴我,java和安卓的apk的關系源代碼又是什麼,安卓的應用安裝包都是製作步驟是哪樣的
APK是安卓應用的後綴,是AndroidPackage的縮寫,即Android安裝包(apk)。APK是類似Symbian Sis或Sisx的文件格式。通過將APK文件直接傳到Android模擬器或Android手機中執行即可安裝。apk文件和sis一樣,把android sdk編譯的工程打包成一個安裝程序文件,格式為apk。 APK文件其實是zip格式,但後綴名被修改為apk,通過UnZip解壓後,可以看到Dex文件,Dex是Dalvik VM executes的全稱,即Android Dalvik執行程序,並非Java ME的位元組碼而是Dalvik位元組碼。http://ke..com/view/1351499.htm
『伍』 關於學習安卓底層,懂得進
我幹了3年Android sdk開發,覺得到了瓶勁沒法更進一步,於是花了一年多點時間,大概摸到點門徑。根據前輩的經驗,Android底層完全入門需要兩年。
先說下我的入門過程:
第零步,下載源碼,我下的4.2的,框架層源碼10G,內核2G多,ctags給框架層建的標簽文件都有600M,當時讓我有點震撼,用的vim+ctags+cscope來閱讀,還算不錯,架構挺清晰的。
第一步,我找到了一本好書《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 第一卷》它講了Android框架層的啟動,初始化,服務框架初始化,Binder,消息循環,PackageManagerService,ActivityManagerService。據作者說後面會出講UI子系統的第二卷,拭目以待。其實這本書看了幾十頁我就發現需要第二步的知識,否則看不下去,於是跳去第二步。
第二步,學習Linux系統編程,在看《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的時候我發現,框架層的Native部分,全是Linux編程。為了掌握這部分知識,我花了4個月學習了《Linux系統編程手冊》(TLPI)這本1000多頁的書,我以前是搞WIndows文件系統這塊的,所以C語言還比較熟,TLPI的習題很有意思,量也比較大,堅持下來還是收獲很多。
第三步,花了4個月學習了一些Linux內核的知識,看了LKD,PLKA看了一半多。越學越沒底,覺得不懂得越來越多,不過這個也正常,只有靠慢慢磨,估計以後要不斷的磨這塊。
第四步,回頭看Android源碼,這次一口氣看完了《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 第一卷》,終於對框架層有了譜。同時真的數次把我看暈,前面看Linux內核源碼都沒這么暈,不斷在Java層和Native層之間跳有點磨腦漿。其中我又覺得Java的基礎沒有打太牢,回去補了一個月的《Core Java》第八版。但是這書沒有涉及UI子系統,於是又看了《Android內核剖析》
第五步,《Android內核剖析》(這本書實際上是講框架層的,作者也是個搞嵌入式的,所以他在寫框架層的時候文筆不太好,很羅嗦,不過還是有很多看點,到他後來寫做ROM,玩開發板時估計是說到了他的本行,一下子遛起來了看得出還是挺有水平的,這本書知識有點舊畢竟講的是2.3很多代碼已經過時,但是作者很多點子很有參考價值)這本書講UI子系統和按鍵/觸摸消息處理系統還是很有分量的,尤其13章View繪制那裡,結合源碼研究很有收獲。而後面他講編譯框架和ROM相關的東西都是挺寶貴的資料。
第六步,為了再補一下其他諸如電源管理模塊等子系統的知識看了,《深入理解android》系列,個人認為這個系列看起來有點不太舒服,不過作為補充印證還是比較有價值。
第七步,《Android系統源代碼情景分析》,羅升陽的源碼分析大作,比《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分析得更細致,但缺點是涉及到模塊比較少,選用的源碼也比《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更舊一點。看完書後需要去研究作者的博客,東西挺多的,一定讓你滿意。
第八步,買塊開發板自己玩。這步我還沒走到,原因是我覺得我還差點准備知識。可能要再幾個月,到時准備入塊6410或者樹莓派。
最後,由於我11年以前都是搞Windows這塊的,所以對Linux知識不是很了解,不得已看了這么些書,如果是一直做Linux的人,很多步驟估計可以省掉了。直接上源碼才是正道。
我本身做著移動GIS開發的工作,學框架層全是因為興趣,但招聘平台Android框架層開發人員還是蠻有競爭力的有不少定製ROM,智能電視的工作都處於人才難求狀態,畢竟有一定的門檻,現在各種ios培訓,讓奔著錢干開發的人紛紛湧入,而ios只能幹sdk開發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一堆新手老手,菜鳥大牛全擠在SDK開發這塊,我覺得不太妙。 反觀Android這邊,雖然入門菜鳥沒有搞ios來錢,但是可持續性很好,從sdk-》框架》驅動》內核這樣幹下去。干著干著發現自己漸漸變成了Linux開發者/嵌入式開發者的人也不少,新人,老手,菜鳥大牛各居其位,層次性很好。
『陸』 怎樣查看 Android APP源代碼
將apk文件拷貝至sdcard上。
命令順序如下:
進入Android sdk文件夾/tools目錄下
輸入adb shell
輸入su
輸入cd data
輸入cd app
這時就可以看到你安裝的所有的apk文件。輸入cp 空格 對應的apk 空格 /sdcard/
這樣就將apk文件拷貝出來了。
將apk文件後綴直接變成rar格式,可以看到熟悉的目錄結構了,
其中xml文件打開後都是二進制的,無法查看。
這時就用到了一個android4me的AXMLPrinter2工具。(請自行網路搜索)
輸入以下命令,將xml文件解析出來
java -jar AXMLPrinter2.jar showtimes_list.xml
此命令是在命令行中查看此showtimes_list.xml
將showtimes_list.xml生成xml文件,則輸入以下命令:
java -jar AXMLPrinter2.jar showtimes_list.xml > h.xml
目前進行到這一步,只能看到xml文件的內容,其工程中的java源文件還是看不到,看目錄結構下有一個classes.dex文件,我們需要將dex文件變為jar文件。
這里用到了另一個工具dex2jar。(自行搜索下載)
在Windows下解壓之後的目錄如下圖所示:
在命令行中,進入到此目錄下:
在Windows下,輸入以下命令:
dex2jar.bat c:classes.dex
運行完之後,在C盤會多一個classes.dex.dex2jar.jar文件,此文件就是我們需要的jar文件。
利用jd-gui,將jar文件反向工程為java代碼。(請自行搜索下載)
它分為Windows、Linux、和max三個版本,這里我下載的是Windows版本的。
解壓之後,雙擊運行exe文件,選擇classes.dex.dex2jar.jar文件,相應的jar文件中的Java文件就被反向工程顯示出來了!
『柒』 安卓10和安卓12有啥區別
安卓10和安卓12區別,就是系統功能不一樣,系統版本不一樣,安卓12是在10的基礎上進行更新,速度更快,反應更靈敏。安卓是一種基於Linux的自由及開放源代碼的操作系統,主要使用於移動設備,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由Google谷歌公司和開放手機聯盟領導及開發,尚未有統一中文名稱,中國大陸地區較多人使用安卓或安致。
安卓的介紹
安卓一詞的本義指機器人,同時也是Google於2007年11月5日 宣布的基於Linux平台的開源手機操作系統的名稱,該平台由操作系統,中間件,用戶界面和應用軟體組成,安卓的系統架構和其操作系統一樣,採用了分層的架構。
從架構圖看,安卓分為四個層,從高層到低層分別是應用程序層、應用程序框架層、系統運行庫層和Linux內核層,Android會同一系列核心應用程序包一起發布,該應用程序包包括客戶端,SMS短消息程序,日歷,地圖,瀏覽器,聯系人管理程序等。
『捌』 APP的源代碼是什麼意思(安卓的)
開源(Open Source,開放源碼)被非盈利軟體組織(美國的Open Source Initiative協會)注冊為認證標記,並對其進行了正式的定義,用於描述那些源碼可以被公眾使用的軟體,並且此軟體的使用、修改和發行也不受許可證的限制。
安卓的開源就是開放源代碼,安卓2.x的內核是Linux2.6.方便軟體商開發,多數軟體可以免費,手機商不用買系統版權,降低成本和零售價.這些都是對用戶直接或間接的好處.
『玖』 android系統源碼有多少行
大概有10G的源代碼,一Byte一個字元,也就是說有超過100億個字元,每行按標准80字元來算的話,超過1億行。開放的WinXP系統有2億行,從數量級上來看的話,應該差不多。Android 4.4,是由Google公司製作和研發的代號為KitKat的手機操作系統,於北京時間2013年9月4日凌晨對外公布了該Android新版本的名稱,為Android 4.4(代號 KitKat 奇巧)。據悉,該代號來自雀巢的KitKat巧克力。"Kit Kat"原本是雀巢公司的一款巧克力名稱。谷歌表示,他們非常感謝雀巢授權使用該名稱,但使用的時候會將中間的空格去掉。Android 4.4 KitKat針對RAM佔用進行了優化,甚至可以在一些僅有512MB RAM的老款手機上流暢運行。它也進一步優化了系統在低配硬體上的運行效果, 支持內核同頁合並 KSM,zRAM 交換,似乎是為了更好地在眾多智能穿戴設備上運行。
是指sdk的源碼,還是android操作系統的源碼,不過都有10G左右,另外sdk的源碼是用git管理的,一次下載後,用git check就可以切換到各個版本。Android SDK是用於開發Android上JAVA應用程序的,另外發布Android NDK,可以添加一些C語言寫的鏈接庫,至於Linux代碼,可以在Android源代碼中找到(SDK程序中只有編譯好的測試映像)。應用程序開發用不到Linux代碼(搞嵌入式開發才會用到,而SDK不負責底層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