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linux文件系統的目錄樹結構
Linux操作系統中的主要目錄及目錄內容由文件系統層次結構標准(英語: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FHS)定義。
在FHS中,所有的文件和目錄都出現在根目錄"/"下,即使他們存儲在不同的物理設備中。但是請注意,這些目錄中的一些可能或可能不會在Linux系統上出現,這取決於系統是否含有某些子系統,例如 X Window系統 的安裝與否。
下面是FHS中所定義的一些目錄,和目錄的描述:
/bin 二進制可執行命令
/dev 設備特殊文件
/etc 系統管理和配置文件
/etc/rc.d 啟動的配置文件和腳本
/home 用戶主目錄的基點,比如用戶user的主目錄就是/home/user,可以用~user表示
/lib 標准程序設計庫,又叫動態鏈接共享庫,作用類似windows里的.dll文件
/sbin 系統管理命令,這里存放的是系統管理員使用的管理程序
/tmp 公用的臨時文件存儲點
/root 系統管理員的主目錄
/mnt 系統提供這個目錄是讓用戶臨時掛載其他的文件系統。
/lost+found 這個目錄平時是空的,系統非正常關機而留下「無家可歸」的文件(windows下叫什麼.chk)就在這里
/proc 虛擬的目錄,是系統內存的映射。可直接訪問這個目錄來獲取系統信息。
/var 某些大文件的溢出區,比方說各種服務的日誌文件
/usr 最龐大的目錄,要用到的應用程序和文件幾乎都在這個目錄。其中包含:
/usr/x11r6 存放x window的目錄
/usr/bin 眾多的應用程序
/usr/sbin 超級用戶的一些管理程序
/usr/doc linux文檔
/usr/include linux下開發和編譯應用程序所需要的頭文件
/usr/lib 常用的動態鏈接庫和軟體包的配置文件
/usr/man 幫助文檔
/usr/src 源代碼,linux內核的源代碼就放在/usr/src/linux里
/usr/local/bin 本地增加的命令
/usr/local/lib 本地增加的庫
2. linux源碼在哪個目錄
如果是別人發布的二進制包,可執行文件通常都安裝到Linux系統 /usr/bin 下面;如果是自己從源代碼安裝的,可執行文件通常都在 /usr/local/bin 下面,除非配置時指定了安裝位置。
例如:
rpm -ivh xxx1.rpm
可執行文件通常都安裝到 /usr/bin 下面
./configure (或者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
make
make install
可執行文件通常都在 /usr/local/bin 下面,因為默認參數就是 --prefix=/usr/local
./configure --prefix=/usr (或者 ./configure --prefix=/opt 也可以指定其他位置,如你的家目錄 --prefix=~,~就是 /home/xxx<即你的家目錄>的縮寫)
make
make install
可執行文件通常都在 /usr/bin 下面(或者相應地位於 /opt/bin 下面,或者 /home/xxx/bin 下面,xxx 是你的家目錄)
無論那種方法,在 bash 控制台下只要輸入可執行文件頭幾個字母,然後連續按兩次 Tab 鍵,就可以列出可能的所有命令,如果只有一種可能,則自動顯示該文件全名,這稱為命令補全。想執行當前目錄下的可執行文件,則必須使用 ./ 作為命令前導,例如:
./myprogram
除此之外,一般的可執行文件都處在系統的搜索路徑里,只要在控制台直接輸入命令名就可執行。例如你編譯安裝了一個叫 synaptic 的軟體,只需要在 KDE 的 konsole 虛擬控制台下輸入 synaptic 即可。
如果不幸,你的可執行文件不在系統的搜索路徑里,就會報告沒有這個命令。那麼你需要把那個可執行文件的位置加入環境變數 PATH 里,用冒號作分割符,例如:
在你的家目錄的 .profile 文件或 .bashrc 文件里添加如下命令
PATH="~/bin:$PATH" 就可以把你的家目錄的 bin 目錄追加到搜索路徑里。
無論任何時候想知道系統里某個「命令文件」的位置,都可以使用 which 命令,例如:
$which pwd
/usr/bin/pwd
說明 pwd 命令位於 /usr/bin 下面。
3. 在MICROSOFT VS2010中,.寫一個網站,Web位置 有文件系統,HTTP,FTP有什麼區別
文件系統,表示代碼源文件放在選定本地文件目錄中。這種可以很方便的進行程序源碼移植。
HTTP,表示將代碼源文件放在iis目錄下,這種必須在本地有裝iis。
FTP,表示將代碼源文件保存在遠程的FTP伺服器上。
4. Linux編譯C語言,源程序文件放在什麼路徑
改名:mv hello hello.c
編譯:首先cd到你源文件的那個目錄下,這樣省去了指定絕對路徑的麻煩,比如cd到桌面,然後:gcc hello.c -o hello
運行:./hello
5. 安卓應用的代碼和ui等數據一般保存在什麼文件夾里怎麼打開
這個數據一般隨著刪除應用或者刷機就沒有了。數據位置是這里,能訪問的前提是你已經root了,使用re管理器來到這個文件夾的位置:data/data/com.handsgo.jiakao.android
這裡面有所有該應用的數據,你將他們復制出來,格機好了以後安裝駕考寶典,然後復制回去應該就可以了。我自己也正好裝了這款應用。
望採納,謝謝。
6. 我在電腦上安裝了linux操作系統,linux的源碼應該是在系統的某個目錄下吧,請問是在哪個目錄呢謝謝
首先研究 Linux 源代碼樹的頂層目錄,它通常(但不總是)位於 /usr/src/linux-。我們不會研究得過於詳細,因為 Linux 源代碼經常會發生變化,但是,我們將嘗試讓給出的信息足以找出特定驅動程序或函數的位置。
Makefile:這個文件是整個源代碼樹的頂層 makefile。它定義了很多實用的變數和規則,比如默認的 gcc 編譯標記。
Documentation/:這個目錄中包含很多關於配置內核、運行 ramdisk 等任務的實用信息(但通常是過時的)。不過,與不同配置選項相應的幫助條目並不在這里 —— 它們在每個源代碼目錄的 Kconfig 文件中。
arch/:所有與體系結構相關的代碼都在這個目錄以及 include/asm- 目錄中。在此目錄中,每種體系結構都有自己的目錄。例如,用於基於 PowerPC 的計算機的代碼位於 arch/ppc 目錄中。在這些目錄里,可以找到底層內存管理、中斷處理、早期初始化、匯編常式,等等。
crypto/:這是內核本身所用的加密 API。
drivers/:按照慣例,在此目錄的子目錄中可以找到運行外圍設備的代碼。包括視頻驅動程序、網卡驅動程序、底層 SCSI 驅動程序,以及其他類似的驅動程序。例如,在 drivers/net 中可以找到大部分網卡驅動程序。將一類驅動程序組合在一起的某些更高層代碼,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像底層驅動程序本身那些包含在同一目錄中。
fs/:通用文件系統的代碼(稱做 VFS,即 Virtual File System)和各個不同文件系統的代碼都可以在這個目錄中找到。ext2 文件系統是在 Linux 中最常廣泛使用的文件系統之一;在 fs/ext2 中可以找到讀取 ext2 格式的代碼。並不是所有文件系統都會編譯或運行;對某些尋找內核項目的人而言,更生僻的文件系統永遠都是理想的候選者。
include/:在 .c 文件的開頭所包含的大部分頭文件都可以在這個目錄中找到。 asm- 目錄下是與體系結構相關的包含(include )文件。部分內核構建過程創建從 asm 指定 asm- 的符號鏈接。這樣,無需將其固定編碼到 .c 文件 #include 就可以獲得用於那個體系結構的正確文件。其他目錄中包含的是 非-體系結構-相關 的頭文件。如果在不只一個 .c 文件中使用了某個結構體、常量或者變數,那麼它可能應該放入其中一個頭文件中。
init/:這個目錄中的文件包括 main.c、創建 早期用戶空間(early userspace) 的代碼,以及其他初始化代碼。可以認為 main.c 是內核「粘合劑(glue)」。在下一部分將深入討論 main.c。早期用戶空間提供了 Linux 內核引導起來時所需要的功能,而這些功能並不需要在內核本身運行。
ipc/:IPC 的意思是 進程間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它包含了共享內存、信號量以及其他形式 IPC 的代碼。
kernel/:不適合放在任何其他位置的通用內核級代碼位於此處。這里有高層系統調用代碼,以及 printk() 代碼、調度程序、信號處理代碼,等等。文件名包含很多信息,所以可以使用 ls kernel/,並非能常准確地猜到每個文件的功能。
lib/:這里是對所有內核代碼都通用的實用常式。常見的字元串操作、調試常式,以及命令行解析代碼都位於此處。
mm/:這個目錄中是高層次內核管理代碼。聯合使用這些常式以及底層的與體系結構相關的常式(通常位於 arch//mm/ 目錄中)來實現虛擬內存(Virtual memory,VM)。在這里會完成早期內存管理(在內存子系統完全建立起來之前需要它),以及文件的內存映射、頁高速緩存管理、內存分配、RAM 中頁的清除(還有很多其他事情)。
net/:這里是高層網路代碼。底層網路驅動程序與此層次代碼交換數據包,這個層次的代碼可以根據數據包將數據傳遞給用戶層應用程序,或者丟棄數據,或者在內核中使用它。net/core 包含大部分不同的網路協議都可以使用的代碼,和某些位於 net/ 目錄本身中的文件一樣。特定的網路協議在 net/ 的子目錄下實現。例如,在 net/ipv4 目錄中可以找到 IP(版本 4)代碼。
scripts/:這個目錄中包含的腳本可用於內核的構建,但並不將任何代碼加入到內核本身之中。例如,各種配置工具可以將它們的文件放在這里。
security/:在這里可以找到不同 Linux 安全模型的代碼,比如 NSA Security-Enhanced Linux 以及套接字和網路安全鉤子函數(hooks),以及其他安全選項。
sound/:這里放置的是音效卡驅動程序和其他與聲音相關的代碼。
usr/:此目錄中的代碼用於構建包含 root 文件系統映像的 cpio-格式 的歸檔文件,用於早期用戶空間。
7. 如何確定Linux內核源代碼目錄即,KBUILD的路徑
方法一:
確定內核源代碼目錄通常==文件系統中內核驅動模塊的build路徑
即/lib/moles/2.6.25-14.fc9.i686/build,這個build通常為鏈接文件,連接到
/usr/src/kernels/2.6.25-14.fc9.i686
此方法較准確,通常可以寫如下腳本實現:
# KBUILD is the path to the Linux kernel build tree. It is usually the
# same as the kernel source tree, except when the kernel was compiled in
# a separate directory.
KBUILD ?= $(shell readlink -f /lib/moles/$(KVERS)/build)
方法二:
自己下載內核源文件包,自己指定內核的編譯目錄!
不推薦這種做法,還是按照各大發行版的做法比較好!這樣不至於在編譯下載的某個設備驅動程序時
8. 如何查看linux系統源碼
一般在Linux系統中的/usr/src/linux*.*.*(*.*.*代表的是內核版本,如2.4.23)目錄下就是內核源代碼(如果沒有類似目錄,是因為還沒安裝內核代碼)。另外還可從互連網上免費下載。注意,不要總到http://www.kernel.org/去下載,最好使用它的鏡像站點下載。請在http://www.kernel.org/mirrors/里找一個合適的下載點,再到pub/linux/kernel/v2.6/目錄下去下載2.4.23內核。
代碼目錄結構
在閱讀源碼之前,還應知道Linux內核源碼的整體分布情況。現代的操作系統一般由進程管理、內存管理、文件系統、驅動程序和網路等組成。Linux內核源碼的各個目錄大致與此相對應,其組成如下(假設相對於Linux-2.4.23目錄):
1.arch目錄包括了所有和體系結構相關的核心代碼。它下面的每一個子目錄都代表一種Linux支持的體系結構,例如i386就是Intel CPU及與之相兼容體系結構的子目錄。PC機一般都基於此目錄。
2.include目錄包括編譯核心所需要的大部分頭文件,例如與平台無關的頭文件在include/linux子目錄下。
3.init目錄包含核心的初始化代碼(不是系統的引導代碼),有main.c和Version.c兩個文件。這是研究核心如何工作的好起點。
4.mm目錄包含了所有的內存管理代碼。與具體硬體體系結構相關的內存管理代碼位於arch/*/mm目錄下。
5.drivers目錄中是系統中所有的設備驅動程序。它又進一步劃分成幾類設備驅動,每一種有對應的子目錄,如音效卡的驅動對應於drivers/sound。
6.ipc目錄包含了核心進程間的通信代碼。
7.moles目錄存放了已建好的、可動態載入的模塊。
8.fs目錄存放Linux支持的文件系統代碼。不同的文件系統有不同的子目錄對應,如ext3文件系統對應的就是ext3子目錄。
Kernel內核管理的核心代碼放在這里。同時與處理器結構相關代碼都放在arch/*/kernel目錄下。
9.net目錄里是核心的網路部分代碼,其每個子目錄對應於網路的一個方面。
10.lib目錄包含了核心的庫代碼,不過與處理器結構相關的庫代碼被放在arch/*/lib/目錄下。
11.scripts目錄包含用於配置核心的腳本文件。
12.documentation目錄下是一些文檔,是對每個目錄作用的具體說明。
一般在每個目錄下都有一個.depend文件和一個Makefile文件。這兩個文件都是編譯時使用的輔助文件。仔細閱讀這兩個文件對弄清各個文件之間的聯系和依託關系很有幫助。另外有的目錄下還有Readme文件,它是對該目錄下文件的一些說明,同樣有利於對內核源碼的理解。
在閱讀方法或順序上,有縱向與橫向之分。所謂縱向就是順著程序的執行順序逐步進行;所謂橫向,就是按模塊進行。它們經常結合在一起進行。對於Linux啟動的代碼可順著Linux的啟動順序一步步來閱讀;對於像內存管理部分,可以單獨拿出來進行閱讀分析。實際上這是一個反復的過程,不可能讀一遍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