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matlab中的sim函數的運用方法是什麼
MATLAB 中sim函數具體使用方法:
sim函數的變數[t,x,y]=sim(f1,tspan,options,ut)。
其中f1為SIMULINK的模型名,tspan為模擬時間控制變數;參數options為模型控制。
參數;ut為外部輸入向量。
② 什麼叫「寫卡」(SIM卡)
中國聯通智能卡現場寫卡業務:
營業前台根據用戶所選號碼,將預先沒有寫入IMSI數據的智z能卡白卡,通過寫卡器在總部CRM系統中讀取與碼號相應的IMSI數據,並寫入智能卡白卡,同時在網路側載入數據,完成業務開通。現場寫卡業務包括:開戶和補卡業務。
(2)sim程序演算法擴展閱讀:
SM卡的工作狀態有兩種:即工作方式和空閑方式。當處於工作方式時,完成與手機之間的信息傳輸;當處於空閑方式時,將保持所有相關數據,並支持其內部處於全休眠、指令休眠或時鍾休眠等方式,以有效地節省電能。
使用注意:
1、請勿將卡曲折,卡上之金屬接觸點尤應小心。
2、卡上的金屬接觸點要保持清潔,避免沾染塵埃。
3、為避免刮花金屬接觸點,如無必要,請勿將智能卡隨意從電話中取出或插入。
4、勿將卡置於溫度低於-20℃或高於85℃的地方,避免在高溫的場合作用。
5、此卡只適用於批准入網的GSM數字行動電話機,否則將有可能使卡受到損壞,請於關機10秒後退卡,以防爆卡。
6、為防電話被盜用,請勿將卡與密碼一起存放。
③ SIM是什麼意思
數字行動電話手機與模擬行動電話手機相比較,在結構上多了一塊SIM卡。SIM卡叫用戶識別卡。它實際上是一張內含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智能卡片,用來登記用戶的重要數據和信息。
SIM卡存儲的數據可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固定存放的數據。這類數據在行動電話機被出售之前由SIM卡中心寫入,包括國際移動用戶識別號(IMSI)、鑒權密鑰(KI)、鑒權和加密演算法等等。第二類是暫時存放的有關網路的數據。如位置區域識別碼(LAI)、移動用戶暫時識別碼(TMSI)、禁止接入的公共電話網代碼等。第三類是相關的業務代碼,如個人識別碼(PIN)、解鎖碼(PUK)、計費費率等。第四類是電話號碼簿,是手機用戶隨時輸入的電話號碼。用戶全部資料幾乎都存儲在SIM卡內,因此SIM卡又稱為用戶資料識別卡。
SIM卡最重要的一項功能是進行鑒權和加密。當用戶移動到新的區域撥打或接聽電話時,交換機都要對用戶進行鑒權,以確定是否為合法用戶。這時,SIM卡和交換機同時利用鑒權演算法,對鑒權密鑰和8位隨機數字進行計算,計算結果相同的,SIM卡被承認,否則,SIM卡被拒絕,用戶無法進行呼叫。SIM卡還可利用加密演算法,對話音進行加密,防止竊聽。
數字行動電話手機只有裝上SIM卡後才能使用,否則只是一部「裸機」,只能撥通網路中心許可的幾個緊急號碼,如110、119等。當SIM卡被插入任何一部符合數字行動電話系統規范的行動電話手機時,就可接打電話。通話費自動記入持卡人的帳單上,而與行動電話手機無關。
為了防止手機丟失後被盜用,每張SIM卡都可設置一個密碼,即個人識別碼(PIN碼),用來對SIM上鎖。它是由用戶自己設定的,且可以隨時更改。只有當用戶輸入正確的密碼後,手機才能進入正常使用狀態。連續三次輸入錯誤的個人密碼,手機便會將SIM卡鎖住。要解鎖,必須使用解鎖碼。如果你忘了這個號碼,或SIM卡丟失,則需帶齊開戶資料,攜機到當地的無線營業廳解鎖或掛失。
④ SIM卡的工作原理
SM卡的具體工作原理如下:
1、工作方式
當處於工作方式時,完成與手機之間的信息傳輸。
2、空閑方式
當處於空閑方式時,將保持所有相關數據,並支持其內部處於全休眠、指令休眠或時鍾休眠等方式,以有效地節省電能。
SIM卡的功能配置:
1、業務表
用於識別在SIM卡中已分配的和已激活的業務。這些業務是移動開發所需要的業務,如電信目錄下的各種業務。
2、國際移動開發識別
用於存儲國際移動開發身份的欄位,IMSI最長可由15位設置組成,每位數字需4比特容量,共需9位元組容量,為了它的安全性,則在空中介面傳輸一次,以後均由可變化的TMSI來替代。
3、閉鎖PLMN網路
用於存儲4個不允許移動設備自動進入的PLMN網路,因每個PLMN由移動國家碼(MCC)和移動網路碼(MNC)表示需要3位元組的容量,所以共需12位元組的容量。
4、PLMN選擇器
用於客戶或運營者選擇使用PLMN網路的優先次序。至少能存儲8個PLMN代號,每個需要3位元組容量,共24位元組的容量。
⑤ 手機SIM工作原理是什麼
SIM卡叫用戶識別卡。它實際上是一張內含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智能卡片,用來登記用戶的重要數據和信息。
SIM卡存儲的數據可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固定存放的數據。這類數據在行動電話機被出售之前由SIM卡中心寫入,包括國際移動用戶識別號(IMSI)、鑒權密鑰(KI)、鑒權和加密演算法等等。第二類是暫時存放的有關網路的數據。如位置區域識別碼(LAI)、移動用戶暫時識別碼(TMSI)、禁止接入的公共電話網代碼等。第三類是相關的業務代碼,如個人識別碼(PIN)、解鎖碼(PUK)、計費費率等。第四類是電話號碼簿,是手機用戶隨時輸入的電話號碼。用戶全部資料幾乎都存儲在SIM卡內,因此SIM卡又稱為用戶資料識別卡。
SIM卡最重要的一項功能是進行鑒權和加密。當用戶移動到新的區域撥打或接聽電話時,交換機都要對用戶進行鑒權,以確定是否為合法用戶。這時,SIM卡和交換機同時利用鑒權演算法,對鑒權密鑰和8位隨機數字進行計算,計算結果相同的,SIM卡被承認,否則,SIM卡被拒絕,用戶無法進行呼叫。SIM卡還可利用加密演算法,對話音進行加密,防止竊聽。
數字行動電話手機只有裝上SIM卡後才能使用,否則只是一部「裸機」,只能撥通網路中心許可的幾個緊急號碼,如110、119等。當SIM卡被插入任何一部符合數字行動電話系統規范的行動電話手機時,就可接打電話。通話費自動記入持卡人的帳單上,而與行動電話手機無關。
為了防止手機丟失後被盜用,每張SIM卡都可設置一個密碼,即個人識別碼(PIN碼),用來對SIM上鎖。它是由用戶自己設定的,且可以隨時更改。只有當用戶輸入正確的密碼後,手機才能進入正常使用狀態。連續三次輸入錯誤的個人密碼,手機便會將SIM卡鎖住。要解鎖,必須使用解鎖碼。如果你忘了這個號碼,或SIM卡丟失,則需帶齊開戶資料,攜機到當地的無線營業廳解鎖或掛失。
拆開SIM卡,里邊有三種材料:表面金屬線路板、IC集成電路、黑色保護硬膠。三種材料各司其職,表面金屬線路板負責IC與手機的傳輸工作,黑色保護硬膠純為保護IC,而IC正是整塊SIM卡的靈魂所在。一張SIM卡,如非刻意破壞折曲,正常使用十年以上,完全沒有問題。
每張SIM卡完成製作工序後,IC內的記憶是空白一片的,其時製造商就會按不同網路商要求將寫下的Software,下載入SIM卡內,當中包括該卡的SerialNumber、網路商提供的服務、電話簿、SIMToolKit等項目。網路商一旦收到SIM卡,首先就會將SIM卡的SerialNumber,與手頭上的電話號碼在電腦上作聯結。
⑥ SIM卡的基本概念
一般SIM卡的IC晶元中,有128KB的存儲容量,可供儲存以下信息:
(1)1000組電話號碼及其對應的姓名文字。
(2) 40組簡訊息(Short Message)。
(3) 5組以上新撥出的號碼。
(4) 4位SIM卡密碼(PIN)。
市面上的SIM卡晶元有16K,32K,64K,128K,512K,1M多種,以及能提供多媒體業務,非接觸業務的專業SIM卡,容量可以達到M兆級。 SIM卡上有20位數碼(即ICCID號)的含義。
前面6位為網路代號:
(898600)是中國移動的代號;
(898601)是中國聯通的代號;
(898603)是中國電信的代號;
第7位是業務接入號,
在133、135、136、137、138、139中分別為1、5、6、7、8、9;
第8位是SIM卡的功能位,一般為0,預付費SIM卡為3;
第9、10位是各省的編碼;
01:北京02:天津03:河北04:山西05:內蒙古06:遼寧07:吉林08:黑龍江09:上海10:江蘇11:浙江12:安徽13:福建14:江西15:山東16:河南17:湖北18:湖南19:廣東20:廣西21:海南22:四川23:貴州24:雲南25:西藏26:陝西27:甘肅28:青海29:寧夏30:新疆31:重慶,
第11、12位是年號;第13位是供應商代碼;
第14~19位則是用戶識別碼;
第20位是校驗位。 PIN碼是指SIM卡的密碼,存在於SIM卡中,其出廠值為1234或0000。激活PIN碼後,每次開機要輸入PIN碼才能登錄網路。PUK碼是用來解PIN碼的萬能鑰匙,共8位。用戶是不知道PUK碼的,只有到營業廳由工作人員操作。當PIN碼輸錯3次後,SIM卡會自動上鎖,此時只有通過輸入PUK才能解鎖。PUK碼共有10次輸入機會。所以此時,用戶千萬不要自行去碰PUK密碼,輸錯10次後,SIM卡會自動啟動自毀程序,使SIM卡失效。此時,只有重新到營業廳換卡。其實,只要小心使用,PIN密碼只會保護你的安全。
SIM卡有兩個PIN碼:PIN1碼和PIN2碼。我們通常講的PIN碼就是指PIN1碼,它用來保護SIM卡的安全,是屬於SIM卡的密碼。PIN2碼也是SIM卡的密碼,但它跟網路的計費(如儲值卡的扣費等)和SIM卡內部資料的修改有關。所以PIN2碼是保密的,普通用戶無法用上PIN2碼。不過,即使PIN2碼鎖住,也不會影響正常通話。也就是說,PIN1碼才是屬於手機用戶的密碼。
在設置固定號碼撥號和通話費率(需要網路支持)時需要PIN2碼。每張SIM卡的初始PIN2碼都是不一樣的。一般情況下是:2345。如果三次錯誤地輸入PIN2碼,PIN2碼會被鎖定。這時同樣需要到營業廳去解鎖。如果在不知道密碼的情況下自己解鎖,PIN2碼也會永久鎖定。PIN2碼被永久鎖定後,SIM卡可以正常撥號,但與PIN2碼有關的功能再也無法使用。以上各種碼的默認狀態都是不激活。 SIM卡是帶有微處理器的晶元,
內有5個模塊,每個模塊對應一個功能:
CPU(8位/16位/32位)、程序存儲器ROM、工作存儲器RAM、數據存儲器EEPROM和串列通信單元,這5個模塊集成在一塊集成電路中。SIM卡在與手機連接時,最少需要5個連接線:
*電源(Vcc) *時鍾(CLK) *數據I/O口(Data) *復位(RST) *接地端(GND) 1.手機向網路發出入網請求
2.網路回復一隨機字元串
3.手機接收,並將其交給SIM卡,
4.卡片按照片內演算法進行計算,得到結果返回手機
5.手機將其運算結果、IMEI、ICCID發回網路,網路讀取ICCID,分析是否是本地號碼。
6.網路返回合法信息,並下發KC碼,完成網過程
註:以上描述的是2G網的鑒權過程,3G網鑒權過程與此不同。
⑦ sim卡應用程序是如何實現的
現在用的SIM卡大部分都是eSIM卡,這其實是一個微型計算機,裡麵包括了CPU,RAM等資源(還可以在卡上找到64K,128K等不同的配置標識),除了為用戶提供接入網路的功能外,還可以在卡上寫一些小的應用程序,比如運營商內置的SIM卡應用程序。
⑧ SIM是什麼意思
數字行動電話手機與模擬行動電話手機相比較,在結構上多了一塊SIM卡。SIM卡叫用戶識別卡。它實際上是一張內含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智能卡片,用來登記用戶的重要數據和信息。
SIM卡存儲的數據可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固定存放的數據。這類數據在行動電話機被出售之前由SIM卡中心寫入,包括國際移動用戶識別號(IMSI)、鑒權密鑰(KI)、鑒權和加密演算法等等。第二類是暫時存放的有關網路的數據。如位置區域識別碼(LAI)、移動用戶暫時識別碼(TMSI)、禁止接入的公共電話網代碼等。第三類是相關的業務代碼,如個人識別碼(PIN)、解鎖碼(PUK)、計費費率等。第四類是電話號碼簿,是手機用戶隨時輸入的電話號碼。用戶全部資料幾乎都存儲在SIM卡內,因此SIM卡又稱為用戶資料識別卡。
SIM卡最重要的一項功能是進行鑒權和加密。當用戶移動到新的區域撥打或接聽電話時,交換機都要對用戶進行鑒權,以確定是否為合法用戶。這時,SIM卡和交換機同時利用鑒權演算法,對鑒權密鑰和8位隨機數字進行計算,計算結果相同的,SIM卡被承認,否則,SIM卡被拒絕,用戶無法進行呼叫。SIM卡還可利用加密演算法,對話音進行加密,防止竊聽。
數字行動電話手機只有裝上SIM卡後才能使用,否則只是一部「裸機」,只能撥通網路中心許可的幾個緊急號碼,如110、119等。當SIM卡被插入任何一部符合數字行動電話系統規范的行動電話手機時,就可接打電話。通話費自動記入持卡人的帳單上,而與行動電話手機無關。
為了防止手機丟失後被盜用,每張SIM卡都可設置一個密碼,即個人識別碼(PIN碼),用來對SIM上鎖。它是由用戶自己設定的,且可以隨時更改。只有當用戶輸入正確的密碼後,手機才能進入正常使用狀態。連續三次輸入錯誤的個人密碼,手機便會將SIM卡鎖住。要解鎖,必須使用解鎖碼。如果你忘了這個號碼,或SIM卡丟失,則需帶齊開戶資料,攜機到當地的無線營業廳解鎖或掛失。
回答者:yantaohaomiao - 秀才 三級 5-7 17:45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0 個人評價
好
50% (0) 不好
50% (0)
其他回答共 1 條
SIM卡
行動電話機與SIM卡共同構成移動通信終端設備。無論是GSM系統還是CDMA系統,數字行動電話機用戶在「入網」時會得到一張SIM卡(SubscriberIdentityMole)或UIM卡(UserIdentity Mole)。SIM卡是一張符合GSM規范的「智慧卡」,可以插入任何一部符合GSM規范的行動電話中,實現「電話號碼隨卡不隨機的功能」,而且通話費用自動計入持卡用戶的賬單上,與手機無關。
外部特徵
在實際使用中有兩種功能相同而形式不同的SIM卡:
卡片式(俗稱大卡)SIM卡,這種形式的SIM卡符合有關IC卡的ISO7816標准,類似IC卡。
嵌入式(俗稱小卡)SIM卡,其大小隻有25mm×15mm,是半永久性地裝入到移動台設備中的卡。
「大卡」上真正起作用的是它上面的那張「小卡」,而「小卡」上起作用的部分則是卡面上的銅制介面及其內部膠封的卡內邏輯電路。目前國內流行樣式是「小卡」,小卡也可以換成「大卡」(需加裝一卡托)。「大卡」和「小卡」分別適用於不同類型的GSM行動電話,早期機型如摩托羅拉GC87C、308C等手機用的是「大卡」,而目前新出的機型基本上都使用「小卡」。
⑨ matlab BP神經網路 sim函數怎麼解釋呢
sim是模擬。net是前面已經訓練好的網路,相當於把r'作為自變數代入net中。
剛琢磨神經網路,有不對的地方還請指出
時間序列應當是一排數據對應另一排數據。相當於x對應y。
但是題主一開始的輸入P=[a' ; b' ; c' ; d' ; e'],這是一個5行的矩陣,不是向量,也就不是時間序列了。大約這就是為什麼最終輸出會成了一個矩陣吧
⑩ matlab中sim的使用
編譯器報錯是你的 network的矩陣行數不對,要求要222行。
sim的用法如下:
SimOut = SIM('MODEL','PARAMETER_NAME1',VALUE1,'PARAMETER_NAME2',VALUE2, ...)
SimOut = SIM('MODEL', PARAM_NAME_VAL_STRUCT)
SimOut = SIM('MODEL', CONFIG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