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虛擬內存 它劃分在硬碟上嗎我怎麼去控制 和編輯虛擬內存
虛擬內存是系統當物理內存不夠時,用於交換文件的地方。系統會把先前載入程序時所佔用的物理內存空間轉移至虛擬內存之中,以便給當前程序空出更多的內存空間。其存在於硬碟之上,一般默認都是在C盤,我們也可以手動編輯其大小與位置。 在 我的電腦---右鍵---屬性----高級----性能設置----高級---虛擬內存更改---選擇你想設置的虛擬內存位置,然後在自定義大小填寫一定的值---設置完畢點擊設置按鈕---確定就行了
希望採納
⑵ 虛擬內存對硬碟有損害嗎
因為虛擬內存要執行大量的硬碟讀取寫入,對於硬碟的壽命多少是有影響的,所以現在4G內存的電腦一般就不設置虛擬內存了。只要開啟虛擬內存,就會在選擇開啟的硬碟分區的根目錄下生成一個pagefile,這個文件本身是隱藏的。在選項里改成顯示隱藏文件就會看見了。
⑶ 虛擬內存硬碟有什麼作用
我們都知道,雖然在運行速度上硬碟不如內存,但在容量上內存是無法與硬碟相提並論的。當運行一個程序需要大量數據、佔用大量內存時,內存就會被「塞滿」,並將那些暫時不用的數據放到硬碟中,而這些數據所佔的空間就是虛擬內存。現在我們也明白為什麼pagefile.sys的大小會經常變化了。
內存在計算機中的作用很大,電腦中所有運行的程序都需要經過內存來執行,如果執行的程序很大或很多,就會導致內存消耗殆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windows中運用了虛擬內存技術,即拿出一部分硬碟空間來充當內存使用,當內存佔用完時,電腦就會自動調用硬碟來充當內存,以緩解內存的緊張。舉一個例子來說,如果電腦只有128mb物理內存的話,當讀取一個容量為200mb的文件時,就必須要用到比較大的虛擬內存,文件被內存讀取之後就會先儲存到虛擬內存,等待內存把文件全部儲存到虛擬內存之後,跟著就會把虛擬內里儲存的文件釋放到原來的安裝目錄里了。
⑷ 磁碟的虛擬內存是什麼意思一般虛擬內存要怎麼定呢
很多網游已經解釋了如何設置虛擬內存,我就不再贅述,集中回答您關於虛擬內存概念上的問題吧。
虛擬內存是用硬碟空間做內存。用來彌補計算機物理內存(就是你的看得見的內存條)空間的缺乏。當物理內存不足時,虛擬內存就在硬碟上創建了。
當物理內存被各種程序占完後,虛擬內存管理器就會根據特定的演算法,選擇最近比較少使用的、低優先順序的內存部分寫到硬碟上。
這是操作系統自己完成的,應用程序並不知道,每個應用程序都以為自己依舊佔用著需要的內存。當這個程序需要再次運行時,操作系統就會把它的內存信息從硬碟上調回物理內存。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時在切換程序時會感到切換速度慢的原因,也是用低價的硬碟替代高價的內存的折中辦法。
⑸ 如何使用虛擬內存硬碟vsuite ramdisk軟體建立虛擬內存硬碟
vsuite ramdisk是收費軟體。
推薦使用Dataram_RAMDisk或者AMD的Radeon_RAMDisk
這兩個都是免費支持4G以內的虛擬硬碟,付費才能設置4G以上。最主要支持64位WIN7。
如果是32位系統則有大把免費好用的ramdisk軟體。
64位系統免費的就QSoftRAMdisk。Dataram_RAMDisk或者AMD的Radeon_RAMDisk這三個了。
QSoftRAMdisk設置和安裝相對復雜,但是支持超過設置4G虛擬盤。
虛擬出硬碟後,推薦將IE臨時文件設置 到虛擬硬碟上。這樣不會在真實硬碟上發生讀寫操作。
如果內存夠大,就禁止真實硬碟上的虛擬內存,並將系統虛擬內存位置也設置到虛擬硬碟上。
虛擬內存設置方法如圖:大小請用自定義,根據RAMDisk虛擬硬碟大小自己判斷。
⑹ 硬碟內存和虛擬內存分別指什麼
內存和虛擬內存各自的作用
1、應用中的概念。
物理內存,在應用中,自然是顧名思義,物理上,真實的插在板子上的內存是多大就是多大了。看機器配置的時候,看的就是這個物理內存。
虛擬內存,這個概念就要稍微了解一下CPU了,^_^,只是稍微,畢竟我們現在談的是應用中的概念。我們應該知道,對於一般的32位CPU,有32根地址線,那麼它的定址空間就是4GB。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其他的限制,我們的主板上最大可以安裝4GB的物理內存。哈哈,一般的機器是不會裝那麼多物理內存的,大把的銀子啊,性價比可合不上。程序員可不管這個,我們對CPU編程,不能一台機器根據你物理內存的大小我編一個程序吧?那也太原始社會了吧。所以程序員都是直接使用的4GB的奢侈的進程空間(或許,不應該用奢侈這么短視的詞。曾幾何時,128M的物理內存也是我們不可想像的呢?)。這怎麼辦?總不能不用那些程序了吧。好吧,這個問題交給OS去解決吧。這樣,OS就提出了一個虛擬內存的概念。就是進程、用戶、不必考慮實際上物理內存的限制,而直接對4GB的進程空間進行定址。如果所定址的數據實際上不在物理內存中,那就從「虛擬內存」中來獲取。這個虛擬內存可以是一個專門文件格式的磁碟分區(比如linux下的swap分區),也可以是硬碟上的某個足夠大的文件(比如win下的那個i386文件,好像是這個名字)。物理內存中長期不用的數據,也可以轉移到虛擬內存中。這樣的交換由OS來控制,用戶看起來就好像物理內存大了一樣。有了虛擬內存的概念,我們就可以自由的使用4GB的進程空間了。但是,前提是你的硬碟由足夠的空間,而且你捨得劃分出(4GB-物理內存)大的虛擬內存空間來。^_^。一般情況下,虛擬內存的大小,各個OS也進行了限制(比如linux的swap分區的大小,win下也可以調整虛擬內存文件的大小和位置)。所以,我們程序所能使用的存儲空間大小就是:物理內存+虛擬內存。
2、CPU中的概念。 物理內存,CPU的地址線可以直接進行定址的內存空間大小。比如8086隻有20根地址線,那它的定址空間就是1MB。我們就說8086能支持1MB的物理內存。即使我們安裝了128M的內存條在板子上,我們也只能說8086擁有1MB的物理內存空間。同理32位的386以上CPU,就可以支持最大4GB的物理內存空間了。 虛擬內存,這便是一個和CPU的定址方式有關的一個概念了。x86體系結構中,為了更好的管理內存空間,採用分段的方式來對內存進行定址。比如8086就用兩個位元組的段基地址和兩個位元組的偏移地址來定址整個可以定址的內存空間,即:0000:0000方式(具體怎麼計算出實際的地址,參見各種匯編教材)。這樣,對整個1MB的物理內存空間定址是沒有問題了。可是,用這種方式,最大可以定址到10FFEF這個地址。這超出了20根地址線的地址的FFEF大小的空間,就可以說是8086的虛擬內存了,所以可以說8086的虛擬內存地址空間可以達到10FFEF。^_^,具體怎麼使用和看待這段內存,還取決於A20線的選通與否了,這是另外的話題了。同樣的道理,386以上的CPU,由於在保護模式下使用了GDT和LDT,將段的定義放到了內存中,從而可以使用16位的段地址和32位的偏移地址。這樣算來,386以上的CPU的虛擬內存地址空間就可以達到64TB了。真是大的驚人,看來,這么大的地址空間,一時還不能被軟體的發展淘汰。
3、零碎的叫法。 零碎的叫法常常來自與相對感覺深奧詼澀的虛擬內存概念。物理的東西,人們大多不去碰它,畢竟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而虛擬內存就經常有別冒名頂替的。「一個進程有4個GB的虛擬內存」這樣的說法屢見不鮮,其實,這是混淆了4GB的進程地址空間和虛擬內存這兩個概念。也算令一種解釋吧,畢竟那4個GB也是見不著影的,也是虛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