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在樹莓派liunx系統下重新編譯桌面版liu
首先准備好arm-linux-gcc的包,比如說是arm-linux-gcc-fh.tar.gz。 首先是解壓縮,路徑可以隨便放,最好放在/opt這個目錄下面。 使用如下命令: tar xvzf arm-linux-gcc-fh.tar.gz(空格)C(空格/(注意這之間的空格)。 然後就解壓縮好了,接下來就是要修改一下配置文件了。 切換到root許可權,輸入如下命令: vi /etc/bash.bashrc 在最後面一行加入如下語句: export PATH=$PATH:/opt/***(***表示你的arm-linux-gcc這個可執行文件的路徑); 最後,重啟一下配置文件,使用如下命令: source /etc/bash.bashrc,
❷ 樹莓派 編譯驅動 需要編譯內核嗎
如果不是交叉編譯的的話,需要下載和系統版本相同的Linux內核源代碼;如果是交叉編譯的話,還需要安裝交叉編譯工具;詳見http://blog.csdn.net/hcx25909/article/details/16860055
❸ 如何在樹莓派上安裝 QT 編譯器
首先我需要的開發工具Qt Creator 先從終端單獨下載:
sudo apt-get install qt4-dev-tools
之後安裝QT CREATOR 編譯器:
sudo apt-get install qtcreator
之後繼續安裝編譯環境:
sudo apt-get install gcc
sudo apt-get install xterm
sudo apt-get install git-core
sudo apt-get install subversion
該版本基於Qt Creator 2.5 with Qt 4.8.1 32 bit
存在問題:沒有工具鏈。
我們只能編譯遠程嵌入式設備,這不是這里的情況,因為我們是PI,而不是遠程訪問它。
我添加了一個gcc工具鏈
工具/選項>構建和運行>標簽工具鏈>按鈕添加 選擇GCC
然後設置編譯器路徑:/usr/bin/arm - linux - gnueabihf - gcc - 4.6
調試器:/usr/bin/gdb
Mkspec:默認
Qt Creator似乎發現我們將部署在一個遙遠的目標。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去幫助>菜單插件
取消設備支持遠程linux >
重啟Qt的創造者
去工具>選項選項卡> >構建和運行> Qt版本添加「/ usr / bin / qmake-qt4」
然後,它將顯示為一個桌面項目在項目向導,而不是嵌入。
❹ 樹莓派中有什麼C語言編譯器
桌面 Linux 不像 FreeBSD,一般都不自帶 C 語言編譯器,因為那屬於開發用工具,桌面用戶一般不用。 但是許多 GNU/Linux 的發行版的後台軟體庫都存有 C 語言編譯器,可以通過軟體包管理器來安裝。 以 Fedora 二二 為例,安裝 GCC 的命令為 sudo dnf install gcc (不過我個人比較偏好 clang),其中 dnf 是管理軟體包的指令
❺ 樹莓派編譯opencv
這是編譯器的版本與opencv不匹配造成的。你可以到/usr/include/c++/6/目錄下打開cmath.c文件,將其中的#include_NEXT <math.h>修改為#include <math.h>然後重新編譯opencv。這時候會報一大堆警告,但opencv依然可以安裝成功。報的那些警告都是語法過期的警告,具體對opencv的影響還未知。
❻ 如何在ubuntu 上 編譯樹莓派 wiringpi
1.簡介wiringPi wiringPi , 安裝好這個庫後可以直接 調用函數配置和控制GPIO功能 下圖中左邊是wiringPi封裝好後的引腳,右邊是樹莓派本身的引腳(bcm2835庫也使用它) 還有一張圖可以參考: 2.樹莓派中安裝wiringPi方法: mkdir temp cd temp wget...
❼ 樹莓派編譯c文件出現問題
編譯的時候在最後加上 -lwiring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