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如何單獨編譯內核下的一個驅動

如何單獨編譯內核下的一個驅動

發布時間:2022-05-21 07:02:35

linux沒有內核代碼可以單獨編譯驅動程序嗎

可以的,我也是Linux C語言工程師,內核和應用都做。
你可以參考 LDD3裡面的那個hello程序。
將hello驅動程序編譯成模塊,而且是獨立於內核源碼編譯的。

⑵ linux顯卡驅動怎麼編譯進內核

一、 驅動程序編譯進內核的步驟
在 linux 內核中增加程序需要完成以下三項工作:
1. 將編寫的源代碼復制到 Linux 內核源代碼的相應目錄;
2. 在目錄的 Kconfig 文件中增加新源代碼對應項目的編譯配置選項;
3. 在目錄的 Makefile 文件中增加對新源代碼的編譯條目。

bq27501驅動編譯到內核中具體步驟如下:
1. 先將驅動代碼bq27501文件夾復制到 ti-davinci/drivers/ 目錄下。
確定bq27501驅動模塊應在內核源代碼樹中處於何處。
設備驅動程序存放在內核源碼樹根目錄 drivers/ 的子目錄下,在其內部,設備驅動文件進一步按照類別,類型等有序地組織起來。
a. 字元設備存在於 drivers/char/ 目錄下
b. 塊設備存放在 drivers/block/ 目錄下
c. USB 設備則存放在 drivers/usb/ 目錄下。

⑶ 我可以直接用gcc編譯一個驅動程序嗎

驅動程序肯定不能這么編譯啦,驅動程序要用內核來編譯的。Makefile也很復雜,我也看不太懂,但是Makefile裡面要制定內核所在的目錄以及生產的驅動文件名。這個Makefile可以直接去網上找吧,實在不行我傳給你一個。把Makefile和驅動的c文件放在同一個目錄下,make一下就可以產生.ko的驅動文件。移到開發板上insmod就可以測試了。但貌似要想在內核里配置上這個模塊。

⑷ linux內核怎麼單獨編譯驅動模塊

你可能需要手動創建設備節點,首先cat /proc/device 看看能否找到video的設備號,再用mknod命令創建/dev/下的設備節點,如果沒有再考慮去內核make menuconfig查看相關驅動選項有沒有勾上。

⑸ 怎麼用Visual Studio編譯內核驅動

在Win8以前開發內核驅動,准備編譯環境是個較繁瑣的事情。程序員需要手動下載WDK並安裝(注1),開發環境就在安裝好的WDK中。WDK是Windows Driver Kit縮寫,即Windows驅動開發包。它提供的開發環境簡陋得很,它不是一個便於開發的IDE環境,而僅僅是一些散裝的編譯工具包。

安裝好WDK後,WDK的編譯環境鏈接就顯示在開始菜單中了,要小心不能將它們刪掉,否則會麻煩,因為手動生成鏈接是麻煩事,後文會講。
編譯環境是分類的。首先根據目標系統分類,也就是要編譯生成運行在什麼OS上的目標文件。微軟大部分的產品都保持了向後兼容的習慣,這條規律也適用於此處:使用Win7子系統環境編譯出來的驅動文件,一般都能運行在Vista和XP系統上,反之就不會成立(注2)。
其次根據硬體平台分類,現在Windows系統能夠運行的平台有四個:X86,X64,IA64和ARM。其中ARM是Win8才開始的故事,這里還輪不到它出場,這樣就只有前面三個硬體平台(注3)。
最後又要根據編譯版本來分,即Checked(也可認做Debug)和Free(也可認作Release)這兩種。這樣來看,每個OS組別下面,就一定有6個編譯環境鏈接。
在這本書裡面,如果用舊版本WDK編譯驅動,就默認使用Win7目標系統的編譯環境,生成Checked版本,目標平台是X86或X64。所以就只會選兩種:X86 Checked Build Environment和X64 Checked Build Environment.
編譯環境打開來其實就是個控制台。它當然不同於直接從cmd.exe運行起來的控制台環境,區別在哪裡呢?我們已經知道,上圖的這些黑色的編譯環境圖標,其實都是快捷方式。不妨就看看它的快捷方式的Target內容,或許就知道端倪了。以X64 Checked Build Environment這個環境為例,打開來看到如下內容:
C:\Windows\System32\cmd.exe /k C:\WinDDK\7600.16385.1\bin\setenv.bat C:\WinDDK\7600.16385.1\ chk x64 WIN7
這一行內容仔細一看就很簡單了。原來所謂的編譯環境,就是一個運行cmd.exe的控制台進程,只不過它執行了用於初始化的/k參數。在Cmd.exe命令的幫助中,/k參數是這樣描述的:Carries out the command specified by string but remains(執行一個命令,執行完之後不退出程序)。也就是說,啟動控制台進程並執行命令,執行完後,控制台程序留給用戶繼續使用。
那麼/k之後的所有內容,都是一條初始化的命令:
C:\WinDDK\7600.16385.1\bin\setenv.bat C:\WinDDK\7600.16385.1\ chk x64 WIN7
它卻又可拆成幾個部分來分析。第一個setenv.bat是初始化編譯環境的批文件。後面的是它的參數:第一個參數,是WDK的路徑,通過它可以找到編譯器程序;第二個參數是指明要編譯生成checked版本目標文件;第三個指明硬體平台是x64;第三個指明目標系統是Win7。
位於WDK中的Setenv.bat文件是負責編譯環境配置的總廚,你把什麼參數遞給它,它就給你配出什麼類型的編譯環境來(菜也)。
怎麼在這個控制台裡面編譯驅動呢?我們統一用使用以下步驟:

通過CD命令,定位到含有source文件的那個驅動目錄;
輸入build或bld(build –cz的簡寫)命令進行編譯;
如果編譯成功,將生成驅動文件,否則會有錯誤或警告信息顯示出來;也可通過查看目錄文件夾下面的相關log文件查看詳細的錯誤或警告信息。

走到這里,編譯的事情算弄明白了。可能還會有朋友問我,我用什麼東西寫代碼呢?不好意思,關於這個問題,此時還沒有康莊大道供大家駟馬高車,不過千萬條小路卻是現成的。您可以用notepad記事本或者任何文本編輯器來編輯代碼,如果不嫌麻煩,用Visual Studio寫代碼也可以,只不過僅作代碼編輯而已。

⑹ 如何把自己的驅動編譯進內核或模塊

我們知道若要給Linux內核添加模塊(驅動)有如下兩種方式:
(1)動態方式:採用insmod命令來給運行中的linux載入模塊。
(2)靜態方式:修改linux的配置菜單,添加模塊相關文件到源碼對應目錄,然後把模塊直接編譯進內核。
對於動態方式,比較簡單,下面我們介紹如何採用靜態的方式把模塊添加到內核。
最終到達的效果是:在內核的配置菜單中可以配置我們添加的模塊,並可以對我們添加的模塊進行編譯。
一. 內核的配置系統組成
首先我們要了解Linux 2.6內核的配置系統的原理,比如我們在源碼下運行「make menuconfig 」為神馬會出現一個圖形配置菜單,配置了這個菜單後又是如何改變了內核的編譯策略滴。
內核的配置系統一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Makefile:分布在Linux內核源代碼中的Makefile,定義Linux內核的編譯規則。
(2)配置文件(Kconfig):給用戶提供配置選項,修改該文件來改變配置菜單選項。
(3)配置工具:包括配置命令解釋器(對配置腳本中使用的配置命令進行解釋),配置用戶界面(提供字元界面和圖形界面)。這些配置工具都是使用腳本語言編寫的,如Tcl/TK、Perl等。
其原理可以簡述如下:這里有兩條主線,一條為配置線索,一條為編譯線索。配置工具根據kconfig配置腳本產生配置菜單,然後根據配置菜單的配置情況生成頂層目錄下的.config,在.config里定義了配置選擇的配置宏定義,如下所示:

如上所示,這里定義的這些配置宏變數會在Makefile里出現,如下所示:

然後make 工具根據Makefile里這些宏的賦值情況來指導編譯。所以理論上,我們可以直接修改.config和Makefile來添加模塊,但這樣很麻煩,也容易出錯,下面我們將會看到,實際上我們有兩種方法來很容易的實現。

二. 如何添加模塊到內核
實際上,我們需要做的工作可簡述如下:
(1)將編寫的模塊或驅動源代碼(比如是XXOO)復制到Linux內核源代碼的相應目錄。
(2)在該目錄下的Kconfig文件中依葫蘆畫瓢的添加XXOO配置選項。
(3)在該目錄的Makefile文件中依葫蘆畫瓢的添加XXOO編譯選項。
可以看到,我們奉行的原則是「依葫蘆畫瓢」,主要是添加。
一般的按照上面方式又可出現兩種情況,一種為給XXOO驅動添加我們自己的目錄,一種是不添加目錄。兩種情況的處理方式有點兒不一樣哦。

三. 不加自己目錄的情況
(1)把我們的驅動源文件(xxoo.c)放到對應目錄下,具體放到哪裡需要根據驅動的類型和特點。這里假設我們放到./driver/char下。
(2)然後我們修改./driver/char下的Kconfig文件,依葫蘆添加即可,如下所示:

注意這里的LT_XXOO這個名字可以隨便寫,但需要保持這個格式,他並不需要跟驅動源文件保持一致,但最好保持一致,等下我們在修改Makefile時會用到這個名字,他將會變成CONFIG_LT_XXOO,那個名字必須與這個名字對應。如上所示,tristate定義了這個配置選項的可選項有幾個,help定義了這個配置選項的幫助信息,具體更多的規則這里不講了。

(3)然後我們修改./driver/char下的Makefile文件,如下所示:

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前面Kconfig里出現的LT_XXOO,在這里我們就需要使用到CONFIG_XXOO,實際上邏輯是醬汁滴:在Kconfig里定義了LT_XXOO,然後配置完成後,在頂層的.config里會產生CONFIG_XXOO,然後這里我們使用這個變數。
到這里第一種情況下的添加方式就完成了。
四. 添加自己目錄的情況
(1)在源碼的對應目錄下建立自己的目錄(xxoo),這里假設為/drivers/char/xxoo 。
(2) 把驅動源碼放到新建的xxoo目錄下,並在此目錄下新建Kconfig和Makefile文件。然後給新建的Kconfig和Makefile添加內容。
Kconfig下添加的內容如下:

這個格式跟之前在Kconfig里添加選項類似。
Makefile里寫入的內容就更少了:

添加這一句就可以了。
(3)第三也不復雜,還是依葫蘆畫瓢就可以了。
我們在/drivers/char目錄下添加了xxoo目錄,我們總得在這個配置系統里進行登記吧,哈哈,不然配置系統怎麼找到們呢。由於整個配置系統是遞歸調用滴,所以我們需要在xxoo的父目錄也即char目錄的Kconfig和Makefile文件里進行登記。具體如下:
a). 在drivers/char/Kconfig中加入:source 「drivers/char/xxoo/Kconfig」
b). 在drivers/char/Makefile中加入:obj-$(CONFIG_LT_XXOO) += xxoo/
添加過程依葫蘆畫瓢就可以了,灰常滴簡單。

⑺ 如何編譯一個linux下的驅動模塊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模塊是如何別被構造的。模塊的構造過程與用戶空間
的應用程序的構造過程有顯著不同;內核是一個大的、獨立的程序
,
對於它的各
個部分如何組合在一起有詳細的明確的要求。
Linux2.6
內核的構造過程也與以
前版本的內核構造過程不同;
新的構造系統用起來更加簡單,
並且可產生更加正
確的結果
,
但是它看起來和先前的方法有很大不同。內核的構造系統非常復雜
,
我們所看到的只是它的一小部分。
如果讀者想了解更深入的細節,
則應閱讀在內
核源碼中的
Document/kbuild
目錄下的文件。

在構造內核模塊之前,
有一些先決條件首先應該得到滿足。
首先,
讀者要保證你
有適合於你的內核版本的編譯器、模塊工具
,
以及其他必要工具。在內核文檔目
錄下的文件
Documentation/Changes
里列出了需要的工具版本;
在開始構造內
核前,
讀者有必要查看該文件,
並確保已安裝了正確的工具。
如果用錯誤的工具
版本來構造一個內核
(
及其模塊
)
,可能導致許多奇怪的問題。另外也要注意
,
使
用太新版本的編譯器偶爾可能也會導致問題。

一旦做好了上面的准備工作之後
,
其實給自己的模塊創建一個
makefile
則非常
簡單。實際上
,
對於本章前面展示的
" hello world"
例子
,
下面一行就夠了
:
obj-m := hello.o
如果讀者熟悉
make

但是對
Linux2.6
內核構造系統不熟悉的話
,
可能奇怪這個
makefile
如何工作。畢竟上面的這一行不是一個傳統的
makefile
的樣子。問
題的答案當然是內核構造系統處理了餘下的工作。上面的賦值語句
(
它利用了由
GNU make
提供的擴展語法
)
說明有一個模塊要從目標文件
hello.o
構造,而從
該目標文件構造的模塊名稱為
hello.ko.
如果我們想由兩個源文件
(
比如
file1.c

file2.c )
構造出一個名稱為
mole.ko
的模塊
,
則正確的
makefile
可如下編寫
:
obj-m := mole.o
mole-objs := file1.o file2.o
為了讓上面這種類型的
makefile
文件正常工作
,
必須在大的內核構造系統環境
中調用他們。假設讀者的內核源碼數位於
~/kernel-2.6
目錄
,
用來建立你的模
塊的
make
命令
(
在包含模塊源代碼和
makefile
的目錄下鍵入
)
應該是
:
make -C ~/kernel-2.6 M=`pwd` moles
這個命令首先是改變目錄到用
-C
選項指定的位置
(
即內核源代碼目錄
)
,其中保
存有內核的頂層
makefile
文件。這個
M=
選項使
makefile
在構造
moles

標前
,
返回到模塊源碼目錄。
然後,
moles
目標指向
obj-m
變數中設定的模塊,
在上面的例子里,我們將該變數設置成了
mole.o


上面這樣的
make
命令對於多個文件的編譯顯得不是很方便
,
於是內核開發者就
開發了一種
makefile
方式
,
這種方式使得內核樹之外的模塊構造變得更加容易。
代碼清單
1.4
展示了
makefile
的編寫方法:

代碼清單
1.4 makefile
ifeq ($(KERNELRELEASE),)

KERNELDIR ?= /source/linux-2.6.13
PWD := $(shell pwd)

moles:
$(MAKE) -C $(KERNELDIR) M=$(PWD) moles

moles_install:
$(MAKE) -C $(KERNELDIR) M=$(PWD) moles_install

clean:
rm -rf *.o *~ core .depend .*. *.ko *.mod.c .tmp_versions

.PHONY: moles moles_install clean

else
obj-m := hello.o
endif
我們再次看到了擴展的
GNU
make
語法在起作用。在一個典型的構造過程中,這

makefile
將被讀取兩次。當從命令行中調用這個
makefile ,
它注意到
KERNELRELEASE
變數尚未設置。我們可以注意到,已安裝的模塊目錄中存在一
個符號連接,
它指向內核的構造樹,
這樣這個
makefile
就可以定位內核的源代
碼目錄。如果讀者時間運行的內核並不是要構造的內核,則可以在命令行提供
KERNELDIR=
選項或者設置
KERNELDIR
環境變數
,
或者修改
makefile
中設置
KERNELDIR
的那一行。在找到內核源碼樹
,
這個
makefile
會調用
default:


,
這個目標使用先前描述過的方法第二次運行
make
命令
(
注意,在這個
makefile

make
命令被參數化成
$(MAKE))
,以便運行內核構造系統。在第二
次讀取
makefile
時,
它設置了
obj-m,
而內核的
makefile
負責真正構造模塊。

這種構造模塊的機制看起來很繁瑣,可是,一旦我們習慣了使用這種機制
,
則會
欣賞內核構造系統帶給我們的便利。需要注意的是
,
上面
makefile
並不完整,
一個真正的
makefile
應包含通常用來清除無用文件的目標
,
安裝模塊的目標等
等。一個完整的例子可以參考例子代碼目錄的
makefile

⑻ 如何把新驅動編譯進內核 ubuntu

工具/原料

Ubuntu12.04操作系統和測試驅動程序(beep_arv.c)
方法/步驟

在介紹2種方法前,必須知道的知識點:
1.關聯文件Makefile:
Makefile:分布在Linux內核源代碼中的Makefile用於定義Linux內核的編譯規則;
2.管理文件Kconfig:
給用戶提供配置選擇的功能;
配置工具:
1)包括配置命令解析器;
2)配置用戶界面;menuconfig || xconfig;
3)通過腳本語言編寫的;

3.
---tristate 代表三種狀態:1.[ ]不選擇,2.[*]選擇直接編譯進內核,載入驅動到內核里,3.[m]動態載入驅動;
---bool 代表兩種狀態,1.[ ]不選擇,2.[*]選擇;
---"Mini2440 mole sample"這個是在make menuconfig時刷出的提示字元;
---depends on MACH_MINI2440 這個配置選項出現在make menuconfig菜單欄下,在內核配置中必須選中、MACH_MINI2440;
---default m if MACH_MINI2440 這個如果選中了MACH_MINI2440,默認是手
動載入這個驅動;
help:提示幫助信息;
在了解了基本的知識點,便開始進行第一種添加驅動的方法,本次交流是以beep_arv.c蜂鳴驅動程序為基礎的
方法一:
1)進入內核的驅動目錄;
#cp beep_arv.c /XXX/.../linux-XXXl/drivers/char
2)進入Kconfig添加驅動信息;
#cd /XXX/linux-XXX/.../drivers/char
#vim Kconfig
添加基本信息:
config BEEP_MINI2440
tristate "---HAH--- BEEP"
default
help
this is test makefile!

3)進入Makefile添加驅動編譯信息;
#vim Makefile
添加基本信息:
obj-$(CONFIG-BEEP_MINI2440) +=beep_drv.o

方法一結果:
在--Character devices下就能看到配置信息了;

方法二:
1)進入驅動目錄,創建BEED目錄;
#cd /XXX/.../linux-XXX/drivers/char
#mkdir beep
2)將beep_arv.c驅動程序復制到新建目錄下;
#cp beep_arv.c /XXX/.../linux-XXXl/drivers/char/beep
3)創建Makefile和Kconfig文件
#cd char/beep
#mkdir Makefile Kconfig
#chmod 755 Makefile
#chmod 755 Kconfig

4)進入Kconfig添加驅動信息;
#vim Kconfig
添加基本信息:
config BEEP_MINI2440
tristate "---HAH--- BEEP"
default
help
this is test makefile!

5)進入Makefile添加驅動編譯信息;
#vim Makefile
添加基本信息:
obj-$(CONFIG_BEEP_MINI2440) +=beep_drv.o

6)並且要到上一級目錄的Makefile和Kconfig添加驅動信息;
#cd ../
#vim Makefile
#vim Kconfig

⑼ linux編譯內核時怎麼單個編譯一個特定模塊

從網上找一個編譯模塊的makefile,放到你的模塊的文件夾裡面,然後修改裡面的路徑指定編譯的內核,以及目標名稱。make就可以了。

⑽ linux下怎麼編譯安裝驅動

linux 編譯安裝驅動有兩種,動態載入與靜態載入
動態載入
一,編譯,在指點內核樹下編譯,生成.o文件或.ko文件
二,將生成的.o或.ko文件拷到相應目錄,一般是/lib/mole/kernel下面
三,用insmod命令載入,用rmmod命令卸載
靜態載入
靜態載入主要就是編譯內核。就是將編寫好的驅動放進內核相應的目錄下面。然後編譯內核。然後運行編譯好的內核。

閱讀全文

與如何單獨編譯內核下的一個驅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小壓縮機拆解 瀏覽:825
雲桌面卡是因為伺服器的原因嗎 瀏覽:377
qd123壓縮機 瀏覽:969
pn532讀取加密門禁卡 瀏覽:85
win10文件夾屬性里無法加密 瀏覽:34
比特幣加密的條件 瀏覽:848
求購現成影視app源碼 瀏覽:572
wdsecurity加密版 瀏覽:813
雲伺服器和雲豐雲 瀏覽:188
伺服器如何設置獨立ip 瀏覽:857
tar命令打包文件夾 瀏覽:1000
刪除linux用戶和組 瀏覽:548
小米的程序員都用什麼筆記本 瀏覽:703
位元組三面演算法題 瀏覽:971
伺服器保護有什麼好處 瀏覽:894
全部下載完後進行統一解壓 瀏覽:393
遠嫁的程序員媽媽 瀏覽:555
1024程序員節安全攻防挑戰賽 瀏覽:786
怎麼解除txt加密 瀏覽:772
javahttp流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