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評價 Github 剛剛發布的文本編輯器 Atom
今天拿到邀請試用了一會兒,可以明確的說跟 Sublime 沒有關系。Sublime 是原生界面,腳本用的是 python;Atom 應該是基於 Chromium Embedded Framework,基本上就是個 web app,源碼都是 CoffeeScript 寫的,連界面都可以用 CSS 來自定義。
除了基本的操作和界面外,和 Sublime 最大的差別在於擴展性。Atom 非常強調模塊化,很多默認功能也都是開源的模塊。自帶友好的模塊管理界面,相比之下 Sublime 需要自己手動安裝,或是依賴第三方的 package control。Atom 的擴展也是用 JS 或者 Coffee 在 Node + webkit 的環境下開發,並且可以使用 npm 的包,這對於前端和 Node 開發者是很有誘惑力的,需要的話完全可以把 Atom 打造成一個 IDE。
一個明顯的缺點是,啟動和開文件速度明顯不如 Sublime 3。
GitHub 創始人 Mojombo 在論壇上說 Atom 正式發布以後是要收費的,內核將會是以限制性的協議開源,可以看了學習,但是不能拿來商用。其他所有官方模塊都是 MIT 協議開源。從策略上來講,GitHub 以後肯定會通過官方模塊把 Atom 和 GitHub 進行深度整合。收費我估計不會貴到哪裡去,說到底讓開發者因為 Atom 而用 GitHub 用得爽,進一步加強用戶黏度才是目的吧。這和 Google 做瀏覽器是一個道理。
2. atom 編輯的js 怎麼在瀏覽器調試
Elasticsearch 採用分布式架構,因而通過新增節點、或者部署到系統已有節點上即可實現水平擴展。
Elasticsearch 可以在 數以百計的伺服器上處理 PB級別的數據 。水平擴展同時也意味著高可用性,如果有節點異常,數據可重新被調度執行。
3. atom 有沒有 javascript 的代碼補全插件
不如買個程序員,幫你寫吧
4. 如何評價 Github 發布的文本編輯器 Atom
Atom代碼編輯器支持 Windows、Mac、Linux 三大桌面平台,完全免費,並且已經在 GitHub 上開放了全部的源代碼。在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迭代開發和不斷改進後,Atom 終於從早期的測試版達到了 1.0 正式版了!相比之前的版本,在性能和穩定性方面都有著顯著的改善。
開發團隊將 Atom 稱為一個「為 21 世紀創造的可配置的編輯器」,它擁有非常精緻細膩的界面,並且可配置項豐富,加上它提供了與 SublimeText 上類似的 Package Control (包管理)功能,人們可以非常方便地安裝和管理各種插件,並將 Atom 打造成真正適合自己的開發工具。
一個擁有豐富功能的現代化代碼編輯器/文本編輯器
作為一個現代的代碼編輯器,Atom 有著各種流行編輯器都有的特性,功能上非常豐富,支持各種編程語言的代碼高亮(HTML / CSS / Javascript / PHP / Python / C / C++ / Objective C / Java / JSON / Perl / CoffeeScript / Go / Sass / YAML / Markdown 等等)、 與大多數其他編輯器相比,Atom的語言支持已經算是覆蓋非常全面了。另外,它的代碼補全功能(也叫Snippets) 也非常好用,你只需輸入幾個字元即可展開成各種常用代碼,可以極大提高編程效率。
另外,Atom同樣支持 SublimeText 的幾個重要的功能,譬如 Goto Anything、Goto Symbol、Goto Line、命令面板等等,就連快捷鍵也是一模一樣的!相信 ST 的用戶將會比較輕松地過渡到 Atom 去。實際上,從功能上來看,目前的 Atom 編輯器基本就是 Sublime 的一個復刻版,只是技術實現方式不同,插件的技術也有所差異。
和 GIT 完美結合工作
Atom 編輯器可以和 GIT 完美結合,所有對代碼、文本的修改都能體現在編輯器的界面上。比如在文件內新寫的代碼會在左邊標記為綠色,刪除的標記為紅色,修改的標記為黃色。在左邊的目錄導航也能方便的看到文件改動:有改動的文件其文件名和所在文件夾名都會被標記為高亮顯示。編輯器底部會顯示當前所在分支和對文件的修改行數統計,對於 GIT 用戶來說非常方便。
基於 WEB 技術構建
和之前介紹過的微軟 Visual Studio Code 編輯器一樣,Atom 也是基於 WEB 技術(Chromium+Node.js)開發的,簡單理解的話編輯器本身其實是一個跑在本地的網頁,這足以讓無數 WEB 工程師為之興奮!用戶可以用Javascript來編寫編輯器插件,用 CSS把主題界面改成任何你喜歡的樣式等,這使得編寫插件、主題、二次開發的門檻的降低了許多。這也能解釋從 Atom 發布到現在不長的時間里,Atom的 Package 和主題數量都快速增長上來了。
不過,也正因為它基於WEB 技術構建的,目前處於初步階段的 Atom 在性能上與傳統的編輯器還有點差距,在打開大文件時尤為明顯,而在一些機器上也容易出現 CPU 佔用率過高等問題,這一點確實有待改進,而且還是需要大幅改進。
Atom 編輯器到底怎麼樣?
那麼,很多人關心的是,Atom 與主流的編輯器對比會怎麼樣?其實,在我看來, Atom 目前還不太適合用做主力編輯器,雖然它的功能與 SublimeText 較為接近,但現在的它和 Sublime 相比還是稚嫩了一點,畢竟現在Sublime 已經非常成熟了,後者有很全面的內置功能,也有非常豐富的插件包和活躍的社區,而 Atom 則還需給予時間讓其發展。
不過由於 Atom 是由 Github 維護的,它擁有非常強大的後台。並且那裡有著大量極為優秀的編程愛好者,也是極客們的聚集地,相信在不久的將來Atom一定也會擁有不少新的插件包,而性能方面的缺點遲早也會被解決掉。
對於喜歡追求新鮮技術的極客和程序員們,Atom 肯定將會是你的一個不錯的新玩物,畢竟它是開源社區的產物,並且也代表著 WEB 技術進入桌面程序開發的新方向。縱使目前它還有不少的進步的空間,但一旦它解決了性能問題、建立了豐富強大的插件庫,開源且跨平台的 Atom 編輯器將會成為業界新寵。
5. 有沒有用Atom開發Nodejs的
1.性能
Python的在性能上比較飽受詬病。不過在ML這個問題卻不成立,為什麼呢?稍微觀察就可以發現,流行的基於Python的機器學習庫大多不是用純Python寫成的。比如很火的scikit-learn,其核心演算法大多都是用Cython實現的,一種Python與C的混合語言。Python在這里更多起著「膠水」的作用,封裝更高級的介面。
2.快速開發
實際上機器學習的演算法不太注重快速開發,甚至是站在其反面。核心一旦實現,就基本上很少有人會去碰了,因為很難保證演算法的正確性。這和web開發有著本質的不同,後者更多是在選定一個框架的基礎上,進行功能上的「橫向」拓展。因為有成熟的範式可以遵循,所以能做到「快速」。相比之下,機器學習就完全是另一個層次的東西了。
6. Atom 和 Sublime Text 相比,有哪些亮點
Atom 應該是基於 Chromium Embedded Framework,基本上就是個 web app,源碼都是 CoffeeScript 寫的,連界面都可以用 CSS 來自定義。
除了基本的操作和界面外,和 Sublime 最大的差別在於擴展性。Atom 非常強調模塊化,很多默認功能也都是開源的模塊。自帶友好的模塊管理界面,相比之下 Sublime 需要自己手動安裝,或是依賴第三方的 package control。Atom 的擴展也是用 JS 或者 Coffee 在 Node + webkit 的環境下開發,並且可以使用 npm 的包,這對於前端和 Node 開發者是很有誘惑力的,需要的話完全可以把 Atom 打造成一個 IDE。
7. atom eslint 檢測以前的js 全是錯誤怎麼辦
1.Eslint介紹Eslint是一個JavaScript驗證工具,有了它可以讓你的編輯器像ide一樣進行一些靜態的錯誤提示功能.多打了一個分號應該打冒號的地方打成了賦值符號並沒有找到變數bbb返回的組件為空2.編輯器安裝Eslint插件sublimetext可以用這
8. atom mac怎麼安裝插件 apm 沒有反應npm
atom的插件是用nodejs開發的,你可以安裝npm,去github上下載相應插件的源碼,然後npm install就行了
9. atom如何添加js提示插件
atom-ternjs 這是js提示的插件
安裝方法1:Windows+r 運行cmd,然後輸入apm install atom-ternjs
安裝方法2:
(還有如果你網速可以的話也可以直接在atom裡面直接安裝)
因為我這里已經安裝好了,所以下面沒有install,沒有安裝好的話,打開有install,然後你直接點擊就好
不過資源都是國外的,有時候很難安裝好,建議第一種方法
10. Atom 在寫html界面 插入javascript代碼時,當我輸入document時候,為什麼么沒有自動補全啊
今天搞了一下午這個問題啊,聯網安裝了十幾次都不行,最後我試了試命令行安裝的竟然可以用了好神奇啊
方法:Windows+r 運行cmd
然後輸入apm install +你要安裝的插件
比如apm install atom-ternjs 讓他自動安裝就好了比聯網安裝的快多了,畢竟這些都是國外的東西,有時候資源少,連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