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首先回顧一下 Android NDK 開發中,Android.mk 和 Application.mk 各自的職責。 Android.mk,負責配置如下內容: (1) 模塊名(LOCAL_MODULE) (2) 需要編譯的源文件(LOCAL_SRC_FILES) (3) 依賴的第三方庫(LOCAL_STATIC_LIBRARIES,LOCAL_SHARED_LIBRARIES) (4) 編譯/鏈接選項(LOCAL_LDLIBS、LOCAL_CFLAGS) Application.mk,負責配置如下內容: (1) 目標平台的ABI類型(默認值:armeabi)(APP_ABI) (2) Toolchains(默認值:GCC 4.8) (3) C++標准庫類型(默認值:system)(APP_STL) (4) release/debug模式(默認值:release)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本文所涉及的編譯選項在Android.mk和Application.mk中均有出現,下面我們將一個個詳細介紹。 2. APP_ABI ABI全稱是: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即:應用程序二進制介面,它定義了一套規則,允許編譯好的二進制目標代碼在所有兼容該ABI的操作系統和硬體平台中無需改動就能運行。(具體的定義請參考 網路 或者 維基網路 ) 由上述定義可以判斷,ABI定義了規則,而具體的實現則是由編譯器、CPU、操作系統共同來完成的。不同的CPU晶元(如:ARM、Intel x86、MIPS)支持不同的ABI架構,常見的ABI類型包括:armeabi,armeabi-v7a,x86,x86_64,mips,mips64,arm64-v8a等。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編譯出來的可以運行於Windows的二進製程序不能運行於Mac OS/linux/Android平台了,因為CPU晶元和操作系統均不相同,支持的ABI類型也不一樣,因此無法識別對方的二進製程序。 而我們所說的「交叉編譯」的核心原理也跟這些密切相關,交叉編譯,就是使用交叉編譯工具,在一個平台上編譯生成另一個平台上的二進制可執行程序,為什麼可以做到?因為交叉編譯工具實現了另一個平台所定義的ABI規則。我們在Windows/Linux平台使用Android NDK交叉編譯工具來編譯出Android平台的庫也是這個道理。 這里給出最新 Android NDK 所支持的ABI類型及區別: 那麼,如何指定ABI類型呢?在 Application.mk 文件中添加一行即可: APP_ABI := armeabi-v7a //只編譯armeabi-v7a版本 APP_ABI := armeabi armeabi-v7a //同時編譯armeabi,armeabi-v7a版本 APP_ABI := all //編譯所有版本 3. LOCAL_LDLIBS Android NDK 除了提供了Bionic libc庫,還提供了一些其他的庫,可以在 Android.mk 文件中通過如下方式添加依賴: LOCAL_LDLIBS := -lfoo 其中,如下幾個庫在 Android NDK 編譯時就默認鏈接了,不需要額外添加在 LOCAL_LDLIBS 中: (1) Bionic libc庫 (2) pthread庫(-lpthread) (3) math(-lmath) (4) C++ support library (-lstdc++) 下面我列了一個表,給出了可以添加到「LOCAL_LDLIBS」中的不同版本的Android NDK所支持的庫: 下面是我總結的一些常用的CFLAGS編譯選項: (1)通用的編譯選項 -O2 編譯優化選項,一般選擇O2,兼顧了優化程度與目標大小 -Wall 打開所有編譯過程中的Warning -fPIC 編譯位置無關的代碼,一般用於編譯動態庫 -shared 編譯動態庫 -fopenmp 打開多核並行計算, -Idir 配置頭文件搜索路徑,如果有多個-I選項,則路徑的搜索先後順序是從左到右的,即在前面的路徑會被選搜索 -nostdinc 該選項指示不要標准路徑下的搜索頭文件,而只搜索-I選項指定的路徑和當前路徑。 --sysroot=dir 用dir作為頭文件和庫文件的邏輯根目錄,例如,正常情況下,如果編譯器在/usr/include搜索頭文件,在/usr/lib下搜索庫文件,它將用dir/usr/include和dir/usr/lib替代原來的相應路徑。 -llibrary 查找名為library的庫進行鏈接 -Ldir 增加-l選項指定的庫文件的搜索路徑,即編譯器會到dir路徑下搜索-l指定的庫文件。 -nostdlib 該選項指示鏈接的時候不要使用標准路徑下的庫文件 (2) ARM平台相關的編譯選項 -marm -mthumb 二選一,指定編譯thumb指令集還是arm指令集 -march=name 指定特定的ARM架構,常用的包括:-march=armv6, -march=armv7-a -mfpu=name 給出目標平台的浮點運算處理器類型,常用的包括:-mfpu=neon,-mfpu=vfpv3-d16 -mfloat-abi=name 給出目標平台的浮點預算ABI,支持的參數包括:「soft」, 「softfp」 and 「hard」
❷ ndk-build 怎樣同時編譯多個so
android編譯系統的makefile文件Android.mk寫法如下
(1)Android.mk文件首先需要指定LOCAL_PATH變數,用於查找源文件。由於一般情況下
Android.mk和需要編譯的源文件在同一目錄下,所以定義成如下形式:
LOCAL_PATH:=$(call my-dir)
上面的語句的意思是將LOCAL_PATH變數定義成本文件所在目錄路徑。
(2)Android.mk中可以定義多個編譯模塊,每個編譯模塊都是以include $(CLEAR_VARS)開始
以include $(BUILD_XXX)結束。
include $(CLEAR_VARS)
CLEAR_VARS由編譯系統提供,指定讓GNU MAKEFILE為你清除除LOCAL_PATH以外的所有LOCAL_XXX變數,
如LOCAL_MODULE,LOCAL_SRC_FILES,LOCAL_SHARED_LIBRARIES,LOCAL_STATIC_LIBRARIES等。
include $(BUILD_STATIC_LIBRARY)表示編譯成靜態庫
include $(BUILD_SHARED_LIBRARY)表示編譯成動態庫。
include $(BUILD_EXECUTABLE)表示編譯成可執行程序
❸ 如何解決android ndk r8c 老是重新編譯源代碼的問題
ndk編譯是針對jni的。jni是java native interface的縮寫,意為java本地介面。 java本地介面一般是用C語言來實現一些功能,然後通過特定的格式暴露介面給java調用。但是C語言的代碼不能直接被java使用,而是需要通過ndk進行編譯,編譯後會在libs目錄下生成.so文件,這事動態運行庫,這時C語言曝露出的介面才能被java調用。 樓主可以檢查你的vlc項目中的libs目錄下,是否包含了.so文件,如果有的話一般是不需要ndk進行 編譯的。不過如果樓主修改了c語言中的代碼,那麼為了使修改生效必須從新用ndk編譯,編譯後會刪除原來生成的.so,並生成新的.so文件。 使用ndk-r7以及更高版本的ndk,可以免安裝cygwin而直接使用命令行進行編譯,非常方便。 方法: 將ndk的根目錄設置環境變數,然後dos命令行進入需要編譯的項目的根目錄,執行命令 ndk-build
❹ 如何在windows上用ndk交叉編譯其他平台程序
目標 :編譯arm64的.so庫
編譯方法:理論上應該有兩種交叉編譯方法,法一,在Linux伺服器上安裝交叉工具鏈,直接用交叉工具鏈進行編譯鏈接;法二,使用ndk完成交叉編譯,因為
ndk已經安裝好交叉編譯工具鏈,以及相關的系統庫和系統頭文件了。這兩種方法的區別在於,linux伺服器上的編譯使用的makefile和ndk使用的.mk
文件顯然不同。原因是ndk作為一個集成編譯環境,制定了一套特定的規則用於生成最終的編譯腳本。
這里簡單總結下,如何在windows用ndk進行交叉編譯arm64目標平台的.so庫:
step1:找到ndk開發工具包,官網之類的都可以下載,Android-ndk64-r10-windows-x86_64.rar文件
step2:解壓上述ndk工具包,將包含程序源文件和頭文件的文件夾testProject都放入android-ndk-r10下的samples目錄下。
放在其他地方當然也可以,但是後續相對路徑之類的不太好加,既然其他例子都放這,把代碼放這編譯是最保險的了。
step3:在testProject中增加一個jni的文件夾,必須要添加!!!!!!
step4:在jni文件夾中,添加一個Android.mk的文件,必須要添加!!!!!
step5:在jni文件夾中,添加一個Application.mk的文件與Android.mk並列,必須要添加!!!!!
step6:Android.mk和Application.mk合起來就類似於linux環境下的makefile編譯文件。
如何寫Android.mk,可以參考例子helllo-jni中jni文件夾下的Android.mk。
LOCAL_PATH:=$(call my-dir) #必須要寫的
include $(CLEAR_VARS) #必須要寫的
LOCAL_MODULE:=hello-jni #編譯出來的模塊名稱
LOCAL_SRC_FILES:=hello-jni.c #制定編譯的源文件名稱
include $(BUILD_SHARED_LIBRARY)#放在最後
除了上述變數之外,還有其他的指定的變數,
LOCAL_CFLAGS,用於指定編譯選項,這個和makefile中是完全一樣的,可以指定編譯選項-g,也可以指定編譯宏及宏值
LOCAL_LDLIBS,用於指定鏈接的依賴庫,這個可以makefile也是完全一樣的,可以指定鏈接庫用-l庫名,以及指定庫搜索路徑用_L路徑名
LOCAL_STATIC_LIBRARIES,指定鏈接的靜態庫名,makefile中沒有
LOCAL_C_INCLUDES,用於指定編譯頭文件的路徑,和makefile中不同,路徑前不需要加-I,直接寫路徑即可,可以是相對路徑或絕對路徑,
多個路徑之間用空格隔開。
編寫上述Android.mk碰到的問題有,
(1)使用默認的系統自動載入stl庫頭文件總是出錯,只好手動在LOCAL_STATIC_LIBRARIES指定sources/cxx-stl/stlport/stlport來完成對#include<string>這種c++形式的頭文件載入
(2)使用$(SYSROOT)/usr/include來完成對系統庫頭文件的載入,結果找不到sem_t符號,只好指定platforms/android-L/arch-arm64/usr/include
step7:Application.mk編寫
APP_STL指定使用的stl移植庫,動態或者靜態都行
APP_CPPFLAGS,指定app編譯的編譯選項
APP_ABI指定abi規范類型,例如arm64-v8a,也可以寫成ALL就是把所有的類型全部編一編
APP_PLATFORM指定編譯的platform名稱,這里可以寫成android-L或者不指定全編。
step8:編譯完成後,運行。
啟動cmd,使用cd /D進行到testProject的jni目錄下
step9:將android-ndk-r10下的ndk-build.cmd直接拖拽到cmd中,此時直接敲回車,就可以編譯了。當然也可以加一個 clean,清除編譯中間文件。
step10:檢查下編譯結果,編譯成功後在testProject中多了兩個文件夾與jni並列的,libs和obj。
編譯鏈接後的結果就在libs中!
❺ ndk-Android NDk 怎麼編譯時動態鏈接第三方so庫,有頭文件
問題描述:Android如何調用第三方SO庫;
已知條件:SO庫為Android版本連接庫(*.so文件),並提供了詳細的介面說明;
已了解解決方案:
1.將SO文件直接放到libs/armeabi下,然後代碼中System.loadLibrary("xxx");再public native static int xxx_xxx_xxx();接下來就可以直接調用xxx_xxx_xxx()方法;
2.第二種方案,創建自己的SO文件,在自己的SO文件里調用第三方SO,再在程序中調用自己的SO,這種比較復雜,需要建java類文件,生成.h文件,編寫C源文件include之前生成的.h文件並實現相應方法,最後用android NDK開發包中的ndk-build腳本生成對應的.so共享庫;
求解:
1.上面兩種方案是否可行?不可行的話存在什麼問題?
2.兩種方案有什麼區別?為什麼網上大部都是用的第二種方案?
3.只有一個*.so文件,並提供了詳細的介面說明,是否可在ANDROID中使用它?
首先要看這個SO是不是JNI規范的SO,比如有沒有返回JNI不直接支持的類型。也就是說這個SO是不是可以直接當作JNI來調用。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只能選第二個方案。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還要看你是不是希望這個SO的庫直接暴露給JAVA層,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只能選第二個方案,比如你本身也是一個庫的提供者。
一般如果你只有SO,就說明這個是別人提供給你的,你可以要求對方給你提供配套的JAVA調用文件。
1、這個要看這個SO是不是符合JNI調用的規范。還要看你自己的意願。
2、因為第二種方法最靈活,各種情況都可以實現。
3、可以
看能不能直接從JAVA調用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SO里的函數名是不是Java_XXX_XXX_XXX格式的
是就可以,你可以自己寫一個配套的JAVA文件,注意一下SO函數名和JAVA函數名的轉換規則,或者向SO提供方索要;
不是的話就選第二種方案吧。
1、檢查所需文件是否齊全
使用第三方動態庫,應該至少有2個文件,一個是動態庫(.so),另一個是包含
動態庫API聲明的頭文件(.h)
2、封裝原動態庫
原動態庫文件不包含jni介面需要的信息,所以我們需要對其進行封裝,所以我
們的需求是:將libadd.so 裡面的API封裝成帶jni介面的動態
3、編寫庫的封裝函數libaddjni.c
根據前面生成的com_android_libjni_LibJavaHeader.h 文件,編寫libaddjni.c,用
來生成libaddjni.so
Android中集成第三方軟體包(.jar, .so)
Android中可能會用到第三方的軟體包,這包括Java包.jar和Native包.so。jar包既可通過Eclipse開發環境集成,也可通過編譯源碼集成,看你的工作環境。
假定自己開發的程序為MyMaps,需要用到BaiMaps的庫,包括mapapi.jar和libBMapApiEngine_v1_3_1.so。
一、Eclipse中集成第三方jar包及.so動態庫
MyMaps工程下創建目錄libs以及libs/armeabi,把mapapi.jar放在的libs/目錄下,把libBMapApiEngine_v1_3_1.so放在libs/armeabi/下。
Eclipse中把第三方jar包mapapi.jar打包到MyMaps的步驟:
1. 右擊工程,選擇Properties;
2. Java Build Path,選擇Libraries;
3. Libraries頁面點擊右面按鈕「Add Library…」;
4. 選擇「User Library」,點擊「Next」;
5. 點擊「User Libraries」按鈕;
6. 在彈出界面中,點擊「New…」;
7. 輸入「User library name」,點擊「OK」確認;
8. 返回之後,選擇剛剛創建的User library,右面點擊「AddJARs」;
9. 選擇MyMaps/libs/下的mapapi.jar;
10. 確認,返回。
這樣,編譯之後,該jar包就會被打進MyMaps.apk中,libBMapApiEngine_v1_3_1.so也被打包在lib/armeabi/中。
程序運行過程中,libBMapApiEngine_v1_3_1.so被放在/data/data/<yourAppPackage>/lib/下,載入動態庫時系統會從程序的該lib/目錄下查找.so庫。
二、源碼中集成第三方集成jar包及.so動態庫
Android源碼中MyMaps放在packages/apps下。MyMaps下創建目錄libs以及libs/armeabi,並把mapapi.jar放在libs/,把libBMapApiEngine_v1_3_1.so放在libs/armeabi。
2.1 修改Android.mk文件
Android.mk文件如下:
[plain] view plain
LOCAL_PATH:= $(call my-dir)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MODULE_TAGS := optional
LOCAL_STATIC_JAVA_LIBRARIES := libmapapi
LOCAL_SRC_FILES := $(call all-subdir-java-files)
LOCAL_PACKAGE_NAME := MyMaps
include $(BUILD_PACKAGE)
##################################################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PREBUILT_STATIC_JAVA_LIBRARIES :=libmapapi:libs/mapapi.jar
LOCAL_PREBUILT_LIBS :=libBMapApiEngine_v1_3_1:libs/armeabi/libBMapApiEngine_v1_3_1.so
LOCAL_MODULE_TAGS := optional
include $(BUILD_MULTI_PREBUILT)
# Use the following include to make our testapk.
include $(callall-makefiles-under,$(LOCAL_PATH))
1 集成jar包
LOCAL_STATIC_JAVA_LIBRARIES取jar庫的別名,可以任意取值;
LOCAL_PREBUILT_STATIC_JAVA_LIBRARIES指定prebuiltjar庫的規則,格式:別名:jar文件路徑。注意:別名一定要與LOCAL_STATIC_JAVA_LIBRARIES里所取的別名一致,且不含.jar;jar文件路徑一定要是真實的存放第三方jar包的路徑。
編譯用BUILD_MULTI_PREBUILT。
2 集成.so動態庫
LOCAL_PREBUILT_LIBS指定prebuilt so的規則,格式:別名:so文件路徑。注意:別名一般不可改變,特別是第三方jar包使用.so庫的情況,且不含.so;so文件路徑一定要是真實的存放第三方so文件的路徑。
編譯拷貝用BUILD_MULTI_PREBUILT。
2.2 加入到GRANDFATHERED_USER_MODULES
在文件user_tags.mk中,把libBMapApiEngine_v1_3_1加入到GRANDFATHERED_USER_MODULES中
[plain] view plain
GRANDFATHERED_USER_MODULES += \
… \
libBMapApiEngine_v1_3_1
user_tags.mk可以是build/core下的,也可以是$(TARGET_DEVICE_DIR)下的,推薦修改$(TARGET_DEVICE_DIR)下的。
2.3 編譯結果
MyMaps.apk編譯生成在out/target/proct/<YourProct>/system/app/下;
libBMapApiEngine_v1_3_1.so放在out/target/proct/<YourProct>/system/lib/下,這也是系統載入動態庫時搜索的路徑。
❻ android 編譯好的ndk庫應該放在哪個目錄
可以使用的。 解析:首先Android就是Linux內核。 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環境: 包括eclipse、java、 android sdk、 adt等。 安裝android-ndk開發包,這個開發包可以在google android 官網下載: 通過這個開發包的工具才能將android jni 的C/C++的代碼編譯成庫 android的NDK開發需要在linux下進行: 因為需要把C/C++編寫的代碼生成能在arm上運行的.so文件,這就需要用到交叉編譯環境,而交叉編譯需要在linux系統下才能完成。 備註:NDK編譯步驟: 1.選擇 ndk 自帶的例子 hello-jni ,位於E:\android-ndk-r5\samples\hello-jni( 根據具體的安裝位置而定 ) 。 2.運行 cygwin ,輸入命令 cd /cygdrive/e/android-ndk-r5/samples/hello-jni ,進入到 E:\android-ndk-r5\samples\hello-jni 目錄。 3.輸入 $NDK/ndk-build ,執行成功後,它會自動生成一個 libs 目錄,把編譯生成的 .so 文件放在裡面。 ($NDK是調用我們之前配置好的環境變數, ndk-build 是調用 ndk 的編譯程序 ) 4.此時去 hello-jni 的 libs 目錄下看有沒有生成的 .so 文件,如果有,ndk 就運行正常了。
❼ 如何設置NDK的編譯選項
1. 概述
首先回顧一下 Android NDK 開發中,Android.mk 和Application.mk 各自的職責。
Android.mk,負責配置如下內容:
(1) 模塊名(LOCAL_MODULE)
(2) 需要編譯的源文件(LOCAL_SRC_FILES)
(3) 依賴的第三方庫(LOCAL_STATIC_LIBRARIES,LOCAL_SHARED_LIBRARIES)
(4) 編譯/鏈接選項(LOCAL_LDLIBS、LOCAL_CFLAGS)
Application.mk,負責配置如下內容:
(1) 目標平台的ABI類型(默認值:armeabi)(APP_ABI)
(2) Toolchains(默認值:GCC 4.8)
(3) C++標准庫類型(默認值:system)(APP_STL)
(4) release/debug模式(默認值:release)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本文所涉及的編譯選項在Android.mk和Application.mk中均有出現,下面我們將一個個詳細介紹。
2. APP_ABI
ABI全稱是: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即:應用程序二進制介面,它定義了一套規則,允許編譯好的二進制目標代碼在所有兼容該ABI的操作系統和硬體平台中無需改動就能運行。(具體的定義請參考網路或者維基網路)
由上述定義可以判斷,ABI定義了規則,而具體的實現則是由編譯器、CPU、操作系統共同來完成的。不同的CPU晶元(如:ARM、Intel x86、MIPS)支持不同的ABI架構,常見的ABI類型包括:armeabi,armeabi-v7a,x86,x86_64,mips,mips64,arm64-v8a等。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編譯出來的可以運行於Windows的二進製程序不能運行於Mac OS/Linux/Android平台了,因為CPU晶元和操作系統均不相同,支持的ABI類型也不一樣,因此無法識別對方的二進製程序。
而我們所說的「交叉編譯」的核心原理也跟這些密切相關,交叉編譯,就是使用交叉編譯工具,在一個平台上編譯生成另一個平台上的二進制可執行程序,為什麼可以做到?因為交叉編譯工具實現了另一個平台所定義的ABI規則。我們在Windows/Linux平台使用Android NDK交叉編譯工具來編譯出Android平台的庫也是這個道理。
這里給出最新 Android NDK 所支持的ABI類型及區別:
下面是我總結的一些常用的CFLAGS編譯選項:
(1)通用的編譯選項
-O2 編譯優化選項,一般選擇O2,兼顧了優化程度與目標大小
-Wall 打開所有編譯過程中的Warning
-fPIC 編譯位置無關的代碼,一般用於編譯動態庫
-shared 編譯動態庫
-fopenmp 打開多核並行計算,
-Idir 配置頭文件搜索路徑,如果有多個-I選項,則路徑的搜索先後順序是從左到右的,即在前面的路徑會被選搜索
-nostdinc 該選項指示不要標准路徑下的搜索頭文件,而只搜索-I選項指定的路徑和當前路徑。
--sysroot=dir 用dir作為頭文件和庫文件的邏輯根目錄,例如,正常情況下,如果編譯器在/usr/include搜索頭文件,在/usr/lib下搜索庫文件,它將用dir/usr/include和dir/usr/lib替代原來的相應路徑。
-llibrary 查找名為library的庫進行鏈接
-Ldir 增加-l選項指定的庫文件的搜索路徑,即編譯器會到dir路徑下搜索-l指定的庫文件。
-nostdlib 該選項指示鏈接的時候不要使用標准路徑下的庫文件
(2) ARM平台相關的編譯選項
-marm -mthumb 二選一,指定編譯thumb指令集還是arm指令集
-march=name 指定特定的ARM架構,常用的包括:-march=armv6, -march=armv7-a
-mfpu=name 給出目標平台的浮點運算處理器類型,常用的包括:-mfpu=neon,-mfpu=vfpv3-d16
-mfloat-abi=name 給出目標平台的浮點預算ABI,支持的參數包括:「soft」, 「softfp」 and 「hard」
❽ 使用ndk開發程序需要寫什麼文件
NDK(Native Development Kit)「原生」也就是二進制
AndroidNDK是一套工具,允許Android應用開發者嵌入從C、C++源代碼文件編譯來的本地機器代碼到各自的應用軟體包中,並通過JNI進行訪問。Android從1.5開始支持NDK.
android常用的開發方式是java封裝的庫,而這些庫的底層實現是由C/C++實現,如媒體,圖形庫等
java調用這樣實現就需要用JNI(Java Native Interface)
平時用的也就是google給我們封裝的好的庫,即便是底層實現用的不是Java,但都有統一的Java介面
而NDK的作用是「我們自己寫本地代碼」(C/C++),自己用JNI封裝成Java介面
比如我們想做個計算,二這不是Java的強項,可以用C/C++來寫實現,返回一個運算結果就行了
NDKr5已經實現了不用寫一行Java代碼開發程序了,只不過還是用到了虛擬機,細節被封裝隱藏起來了而已
對於JNI和NDK很多Android開發初學者沒有搞明白這個問題
JNI是Java調用Native機制,是Java語言自己的特性全稱為 Java Native Interface,類似的還有微軟.Net Framework上的p/invoke,可以讓C#或Visual Basic.Net可以調用C/C++的API,所以說JNI和Android沒有關系,在PC上開發Java的應用,如果運行在Windows平台使用 JNI是是經常的,比如說讀寫Windows的注冊表。
NDK是Google公司推出的幫助Android開發者通過C/C++本地語言編寫應用的開發包,包含了C/C++的頭文件、庫文件、說明文檔和示例 代碼,我們可以理解為Windows Platform SDK一樣,是純C/C++編寫的,但是Android並不支持純C/C++編寫的應用,同時NDK提供的庫和函數功能很有限,僅僅處理些演算法效率敏感的 問題,所以Android123推薦初學者學好Java後再學習JNI。
NDK其實多了一個把.so和.apk打包的工具,這個是很重要的。
而JNI開發並沒有打包,只是把.so文件放到文件系統的特定位置。
如果是做應用開發,則需要NDK工具,不然你開發的應用程序怎麼給用戶用呢?難道幫他重新編譯文件系統?
其他至於實現,java調用本地C/C++函數,及其編寫方式,我覺得JNI和NDK沒有什麼區別。
還有一個我個人理解,NDK開發C/C++只能能使用NDK自帶的有限的頭文件,而使用JNI則可以使用文件系統中帶的頭文件,比如utils/Log.h
而後者的資源更多,當然NDK正在努力開發中,以便支持更豐富的介面。
2.開發環境搭建:
NDK開發需要安裝以下物體:
1.cygwin (需要1.7以上版本,下載地址:http://www.cygwin.com官方明確表示MSys or Cygwin 1.5 is notsupported)
在安裝時候,選擇make、gcc、g++、bash、
安裝好後啟動cygwin,運行:
看到如下所11示就ok了 (注意:GNU Make要 3.81以上版本)
3.NDK的使用
(android-ndk-r8b-windows),此文檔只針對r8b版進行說明, ndk可以到官方網http://developer.android.com上進行下載
Ndk下載下來隨意解壓到一個目錄即可(ndk的解壓後存放的路徑必須不能包括空格或中文,比如這種「D:\Program Files\Android-ndk-windows」在cygwin是不能識別成功的。)
如:D:\AndroidDevelop\NDK\android-ndk-r8b
配置NDK 在D:\AndroidDevelop\cygwin\home 目錄下找到.bash_profile打開文件加上:
NDK=/cygdrive/d/AndroidDevelop/NDK/android-ndk-r8b
export NDK
配好後重新打開cygwin
輸入:
cd $NDK
輸入: $NKD/ndk-build 驗證NDK是否可以使用?
在Cygwin下用nano或者vim編輯器編輯你的腳本。對於那些已經存在的腳本用dos2unix轉化一下。因為Windows下的換行是<LF><CR>,Linux下是<LF>,Mac下是<CR>。
先對你的腳本跑一下 dos2unix .bash_profile 就行了。
配置NDK可以參照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2-07/65388.htm
❾ 如何把ndk編譯出來的可執行文件偽裝成so打包到apk中
ndk編譯出來的共享庫,eclipse會自動打包到apk中,而編譯出來的可執行文件則不會。 要想可執行文件自動被打包到apk中,可以把文件名改成libxxx.so的形式,偽裝成so,這樣就會被打包進apk。 但是每次編譯之後都改一下名字,太麻煩, 寫個腳本吧,又有arm, arm
ndk編譯出來的共享庫,eclipse會自動打包到apk中,而編譯出來的可執行文件則不會。
要想可執行文件自動被打包到apk中,可以把文件名改成libxxx.so的形式,偽裝成so,這樣就會被打包進apk。
但是每次編譯之後都改一下名字,太麻煩,
寫個腳本吧,又有arm, armv7, x86的麻煩事,
想試著改LOCAL_MODULE_FILENAME來試試,NDK又不允許。
於是稍微看了下NDK的編譯腳本,發現如下解決辦法。
NDK是通過在Android.mk文件中include $(BUILD_EXECUTABLE)來編譯可執行文件,其實就是調用了一個已經寫好的腳本——build-executable.mk。(編譯腳本都在NDK_ROOT/build/core目錄裡面)
仔細看腳本的調用過程可以發現,腳本一開始先檢查一下變數合法性(前面改LOCAL_MODULE_FILENAME的方法在這里過不去),最終調用include$(BUILD_SYSTEM)/build-mole.mk來編譯。
於是研究這個腳本,找到決定編譯輸出的變數,在調用最終的編譯腳本之前改成想要的就可以了。
最終我的方案如下:
1. 為了不破壞ndk本來的腳本,將build-executable.mk拷貝一份放在自己的工程目錄下面,在倒數第三行插入一句?$(evalLOCAL_BUILT_MODULE := $(TARGET_OUT)/$(MY_LOCAL_MODULE_FILENAME))
2. 在自己的Android.mk文件中定義MY_LOCAL_MODULE_FILENAME變數,當然值就是你想要的文件名啦
3. 編譯時不調用系統的include$(BUILD_EXECUTABLE), 而改調用自己的腳本(就是上面拷貝出來且做了修改的那個腳本),為了方便,你可以給自己的腳本定義一個變數來指向它。
就是這樣。
寫得比較亂,貼幾段關鍵代碼吧。
修改後的build-executable.mk代碼。
LOCAL_BUILD_SCRIPT := BUILD_EXECUTABLE
LOCAL_MAKEFILE := $(local-makefile)
$(call check-defined-LOCAL_MODULE,$(LOCAL_BUILD_SCRIPT))
$(call check-LOCAL_MODULE,$(LOCAL_MAKEFILE))
$(call check-LOCAL_MODULE_FILENAME)
# we are building target objects
my := TARGET_
$(call handle-mole-filename,,)
$(call handle-mole-built)
$(eval LOCAL_BUILT_MODULE := $(TARGET_OUT)/$(MY_LOCAL_MODULE_FILENAME))
LOCAL_MODULE_CLASS := EXECUTABLE
include $(BUILD_SYSTEM)/build-mole.mk
14行就是我們加的那一行。
上面的文件放在jni根目錄,跟目錄下的Android.mk代碼:
MY_BUILD_EXECUTABLE := $(JNI_ROOT)/build-executable.mk
include $(call all-subdir-makefiles)
需要編譯可執行文件的模塊這樣寫:
LOCAL_PATH := $(call my-dir)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SRC_FILES := ...
LOCAL_MODULE := xxx
MY_LOCAL_MODULE_FILENAME := libxxx.so
LOCAL_C_INCLUDES := ...
LOCAL_LDLIBS:=-L$(SYSROOT)/usr/lib -llog
LOCAL_CFLAGS := -fPIC
include $(MY_BUILD_EXECUTABLE)。
❿ android studio怎樣進行ndk編譯
1、新建一個Android工程,這一步就不多說了;
2、在AndroidStudio中配置NDK路徑,方法是:
(1)先下載NDK並安裝(這句基本是廢話);
(2)點菜單欄的File->ProjectStructure…->在打開的窗口中左側選中SDKLocation->在右側Android NDK Location中填入NDK目錄所在路徑
3、編譯生成.class文件,方法是:
點菜單欄的Build->Make Project
這時,在工程的app/build/intermediates下就會生成classes文件夾,打開classes目錄下的debug目錄就會看到以你的包名命名的各級文件夾,最里邊文件夾下有你的Java類對應的.class文件;
4、確定你要引用本地方法的類:
其實你也可以先生成jni目錄,再去創建這個類,但是先Google顯然建議先創建要引用C代碼的Java類,因為AndroidStudio可以根據你在java類中定義的native方法的名稱來自動生成.h頭文件。
比如你想在MainActivity中引用本地方法,那麼你先用
static {
System.loadLibrary("myNativeLib");
}
來聲明本地代碼庫,然後定義幾個natvie方法,比如
public native String getStringFromNative();
5、使用javah命令行生成jni目錄及對應的頭文件:
我用的是AndroidStudio 2.1.1,在主界面最下邊就能找到Terminal,點一下就能打開系統的命令行工具,並且已經為你自動cd到當前工程所在目錄
6、配置build.gradle文件
這里的build.gradle是指app模塊下的build.gradle,不是整個工程的build.gradle文件。在模塊的build.gradle的defaultConfig下加入以下idk配置:
ndk {
moleName"myNativeLib"
ldLibs "log", "z", "m"
abiFilters "armeabi", "armeabi-v7a", "x86"
}
7、配置local.properties文件
打開工程目錄下的local.properties,感覺這一步是自動配置的,或者說在你一開始在AndroidStudio中指定NDK目錄時已經自動生成了。我的AndroidStudio在打開local.properties已經有了
ndk.dir=/Develop/Android/android-ndk-r10e
這一行,所以就不用配了;
8、配置gradle.properties
打開工程目錄下的gradle.properties文件(注意不是build.gradle,而是gradle.properties),在文件的最後一行加入
android.useDeprecatedNdk=true
這句的作用是允許我們使用已經過時的NDK版本,不知道AndroidStudio要求使用哪個版本的NDK才不會報錯,總之只要配置了這一句就可以使用比較舊的NDK版本了,我用的r10;
至此我們在AndroidStudio中就完成了NDK環境的配置,接下來就可以寫Native代碼了;
9、寫一個.c文件測試一下是否運行正常
(1)在我們之前生成src/main/jni目錄下新建一個.c文件,方法是在jni文件夾上點滑鼠右鍵,選擇New->C/C++ Source File,然後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填入.c或.cpp文件的文件名就可以了,比如說mai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