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阻串聯和並聯的演算法是什麼
電阻串聯和並聯的演算法是:並聯電路的電阻計算公式 1/R總=1/R1+1/R2;電阻串聯電流為I總=I1=I2=I3=I4=In。
電阻可以無限數量的串聯和並聯組合連接在一起形成復雜的電阻電路。將串聯和並聯電阻網路組合在一起的電阻電路一般稱為電阻器組合或混合電阻器電路。計算電路等效電阻的方法與任何單個串聯或並聯電路的方法相同,希望我們現在知道串聯的電阻器承載完全相同的電流,並聯的電阻器具有完全相同的電壓。
所以我們的電路現在在「PARALLEL」中有一個電阻 R A ,電阻 R 4 。使用並聯方程式中的電阻,我們可以使用以下兩個並聯電阻的公式將此並聯組合減少到單個等效電阻值 R (組合) 。
⑵ 並聯電阻計算公式是什麼
並聯電阻計算公式:
1/R總=1/R1+1/R2+……+1/Rn,即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分電阻的倒數之和
特別的,兩電阻並聯總值為: R總=(R1*R2)/(R1+R2)
對於n個相等的電阻並聯,公式就簡化為R並=R/n。
(2)電阻電路里的演算法擴展閱讀:
1、並聯電路:並聯的各支路電壓相等,幹路電流等於各個支路和。
表達式:電阻R1R2R3……Rn並聯,電壓U1=U2=……=Un幹路電流:In=I1+I2+……+In由於P=UI,I=U/R,代入,並聯電阻的功率比P1:P2:P3……:Pn=U1^2/R1:U2^2/R2……Un^2/Rn=1/R1:R2……1/Rn由於是純電阻,發熱比Q1:Q2……:Qn=Pn比=1/R1:R2……1/Rn。
2、並聯電路中的關系
電壓的關系:U=U1=U2
電流的關系:I=I1+I2
電阻的關系:1/R=1/R1+1/R2
電功的計算:W=UIt
電功率的定義式:P=W/t
常用公式:P=UI
焦耳定律:Q放=I^2Rt
對於純電阻電路而言:Q放=I^2Rt =U^2t/R=UIt=Pt=UQ=W
照明電路的總功率的計算:P=P1+P1+……
⑶ 怎樣算電阻電阻的公式是怎樣的
可以利用電阻計算公式計算:R=ρL/S。
電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在物理學中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
不同的導體,電阻一般不同,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特性。電阻將會導致電子流通量的變化,電阻越小,電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而超導體則沒有電阻。
(3)電阻電路里的演算法擴展閱讀:
電阻由導體兩端的電壓U與通過導體的電流I的比值來定義,即R=U/I。所以,當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電阻愈大,通過的電流就愈小;
反之,電阻愈小,通過的電流就愈大。
電阻的大小可以用來衡量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強弱,即導電性能的好壞。電阻的量值與導體的材料、形狀、體積以及周圍環境等因素有關。
不同導體的電阻按其性質的不同還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稱為線性電阻或歐姆電阻,滿足歐姆定律; 另一類稱為非線性電阻,不滿足歐姆定律。
⑷ 串聯電阻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串聯電阻的計算公式是R=U/I。
串聯電路中的總電阻:R=R1+R2+R3+……+Rn。
1、電阻計算的公式:R=ρL/S (其中,ρ表示電阻的電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質決定,L表示電阻的長度,S表示電阻的橫截面積)。定義式:R=U/I。
2、串聯電路中的總電阻:R=R1+R2+R3+……+Rn,並聯電路中的總電阻:1/R=1/R1+1/R2+……+1/Rn,通過電功率求電阻:R=U²/P;R=P/I²。
3、物理學中,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不同的導體,電阻一般不同,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特性。
4、串聯電路中的總電阻:R=R1+R2+R3+……+Rn。串聯和並聯是連接電路的兩個基本方式,其中串聯比較常見,它是連接各種電路元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把電阻,電容,電感以及用電器等多個電氣元件按照順序收尾相連。
5、也就是說把各個電器串在一起,連接成的電路就是串聯電路,這種電路中通過每個電器的電流數量都是相等的,而它的總電阻則等於每個分電阻的和。
⑸ 電阻怎麼計算
以其中一個頂點為起點,另一相鄰的頂點為終點。從起點出發的電流迴路有3個(電流會經過電阻最少的迴路),一個迴路的電阻是R,兩個迴路的電阻是3R,它們都是並聯的,所以就是根據並聯算出來是R*3/5
⑹ 電阻串聯和並聯的演算法是什麼
總電阻值的計算:
1/R總=1/R1+1/R2+……+1/Rn,即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分電阻的倒數之和。
特別的,兩電阻並聯總值為: R總=(R1*R2)/(R1+R2)。
對於n個相等的電阻並聯,公式就簡化為R並=R/n。
比如問題中一個電阻20歐,另一個電阻是40歐,並聯在一起總電阻計算方法。
①利用公式 R總=(R1*R2)/(R1+R2)。
R總=20*40/(20+40)=40/3。
②按照電阻並聯公式 1/R總=1/R1+1/R2+……+1/Rn,將每個分電阻的倒數相加,再求和的倒數就是並聯的總電阻 。即1/20+1/40=3/40 那麼總電阻就是= 40/3。
①②兩種計算結果相同,均是40/3,約等於13.3。
相關內容解釋
1、並聯電路:並聯的各支路電壓相等,幹路電流等於各個支路和。
表達式:電阻R1R2R3……Rn並聯,電壓U1=U2=……=Un幹路電流:In=I1+I2+……+In由於P=UI,I=U/R,代入,並聯電阻的功率比P1:P2:P3……:Pn=U1^2/R1:U2^2/R2……Un^2/Rn=1/R1:R2……1/Rn由於是純電阻,發熱比Q1:Q2……:Qn=Pn比=1/R1:R2……1/Rn。
2、並聯電路中的關系
電壓的關系:U=U1=U2。
電流的關系:I=I1+I2。
電阻的關系:1/R=1/R1+1/R2。
電功的計算:W=UIt。
電功率的定義式:P=W/t。
常用公式:P=UI。
焦耳定律:Q放=I^2Rt。
對於純電阻電路而言:Q放=I^2Rt =U^2t/R=UIt=Pt=UQ=W。
照明電路的總功率的計算:P=P1+P1+。
⑺ 電壓電流電阻的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1、串聯電路①電流:i=i1=i2②電壓:U=U1+U2 ③電阻:R=R1+R2
2、並聯電路①電流:i=i1+i2②電壓:U=U1=U2 ③電阻: 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並聯電阻的倒數和,如果n個阻值相同的電阻並聯,則有R總=R/n
⑻ 電阻計算公式是什麼
電阻計算的公式:
(1)R=ρL/S (其中,ρ表示電阻的電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質決定,L表示電阻的長度,S表示電阻的橫截面積)
(2)定義式:R=U/I
(3)串聯電路中的總電阻:R=R1+R2+R3+……+Rn
(4)並聯電路中的總電阻:1/R=1/R1+1/R2+……+1/Rn
(5)通過電功率求電阻:R=U²/P;R=P/I²
(8)電阻電路里的演算法擴展閱讀
自由電子在運動中要與金屬正離子頻繁碰撞,每秒鍾的碰撞次數高達1015左右。這種碰撞阻礙了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表示這種阻礙作用的物理量叫作電阻。
不但金屬導體有電阻,其他物體也有電阻。導體的電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條件決定的,金屬導體的電阻是由它的材料性質、長短、粗細(橫截面積)以及使用溫度決定的。
⑼ 電阻應該怎麼計算呀
電線的導體電阻計算公式為:R=ρ×L/S
其中,ρ為導體電阻率,L為導體長度,S為導體橫截面積。
計算導體的電阻,要知道其電阻率、截面積、長度,計算公式:電阻=長度×電阻率÷截面積。
直流電路,純電阻性負載交流電路的電阻計算公式; R=U/I。式中R為阻值單位歐姆、U為電壓單位伏特、I為電流單位安培。
電阻的常用計算公式
1、I=U/R(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I=I1=I2=…=In (串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電流處處相等) 。
3、U=U1+U2+…+Un (串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 。
4、I=I1+I2+…+In (並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幹路上的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
5、U=U1=U2=…=Un (並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都等於電源電壓)。
6、R=R1+R2+…+Rn (串聯電路中電阻的特點:總電阻等於各部分電路電阻之和) 。
7、1/R=1/R1+1/R2+…+1/Rn (並聯電路中電阻的特點: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並聯電阻的倒數之和) 。
8、R並= R/n(n個相同電阻並聯時求總電阻的公式)。
9、R串=nR (n個相同電阻串聯時求總電阻的公式) 。
10、U1:U2=R1:R2 (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阻的關系:電壓之比等於它們所對應的電阻之比)。
11、I1:I2=R2:R1 (並聯電路中電流與電阻的關系:電流之比等於它們所對應的電阻的反比)。
⑽ 電阻怎麼計算
分辨串聯電路。串聯電路是沒有支路的單一迴路。所有電阻或其他元件都排成一條線。
2
將所有電阻值相加。在串聯電路中,總電阻值等於所有電阻之和。[1] 通過各電阻的電流相同,所以每個電阻都會如你所想的那樣發揮作用。
例如,串聯電路中有一個2 Ω(歐姆),一個5 Ω,以及一個7 Ω的電阻。則電路的總電阻等於2 + 5 + 7 = 14 Ω。
3
通過電流和電壓計算電阻。如果不知道各電阻的阻值,那麼你可以使用歐姆定律:V = IR,即電壓 = 電流 x 電阻。首先,要知道電路的電流和總電壓:
串聯電路中,所有位置的電流都相等。[2] 如果知道任意位置的電流,那麼你可以將這個值用到公式中。
總電壓等於電池等電源的電壓。它不等於單個元件兩端的電壓。[3]
4
將數值代入歐姆定律公式。將公式V = IR變形,求電阻值:R = V / I (電阻 = 電壓 / 電流)。將求得的數值代入到此公式中,算出總電阻。
例如,有一條串聯電路,由12伏的電池供電,測得電流為8安。則電路兩端的總電阻RT = 12伏 / 8安 = 1.5歐。
廣告
方法 2 的 4:
並聯電路
1
了解並聯電路。並聯電路分成多條支路,然後再匯到一起。電流會通過電路的各條支路。
如果電路分支部分之前或之後的主路上有電阻,或者單個支路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阻,請直接跳到混合電路部分。
2
通過各支路的電阻來計算總電阻。由於各電阻僅阻礙通過一條支路的電流,所以對電路的總電阻影響不大。總電阻RT的公式為1/RT = 1/R1 + 1/R2 + 1/R3 + ...1/Rn,其中R1是第一條支路的電阻,R2是第二條支路的電阻,以此類推,直至最後一條支路的電阻Rn。
例如,一條並聯電路有三條支路,電阻分別為10 Ω、2 Ω和1 Ω。
使用公式 1/RT = 1/10 + 1/2 + 1/1 求出RT :
通分:1/RT = 1/10 + 5/10 + 10/10
1/RT = (1 + 5 + 10) / 10 = 16/10 = 1.6
兩邊都乘以RT:1 = 1.6RT
RT = 1 / 1.6 = 0.625 Ω。
3
通過總電流和電壓計算總電阻。如果不知道各電阻的阻值,那你必須知道電流和電壓:
在並聯電路中,一條支路兩端的電壓等於電路兩端的總電壓。[4] 只要知道一條支路兩端的電壓值,你就可以放心地繼續計算了。總電壓還等於電池等電路電源的電壓。
在並聯電路中,每條支路的電流可能不同。你需要知道總電流,否則無法計算總電阻。
4
將數值代入歐姆定律公式。知道整個電路兩端的總電流和電壓後,你就可以用歐姆定律來計算出總電阻:R = V / I。
例如,並聯電路的電壓為9伏,總電流為3安。則總電阻RT = 9伏 / 3安 = 3 歐。
5
注意電阻為零的支路。如果並聯電路的一條支路沒有電阻,則所有電流都會從這條支路通過。此時,電路的電阻為零歐。
在實際應用中,這通常意味著電阻失效或旁路,也就是所謂短路,而高電流會損壞電路的其餘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