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sql編譯原理實驗

sql編譯原理實驗

發布時間:2022-05-30 18:47:46

❶ 嵌入式SQL的工作原理

提供對於嵌入式SQL的支持,需要資料庫廠商除了提供DBMS之外,還必須提供一些工具。為了實現對於嵌入式SQL的支持,技術上必須解決以下4個問題[1]: 1.宿主語言的編譯器不可能識別和接受SQL文,需要解決如何將SQL的宿主語言源代碼編譯成可執行碼;2.宿主語言的應用程序如何與DBMS之間傳遞數據和消息;3.如何把對數據的查詢結果逐次賦值給宿主語言程序中的變數以供其處理;4.資料庫的數據類型與宿主語言的數據類型有時不完全對應或等價,如何解決必要的數據類型轉換問題。 嵌入式SQL源碼的處理流程 為了解決上述這些問題,資料庫廠商需要提供一個嵌入式SQL的預編譯器,把包含有嵌入式SQL文的宿主語言源碼轉換成純宿主語言的代碼。這樣一來,源碼即可使用宿主語言對應的編譯器進行編譯。通常情況下,經過嵌入式SQL的預編譯之後,原有的嵌入式SQL會被轉換成一系列函數調用。因此,資料庫廠商還需要提供一系列函數庫,以確保鏈接器能夠把代碼中的函數調用與對應的實現鏈接起來。

❷ sql 語句 執行原理

沒有什麼原理, 這是研發開發SQL人員,編寫了SQL的引擎代碼 隱藏放在可執行文件當中,
當我們進行insert ,update,delete,select, 的時候,會自動找對應的各個引擎代碼,找到後,引擎代碼很大的一堆, 就是把普通的SQL進行分解,讓引擎代碼去理解它認識它,裝入內存,交給高速緩存,交給CPU, 執行0或1的代碼, 執行後,也就是編譯後, 返回結果.很簡單.

❸ 設計1個SQL小實驗,幫忙給點思路

給你一個可以實踐的例子,可以先在企業管理器環境下操作,如果想練習T——SQL語句就在查詢分析器環境下做。
一、創建資料庫
二、創建資料庫包含的數據表:
在剛創建的資料庫內建立名為「員工」的數據表文件,其數據列的結構如下
列名 數據類型 長度 是否空
員工編號 Char(定長字元型) 4個位元組 主鍵
姓名 Varchar(可變長字元型) 20個位元組 √
性別 Char (定長字元型) 2個位元組 √
出生日期 Smalldatetime(短日期類型) √
工資 Smallmoney(小貨幣型)
在職否 Bit(邏輯類型) √ 默認值為1
三、向表中輸入數據
請向數據表「員工」中送入2行數據,如下
員工編號 姓名 性別 出生日期 工資 在職否
1001 張三 男 1978年1月1日 5000 1
1002 李四 女 1980年12月11日 4500 0
1003 王五六 女 1988年09月30日 3500 1
註:有其它需要再提

❹ sql語言實驗報告

1>
select
*
from
教師表
where
系別
='cs';
2>
select
姓名,2011-年齡
as
出生日期
from
學生表
3>
select
*
from
學生表
where
年齡<=20
and
系別='cs';
4>
select
*
from
學生表
where
年齡
not
between
18
and
20;
5>
select
姓名,年齡
from
教師表
where
系別
in('cs','is');
6>
select
*
from
教師表
where
姓名
like
'%敏';
7>
select
*
from
選課表
where
先修課
is
null;
8>
select
count(*)
from
教師表
9>
select
avg(成績),max(成績),min(成績)
from
選課表
where
課程號=5;
10>
select
count(*)
from
選課表
group
by
課程號

❺ 求SQL資料庫實驗報告

*****系實驗(上機)報告

課程名稱 資料庫系統基礎
實驗名稱 數據查詢與存儲過程
學號 33
學生姓名 嘻習喜戲
成績

年 月 日

序號 5 實驗名稱 SQL數據查詢
實驗目的:
熟練掌握SQL SELECT 語句,能夠運用該語句完成各種查詢。

實驗內容:
用SQL SELECT 語句完成下列查詢:
1. 查詢客戶表中的所有記錄。
2. 從訂購單表中查詢客戶號信息(哪些客戶有訂購單)。
3. 查詢單價在20元以上(含)的產品信息。
4. 查詢單價在20元以上(不含)的產品名稱為牛奶的產品信息。
5. 查詢單價在20元以上(不含)的產品名稱為牛奶或德國乳酪的產品信息。
6. 查詢有2003年7月訂購單的客戶名稱、聯系人、電話號碼和訂單號信息。
7. 查詢有德國乳酪訂貨的客戶的名稱、聯系人和電話號碼信息。
8. 查詢有德國乳酪訂購需求的訂單名細記錄。
9. 查詢所有訂購數量(即訂單名細中每個訂購項目的數量)都在10個以上的訂購單的信息。
10. 找出和德國乳酪同等價位的所有產品信息。
11. 查詢單價范圍在10元到30元范圍內的產品信息(使用BETWEEN…AND)。
12. 從客戶表中查詢出客戶名稱中有「公司」二字的客戶信息(使用LIKE運算符)。
13. 從客戶表中查詢出客戶名稱中沒有「公司」二字的客戶信息(使用NOT LIKE運算符)。
14. 按產品的單價升序列出全部產品信息。
15. 先按產品名稱排序,再按單價排序列出全部產品信息。
16. 從產品表中查詢共有幾種產品。
17. 從訂購名細表中查詢德國乳酪的訂購總數。
18. 計算德國乳酪所有訂購的總金額。
19. 求所有訂購單的平均金額,在查詢結果中列出訂購單的個數和平均金額。
20. 求每個訂購單訂購的項目數和總金額。
21. 求每個客戶包含了德國乳酪訂購的訂單號及其最高金額和最低金額。
22. 求至少有兩個訂購項目的訂購單的平均金額。
23. 找出尚未最後確定訂購單(即訂購日期為空值的記錄)的有關客戶信息(客戶的名稱、聯系人和電話號碼)和訂單號。
24. 找出在2000年1月1日之後簽訂的訂購單的客戶信息(客戶的名稱、聯系人和電話號碼)、訂單號和訂購日期。
25. 列出每類產品(相同名稱)具有最高單價的產品信息(產品號、名稱、規格說明和單價,提示:使用內外層互相關嵌套查詢)。
26. 確定哪些客戶目前沒有訂購單(使用謂詞NOT EXISTS)。
27. 查詢目前有訂購單的客戶的信息(使用謂詞EXISTS)。
28. 查詢符合條件的產品信息,要求該產品的單價達到了任意一款產品名稱為牛奶的單價的一半(使用ANY或SOME量詞)。
29. 查詢符合條件的產品信息,要求該產品的單價大於任何一款產品名稱為牛奶的單價(使用ALL量詞)。
30. 設計如下的連接操作,並分析各自的特點:
•廣義笛卡兒積
•內連接
•外連接
•左連接
•右連接
•全連接

掌握存儲過程的創建命令,按照題目要求創建存儲過程,理解存儲過程的作用。
(1) 建立存儲過程。查詢單價范圍在x元到y元范圍內的產品信息。
(2) 建立存儲過程。查詢在某年某月某日之後簽訂的訂購單的客戶信息(客戶的名稱、聯系人和電話號碼)、訂單號和訂購日期。
(3) 建立存儲過程。將某產品的訂購日期統一修改為一個指定日期。
(4) 建立存儲過程。刪除沒有簽訂單的客戶信息。

實驗要求:
用SELECT語句完成本次實驗,並提交上機報告。
(1) 掌握存儲過程的創建命令,按照實驗內容的要求創建存儲過程,理解存儲過程的作用。
(2) 用CREATE PROCEDURE和EXECUTE 語句完成本次實驗,並提交上機報告。
實驗准備(本實驗預備知識和為完成本實驗所做的准備):
仔細閱讀課本第五章關於SQL的數據查詢功能的內容
實驗過程(實驗的操作過程、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辦法或未能解決的問題):
用SQL SELECT 語句完成以上30題查詢

實驗總結(總結本次實驗的收獲、未解決的問題以及體會和建議等):
熟練掌握SQL SELECT 語句,能夠運用該語句完成各種查詢

附錄(SQL語句):
--1. 查詢客戶表中的所有記錄。
select * from 客戶
--2. 從訂購單表中查詢客戶號信息(哪些客戶有訂購單)
select 客戶號from 訂單where 訂單號!=null
--3. 查詢單價在元以上(含)的產品信息。
select *from 產品where 單價> 20 or 單價=20
--4. 查詢單價在元以上(不含)的產品名稱為牛奶的產品信息。
select *from 產品where 單價>20 and 產品名稱='牛奶'
--. 查詢單價在元以上(不含)的產品名稱為牛奶或德國乳酪的產品信息
select *from 產品where 單價>20 and (產品名稱='牛奶'or 產品名稱='德國乳酪')
--6. 查詢有年月訂購單的客戶名稱、聯系人、電話號碼和訂單號信息
select 客戶名稱,聯系人, 電話,訂單號from 客戶,訂單where (year(訂購日期)=2003 and month (訂購日期)=7)and (訂單.客戶號=客戶.客戶號)
--7. 查詢有德國乳酪訂貨的客戶的名稱、聯系人和電話號碼信息。
select 客戶名稱,聯系人, 電話from 客戶
where
(客戶號= (select 客戶號from 訂單where(訂單號 =(select 訂單號from 訂單明細
where 產品號= ( select 產品號from 產品where 產品名稱= ' 德國乳酪' )))))
--8. 查詢有德國乳酪訂購需求的訂單名細記錄。
select * from 訂單明細where (數量!=null and 產品號=(select 產品號from 產品where 產品名稱= '德國乳酪'))
--9. 查詢所有訂購數量(即訂單名細中每個訂購項目的數量)都在個以上的訂購單的信息。
select * from 訂單where (訂單號in (select 訂單號from 訂單明細where (數量>10)))
--10. 找出和德國乳酪同等價位的所有產品信息。
select * from 產品where (
--11. 查詢單價范圍在元到元范圍內的產品信息(使用BETWEEN…AND)。
select * from 產品where (單價between 10 and 30)
--12. 從客戶表中查詢出客戶名稱中有「公司」二字的客戶信息(使用LIKE運算符)
select * from 客戶where 客戶名稱like '%公司%'
--13. 從客戶表中查詢出客戶名稱中沒有「公司」二字的客戶信息(使用NOT LIKE運算符)。
select * from 客戶where 客戶名稱not like '%公司%'
--14. 按產品的單價升序列出全部產品信息。
select *from 產品order by 單價
--15. 先按產品名稱排序,再按單價排序列出全部產品信息。
select * from 產品order by 產品名稱,單價
--16. 從產品表中查詢共有幾種產品。
select count ( distinct 產品名稱) as 產品總數from 產品
--17. 從訂購名細表中查詢德國乳酪的訂購總數
select sum (數量) as '訂購乳酪數量'
from 訂單明細
where 產品號in(select 產品號from 產品where 產品名稱='德國乳酪')
--18. 計算德國乳酪所有訂購的總金額
declare @a money
select @a=(select 單價from 產品where 產品名稱='德國乳酪')
declare @b int
select @b=(select sum (數量) as '訂購乳酪數量'
from 訂單明細
where 產品號in(select 產品號from 產品where 產品名稱='德國乳酪'))
declare @c int
select @c=@a*@b
select @c as 總金額
--19. 求所有訂購單的平均金額,在查詢結果中列出訂購單的個數和平均金額。
select 訂單均值= avg(單價*數量) ,訂單個數=count ( 訂單號)
from 訂單明細,產品
where 產品.產品號=訂單明細.產品號
--20. 求每個訂購單訂購的項目數和總金額。
select 訂單號, count (產品.產品號) as 項目數,sum(數量*單價) as 總金額
from 產品,訂單明細
where (產品.產品號=訂單明細.產品號)
group by 訂單號
--21.求每個客戶包含了德國乳酪訂購的訂單號及其最高金額和最低金額
select 客戶.客戶號,產品.產品號,數量*單價as 總金額
from 客戶,訂單,訂單明細,產品
where 客戶.客戶號=訂單.客戶號and 訂單.訂單號=訂單明細.訂單號and 訂單明細.產品號=產品.產品號and
產品名稱='德國乳酪'
order by 客戶號
compute max(數量*單價),min (數量*單價) by 客戶號
--22.求至少有兩個訂購項目的訂購單的平均金額
select 訂單號,avg(數量*單價),count(產品.產品號)
from 訂單明細,產品
where 訂單明細.產品號=產品.產品號
group by 訂單號
having count(產品.產品號)>=2

--23.找出尚未最後確定訂購單(即訂購日期為空值的記錄)的有關客戶信息
-- (客戶的名稱、聯系人和電話號碼)和訂單號
select 客戶名稱,聯系人,電話,訂單明細.訂單號
from 客戶, 訂單明細,訂單
where(客戶.客戶號= 訂單.客戶號) and 訂購日期=null

--24.找出在年月日之後簽訂的訂購單的客戶信息
--(客戶的名稱、聯系人和電話號碼)、訂單號和訂購日期

select 客戶名稱,聯系人,電話,訂單號,訂購日期
from 客戶,訂單
where 客戶.客戶號=訂單.客戶號
and year(訂購日期)>1996 and month(訂購日期)>4 and day(訂購日期)>2

--25.列出每類產品(相同名稱)具有最高單價的產品信息
--(產品號、名稱、規格說明和單價,提示:使用內外層互相關嵌套查詢)
select A.產品號, A.產品名稱, A.規格說明, A.單價
from 產品A
where 單價= (SELECT MAX(單價)
FROM 產品B
WHERE A.規格說明= B.規格說明)
--26.確定哪些客戶目前沒有訂購單(使用謂詞NOT EXISTS)
select *
from 客戶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from 訂單where 客戶號=訂單.客戶號)
--27.查詢目前有訂購單的客戶的信息(使用謂詞EXISTS)
select *
from 客戶
where exists (select* from 訂單where 客戶號=訂單.客戶號)

--28.查詢符合條件的產品信息,要求該產品的單價達到了任
--意一款產品名稱為牛奶的單價的一半(使用ANY或SOME量詞)
select *
from 產品a
where(單價>any(select 單價/2 from 產品b where b.產品名稱='牛奶'))
--29.查詢符合條件的產品信息,要求該產品的單價大於任何
-- 一款產品名稱為牛奶的單價(使用ALL量詞)
select *
from 產品a
where(單價>all(select 單價from 產品b where b.產品名稱='牛奶'))

--30.設計如下的連接操作,並分析各自的特點:
-- •廣義笛卡兒積
SELECT *
FROM 客戶CROSS JOIN 訂購單
WHERE 客戶.客戶號= 訂購單.客戶號

-- •內連接
SELECT *
FROM 客戶INNER JOIN 訂購單
ON 客戶.客戶號= 訂購單.客戶號

-- •外連接
-- •左連接
SELECT *
FROM 客戶LEFT JOIN 訂購單
ON 客戶.客戶號= 訂購單.客戶號
-- •右連接
SELECT *
FROM 客戶RIGHT JOIN 訂購單
ON 客戶.客戶號= 訂購單.客戶號

-- •全連接
SELECT *
FROM 客戶FULL JOIN 訂購單
ON 客戶.客戶號= 訂購單.客戶號

說明:
1. 上機報告上傳到211.68.36.251的資料庫文件夾中的上傳目錄
2. 文件名的命名規則為:學號+姓名+實驗+序號。如:9724101汪偉的第二次上機報告名為:9724101汪偉實驗2
3. 封面由學生填寫;
4. 正文的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實驗內容、實驗要求已經由教師指定;
5. 實驗准備由學生在實驗或上機之前填寫;
6. 實驗過程由學生記錄實驗的過程,包括操作過程、遇到哪些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等;
7. 實驗總結由學生在實驗後填寫,總結本次實驗的收獲、未解決的問題以及體會和建議等;
8. 將相關的語句粘貼到附錄中。

你自己改改吧。想要word原版的話再說一聲。

❻ 資料庫實驗要SQL語言編寫的

-- Create table
create table Student
(
S_No varchar2(20),
S_Name varchar2(20) not null,
S_Sex varchar2(2) default '男',
S_Birthday date
)
;
-- Add comments to the table
comment on table Student
is '學生';
-- Create/Recreate primary, unique and foreign key constraints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nstraint Pri_S_No primary key (S_NO);
-- Create table
create table Course
(
C_No varchar2(20),
C_Name varchar2(40),
Grade number(4,1)
)
;
-- Add comments to the table
comment on table Course
is '課程';
-- Add comments to the columns
comment on column Course.Grade
is '分數';
-- Create/Recreate primary, unique and foreign key constraints
alter table Course
add constraint Pri_C_No primary key (C_NO);
-- Create table
create table T_Course
(
S_no varchar2(20),
C_no varchar2(20),
Grade number(4,1)
)
;
-- Add comments to the table
comment on table T_Course
is 'take the course選課信息';
-- Add comments to the columns
comment on column T_Course.Grade
is '成績';
-- Create/Recreate primary, unique and foreign key constraints
alter table MEA.T_Course
add constraint For_S_No foreign key (S_NO)
references Student (S_No);
alter table MEA.T_Course
add constraint For_C_No foreign key (C_NO)
references Course (C_No);

3:
-- Add/modify columns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S_Tel varchar2(20);
-- Add comments to the columns
comment on column Student .S_Tel
is '電話';
4:
-- Add/modify columns
alter table Course modify C_Name CVARCHAR2(20);
5:
INSERT INTO Student (S_No, S_Name,S_Sex, S_Birthday ) VALUES ('A001','日月哥','女',to_date('20110515','yyyyMMdd'))
其他你自己來
6:
update Course set Grade =Grade +1
7:
-- Create/Recreate indexes
create unique index PK_oo on Student(S_Birthday order by desc);
8:
select s.S_No, avg(tc.Grade) from Student s,T_Course tc where s.S_No=tc.S_No group by s.S_No
9:
delete T_Course tc where tc.S_No='A000';
delete Student s where s.S_No='A000';

思考題自己來,我用的orcal,這都不給分的話,爆你菊花啦

❼ SQL的實驗報告怎麼寫

實驗報告要點

一、扉頁

並非所有的實驗報告都有標題頁,但是如果講師想要標題頁,那麼它應該是一個單獨的頁面,包括:實驗的題目、自己的名字和實驗室夥伴的名字、導師的名字、進行實驗或提交報告的日期。

二、標題

標題寫著做了什麼。它應該簡短,並描述實驗或調查的要點。

三、介紹

通常情況下介紹是解釋實驗室目標或目的的一個段落。用一句話陳述假設。有時介紹可能包含背景信息,簡要總結實驗是如何進行的,陳述實驗的發現,並列出調查的結論。

四、步驟

描述在調查過程中完成的步驟。要足夠詳細,任何人都可以閱讀這一部分並復制實驗。提供一個圖表來描述實驗設置可能會有所幫助。

五、數據

從過程中獲得的數字數據通常以表格的形式呈現。數據包括進行實驗時記錄的內容。

六、結果

用語言描述數據的含義。有時「結果」部分會與「討論」部分結合在一起。

七、討論或分析

數據部分包含數字,「分析」部分包含根據這些數字進行的任何計算。這是解釋數據和確定假設是否被接受的地方,也是討論在進行調查時可能犯的任何錯誤的地方。

八、結論

大多數情況下,結論是一個段落,總結了實驗中發生的事情,假設是被接受還是被拒絕,以及這意味著什麼。

九、圖形和圖表

圖表和圖形都必須標有描述性的標題。在圖表上標注軸,確保包含測量單位。一定要參考報告正文中的圖和圖表。

十、參考

如果研究是基於別人的文獻,或者引用了需要文檔的事實,那麼應該列出這些參考文獻。

❽ 求sql詳細資料庫實驗報告,步驟~~~答好加分~~~

引用
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s 2.X library
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s recordset 2.X

Set conn = New ADODB.Connection
Set rs = New ADODB.Recordset

conn.ConnectionString = "Driver=;server=(local);uid=sa;pwd=;database=賬戶管理"
conn.ConnectionTimeout = 30
conn.Open

rs.Open "select * from 賬戶信息", conn, adOpenStatic, adLockReadOnly, adCmdText

text1=rs.fields("列")'實現顯示功能
...

要實現查詢就在rs.open的時候把條件代入

下一個上一個用rs.movenext這種方式

添加新記錄的代碼
with rs
.addnew
.fields("列")=text1
...
.update
end with

刪除:
rs.Delete adAffectCurrent

❾ SQL語句執行過程詳解

SQL語句執行過程詳解
一條sql,plsql的執行到底是怎樣執行的呢?
一、SQL語句執行原理:
第一步:客戶端把語句發給伺服器端執行當我們在客戶端執行 select 語句時,客戶端會把這條 SQL 語句發送給伺服器端,讓伺服器端的
進程來處理這語句。也就是說,Oracle 客戶端是不會做任何的操作,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把客戶端產生
的一些 SQL 語句發送給伺服器端。雖然在客戶端也有一個資料庫進程,但是,這個進程的作用跟伺服器
上的進程作用事不相同的。伺服器上的資料庫進程才會對SQL 語句進行相關的處理。不過,有個問題需
要說明,就是客戶端的進程跟伺服器的進程是一一對應的。也就是說,在客戶端連接上伺服器後,在客戶
端與伺服器端都會形成一個進程,客戶端上的我們叫做客戶端進程;而伺服器上的我們叫做伺服器進程。
第二步:語句解析
當客戶端把 SQL 語句傳送到伺服器後,伺服器進程會對該語句進行解析。同理,這個解析的工作,
也是在伺服器端所進行的。雖然這只是一個解析的動作,但是,其會做很多「小動作」。
1. 查詢高速緩存(library cache)。伺服器進程在接到客戶端傳送過來的 SQL 語句時,不
會直接去資料庫查詢。而是會先在資料庫的高速緩存中去查找,是否存在相同語句的執行計劃。如果在
數據高速緩存中,則伺服器進程就會直接執行這個 SQL 語句,省去後續的工作。所以,採用高速數據緩
存的話,可以提高 SQL 語句的查詢效率。一方面是從內存中讀取數據要比從硬碟中的數據文件中讀取
數據效率要高,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個語句解析的原因。
不過這里要注意一點,這個數據緩存跟有些客戶端軟體的數據緩存是兩碼事。有些客戶端軟體為了
提高查詢效率,會在應用軟體的客戶端設置數據緩存。由於這些數據緩存的存在,可以提高客戶端應用軟
件的查詢效率。但是,若其他人在伺服器進行了相關的修改,由於應用軟體數據緩存的存在,導致修改的
數據不能及時反映到客戶端上。從這也可以看出,應用軟體的數據緩存跟資料庫伺服器的高速數據緩存
不是一碼事。
2. 語句合法性檢查(data dict cache)。當在高速緩存中找不到對應的 SQL 語句時,則服
務器進程就會開始檢查這條語句的合法性。這里主要是對 SQL 語句的語法進行檢查,看看其是否合乎
語法規則。如果伺服器進程認為這條 SQL 語句不符合語法規則的時候,就會把這個錯誤信息,反饋給客
戶端。在這個語法檢查的過程中,不會對 SQL 語句中所包含的表名、列名等等進行 SQL 他只是語法
上的檢查。
3. 語言含義檢查(data dict cache)。若 SQL 語句符合語法上的定義的話,則伺服器進程
接下去會對語句中的欄位、表等內容進行檢查。看看這些欄位、表是否在資料庫中。如果表名與列名不
准確的話,則資料庫會就會反饋錯誤信息給客戶端。所以,有時候我們寫 select 語句的時候,若語法
與表名或者列名同時寫錯的話,則系統是先提示說語法錯誤,等到語法完全正確後,再提示說列名或表名
錯誤。
4. 獲得對象解析鎖(control structer)。當語法、語義都正確後,系統就會對我們需要查詢
的對象加鎖。這主要是為了保障數據的一致性,防止我們在查詢的過程中,其他用戶對這個對象的結構發
生改變。
5. 數據訪問許可權的核對(data dict cache)。當語法、語義通過檢查之後,客戶端還不一定
能夠取得數據。伺服器進程還會檢查,你所連接的用戶是否有這個數據訪問的許可權。若你連接上伺服器
的用戶不具有數據訪問許可權的話,則客戶端就不能夠取得這些數據。有時候我們查詢數據的時候,辛辛苦
苦地把 SQL 語句寫好、編譯通過,但是,最後系統返回個 「沒有許可權訪問數據」的錯誤信息,讓我們氣
半死。這在前端應用軟體開發調試的過程中,可能會碰到。所以,要注意這個問題,資料庫伺服器進程先
檢查語法與語義,然後才會檢查訪問許可權。
6. 確定最佳執行計劃 ?。當語句與語法都沒有問題,許可權也匹配的話,伺服器進程還是不會直接對
資料庫文件進行查詢。伺服器進程會根據一定的規則,對這條語句進行優化。不過要注意,這個優化是有
限的。一般在應用軟體開發的過程中,需要對資料庫的 sql 語言進行優化,這個優化的作用要大大地大
於伺服器進程的自我優化。所以,一般在應用軟體開發的時候,資料庫的優化是少不了的。當伺服器進程
的優化器確定這條查詢語句的最佳執行計劃後,就會將這條 SQL 語句與執行計劃保存到數據高速緩存
(library cache)。如此的話,等以後還有這個查詢時,就會省略以上的語法、語義與許可權檢查的步驟,
而直接執行 SQL 語句,提高 SQL 語句處理效率。
第三步:語句執行
語句解析只是對 SQL 語句的語法進行解析,以確保伺服器能夠知道這條語句到底表達的是什麼意
思。等到語句解析完成之後,資料庫伺服器進程才會真正的執行這條 SQL 語句。這個語句執行也分兩
種情況。
一是若被選擇行所在的數據塊已經被讀取到數據緩沖區的話,則伺服器進程會直接把這個數據傳遞
給客戶端,而不是從資料庫文件中去查詢數據。
若數據不在緩沖區中,則伺服器進程將從資料庫文件中查詢相關數據,並把這些數據放入到數據緩沖
區中(buffer cache)。
第四步:提取數據
當語句執行完成之後,查詢到的數據還是在伺服器進程中,還沒有被傳送到客戶端的用戶進程。所以,
在伺服器端的進程中,有一個專門負責數據提取的一段代碼。他的作用就是把查詢到的數據結果返回給
用戶端進程,從而完成整個查詢動作。從這整個查詢處理過程中,我們在資料庫開發或者應用軟體開發過
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了解資料庫緩存跟應用軟體緩存是兩碼事情。資料庫緩存只有在資料庫伺服器端才存在,在
客戶端是不存在的。只有如此,才能夠保證資料庫緩存中的內容跟資料庫文件的內容一致。才能夠根據
相關的規則,防止數據臟讀、錯讀的發生。而應用軟體所涉及的數據緩存,由於跟資料庫緩存不是一碼事
情,所以,應用軟體的數據緩存雖然可以提高數據的查詢效率,但是,卻打破了數據一致性的要求,有時候
會發生臟讀、錯讀等情況的發生。所以,有時候,在應用軟體上有專門一個功能,用來在必要的時候清除
數據緩存。不過,這個數據緩存的清除,也只是清除本機上的數據緩存,或者說,只是清除這個應用程序
的數據緩存,而不會清除資料庫的數據緩存。
二是絕大部分 SQL 語句都是按照這個處理過程處理的。我們 DBA 或者基於 Oracle 資料庫的
開發人員了解這些語句的處理過程,對於我們進行涉及到 SQL 語句的開發與調試,是非常有幫助的。有
時候,掌握這些處理原則,可以減少我們排錯的時間。特別要注意,資料庫是把數據查詢許可權的審查放在
語法語義的後面進行檢查的。所以,有時會若光用資料庫的許可權控制原則,可能還不能滿足應用軟體許可權
控制的需要。此時,就需要應用軟體的前台設置,實現許可權管理的要求。而且,有時應用資料庫的許可權管
理,也有點顯得繁瑣,會增加伺服器處理的工作量。因此,對於記錄、欄位等的查詢許可權控制,大部分程
序涉及人員喜歡在應用程序中實現,而不是在資料庫上實現。
DBCC DROPCLEANBUFFERS
從緩沖池中刪除所有清除緩沖區。
DBCC FREEPROCCACHE
從過程緩存中刪除所有元素。
DBCC FREESYSTEMCACHE
從所有緩存中釋放所有未使用的緩存條目
SQL語句中的函數、關鍵字、排序等執行順序:
1. FROM 子句返回初始結果集。
2. WHERE 子句排除不滿足搜索條件的行。
3. GROUP BY 子句將選定的行收集到 GROUP BY 子句中各個唯一值的組中。
4. 選擇列表中指定的聚合函數可以計算各組的匯總值。
5. 此外,HAVING 子句排除不滿足搜索條件的行。
6. 計算所有的表達式;
7. 使用 order by 對結果集進行排序。
8. 查找你要搜索的欄位。
二、SQL語句執行完整過程:
1.用戶進程提交一個 sql 語句:
update temp set a=a*2,給伺服器進程。
2.伺服器進程從用戶進程把信息接收到後,在 PGA 中就要此進程分配所需內存,存儲相關的信息,如在會
話內存存儲相關的登錄信息等。
3.伺服器進程把這個 sql 語句的字元轉化為 ASCII 等效數字碼,接著這個 ASCII 碼被傳遞給一個
HASH 函數,並返回一個 hash 值,然後伺服器進程將到shared pool 中的 library cache 中去查找是否存在相
同的 hash 值,如果存在,伺服器進程將使用這條語句已高速緩存在 SHARED POOL 的library cache 中的已
分析過的版本來執行。
4.如果不存在,伺服器進程將在 CGA 中,配合 UGA 內容對 sql,進行語法分析,首先檢查語法的正確性,接
著對語句中涉及的表,索引,視圖等對象進行解析,並對照數據字典檢查這些對象的名稱以及相關結構,並根據
ORACLE 選用的優化模式以及數據字典中是否存在相應對象的統計數據和是否使用了存儲大綱來生成一個
執行計劃或從存儲大綱中選用一個執行計劃,然後再用數據字典核對此用戶對相應對象的執行許可權,最後生成
一個編譯代碼。
5.ORACLE 將這條 sql 語句的本身實際文本、HASH 值、編譯代碼、與此語名相關聯的任何統計數據
和該語句的執行計劃緩存在 SHARED POOL 的 library cache中。伺服器進程通過 SHARED POOL 鎖存
器(shared pool latch)來申請可以向哪些共享 PL/SQL 區中緩存這此內容,也就是說被SHARED POOL 鎖存
器鎖定的 PL/SQL 區中的塊不可被覆蓋,因為這些塊可能被其它進程所使用。
6.在 SQL 分析階段將用到 LIBRARY
CACHE,從數據字典中核對表、視圖等結構的時候,需要將數據
字典從磁碟讀入 LIBRARY
CACHE,因此,在讀入之前也要使用LIBRARY
CACHE 鎖存器(library cache
pin,library cache lock)來申請用於緩存數據字典。 到現在為止,這個 sql 語句已經被編譯成可執行的代碼了,
但還不知道要操作哪些數據,所以伺服器進程還要為這個 sql 准備預處理數據。
7.首先伺服器進程要判斷所需數據是否在 db buffer 存在,如果存在且可用,則直接獲取該數據,同時根據
LRU 演算法增加其訪問計數;如果 buffer 不存在所需數據,則要從數據文件上讀取首先伺服器進程將在表頭部
請求 TM 鎖(保證此事務執行過程其他用戶不能修改表的結構),如果成功加 TM 鎖,再請求一些行級鎖(TX
鎖),如果 TM、TX 鎖都成功加鎖,那麼才開始從數據文件讀數據,在讀數據之前,要先為讀取的文件准備好
buffer 空間。伺服器進程需要掃面 LRU list 尋找 free db buffer,掃描的過程中,伺服器進程會把發現的所有
已經被修改過的 db buffer 注冊到 dirty list 中, 這些 dirty buffer 會通過 dbwr 的觸發條件,隨後會被寫出到
數據文件,找到了足夠的空閑 buffer,就可以把請求的數據行所在的數據塊放入到 db buffer 的空閑區域或者
覆蓋已經被擠出 LRU list 的非臟數據塊緩沖區,並排列在 LRU list 的頭部,也就是在數據塊放入 DB
BUFFER 之前也是要先申請 db buffer 中的鎖存器,成功加鎖後,才能讀數據到 db buffer。
8.記日誌 現在數據已經被讀入到 db buffer 了,現在伺服器進程將該語句所影響的並被讀
入 db buffer 中的這些行數據的 rowid 及要更新的原值和新值及 scn 等信息從 PGA 逐條的寫入 redo log
buffer 中。在寫入 redo log buffer 之前也要事先請求 redo log buffer 的鎖存器,成功加鎖後才開始寫入,當
寫入達到 redo log buffer 大小的三分之一或寫入量達到 1M 或超過三秒後或發生檢查點時或者 dbwr 之前
發生,都會觸發 lgwr 進程把 redo log buffer 的數據寫入磁碟上的 redo file 文件中(這個時候會產生log file
sync 等待事件)
已經被寫入 redofile 的 redo log buffer 所持有的鎖存器會被釋放,並可被後來的寫入信息覆蓋,
redo log buffer是循環使用的。Redo file 也是循環使用的,當一個 redo file 寫滿後,lgwr 進程會自動切換到
下一 redo file(這個時候可能出現 log fileswitch(checkpoint complete)等待事件)。如果是歸檔模式,歸檔進
程還要將前一個寫滿的 redo file 文件的內容寫到歸檔日誌文件中(這個時候可能出現 log file
switch(archiving needed)。
9.為事務建立回滾段 在完成本事務所有相關的 redo log buffer 之後,伺服器進程開始改寫這個 db buffer
的塊頭部事務列表並寫入 scn,然後 包含這個塊的頭部事務列表及 scn 信息的數據副本放入回滾段中,將
這時回滾段中的信息稱為數據塊的「前映像「,這個」前映像「用於以後的回滾、恢復和一致性讀。(回滾段可以
存儲在專門的回滾表空間中,這個表空間由一個或多個物理文件組成,並專用於回滾表空間,回滾段也可在其它
表空間中的數據文件中開辟。
10.本事務修改數據塊 准備工作都已經做好了,現在可以改寫 db buffer 塊的數據內容了,並在塊的頭部寫
入回滾段的地址。
11.放入 dirty list 如果一個行數據多次 update 而未 commit,則在回滾段中將會有多個「前映像「,除了第
一個」前映像「含有 scn 信息外,其他每個「前映像「的頭部都有 scn 信息和「前前映像」回滾段地址。一個
update 只對應一個 scn,然後伺服器進程將在 dirty list 中建立一
條指向此 db buffer 塊的指針(方便 dbwr 進程可以找到 dirty list 的 db buffer 數據塊並寫入數據文件中)。
接著伺服器進程會從數據文件中繼續讀入第二個數據塊,重復前一數據塊的動作,數據塊的讀入、記日誌、建
立回滾段、修改數據塊、放入 dirty list。當 dirty queue 的長度達到閥值(一般是 25%),伺服器進程將通知
dbwr 把臟數據寫出,就是釋放 db buffer 上的鎖存器,騰出更多的 free db buffer。前面一直都是在說明
oracle 一次讀一個數據塊,其實 oracle 可以一次讀入多個數據塊(db_file_multiblock_read_count 來設置一
次讀入塊的個數)
說明:
在預處理的數據已經緩存在 db buffer 或剛剛被從數據文件讀入到 db buffer 中,就要根據 sql 語句
的類型來決定接下來如何操作。
1>如果是 select 語句,則要查看 db buffer 塊的頭部是否有事務,如果有事務,則從回滾段中讀取數據;如
果沒有事務,則比較 select 的 scn 和 db buffer 塊頭部的 scn,如果前者小於後者,仍然要從回滾段中讀取數據;
如果前者大於後者,說明這是一非臟緩存,可以直接讀取這個 db buffer 塊的中內容。
2>如果是 DML 操作,則即使在 db buffer 中找到一個沒有事務,而且 SCN 比自己小的非臟
緩存數據塊,伺服器進程仍然要到表的頭部對這條記錄申請加鎖,加鎖成功才能進行後續動作,如果不成功,則要
等待前面的進程解鎖後才能進行動作(這個時候阻塞是 tx 鎖阻塞)。
用戶 commit 或 rollback 到現在為止,數據已經在 db buffer 或數據文件中修改完
成,但是否要永久寫到數文件中,要由用戶來決定 commit(保存更改到數據文件) rollback 撤銷數據的更改)。
1.用戶執行 commit 命令
只有當 sql 語句所影響的所有行所在的最後一個塊被讀入 db buffer 並且重做信息被寫入 redo log
buffer(僅指日誌緩沖區,而不包括日誌文件)之後,用戶才可以發去 commit 命令,commit 觸發 lgwr 進程,但不
強制立即 dbwr來釋放所有相應 db buffer 塊的鎖(也就是no-force-at-commit,即提交不強制寫),也就是說有
可能雖然已經 commit 了,但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 dbwr 還在寫這條 sql 語句所涉及的數據塊。表頭部的行鎖
並不在 commit 之後立即釋放,而是要等 dbwr 進程完成之後才釋放,這就可能會出現一個用戶請求另一用戶
已經 commit 的資源不成功的現象。
A .從 Commit 和 dbwr 進程結束之間的時間很短,如果恰巧在 commit 之後,dbwr 未結束之前斷電,因為
commit 之後的數據已經屬於數據文件的內容,但這部分文件沒有完全寫入到數據文件中。所以需要前滾。由
於 commit 已經觸發 lgwr,這些所有未來得及寫入數據文件的更改會在實例重啟後,由 smon 進程根據重做日
志文件來前滾,完成之前 commit 未完成的工作(即把更改寫入數據文件)。
B.如果未 commit 就斷電了,因為數據已經在 db buffer 更改了,沒有 commit,說明這部分數據不屬於數
據文件,由於 dbwr 之前觸發 lgwr 也就是只要數據更改,(肯定要先有 log) 所有 DBWR,在數據文件上的修改
都會被先一步記入重做日誌文件,實例重啟後,SMON 進程再根據重做日誌文件來回滾。
其實 smon 的前滾回滾是根據檢查點來完成的,當一個全部檢查點發生的時候,首先讓 LGWR 進程將
redo log buffer 中的所有緩沖(包含未提交的重做信息)寫入重做日誌文件,然後讓 dbwr 進程將 db buffer 已
提交的緩沖寫入數據文件(不強制寫未提交的)。然後更新控制文件和數據文件頭部的 SCN,表明當前資料庫
是一致的,在相鄰的兩個檢查點之間有很多事務,有提交和未提交的。
像前面的前滾回滾比較完整的說法是如下的說明:

A.發生檢查點之前斷電,並且當時有一個未提交的改變正在進行,實例重啟之後,SMON 進程將從上一個
檢查點開始核對這個檢查點之後記錄在重做日誌文件中已提交的和未提交改變,因為
dbwr 之前會觸發 lgwr,所以 dbwr 對數據文件的修改一定會被先記錄在重做日誌文件中。因此,斷電前被
DBWN 寫進數據文件的改變將通過重做日誌文件中的記錄進行還原,叫做回滾,
B. 如果斷電時有一個已提交,但 dbwr 動作還沒有完全完成的改變存在,因為已經提交,提交會觸發 lgwr
進程,所以不管 dbwr 動作是否已完成,該語句將要影響的行及其產生的結果一定已經記錄在重做日誌文件中
了,則實例重啟後,SMON 進程根據重做日誌文件進行前滾.
實例失敗後用於恢復的時間由兩個檢查點之間的間隔大小來決定,可以通個四個參數設置檢查點執行的頻
率:

Log_checkpoint_interval:
決定兩個檢查點之間寫入重做日誌文件的系統物理塊(redo blocks)
的大小,默認值是 0,無限制。
log_checkpoint_timeout:
兩 個 檢 查 點 之 間 的 時 間 長 度(秒)默 認 值 1800s。
fast_start_io_target:
決定了用於恢復時需要處理的塊的多少,默認值是 0,無限制。
fast_start_mttr_target:
直接決定了用於恢復的時間的長短,默認值是 0,無限制(SMON 進程執行的前滾
和回滾與用戶的回滾是不同的,SMON 是根據重做日誌文件進行前滾或回滾,而用戶的回滾一定是根據回滾段
的內容進行回滾的。
在這里要說一下回滾段存儲的數據,假如是 delete 操作,則回滾段將會記錄整個行的數據,假如是 update,
則回滾段只記錄被修改了的欄位的變化前的數據(前映像),也就是沒有被修改的欄位是不會被記錄的,假如是
insert,則回滾段只記錄插入記錄的 rowid。 這樣假如事務提交,那回滾段中簡單標記該事務已經提交;假如是
回退,則如果操作是 delete,回退的時候把回滾段中數據重新寫回數據塊,操作如果是 update,則把變化前數據
修改回去,操作如果是 insert,則根據記錄的 rowid 把該記錄刪除。
2.如果用戶 rollback。
則伺服器進程會根據數據文件塊和 DB BUFFER 中塊的頭部的事務列表和 SCN 以及回滾段地址找到
回滾段中相應的修改前的副本,並且用這些原值來還原當前數據文件中已修改但未提交的改變。如果有多個
「前映像」,伺服器進程會在一個「前映像」的頭部找到「前前映像」的回滾段地址,一直找到同一事務下的最早的
一個「前映像」為止。一旦發出了 COMMIT,用戶就不能rollback,這使得 COMMIT 後 DBWR 進程還沒有
全部完成的後續動作得到了保障。到現在為例一個事務已經結束了。
說明:
TM 鎖:
符合 lock 機制的,用於保護對象的定義不被修改。 TX 鎖:
這個鎖代表一個事務,是行
級鎖,用數據塊頭、數據記錄頭的一些欄位表示,也是符合 lock 機制,有 resource structure、lock
structure、enqueue 演算法。

閱讀全文

與sql編譯原理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程序員16k測試 瀏覽:541
新人程序員如何定計劃 瀏覽:505
畢業設計單片機模擬 瀏覽:835
阿里ai雲伺服器 瀏覽:435
小程序雲伺服器可以綁個人賬戶嗎 瀏覽:728
王者榮耀體驗服ios怎麼登陸安卓的 瀏覽:286
客戶想要的與程序員理解的 瀏覽:670
矽谷一普通程序員的一天 瀏覽:457
演算法實現兩個集合合並 瀏覽:75
班長命令什麼意思 瀏覽:140
51單片機c語音 瀏覽:734
悅翔v3壓縮比 瀏覽:715
oppo怎樣修改手機里的文件夾名稱 瀏覽:219
PHP圖片上傳替換 瀏覽:140
androidtv桌面 瀏覽:812
miui10版本怎麼隱藏app 瀏覽:53
阿里雲伺服器怎麼輸入命令 瀏覽:426
如何通過伺服器連接網路 瀏覽:666
一張大事年表pdf 瀏覽:397
雞兔同籠java編程 瀏覽: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