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貢嘎縣編譯局局長

貢嘎縣編譯局局長

發布時間:2022-05-30 18:49:23

Ⅰ 賈高建的人物簡介

賈高建,男,1959年5月生,山西臨汾人 ,教授、博士生導師。
曾任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中共中央黨校校委委員、教務部主任等職。
2008年7月9日,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召開全體會議,宣布中共中央黨校校務委員會決定(中校通[2008]13號):校委委員賈高建同志任哲學教研部主任,免去其教務部主任職務。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黨校官網發布該校部分領導成員調整的消息:中央黨校校務委員會研究決定,賈高建任教育長,中央批准賈高建為副部長級幹部。
2013年1月,中央編譯局主要負責人衣俊卿因為生活作風問題,不適合繼續在現崗位工作,已免去其中央編譯局局長職務,賈高建擔任中央編譯局局長。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Ⅱ 陳昌浩是什麼軍銜

陳昌浩1938年因胃潰瘍復發加重赴蘇聯治病及工作,直到1951年才回國(擔任編譯局副局長)。1955年授銜時未授予任何軍銜

Ⅲ 衣俊卿處理了嗎

最新的公開的消息是:「2013年1月17日,衣俊卿因為生活作風問題,免去其中央編譯局局長職務」。

不知道是准備處理,還是冷一陣換個地兒復出。

Ⅳ 柴方國的個人經歷

柴方國,男,漢族,1963年7月出生,198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碩士學歷,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 ,譯審,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2010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文本研究和《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編譯工作。
先後負責或參與完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多個卷次的編譯工作。柴方國同志負責編譯了第5卷《德意志意識形態》專卷,依據德文、英文多個版本基本完成全卷譯文修訂;參與譯校和審定了第14、15、48、49卷等多個卷次,審定了哲學、經濟學部分文章和書信,修訂了多個卷次的前言。其中有的卷次已出版,其他卷次已完成付排准備工作。
積極參加《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十卷本的編輯和譯文審核修訂工作。編譯《馬恩文集》十卷本,是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重點項目。柴方國同志作為課題組主要成員、編委會成員,和課題組全體同志一道,按照中央的要求,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嚴格科學的態度參與了文集各卷的篇目選編、題注編寫、重要譯例審定和各卷說明的撰寫。另外,柴方國同志還負責編譯和審定了第10卷(書信專卷)全卷的正文和資料,參與審核和修訂了其他卷次中《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自然辯證法》等重要哲學著作的譯文。《馬恩文集》已在去年12月出版,得到中央領導和中央理論工程咨詢委員會專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盡力培養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編譯人才。《馬恩全集》中文第2版的編譯任務十分繁重,而編譯人員嚴重短缺。作為中央編譯局馬列著作編譯部領導班子成員,柴方國同志多年來一直把加強編譯隊伍建設作為工作重點和首要任務,在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時,努力為加快培養年輕業務骨幹出主意想辦法,積極推動人才培養機制的改革和完善,並通過校改譯稿、相互切磋、共同研討等方式,引導年輕同志在實踐中盡快熟悉並勝任編譯工作。多年來,柴方國同志校改年輕同志譯稿近百萬字,對於推動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產生了十分積極的影響。
編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一項嚴肅的科學工作。在編譯過程中,柴方國同志努力貫徹科學精神,採取科學態度,認真鑽研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努力掌握多種學科的知識;選擇最權威可靠的外文版本作為依據,充分吸收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對原著字斟句酌,從語言、理論和歷史事實等方面進行深入的考證研究,力求吃透原文內涵並用中文確切地表達出來,盡力使譯文達到忠實准確而又明白通暢的要求。《德意志意識形態》卷是唯物史觀的奠基之作,內容豐富,文字艱深,原文殘缺散失之處很多,譯校和編輯難度很大,是《馬恩全集》中文版編譯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為了做好譯校工作,柴方國同志不僅反復研讀《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八九個中外文版本和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早期著作,而且仔細研究馬克思恩格斯論戰對手的著作和觀點,以求徹底弄清原著的背景、語境、邏輯結構和理論要義。針對該卷的編輯問題,柴方國同志系統研究了《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寫作史和版本史,在認真比較各種版本優劣的基礎上,提出中文新版編排方案。新版編排方案得到國際《馬恩全集》歷史考證版編委會專家的贊同,《〈德意志意識形態〉寫作過程和兩種編排方式比較》被評為中央編譯局優秀課題結項報告。
經典著作編譯要求細致嚴格,考驗每一位編譯者的耐心和毅力。為提高編譯質量,確保譯本充分反映經典作家的原意,柴方國同志在文獻考證、資料編纂和校樣審讀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仔細核查,反復推敲,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時代已經過去一百多年,加上語言文化上的隔閡,他們的著作所涉及的許多內容現在查考起來相當困難,瑣細繁復,費心耗時。在編譯和研究工作中,柴方國同志為了確認某篇文獻或某個確切時間,往往像大海撈針一樣查閱多種外文辭書,核對大量相關資料。遇到原文版本有疏漏的地方,柴方國同志便利用多種外文版本加以參證,或通過網路與外國同行進行討論,盡量把工作做得扎實可靠。《馬恩文集》編譯工作啟動以後,為落實中央領導關於「確保譯本的准確性和權威性」的指示,柴方國同志長期加班加點,節假日也難得休息,工作最緊張的時候,一連幾個月沒有休過周末。2009年夏天,《馬恩文集》工作進入關鍵階段,母親生病住院時也沒有顧得上回去看望,囑咐弟弟妹妹照顧好母親,自己留下來堅持工作。幾年來,柴方國同志先後校改《馬恩文集》有關卷次的譯稿多達十幾遍,大到重要理論表述問題,小到字詞和標點符號的使用,都作了認真負責的修訂,盡最大努力使《馬恩文集》成為經典著作編譯的精品。

Ⅳ 賈高建的介紹

賈高建,男,出生於1959年5月,籍貫山西臨汾,漢族,畢業於山西大學外語系。長期從事理論研究和管理工作,曾任中共中央黨校校委委員、哲學部主任、教務部主任、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中央黨校教育長等職。「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任中共中央編譯局局長。

Ⅵ 衣俊卿的人物履歷

1990年6月,原中央編譯局長衣俊卿曾因怕影響仕途與妻離婚。
2007年3月起任黑龍江省委宣傳部部長、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
2007年4月起擔任黑龍江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
2010年2月起擔任中央編譯局局長。
2013年1月17日,衣俊卿因為生活作風問題,免去其中央編譯局局長職務。
2014年的「第九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被免職22個月後的中央編譯局原局長衣俊卿首次出席公開學術活動並作主題報告 。

Ⅶ 平措次仁的介紹

平措次仁,男,藏族,大學學歷。先後任原西藏師范學院馬列教研室主任、校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政史系、藏史研究室主任、任自治區編譯局副局長、自治區政協副秘書長,1992年任西藏社會科學院院長、院黨委副書記。國家級專家。 平措次仁任改則縣委委員、常委。

Ⅷ 吳汝康的生平

吳汝康,1916年出生於江蘇省武進縣。當時家有祖母、父母、一個哥哥、一個姐姐。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祖上留有幾十畝田地,一部分出租,一部分由家人和一名長工耕種。父親吳仰坡是鄉村初級小學的校長。母親操持家務。父親的微薄薪水、土地的收獲和租金構成家庭的全部收入。吳汝康幼年在農村居住,參加田間勞動,開始對自然界、特別是生命的表現形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常用心觀察鳥類如何做窩、生蛋、孵雛以及小鳥學飛的全過程。吳汝康13歲喪父,小學畢業後便跟隨哥哥去南京上私立東方中學。不久又回到常州進入當時頗負盛名的省立常州中學。初中畢業後又考進該校的高中。年年都成績優秀,名列前茅。
吳汝康喪父後,哥哥還在上學,家庭經濟十分困難,使他深知錢財來之不易,自幼就養成了節儉的習慣。高中畢業雖成績優秀,但是無錢升學。他順著報紙上廣告的指引,考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當了人類學組的一名計算員。從此每天手搖機械式計算器,做著加減乘除的簡單運算,間或也做一些簡易的統計。這就是他為之奮斗終生的人類學事業的開始。在此後一年裡他有了些積蓄,考取了中央大學生物系,加上老師們的資助,他以優良的成績完成了4年的學習。1940年畢業後到由於抗日戰爭搬到雲南昆明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人類學組任研究實習員,師從吳定良開始了人類學的研究工作。1942年改任貴州大學講師。他跟隨吳定良在貴州的安順、平壩、普定、織金等地調查少數民族的體質。他們每天或跋涉於崎嶇的鄉間小道,或進行繁重的人體測量。這個地區是窮鄉僻壤,旅店很少,他們經常在農民家中借宿。當時社會治安很差,常有土匪搶劫、殺人,1944年有三位地質學家許德佑、陳康和馬以思就是在貴州進行地質調查時不幸被土匪殺害的。1944年中央研究院決定以歷史語言研究所人類學組為基礎成立體質人類學研究所籌備處,吳定良為主任,吳汝康成了體質人類學研究所籌備處助理研究員。
1946年吳汝康通過留學考試,經中央大學生物系系主任歐陽翥教授的推薦,到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解剖系做研究生,次年獲碩士學位,並兼任研究人員,以後兩年中發表了8篇論文。1949年夏,他在特羅特(M.Trotter)指導下,以關於口腔發生與發展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同年秋天,吳汝康偕同也在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解剖系獲得博士學位的夫人馬秀權,利用國民黨政府資助的回國旅費經過香港回到天津,然後去東北,就任大連醫學院解剖學教研室主任、教授。1952年春,吳汝康到北京參加中國解剖學會的理事會,會議期間,他去中國科學院拜訪吳有訓副院長。碰巧的是,當時任中國科學院編譯局局長的楊鍾健正奉命籌組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室,他從吳汝康在傳達室填寫的會客單上看到了吳汝康的名字。他心中暗想,莫非就是三四年前在南京《中央日報》上發表文章紀念著名古人類學家魏敦瑞的那位留美學者?於是他對收發員說:「等會兒這位吳副院長的客人出來時,請通知我,我有事找他。」楊鍾健和吳汝康見面後,邀請吳明年來他主持的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室做古人類學研究。吳接受了楊的約請。吳汝康在1949年之前為從事古人類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53年到古脊椎動物研究室以後便如魚得水,開始了他的古人類學研究工作。
1953-1956年他兼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室研究員,每年在該所工作3個月。1956年起他離開大連醫學院,專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室(後改為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員。1977-1983年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博士生導師。1981年兼任香港大學名譽教授,1982年和1984年分別被中山大學和北京大學聘為兼職教授。他於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解剖學會第四、第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1970-1978),第六、第七屆理事長(1978-1986)、名譽理事長(1986)。1979-1983年被選為中國古生物學會常務理事。1980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1983 年當選國際人類學和民族學協會榮譽終身會員,1988年起擔任常設委員會委員。1985年被英國皇家人類學研究所授予榮譽學術委員稱號。1986年起擔任國際史前史與原始史協會常設委員會委員。1987年起為國際古人類學協會執行委員會和常設委員會委員。1988年起為世界考古大會執行委員會東亞地區高級代表。

Ⅸ 沈志遠的個人簡介

沈志遠(1902年-1965年)經濟學家。浙江蕭山昭東長巷村人。
「五四」時期曾就讀於浙江省立一中,因參加愛國學生運動被校方「勸告退學」。後去上海讀書,接受了黨的教育,於1925年經侯紹裘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12月,受中共上海組織派遣,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勞動大學學習。1931年12月回國,曾擔任社會科學家聯盟(社聯)常委。1933~1938年先後在上海暨南大學、北平大學(今北京大學)法商學院、西北大學任教授,同時從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哲學的著述和翻譯。其成名之作《新經濟學大綱》於1934年5月初版,他翻譯的《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上冊於1936年出版。同年,在上海參加救國會。抗戰期間任生活書店總編輯,並主編季刊《理論與現實》。1944年9月,以救國會成員身份經沈鈞儒、馬哲民介紹參加民盟。1945年10月,在民盟第一次全國代表會議上被選為中央委員,並任救國會中央執行委員。1946年2月,民盟中央在滬委員舉行茶會,宣布成立民盟上海市支部籌備委員會,推定沈志遠、黃競武為召集人。同年8月支部成立,任支部執行委員。1948年1月出席在香港召開的民盟中央一屆三中全會,任民盟中央宣傳委員會代理主任。1948年10月到達東北。1949年6月被選為《共同綱領》起草小組成員,同年 9月21日參加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建國初擔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委員會委員、出版總署編譯局局長,被聘為中國人民銀行顧問。1951年調上海,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兼參事室主任、文教委員會副主任。10月民盟上海市支部舉行第一次盟員大會,被選為主任委員。以後又連任第二屆支部主任委員和第三屆民盟上海市委員會主任委員。1955年中國科學院成立4個學部,當選為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56年初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經濟研究所籌備主任,後擔任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Ⅹ 柴方國的介紹

柴方國,中央編譯局副局長。曾任中央編譯局馬列部主任,譯審。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文本研究和《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編譯工作。

閱讀全文

與貢嘎縣編譯局局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程序員16k測試 瀏覽:541
新人程序員如何定計劃 瀏覽:505
畢業設計單片機模擬 瀏覽:835
阿里ai雲伺服器 瀏覽:435
小程序雲伺服器可以綁個人賬戶嗎 瀏覽:728
王者榮耀體驗服ios怎麼登陸安卓的 瀏覽:286
客戶想要的與程序員理解的 瀏覽:670
矽谷一普通程序員的一天 瀏覽:457
演算法實現兩個集合合並 瀏覽:75
班長命令什麼意思 瀏覽:140
51單片機c語音 瀏覽:734
悅翔v3壓縮比 瀏覽:715
oppo怎樣修改手機里的文件夾名稱 瀏覽:219
PHP圖片上傳替換 瀏覽:140
androidtv桌面 瀏覽:812
miui10版本怎麼隱藏app 瀏覽:53
阿里雲伺服器怎麼輸入命令 瀏覽:426
如何通過伺服器連接網路 瀏覽:666
一張大事年表pdf 瀏覽:397
雞兔同籠java編程 瀏覽: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