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線性回歸方程的公式是什麼
線性回歸方程的公式如下圖所示:
先求x,y的平均值X,Y
再用公式代入求解:b=(x1y1+x2y2+...xnyn-nXY)/(x1+x2+...xn-nX)
後把x,y的平均數X,Y代入a=Y-bX
求出a並代入總的公式y=bx+a得到線性回歸方程。
線性回歸方程是利用數理統計中的回歸分析,來確定兩種或兩種以上變數間相互依賴的定量關系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之一。
線性回歸模型經常用最小二乘逼近來擬合,但他們也可能用別的方法來擬合,比如用最小化「擬合缺陷」在一些其他規范里(比如最小絕對誤差回歸),或者在回歸中最小化最小二乘損失函數的懲罰。相反,最小二乘逼近可以用來擬合那些非線性的模型。因此,盡管最小二乘法和線性模型是緊密相連的,但他們是不能劃等號的。
Ⅱ 回歸方程公式是什麼
線性回歸方程公式:b=(x1y1+x2y2+...xnyn-nXY)/(x1+x2+xn-nX)。
線性回歸方程是利用數理統計中的回歸分析,來確定兩種或兩種以上變數間相互依賴的定量關系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之一。
線性回歸也是回歸分析中第一種經過嚴格研究並在實際應用中廣泛使用的類型。按自變數個數可分為一元線性回歸分析方程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方程。
線性回歸方程求法介紹:
1、用所給樣本求出兩個相關變數的(算術)平均值。
2、分別計算分子和分母:(兩個公式任選其一)分子。
3、計算b:b=分子/分母。
4、用最小二乘法估計參數b,設服從正態分布,分別求對a、b的偏導數並令它們等於零。
5、先求x,y的平均值X,Y。
6、再用公式代入求解:b=(x1y1+x2y2+xnyn-nXY)/(x1+x2+xn-nX)後把x,y的平均數X,Y代入a=Y-bX。
7、求出a並代入總的公式y=bx+a得到線性回歸方程(X為xi的平均數,Y為yi的平均數)。
Ⅲ 線性回歸方程公式是什麼
線性回歸方程公式:b=(x1y1+x2y2+...xnyn-nXY)/(x1+x2+...xn-nX)。線性回歸方程是利用數理統計中的回歸分析,來確定兩種或兩種以上變數間相互依賴的定量關系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之一。
線性回歸方程公式求法:
第一:用所給樣本求出兩個相關變數的(算術)平均值:
x_=(x1+x2+x3+...+xn)/n
y_=(y1+y2+y3+...+yn)/n
第二:分別計算分子和分母:(兩個公式任選其一)
分子=(x1y1+x2y2+x3y3+...+xnyn)-nx_Y_
分母=(x1^2+x2^2+x3^2+...+xn^2)-n*x_^2
第三:計算b:b=分子/分母
用最小二乘法估計參數b,設服從正態分布,分別求對a、b的偏導數並令它們等於零,得方程組解為
其中,且為觀測值的樣本方差.線性方程稱為關於的線性回歸方程,稱為回歸系數,對應的直線稱為回歸直線.順便指出,將來還需用到,其中為觀測值的樣本方差。
先求x,y的平均值X,Y
再用公式代入求解:b=(x1y1+x2y2+...xnyn-nXY)/(x1+x2+...xn-nX)
後把x,y的平均數X,Y代入a=Y-bX
求出a並代入總的公式y=bx+a得到線性回歸方程
(X為xi的平均數,Y為yi的平均數)
應用
線性回歸方程是回歸分析中第一種經過嚴格研究並在實際應用中廣泛使用的類型。這是因為線性依賴於其未知參數的模型比非線性依賴於其位置參數的模型更容易擬合,而且產生的估計的統計特性也更容易確定。
線性回歸有很多實際用途。分為以下兩大類:
如果目標是預測或者映射,線性回歸可以用來對觀測數據集的和X的值擬合出一個預測模型。當完成這樣一個模型以後,對於一個新增的X值,在沒有給定與它相配對的y的情況下,可以用這個擬合過的模型預測出一個y值。
給定一個變數y和一些變數X1,...,Xp,這些變數有可能與y相關,線性回歸分析可以用來量化y與Xj之間相關性的強度,評估出與y不相關的Xj,並識別出哪些Xj的子集包含了關於y的冗餘信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線性回歸方程
Ⅳ 回歸直線方程的計算方法
要確定回歸直線方程①,只要確定a與回歸系數b。回歸直線的求法通常是最小二乘法:離差作為表示xi對應的回歸直線縱坐標y與觀察值yi的差,其幾何意義可用點與其在回歸直線豎直方向上的投影間的距離來描述。數學表達:Yi-y^=Yi-a-bXi.總離差不能用n個離差之和來表示,通常是用離差的平方和即(Yi-a-bXi)^2計算。即作為總離差,並使之達到最小,這樣回歸直線就是所有直線中除去最小值的那一條。這種使「離差平方和最小」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用最小二乘法求回歸直線方程中的a,b有圖一和圖二所示的公式進行參考。其中,
(4)回歸方程k值演算法擴展閱讀
回歸直線方程指在一組具有相關關系的變數的數據(x與Y)間,一條最好地反映x與y之間的關系直線。
離差作為表示Xi對應的回歸直線縱坐標y與觀察值Yi的差,其幾何意義可用點與其在回歸直線豎直方向上的投影間的距離來描述。數學表達:Yi-y^=Yi-a-bXi.
總離差不能用n個離差之和來表示,通常是用離差的平方和,即(Yi-a-bXi)^2計算。
Ⅳ 回歸方程公式詳細步驟是什麼
先求 x、y 的平均數 x_=(3+4+5+6)/4=9/2,y_=(2.5+3+4+4.5)/4=7/2,
然後求對應的 x、y 的乘積之和 :3*2.5+4*3+5*4+6*4.5=66.5 ,x_*y_=63/4 ,
接著計算 x 的平方之和:9+16+25+36=86,x_^2=81/4 ,
現在可以計算 b 了:b=(66.5-4*63/4) / (86-4*81/4)=0.7 ,
而 a=y_-bx_=7/2-0.7*9/2=0.35 ,
所以回歸直線方程為 y=bx+a=0.7x+0.35 。
(5)回歸方程k值演算法擴展閱讀:
回歸直線的求法
最小二乘法:
總離差不能用n個離差之和。
來表示,通常是用離差的平方和,即作為總離差,並使之達到最小,這樣回歸直線就是所有直線中Q取最小值的那一條,這種使「離差平方和最小」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
由於絕對值使得計算不變,在實際應用中人們更喜歡用:Q=(y1-bx1-a)²+(y2-bx2-a)²+······+(yn-bxn-a)²,這樣,問題就歸結於:當a,b取什麼值時Q最小,即到點直線y=bx+a的「整體距離」最小。
Ⅵ 線性回歸方程公式詳解是什麼
線性回歸方程公式:b=(x1y1+x2y2+...xnyn-nXY)/(x1+x2+...xn-nX)。詳解如下。
1、第一:用所給樣本求出兩個相關變數的(算術)平均值。
2、第二:分別計算分子和分母:(兩個公式任選其一)分子。
3、第三:計算b:b=分子/分母。
4、用最小二乘法估計參數b,設服從正態分布,分別求對a、b的偏導數並令它們等於零。
5、先求x,y的平均值X,Y。
6、再用公式代入求解:b=(x1y1+x2y2+...xnyn-nXY)/(x1+x2+...xn-nX)。
7、後把x,y的平均數X,Y代入a=Y-bX。
8、求出a並代入總的公式y=bx+a得到線性回歸方程。
9、(X為xi的平均數,Y為yi的平均數)。
Ⅶ 回歸方程怎麼求
1)用《可回歸計算型計算器》直接按算——先調定要求的回歸形式。然後按所給出的數據分組輸入,再調出回歸系數。
2)按最小誤差理論建立的最小二乘法 手動回歸。a)求平均值;b)求差值;c)求兩個Σ值(即和值);d)求系數 b(一次項系數);e)求系數 a (常數項)——完成線性回歸。
Ⅷ 線性回歸方程定義和演算法是怎麼樣的
且為觀測值的樣本方差.
線性方程稱為關於的線性回歸方程,稱為回歸系數,對應的直線稱為回歸直線.順便指出,將來還需用到,其中為觀測值的樣本方差.
利用公式求解:b=
a=y(平均數)-b*(平均數)
線性同餘方程
在數論中,線性同餘方程是最基本的同餘方程,「線性」表示方程的未知數次數是一次,即形如:
的方程。此方程有解當且僅當 b 能夠被 a 與 n 的最大公約數整除(記作 gcd(a,n) | b)。這時,如果 x0 是方程的一個解,那麼所有的解可以表示為:
其中 d 是a 與 n 的最大公約數。在模 n 的完全剩餘系 {0,1,…,n-1} 中,恰有 d 個解。
目錄
1 例子
2 求特殊解
3 線性同餘方程組
4 參見
例子
在方程
3x ≡ 2 (mod 6)
中, d = gcd(3,6) = 3 ,3 不整除 2,因此方程無解。
在方程
5x ≡ 2 (mod 6)
中, d = gcd(5,6) = 1,1 整除 2,因此方程在{0,1,2,3,4,5} 中恰有一個解: x=4。
在方程
4x ≡ 2 (mod 6)
中, d = gcd(4,6) = 2,2 整除 2,因此方程在{0,1,2,3,4,5} 中恰有兩個解: x=2 and x=5。
求特殊解
對於線性同餘方程
ax ≡ b (mod n) (1)
若 d = gcd(a, n 整除 b ,那麼為整數。由裴蜀定理,存在整數對 (r,s) (可用輾轉相除法求得)使得 ar+sn=d,因此 是方程 (1) 的一個解。其他的解都關於與 x 同餘。
舉例來說,方程
12x ≡ 20 (mod 28)
中 d = gcd(12,28) = 4 。注意到 ,因此 是一個解。對模 28 來說,所有的解就是 {4,11,18,25} 。
線性同餘方程組
線性同餘方程組的求解可以分解為求若干個線性同餘方程。比如,對於線性同餘方程組:
2x ≡ 2 (mod 6)
3x ≡ 2 (mod 7)
2x ≡ 4 (mod 8)
首先求解第一個方程,得到x ≡ 1 (mod 3),於是令x = 3k + 1,第二個方程就變為:
9k ≡ �6�11 (mod 7)
解得k ≡ 3 (mod 7)。於是,再令k = 7l + 3,第三個方程就可以化為:
42l ≡ �6�116 (mod 8)
解出:l ≡ 0 (mod 4),即 l = 4m。代入原來的表達式就有 x = 21(4m) + 10 = 84m + 10,即解為:
x ≡ 10 (mod 84)
對於一般情況下是否有解,以及解得情況,則需用到數論中的中國剩餘定理。
參見
二次剩餘
中國剩餘定理
談談解線性同餘方程
因為ACM/ICPC中有些題目是關於數論的,特別是解線性同餘方程,所以有必要准備下這方面的知識。關於這部分知識,我先後翻看過很多資料,包括陳景潤的《初等數論》、程序設計競賽例題解、「黑書」和很多網上資料,個人認為講的最好最透徹的是《演算法導論》中的有關章節,看了之後恍然大悟。經過幾天的自學,自己覺得基本掌握了其中的「奧妙」。拿出來寫成文章。
那麼什麼是線性同餘方程?對於方程:ax≡b(mod m),a,b,m都是整數,求解x 的值。
解題常式:pku1061 青蛙的約會 解題報告
符號說明:
mod表示:取模運算
ax≡b(mod m)表示:(ax - b) mod m = 0,即同餘
gcd(a,b)表示:a和b的最大公約數
求解ax≡b(mod n)的原理:
對於方程ax≡b(mod n),存在ax + by = gcd(a,b),x,y是整數。而ax≡b(mod n)的解可以由x,y來堆砌。具體做法,見下面的MLES演算法。
第一個問題:求解gcd(a,b)
定理一:gcd(a,b) = gcd(b,a mod b)
實現:古老的歐幾里德演算法
int Euclid(int a,int b)
{
if(b == 0)
return a;
else
return Euclid(b,mod(a,b));
}
附:取模運算
int mod(int a,int b)
{
if(a >= 0)
return a % b;
else
return a % b + b;
}
第二個問題:求解ax + by = gcd(a,b)
定理二:gcd(b,a mod b) = b * x' + (a mod b) * y'
= b * x' + (a - a / b * b) * y'
= a * y' + b * (x' - a / b * y')
= a * x + b * y
則:x = y'
y = x' - a / b * y'
實現:
triple Extended_Euclid(int a,int b)
{
triple result;
if(b == 0)
{
result.d = a;
result.x = 1;
result.y = 0;
}
else
{
triple ee = Extended_Euclid(b,mod(a,b));
result.d = ee.d;
result.x = ee.y;
result.y = ee.x - (a/b)*ee.y;
}
return result;
}
附:三元組triple的定義
struct triple
{
int d,x,y;
};
第三個問題:求解ax≡b(mod n)
實現:由x,y堆砌方程的解
int MLES(int a,int b,int n)
{
triple ee = Extended_Euclid(a,n);
if(mod(b,ee.d) == 0)
return mod((ee.x * (b / ee.d)),n / ee.d);
else
return -1;
}//返回-1為無解,否則返回的是方程的最小解
說明:ax≡b(mod n)解的個數:
如果ee.d 整除 b 則有ee.d個解;
如果ee.d 不能整除 b 則無解。
Ⅸ 線性回歸方程公式
線性回歸方程的公式如下圖所示:
先求x,y的平均值X,Y
再用公式代入求解:b=(x1y1+x2y2+...xnyn-nXY)/(x1+x2+...xn-nX)
後把x,y的平均數X,Y代入a=Y-bX
求出shua並代入總的公式y=bx+a得到線性回歸方程。
(9)回歸方程k值演算法擴展閱讀
線性回歸方程是數理統計中通過回歸分析來確定兩個或多個變數之間相互依賴的數量關系的統計分析方法之一。
線性回歸也是回歸分析中第一類得到嚴格研究並在實際應用中得到廣泛應用的回歸分析。按自變數數量可分為一元線性回歸分析方程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方程。
在統計學中,線性回歸方程是一種回歸分析,它使用最小二乘函數來模擬一個或多個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關系。
這種函數是一個或多個模型參數的線性組合,稱為回歸系數。如果只有一個自變數,稱為簡單回歸,如果有一個以上的自變數,稱為多元回歸。
(反過來,這應該通過多個因變數預測的多個線性回歸來區分,而不是單個標量變數。)
Ⅹ 線性回歸方程,求K值
設Y=aX+b,將X,Y代入,求出最接近的a b 的值。或者用線性回歸方程求a b的公式。高一新教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