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個源程序如果不編譯,能否直接運行,為什麼
一個源程序如果不編譯是不能運行的,就算編譯過了也不一定能運行。一個源程序必須經過編譯生成後綴為.obj目標程序,然後連接生成後綴為.exe的可執行文件方能運行。如果編譯沒有問題,只是說明沒有語法錯誤,但可能會存在一些邏輯錯誤導致程序不能運行,所以說,編譯過了也不一定能運行。
② 為什麼有的程序在linux不需要編譯就可以直接使用
分什麼啊? 如果你是web項目放在tomcat下. tomcat 會自動幫你編譯.
如果是普通java項目就不行了. 需要上傳的 咱們本地ide 編譯後的位元組碼文件到linux上,
③ 在計算機內部,不需要進行編譯,計算機就能夠直接執行的語言是()
當然是機器語言,是用計算機能識別的二進制代碼寫成的。
不過機器語言的可移植性較差,一台機器上能用的到另一型號的機器中就不一定能用,同時它的語言冗長,比較難讀懂,不過通常不是直接編寫機器語言,一般是用高級語言編寫程序,通過編譯成機器語言。
④ 「匯編語言程序在計算機中不需要編譯,能被直接執行」這句話對嗎
不能,匯編語言算是比較低級的語言,寫完程序後要嚴格的經過編譯,鏈接後才能執行
⑤ 用什麼語言編制的程序輸入計算機後,不經編譯計算機能直接運行
二進制代碼,屬於二進制原始碼,就連機器語言都需要編譯成二進制代碼,才可以運行,計算機最終只接受這種代碼,BIOS中就是這種語言。
⑥ 腳本語言不需要編譯怎麼執行呀
因為大多數腳本都是解釋型語言。
解釋型語言是相對於編譯型語言存在的,源代碼不是直接翻譯成機器語言,而是先翻譯成中間代碼,再由解釋器對中間代碼進行解釋運行。比如Python/JavaScript / Perl /Shell等都是解釋型語言。 解釋型語言:程序不需要編譯,程序在運行時才翻譯成機器語言,每執 行一次都要翻譯一次。因此效率比較低。比如Basic語言,專門有一個解釋器能夠直接執行Basic程 序,每個語句都是執行的時候才翻譯。(在運行程序的時候才翻譯,專門有一個解釋器去進行翻譯,每個語句都是執行的時候才翻譯。效率比較低,依賴解釋器,跨平台性好.)
一個是編譯,一個是解釋。兩種方式只是翻譯的時間不同。編譯型語言寫的程序執行之前,需要一個專門的編譯過程,把程序編譯成為機器語言的文件,比如exe文件,以後要運行的話就不用重新翻譯了,直接使用編譯的結果就行了(exe文件),因為翻譯只做了一次,運行時不需要翻譯,所以編譯型語言的程序執行效率高,但也不能一概而論,部分解釋型語言的解釋器通過在運行時動態優化代碼,甚至能夠使解釋型語言的性能超過編譯型語言。
解釋則不同,解釋性語言的程序不需要編譯,省了道工序,解釋性語言在運行程序的時候才翻譯,比如解釋性basic語言,專門有一個解釋器能夠直接執行basic程序,每個語句都是執行的時候才翻譯。這樣解釋性語言每執行一次就要翻譯一次,效率比較低。解釋是一句一句的翻譯。
⑦ 在計算機內部,不需要編譯計算機就能夠直接執行的語言是什麼
機器語言
⑧ 哪些程序在windows xp里可以直接運行而不需要編譯軟體
你問的應該是文件或語言吧
嚴格的說只有可執行文件可直接運行,幻燈片pps格式等其實也是可執行文件。而其他的文件一般是在別的可執行文件的支持下才可運行的。
如果是語言,沒有可直接運行的代碼,都需要運行環境,即使是匯編語言的代碼也是不能直接運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