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文史通義pdf

文史通義pdf

發布時間:2022-06-14 00:23:33

A. 《呂著史學與史籍》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呂著史學與史籍》(呂思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7zUW93PIbG9N9DKyLclBEg

提取碼:is4a

書名:呂著史學與史籍

作者:呂思勉

豆瓣評分:9.0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2年1月1日

頁數:340

內容簡介:

《呂著史學與史籍》匯集了呂思勉先生有關史學與史籍的六種著述,它們包括:《歷史研究法》、《史籍與史學》、《中國史籍讀法》、《史籍選文述評》、《史通評》、《文史通義評》。

《中國史籍讀法》與《史籍選文述評》是呂先生在華東師范大學任教授時所寫的講稿,1953、1954年,呂先生為歷史系學生開設《史籍選讀》與《中國史籍讀法》課程,開學不久,他即生病,課不能繼續,便於病中寫成了這兩門課程的講義,這也是他所寫的最後的兩部講稿。《中國史籍讀法》曾收入《史學四種》。《史籍選文述評》的述評部分曾收入《呂思勉遺文集》,現按原稿補全,個別刪漏的部分也按原稿補正。

B. 中國文學論叢怎麼樣

原文見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f46f701018kbx.html 此處看不到演示的Flash及部分高亮格式。 最近在公司(聯科集團)內部電子郵件討論某些話題時提到了「錢穆」以及他寫的一些書,於是CEO讓我和CJ在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讀書心得。這里我將我的分享演示及文本貼到這里,與各位分享。 錢穆先生(Ch'ien Mu),本來我以為很多人知道他的大名,後來發現並不是。他的具體生平我就不介紹了。一位中學肄業的人能有如此大的成就,非常人毅力。顧頡剛、胡適、燕京大學、北京大學、司徒雷登、香港中文大學、台灣的中國文化大學……,與他都有好多說不完的故事。有興趣的可以從網路、谷歌、維基網路、互動網路等八卦一下。我想,八卦得越多,你也許會越佩服他。 以下內容都是我寫的,或者我摘抄的。如有錯誤,盡請賜教。 分享會標題:讀書會——小窺歷史與文學之美 內容提要: 歷史在於求真,文學在於求美。卡夫卡說:「人們真正需要的書,應該是一把能擊破我們心頭冰海的利斧。」我想,錢穆先生的書就是其中一把利斧。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其間治亂興替,波譎雲詭。錢穆先生在《中國歷史精神》一書中以其淵博的史學涵養,敏銳的剖析能力,使人得窺中國歷史文化之堂奧,深入瞭解五千年來歷史精神之所在,從而認清我們這一代中國人所背負的歷史使命及應當努力的方向。《中國文學論叢》原本名為《中國文學講演集》,集結了錢穆先生數年來在中國各地有關中國文學的講演稿和少數筆記,分享了先生對中國文學的精妙見解。 我們希望通過對此兩本書的閱讀分享,讓大家「知之」;藉以講座,引各位「樂之」;結束之後,能使諸君「好之」,那麼歷史和文學或許能讓我們發現 「坐銷歲月於幽憂困苑之下」的生趣,並幫我們「盡其可能地保留審美的人生態度和精緻的生活藝術。」 分享演示(使用Prezi.com製作): 註:Prezi.com對繁體中文支持好過簡體中文,但仍然有些字顯示不了,所以某些地方(比如繁體的「歷」、「黃」、「說」等等),我用拼音替代。不影響閱讀。 若下面的Flash演示看不見,可以訪問此鏈接:http://prezi.com/wuitfuqxd5rz/clustertech-/ ClusterTech 讀書會 --《中國文學論叢》(錢穆) on Prezi 《中國文學論叢》原文摘抄(演示中我轉換成了繁體,而且根據主題不同,內容先後順序有所調整): 1. 中國文化與中國文學 42頁 中國文學之理想境界,並非由一作家遠站在人生之外圈,而僅對人生作一種冷靜之寫照。亦非由一作家遠離人生現實,而對人生作一種熱烈幻想之追求。中國文學之理想最高境界,乃必由此作家,對於其本人之當身生活,有一番親切之體味。而此種體味,又必先懸有一種理想上之崇高標準的嚮往,而在其內心,經驗了長期的陶冶與修養,所謂有「鑽之彌堅,仰之彌高」之一境。必具有此種心靈感映,然後其所體味,其所抒寫,雖若短篇薄物,旁見側出,而能使讀者亦隨其一鱗片爪而隱約窺見人生之大體與全真。 43頁 人生不能脫離大群, 而人群亦復不能脫離自然。故個人人生,不僅當與大群人生融凝合一,而又須與大自然融凝合一,此即中國思想傳統中之所謂"萬物一體"與夫"天人合一"。 2. 中國散文 71頁 宋明理學注重人格修養,這正如韓愈所說:"我非好古之文,好古之道也。"尤其如朱子、陽明,是理學家中能文的。他們的文章,也都能把自己的日常生活一切事物及對外應接都裝入其詩文中去。從這里,我們更看得清楚些,所謂文以載道,其實是要在文學里表現出作者的人生。 72頁 他(姚鼐)又特別提出八個字來作為衡評文學的主要標准。此八字為神、理、氣、味、格、律、聲、色。此八個字遂為桐城派做文章的依據。我們可說神、理、氣、味四字, 偏在文學的人生方面。格、律、聲、色四字,則偏在文學的技巧方面。桐城派主張義理、考據、辭章三者兼重,而桐城派言義理,其實有些即已涵在他們所舉神、 理、氣、味、格、律、聲、色八字之內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主張。此神、理、氣、味、格、律、聲、色八字,即是文章與義理兼通互用融化合一了。因此桐城派 主張文章的每一辭句,都得含有道德意味在內,都得慎細考慮,從嚴檢別。這樣的寫作態度,可算得是很嚴肅的。 73頁 從這一觀點,章氏(章學誠,《文史通義》)又申述"讀書養氣之功,博古通今之要,親師近友之益,取材求助之方"諸語。照這樣做來,則可成為如古代諸子,成一家之言,而不專限在文學中去學文學。 3. 中國文學中的散文小品 82頁 相傳清代乾隆下江南,路遇雪景,脫口唱道: 一片一片又一片, 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這是俗謅,不成詩,下面又沒法接得下,但紀曉嵐從旁接道:"飛入蘆花皆不見。"這一句也成為畫龍點睛,使上三句全都生動了,這就有了詩境和詩味,勉強 也算得是詩了。此事固非實有,只是了解文字的人捏造來譏笑乾隆。但我們正可借來說明,一段文字,如何便不成為文學,如何便可被目為文學之所在。 4. 談詩 124頁 我們學做文章,讀一家作品,也該從他筆墨去了解他胸襟。我們不必要想自己成個文學家,只要能在文學里接觸到個較高的人生,接觸到一個合乎我自己的更高的人生。 125頁 故中國人學文學,實即是學做人一條徑直的大道。 130頁 我這些瑣碎話,只說中國文學之偉大有其內在的真實性,所教訓我們的,全是些最平常而最真實的。倘我們對這些不能有所欣賞,我們做人,可能做不通。因此我希 望諸位要了解中國文學的真精神。中國人拿人生加進文學里,而這些人生則是有一個很高的境界的。這個高境界,需要經過多少年修養。但這些大文學家,好像一開 頭就是大文學家了,不曉得怎樣一開頭他的胸襟情趣會就與眾不同呀!好在我們並不想自己做大文學家,只要欣賞得到便夠了。你喜歡看梅蘭芳戲,自己並不想做梅 蘭芳。這樣也不就是無志氣。當知做學問最高境界,也只像聽人唱戲,能欣賞即夠,不想自己亦登台出風頭。有人說這樣不是便會一無成就嗎?其實詩人心胸最高境 界並不在時時自己想成就。大人物,大事業,大詩人,大作家,都該有一個來源,我們且把它來源處欣賞。自己心胸境界自會日進高明,當下即是一滿足,便何論成 就與其他。讓我且舉《詩經》中兩句來作我此番講演之結束。《詩經》說:"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不忮不求,不忌刻他人來表現自己,至少也應是一個詩人的心 胸吧! 5. 再論中國小說戲劇中之中國心情 180頁 人不能獨立營生,必群居以為生。既相群居,則必求其同。而相與群居者,則仍屬各個人。個人與個人間,終必有異。故異中求同,同中求異,乃為人生一大藝術。 6. 品與味 215頁 次言地利,中國全國之錦綉河山,乃為中國人陶冶品格一大溫床。孔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中國人山水之樂,其性其情,固本天賦,亦屬地成。東岳泰 山,西嶽華山,積朝野數千年之經營,有天然,亦有人文。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以及其他如四川之峨眉,雲南之括蒼,湖北之武當,安徽之黃山、九華,江西之廬山、青原,山西之太行,浙江之天台,更如兩廣福建等諸省各有名山勝景,亦莫不有人文薈萃。而河濟江淮四大瀆,則又流貫其間。又如江之有漢,河 之有渭,西南之有瀾滄江、珠江,東北之有黑龍江等,古人著有《水經》。水又匯而為湖泊,如雲南大理有洱海,昆明有滇池,湖南有洞庭,江西有鄱陽,蘇浙有太 湖。又如杭州有西湖,濟南有大明湖,川瀆湖澤,幾乎遍地皆是。豈能盈篇累幅,逐一稱舉。中國乃如一幅大山水,一山一水,又必有人文點染。 故游中國山水,即如讀中國歷史,全國歷史盡融入山水中。而每一山水名勝之經營構造,亦皆有歷史可稽。如西湖,自唐之白樂天,吳越之錢武肅王,北宋之蘇東 坡,循此以往,上下一千年,西湖非由天造地設,乃有人文灌溉。故此中國一幅大山水,不僅一自然,乃由中國人文不斷繪就,其多情多味有如此。 220頁 中國山水園亭亦不宜辟為近代之觀光游覽區。近代之觀光游覽必廣攬游眾,乃可贏利。故凡屬勝境,惟求通俗化,遂使群客奔波盡興。實則人看人,倘兼以歌唱舞 蹈,愈撩亂,則愈活躍,心神無片刻安頓處,斯為觀光之成功。凡屬觀光,乃求動,不求靜。乃求熱鬧,不求清凈。此乃近代人心一大趨向。中國風景皆求清賞," 鳥鳴山更幽",始覺此山中之深趣。"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倘亦男女雜沓,喧嘩擁擠,轉眼即過,則七日亦在一瞬間。此始是近代觀光客游覽客所要求,如 此才感快意。 7. 讀書與游歷 240頁 中國書讀不完,中國地也走不完。而更所遺憾的,當吾世之中國人,似乎心不愛中國,不愛讀中國書,亦不愛游中國地。更主要的,是不愛中國古人,因此中國古人所活動的天地,也連帶受輕忽,受厭棄。像是天地景物都變了,總似乎外國的天地景物,都勝過了中國。 243頁 故中國地理,得天既厚,而中國人四千年來經之營之,人文賡續自然之參贊培植之功,亦在此世獨占鰲頭。計此後,在中國欲復興文化,勸人讀中國書,莫如先導人 游中國地。身履其地,不啻即是讀了中國一部活歷史,而此一部活歷史,實從天地大自然中孕育醞釀而來。不僅是所謂天人合一之人文大理想,而實具有幾千年來吾 中華民族躬修實踐之大智大慧而得此成果,可以有目而共睹。求之歷史,不易驟入,求之地理,則驚心動魄,不啻耳提而面命。 我讀的版本是由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出版,ISBN 7-108-01720-2/K.362 《中國文學論叢》這本書可以從這里看到簡體中文全文。其他的著作網上多半都有PDF提供下載。 其實,有關錢穆,我最想寫的是他創辦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的前身)的艱辛過程。 拖了估計有一年了吧,下次單獨寫,一定。 哦,對了,差點忘記說了。有關文章中寫的孔子的那句: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我演講時發錯音,被香港同事指出,我們CEO Dr. Suen給出了非常准確的解釋。 令人汗顏的是,我們當時在座的大陸同事,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個字還有三種發音,都以為只有兩種。 各位知道是哪個字,發的什麼音么? 答案參考這里吧:http://culture.163.com/06/0510/16/2GPC17FR00280003.html

C. 我也要文心雕龍的pdf文檔 !!!謝謝!!

舞蹈???
這個網站是文心雕龍的50篇內容

《文心雕龍》為古代文學理論著作。作者劉勰。成書於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501~502)間。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章學誠《文史通義?詩話篇》)的文學理論專著。魏晉時期,中國的文學理論有了很大的發展。到南北朝,逐漸形成繁榮的局面。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批評在其歷史發展中所積累起來的豐富經驗,既為《文心雕龍》的出現准備了條件,也在《文心雕龍》中得到了反映。

《文心雕龍》全書以孔子美學思想為基礎,兼采道家,全面總結了齊梁以前的美學成果,細致地探索和論述了語言文學的審美 本質及其創造、鑒賞的美學規律。它提出的「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隱之為體義主文外」,「文外之重旨」,「使玩之者無窮,味之者,不厭」等說法,雖不完全是劉勰的獨創,

《文心雕龍》
但對文學語言的有限與無限、確定性與非確定性之間相互統一的審美特徵,作了比前人更為具體的說明。劉勰還看到,詩文的內容不是一般經典的道與理,而是和理、志、氣相聯系的「情」,其形式不是一般的言,而是和「象」與「文」相結合的有「采」之言。兩者的關系是:「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後緯成,理定而後辭暢。」它們相輔相成,形成質文統一的完美的藝術。而這種統一在創作過程中是通過「神思」達到的。「神思」是劉勰繼《文賦》之後,對形象思維的進一步探索。劉勰看到了它本質上是一種自由的想像活動,對之作了生動的描繪,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在他看來,「神思」雖受理的支配,但不象抽象的邏輯思維那樣受著概念的規定,而是「神居胸臆,而志氣統其關鍵」,與物、象、言相結合,始終在感性形象中運動,並伴隨著主體情感的體驗和自由抒發。書中說:「夫神思方遠。萬塗竟萌,規矩虛位,刻鏤無形;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雲而並驅矣。」認為語言文學既再現著客體的物貌,又抒發著主體的情與理、志與氣。所以,劉勰側重從「體性」來劃分文學的風格,即所謂「才情異區,文體繁說」。劉勰對文學的形式也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從語言文學的角度總結了平衡、對稱、變化統一等形式美的規律。

劉先銀書法
儒家中庸原則是貫穿《文心雕龍》全書的基調。劉勰提出的主要的美學范疇都是成對的,矛盾的雙方雖有一方為主導,但他強調兩面,而不偏執一端。文中提出「擘肌分理,唯務折衷」,在對道與文、情與采、真與奇、華與實、情與志、風與骨、隱與秀的論述中,無不遵守這一準則,體現了把各種藝術因素和諧統一起來的古典美學理想。劉勰特別強調同儒家思想相聯系的陽剛之美,表現出企圖對齊、梁柔靡文風進行矯正的傾向。他關於「風骨」的論述集中地體現了這一點,對後世發生了重要影響。
以儒家思想為核心《文心雕龍》中雖然也有某些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響,但構成它的文學思想綱領及核心的,則是儒家的思想。它並不否認物質世界存在的真實性,卻認為在客觀現實世界之外,有一個先天地而生的「道」或「神」。這個「道」或「神」是決定客觀世界一切變化的無形的、最終的依據。劉勰認為「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設教」(《原道》),正是聖人著述經典的根本原則。「神道設教」語出《易?觀?彖》:「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把超自然的、人格化的「神」及其在現實中的代理人帝王,視作理所當然的最高權威。根據這一見解,《文心雕龍》不僅進一步發展了荀子、特別是揚雄以來的「原道」、「宗經」、「徵聖」的觀點,並且將它貫穿到《文心雕龍》一書的一切重要方面,成為他立論的根本依據,給他的理論染上了一層經學色彩而且帶來了許多局限性。例如,他認為一切種類的文章都是經典的「枝條」。對當時的各種應用文都設有專目論述,卻對正在形成的小說不屑一提。
但是,《文心雕龍》在論述具體的文學創作活動時,卻拋棄了經學家的抽象說教,表現了樸素的唯物主義的文學觀;而且,對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文學的特點和規律等一系列問題,提出了精湛透闢的見解,富於獨創性。因此它在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文心雕龍》還論述了在創作中,主觀的「情」和客觀的「景」,是互相影響、互相轉化的,即「情以物興」和「物以情觀」(《詮賦》),「情以物遷,辭以情發」(《物色》),「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神思》),認為作家觀察外物,只有帶著深摯的情感,並使外物染上強烈的感情色彩,藝術表現上才會有精巧的文采。《文心雕龍》對於物與我、情與景關系的論述,對唐代及唐以後有關這個問題的探討,有著重要影響。
《文心雕龍》十分強調情感在文學創作全過程中的作用。要求文學創作要「志思蓄憤,而吟詠情性」,主張「為情而造文」;反對「為文而造情」(《情采》)。認為創作構思為「情變所孕」(《神思》),結構是「按部整伍,以待情會」(《總術》),剪裁要求「設情以位體」(《鎔裁》),甚至作品的體裁、風格,也無不由強烈而真摯的感情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一認識是相當深刻,符合文學的特點和規律的。
《文心雕龍》對於風格和風骨也有深入的研討和論述。在《體性》篇中,劉勰繼承曹丕關於風格的意見,作了進一步的發揮,認為形成作家風格的原因,有先天的才情、氣質的不同:「情性所鑠」;也有後天的學養和習染的殊異:「陶染所凝」。並且將各種不同的文章,分為四組八體,每一組各有正反兩體:「雅與奇反,奧與顯殊,繁與約舛;壯與輕乖」;但它們又互相聯系,「八體雖殊,會通合數,得其環中,則輻輳相成」。作者在這八體中參差演化,就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劉勰關於風格的研究,對後來的《詩式》《二十四詩品》等,都曾發生直接的影響。
在風格論的基礎上,劉勰特別標舉「風骨」。「風骨」一詞本是南朝品評人物精神面貌的專用術語。文學理論批評中的「風骨」一詞,正是從這里引申出來的。「風」是要求文學作品要有較強的思想藝術感染力,即《詩大序》中的「風以動之」的「風」。「骨」則是要求表現上的剛健清新。「風骨」的理論,既是針對南朝浮靡的文風而發,也是從傳統文學理論中概括出來的。「風骨」之說,對唐代詩歌的發展,曾經發生過重大的影響。
《文心雕龍》關於藝術想像的理論,也有精闢的論述。繼承《文賦》關於這一問題的見解,作了進一步的論述和發揮。《神思篇》借用「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這一成語,論述藝術想像超越時空限制的特點:「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但他又比陸機的觀點大大前進了一步,認為藝術想像並非凌虛蹈空而生的,它以「博見為饋貧之糧」的形象化的比喻,說明藝術想像的基礎只能是客觀生活中的素材或原料。這一見解,是符合實際的。同時,它又提出「神與物游」的重要觀點。「神」即「神思」,是六朝時期的常用語匯,意即思維的特點是不疾而速的;語出《易?系辭上》:「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物」即客觀現實。「神與物游」即指作家在藝術想像的全過程中,始終離不開具體、感性的物象,兩者始終是有機結合在一起的,這正是形像思維的特點。《文心雕龍》還強調指出,唯有當作家的精神心理處於「虛靜」狀態,用志不分,不受外界的紛擾時,才能更好地馳騁自己的藝術想像力。「虛靜」之說源於道家,荀子曾有進一步的發展,而劉勰將它創造性地運用於文藝創作理論。
《文心雕龍》在論述藝術想像時,還提出了「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等見解,強調藝術想像要有平日廣泛的積累和生活知識,這樣就為他的藝術想像的理論奠定了堅實的樸素唯物主義的基礎。《文心雕龍》繼《文賦》之後,對於藝術想像及形像思維的論述,對後世發生了重要的影響。例如王昌齡所說的「神會於物」(《唐音癸簽》卷二),蘇軾所說的「神與萬物交」(《書李伯時山莊圖後》),黃宗羲所說的「古之人情與物相游,而不能相舍」(《黃孚先詩序》)等觀點,都是灠觴於《文心雕龍》「神與物游」的。在《文心雕龍?神思》篇中還對「辭令」「志氣」和語言的關系作了很好的闡發。
關於文學創作,《文心雕龍》論述到的問題還有:文學的誇張、結構、剪裁、用事、修辭、含蓄和聲律等。在這些問題的論述中,同樣不乏精闢的創見,例如在《誇飾》中,《文心雕龍》不僅第一次提出了文學創作離不開必要的誇張,以使作者表現的事物更為突出,但他又主張誇而有節,反對誇張失實。 關於各種文章體裁、源流的闡述,也是《文心雕龍》的重要內容。自曹丕、陸機相繼對文章體制的同異提出了意見後,晉代摯虞的《文章流別論》、李充的《翰林論》,都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但這些著作都已亡佚。劉勰的《文心雕龍》從第 5篇《辨騷》起,到第25篇《書記》止,就成為中國現存的南朝時代關於文章體制和源流的唯一重要的著作,也是關於這一問題的重要的歷史文獻。其中不乏細致,中肯以至精闢的見解。例如在《明詩》篇中,它對自建安時代起到劉宋初年詩歌發展過程的論述,就是如此。
我可以幫助你,你先設置我最佳答案後,我網路Hii教你。

D. 求書!---請問可有適合朗讀背誦的國學書籍版本

你好,中華國學知道團很高興為你服務!
如果你想在網上直接看國學書籍,當然是很方便。網路就提供了「網路國學」原文。直接搜「網路國學」即可。
當然也可以下載到手機、電子書中看,網路提供的「網路文庫」直接搜你想要看的國學,裡面有好多格式的,如PDF、doc、txt等,原文,注釋的都有,可以免費下載。我自己就上傳和下載了好多。
至於書就沒必要去買,破費了。網路上很多。
推薦你到國學網去瀏覽,裡面國學目錄很全,有圖文類,電子類,網路類,手機類,等等,根據自己要求選擇。
謝謝。
附國學目錄

一、哲學(80種) 二、文學(100種) 三、歷史(80種)
四、軍事(20種) 五、科技(20種) 六、醫學養生(10種)
七、藝術(18種) 八、碑帖(28種)
一、哲學(80種)(查看提要)

1.《周易》 7卷.〔阮元校刻本〕
2.《尚書》 58篇.〔阮元校刻本〕
3.《儀禮》 17卷.〔阮元校刻本〕
4.《禮記》 49卷.〔阮元校刻本〕
5.《周禮》 6卷.〔阮元校刻本〕
6.《春秋公羊傳》 12卷.〔阮元校刻本〕
7.《春秋穀梁傳》 12卷.〔阮元校刻本〕
8.《孝經》 18章.〔阮元校刻本〕
9.《論語》 春秋·孔丘 20篇.〔阮元校刻本〕
10.《孟子》 戰國·孟軻 14卷.〔阮元校刻本〕
11.《老子》 春秋·李耳 1卷.〔清畢沅考異本〕
12.《墨子》 戰國·墨翟 15卷.〔清孫詒讓墨子閑詁本〕
13.《莊子》 戰國·莊周 33篇.〔清郭慶藩莊子集釋本〕
14.《公孫龍子》 戰國 6篇.〔宋刻本〕
15.《韓非子》 戰國·韓非 55卷.〔宋乾道刊本〕
16.《列子》 戰國 8卷.〔四部叢刊本〕
17.《荀子》 戰國·荀況 32卷.〔清王先謙荀子集解本〕
18.《文子》 春秋·辛鈃 12卷.〔四庫全書本〕
19.《關尹子》 戰國·尹喜 2篇.〔湖海叢書本〕
20.《鄧析子》 春秋·鄧析 2卷.〔四部叢刊本〕
21.《鬼穀子》 春秋·王詡 12篇.〔嘉慶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22.《鶡冠子》 戰國·鶡冠子 3卷.〔學津討原本〕
23.《呂氏春秋》 戰國·呂不韋 26卷.〔清畢沅校本〕
24.《晏子春秋》 戰國·晏嬰 8卷.〔孫氏平津館本〕
25.《管子》 春秋·管仲 76篇.〔浙江書局本〕
26.《商君書》 戰國·商鞅 27卷.〔四部叢刊本〕
27.《慎子》 戰國·慎到 1卷.〔守山閣叢書本〕
28.《尹文子》 戰國·尹文 2卷.〔湖海叢書本〕
29.《淮南子》 漢·劉安 21卷.〔庄逵吉本〕
30.《新書》 漢·賈誼 10卷.〔四部叢刊本〕
31.《鹽鐵論》 漢·桓寬 10卷.〔清張敦仁考證本〕
32.《風俗通義》 東漢·應劭 10卷.〔龍溪精舍叢書本〕
33.《法言》 漢·揚雄 13篇.〔四部叢刊本〕
34.《太玄經》 漢·揚雄 10卷.〔清嘉慶刻本〕
35.《說苑》 漢·劉向 20卷.〔湖北崇文書局百子全書本〕
36.《新序》 漢·劉向 10卷.〔四部叢刊本〕
37.《新語》 漢·陸賈 12卷.〔漢魏叢書本〕
38.《韓詩外傳》 漢·韓嬰 10卷.〔四部叢刊影印沈氏野竹齋刻本〕
39.《尚書大傳》 舊題漢·伏勝 3卷.〔皇清經解續編本〕
40.《春秋繁露》 漢·董仲舒 17卷.〔乾隆盧文弨校本〕
41.《大戴禮記》 漢·戴德 40卷.〔四部叢刊本〕
42.《白虎通義》 漢·班固 10卷.〔道光陳立白虎通疏證本〕
43.《新論》 漢·桓譚 17卷.〔清嚴可均輯本〕
44.《潛夫論》 漢·王符 10卷.〔述古堂影宋寫本〕
45.《論衡》 漢·王充 85篇.〔四部叢刊本〕
46.《申鑒》 漢·荀悅 5卷.〔明文始堂本〕
47.《忠經》 漢·馬融 1卷.〔四部叢刊本〕
48.《人物誌》 三國魏·劉邵 12卷.〔隆慶歸德府刊本〕
49.《顏氏家訓》 北齊·顏之推 20卷.〔四部叢刊影明刻本〕
50.《中說》 隋·王通 10卷.〔四部叢刊本〕
51.《朱子語類》 宋·朱熹 140卷.〔清呂留良寶誥堂刻本〕
52.《近思錄》 宋·朱熹、呂祖謙 14卷.〔清呂氏寶誥堂刊朱子遺書本〕
53.《忍經》 元·吳亮 1卷.〔武林往哲遺書本〕
54.《長短經》 唐·趙蕤 10卷.〔四庫筆記小說叢書本〕
55.《傳習錄》 明·王陽明 3卷.〔隆慶六年王文成公全書本〕
56.《一貫問答》 明·方以智 1卷.〔清抄本〕
57.《明儒學案》 清·黃宗羲 62卷.〔二老閣馮全垓印本〕
58.《日知錄》 清·顧炎武 32卷.〔四庫全書本〕
59.《心經》 唐·玄奘譯 1卷.〔上海佛學書局本〕
60.《金剛經》 後秦·鳩摩羅什譯 1卷.〔大正藏本〕
61.《無量壽經》 三國魏·康僧鎧譯 2卷.〔大正藏本〕
62.《肇論》 晉·僧肇 1卷.〔北京佛經流通處刻本〕
63.《弘明集》 南朝梁·僧佑 14卷.〔大正藏本〕
64.《童蒙止觀》 隋·智顗 10章.〔大正藏本〕
65.《楞嚴經》 唐·般剌密帝譯 10卷.〔大正藏本〕
66.《法苑珠林》 唐·道世 100卷.〔清道光年間常熟燕園蔣氏刻本〕
67.《六祖壇經》 唐·慧能 1卷.〔金陵刻經處刻曹溪原本〕
68.《五燈會元》 宋·普濟 20卷.〔元至正二十四年刻本〕
69.《周易參同契》 漢·魏伯陽 3卷.〔洪武十三年張本真刻本〕
70.《太平經》 漢·於吉 170卷.〔重刊道藏輯要本〕
71.《老子想爾注》 1卷.〔敦煌抄本〕
72.《抱朴子》 晉·葛洪 21卷.〔清孫星衍平津館叢書本〕
73.《真誥》 南朝梁·陶弘景 20卷.〔道藏本〕
74.《無能子》 唐·無能子 3卷.〔正統道藏本〕
75.《化書》 五代·譚峭 6卷.〔道藏本〕
76.《雲笈七簽》 宋·張君房 122卷.〔涵芬樓翻明正統道藏本〕
77.《太上感應篇》 宋·佚名 1卷.〔道藏精華錄本〕
78.《焚書》 明·李贄 6卷.〔國粹叢書本〕
79.《大同書》 清·康有為 30卷.〔蓬萊閣叢書本〕
80.《仁學》 清·譚嗣同 2卷.〔清議報本〕

二、文學(100種)(查看提要)

詩文集(20種)

81.《詩經》 30卷.〔阮元校刻本〕
82.《楚辭》 漢·劉向集 65卷.〔四庫全書本〕
83.《文選》 南朝梁·蕭統 62卷.〔胡克家重刊本〕
84.《玉台新詠》 南朝陳·徐陵 12卷.〔吳兆宜本〕
85.《六朝文絜》 清·許槤 12卷.〔清光緒黎氏箋注本〕
86.《駢體文鈔》 清·李兆洛 31卷.〔嘉慶唐氏原刻本〕
87.《唐詩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 8卷.〔清光緒十一年四藤吟社刊本〕
88.《全唐詩》 清·彭定求等編 900卷.〔揚州詩局本〕
89.《全宋詞》 580卷.〔民國刊本〕
90.《絕妙好詞》 宋·周密選 8卷.〔四部備要本〕
91.《中州集》 金·元好問編 10卷.〔汲古閣本〕
92.《元詩別裁集》 清·張景星等編 10卷.〔乾隆二十九年然藜閣刊本〕
93.《明詩別裁集》 清·沈德潛編 10卷.〔清乾隆四年刻本〕
94.《清詩別裁集》 清·沈德潛編 32卷.〔乾隆二十八年重刻本〕
95.《白雪遺音》 清·華廣生 1卷.〔清道光八年玉慶堂刻本〕
96.《古今風謠》 明·楊慎 1卷.〔藝海珠塵本〕
97.《掛枝兒》 明·馮夢龍 4卷.〔傳世藏書點校本〕
98.《古文觀止》 清·吳楚材、吳調侯 12卷.〔鴻文堂刊本〕
99.《古文辭類纂》 清·姚鼐 75卷.〔長沙思賢講舍刻本〕
100.《晚清文選》 鄭振鐸 3卷.〔上海生活書店本〕

戲曲(15種)

101.《西廂記》 元·王實甫 5出.〔毛晉校西廂記定本〕
102.《竇娥冤》 元·關漢卿 5出.〔涵芬樓影明刻元曲選本〕
103.《漢宮秋》 元·馬致遠 5出.〔涵芬樓影印明萬曆臧氏本〕
104.《琵琶記》 元·高明 42出.〔六十種曲本〕
105.《趙氏孤兒》 元·紀君祥 6出.〔涵芬樓影印明萬曆臧氏本〕
106.《倩女離魂》 元·鄭德輝 5出.〔涵芬樓影印明萬曆臧氏本〕
107.《寶劍記》 明·李開先 56出.〔古本戲曲叢刊本〕
108.《浣紗記》 明·梁辰魚 45出.〔60種曲本〕
109.《牡丹亭》 明·湯顯祖 55出.〔六十種曲本〕
110.《嬌紅記》 明·孟稱舜 50出.〔古本戲曲叢刊本〕
111.《清忠譜》 清·李玉 26出.〔古本戲曲叢刊本〕
112.《雷峰塔》 清·方成培 34出.〔古本戲曲叢刊本〕
113.《風箏誤》 清·李漁 30出.〔笠翁傳奇十種本〕
114.《長生殿》 清·洪升 50出.〔暖紅室匯刻傳奇本〕
115.《桃花扇》 清·孔尚任 44出.〔康熙刻本〕

小說(45種)

116.《穆天子傳》 戰國·佚名 6卷.〔四部叢刊影印明天一閣本〕
117.《燕丹子》 3卷.〔平津館叢書孫星衍校訂本〕
118.《異苑》 晉·劉敬叔 10卷.〔四庫全書本〕
119.《搜神記》 晉·干寶 20卷.〔津逮秘書本〕
120.《世說新語》 南朝宋·劉義慶 36篇.〔四庫全書本〕
121.《遊仙窟》 唐·張鷟 1卷.〔北新書局本〕
122.《太平廣記》 宋·李昉 500卷.〔筆記小說大觀本〕
123.《夷堅志》 宋·洪邁 206卷.〔涵芬樓排印本〕
124.《剪燈新話》 明·翟佑 4卷.〔古今圖書集成本〕
125.《聊齋志異》 清·蒲松齡 12卷.〔鑄雪齋鈔本〕
126.《子不語》 清·袁枚 24卷.〔美德堂刻本〕
127.《閱微草堂筆記》 清·紀昀 24卷.〔筆記小說大觀本〕
128.《西遊記》 明·吳承恩 100回.〔明萬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
129.《水滸傳》 明·施耐庵、羅貫中 100回.〔天都外臣序本〕
130.《三國演義》 明·羅貫中 120回.〔清康熙毛宗崗修訂本〕
131.《喻世明言》 明·馮夢龍輯 40回.〔涵芬樓排印本〕
132.《警世通言》 明·馮夢龍輯 40回.〔涵芬樓排印本〕
133.《醒世恆言》 明·馮夢龍輯 40回.〔衍慶堂翻刻本足本〕
134.《初刻拍案驚奇》 明·凌濛初 40回.〔日本內閣文庫藏本〕
135.《二刻拍案驚奇》 明·凌濛初 42回.〔尚友堂重刊本〕
136.《型世言》 明·陸人龍 40回.〔奎章閣本〕
137.《清平山堂話本》 明·洪楩 6卷.〔文學古籍刊行社影印本〕
138.《封神演義》 明·許仲琳 100回.〔清褚人獲序本〕
139.《東周列國志》 明·馮夢龍著,清·蔡元放改編 108回.〔咸豐刊本〕
140.《紅樓夢》 清·曹雪芹、高鶚 120回.〔程乙本〕
141.《儒林外史》 清·吳敬梓 56回.〔卧閑草堂本〕
142.《說岳全傳》 清·錢彩 80回.〔金氏余慶堂刻本〕
143.《隋唐演義》 清·褚人獲 100回.〔四雪草堂本〕
144.《楊家將》 清·佚名 50回.〔光緒重修本〕
145.《平山冷燕》 佚名 20回〔順治十五年寫刻本〕
146.《醒世姻緣傳》 清·西周生 100回.〔同治九年刊本〕
147.《歧路燈》 清·李綠園 108回〔清義堂本〕
148.《鏡花緣》 清·李汝珍 100回.〔點石齋石印本〕
149.《老殘游記》 清·劉鶚 20回.〔神州日報館刊印本〕
150.《俠義風月傳》 清·名教中人 18回.〔萃芳樓藏版本〕
151.《七俠五義》 清·俞樾 120回.〔廣益書局石印本〕
152.《兒女英雄傳》 清·文康等 72回.〔北京聚珍堂本〕
153.《孽海花》 清·曾樸 35回.〔真美善雜志刊本〕
154.《再生緣》 清·陳端生 40回.〔上海鴻文書局石印本〕
155.《今世說》 清·王晫撰 8卷〔筆記小說大觀本〕
156.《斷鴻零雁記》 清·蘇曼殊 27章.〔民國二十三年再版本〕
157.《玉梨魂》 徐枕亞 30卷.〔1914年上海民權出版部排印本〕
158.《官場現形記》 清·李寶嘉 60回.〔1923年上海群學社刊本〕
159.《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清·吳趼人 108回.〔上海廣智書局本〕
160.《新中國未來記》 清·梁啟超 5回.〔飲冰室合集本〕

文論(20種)

161.《文賦》 晉·陸機 1卷.〔嘉慶積秀堂刊巾箱本〕
162.《文心雕龍》 南朝梁·劉勰 50篇.〔明萬曆刻本〕
163.《詩品》 南朝梁·鍾嶸 3卷.〔四庫全書本〕
164.《二十四詩品》 唐·司空圖 1卷.〔津逮秘書本〕
165.《詩式》 唐·釋皎然 1卷.〔學海類編本〕
166.《文筆要訣》 唐·杜正倫 1卷.〔五島慶太郎藏本影印〕
167.《文鏡秘府論》 日/遍照金剛 6卷.〔日本舊鈔本〕
168.《本事詩》 唐·孟棨 7卷.〔津逮秘書本〕
169.《樂府古題要解》 唐·吳兢 2卷.〔明汲古閣影學津討原本〕
170.《六一詩話》 宋·歐陽修 1卷.〔歷代詩話本〕
171.《滄浪詩話》 宋·嚴羽 1卷.〔歷代詩話本〕
172.《甌北詩話》 清·趙翼 10卷.〔同治十三年紅杏山房重刊本〕
173.《詞源》 宋·張炎 2卷.〔詞話叢編本〕
174.《藝概》 清·劉熙載 6卷.〔古桐書屋六種本〕
175.《碧雞漫志》 宋·王灼 5卷.〔四庫全書本〕
176.《白雨齋詞話》 清·陳廷焯 8卷.〔陳氏手稿本〕
177.《人間詞話》 清·王國維 1卷.〔開明書店本〕
178.《南詞敘錄》 明·徐渭 1卷.〔壺隱居黑格抄本〕
179.《曲律》 明·魏良輔 8卷.〔吳騷叢編附刻本〕
180.《錄鬼簿》 元·鍾嗣成 4卷.〔棟亭藏書十二種本〕

三、歷史(80種)(查看提要)

正史(26種)

181.《史記》 漢·司馬遷 130卷.〔百衲本〕
182.《漢書》 東漢·班固 120卷.〔百衲本〕
183.《後漢書》 南朝宋·范曄 90卷.〔百衲本〕
184.《三國志》 晉·陳壽 65卷.〔武英殿本〕
185.《晉書》 唐·房玄齡等 130卷.〔武英殿本〕
186.《宋書》 南朝梁·沈約 100卷.〔武英殿本〕
187.《南齊書》 南朝梁·蕭子顯 59卷.〔武英殿本〕
188.《梁書》 唐·姚思廉 56卷.〔武英殿本〕
189.《陳書》 唐·姚思廉 36卷.〔武英殿本〕
190.《魏書》 北齊·魏收 130卷.〔武英殿本〕
191.《北齊書》 唐·李百葯 50卷.〔武英殿本〕
192.《周書》 唐·令狐德棻等 53卷.〔武英殿本〕
193.《隋書》 唐·魏徵等 85卷.〔武英殿本〕
194.《南史》 唐·李延壽 80卷.〔武英殿本〕
195.《北史》 唐·李延壽 100卷.〔武英殿本〕
196.《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 200卷.〔武英殿本〕
197.《新唐書》 宋·歐陽修、宋祁等 225卷.〔武英殿本〕
198.《舊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50卷.〔武英殿本〕
199.《新五代史》 宋·歐陽修 74卷.〔武英殿本〕
200.《宋史》 元·脫脫等 496卷.〔武英殿本〕
201.《遼史》 元·脫脫等 116卷.〔武英殿本〕
202.《金史》 元·脫脫等 135卷.〔武英殿本〕
203.《元史》 明·宋濂等 210卷.〔武英殿本〕
204.《明史》 清·張廷玉等 332卷.〔武英殿本〕
205.《新元史》 柯劭忞 257卷.〔庚午重訂本〕
206.《清史稿》 趙爾巽等 529卷.〔關外二次本〕

別雜史(54種)

207.《逸周書》 戰國 10卷.〔抱經堂本〕
208.《世本》 漢·宋衷注 1卷.〔茆泮林輯本〕
209.《竹書紀年》 2卷.〔四庫全書本〕
210.《春秋左傳》 12卷.〔阮元校刻本〕
211.《國語》 戰國 20卷.〔黃氏士禮居仿宋刻本〕
212.《戰國策》 漢·劉向集錄 34卷.〔雅雨堂校本〕
213.《列女傳》 漢·劉向 7卷.〔四部叢刊本〕
214.《吳越春秋》 漢·趙曄 10卷.〔清顧有觀本〕
215.《越絕書》 漢·袁康 19篇.〔四部叢刊本〕
216.《華陽國志》 晉·常璩 12卷.〔函海本〕
217.《高士傳》 晉·皇甫謐 3卷.〔古今逸史本〕
218.《山海經》 戰國·佚名 18卷.〔晉郭璞山海經傳本〕
219.《水經注》 北魏·酈道元注 40卷.〔王先謙校本〕
220.《晉五胡指掌》 明·張大齡 3卷.〔明萬曆三十九年張養正刻本〕
221.《前漢紀》 漢·荀悅 30卷.〔四庫全書本〕
222.《後漢紀》 晉·袁宏 30卷.〔四部叢刊本〕
223.《洛陽伽藍記》 後魏·楊炫之 5卷.〔如隱堂本〕
224.《貞觀政要》 唐·吳兢 42卷.〔明成化刊本〕
225.《大唐西域記》 唐·玄奘 12卷.〔高麗新藏本〕
226.《順宗實錄》 唐·韓愈 5卷.〔海山仙館叢書本〕
227.《五代史補》 宋·陶岳 5卷.〔豫章叢書本〕
228.《資治通鑒》 宋·司馬光 294卷.〔世界書局縮印本〕
229.《續資治通鑒》 清·畢沅編著 220卷.〔清馮集椿本〕
230.《通鑒紀事本末》 宋·袁樞 42卷.〔四部叢刊本〕
231.《吳地記》 唐·陸廣微 1卷.〔四庫全書本〕
232.《蠻書》 唐·樊綽 10卷.〔武英殿聚珍本〕
233.《唐律疏議》 唐·長孫無忌等 30卷.〔四庫全書本〕
234.《唐六典》 唐·李林甫等 30卷.〔南宋本〕
235.《通典》 唐·杜佑 200卷.〔四庫全書本〕
236.《通志略》 宋·鄭樵 52卷.〔明汪刻本〕
237.《史通》 唐·劉知幾 49篇.〔蜀本〕
238.《文史通義》 清·章學誠 8卷.〔四部備要本〕
239.《唐才子傳》 元·辛文房 10卷.〔元刊影印本〕
240.《唐語林》 宋·王讜 8卷.〔守山閣叢書本〕
241.《大唐新語》 唐·劉肅 13卷.〔稗海本〕
242.《隋唐嘉話》 唐·劉餗 3卷.〔顧氏文房小說本〕
243.《北夢瑣言》 宋·孫光憲 20卷.〔四庫全書本〕
244.《東京夢華錄》 宋·孟元老 10卷.〔四庫全書本〕
245.《夢粱錄》 宋·吳自牧 20卷.〔學津討原本〕
246.《鐵圍山叢談》 宋·蔡絛 6卷.〔知不足齋叢書本〕
247.《容齋隨筆》 宋·洪邁 16卷.〔四庫全書本〕
248.《老學庵筆記》 宋·陸游 10卷.〔陸氏家刻本〕
249.《大宋宣和遺事》 宋·佚名 4卷.〔涵芬樓排印本〕
250.《元豐九域志》 宋·王存等 10卷.〔聚珍版叢書本〕
251.《桯史》 宋·岳珂 15卷.〔學津討原本〕
252.《元朝秘史》 元·佚名 15卷.〔連筠簃叢書本〕
253.《萬曆野獲編》 明·沈德符 30卷.〔姚氏扶荔山房刻本〕
254.《陶庵夢憶》 明·張岱 8卷.〔粵雅堂叢書本〕
255.《廣東新語》 清·屈大均 28卷.〔清康熙二十九年木天閣原刻本〕
256.《讀通鑒論》 清·王夫之 30卷.〔船山遺書本〕
257.《廿二史札記》 清·趙翼 39卷.〔清廣雅書局本〕
258.《清代野記》 清·梁溪坐觀老人 4卷.〔民國野乘搜輯社本〕
259.《庚子國變記》 清·羅敦曧 1卷.〔滿清野史續編本〕
260.《海國圖志》 清·魏源 100卷.〔光緒平慶涇固道署重刊〕

四、軍事(20種)(查看提要)

261.《孫子兵法》 春秋·孫武 13篇.〔南宋十一家注孫子本〕
262.《吳子》 戰國·吳起 6篇.〔武經七書本〕
263.《六韜》 舊題周·姜尚 6卷.〔武經七書本〕
264.《司馬法》 戰國·司馬禳苴 5卷.〔武經七書本〕
265.《孫臏兵法》 戰國·孫臏 15篇.〔竹簡本〕
266.《尉繚子》 戰國·尉繚 24篇.〔武經七書本〕
267.《素書》 漢·張良 1卷.〔二十二子本〕
268.《將苑》 三國蜀·諸葛亮 2卷.〔清張澍輯本〕
269.《風後握奇經》 舊題·風後 1卷.〔津逮秘書本〕
270.《黃石公三略》 舊題漢·黃石公 3卷.〔武經七書本〕
271.《戰略》 晉·司馬彪 1卷.〔漢學堂叢書本〕
272.《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舊題唐·李靖 3卷.〔武經七書本〕
273.《神機制敵太白陰經》 唐·李筌 10卷.〔守山閣叢書本〕
274.《武經總要》 宋·曾公亮、丁度等 43卷.〔明唐福春刻本〕
275.《歷代兵制》 宋·陳傅良 15卷.〔靜觀堂刊本〕
276.《守城錄》 宋·陳規、湯璹 4卷.〔瓶花書屋叢書本〕
277.《紀效新書》 明·戚繼光 18卷.〔四庫全書本〕
278.《兵經》 清·揭暄 3卷.〔兵法七種本〕
279.《三十六計》 1卷.〔民國三十年成都瑞琴樓本〕
280.《曾胡治兵語錄》 蔡鍔 13卷.〔費怒春注釋本〕

五、科技(20種)(查看提要)

281.《九章算術》 漢·張蒼 10卷.〔四庫全書本〕
282.《氾勝之書》 漢·氾勝之 2卷.〔玉函山房輯佚書本〕
283.《養魚經》 戰國·范蠡 1卷.〔玉函山房輯佚書本〕
284.《齊民要術》 北魏·賈思勰 10卷.〔明胡震亨、毛晉刻本〕
285.《洛陽牡丹記》 宋·歐陽修 1卷.〔四部叢刊影元本〕
286.《茶經》 唐·陸羽 1卷.〔格致叢書本〕
287.《北山酒經》 宋·朱肱 3卷.〔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88.《甘石星經》 戰國·甘德、石申 1卷.〔漢魏叢書本〕
289.《竹譜》 南朝宋·戴凱之 1卷.〔叢書集成初編本〕
290.《禽經》 舊題周·師曠 1卷.〔百川學海本〕
291.《陶說》 清·朱琰 1卷.〔乾隆三十九年鮑廷博本〕
292.《花鏡》 清·陳淏子輯 6卷.〔康熙善成堂刻本〕
293.《夢溪筆談》 宋·沈括 26卷.〔清光緒陶氏愛廬刻本〕
294.《營造法式》 宋·李誡 34卷.〔四庫全書本〕
295.《刀劍錄》 舊題南朝梁·陶弘景 1卷.〔說郛本〕
296.《文房四譜》 宋·蘇易簡 1卷.〔叢書集成初編本〕
297.《墨史》 元·陸友 1卷.〔知不足齋叢書本〕
298.《天工開物》 明·宋應星 18卷.〔明崇禎十年刊本〕
299.《農政全書》 明·徐光啟 60卷.〔康熙貴州糧署刊本〕
300.《飲流齋說瓷》 民國·許之衡 10卷.〔上海朝記書店鉛排本〕

六、醫學養生(10種)(查看提要)

301.《素問》 舊題黃帝 24卷.〔顧氏翻宋刻本〕
302.《靈樞經》 舊題黃帝 12卷.〔明趙府居敬堂刊本〕
303.《八十一難經》 舊題戰國秦越人 1卷.〔古今醫統正脈全書本〕
304.《遵生八箋》 明·高濂 20卷.〔清嘉慶十五年弦雪居重訂本〕
305.《本草綱目》 明·李時珍 52卷.〔味古齋重校刻本〕
306.《神農本草經》 清·孫星衍等輯 3卷.〔問經堂叢書本〕
307.《醫學三字經》 清·陳念祖 1卷.〔南雅堂刻本〕
308.《養生隨筆》 清·曹庭棟 5卷.〔文瑞樓石印本〕
309.《隨園食單》 清·袁枚 14篇.〔隨園三十種本〕
310.《食憲鴻秘》 清·朱尊彝 3卷.〔雍正九年希堯序刻本〕

七、藝術(18種)(查看提要)

311.《法書要錄》 唐·張彥遠 10卷.〔四庫全書本〕
312.《書斷》 唐·張懷瓘 4卷.〔筆記小說大觀本〕
313.《海岳名言》 宋·米芾 1卷.〔四庫全書本〕
314.《藝舟雙楫》 清·包世臣 7卷.〔翠琅軒館叢書本〕
315.《廣藝舟雙楫》 清·康有為 6卷.〔藝術名著叢刊本〕
316.《古畫品錄》 南朝齊·謝赫 1卷.〔四庫全書本〕
317.《歷代名畫記》 唐·張彥遠 10卷.〔明王世貞王氏畫苑本〕
318.《林泉高致》 宋·郭熙 1卷.〔畫論叢刊本〕
319.《宣和畫譜》 宋·無名氏 20卷.〔四庫全書本〕
320.《畫筌》 清·笪重光 1卷.〔昭代叢書本〕
321.《學古編》 元·吾丘衍 1卷.〔四庫全書本〕
322.《篆刻十三略》 清·袁三俊 1卷.〔篆學叢書本〕
323.《樂府雜錄》 唐·段安節 1卷.〔錢熙祚校訂本〕
324.《棋經十三篇》 宋·張擬 1卷.〔忘憂清樂集本〕
325.《梅花喜神譜》 宋·雪岩 2卷.〔知不足齋叢書本〕
326.《千秋絕艷像贊》 明·仇英繪圖 文徵明題詩
327.《陳洪綬花鳥魚蟲冊》 明·陳洪綬 1卷.
328.《飛鴻堂印譜》 (第一集) 清·汪啟淑 40卷.

八、碑帖(28種)(查看提要)

329.《大盂鼎》 周 〔拓本〕
330.《嶧山刻石》 秦·李斯 〔宋摹本〕
331.《禮器碑》 漢 〔明拓本〕
332.《曹全碑》 漢 〔明拓本〕
333.《張遷碑》 漢 〔明拓本〕
334.《乙瑛碑》 漢 〔明拓本〕
335.《宣示表》 三國魏·鍾繇 〔淳化閣帖本〕
336.《蘭亭序》 晉·王羲之 〔唐馮承素摹本〕
337.《中秋帖》 晉·王獻之 〔宋米芾摹本〕
338.《伯遠帖》 晉·王珣 〔墨跡本〕
339.《張猛龍碑》 北魏 〔明拓本〕
340.《張黑女墓誌》 北魏 〔清拓本〕
341.《始平公造像記》 北魏·朱義章 〔清拓本〕
342.《泰山經石峪》 北齊 〔清拓本〕
343.《董美人墓誌》 隋 〔清拓本〕
344.《真草千字文》 隋·智永 〔日本藏墨跡本〕
345.《九成宮醴泉銘》 唐·歐陽詢 〔宋拓本〕
346.《孔子廟堂碑》 唐·虞世南 〔唐拓本〕
347.《雁塔聖教序記》 唐·褚遂良 〔宋拓本〕
348.《書譜》 唐·孫過庭 〔墨跡本〕
349.《古詩四帖》 唐·張旭 〔墨跡本〕
350.《自敘帖》 唐·懷素 〔墨跡本〕
351.《多寶塔碑》 唐·顏真卿 〔宋拓本〕
352.《玄秘塔碑》 唐·柳公權
353.《黃州寒食詩帖》 宋·蘇軾 〔墨跡本〕
354.《蜀素帖》 宋·米芾 〔墨跡本〕
355.《洛神賦》 元·趙孟頫 〔墨跡本〕
356.《草訣百韻歌》 明·韓道亨

E. 《清人筆記條辨清人筆記條辨》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清人筆記條辨》(張舜徽)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fdo3BkYZyoEjIyk7f6QZ_Q

密碼:hmcn

書名:清人筆記條辨

作者:張舜徽

豆瓣評分:8.6

出版社: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4-3

頁數:402

內容簡介:

本《張舜徽集》是繼國學大師、著名歷史學家、歷史文獻學家張舜徽先生的著作《張舜徽集》第一輯推出後的第二輯。第二輯7部5冊,內容涉及面更廣。本書為其中一冊。《周秦道論發微》是諸子學研究中的力作,張舜徽先生將思想史與文獻學結合起來,考論周秦道論為人君南面術,見解獨到,發人所未發。《史學三書平議》將《史通》、《通志》、《文史通義》中有關史學思想、史家素養、史書體裁、撰寫方法等方面的見解,擇其要者加以疏證,對會通思想闡發尤其深刻。該書內容豐富,思想精粹,創見甚多,是一部高質量的學術文集。

F. 四部備要的子部

周秦諸子
荀子(二十卷校勘補遺一卷) (戰國)荀況撰、(唐)楊倞注 FB.59:9.264(1)
孔叢子(七卷釋文一卷) (漢)孔鮒撰 FB.59:9.264(2)
孫子十家注(十三卷敘錄一卷遺說一卷) (宋)吉天保輯 FB.59:9.265
吳子(二卷) (戰國)吳起撰 FB.59:9.266(1)
司馬法(三卷) (春秋)司馬穰苴撰 FB.59:9.266(2)
管子(二十四卷文評一卷) (春秋)管仲撰、(唐)房玄齡注 FB.59:9.267
慎子(一卷遺文一卷) (戰國)慎到撰、(清)錢熙祚校並輯逸文 FB.59:9.268(1)
商君書(五卷附考一卷) (戰國)商鞅撰、(清)嚴可均校 FB.59:9.268(2)
鄧析子(一卷) (春秋)鄧析撰 FB.59:9.268(3)
韓非子(二十卷識誤三卷) (戰國)韓非撰、佚名注 FB.59:9.269
尹文子(一卷校勘記一卷) (戰國)尹文撰、(清)錢熙祚校勘 FB.59:9.270(1)
墨子(十六卷) (戰國)墨翟撰、(清)畢沅校注 FB.59:9.270(2)
鬼穀子(三卷篇目考一卷附錄一卷) (梁)陶宏景注、(清)秦恩復校 FB.59:9.271(1)
公孫龍子(一卷) (春秋)公孫龍撰、(宋)謝希深注 FB.59:9.271(2)
屍子(二卷) (戰國)屍佼撰、(清)孫星衍輯 FB.59:9.271(3)
鶡冠子(三卷) (宋)陸佃解 FB.59:9.271(4)
燕丹子(三卷) (清)孫星衍校 FB.59:9.271(5)
呂氏春秋(二十六卷附考一卷) (秦)呂不韋撰、(漢)高誘注 FB.59:9.272
老子道德經(二卷音義一卷) (春秋)李耳撰、(晉)王弼注 FB.59:9.273(1)
關尹子(一卷) (戰國)尹喜撰 FB.59:9.273(2)
列子(八卷) (戰國)列禦寇撰、(晉)張湛注 FB.59:9.273(3)
莊子(十卷) (戰國)莊周撰、(晉)郭象注 FB.59:9.274
文子(二卷校勘記一卷) (戰國)辛鈃撰、(清)錢熙祚校勘 FB.59:9.275(1)
文子纘義(十二卷) (元)杜道堅撰 FB.59:9.275(2)
意林(五卷逸文一卷附別下齋補刻宋本第六卷) (唐)馬總輯 FB.59:9.275(3)
儒家
揚子法言(十三卷音義一卷) (漢)揚雄撰、(唐)李軌注 FB.59:9.276(1)
新語(二卷) (漢)陸賈撰 FB.59:9.276(2)
新書(十卷) (漢)賈誼撰、(清)盧文弨校 FB.59:9.276(3)
鹽鐵論(十卷校勘小識一卷) (漢)桓寬撰、王先謙撰校勘小識 FB.59:9.276(4)
論衡(三十卷) (漢)王充撰 FB.59:9.277
潛夫論(十卷) (漢)王符撰、(清)汪繼培箋 FB.59:9.278(1)
桓子新論(一卷) (漢)桓譚撰、(清)孫馮翼輯 FB.59:9.278(2)
申鑒(五卷) (漢)荀悅撰、(明)黃省曾注 FB.59:9.279(1)
人物誌(三卷) (魏)劉邵撰、(北魏)劉曌? FB.59:9.279(2)
中說(十卷) (隋)王通撰、(宋)阮逸注 FB.59:9.279(3)
明夷待訪錄(一卷) (清)黃宗羲撰 FB.59:9.279(4)
周子通書(一卷) (宋)周敦頤撰 FB.59:9.279(5)
二程全書(六種) (宋)程頤、(宋)程顥撰 FB.59:9.280-281
河南程氏遺書(二十五卷附錄一卷) (宋)朱熹輯 FB.59:9.280(1)
河南程氏外書(十二卷) (宋)朱熹輯 FB.59:9.280(2)
明道文集(五卷) (宋)程頤撰 FB.59:9.280(3)
伊川文集八卷遺文一卷附錄一卷) (宋)程頤撰 FB.59:9.280(4)
伊川易傳(四卷) (宋)程頤撰 FB.59:9.281(1)
伊川經說(八卷) (宋)程頤撰 FB.59:9.281(2)
二程粹言(二卷) (宋)楊時訂定 FB.59:9.281(3)
張子全書(十五卷) (宋)張載撰、(宋)朱熹注釋 FB.59:9.282
晦庵先生朱文公集(一百卷續集十一卷別集十卷目錄二卷) (宋)朱熹著 FB.59:9.283-289
陸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 (宋)陸九淵撰、(清)李紱評點 FB.59:9.290
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292
王文成公傳習錄(三卷附朱子晚年定論一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1)
王文成公文錄(五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2)
王文成公別錄(十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3)
王文成公外集(七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2(1)
王文成公文錄續編(六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2(2)
王文成公年譜(三卷附錄二卷) (明)錢德洪編、(明)王畿輯附錄 FB.59:9.292(3)
王文成公世德紀(一卷附錄一卷) (明)錢德洪,(明)王畿輯 FB.59:9.292(4)
五種遺規(十六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3-294
養正遺規(二卷補編一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3(1)
訓俗遺規(四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3(2)
從政遺規(二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4(1)
教女遺規(三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4(2)
在官法戒錄(四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4(3)
小學集注(六卷) (宋)朱熹撰、(明)陳選注 FB.59:9.295(1)
御纂性理精義(十二卷) (清)李光地等輯 FB.59:9.295(2)
近思錄集注(十四卷) (宋)朱熹、(宋)呂祖謙撰 FB.59:9.295(3)
宋元學案(一百卷卷首一卷考略一卷) (清)黃宗羲撰 FB.59:9.296-299
明儒學案(六十二卷師說一卷) (清)黃宗羲撰 FB.59:9.300-301
國朝學案小識(十四卷卷末一卷) (清)唐鑒撰 FB.59:9.302
國朝漢學師承記(八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1)
國朝經師經義目錄(一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2)
國朝宋學淵源記(二卷附記一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3)
風俗通義(十卷) (漢)應劭撰 FB.59:9.303(4)
古今注(三卷) (晉)崔豹撰 FB.59:9.303(5)
中華古今注(三卷) (晉)馬縞撰 FB.59:9.303(6)
困學紀聞注(二十卷卷首一卷) (清)翁元圻撰 FB.59:9.304-305
日知錄集釋(三十二卷刊誤二卷續刊誤二卷) (清)顧炎武撰 FB.59:9.306-308
十駕齋養新錄(二十卷余錄三卷) (清)錢大昕撰 FB.59:9.309
東塾讀書記(二十五卷) (清)陳澧撰 FB.59:9.310
農家
齊民要術(十卷) (北魏)賈思勰撰 FB.59:9.311(1)
農桑輯要(七卷) (元)司農司撰 FB.59:9.311(2)
蠶事要略(一卷) (清)張行孚撰 FB.59:9.311(3)
醫家
補注黃帝內經素問(二十四卷) (唐)啟玄子注、(宋)林億等校正 FB.59:9.312(1)
黃帝內經素問遺篇(一卷) (宋)劉溫舒原本 FB.59:9.312(2)
難經集注(五卷) (明)王九思,(明)王鼎象輯 FB.59:9.313(1)
本草經(三卷) (魏)吳普等述、(清)孫星衍 FB.59:9.313(2)
註解傷寒論(十卷) (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編 FB.59:9.314
金匱玉函要略方論(三卷) (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集 FB.59:9.315(1)
黃帝內經靈樞(十二卷) (唐)王冰注 FB.59:9.315(2)
演算法術數
周髀算經(二卷音義一卷) (漢)趙爽注、(北周)甄鸞述 FB.59:9.316(1)
歷代長術輯要(十卷古今推步諸術考二卷) (清)汪曰楨撰 FB.59:9.316(2)
易林(十六卷) (漢)焦贛撰 FB.59:9.317(1)
集注太玄(十卷) (宋)司馬光撰 FB.59:9.317(2)
皇極經世書緒言(八卷卷首一卷雜著一卷) (宋)邵康節撰 FB.59:9.318
雜家
淮南子(二十一卷) (漢)劉安撰、(漢)高誘注、(清)庄逵吉校 FB.59:9.319
抱朴子(內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附篇一卷) (晉)葛洪撰 FB.59:9.320
顏氏家訓(七卷壬子年重校一卷注補正一卷注補並重校一卷) (北齊)顏之推著 FB.59:9.321
小說家
博物志(十卷) (晉)張華撰、(宋)周日用等注 FB.59:9.322(1)
世說新語(三卷) (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 FB.59:9.322(2)
續世說(十二卷) (宋)孔平仲撰 FB.59:9.322(3)
釋道家
弘明集(十四卷) (梁)釋僧佑撰 FB.59:9.323
廣弘明集(四十卷) (唐)釋道宣撰 FB.59:9.324-325
周易參同契考異(一卷) (宋)朱熹撰、(清)錢熙祚校 FB.59:9.326(1)
諸子大意
子略(四卷) (宋)高似孫撰 FB.59:9.326(2)

閱讀全文

與文史通義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鉸刀轉速進給的演算法 瀏覽:979
php二維數組取一列 瀏覽:377
安裝殺毒軟體出現壓縮或加密 瀏覽:975
方舟端游伺服器怎麼搜索房間 瀏覽:73
單片機學51好還是stm8好 瀏覽:798
手中的app如何隱藏 瀏覽:1001
安卓什麼壁紙軟體號 瀏覽:436
java設置內存大小 瀏覽:434
php循環匹配 瀏覽:325
技巧pdf 瀏覽:481
單片機斷程序怎麼解決 瀏覽:160
如何製作APP的圖片 瀏覽:507
php大小排序 瀏覽:550
linuxkerberos 瀏覽:127
暗黑破壞神3如何下載亞洲伺服器 瀏覽:954
linux中ftp伺服器地址怎麼看 瀏覽:438
ansys命令流do 瀏覽:122
單片機6502 瀏覽:766
自助洗車有什麼app 瀏覽:939
程序員離職率多少 瀏覽: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