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紐約博物館加密機

紐約博物館加密機

發布時間:2022-06-21 06:38:45

1. 第一台通用電子計算機誕生之時,人類正處於什麼樣了歷史時期

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在哪裡?很多人會回答誕生在美國,並且會認為1946年2月14日在費城開始運行的ENIAC計算機(電子數字式積分器和計算機)是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然而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這台計算機的誕生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在其官方文件中僅稱它是世界「第一台全電子數字計算機」,為什麼它的主人不稱它是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呢?

1997年10月21日,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南岸的帝國戰爭博物館開始舉辦一個有關二戰期間破譯密碼的展覽,展覽中赫然出現了「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科洛薩斯』」的字樣。據稱,「科洛薩斯」比ENIAC計算機問世早兩年多,在二戰期間曾破譯了大量德軍機密,戰爭結束後,它被秘密銷毀了。

11月14日,記者驅車來到「科洛薩斯」計算機當年的服役地點、倫敦以北約80公里處的布萊奇利園區,在那裡采訪了布萊奇利園區基金會主任托尼·塞爾先生。布萊奇利園區是二戰期間英國主要密碼破譯力量所在地,目前已辟為一個戰爭博物館。

塞爾先生並不急於向記者介紹「科洛薩斯」計算機,而是先向記者介紹了很多二戰期間盟軍與德、意、日軍之間破譯密碼的斗爭。在一台從德軍那裡繳獲的「洛倫茨」加密機旁,塞爾先生講述了這種加密機的故事。「洛倫茨」加密機是二戰後期包括希特勒在內的德軍高級將領之間通信用的主要加密機,破譯經它加密過的密碼難度非常大,希特勒至死都認為「洛倫茨」是不可戰勝的。

研製「科洛薩斯」計算機的主要目的是破譯經「洛倫茨」加密機加密過的密碼。塞爾先生說:「使用其他手段破譯這種密碼需要6至8個星期,而使用『科洛薩斯』計算機則僅需6至8小時,因而自它投入使用後,德軍大量高級軍事機密很快被破譯,盟軍如虎添翼。」

「科洛薩斯」計算機是1943年3月開始研製的,同年底運到布萊奇利園區。19 44年1月10日,「科洛薩斯」計算機開始運行。

塞爾先生帶領記者來到一處很不起眼的建築中,在那裡記者見到了尚未完工的「科洛薩斯」計算機的復製品。塞爾先生向記者出示了照片、圖表等有關原始資料,並指出,「科洛薩斯」計算機知名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它原先屬於高級軍事機密,直到70年代有關材料才逐漸解密,而且二戰期間研製的10台同類計算機在戰爭結束後均被秘密銷毀。他說:「『科洛薩斯』計算機作為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地位已被逐漸公認。」

「科洛薩斯」計算機呈長方體狀,長4.9米,寬1.8米,高 2.3米,重約4噸。它的主體結構是兩排機架,上面安裝了2500個大小形狀如同電燈泡的電子管。它利用打孔紙帶輸入信息,由自動打字機輸出運算結果,每秒可處理5000個字元。它的耗電量為4500瓦。

「科洛薩斯」計算機研製工作的負責人是湯米·費勞爾斯博士。現年88歲的費勞爾斯目前在倫敦北區過著隱居生活,據其親友介紹,他的身體非常虛弱。

塞爾先生不無遺憾地指出,盡管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於英國,但英國沒有抓住由計算機引發的技術和產業革命的機遇。相比之下,美國抓住了這一歷史機遇,鼓勵發展計算機技術和產業,從而崛起了一大批計算機產業巨頭,大大促進了美國綜合國力的發展。他說,目前全世界范圍興起了一場以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為龍頭的又一次信息技術革命,誰能更好地把握這一機遇,誰就有可能在21世紀立於不敗之地。(完)

2. 類似於達芬奇密碼的小說

1 最後的聖殿騎士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梵蒂岡史前古物展」的開幕之夜,四名聖殿騎士裝扮的蒙面人突襲而入,人肆掠奪財寶,幾乎殺死了所有在場之人。為了找回這批無價之寶,美國聯邦調查局協同梵蒂岡派來的使節展開了對這四名騎士的大范圍追捕,然而疑犯卻接二連三地死十非命。這場看似單純的劫案似乎暗藏重重玄機。
年輕美貌的考古學家特斯·蔡金是此次搶劫的倖存者,她目睹了整個擄掠過程,並偷窺到四名掠奪者中的首領仔細挑選了一件看似平凡、實則奇特的珍品——古老的密碼機。
隨後,特斯·蔡金與美國聯邦調查局年輕有為的負責人肖恩·賴利通力合作,展開了一場生死追蹤,一路把案子偵破到了1291年的十字軍東征時代,他們發現,密碼機所擁有的神奇而又重大的力量其實通向了一個讓人噤若寒蟬的秘密。於是他們踏上了一條不歸之路:從紐約前往梵蒂岡,途經土耳其,最終抵達希臘一個杳無人跡的荒島……
眾所周知,只要擁有聖殿騎士的巨大財富和那個秘密,就具備了能夠全盤摧毀基督教的無上能力。特斯·蔡金和肖恩·賴利最終發現了那個秘密,但是在這個秘密跟前,他們作出了驚人的決定……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情節跌盪而又充滿玄幻的上乘之作。在一次充滿紛爭,歷盡艱險的宗教之旅中,每一個人都被置於現實與歷史,信仰與顛覆,神秘與陰謀,生還與棄絕之間的無休無止的斡旋之中。溯源到十字軍東征,傳襲著聖殿騎士那個無人知曉的駭人秘密,各路勢力在生死對決中都為了最終能夠掌握這個秘密。於是,故事的時間從公元1291年蔓延到了當今……故事的地點從繁華絢爛的美國紐約一路拓展到了神秘的梵蒂岡,深入充滿險境的土耳其,最終又抵達荒蕪人跡的希臘群島…… 但這一切沒有停止,一切仍在繼續,等待他們的是一個石破天驚的奇聞巨秘……

2 聖殿騎士遺命

1314年3月18日,騎士團最後一任團長雅克·德·莫萊受火刑而死,標志著創建於1118年的「聖殿騎士團」的分崩離析……聖殿騎士擁有駭人聽聞的財富,他們控制著國王和主教,但雅克·德·莫萊在臨死前始終不肯說出財富的埋藏之地,並且詛咒法國國王菲利浦四世和教皇克萊門特將在一年之內一起死亡。不幸這一毒誓應驗,教皇於一個月後去世,而菲利浦四世於七個月後去世,它變成了歷史的一段傳奇。七百多年之後,人們還在對這些聖殿騎士充滿了好奇。他們自稱是基督的忠誠信徒,卻不曾在教皇的腳下真正臣服;他們在外表上像修士僧侶,但其實質卻是軍人:他們腦子里裝的不是《聖經》,也不是祈禱詞,而是戰爭和征服:他們身穿修士式的外衣,而外衣下面卻是騎士的甲胄……這裡面有著無數後人希望解開的疑團。
在本書中,美國司法部高官斯蒂芬尼意外地收到了去世多年的丈夫的筆記本,為了弄清丈夫的死因,她帶著這本寫有密碼的筆記本來到了丹麥。不曾想,此舉竟然揭開了聖殿騎士守護多年的「偉大遺產」的秘密。閱讀本書的體驗,就像在親歷歷史中的重大事件。全書充滿著詭異的氣氛,快節奏的情節發展,懸疑迭出的線索,讓讀者欲罷不能。在環環相扣的懸念中,讀者將置身歷史與現實,去探索人類歷史中又一段驚心動魄的不解之謎。

3 聖殿騎士的血

本書講述守衛耶穌墓的聖殿騎士團分裂為兩派後的故事。
一次舞會上,十八歲的修道院學生大衛為保護好友施特拉,與「情敵」大打出手。受傷之後,他的傷口居然自動止血,繼而神速痊癒,令醫生萬分費解。事後不久,大衛莫名其妙地被兩撥神秘人物爭來奪去,受盡苦楚。被綁架後,大衛驚悉,綁架者竟是自己的親生父母!他的父親——聖殿騎士大師想盡快殺死他,而母親——郇山隱修會的領袖卻讓佩劍大師日以繼夜對他實施魔鬼式的訓練。他們為何如此對待大衛?
分裂為兩派後,郇山隱修會為了找到耶穌墓,佔有聖杯,與聖蓼騎士團斗爭了近千年。耶酥的裹屍布,聖殿騎士大師之劍,戳死耶穌的龍吉努矛尖,是進入耶穌墓缺一不可的遺物。通過三樣遺物自身暗藏的秘密,雙方最終找到了位於梵蒂岡的耶穌墓室。然而,聖杯的秘密又如何解開,它究竟是什麼?這一切到底又與大衛是何關系?
直到兩派在基督墓室里目睹聖杯的那一刻,真相才浮出水面……

3. 最早的恩尼格瑪密碼機現在在那裡

於華沙展出的恩尼格瑪機。盟軍破解恩尼格瑪機的過程直到1970年才公開。從那以後,人們對恩尼格瑪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興趣,美國與歐洲的一些博物館也開始展出了一些恩尼格瑪機。慕尼黑的德國博物館有一台3轉子和一台4轉子恩尼格瑪機,還有幾台商業用恩尼格瑪機。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國家密碼學博物館有一台恩尼格瑪機,來參觀的客人可以用它來加密及解密信息。美國的計算機歷史博物館,英國的布萊切利園,澳大利亞堪培拉的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和德國,美國和英國一些地方也展出著恩尼格瑪機。現在已經關閉了的聖迭戈計算機博物館的展品中有一台恩尼格瑪機,它在博物館關閉後被送給了聖迭戈州立大學圖書館。一些恩尼格瑪機也成為了私人收藏品。 恩尼格瑪機有時也會被拍賣,20000美元的競拍價是並不稀奇的。 恩尼格瑪機的復製品包括了一台德國海軍M4型的復製品,一台電子系統經過了改進的恩尼格瑪機(恩尼格瑪E型),各種計算機模擬軟體和紙制模型。 一台罕見的序號為G312的德國情報局版恩尼格瑪機於2000年4月1日從布萊切利園被偷走。9月,一個自稱「老大」的人放出消息說他要得到25000英鎊,否則就會將那台恩尼格瑪機毀掉。2000年10月,布萊切利園的官員宣布他們會支付這筆錢,但是在錢付完之後敲詐者卻沒有回信。就在此後不久,它被匿名地送到了BBC的記者傑里米·帕克斯曼那裡,但是三個轉子卻不見了。2000年11月,一個叫做丹尼斯葉茨的古董交易家在給星期日泰晤士報打電話要交還那些遺失的轉子後被拘捕。事後那台恩尼格瑪機被送回了布萊切利園。2001年10月,葉茨在承認他就是偷了那台恩尼格瑪機並對被布萊切利園董事基絲丁·拉吉(Christine Large)進行了敲詐的人後被判了10個月的有期徒刑,但他堅持說自己只是為第三者服務的一個中間人。他在入獄三個月後被釋放。

希望採納

4. 計算機是哪一年發明的

通常說到「世界公認的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大多數人都認為是1946年面世的「ENIAC」,它主要是用於計算彈道。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工學院製造的,但它的體積龐大,佔地面積170多平方米,重量約30噸,消耗近140千瓦的電力。顯然,這樣的計算機成本很高,使用不便。這個說法被計算機基礎教科書上普遍採用,事實上在1973年根據美國最高法院的裁定,最早的電子數字計算機,應該是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物理系副教授約翰·阿坦那索夫和其研究生助手克利夫·貝瑞(Clifford E. Berry ,1918-1963)於1939年10月製造的"ABC"(Atanasoff- Berry-Computer)。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誤會,是因為「ENIAC」的研究小組中的一個叫莫克利的人於1941年剽竊了約翰·阿坦那索夫的研究成果,並在1946年時,申請了專利。由於種種原因直到1973年這個錯誤才被扭轉過來。(具體情況參閱網路----「約翰·阿坦那索夫」詞條,希望大家記住ABC和約翰·阿坦那索夫,希望以後的教科書能夠修改這個錯誤)。後來為了表彰和紀念約翰·阿坦那索夫在計算機領域內作出的偉大貢獻,1990年美國前總統布希授予約翰·阿坦那索夫全美最高科技獎項----「國家科技獎」。

5. 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資料

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姜岩

何在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在哪裡?很多人會
回答誕生在美國,並且會認為1 9 4 6 年2 月1 4 日在
費城開始運行的E N I C A (電子數字式積分器和計算
機)是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然而細心的讀者會發現
,這台計算機的誕生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在其官方文
件中僅稱它是世界「第一台全電子數字計算機」,為什
么它的主人不稱它是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呢?

1 9 9 7 年1 0 月2 1 日,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南岸
的帝國戰爭博物館舉辦的一個有關二戰的展覽中赫然出
現了「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科洛薩斯』」的字樣。
據稱,「科洛薩斯」比E N I C A 早問世兩年多,在二
戰期間曾破譯了大量德軍機密,戰爭結束後,它被秘密
銷毀了。

「洛倫茨」加密機是二戰後期德軍高級將領之間通
信用的主要加密機,破譯經它加密過的密碼難度非常大


研製「科洛薩斯」計算機的主要目的是破譯經「洛
倫茨」加密機加密過的密碼。使用其它手段破譯這種密
碼需要6 至8 個星期,而使用「科洛薩斯」計算機僅需
6 至8 小時,因而自它投入使用後,德軍大量高級軍事
機密很快被破譯,盟軍如虎添翼。

「科洛薩斯」計算機是1 9 4 3 年3 月開始研製的
,同年底運到倫敦以北約8 0 公里處的布萊奇利園區,
這里是二戰期間英國主要密碼破譯部門所在地。1 9 4
4 年1 月1 0 日,「科洛薩斯」開始運行。

「科洛薩斯」知名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它原先屬於
高級軍事機密,直到7 0 年代有關材料才逐漸解密,而
在二戰期間研製的1 0 台同類計算機在戰後均被秘密銷
毀。

「科洛薩斯」計算機呈長方體狀,長4 .9 米,寬
1 .8 米,高2 .3 米,重約4 噸。它的主體結構是兩
排機架,上面安裝了2 5 0 0 個大小形狀如同電燈泡的
電子管。它利用打孔紙帶輸入信息,由自動打字機輸出
運算結果,每秒可處理5 0 0 0 個字元。它的耗電量為
4 5 0 0 瓦。

「科洛薩斯」計算機研製工作的負責人是湯米·費
勞爾斯博士。現年8 8 歲的費勞爾斯目前在倫敦北區過
著隱居生活,據其親友介紹,他的身體非常虛弱。

遺憾的是,盡管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於英國,但
英國沒有抓住由計算機引發的技術和產業革命的機遇。
相比之下,美國抓住了這一歷史機遇,鼓勵發展計算機
技術和產業,從而崛起了一大批計算機產業巨頭,大大
促進了美國綜合國力的發展。目前全世界范圍興起了一
場以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為龍頭的又一次信息技術革命,
誰能更好地把握這一機遇,誰就有可能在2 1 世紀立於
不敗之地。

6. 博物館奇妙夜密室步驟最後一關

摘要 1. 摸蒙娜麗紗眼睛,出現投影

7. 《數字城堡》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數字城堡》([美] 丹·布朗)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K335W2CFcm6JsOF_v_Ew

提取碼:rtbl

書名:數字城堡

作者:[美] 丹·布朗

譯者:朱振武

豆瓣評分:7.6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4

頁數:309

內容簡介:

世界上最隱秘的情報部門——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斥巨資建造了一台可以破解一切密碼的機器——萬能解密機。這台超級電腦幫助NSA挫敗了無數恐怖分子的陰謀,但這台電腦也能截獲普通人的電子郵件。這個世界已沒有隱私和秘密可言!

NSA前程序設計師遠誠友加針鋒相對地推出了「數字城堡」,他聲稱這是具有不可破解的密碼的加密軟體,並以此要挾NSA,要求他們向世人宣布萬能解密機的存在。不料,遠誠友加在西班牙意外死亡,而刻有口令的戒指卻神秘失蹤。

NSA首席密碼破解專家蘇珊·弗萊切與男友——語言學家戴維·貝克猝不及防地被捲入了這一事件中。兩人各自在撲朔迷離的情境中經歷了險象環生的一幕一幕……

作者簡介:

丹·布朗(Dan Brown)是美國當今最著名的暢銷書作家之一。他2003年3月出版的《達·芬奇密碼》創造了一個書市奇跡,旋風般地橫掃了美國各大暢銷書榜,連續40周高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全球銷量已超過500萬冊。丹·布朗也憑這部小說而大紅大紫。

丹·布朗出生於美國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從小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埃克塞特鎮長大,在阿默斯特學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學院度過了大學生涯,畢業之後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學院教授英語。布朗的父親是一位知名的數學教授(曾榮獲總統獎),母親則是一位宗教音樂家。受父母的影響,布朗從小就對宗教和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的妻子布萊斯則是一位藝術史學家和畫家,為布朗的創作提供了很多靈感和幫助,是他生活的忠實伴侶及事業的得力助手。為幫助丈夫寫《達·芬奇密碼》這部小說,布萊思曾經多次陪同他前往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進行實地研究與調查。

丹·布朗早年曾在西班牙的塞維利亞大學專門學習過藝術史,因此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家庭環境以及獨特的個人經歷,無疑為他日後的小說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深厚的文化底蘊再加上他本人對破譯密碼及秘密組織的濃厚興趣,使他的文學創作註定要走一條高雅與通俗相結合的道路。他大膽而巧妙地將宗教、歷史、藝術、符號學等領域的知識揉進他的小說中,可以說,丹·布朗淵博的知識是跟他的家人和生活環境分不開的。

8. 數字博物館採用的是什麼技術

數字博物館具有數字化存儲、數字化展示、遠程教學等功能,其關鍵技術包括藏品的二維採集技術、三維採集技術、多媒體加密與數字水印等。

數字博物館利用計算機技術等現代化的技術對展品進行管理以及保存,利用三維虛擬技術對展品進行展覽,可以減少頻繁的真實展示,有助於保護文物,減少展品受到的損傷並降低展品被偷盜的可能。數字博物館的展示手段更加多樣化,可以對全國各類展品資源進行整合,有利於各個展館實現資源共享。

(8)紐約博物館加密機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參觀博物館前要提前做好准備,安排的充分時間,計劃好去哪幾家博物館,選擇一條最合適的線路。博物館內不能大聲喧嘩,將手機調成振動模式或關機。博物館內的展品不能隨意觸碰,拍照別使用閃光燈。

參觀博物館前要提前做好准備,安排的充分時間,計劃好去哪幾家博物館,選擇一條最合適的線路。博物館內不能大聲喧嘩,將手機調成振動模式或關機。

9. 第一台計算機誕生在哪裡

尋訪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在哪裡?很多人會回答誕生在美國,並且會認為1946年2月14日在費城開始運行的ENIAC計算機(電子數字式積分器和計算機)是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然而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這台計算機的誕生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在其官方文件中僅稱它是世界「第一台全電子數字計算機」,為什麼它的主人不稱它是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呢?

1997年10月21日,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南岸的帝國戰爭博物館開始舉辦一個有關二戰期間破譯密碼的展覽,展覽中赫然出現了「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科洛薩斯』」的字樣。據稱,「科洛薩斯」比ENIAC計算機問世早兩年多,在二戰期間曾破譯了大量德軍機密,戰爭結束後,它被秘密銷毀了。

11月14日,記者驅車來到「科洛薩斯」計算機當年的服役地點、倫敦以北約80公里處的布萊奇利園區,在那裡采訪了布萊奇利園區基金會主任托尼·塞爾先生。布萊奇利園區是二戰期間英國主要密碼破譯力量所在地,目前已辟為一個戰爭博物館。

塞爾先生並不急於向記者介紹「科洛薩斯」計算機,而是先向記者介紹了很多二戰期間盟軍與德、意、日軍之間破譯密碼的斗爭。在一台從德軍那裡繳獲的「洛倫茨」加密機旁,塞爾先生講述了這種加密機的故事。「洛倫茨」加密機是二戰後期包括希特勒在內的德軍高級將領之間通信用的主要加密機,破譯經它加密過的密碼難度非常大,希特勒至死都認為「洛倫茨」是不可戰勝的。

研製「科洛薩斯」計算機的主要目的是破譯經「洛倫茨」加密機加密過的密碼。塞爾先生說:「使用其他手段破譯這種密碼需要6至8個星期,而使用『科洛薩斯』計算機則僅需6至8小時,因而自它投入使用後,德軍大量高級軍事機密很快被破譯,盟軍如虎添翼。」

「科洛薩斯」計算機是1943年3月開始研製的,同年底運到布萊奇利園區。19 44年1月10日,「科洛薩斯」計算機開始運行。

塞爾先生帶領記者來到一處很不起眼的建築中,在那裡記者見到了尚未完工的「科洛薩斯」計算機的復製品。塞爾先生向記者出示了照片、圖表等有關原始資料,並指出,「科洛薩斯」計算機知名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它原先屬於高級軍事機密,直到70年代有關材料才逐漸解密,而且二戰期間研製的10台同類計算機在戰爭結束後均被秘密銷毀。他說:「『科洛薩斯』計算機作為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地位已被逐漸公認。」

「科洛薩斯」計算機呈長方體狀,長4.9米,寬1.8米,高 2.3米,重約4噸。它的主體結構是兩排機架,上面安裝了2500個大小形狀如同電燈泡的電子管。它利用打孔紙帶輸入信息,由自動打字機輸出運算結果,每秒可處理5000個字元。它的耗電量為4500瓦。

「科洛薩斯」計算機研製工作的負責人是湯米·費勞爾斯博士。現年88歲的費勞爾斯目前在倫敦北區過著隱居生活,據其親友介紹,他的身體非常虛弱。

塞爾先生不無遺憾地指出,盡管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於英國,但英國沒有抓住由計算機引發的技術和產業革命的機遇。相比之下,美國抓住了這一歷史機遇,鼓勵發展計算機技術和產業,從而崛起了一大批計算機產業巨頭,大大促進了美國綜合國力的發展。他說,目前全世界范圍興起了一場以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為龍頭的又一次信息技術革命,誰能更好地把握這一機遇,誰就有可能在21世紀立於不敗之地。

10. 誰能列出達芬奇密碼里所有提及的地點

這里比較全了 應該都有了
去看看
http://post..com/f?kz=85452549

閱讀全文

與紐約博物館加密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平板的訪客模式如何加密 瀏覽:139
釘釘加密有用嗎 瀏覽:112
加密u盤好還是不加密的 瀏覽:349
微觀經濟學平狄克第八版pdf 瀏覽:404
linux查看實時流量 瀏覽:557
如何存檔到伺服器 瀏覽:548
flash編程書籍推薦 瀏覽:835
php獲得數組鍵值 瀏覽:402
香港雲伺服器操作 瀏覽:303
wpe最新源碼 瀏覽:857
自己購買雲主伺服器推薦 瀏覽:422
個人所得稅java 瀏覽:761
多餘的伺服器滑道還有什麼用 瀏覽:192
pdf劈開合並 瀏覽:29
不能修改的pdf 瀏覽:752
同城公眾源碼 瀏覽:489
一個伺服器2個埠怎麼映射 瀏覽:298
java字元串ascii碼 瀏覽:79
台灣雲伺服器怎麼租伺服器 瀏覽:475
旅遊手機網站源碼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