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現澆鋼筋混凝土懸挑梁與樓板鋼筋,樓板鋼筋放置在梁的上部鋼筋下位於梁中
可以這樣做的,樓板鋼筋從梁的中部穿過是好的,沒問題。就是說一下懸挑梁的上部鋼筋是受力筋,要用規格大一點的鋼筋,懸挑梁的下部鋼筋是非受力筋,鋼筋規格可用小一點的,箍筋按100mm的間距就可以了。看樓上的追問,現澆板的受力在四周是在上部的,建議你在上部四周加一層鋼筋,長度1米左右就行,要不然樓板會出現裂縫的。
B. 建築中,箍筋加密有哪些地方
加密是對於抗震結構來說的。根據抗震等級的不同,加密的規定也不同。一般來說,對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的梁的端部和每層柱子的兩端都要進行加密。梁端的加密區長度一般取1.5倍的梁高。柱子加密區長度一般區1/6每層柱子的高度。但最底層(一層)柱子的根部應取1/3的高度。對於特別情況下的柱子還應全部加密。詳細的可以參看《抗震設計規范》。
簡支梁兩端,1.5倍梁高處,懸挑梁全段加密
03G101-1平法梁的「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梁的「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梁的「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1、「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都是梁的側面縱向鋼筋,鋼筋工把它們稱為「腰筋」。所以,就其在樑上的位置來說,是相同的。其構造上的規定,正如03G101-1圖集第62-65頁中所規定的,在梁的側面進行「等間距」的布置,對於「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來說是相同的。
「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都要用到「拉筋」,並且關於「拉筋」 的規格和間距的規定,也是相同的。即:當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6mm;當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8mm。拉筋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當設有多排拉筋時,上下兩排拉筋豎向錯開設置。
在這里需要說明一下,上述的「拉筋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只是給出一個計算拉筋間距的演算法。例如,梁箍筋的標注為φ8@100/200(2) ,可以看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為200mm,則拉筋間距為200*2=400mm 。但是,有些人卻提出「拉筋在加密區按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在非加密區按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這是錯誤的理解。
不過,在前面的敘述中可以明確一點,那就是「拉筋的規格和間距」是施工圖紙上不給出的,需要施工人員自己來計算。
2、然而,「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更多的是它們的不同點。
(1) 「構造鋼筋」純粹是按構造設置,即不必進行力學計算。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10.2.16條指出:當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不包括樑上、下部受力鋼筋及架立鋼筋)的截面面積不應小於腹板截面面積bhw的0.1% ,且其間距不宜大於200mm。
上述規范中的規定,與03G101-1圖集是基本一致的。之所以說是「基本」一致,就是說還有「不一致」的地方,前一階段在網上論壇曾有過爭論。那就是關於hw的規定。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7.5.1條規定:hw——截面的腹板高度:對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對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減去翼緣高度;對工形截面,取腹板凈高。
而在03G101-1圖集第62-65頁的圖中,把hw標定為矩形截面的全梁高度——這與「有效高度」是有點兒差距的。
按道理,當標准圖集與規范發生矛盾時,應該以規范為准,因為標准圖集應該是規范的具體體現。不過,這是設計上需要注意的問題。對於施工部門來說,構造鋼筋的規格和根數是由設計上在結構平面圖上給出的,施工部門只要照圖施工就行。在03G101-1圖集第62-65頁中並沒有給出構造鋼筋的規格和根數——這是03G101-1圖集不同於先前兩個版本的地方。
因為構造鋼筋不考慮其受力計算,所以,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的搭接長度和錨固長度可取為15d 。
(2) 「抗扭鋼筋」是需要設計人員進行抗扭計算才能確定其鋼筋規格和根數的。
梁側面抗扭縱向鋼筋的錨固長度和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縱筋。
梁側面抗扭縱向鋼筋其搭接長度為Ll(非抗震)或LlE (抗震)。
對抗扭構件的箍筋有比較嚴格的要求。《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10.2.12條指出:受扭所需的箍筋應做成封閉式,且應沿截面周邊布置;當採用復合箍筋時,位於截面內部的箍筋不應計入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積;受扭所需箍筋的末端應做成135度彎鉤,彎鉤端頭平直段長度不應小於10d (d為箍筋直徑)。
對於施工人員來說,一個梁的側面縱筋是構造鋼筋還是抗扭鋼筋,完全由設計師來給定:「G」打頭的鋼筋就是構造鋼筋,「N」打頭的鋼筋就是抗扭鋼筋。
構造 與 抗扭 的區別 出了上面 說的,最主要 是 他們的 錨固 長度 不一樣。施工中 需要加以區別。
正如前面所說的,「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的錨固長度是不一樣:
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的錨固長度為15d
梁側面抗扭縱向鋼筋的錨固長度同框架梁下部縱筋。——對於端支座來說,就是:伸到柱外側縱筋的內側,再彎15d的直鉤,並且保證其直錨水平段長度≥0.4LaE;對於中間支座來說,就是錨入支座≥LaE,並且超過柱中心線5d
柱的箍筋加密范圍應按下列規定採用:
1、 柱端取截面高度(圓柱直徑),柱凈高的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值。
2、 底層柱柱根不小於柱凈高的1/3;當有剛性地面時,除柱端外尚應取剛性地面上下各500mm。(有地下室時,底層柱為一層柱)
3、 剪跨比不大於2的柱和因設置填充牆等形成的柱凈高與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於4的柱,取全高。
4、 框支柱,取全高。
5、 一級及二級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C. 設計中懸挑梁有二種箍筋間即加密間距和非加密區間距,查門閱平法圖集16G101-1框架梁有明確箍筋加
懸挑梁是全程加密的,這二個部分加密區和非加密區
如果有困惑是圖紙的 問題,因為懸挑梁斜截面破壞更嚴重,要用箍筋或者彎起鋼筋來抵抗這部分應力
D. 懸挑梁箍筋按間距200會垮嗎
可能會。懸挑梁箍筋按間距200會導致個別箍筋全部外露,見不到下部的架立筋,且突出程度整根梁都不一樣,有質量安全隱患,可能會垮。
E. 框架結構問題 求大師幫忙看看。。。。
沒有問題,與相鄰建築接壤的時候,當一方已經施工完畢,另一方採取懸挑結構是很正常的處理方法。
大部分梁的配筋足夠了,不過懸挑梁的箍筋要加密,間距100mm為宜。
如圖所示:懸挑結構是很正常的處理方法:
F. 懸挑梁箍筋加密要怎樣設置
規范沒有加密要求。事實上加密是抗震要求,所以規范只對框架梁和連梁考慮加密。
但是一般的常規做法,懸挑梁都全長箍筋加密的。
至於加密間距,在11G101-1上有150間距的例子,你可以參考。我通常做100間距。
箍筋加密的原因基本如下:
一、因為懸挑梁通常會受到端部集中力作用,這樣全長的剪力都較大。
二、懸挑梁屬於靜定構件,只要一個自由度缺失就會造成傾覆,所以為了確保安全多配箍筋。
三、懸挑梁是事故多發部位,受施工操作影響較大(例如保護層厚度太厚),容易出問題,所以鋼筋多配。
G. xL純懸挑梁的箍筋間距
xL純懸挑梁的箍筋間距會在結構設計圖紙上標明,一般不大於200mm。
H. 地梁懸挑時箍筋間距100是什麼意思
跟樓層懸挑梁一樣,箍筋間距100mm
I. 箍筋A8@100/200(4)與A8@100(2)區別
箍筋A8@100/200(4)與A8@100(2)的區別表現在:箍筋間距不同、箍筋肢數不同、配置位置不同、要求截面寬度不同等幾個方面。
1、箍筋間距不同
A8@100/200(4)表示箍筋有兩種間距,一種是加密區,間距為100mm;另一種是非加密區,間距為200mm。A8@100(2)表示箍筋只有一種間距,即加密區,間距為100mm。
2、箍筋肢數不同
A8@100/200(4)括弧裡面的數字是4,表示箍筋的肢數為4肢箍;而A8@100(2)括弧裡面的數字為2,表示箍筋的肢數為2肢箍。
3、配置位置不同
A8@100/200(4)一般在梁的集中標注中表示,配置在常規受力的梁內;而A8@100(2)常配置在懸挑梁、樓梯間梁等需要加密箍筋的位置。
4、要求截面寬度不同
A8@100/200(4)4肢箍要求的截面寬度比A8@100(2)的截面寬度寬,以滿足配筋率和構造的要求。
J. 懸挑梁根部箍筋加密區范圍長度是怎樣算
所謂「箍筋加密區」,是框架結構獨有的基本抗震構造措施。懸挑梁箍筋沒有『加密區』這種構造措施。懸挑梁根部的剪力是全挑梁最大部位,應按照梁斜截面受剪承載能力極限計算得出的箍筋直徑、間距配置。照工程的結施圖標注施工,不需要施工方去計算什麼「箍筋加密區范圍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