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raid卡的硬碟加密

raid卡的硬碟加密

發布時間:2022-05-22 16:50:52

A. 請 硬碟高手進來解答

你這個情況應該屬於 硬碟 ATA密碼問題。應該是可以解除的。而且數據也是可恢復的。只是你找的維修人員可能沒有專業的設備來對硬碟進行解密處理。如果數據重要。尋找專業數據恢復公司來進行處理。

需要知道你的硬碟的詳細型號。

不是硬碟維修處理。有些工具可以解除密碼。數據也就不存在了。切記。。

B. 戴爾游匣g3進bios硬碟看到是加密

BIOS設定了硬碟加密選項。
U盤做個winpe啟動盤,進winpe清除密碼,買個ghost的裝機光碟,開機進入光碟winpe清除密碼。重裝系統(注意備份數據),如果是Android系統的平板電腦忘記鎖屏密碼解決方法:可以重新刷包或者wipedata雙清數據(注意備份平板電腦數據)。
基本上也還是修改硬碟模式、打開uefi模式而已,而事實上硬碟模式不僅僅可以選擇AHCI模式,根據需要情況選擇raid也是可以的。

C. raidbios硬碟應該怎麼取消

raidbios硬碟取消的方法: 控制面板--系統和安全--BITLOCKER驅動器加密--管理BITLOCKER,取消相應的磁碟加密。這樣應該可以了。 單擊你要取消共享的硬碟。右鍵屬性 單擊選項卡 共享 然後點擊高級共享 去掉 共享此文件夾 前面的小勾勾 單擊確定即可取消共享。

D. 用陣列卡構建磁碟陣列以後還能用bitlocker嗎如果能用其中一塊硬碟壞了再未解密情況下能夠替換嗎

能繼續用 RAID1 的話把新的插上繼續能用
他只是恢復底層的數據與加不加密沒有關系

E. 有關硬碟的RAID技術高手請幫忙!!!

RAID是英文Re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縮寫,翻譯成中文意思是「獨立磁碟冗餘陣列」,有時也簡稱磁碟陣列(Disk Array)。
簡單的說,RAID是一種把多塊獨立的硬碟(物理硬碟)按不同的方式組合起來形成一個硬碟組(邏輯硬碟),從而提供比單個硬碟更高的存儲性能和提供數據備份技術。組成磁碟陣列的不同方式成為RAID級別(RAID Levels)。數據備份的功能是在用戶數據一旦發生損壞後,利用備份信息可以使損壞數據得以恢復,從而保障了用戶數據的安全性。在用戶看起來,組成的磁碟組就像是一個硬碟,用戶可以對它進行分區,格式化等等。總之,對磁碟陣列的操作與單個硬碟一模一樣。不同的是,磁碟陣列的存儲速度要比單個硬碟高很多,而且可以提供自動數據備份。 RAID技術的兩大特點:一是速度、二是安全,由於這兩項優點,RAID技術早期被應用於高級伺服器中的SCSI介面的硬碟系統中,隨著近年計算機技術的發展,PC機的CPU的速度已進入GHz 時代。IDE介面的硬碟也不甘落後,相繼推出了ATA66和ATA100硬碟。這就使得RAID技術被應用於中低檔甚至個人PC機上成為可能。RAID通常是由在硬碟陣列塔中的RAID控制器或電腦中的RAID卡來實現的。
RAID技術經過不斷的發展,現在已擁有了從 RAID 0 到 6 七種基本的RAID 級別。另外,還有一些基本RAID級別的組合形式,如RAID 10(RAID 0與RAID 1的組合),RAID 50(RAID 0與RAID 5的組合)等。不同RAID 級別代表著不同的存儲性能、數據安全性和存儲成本。但我們最為常用的是下面的幾種RAID形式。
(1) RAID 0
(2) RAID 1
(3) RAID 0+1
(4) RAID 3
(5) RAID 5
RAID級別的選擇有三個主要因素:可用性(數據冗餘)、性能和成本。如果不要求可用性,選擇RAID0以獲得最佳性能。如果可用性和性能是重要的而成本不是一個主要因素,則根據硬碟數量選擇RAID 1。如果可用性、成本和性能都同樣重要,則根據一般的數據傳輸和硬碟的數量選擇RAID3、RAID5。

磁碟陣列是一種把若干硬磁碟驅動器按照一定要求組成一個整體,整個磁碟陣列由陣列控制器管理的系統。冗餘磁碟陣列RAID(Re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技術1987年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提出,最初的研製目的是為了組合小的廉價磁碟來代替大的昂貴磁碟,以降低大批量數據存儲的費用(當時RAID稱為Re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廉價的磁碟陣列),同時也希望採用冗餘信息的方式,使得磁碟失效時不會使對數據的訪問受損失,從而開發出一定水平的數據保護技術。
磁碟陣列的工作原理與特徵:
RAID的基本結構特徵就是組合(Striping),捆綁2個或多個物理磁碟成組,形成一個單獨的邏輯盤。組合套(Striping Set)是指將物理磁碟組捆綁在一塊兒。在利用多個磁碟驅動器時,組合能夠提供比單個物理磁碟驅動器更好的性能提升。數據是以塊(Chunks)的形式寫入組合套中的,塊的尺寸是一個固定的值,在捆綁過程實施前就已選定。塊尺寸和平均I/O需求的尺寸之間的關系決定了組合套的特性。總的來說,選擇塊尺寸的目的是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性能,以適應不同特點的計算環境應用。
磁碟陣列優點:
磁碟陣列有許多優點:首先,提高了存儲容量;其次,多台磁碟驅動器可並行工作,提高了數據傳輸率;...RAID技術確實提供了比通常的磁碟存儲更高的性能指標、數據完整性和數據可用性,尤其是在當今面臨的I/O總是滯後於CPU性能的瓶頸問題越來越突出的情況下,RAID解決方案能夠有效地彌補這個缺口。
陣列技術的介紹:
RAID技術是一種工業標准,各廠商對RAID級別的定義也不盡相同。目前對RAID級別的定義可以獲得業界廣泛認同的有4種,RAID 0、RAID 1、RAID 0+1和RAID 5,我們常見的主板自帶的陣列晶元或陣列卡能支持的模式有:RAID 0、RAID 1、RAID 0+1。
1) RAID 0是無數據冗餘的存儲空間條帶化,它將所有硬碟構成一個磁碟陣列,可以同時對多個硬碟做讀寫動作,但是不具備備份及容錯能力,具有成本低、讀寫性能極高、存儲空間利用率高等特點,在理論上可以提高磁碟子系統的性能。
2) RAID 1是兩塊硬碟數據完全鏡像,可以提高磁碟子系統的安全性,技術簡單,管理方便,讀寫性能均好。但它無法擴展(單塊硬碟容量),數據空間浪費大,嚴格意義上說,不應稱之為「陣列」。
3) RAID 0+1綜合了RAID 0和RAID 1的特點,獨立磁碟配置成RAID 0,兩套完整的RAID 0互相鏡像。它的讀寫性能出色,安全性高,但構建陣列的成本投入大,數據空間利用率低,不能稱之為經濟高效的方案。
常見的陣列卡晶元有三種:Promise(喬鼎信息)、highpoint、ami(美商安邁)。這三種晶元都有主板集成或獨立的陣列卡這二種形式的產品。我們主要用到的是Promise陣列卡,經過測試在無盤中穩定,並且不容易壞Promise常見的陣列晶元有:Promise Fasttrak 66、Fasttrak 100、Fasttrak 133、20262、20265、20267、20270、Fasttrak TX2、Fasttrak TX4、Fasttrak TX2000,TX4000.Highpoint常見的陣列晶元有:highpoint 370、370a、372、372a。AMI / LSI Logic MegaRAID 這種晶元的產品我們用得很少,現在知道的有艾崴 WO2-R主板上集成了American Megatrends MG80649 控制器,其陣列卡的產品也沒有使用過。
注意事項:
1) 用來創建磁碟陣列的硬碟一般需成對使用。
2) 強烈建議使用型號、容量、品牌均一致的四個硬碟來做陣列。
3) 陣列卡和一部分集成的陣列晶元支持雙陣列,當您使用四個硬碟來做陣列時,建議設置為雙陣列。但如果主板集成的是Promise類晶元,幾乎都不支持創建雙陣列。(4)、沒有安裝對應的陣列驅動程序或驅動程序不對,而又設置為由陣列啟動時,NT伺服器啟動時將會藍屏。任何創建陣列或者重建陣列的操作都將清除硬碟或者陣列上的所有現有數據!
陣列卡的作用,簡單的一句話就是加快網吧的速度,本為一個IDE的硬碟在帶30以上就會造成瓶頸,速度就會慢下來,想提高速度一定得做陣列,這樣不但速度快,以後加機器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做陣列注意的是:
陣列的一個誤區就是大家還是把磁碟分開來看,作為陣列,你只能把做陣列的硬碟當成一個大的硬碟!在拷盤前我們用SFDISK(或者用其它分區軟體,不用FDISK.EXE,因為FDISK.EXE只認80G,而一般做陣列後,硬碟都大於80G)對其進行分區,然後用GHOST將盤刻到陣列硬碟上面!
只要硬碟的位置與數據線不脫離,陣列卡如果換同名的陣列卡,其內容是不會改變的,因為陣列卡中相關參數設置保存在了硬碟當中。

磁碟陣列
1. 什麼是磁碟陣列(Disk Array)?
磁碟陣列(Disk Array)是由一個硬碟控制器來控制多個硬碟的相互連接,使多個硬碟的讀寫同步,減少錯誤,增加效率和可靠度的技術。
2.什麼是RAID?
RAID是Re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的縮寫,意為廉價冗餘磁碟陣列,是磁碟陣列在技術上實現的理論標准,其目的在於減少錯誤、提高存儲系統的性能與可靠度。常用的等級有1、3、5級等。
3.什麼是RAID Level 0?
RAID Level 0是Data Striping(數據分割)技術的實現,它將所有硬碟構成一個磁碟陣列,可以同時對多個硬碟做讀寫動作,但是不具備備份及容錯能力,它價格便宜,硬碟使用效率最佳,但是可靠度是最差的。
以一個由兩個硬碟組成的RAID Level 0磁碟陣列為例,它把數據的第1和2位寫入第一個硬碟,第三和第四位寫入第二個硬碟……以此類推,所以叫「數據分割",因為各盤數據的寫入動作是同時做的,所以它的存儲速度可以比單個硬碟快幾倍。
但是,這樣一來,萬一磁碟陣列上有一個硬碟壞了,由於它把數據拆開分別存到了不同的硬碟上,壞了一顆等於中斷了數據的完整性,如果沒有整個磁碟陣列的備份磁帶的話,所有的數據是無法挽回的。因此,盡管它的效率很高,但是很少有人冒著數據丟失的危險採用這項技術。
4.什麼是RAID Level 1?
RAID Level 1使用的是Disk Mirror(磁碟映射)技術,就是把一個硬碟的內容同步備份復制到另一個硬碟里,所以具備了備份和容錯能力,這樣做的使用效率不高,但是可靠性高。
5.什麼是RAID Level 3?
RAID Level 3採用Byte-interleaving(數據交錯存儲)技術,硬碟在SCSI控制卡下同時動作,並將用於奇偶校驗的數據儲存到特定硬碟機中,它具備了容錯能力,硬碟的使用效率是安裝幾個就減掉一個,它的可靠度較佳。
6.什麼是RAID Level 5?
RAID Level 5使用的是Disk Striping(硬碟分割)技術,與Level 3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把奇偶校驗數據存放到各個硬碟里,各個硬碟在SCSI控制卡的控制下平行動作,有容錯能力,跟Level 3一樣,它的使用效率也是安裝幾個再減掉一個。
7.什麼是熱插拔硬碟?
熱插拔硬碟英文名為Hot-Swappable Disk,在磁碟陣列中,如果使用支持熱插拔技術的硬碟,在有一個硬碟壞掉的情況下,伺服器可以不用關機,直接抽出壞掉的硬碟,換上新的硬碟。一般的商用磁碟陣列在硬碟壞掉的時候,會自動鳴叫提示管理員更換硬碟。
磁碟陣列(Disk array)原理
為什麼需要磁碟陣列? 如何增加磁碟的存取(acces)速度,如何防止數據因磁碟的故障而失落及如何有效的利用磁碟空間,一直是電腦專業人員和用戶的困憂;而大容量磁碟的價格非常昂貴,對用戶形成很大的負擔。磁碟陣列技術的產生一舉解決了這些問題。
過去十年來,CPU的處理速度幾乎是幾何級數的躍升,內存(memory)的存取速度亦大幅增加,而數據儲存裝置——它要是磁碟(hard disk)——的存取速度相較之下。較為緩慢。整個I/0吞吐量不能和系統匹配,形成電腦系統的瓶頸,降低了電腦系統的整體性能(throughout)若不能有效的提升磁碟的存取速度,CPU、內存及磁碟間的不平衡將使CPU及內存的改進形成浪費。
目前改進磁碟存取速度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磁碟快取控制(disk cache controller),它將從磁碟讀取的數據存在快取內存(cache memory)中以減少磁碟存取的次數。數據的讀寫都在cache內存中進行,大幅增加存取的速度,如要讀取的數據不在cache內存中,或要寫數據到磁碟時,才做磁碟的存取動作。這種方式在單工期環境(Single—tasking envioronment)如DOS之下。對大量數據的存取有很好的性能(量小且頻繁的存取則不然)。但在多工(multi—tasking)環境之下(因為要不停的作數據交換(swapping)的動作)或資料庫(database) 的存取(因每一記錄都很小)就不能顯示其性能。這種方式沒有任何安全保障。
其一是使用磁碟陣列的技術。磁碟陣列是把多個磁碟組成一個陣列,當作單一磁碟使用,它將數據以分段(striping)的方式儲存在不同的磁碟中,存取數據時,陣列中的相關磁碟一起動作:大幅減低數據的存取時間,同時有更佳的空間利用率。磁碟陣列所利用的不同的技術,稱為RAID level,不同的level針對不同的系統及應用,以解決數據安全的問題。
一般高性能的磁碟陣列都足以硬體的形式來達成、進—步的把磁碟cache控制及磁碟陣列結合在—個控制器(RAID controler)或控制卡個,針對個同的用戶解決人們對磁碟輸出/入系統的四大要求:
(1)增加存取速度。
(2)容錯(fault tolerance),即安全性。
(3)有效的利用磁碟空間。
(4)盡量的平衡CPU,內存及磁碟的性能並異,提高電腦的整體工作性能。

磁碟陣列原理
1987年,加州伯克利大學的一位人員發表了名為「磁碟陣列研究」的論文,正式提到了RAID也就是滋盤陣列,論文提出廉價的5.25」及3.5」的硬碟也能如大機器上的8」盤能提供人容量、高性能和數據的一致性,並詳述了RAIDl至5 的技術。 磁碟陣列針對不同的應用使用的不同技術,稱為RAID level,RAID是Rendant Array of Inexpenslve Disks的縮寫,而每一level代表一種技術,目前業界公認的標準是RAID0—RAID5。這個level並個代表技術的高低,level5並不高於level3,level1也個低於level4。字於要選樣哪一種RAID level的產品,純視用戶的操作環境(Operating envir0nment)及應用(application)而定,與level 的高低沒有必然的關系。RAID0沒有安全的保障,僅其快速,所以適合高速I/0 的系統;RAIDl適用於需安全性又要兼顧速度的系統,RAID2及RAID3適用於大型電腦及影像、CAD/CAM等處理;RAID5多用於0LTP,因有餘融機構及大型數據處理中心的迫切需要,故使用較多而較有名氣,但也因此形成很多人對磁碟陣列的誤解,以為磁碟陣列非要RAID5不可;RAID4較少使用、和RAID5 有其共同之處,但RAID4適合大量數據的存取。其他如RAID6,RAID7。乃至 RAIDl0、50、100等,都是廠商各做各的,並無一致的標准

F. 硬碟RAID是什麼意思,怎麼搞

RAID就是一種由多塊廉價磁碟構成的冗餘陣列,在操作系統下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大型存儲設備出現。

RAID可以充分發揮出多塊硬碟的優勢,可以提升硬碟速度,增大容量,提供容錯功能夠確保數據安全性,易於管理的優點,在任何一塊硬碟出現問題的情況下都可以繼續工作,不會受到損壞硬碟的影響。

(6)raid卡的硬碟加密擴展閱讀

優點

提高傳輸速率。RAID通過在多個磁碟上同時存儲和讀取數據來大幅提高存儲系統的數據吞吐量(Throughput)。

在RAID中,可以讓很多磁碟驅動器同時傳輸數據,而這些磁碟驅動器在邏輯上又是一個磁碟驅動器,所以使用RAID可以達到單個磁碟驅動器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速率。

這也是RAID最初想要解決的問題。因為當時CPU的速度增長很快,而磁碟驅動器的數據傳輸速率無法大幅提高,所以需要有一種方案解決二者之間的矛盾。RAID最後成功了。

通過數據校驗提供容錯功能。普通磁碟驅動器無法提供容錯功能,如果不包括寫在磁碟上的CRC(循環冗餘校驗)碼的話。RAID容錯是建立在每個磁碟驅動器的硬體容錯功能之上的,所以它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在很多RAID模式中都有較為完備的相互校驗/恢復的措施,甚至是直接相互的鏡像備份,從而大大提高了RAID系統的容錯度,提高了系統的穩定冗餘性。

磁碟陣列其樣式有三種,一是外接式磁碟陣列櫃、二是內接式磁碟陣列卡,三是利用軟體來模擬。

外接式磁碟陣列櫃最常被使用大型伺服器上,具可熱交換(Hot Swap)的特性,不過這類產品的價格都很貴。

內接式磁碟陣列卡,因為價格便宜,但需要較高的安裝技術,適合技術人員使用操作。硬體陣列能夠提供在線擴容、動態修改陣列級別、自動數據恢復、驅動器漫遊、超高速緩沖等功能。

它能提供性能、數據保護、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解決方案。陣列卡專用的處理單元來進行操作。

利用軟體模擬的方式,是指通過網路操作系統自身提供的磁碟管理功能將連接的普通SCSI卡上的多塊硬碟配置成邏輯盤,組成陣列。

軟體陣列可以提供數據冗餘功能,但是磁碟子系統的性能會有所降低,有的降低幅度還比較大,達30%左右。因此會拖累機器的速度,不適合大數據流量的伺服器。

由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在1988年,發表的文章:「A Case for Re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

文章中,談到了RAID這個詞彙,而且定義了RAID的5層級。伯克利大學研究目的是反映當時CPU快速的性能。CPU效能每年大約成長30~50%,而硬磁機只能成長約7%。

研究小組希望能找出一種新的技術,在短期內,立即提升效能來平衡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在當時,柏克萊研究小組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效能與成本。

另外,研究小組也設計出容錯(fault-tolerance),邏輯數據備份(logical data rendancy),而產生了RAID理論。

研究初期,便宜(Inexpensive)的磁碟也是主要的重點,但後來發現,大量便宜磁碟組合並不能適用於現實的生產環境,後來Inexpensive被改為independent,許多獨立的磁碟組。

獨立磁碟冗餘陣列(RAID,re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是把相同的數據存儲在多個硬碟的不同的地方(因此,冗餘地)的方法。

通過把數據放在多個硬碟上,輸入輸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疊,改良性能。因為多個硬碟增加了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儲存冗餘數據也增加了容錯。

G. 已經做好RAID5的磁碟陣列櫃里想直接加一塊硬碟,把這塊硬碟里的數據導入陣列里,導完就卸下來。這樣行嗎

不能直接加到磁碟陣列里,磁碟陣列要識別新盤必須初始化,你可以把硬碟加到伺服器上,當數據盤導進磁碟陣列RAID5盤符中。

H. 如果RAID 卡壞了,那麼換張新RAID卡後硬碟資料是否安全

如果更換的RAID卡,與原卡規格型號相同,則不會有什麼問題。

若驅動程序差別不大時,RAID盤組合順序正常,硬碟原數據可正確讀寫。

若兩卡規格型號不同,需要重新安裝新卡驅動程序,這時就會有不確定的可能性。

若驅動程序結構差別較大,則可能發生讀寫錯誤。

因此,要盡量選購與原卡規格相同的產品,以確保數據安全。

(8)raid卡的硬碟加密擴展閱讀

raid信息可以存儲在raid卡的,但是需要卡支持(有電池的那種卡 沒有的就存儲不了)。當更換新的raid卡的時候,接上硬碟,第一次會提示需要從硬碟讀取raid信息嗎。選擇是就可以了,在做的時候注意看每一步,不要做錯誤的操作,否則麻煩。

raid一般由兩塊以上硬碟組成,如果是專業伺服器請查看伺服器顯示屏上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的話,如果伺服器支持熱插拔功能,直接拔出壞硬碟,插進新硬碟就可以了。當然了前提使用的是RAID卡才可以這么智能,RIAD1自己會同步。如果軟陣列的話就沒這么簡單了。

至於同步數據,插進新硬碟後,會發現伺服器上的cip磁碟燈狂閃,說明RIAD正在同步數據,要注意新硬碟最好是空白未使用的。如果替換盤是一塊使用過的盤,最好是用PE刪除分區表和數據等等再插入。

I. 怎樣用RAID卡保護數據又怎樣恢復

我認為有三種情況可以

第一種情況是RAID對數據加以保護,是指對數據的完整性保護,不讓數據丟失,損壞,這些是RAID通過鏡像,校驗來完成。
1 鏡像的原理是數據向硬碟寫入時,會分兩份寫入到兩個LUN(邏輯單元),邏輯單元可以是單個硬碟,也可以是虛擬的硬碟。這樣,一份丟失了,還有另外一份。
2. 校驗的話,就是數據被分割成幾份,再加上每份之間的校驗數據,寫入一定數量的硬碟,這樣,如果其中某個硬碟壞了,或者數據出了問題,可以通過剩餘的,推導出來丟失的數據。

第二種情況是數據可以通過強化型RAID技術加以保護,這個原理就是RAID技術允許數據存儲於多個驅動器中,以提高性能並增強系統對驅動器故障的容錯能力。真正的企業強化型RAID方案,LSI MegaRAID控制卡可以用來實現HPC解決方案所需要的可靠性、可用性以及可管理性。

第三種情況是通過RAID卡對數據的安全性加以保護,是利用硬碟的SED功能,當然,有SED的硬碟,目前只在企業級中的某些系列才會有,開啟RAID卡的的密匙功能後才能實現的數據保護。這種情況下,如果硬碟丟失,或者不是授權訪問RAID,是無法讀到RAID上的原始數據的,因為任何寫入到RAID的數據,最終還是會寫在硬碟里,但硬碟本身控制器里有一個專用加密晶元,會去加密寫入的數據,而解密密匙是被RAID卡保管的,若讀出數據時,沒有密匙,讀出來的純粹是垃圾數據,完全無用,從而達到保護數據的安全作用。

閱讀全文

與raid卡的硬碟加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卡爾曼濾波演算法書籍 瀏覽:768
安卓手機怎麼用愛思助手傳文件進蘋果手機上 瀏覽:843
安卓怎麼下載60秒生存 瀏覽:802
外向式文件夾 瀏覽:235
dospdf 瀏覽:430
怎麼修改騰訊雲伺服器ip 瀏覽:387
pdftoeps 瀏覽:492
為什麼鴻蒙那麼像安卓 瀏覽:735
安卓手機怎麼拍自媒體視頻 瀏覽:185
單片機各個中斷的初始化 瀏覽:723
python怎麼集合元素 瀏覽:480
python逐條解讀 瀏覽:832
基於單片機的濕度控制 瀏覽:498
ios如何使用安卓的帳號 瀏覽:882
程序員公園采訪 瀏覽:811
程序員實戰教程要多長時間 瀏覽:974
企業數據加密技巧 瀏覽:134
租雲伺服器開發 瀏覽:813
程序員告白媽媽不同意 瀏覽:335
攻城掠地怎麼查看伺服器 瀏覽: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