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雙論pdf

雙論pdf

發布時間:2022-05-24 11:12:41

❶ 《傳統革新巫鴻美術史文集卷一》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傳統革新》([美] 巫鴻)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6owtUj6dn9IPad3ZtyV9Rg

密碼:3zmq

書名:傳統革新

作者:[美] 巫鴻

豆瓣評分:8.6

出版社:世紀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7

頁數:288

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芝加哥大學巫鴻教授中國古代美術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編年匯集了巫鴻幾乎所有古代中國美術史的論文和未發表講稿,串聯四十年學術歷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視學者思維發展成熟的脈絡。本書為文集的第一卷,收錄作者1979年至1987年關於中國古代美術史的12篇論文和講稿 。

一磚一瓦重建古 代美術史的結構,讓世界看見中國藝術,通過對考古材料的整體解讀,拓展中國美術史研究的方法與視野,將美術作品的材質、形態、社會背景和中國文化的特性緊密聯結起來,嚴謹的考究中充滿想像力與人文情懷,使作品走出博物館的玻璃櫃,還原了在歷史某處曾經扮演的鮮活角色。

·

【內容介紹】

巫鴻美術史文集計劃收錄作者1979年至今關於中國古代美術史的八十餘篇論文和講稿,按照年代編排,展現作者的研究軌跡,打破西方研究中國古代美術的傳統範式,通過探索新的觀念和方法,使這個學科的內涵更為豐富和復雜。

本書為文集的第一卷,收錄作者1979年至1987年關於中國古代美術史的12篇論文和講稿。由於有在故宮業務部工作的經歷,他早年的幾篇文章涉及玉器、青銅器、度量衡器等研究,顯示出對古代器物強烈的興趣。對河北平山戰國中山王墓出土器物的形式分析雖然還比較簡單,但已由博物館藏品研究發展到對於考古材料的關注。《早期中國藝術中的佛教因素(2—3世紀)》一文,對有關母題進行了定性定量的細密分析,成為後來學者們研究這個課題必讀的一篇文章;他對於四川漢代石棺空間結構與題材關系的分析,可以看作《武梁祠》的預演;《漢代藝術中的「白猿傳」畫像》表現出他對文學與圖像關系的興趣。在對馬王堆漢墓的解讀中,「原境」已不僅意味著一種物質性的結構關系,還包括喪葬禮儀以及觀念的語境,而「禮儀中的美術」(art in ritual context)這個概念也從中產生了。

·

【專業評論】

他的著作打破了按照材質分類,按照西方概念講述中國故事的傳統,從基本結構上改變了西方中國美術史傳統寫作的範式,正在構成一種具有歷史關懷的、生動新鮮的敘事。不僅如此,以他為代表的這一代學者甚至在對世界范圍內整個美術史學科的走向產生重要的作用。

——鄭岩(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

·

巫鴻教授有關中國美術的相關研究,跨越上古與中古時期的墓葬美術、宗教美術與傳世書畫藝術,兼及史前時代的玉器文化與當代實驗藝術,其開拓領域之廣、研究力度之深,可謂前所未見。他在研究方法上,引入了當代人類學的思維與視角,創造性地將繪畫、雕塑、器物與建築有機整合為一體,從而發展出一套適用於美術史學科的、能夠打通微觀研究和宏觀敘事的「中層研究」方法論體系,使圖像、器物與建築空間的研究能夠與人和時代的精神、思想和文化相聯通。

——李清泉(廣州美術學院美術研究所教授、藝術與人文學院院長)

·

巫鴻希望的,是通過分析美術材料本身找到一條可以跟隨的線路,尋找視覺材料內在的演變路徑。換句話說,也就是把美術演變的軌跡從這些概念中剝離出來,在美術中說明一個精神性的「中國」。

——胡一峰(《中國文藝評論》雜志副主編、編輯部主任)

·

他在方法論上兼具中國傳統美術史和美國美術史的研究方法的優點,重視人類學和美術學的跨學科融通,並且推陳出新,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方法論。

——朱志榮(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美學與藝術理論研究中心主任)

·

【媒體評論】

巫鴻認為作為處理歷史材料的研究者,最終能夠改變西方中心格局、建立全球性美術史的途徑並不是以抽象思維的方式推演出一套理論話語,而是通過對於歷史的具體的作品,通過考古材料,通過歷史上的書寫進行具體分析,從中提煉出多元性的美術史的概念和敘事方式。

——雅昌藝術網

·

巫鴻是一個有著特定的視角和興趣,並將這種視角和興趣沿用到極為多元的研究對象之中的學者。

——《燃點》

·

在如今更趨多樣化的美國學界,芝加哥大學的巫鴻教授可謂是最活躍的一個中國藝術學者。他的研究領域跨越了古代與現當代的壁壘,以人類學的研究方法貫穿始終並互為借鑒。

——《藝術新聞(中文版)》

作者簡介:

巫鴻(Wu Hung),著名美術史家、批評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學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習。1972—1978年任職於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 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系任教,於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教學,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兼任該校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2008年被遴選為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並獲美國大學藝術學會美術史教學特殊貢獻獎,2016年獲選為英國牛津大學斯雷特講座教授,2018年獲選為美國大學藝術學會傑出學者,2019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美術館梅隆講座學者,並獲得哈佛大學榮譽藝術博士。成為大陸赴美學者獲得這些榮譽的第一人。

其著作包括對中國古代、現代藝術以及美術史理論和方法的多項研究,古代美術史方面的代表作有《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1989)、《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築中的「紀念碑性」》(1995)、《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1996)、《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2010)、《廢墟的故事:中國美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2012)、《「空間」的美術史》(2018)、《中國繪畫中的「女性空間」》(2019)等。

·

編者鄭岩,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漢唐美術史與考古學,主要著作有《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從考古學到美術史》《逝者的面具》等,合著有《山東佛教史跡》《中國美術考古學概論》《庵上坊》等。

❷ 如何設置使pdf每次打開都是2頁並排顯示

如果你用Adobe的AcroBat Reader,就按Ctrl+K調出首選項窗口,在「文檔」下,把「重新打開文檔時恢復上次視圖設置」這項勾選,就可以了。其它軟體也可以用類似辦法。

❸ word論文怎麼變成雙聯顯示的pdf格式

這一項屬於論文署名問題。署名一是為了表明文責自負,二是記錄作用的勞動成果,三是便於讀者與作者的聯系及文獻檢索(作者索引)。大致分為二種情形,即:單個作者論文和多作者論文。後者按署名順序列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對研究工作與論文撰寫實際貢獻最大的列為第一作者,貢獻次之的,列為第二作者,余類推。註明作者所在單位同樣是為了便於讀者與作者的聯系。

❹ 求PDF文件的打開方式

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的簡稱,意為「攜帶型文檔格式」),是由Adobe Systems用於與應用程序、操作系統、硬體無關的方式進行文件交換所發展出的文件格式。PDF文件以PostScript語言圖象模型為基礎,無論在哪種列印機上都可保證精確的顏色和准確的列印效果,即PDF會忠實地再現原稿的每一個字元、顏色以及圖象。

PDF文件打開方式:

可以使用Adobe Reader XI 來打開PDF文件,點擊打開找到PDF文件即可打開

❺ 《論中國經濟挑戰底氣與後勁》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論中國經濟挑戰底氣與後勁》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3sc5GdD9NAdWSlVAUc43A

?pwd=056l 提取碼:056l
簡介:論中國經濟:挑戰、底氣與後勁,知名經濟學家林毅夫新作,縱論中國經濟,深度解讀十四五雙循環等國內外熱點焦點,讓讀者更清晰把握未來趨勢。立足中國自己的理論和創新,有原創性。

❻ 如何打開PDF文件

PDF是由Adobe Systems用於與應用程序、操作系統、硬體無關的方式進行文件交換所發展出的文件格式。PDF文件以PostScript語言圖象模型為基礎,無論在哪種列印機上都可保證精確的顏色和准確的列印效果,即PDF會忠實地再現原稿的每一個字元、顏色以及圖象。

如何打開PDF文件:

下載安裝PDF軟體(以Adobe Reader XI 為例)

點擊文件---打開---找到PDF 文件存放路徑打開即可。安裝軟體後自動生成文件關聯,可以直接雙擊PDF 文件也可打開該文件

❼ pdf是什麼樣的格式 有什麼作用

PDF是Portable Document Format(便攜文件格式)的縮寫,是一種電子文件格式,與操作系統平台無關,由Adobe 公司開發而成。PDF 文件是以PostScript語言圖象模型為基礎,無論在哪種列印機上都可保證精確的顏色和准確的列印效果,即PDF會忠實地再現原稿的每一個字元、顏色以及圖象。

❽ 《雙重悖論腐敗如何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雙重悖論》(魏德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fpFAoYO1Y-z_8a25I-6mNQ

密碼:l7f1

書名:雙重悖論

作者:魏德安

譯者:蔣宗強

豆瓣評分:7.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1-1

頁數:222

內容簡介:

《雙重悖論》一書論證嚴謹,對中國的腐敗狀況進行了有根據的分析,這與之前常被引用的一些經濟學家的著作正相反。——《政策評論》

魏德安的《雙重悖論》試圖解釋掠奪式腐敗下持續、快速的經濟增長如何成為可能的秘密,他認為,當今中國腐敗嚴重,但並未失控。——《華爾街日報》

媒體推薦

美國專家魏德安專注研究中國腐敗問題近15載,著就本書,開創了外國學者全面解讀中國腐敗問題的先河,備受各方關注。書中著重闡述,在中國腐敗何以能與經濟快速增長並存,剖析中國的腐敗相比韓國、日本、拉丁美洲和非洲一些國家和中國台灣地區的特殊性,對中國反腐的積極成果予以肯定,表示對中國的反腐斗爭更有信心。立足實情,旁徵博引,或縱向追溯,或橫向比較,成就與弊端、原因與治理兼論。見仁見智,值得一讀。

作者簡介:

魏德安,現任喬治亞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15年來一直研究中國的腐敗問題。曾在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台灣大學等多所大學擔任訪問教授。著有《從毛澤東到市場:尋租,地方保護主義,中國的市場化》等著作,其文章經常被刊登在《中國季刊》、《中國評論》、《當代中國》等報刊上。

❾ 雙層PDF在地質資料數字化中的應用

郭慧錦 賈國鋒 馬飛飛 張茜

(全國地質資料館)

摘要 本文在描述雙層PDF及OCR技術特點及應用前景基礎上,探討了地質資料數字化圖文數據雙層PDF轉換的意義;提出了轉換方法的選擇,並詳細介紹了OCR數字加工系統,以及提高識別率的方法;最後提出了雙層PDF在地質資料館建設中的意義。

關鍵詞 雙層PDF OCR識別率

當前,地質資料館藏機構都在加緊開展數字化工作。截至2013年底,全國已有20多個省級資料館完成館藏資料的數字化工作,全國地質資料館的成果地質資料數字化工作也接近尾聲,所形成的海量數據已成為地質資料信息社會化服務重要數據資源。此類數字化數據是靜態的,有利於閱覽使用,但無法進行全文檢索,也不利於進一步分析處理。因此,在現有數據的基礎上,開展OCR識別,使之轉化成雙PDF文件,實現靜態向動態的轉變,建立全文資料庫,完成對地質資料的全文信息的檢索,成為地質資料館藏機構推進資料數字化工作。

1 關於雙層 PDF與OCR技術

雙層PDF是在掃描數據的基礎上通過OCR識別生成的可檢索的PDF文件,即上層是原始圖像,下層是識別結果,且位置上下一一對應。雙層PDF文件不僅可以100%保留原始版面效果,而且支持選擇、復制、檢索等功能,這樣的PDF文件最後可以存儲在光碟、硬碟或磁碟陣列中,並通過建立索引資料庫進行科學的管理。

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即光學字元識別,是指電子設備(如掃描儀或數碼相機)檢查紙上列印的字元,通過檢測暗、亮的模式確定其形狀,然後用字元識別方法將形狀翻譯成計算機文字的過程。即對文本資料進行掃描,然後對圖像文件進行分析處理,獲取文字及版面信息的過程。隨著計算機網路飛速發展,信息電子化已經成為一個時代必然趨勢。文字作為信息中最重要、最集中的載體,其電子化進程顯得尤為重要。而OCR技術則是文字電子化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它改變了傳統的紙介質資料輸入的概念。通過OCR技術,用戶可以將通過攝像機、掃描儀等光學輸入方式得到的報刊、書籍、文稿、表格等印刷品的圖像信息轉化為可以供計算機識別和處理的文本信息。因此,與傳統的手工錄入方式相比,OCR技術大大提高了人們進行資料存儲、檢索、加工的效率。

2 應用現狀

PDF正在世界各國政府、金融財務、法律、工程技術、醫療等諸多部門獲得廣泛的應用,並已成為政府、學術部門等單位標準的現代化公文格式規范,所以PDF電子格式文檔將是未來檔案部門收藏的主體。而雙層PDF的出現有效解決了識別成本和閱讀利用的矛盾,是一種較有潛力的資源格式。國外的OCR技術應用相對成熟,包括IBM、Motorola、HP和Microsoft等世界性大公司都陸續展開了這方面的研究,在他們的產品中綁定了OCR技術。

如今,OCR技術在我國的應用也極為廣泛。信息檢索技術研究,即雙層PDF檢索技術研究,中國「863」計劃在2008年以前已經開始對中文OCR、自動分詞、自動摘要、自動搜索、自動定位進行了統一測試評測。在此基礎上,國內逐步建立了以數字圖書館、數字檔案館、數字報刊、數字校園網等一系列數字化為基礎的實施案例,例如新聞出版總署、外聯部、共青團中央等機關文獻全文資料庫;《中國青年》75年、《新華文摘》20年等期刊全文資料庫。國家圖書館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國家圖書館文獻數字化中心」,對各類館藏文獻進行數字化加工和OCR識別,在此基礎上形成書目型書庫、題錄型資料庫和全文型資料庫三大類,逐漸成為我國網上信息資源的中心樞紐。

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全面普及,OCR技術的應用前景更加廣闊,數字圖書館、數字檔案館、數字資料館等概念的提出也使OCR在紙質檔案數字化過程中越來越發揮其獨特的作用,不僅節省了人力物力,更使檔案信息資源的利用價值達到最大化,能夠更好地服務於民。

3 數字化數據雙層PDF轉換的意義

3.1 是地質資料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人們對信息資源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對高效率的檔案資源管理、檢索利用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數字化是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而信息化建設的核心是資源建設。資源建設包括三大任務:一是館藏紙質資料的掃描數字化與目錄資料庫建設;二是電子文件的歸檔與管理;三是全文資料庫和全文檢索體系建設。根據各資料館數字化工作進展,考慮到用戶的利用需求,若要得到真正文本形態的電子信息,使資料數字化工作更加有效,更加徹底,最大限度拓寬用戶利用面,就需要應用OCR技術進行掃描柵格文件的雙層PDF轉換,進而開展地質資料全文資料庫建設和全文檢索工作。

3.2 是地質資料實現全文檢索與全文資料庫建設的前提

實踐證明,基於雙層PDF文檔的全文檢索,有效地提高了查詢利用效率。它通過對檔案資料庫的數據和雙層PDF文檔的Text層建立索引,查詢時可以不訪問資料庫,有效減輕資料庫和系統的壓力。至少可以支持1000萬級的數據,毫秒級的查詢時間,每秒上千人的並發訪問,從而實現大容量、高速度的目標,並且可以適應Linux和Windows平台,支持多種資料庫介面。它具備通用搜索引擎的構架和功能,可以對用戶的輸入進行分詞,可以進行多關鍵字搜索、關鍵片語合搜索,用戶友好;同時能夠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用戶的數據挖掘,提高檔案全文檢索系統的價值。

3.3 是現代化數據中心標准化建設的前提

建設現代化的數據中心首先要實現電子文件存儲結構標准化,即建立一個通用性強、應用廣泛的電子文件信息存儲和交換格式。基於PDF格式已經作為電子文件管理中電子文件長期保存格式的最新標准在國際上全面實施,且具有兼容性、原始記錄性強,安全控制策略完善等優點,是電子文件長期保存的最佳選擇。所以進行館藏數字化數據PDF轉換勢在必行。

4 雙層PDF轉換方法

4.1 目前常見的雙層PDF轉換方法

目前國內雙層PDF的轉換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從現有技術條件下來看,大體可分為以下3種:

4.1.1 軟體轉換

由目前市場上較流行的 Adobe Acrobat、ABBYY FineReader12(中英文識別)、Readiris Corporate 12(英文識別率高)、Foxit Phantom 5(可以單獨顯示文本層)、清華文通TH-OCR XP8(識別率較高)、漢王文本王5800(版面識別較好,純中文識別率高)、尚書七號OCR等轉換程序,可以經OCR識別處理後直接生成雙層PDF文件,速度快,效率高。但識別率和紙質資料原件(如印刷方式、清晰度、紙張質量等)及操作人員技術水平成正比。如果紙質原件質量好,識別率相對就高;質量差,識別率就相對較低。

4.1.2 流程加工

根據相關技術要求,對圖像進行全新的OCR識別流程加工處理,重新生成PDF文件,具有文字正確率高、文字定位準確等特點。這種方式相當於全流程化製作雙層PDF文件,工作量大,耗時長,費用高。

4.1.3 識別重構

重新生成PDF文件,實現版面字體、字型大小、顏色的恢復和重構。文字正確率高,頁面清晰,但和原版圖差異較大,主要在圖書方面應用較多。

4.2 地質資料雙層PDF轉換

全國館於2011年開始在掃描數字化基礎上開展雙層PDF的轉換試驗工作,主要運用第一種方法進行軟體轉換,即經過軟體自動OCR處理後直接形成雙層PDF文件。由於地質資料不同於普通的文書檔案,紙張樣式和印刷方式多樣,手寫和老舊資料多,地層、數學等特殊符號多等特點,給OCR自動識別帶來了困難,單一的軟體識別並不能滿足全文檢索90%以上識別率的要求。

在轉換試驗基礎上我們得到以下結論:

1)地質資料本身多種多樣,實際的識別率主要受印刷質量、形成年代等因素影響,老舊資料、紙質質量差的資料識別率普遍較低;受執筆人書寫習慣及書寫清晰度的影響,手寫文檔的識別准確率一般在30%以下;油印文檔識別准確率一般在50%以下;列印、鉛印和膠印文檔識別率較高,一般能達90%以上。無論在哪種類型的文檔中,標點的識別率都很低,地層和數學符號及其他特殊符號的識別率幾乎為零。

2)目前識別技術無法達到100%識別,必須根據實際需求對照紙質檔案對初次識別結果進行人工校對才能滿足全文檢索需求。

3)地質資料掃描文件數量多、容量大,轉換速度受計算機反應速度影響,大批量轉換和識別需選擇高配置計算機,且批量轉換和人工識別耗時長,耗人工多,需專項經費支持開展工作。

4.3 OCR數字加工系統的引入與功能簡介

經過對目前國內雙層PDF轉換方法的對比,結合地質資料情況復雜的特點,以及數據測試結果研究,建議地質資料的雙層PDF轉換主要採用軟體識別和流程加工相結合的方法,即採用OCR數字加工系統,可以保證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雙層PDF轉換。該系統主要包含以下幾個主要流程:

圖1 OCR數字加工系統示意圖

1)圖像處理。為提高識別率,對圖像進行「消藍去污」的處理,去掉圖像上影響識別率的噪音,如麻點、下劃線等,由圖像質量控製程序自動監測圖像處理質量。

2)版面分析。自動進行版面理解並定位,判別劃框區域是橫排文本區、豎排文本區、表格區還是圖像區,並對不同屬性的區域以不同顏色的線框標識出來。自動版面分析在後台運行,操作人員可在前台進行確認,必要時對自動版面分析結果加入手工干預。

3)識別。把文字圖像轉化為計算機文字內碼,可以識別印刷體和手寫體中文(包括簡體字和繁體字)、中英文混排文字、表格,識別出來的文字內碼可以是GB碼、BIG5碼、GBK碼或者Unicode碼。識別過程在後台運行。

4)縱向校對。具有很強的查錯糾錯能力,是將一個或若干個圖像中識別成同一個字的文字圖像列在一起顯示,並以突出顏色標出可疑字,便於操作員發現錯誤和修改。

5)橫向校對。是傳統的人工校對方法,操作員直接對比識別結果文本和圖像,以發現識別錯誤文字。系統自動調出文字對應的圖像,進行比對。同時,以醒目的顏色標出識別可信度不離的文字。

6)版面還原。將識別並修改好的文本還原成跟掃描文稿版面的布局一樣、可以供計算機閱讀和查詢檢索的RTF、PDF、HTML、SGML/XML格式的數字文檔。

7)數據入庫。版面還原數字文檔的保存。

4.4 提立OCR識別率的方法

利用OCR數字加工系統生成的雙層PDF,文本層差錯率最低可到萬分之一,可呈現原版底紋和色彩風貌,可進行全文檢索和復制引用,且檢索信息可准確定位到字元,便於快速查找目標信息。為了減輕橫向校對即人工校對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就要從根本上提高識別率。經過試驗,以下幾個方法可以提高柵格文件OCR識別率。

1)圖像色彩設定。雖然灰度或彩色模式可以最大限度還原紙質資料原貌,是我們掃描數字化的首選,但是這兩種色彩模式會增大影響識別率的背景噪音。若僅做文字識別及一般黑白插圖選取,建議可將掃描程序的圖像色彩設定設置為黑白,增大識別率。不過最終圖像色彩的設定還要按照各類具體工作的規范要求來設置。

2)解析度設置。我們都知道掃描解析度設置越低,掃描速度越快,但同時也導致圖像質量差,其文字識別准確率低。反之解析度高,掃描速度慢,但文字識別准確率高。但這又不是絕對的,因為解析度設置得太高後,紙張上的微小瑕疵也可能被認作標點符號或漢字等,文字識別准確率反而會有所降低。經反復測試,解析度設為300dpi,是掃描速度及文字識別准確率的最佳平衡點。

3)圖像處理。這里圖像處理是指掃描輸出圖像前的傾斜校正和去污等。傾斜校正是為了調整文字方向使之正向,這樣才能對OCR識別有所幫助。

雙層PDF轉換完成以後,在此基礎上可以實現資料管理系統與PDF文件的掛接,對資料數據內容及其元數據等相關信息建立聯系並形成數據包;然後通過調用全文資料庫原數據創建索引文件,最後實現全文檢索。通過全文資料庫及全文檢索的實現,得到高查全率和查准率,大幅度提高地質資料的利用價值,促進地質資料編研工作,為地質資料信息聚合的研究和深層次服務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許呈辰.檔案數字化過程中OCR技術的應用[J].檔案管理,2011(1).

[2]徐永芳.OCR技術在檔案數字化過程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1(2).

[3]張旋.OCR技術研究進展及前瞻[J].科學技術,2010(4).

[4]郭金光.雙層PDF技術及在檔案數字化中的應用[J].新觀察,2013(1).

[5]劉家真.文件保存格式與PDF文檔[J].檔案學研究,2002(2).

❿ 《阿特拉斯聳聳肩(上下)》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阿特拉斯聳聳肩(上下)》(安·蘭德)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v5Yp4pQtiDhzQ5mqwcKILQ

提取碼: 9guj

書名:阿特拉斯聳聳肩(上下)

作者:安·蘭德

譯者:楊格

豆瓣評分:8.6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7-10

頁數:1069

內容簡介:

1957年,《阿特拉斯聳聳肩》首次由蘭登書屋出版。據說,這部小說當時已被12家出版社退稿,出版以後,惡評如潮但暢銷無比,對美國大眾的影響僅次於《聖經》,作者也因該書幾乎激怒了整個成人世界:父親、母親、左派知識分子、自由主義者和保守主義者。他們貶低她:「只有十幾歲的青少年醉心於她的學說。」咒罵她:「她患上癌症完全是她在哲學上和精神上犯錯的結果。」在政治上,蘭德是一個失敗者,自由主義者不喜歡她擺出的自我為中心的姿態;保守派不喜歡她的無神論;雙方同時都反對她的個人主義。

在《阿特拉斯聳聳肩》中,蘭德試圖解決這個矛盾,在她看來,財富是人類思想力的結晶,妨礙競爭、扼殺創意、執意維護既得壟斷利益的資本家是可恥的;而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賺取的金錢則值得尊重。

作者簡介:

安•蘭德(1905—1982),俄裔美國作家、哲學家。青年時代從蘇聯流亡美國,以其小說和哲學聞名於世。小說《源泉》(The Fountainhead)1943年出版後立即成為暢銷書,並為她贏得了巨大的聲譽,該書至今仍以每年超過10萬冊的數量再版。1957年《聳肩的阿特拉斯》(Atlas Shrugged)出版,成為美國歷史上僅次於《聖經》的超級暢銷書,被譽為對美國影響最大的10本書之一,累計銷售超過8000萬冊。

安•蘭德推崇理性,認為人的最高美德便是理性;她不顧傳統輿論的偏見,力倡個人主義,認為不能使個人利益得到最大伸張的社會,就不是理想社會。她的客觀主義哲學自20世紀50年代起風靡美國校園,影響了幾代美國人,她本人也成為美國青年崇拜的偶像。安•蘭德一生著述百餘種,根據她的生平拍攝的記錄片和故事片曾獲奧斯卡獎。1982年安•蘭德去世後,美國創立了許多蘭德書友會和專門研究安•蘭德思想的機構。

閱讀全文

與雙論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卡爾曼濾波演算法書籍 瀏覽:763
安卓手機怎麼用愛思助手傳文件進蘋果手機上 瀏覽:841
安卓怎麼下載60秒生存 瀏覽:800
外向式文件夾 瀏覽:232
dospdf 瀏覽:428
怎麼修改騰訊雲伺服器ip 瀏覽:385
pdftoeps 瀏覽:490
為什麼鴻蒙那麼像安卓 瀏覽:733
安卓手機怎麼拍自媒體視頻 瀏覽:183
單片機各個中斷的初始化 瀏覽:721
python怎麼集合元素 瀏覽:477
python逐條解讀 瀏覽:829
基於單片機的濕度控制 瀏覽:496
ios如何使用安卓的帳號 瀏覽:880
程序員公園采訪 瀏覽:809
程序員實戰教程要多長時間 瀏覽:972
企業數據加密技巧 瀏覽:132
租雲伺服器開發 瀏覽:810
程序員告白媽媽不同意 瀏覽:333
攻城掠地怎麼查看伺服器 瀏覽: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