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康熙起居注的詳細信息
《康熙起居注》不分卷。清代皇帝起居注現存起於康熙七年(1668年)九月至宣統二年(1910)十二月,中間有缺佚,共計一萬二千餘冊。其中包括滿漢兩種文本,又有正本與稿本之別。滿漢文本內容一致,正本與稿本內容也基本相同。只是稿本往往註明來源,而正本則無。目前分存於北京和台北二地。現存康熙朝起居注九百八十二冊,其中漢文本四百九十三冊,滿文本四百八十九冊,分存於北京和台北。
Ⅱ 求康熙起居注,清聖祖實錄的電子版!!! 郵箱[email protected]
找到了,第一時間發你,今日又想加你,不如找地方就好了
Ⅲ 康熙起居注的介紹
《康熙起居注》1984年由中華書局出版,書中記載清代康熙帝言行的起居注,由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標點整理。康熙朝起居注冊在清代被視作內廷秘籍,所載內容以康熙帝每日言行為主,旁及朝政大事。所載內容距離事件發生時間很近,基本上是當時人記當時事,史料來源最為直接,或是起居注官待直殿陛時的親見親聞,或是抄自文書檔案,比其他官修書更為原始可靠。
Ⅳ 關於康熙的書籍史料
孝誠仁皇後
孝誠仁皇後為康熙帝的第一位皇後,赫舍里氏,生於順治十年(年)十月初七日,滿洲正黃旗人,是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其父為領侍衛內大臣喀布拉。康熙四年九月初八日康熙帝大婚。冊立赫舍里氏為皇後,時年皇帝十二歲,皇後十三歲。康熙八年,生皇二子承佑,此子四歲夭折;十三年五月初三,生皇六子胤礽,即被康熙帝復立復廢的皇太子。皇後因生皇六子,產後幾個時辰就死於坤寧宮,時年二十二歲。康熙帝很悲痛,輟朝五日,諸王以下的文武官員及公主王妃以下的八旗二品命歸人等。俱齊集舉哀,持服二十七日。五月二十七日奉移皇後梓宮權厝都城北鞏華城。六月二十七日冊溢大行皇後日:仁孝皇後。康熙二十年二月十九日自鞏華城沙河殯宮奉移仁孝皇後。孝昭皇後梓宮;二十六日二後梓官至景陵,奉安於享殿;三月初八日入葬地宮。雍正元年九月初四日升祔太廟,謚曰:孝誠恭肅正惠安和儷天襄聖仁皇後。至乾隆、嘉慶年間,屢加溢號,全部溢號為: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聖仁皇後。
孝昭仁皇後
孝昭仁皇後是康熙的第二位皇後,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初入宮封為妃,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冊為皇後僅半年,於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已時崩於坤寧宮,距第一位皇後死還不足五年。孝昭仁皇後與孝誠仁皇後的葬儀同,不同之處是孝昭仁皇後喪期正是征討"三藩"的關鍵時候,康熙帝下聖旨:凡出征王、貝勒及各官為國討賊、平定地方效力行間,今令伊等委服喪服,朕心不忍,其穿孝服、摘耳環、散發,俱著免。二月二十八日奉移皇後梓宮於武英殿。三月二十五日奉移皇後梓宮往鞏華城,與第一位皇後同安於享殿。閏三月二十一日冊溢為孝昭皇後,後於康熙二十年同月同日與第一位皇後的梓宮奉移景陵,入葬地宮。經雍正、乾隆、嘉慶三朝,累加謚號,全稱為: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後。
孝懿仁皇後
第三位皇後是孝懿仁皇後,佟佳氏,滿洲鑲黃旗人,領侍衛內大臣佟國維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後之親侄女,即康熙的表姐。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冊封為貴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晉為皇貴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帝自孝昭仁皇後死,十多年時間沒立皇後。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八日皇貴妃病重,康熙帝諭禮部:"奉皇太後慈諭,皇貴妃佟氏,孝敬成性,淑儀素著,鞠育眾子備極恩勤,今忽爾遘疾,勢在瀕危,於心深為軫惜,應即立為皇後,以示崇褒,欽此。前者九卿諸臣,屢以冊立中宮為請,朕心少有思維,遷延未許。今抵遵慈命,立皇貴妃佟氏為皇後,應行典禮,爾部即議以聞。"初九日冊立皇貴妃佟氏為皇後,頒詔天下;初十日申刻(下午三點至五點)皇後崩。實際上,她只當了一天皇後。康熙帝輟朝五日。十三日奉移皇後梓官至朝陽門外享殿。二十八年九月十九日冊謚為孝懿皇後,十月十一日奉移孝懿皇後梓宮往景陵,葬但孝、孝昭兩皇後之次。雍。正、乾隆、嘉慶間,累加謚。至嘉慶四年四月謚號全稱: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洛慈惠奉天佐聖仁皇後。
孝恭仁皇後
孝恭仁皇後烏雅氏,生於順治十七年,滿洲正黃旗人,為護軍參領威武之女。初入宮侍康熙帝,於康熙十七年(1679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皇帝。十八年十月十三日冊為德嬪,時年二十歲。十九年生皇六子胤祚。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封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禵。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雍正帝即位,德妃晉為皇太後。諸臣為皇太後上徽號,她執意不允。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二日皇太後病,雍正帝親至永和宮,晝夜侍奉湯葯。二十三日丑刻(深夜一點至三點)孝恭仁皇後崩。皇後梓宮奉安於寧壽宮,雍正帝於蒼震門內設倚廬縞素居喪。倚廬為古代遭喪者所居,倚木為廬,於中門外東牆下起廬,先將一根木頭放在離牆五尺的地上,上立五根橡木斜倚在東牆,以草苫蓋之,南北兩出口也以草簾屏之,向北開口,里外不塗抹灰泥,即草棚。雍正帝時年四十五歲,每日赴母後梓宮前上食品三次,哀號不止,群臣莫不感泣。皇太後死於康熙帝大喪期內,五月二十六日恭移皇太後梓宮,安奉在壽皇殿。六月二十日總理大臣等官會議,恭請四後同祔聖祖廟,尊謚並加"仁" 字。雍正帝諭旨:"朕惟母後升祔太廟,大典攸關,欲伸臣子之孝恩,必准前代之成憲,務得情理允協,乃可昭示萬年。"諸王大臣等引據宋朝太宗、真宗四後祔廟之禮,雍正帝以此為例,諭旨:"恭惟孝誠仁皇後元配,宸極,孝昭仁皇後、孝懿仁皇後繼位中宮。孝恭仁皇後誕育聯躬,母儀天下。按先儒耐廟之儀:一元後、一繼立、一本生,以次並列。今母後升祔位次,當首奉孝誠仁皇後,次奉孝昭仁皇後,次奉孝懿仁皇後,次奉孝恭仁皇後。如此庶於古禮符合,而朕心亦安矣。"
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葬孝恭仁皇後於景陵。孝恭仁皇後終年六十四歲。全部謚號為: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聖仁皇後。
Ⅳ 哪裡可以下載《康熙起居注》
我告訴你幾個我比較熟悉的網站名,你到網路
里搜索或者直接在IE地址欄鍵入網路實名都可以查到
這些網站。很不錯的,人氣比較旺!
影視帝國
BTChina
百看娛樂網
娛樂吧
BT影視天堂
豬豬樂園
麗影論壇
凱神論壇
開心家園
這些網站不僅僅是BT網站,影視(含影評)、動畫、音樂、游戲、軟體、圖片、美文、學習、生活、綜藝、體育,還有很多各類資料、各類下載形式的下載(含迅雷、暴風下載器、電驢、網際快車、BT、FTP、HTTP等)!
祝各位道友新年快樂啊!
支持新人!!!
Ⅵ 康熙皇帝的起居注里,經常有頒賜御書的記載,頒賜御書有何用處
起居注是中國古代帝王的言行記錄,從漢代開始,幾乎每一位帝王都有起居注,這一記錄由注官當時記載,很少有修飾成分,因此材料比其他史料更顯真實,是修撰國史的重要材料,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有的人認為這些御書中,有一部分是太子或者其他皇子代筆,其實在起居注中,這類御書都被特別標注,因此這種說法站不住腳。康熙帝大量頒賜御書,一方面是展示自己的儒家文化修養,另一方面也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教化自己的臣民。他以身作則,希望倡導勤勉之風氣。康熙帝通過頒賜御書的形式,提高漢文化的宗主地位,使得中原人士從內心接受滿人統治,從而達到清政府的穩定政局的目的。滿漢文化相爭,必然影響政局,從起居注看康熙帝頒賜御書的行為,他尊崇儒家文化的舉動,大大緩解了滿漢矛盾,為開創盛世奠定了基礎。
Ⅶ 康熙起居注的內容
本書是一部記錄康熙皇帝日常起居言行的檔案匯編。起居注冊是由起居注官逐日記錄皇帝的各項起居政務活動的一種日記體裁的檔冊,先載起居,後載諭旨,又次官員題奏本章,再次引見官員情況順序,逐月編纂成冊。其中既包括了皇帝的日常生活內容,也記載了政務活動的內容及大臣重要奏章內容,具有豐富的史料價值。《康熙起居注》整理本系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康熙朝漢文起居注正本302冊,所屬年月包括:康熙十年九月至二十八年十二月、三十九年(殘)、四十五年以及五十三年正月至五十七年三月。起居注基本上是當時人記當時事,文字朴實,很少修飾。
Ⅷ 記錄康熙皇帝日常起居的書有哪些記錄清代飲食的書有哪些
1、 記錄康熙皇帝日常起居的書有《清聖祖實錄》《康熙起居注》
《康熙起居注》1984年由中華書局出版,書中記載清代康熙帝言行的起居注,由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標點整理。康熙朝起居注冊在清代被視作內廷秘籍,所載內容以康熙帝每日言行為主,旁及朝政大事。所載內容距離事件發生時間很近,基本上是當時人記當時事,史料來源最為直接,或是起居注官待直殿陛時的親見親聞,或是抄自文書檔案,比其他官修書更為原始可靠。
《康熙起居注》不分卷。清代皇帝起居注現存起於康熙七年(1668年)九月至宣統二年(1910)十二月,中間有缺佚,共計一萬二千餘冊。其中包括滿漢兩種文本,又有正本與稿本之別。滿漢文本內容一致,正本與稿本內容也基本相同。只是稿本往往註明來源,而正本則無。目前分存於北京和台北二地。現存康熙朝起居注九百八十二冊,其中漢文本四百九十三冊,滿文本四百八十九冊,分存於北京和台北。
本書是一部記錄康熙皇帝日常起居言行的檔案匯編。起居注冊是由起居注官逐日記錄皇帝的各項起居政務活動的一種日記體裁的檔冊,先載起居,後載諭旨,又次官員題奏本章,再次引見官員情況順序,逐月編纂成冊。其中既包括了皇帝的日常生活內容,也記載了政務活動的內容及大臣重要奏章內容,具有豐富的史料價值。
2、記錄清代飲食的書,有《清代飲食史》
由林永匡、王熹合著的《清代飲食史》一書,由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36萬余字,圖文並茂,是我國古代飲食史研究方面的第一部學術研究專著,屬 《清史研究叢書》之一。該書在充分豐富的歷史檔案材料基礎上,結合有關文獻與技術資料寫成。全書共分為八章,第一章清代飲食文化概述,第二章清代的民間年節與飲食風尚,第三章清代的飲料與名小吃、風味食品,第四、五章清代的皇室與宮廷膳食,第六章清代的孔府與貴族飲膳,第七章清代少數民族的飲食習尚,第八章清代飲食文獻述略。
Ⅸ 跪求康熙起居注TXT!
康熙起居注 卷一.pdf_微盤下載
http://vdisk.weibo.com/s/di-BzeSGtrfIA
康熙起居注 卷二.pdf_微盤下載
http://vdisk.weibo.com/s/uCYADRjYLXcDG
康熙起居注 卷三.pdf_微盤下載
http://vdisk.weibo.com/s/uCYADRjYLXcl_
Ⅹ 康熙起居注是哪個出版社出版的,具體出版時間作者是誰感激
中國記載清代康熙帝言行的起居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標點整理,中華書局1984年出版。精裝,上、中、下三冊,共180餘萬字。原本是秘藏清宮內閣大庫的康熙朝起居注冊,起自康熙十年(1671)九月,止於康熙五十七年三月,其中康熙十一年以前為每月一冊,康熙十八年以後為每月兩冊,共一千餘冊,均由日講起居注官負責編纂,現已有所佚失,目前存世982冊,其中漢文本只有493冊,缺四十三及四十四兩年。該書是根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漢文原本標點整理,只有康熙十年九月至二十八年十二月、四十五年及五十三年至五十七年三月的 302冊,缺台北所藏康熙二十九年至四十二年及康熙五十年至五十二年的漢文起居注冊184冊。
康熙朝起居注冊在清代被視作內廷秘籍,所載內容以康熙帝每日言行為主,旁及朝政大事。所載內容距離事件發生時間很近,基本上是當時人記當時事,史料來源最為直接,或是起居注官待直殿陛時的親見親聞,或是抄自文書檔案,比其他官修書更為原始可*。許多內容難見或不見於其他官私文獻資料中,如康熙帝經常舉行的衙門聽政、處理折本或召見大臣討論政務的具體過程,高級外任官員的陛辭請訓或欽差官員回京銷差時的奏對垂詢,經筵日講時君臣間的講論治道,皇帝與近侍諸臣的研討問答,秋審朝審時的君臣共議赦決,少數民族王公台吉等上層人物進京皇帝的召見和賜宴,以及康熙帝在出巡時的起居行止等,均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文字朴實,較少修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