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程序員做外包有前途嗎
本人剛畢業時,在一家外包公司工作過,但是由於我對外包工作弊端認識很清楚,只工作了一個月的時間,我就離職了(當時是剛畢業,短期先幹了一個月賺生活費)。下面我介紹下我對做外包工作沒前途這個觀點的看法。
外包工作的弊端
外包程序員與人溝通少。程序員干外包的工作,基本很難與客戶直接接觸,也就無法直接與客戶溝通需求,時間一長,導致程序員思維固化,很難擁有產品人員的思維,而且大多數工作都是參照文檔進行。久而久之,腦子裡面就只有代碼,,缺少與人、需求打交道的基本技能;容易在後續工作中出現只按照程序邏輯思考問題,不會從客戶角度出發,另外,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也會有不太善於與人溝通的標簽出現。
外包機構的技術老舊。為了追究研發周期短、程序穩定,一般來說,外包公司都使用的是相對比較老的技術棧和老的基礎組件,程序員都是用來搬磚,磊業務代碼的人員,外包公司純做技術研究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一般程序員進去,對技術能力的提升相對有限。
解決問題能力很難得到提升。由於外包公司大多數是開發業務程序,基本上很難遇到比較難以處理的技術問題,因為技術問題通常是在底層代碼中處理過了。所以他們對遇到技術問題的處理思路、處理方式都比較難以得到鍛煉。
技術架構能力弱。和上面一樣,由於都是寫業務代碼,技術架構都是公司現有的,基本無法從實際中得到鍛煉,架構能力也就無從談起。
純項目思維,而非產品思維。這點對一個程序員來說可以說是致命的,因為很多時候,程序要寫的好,需要很長時間的重構、優化,但是外包項目一般是項目類型,不是產品,也就意味著時間短,項目類型一般是瀑布式,只能給你很短的時間實現功能,很少讓你有思考架構、程序優化的機會,產品開發不一樣,產品開發要求程序員有延續性思維、不斷的自我革命,優化程序。
甲方給的時間少,加班多。一般來說外包工作都是時間比較緊急的項目,而不是一個時間長的產品開發,所以加班就在所難免,生活上的時間少之又少。
外包工作的好處
工作時間長,收入高。外包公司一般來說為了趕項目,通常在保證利潤的前提下,會多給點錢給程序員,讓他們心甘情願的加班,所以,加班時間可以換了高額的加班費,與其他人早早下班相比,單位時間的收入提高了。
短期內,技術會有所提升。如果你是從一個公司換到了外包公司,那麼外包公司的現有的技術棧,你可能在短短的半年就能夠摸透,因為你日常開發都要使用這項技術,而且是成套的完整的技術棧。這種情況是說:你現在使用的技術棧和外包公司的不一樣,所以你可以短時間內學會外包公司的技術。
積累人脈,以後私活項目不斷。由於你在外包團隊干過,你會認識很多非專業公司的人員,時間一長,很多人認識你,如果後續再有類似的公司,他們很自然的會找你個人進行開發,你的私活就多了。
總結
總結來說,我個人認為外包工作的弊端大於好處,所以如果讓我選,我肯定會選擇非外包公司。只有一種情況我會選擇,那就是我畢業2-3年,有能力短期內學習很多新技術,而且對薪資的要求比較高,我可能短期內會選擇1年的外包公司,學習知識,賺錢薪資。只要有選擇,我可能不會選擇外包。
② 為什麼大部分銀行選擇將 IT 外包給別人
因為銀行沒有編制,所以沒有能力招那麼多人來做IT這塊事情。也因此現在很多外包都被甲方視為民工。
③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外包員工
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以及銀行的戰略轉型和創新,銀行人員越來越少。由於各家銀行的招聘計劃不同,因此有時幾年都沒有新的計劃,並且近年來銀行的離職率一直很高,這導致在各方面的員工不足。
銀行面臨戰略轉型和更新,銀行員工也面臨淘汰和重組。當前知識的更新很快,銀行業也是如此。銀行高管希望利用更多有創新能力的年輕人,但是銀行中有更多人在等待退休。這些老員工中的大多數失去了晉升的空間,對工作沒有熱情或動力。
為了改變當前的員工結構,銀行必須找到招募新員工的方法,但是新員工的招募將受高層分支機構嚴格的指標控制,這些指標與相關的業務指標相關,即沒有有一定的總資產。和營業利潤相比,上級銀行不會分配新的員工招聘費。這也導致銀行領導者與外包公司合作,將銀行的一些非核心業務職位(例如出納員,游說經理和客戶經理)交付給外包。
④ 為什麼大部分銀行選擇將 IT 外包給別人
術業有專攻罷了!
銀行把一個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找一個擅長的公司來做,這是最明智的方法了。如果銀行不是這樣操作,那麼就不是精明的銀行。
第四個好處:售後升級與服務跟得上。網路公司開發的程序,軟體等等,可以在第一時間更新,系統升級維護。銀行可能在金融管理這方面有專業的研究人員,但在網路技術升級這塊的研究人員,就不一定比網路公司強。
由此看來,專業的活給專業的人做,是最節約成本的。
⑤ 銀行軟體外包員工值得去嗎
銀行外包員工不值得去,有很多人反映,銀行外包員工並不是銀行的正式員工,工作很累不說,幹了很久也不能轉正,並且工資福利和正式的銀行員工比差的很遠,除了固定的月工資,什麼福利都沒有。
1銀行外包員工值得去嗎
銀行外包員工不屬於銀行的正式員工,屬於一種外包的性質,是被外包公司派遣到銀行去工作,並不屬於銀行的正式員工,不論是薪資待遇還是員工福利都不如正式的員工,除了固定的月工資,什麼福利都沒有。所以銀行外包人員不值得去。
2什麼是銀行外包員
銀行業務外包簡單來說就是銀行將部分業務外包給勞務派遣公司。銀行外包員工一般情況下幾乎是沒有轉正的可能性的。雖然外包人員和銀行工作人員工作地點、工作性質等大同小異;
但是外包公司的員工和銀行自己的員工從根本上來說,他們就不是在一個單位上班,除非外包公司和銀行有類似的合作機制,但也不是轉正的概念,相當於是首先離開外包公司,然後再銀行辦理入職,實際上相當於跳槽,操作起來也是有不小的難度的。
3銀行外包員能轉正嗎
銀行業務外包是業內普遍採用的用工模式,外包員工主要負責運營工作。銀行外包人員工薪資及福利都是是由派遣公司負責發放,銀行只會跟第三方公司簽訂相關協議,由於流動性大,能堅持到轉正的是極少數。銀行才是此類行為的最終受益方,因為外包的崗位往往是銀行流動性最大的崗位,銀行通過外包制大大的壓縮了員工的使用成本和離職成本。
銀行業務外包簡單來說就是銀行將部分業務外包給勞務派遣公司。銀行外包工作人員一般情況下幾乎是沒有轉正的可能性的。
不過銀行還是會象徵性提供幾個轉正名額,作為優秀人才的犒賞,這種四兩撥千斤的做法對銀行自身來說是十分高明的,這也是銀行對銀行招聘現象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你是外包人員的話,除非你很優秀,不然是很難轉正的,轉正的時間也是非固定的。
⑥ 從事銀行外包的IT人員,前景在哪
IT技術人員承接企業外包開發網路平台和軟體,確實是未來的趨勢,經濟變革的大時代很需要這樣的人才。問題是,當今經濟變革需要的是要素重組產業鏈結構,過去成功的商業模式現在不再有效,連企業自己都不確定自己的商業模式是什麼模樣。從企業管理角度,企業真正需要的是創新設計的商業模式框架指導下的技術架構解決方案,如果IT技術人員單憑自己的技術架構的搭建能力並不足夠,不能解決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設計涉及的問題。因此,如果IT技術人員圍繞企業外包開發業務創業,必須注入創新能力和創新商業模式設計內容,才能夠滿足企業變革的需求包括銷售、營銷、質量信用的創新。
⑦ 為什麼大部分銀行將it外包給別人
主要是技術和成本兩方面原因,
是自己沒有足夠的IT技術人員,或自己的人員沒有能力開發;
自己開發成本並不低,外包可能更合算。
⑧ 為什麼那麼多程序員熱衷於人才外包
很多程序員願意長期從事人才外包的主要原因:項目多、周期快,學習的東西自然多。
比如一個web項目做1-2個月,1年的項目已經算是大項目了,一般的基本都是2-3個月或是5-6個月。
一個項目從開始到結束,涉及前端、後台、資料庫, 有時候有更多機會接觸到框架的搭建等底層的設計。
所以愛學習的員工,成長很快,2年工作經驗的優秀開發人員,遠不止2年的工作經驗。
⑨ 為什麼大部分銀行選擇將IT外包給別人
其實我個人是覺得中國在軟體上的外包是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自己開發其實是一件非常重復造輪子的事情,需要重復養人,重復構建團隊,而且團隊這個東西不是你說養就養說拆就拆的,很難迅速變動。而你養團隊開發出來的東西持續更新的話最後能得到什麼嗎。能夠通過競爭做到行業前3水平嗎銀行的IT顯然沒有這種要求和覺悟。所謂外包就是用現成的模塊或者組件去套你的系統,可以理解成插件,如果插件能夠運轉完好,買一個插件,總比養一群人開發+維護要強得多吧。但是在軟體這個東西上,兩種東西不能外包,一種是系統核心組件,外包了相當於核心競爭力賣給別人了,另一種是需要快速迭代的東西,用外包是不合適的,所以,互聯網IT是非常非常不適合外包的,因為變化太快。然而銀行IT,真的是非常適合外包的一個地方,因為目前還是以傳統軟體開發周期為主,升級改動都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一個東西老舊也用個八年十年很正常,所以把一些部件外包出去,讓別的更專業的團隊維護就非常合適。中國外包的問題在於,現實比較殘酷,問題主要幾個:一個是人太便宜了,讓很多東西業務容易有擴張的感覺(其實常常是錯覺)。第二個問題是,整個軟體行業很亂,投機取巧的人實在太多,到處都是沒有誠信的沒有質量保證的,開始投標的時候各種虧本進來,要到錢之後開始變身大爺,導致現在甲方也不得不付出很多去監管督促乙方保證質量,雙方都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