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ubuntu終端命令的幾個重要初學者命令是哪些
回答:
打開終端:Ctrl+Alt+T
目錄與文件相關命令
pwd:用於顯示當前位置的絕對路徑。格式:pwd,默認用戶根目錄為/home/你的用戶名。
ls:用於顯示當前目錄下的文件,默認只顯示非隱藏文件。格式:ls。
cd:用於改變你的工作目錄。格式:cd 工作目錄(一般和ls一起用,tab鍵補齊),和cd /命令是進入根目錄;cd ..命令是進入上一層目錄;cd -命令是回到之前的目錄輸入。
cp:復制命令,格式:cp 文件1路徑 文件2路徑,和復制命令格式cp -r 目錄1路徑 目錄2路徑
rm:刪除命令,格式:rm 文件路徑,刪除目錄時使用 rm -r 目錄路徑
rmdir:刪除空目錄,非空目錄使用rm -r格式
mkdir:在當前目錄下創建新目錄,格式:mkdir 文件夾名
man:有關命令幫助,查找某個命令的詳細用法。格式:man 某個命令。ubuntu中文版man手冊配置方法:man默認是英文的,但ubuntu的源里也有中文版的。以下是配置方法。終端輸入sudo apt-get install manpages-zh,安裝後修改配置文件sudo gedit /etc/manpath.config,將所有的/usr/share/man替換為/usr/share/man/zh_CN,保存即可。
清屏等終端快捷鍵及常用命令
快捷鍵 功能
Tab 自動補全
Ctrl+a 游標移動到開始位置
Ctrl+e 游標移動到最末尾
Ctrl+k 刪除此處至末尾的所有內容
Ctrl+u 刪除此處至開始的所有內容
Ctrl+d 刪除當前字元
Ctrl+h 刪除當前字元前一個字元
Ctrl+w 刪除此處到左邊的單詞
Ctrl+y 粘貼由Ctrl+u, Ctrl+d, Ctrl+w刪除的單詞
Ctrl+l 相當於clear,即清屏
Ctrl+r 查找歷史命令
Ctrl+b 向回移動游標
Ctrl+f 向前移動游標
Ctrl+t 將游標位置的字元和前一個字元進行位置交換
Ctrl+& 恢復 ctrl+h 或者 ctrl+d 或者 ctrl+w 刪除的內容
Ctrl+S 暫停屏幕輸出
Ctrl+Q 繼續屏幕輸出
Ctrl+Left-Arrow 游標移動到上一個單詞的詞首
Ctrl+Right-Arrow 游標移動到下一個單詞的詞尾
Ctrl+p 向上顯示緩存命令
Ctrl+n 向下顯示緩存命令
Ctrl+d 關閉終端
Ctrl+xx 在EOL和當前游標位置移動
Ctrl+x@ 顯示可能hostname補全
Ctrl+c 終止進程/命令
Shift+上或下 終端上下滾動
Shift+PgUp/PgDn 終端上下翻頁滾動
Ctrl+Shift+n 新終端
alt+F2 輸入gnome-terminal打開終端
Shift+Ctrl+T 打開新的標簽頁
Shift+Ctrl+W 關閉標簽頁
Shift+Ctrl+C 復制
Shift+Ctrl+V 粘貼
Alt+數字 切換至對應的標簽頁
Shift+Ctrl+N 打開新的終端窗口
Shift+Ctrl+Q 管壁終端窗口
Shift+Ctrl+PgUp/PgDn 左移右移標簽頁
Ctrl+PgUp/PgDn 切換標簽頁
F1 打開幫助指南
F10 激活菜單欄
F11 全屏切換
Alt+F 打開 「文件」 菜單(file)
Alt+E 打開 「編輯」 菜單(edit)
Alt+V 打開 「查看」 菜單(view)
Alt+S 打開 「搜索」 菜單(search)
Alt+T 打開 「終端」 菜單(terminal)
Alt+H 打開 「幫助」 菜單(help)
# <ESC>+d從游標開始處刪除到行尾。Delete
#!!- 上一條命令
#!-n- 倒數第N條歷史命令
#!-n:p- 列印上一條命令(不執行)
#!?string?- 最新一條含有「string」的命令
#!-n:gs/str1/str2/- 將倒數第N條命令的str1替換為str2,並執行(若不加g,則僅替換第一個)
另外一些小技巧包括:在終端窗口命令提示符下,連續按兩次 Tab 鍵、或者連續按三次 Esc 鍵、或者按 Ctrl+I 組合鍵,將顯示所有的命令及工具名稱。Application 鍵即位置在鍵盤上右 Ctrl 鍵左邊的那個鍵,作用相當於單擊滑鼠右鍵。
軟體包管理命令
安裝軟體:apt-get install 軟體1 軟體2
卸載軟體:apt-get remove 軟體1 軟體2
卸載並清除配置:apt-get remove --purge 軟體名
更新軟體信息資料庫 apt-get update
進行系統升級 apt-get upgrade
搜索軟體包 apt-cache search softname1 softname2 softname3……
安裝deb軟體包 dpkg -i xxx.deb
刪除deb軟體包 dpkg -r xxx.deb
連同配置文件一起刪除 dpkg -r --purge xxx.deb
查看deb軟體包信息 dpkg -info xxx.deb
查看deb文件拷貝詳情 dpkg-Lxxx.deb
查看系統中已安裝deb軟體包信息 dpkg-l
重新配置deb軟體包 dpkg-reconfigure xxx
系統信息命令
df(顯示文件系統中還有多少剩餘空間): 這個命令顯示所有已掛載設備的空間使用量。使用df -h可能會更好,因為-h代表human-readable,即用兆位元組M和千兆位元組G來顯示設備空間使用量,而默認的是用千位元組K來表示的。
(顯示目錄中文件或目錄的具體大小): 這個命令能列出文件和目錄的具體使用情況,遠遠比df詳細。(以floppy文件夾為例)
free: 顯示內存使用情況,同樣默認是以千位元組K表示的,若要以兆位元組M表示,請加參數,即free -m。
uname -a(顯示所有的系統信息): 輸出系統所有信息,包括主機名,內核名字及版本,硬體信息等等。
lsb_release -a(顯示當前用的版本)
回到頂部
ROS相關
查看ROS版本號:現在終端中輸入:roscore,然後再打開一個終端輸入:rosparam list,再輸入:rosparam get /rosdistro即可得到ros的版本號
❷ 如何更新/替換ubuntu16.04內核
如何更新/替換ubuntu16.04內核
1.配置編譯工具
#apt-get install libncurses5-dev build-essential kernel-package
1
1
2.下載內核代碼
因為kernel.org的代碼和ubuntu內核的代碼並不完全一致,所以直接從kernel.org下載下來的代碼無法確保編譯後可以成功運行於老的ubuntu平台,所以應該使用ubuntu的最新的內核代碼
下載ubuntu最新的內核代碼
#sudo apt-cache search linux-source
1
1
結果如下
Linux-source - linux kernel source with Ubuntu patches
linux-source-4.4.0 - Linux kernel source for version 4.4.0 with Ubuntu patches
linux-source-4.8.0 - Linux kernel source for version 4.8.0 with Ubuntu patches
選擇比較新的4.8的版本
#sudo apt-get install linux-source-4.8.0
1
1
代碼會下載在/usr/src下,裡面內容如下:
drwxr-xr-x 27 root root 4096 4月 21 2016 linux-headers-4.4.0-21
drwxr-xr-x 7 root root 4096 4月 21 2016 linux-headers-4.4.0-21-generic
drwxr-xr-x 27 root root 4096 1月 22 21:35 linux-headers-4.4.0-59
drwxr-xr-x 7 root root 4096 1月 22 21:35 linux-headers-4.4.0-59-generic
drwxr-xr-x 4 root root 4096 1月 22 23:00 linux-source-4.8.0
lrwxrwxrwx 1 root root 45 12月 22 04:36 linux-source-4.8.0.tar.bz2 -> linux-source-4.8.0/linux-source-4.8.0.tar.bz2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編譯與替換
1.拷貝到其他工作目錄
2.在源代碼目錄執行
cp arch/x86/configs/x86_64_defconfig .config
1
1
3.編譯
make menuconfig
make
sudo make moules_install
sudo make install
sudo reboot
1
2
3
4
5
1
2
3
4
5
驗證
重啟後執行uanme -a 命令,查看內核版本,會發現內核版本已經從4.4.0-59變為4.8.11
意義
編譯/替換內核之後,可以獲得與當前內核版本相匹配的頭文件,方便進行驅動開發。另外可以獲得帶符號的vmlinux,可以方便的進行內核的調試與學習。
頂
2
❸ linux ubuntu 命令 哪位高手幫我看看啊
一、安裝
命令格式:
rpm -i ( or --install) options file1.rpm ... fileN.rpm
參數:
file1.rpm ... fileN.rpm 將要安裝的RPM包的文件名
詳細選項:
-h (or --hash) 安裝時輸出hash記號 (``#'')
--test 只對安裝進行測試,並不實際安裝。
--percent 以百分比的形式輸出安裝的進度。
--excludedocs 不安裝軟體包中的文檔文件
--includedocs 安裝文檔
--replacepkgs 強制重新安裝已經安裝的軟體包
--replacefiles 替換屬於其它軟體包的文件
--force 忽略軟體包及文件的沖突
--noscripts 不運行預安裝和後安裝腳本
--prefix <path> 將軟體包安裝到由 <path> 指定的路徑下
--ignorearch 不校驗軟體包的結構
--ignoreos 不檢查軟體包運行的操作系統
--nodeps 不檢查依賴性關系
--ftpproxy <host> 用 <host> 作為 FTP代理
--ftpport <port> 指定FTP的埠號為 <port>
通用選項
-v 顯示附加信息
-vv 顯示調試信息
--root <path> 讓RPM將<path>指定的路徑做為"根目錄",這樣預安裝程序和後安裝程序都會安裝到這個目錄下
--rcfile <rcfile> 設置rpmrc文件為 <rcfile>
--dbpath <path> 設置RPM 資料庫存所在的路徑為 <path>
二、刪除
命令格式:
rpm -e ( or --erase) options pkg1 ... pkgN
參數
pkg1 ... pkgN :要刪除的軟體包
詳細選項
--test 只執行刪除的測試
--noscripts 不運行預安裝和後安裝腳本程序
--nodeps 不檢查依賴性
通用選項
-vv 顯示調試信息
--root <path> 讓RPM將<path>指定的路徑做為"根目錄",這樣預安裝程序和後安裝程序都會安裝到這個目錄下
--rcfile <rcfile> 設置rpmrc文件為 <rcfile>
--dbpath <path> 設置RPM 資料庫存所在的路徑為 <path>
三、升級
命令格式
rpm -U ( or --upgrade) options file1.rpm ... fileN.rpm
參數
file1.rpm ... fileN.rpm 軟體包的名字
詳細選項
-h (or --hash) 安裝時輸出hash記號 (``#'')
--oldpackage 允許"升級"到一個老版本
--test 只進行升級測試
--excludedocs 不安裝軟體包中的文檔文件
--includedocs 安裝文檔
--replacepkgs 強制重新安裝已經安裝的軟體包
--replacefiles 替換屬於其它軟體包的文件
--force 忽略軟體包及文件的沖突
--percent 以百分比的形式輸出安裝的進度。
--noscripts 不運行預安裝和後安裝腳本
--prefix <path> 將軟體包安裝到由 <path> 指定的路徑下
--ignorearch 不校驗軟體包的結構
--ignoreos 不檢查軟體包運行的操作系統
--nodeps 不檢查依賴性關系
--ftpproxy <host> 用 <host> 作為 FTP代理
--ftpport <port> 指定FTP的埠號為 <port>
通用選項
-v 顯示附加信息
-vv 顯示調試信息
--root <path> 讓RPM將<path>指定的路徑做為"根目錄",這樣預安裝程序和後安裝程序都會安裝到這個目錄下
--rcfile <rcfile> 設置rpmrc文件為 <rcfile>
--dbpath <path> 設置RPM 資料庫存所在的路徑為 <path>
四、查詢
命令格式:
rpm -q ( or --query) options
參數:
pkg1 ... pkgN :查詢已安裝的軟體包
詳細選項
-p <file>(or ``-'') 查詢軟體包的文件
-f <file> 查詢<file>屬於哪個軟體包
-a 查詢所有安裝的軟體包
--whatprovides <x> 查詢提供了 <x>功能的軟體包
-g <group> 查詢屬於<group> 組的軟體包
--whatrequires <x> 查詢所有需要 <x> 功能的軟體包
信息選項
<null> 顯示軟體包的全部標識
-i 顯示軟體包的概要信息
-l 顯示軟體包中的文件列表
-c 顯示配置文件列表
-d 顯示文檔文件列表
-s 顯示軟體包中文件列表並顯示每個文件的狀態
--scripts 顯示安裝、卸載、校驗腳本
--queryformat (or --qf) 以用戶指定的方式顯示查詢信息
--mp 顯示每個文件的所有已校驗信息
--provides 顯示軟體包提供的功能
--requires (or -R) 顯示軟體包所需的功能
通用選項
-v 顯示附加信息
-vv 顯示調試信息
--root <path> 讓RPM將<path>指定的路徑做為"根目錄",這樣預安裝程序和後安裝程序都會安裝到這個目錄下
--rcfile <rcfile> 設置rpmrc文件為 <rcfile>
--dbpath <path> 設置RPM 資料庫存所在的路徑為 <path>
五、校驗已安裝的軟體包
命令格式:
rpm -V ( or --verify, or -y) options
參數
pkg1 ... pkgN 將要校驗的軟體包名
軟體包選項
-p <file> Verify against package file <file>
-f <file> 校驗<file>所屬的軟體包
-a Verify 校驗所有的軟體包
-g <group> 校驗所有屬於組 <group> 的軟體包
詳細選項
--noscripts 不運行校驗腳本
--nodeps 不校驗依賴性
--nofiles 不校驗文件屬性
通用選項
-v 顯示附加信息
-vv 顯示調試信息
--root <path> 讓RPM將<path>指定的路徑做為"根目錄",這樣預安裝程序和後安裝程序都會安裝到這個目錄下
--rcfile <rcfile> 設置rpmrc文件為 <rcfile>
--dbpath <path> 設置RPM 資料庫存所在的路徑為 <path>
六、校驗軟體包中的文件
語法:
rpm -K ( or --checksig) options file1.rpm ... fileN.rpm
參數:
file1.rpm ... fileN.rpm 軟體包的文件名
Checksig--詳細選項
--nopgp 不校驗PGP簽名
通用選項
-v 顯示附加信息
-vv 顯示調試信息
--rcfile <rcfile> 設置rpmrc文件為 <rcfile>
七、其它RPM選項
--rebuilddb 重建RPM資料庫
--initdb 創建一個新的RPM資料庫
--quiet 盡可能的減少輸出
--help 顯示幫助文件
--version 顯示RPM的當前版本
❹ ubuntu怎麼用命令行更改系統語言
1、首先,我們打開Ubuntu桌面左側工具欄中的」系統設置」
2、然後選中設置中的「Language Support」
3、這里的默認系統語言為English
4、我們找到漢語,向上拉,使漢語的位置替換English的位置。有的時候,不好拉,多拉幾次就好了
5、將漢語拉到頂部後,我們點擊「Apply System-Wide」,將漢語應用到整個系統。
6、在彈出來的對話框中,輸入你的root密碼之後,點擊「Authenticate」。等一會兒,待應用完成之後,我們重啟
7、在重啟之後,我們會看到,有一個詢問的對話框,問你是否將標准文件夾更新到當前語言,這里按照個人喜好而定」。我們這里也已經看到,系統語言已經由English修改為了漢語。至此,完成了系統語言的更換
❺ ubuntu中輸入命令想把$換成#怎麼弄
#是root用的,你想用可以直接在終端里輸入sudo -i然後輸入你現在用戶的密碼就可以。
如果想一直用就要先給root設置密碼sudo passwd root。
❻ 如何用命令更改ubuntu系統設置
打開終端,輸入 "sudo apt-get update",按回車鍵。
輸入管理員密碼,按回車鍵。
進入更新獲得最近的軟體包的列表(列表中包含一些包的信息,比如這個包是否更新過),直到出現「正在讀取軟體包列表……」為止。由於本人已經在截圖前運行過這代碼,所以顯示「忽略……」,
輸入 "sudo apt-get dist-upgrade",按回車鍵。(進入列新你系統和系統里安裝的軟體)
在出現「你希望繼續執行嘛?[Y/N]」,請輸入「Y」,進入自動更新Ubuntu系統及你安裝的軟體。直到完成為止
❼ ubuntu命令-ubuntu系統編程中,用終端怎麼大量查找重復的字元,找到之後替換,謝謝大家
string A --> string B
sed -i "s/A/B/g" filename
❽ ubuntu終端命令的幾個重要初學者命令
打開終端:Ctrl+Alt+T
目錄與文件相關命令
pwd:用於顯示當前位置的絕對路徑。格式:pwd,默認用戶根目錄為/home/你的用戶名。
ls:用於顯示當前目錄下的文件,默認只顯示非隱藏文件。格式:ls。
cd:用於改變你的工作目錄。格式:cd 工作目錄(一般和ls一起用,tab鍵補齊),和cd /命令是進入根目錄;cd ..命令是進入上一層目錄;cd -命令是回到之前的目錄輸入。
cp:復制命令,格式:cp 文件1路徑 文件2路徑,和復制命令格式cp -r 目錄1路徑 目錄2路徑
rm:刪除命令,格式:rm 文件路徑,刪除目錄時使用 rm -r 目錄路徑
rmdir:刪除空目錄,非空目錄使用rm -r格式
mkdir:在當前目錄下創建新目錄,格式:mkdir 文件夾名
man:有關命令幫助,查找某個命令的詳細用法。格式:man 某個命令。ubuntu中文版man手冊配置方法:man默認是英文的,但ubuntu的源里也有中文版的。以下是配置方法。終端輸入sudo apt-get install manpages-zh,安裝後修改配置文件sudo gedit /etc/manpath.config,將所有的/usr/share/man替換為/usr/share/man/zh_CN,保存即可。
清屏等終端快捷鍵及常用命令
快捷鍵 功能
Tab 自動補全
Ctrl+a 游標移動到開始位置
Ctrl+e 游標移動到最末尾
Ctrl+k 刪除此處至末尾的所有內容
Ctrl+u 刪除此處至開始的所有內容
Ctrl+d 刪除當前字元
Ctrl+h 刪除當前字元前一個字元
Ctrl+w 刪除此處到左邊的單詞
Ctrl+y 粘貼由Ctrl+u, Ctrl+d, Ctrl+w刪除的單詞
Ctrl+l 相當於clear,即清屏
Ctrl+r 查找歷史命令
Ctrl+b 向回移動游標
Ctrl+f 向前移動游標
Ctrl+t 將游標位置的字元和前一個字元進行位置交換
Ctrl+& 恢復 ctrl+h 或者 ctrl+d 或者 ctrl+w 刪除的內容
Ctrl+S 暫停屏幕輸出
Ctrl+Q 繼續屏幕輸出
Ctrl+Left-Arrow 游標移動到上一個單詞的詞首
Ctrl+Right-Arrow 游標移動到下一個單詞的詞尾
Ctrl+p 向上顯示緩存命令
Ctrl+n 向下顯示緩存命令
Ctrl+d 關閉終端
Ctrl+xx 在EOL和當前游標位置移動
Ctrl+x@ 顯示可能hostname補全
Ctrl+c 終止進程/命令
Shift+上或下 終端上下滾動
Shift+PgUp/PgDn 終端上下翻頁滾動
Ctrl+Shift+n 新終端
alt+F2 輸入gnome-terminal打開終端
Shift+Ctrl+T 打開新的標簽頁
Shift+Ctrl+W 關閉標簽頁
Shift+Ctrl+C 復制
Shift+Ctrl+V 粘貼
Alt+數字 切換至對應的標簽頁
Shift+Ctrl+N 打開新的終端窗口
Shift+Ctrl+Q 管壁終端窗口
Shift+Ctrl+PgUp/PgDn 左移右移標簽頁
Ctrl+PgUp/PgDn 切換標簽頁
F1 打開幫助指南
F10 激活菜單欄
F11 全屏切換
Alt+F 打開 「文件」 菜單(file)
Alt+E 打開 「編輯」 菜單(edit)
Alt+V 打開 「查看」 菜單(view)
Alt+S 打開 「搜索」 菜單(search)
Alt+T 打開 「終端」 菜單(terminal)
Alt+H 打開 「幫助」 菜單(help)
# <ESC>+d從游標開始處刪除到行尾。Delete
#!!- 上一條命令
#!-n- 倒數第N條歷史命令
#!-n:p- 列印上一條命令(不執行)
#!?string?- 最新一條含有「string」的命令
#!-n:gs/str1/str2/- 將倒數第N條命令的str1替換為str2,並執行(若不加g,則僅替換第一個)
另外一些小技巧包括:在終端窗口命令提示符下,連續按兩次 Tab 鍵、或者連續按三次 Esc 鍵、或者按 Ctrl+I 組合鍵,將顯示所有的命令及工具名稱。Application 鍵即位置在鍵盤上右 Ctrl 鍵左邊的那個鍵,作用相當於單擊滑鼠右鍵。
軟體包管理命令
安裝軟體:apt-get install 軟體1 軟體2
卸載軟體:apt-get remove 軟體1 軟體2
卸載並清除配置:apt-get remove --purge 軟體名
更新軟體信息資料庫 apt-get update
進行系統升級 apt-get upgrade
搜索軟體包 apt-cache search softname1 softname2 softname3……
安裝deb軟體包 dpkg -i xxx.deb
刪除deb軟體包 dpkg -r xxx.deb
連同配置文件一起刪除 dpkg -r --purge xxx.deb
查看deb軟體包信息 dpkg -info xxx.deb
查看deb文件拷貝詳情 dpkg-Lxxx.deb
查看系統中已安裝deb軟體包信息 dpkg-l
重新配置deb軟體包 dpkg-reconfigure xxx
系統信息命令
df(顯示文件系統中還有多少剩餘空間): 這個命令顯示所有已掛載設備的空間使用量。使用df -h可能會更好,因為-h代表human-readable,即用兆位元組M和千兆位元組G來顯示設備空間使用量,而默認的是用千位元組K來表示的。
(顯示目錄中文件或目錄的具體大小): 這個命令能列出文件和目錄的具體使用情況,遠遠比df詳細。(以floppy文件夾為例)
free: 顯示內存使用情況,同樣默認是以千位元組K表示的,若要以兆位元組M表示,請加參數,即free -m。
uname -a(顯示所有的系統信息): 輸出系統所有信息,包括主機名,內核名字及版本,硬體信息等等。
lsb_release -a(顯示當前用的版本)
回到頂部
ROS相關
查看ROS版本號:現在終端中輸入:roscore,然後再打開一個終端輸入:rosparam list,再輸入:rosparam get /rosdistro即可得到ros的版本號
❾ chkconfig在ubuntu里用什麼命令替代
安裝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chkconfig
(可以用sysv-rc-conf代替)
關於chkconfig命令的使用點擊這里
在ubuntu下使用應該會出現這樣的錯誤:
/sbin/insserv: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據說這是Ubuntu的小bug
解決辦法:sudo ln -s /usr/lib/insserv/insserv /sbin/insserv
❿ chkconfig在ubuntu里用什麼命令替代
用sysv-rc-conf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