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開始的地方 gg
打開並定位第10行 vi +10 filename.txt
往下翻頁 ctrl+d
簡易教學 vimtutor
❷ vi的常用命令
vi的基本操作
a) 進入vi
在系統提示符號輸入vi及文件名稱後,就進入vi全屏幕編輯畫面:
$ vi myfile
不過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就是您進入vi之後,是處於「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您要切換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夠輸入文字。初次使用vi的人都會想先用上下左右鍵移動游標,結果電腦一直嗶嗶叫,把自己氣個半死,所以進入vi後,先不要亂動,轉換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再說吧!
b) 切換至插入模式(Insert mode)編輯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進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這時候你就可以開始輸入文字了。
c) Insert 的切換
您目前處於「插入模式(Insert mode)」,您就只能一直輸入文字,如果您發現輸錯了字!想用游標鍵往回移動,將該字刪除,就要先按一下「ESC」鍵轉到「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再刪除文字。
d) 退出vi及保存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冒號鍵進入「Last line mode」,例如:
: w filename (輸入 「w filename」將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保存)
: wq (輸入「wq」,存檔並退出vi)
: q! (輸入q!, 不存檔強制退出vi)
3、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功能鍵
1). 插入模式
按「i」切換進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按「i」進入插入模式後是從游標當前位置開始輸入文件;
按「a」進入插入模式後,是從目前游標所在位置的下一個位置開始輸入文字;
按「o」進入插入模式後,是插入新的一行,從行首開始輸入文字。
2). 從插入模式切換為命令行模式
按「ESC」鍵。
3). 移動游標
vi可以直接用鍵盤上的游標來上下左右移動,但正規的vi是用小寫英文字母「h」、「j」、「k」、「l」,分別控制游標左、下、上、右移一格。
按「ctrl」+「b」:屏幕往「後」移動一頁。
按「ctrl」+「f」:屏幕往「前」移動一頁。
按「ctrl」+「u」:屏幕往「後」移動半頁。
按「ctrl」+「d」:屏幕往「前」移動半頁。
按數字「0」:移到文章的開頭。
按「G」:移動到文章的最後。
按「$」:移動到游標所在行的「行尾」。
按「^」:移動到游標所在行的「行首」
按「w」:游標跳到下個字的開頭
按「e」:游標跳到下個字的字尾
按「b」:游標回到上個字的開頭
按「#l」:游標移到該行的第#個位置,如:5l,56l。
4). 刪除文字
「x」:每按一次,刪除游標所在位置的「後面」一個字元。
「#x」:例如,「6x」表示刪除游標所在位置的「後面」6個字元。
「X」:大寫的X,每按一次,刪除游標所在位置的「前面」一個字元。
「#X」:例如,「20X」表示刪除游標所在位置的「前面」20個字元。
「dd」:刪除游標所在行。
「#dd」:從游標所在行開始刪除#行
5). 復制
「yw」:將游標所在之處到字尾的字元復制到緩沖區中。
「#yw」:復制#個字到緩沖區
「yy」:復制游標所在行到緩沖區。
「#yy」:例如,「6yy」表示拷貝從游標所在的該行「往下數」6行文字。
「p」:將緩沖區內的字元貼到游標所在位置。注意:所有與「y」有關的復制命令都必須與「p」配合才能完成復制與粘貼功能。
6). 替換
「r」:替換游標所在處的字元。
「R」:替換游標所到之處的字元,直到按下「ESC」鍵為止。
7). 回復上一次操作
「u」:如果您誤執行一個命令,可以馬上按下「u」,回到上一個操作。按多次「u」可以執行多次回復。
8). 更改
「cw」:更改游標所在處的字到字尾處
「c#w」:例如,「c3w」表示更改3個字
9). 跳至指定的行
「ctrl」+「g」列出遊標所在行的行號。
「#G」:例如,「15G」,表示移動游標至文章的第15行行首。
4、Last line mode下命令簡介
在使用「last line mode」之前,請記住先按「ESC」鍵確定您已經處於「command mode」下後,再按「:」冒號即可進入「last line mode」。
A) 列出行號
「set nu」:輸入「set nu」後,會在文件中的每一行前面列出行號。
B) 跳到文件中的某一行
「#」:「#」號表示一個數字,在冒號後輸入一個數字,再按回車鍵就會跳到該行了,如輸入數字15,再回車,就會跳到文章的第15行。
C) 查找字元
「/關鍵字」:先按「/」鍵,再輸入您想尋找的字元,如果第一次找的關鍵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一直按「n」會往後尋找到您要的關鍵字為止。
「?關鍵字」:先按「?」鍵,再輸入您想尋找的字元,如果第一次找的關鍵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一直按「n」會往前尋找到您要的關鍵字為止。
D) 保存文件
「w」:在冒號輸入字母「w」就可以將文件保存起來。
E) 離開vi
「q」:按「q」就是退出,如果無法離開vi,可以在「q」後跟一個「!」強制離開vi。
「qw」:一般建議離開時,搭配「w」一起使用,這樣在退出的時候還可以保存文件。
5、vi命令列表
1、下表列出命令模式下的一些鍵的功能:
h
左移游標一個字元
l
右移游標一個字元
k
游標上移一行
j
游標下移一行
^
游標移動至行首
0
數字「0」,游標移至文章的開頭
G
游標移至文章的最後
$
游標移動至行尾
Ctrl+f
向前翻屏
Ctrl+b
向後翻屏
Ctrl+d
向前翻半屏
Ctrl+u
向後翻半屏
i
在游標位置前插入字元
a
在游標所在位置的後一個字元開始增加
o
插入新的一行,從行首開始輸入
ESC
從輸入狀態退至命令狀態
x
刪除游標後面的字元
#x
刪除游標後的#個字元
X
(大寫X),刪除游標前面的字元
#X
刪除游標前面的#個字元
dd
刪除游標所在的行
#dd
刪除從游標所在行數的#行
yw
復制游標所在位置的一個字
#yw
復制游標所在位置的#個字
yy
復制游標所在位置的一行
#yy
復制從游標所在行數的#行
p
粘貼
u
取消操作
cw
更改游標所在位置的一個字
#cw
更改游標所在位置的#個字
2、下表列出行命令模式下的一些指令
w filename
儲存正在編輯的文件為filename
wq filename
儲存正在編輯的文件為filename,並退出vi
q!
放棄所有修改,退出vi
set nu
顯示行號
/或?
查找,在/後輸入要查找的內容
n
與/或?一起使用,如果查找的內容不是想要找的關鍵字,按n或向後(與/聯用)或向前(與?聯用)繼續查找,直到找到為止。
對於第一次用vi,有幾點注意要提醒一下:
1、用vi打開文件後,是處於「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您要切換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夠輸入文字。切換方法: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進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這時候你就可以開始輸入文字了。
2、編輯好後,需從插入模式切換為命令行模式才能對文件進行保存,切換方法:按「ESC」鍵。
3、保存並退出文件:在命令模式下輸入:wq即可!(別忘了wq前面的:)
❸ Linux命令行翻頁
1、連接上相應的linux主機,進入到等待輸入shell指令的linux命令行狀態下。
❹ linux vi編輯器中,如何通過快捷鍵上下翻頁
需求說明:
之前在vi的時候,如果想看下一頁,就直接按住 ↓ 這個箭頭一直翻,現在覺得有些麻煩,
就找了下上,下翻頁的快捷方式.在此記錄下.
記錄:
1.向下翻頁快捷鍵(下一頁):Ctrl + f
2.向上翻頁快捷鍵(上一頁):Ctrl + b
❺ vim翻頁(滾屏)時,如何保持游標在屏幕中的位置固定不變
還沒想到更簡單的方法,現在只能靠寫個函數來實現。
因為除了 jk 之類的命令,通常上下移動都不能保持列。(c-d c-u 這樣的命令可以保持行)
所以比如還想用 c-f 向下挪,可以利用類似這樣的技巧:
nnoremap<silent><C-F>:callScrollDown()<CR>
function!ScrollDown()
letwh=winheight(0)-2
letwl=winline()-1
ifwl>=1
exe"normal!".wl."k"
endif
exe"normal!".wh."jzt"
ifwl>=1
exe"normal!".wl."j"
endif
endfunction
原理是:
先求一下一屏有多高,和當前在第幾行。
然後先用k向上挪到第一行。再向下挪一屏,再把當前行繪制到當前屏第一行。(相當於挪一屏)
再用j向下挪原來那麼多行。(相當於恢復游標位置)
放到 vimrc 里就可以用了。向上挪改下函數中的 j k 就行了。
簡單寫的,可能會有 bug。
另外原來的 c-f 是能接受計數的,比如 3<c-f> 是翻3屏,現在要還想實現類似的功能,函數還需要寫得再復雜一些。
❻ vim怎麼翻頁
在命令模式下按Ctrl和f往下翻 Ctrl和b是往上翻
❼ linux命令vi文本編輯器的使用方法
如果你想編輯某個文檔 可以直接編輯的如你有文檔AA 可以用vi AA 【注意:必須在AA所在的目錄下】 如果沒有文檔而且你又想編輯就可以直接編輯vi aa【名字你可以隨便命名】 也可以先建立一個文檔touch aa 然後再編輯vi aa 編輯器有三種模式 1 命令行模式 2 末行模式 3 輸入模式 按Esc 就可以進入命令行模式也是系統默認模式 輸入模式可以按 o i a 都可以進入 退出可以進入末行和命令行模式 末行模式可以按ctrl+;它的主要功能是退出編輯器 也可以保存退出文檔 q! 【強制退出不保存】 q【退出不保存】 wq【退出並保存後面也可以加個!】 在輸入模式和命令行模式命令很多 如果你想具體知道哪些你可以在和我說 如復制(yy)粘貼(p) 刪除(d)等等。有本書《Linux就該這么學》,簡單到復雜的命令應有盡有,沒事多看看就學會了。
❽ secureCrt怎麼使用vim的翻頁快捷鍵
命令模式下:
向上翻頁:Ctrl + f 或者PageUp鍵
向下翻頁 : Ctrl + b 或者PageDown鍵
❾ 用vi命令打開文件時,如何直接跳到最後一行
用vi命令打開文件直接跳到最後一行的方法如下:
:$ 跳到文件最後一行
:0或:1 跳到文件第一行
或 另外一組命令:
gg 跳到文件第一行
Shift + g 跳到文件最後一行
常用的操作:
查看當前目錄:pwd 修改密碼:passwd 更換模式:csh,bash
遠程登陸:telnet 伺服器ip 回到上級目錄:cd ..
查看該目錄下的文件夾:ls 打開文件:vi /文件夾/文件
文件顯示的格式:root:x:0:root„:/root;/bin/bash 用戶名,加密,序號,組,默認路徑 退出:esc shift+: q! quit exit 清空:clear
顯示當前目錄所有文件:ls –a
顯示當前目錄所有文件和詳細信息:ls –al 新建文件:vi 文件名
文件的許可權:chmod g –(+)r w x u g o s
新建文件(不能編輯)更新文件的訪問時間,如果存在文件,更新,不存在,建立:touch 文件名 創建目錄:mkdir 目錄名/目錄名
創建多個目錄:mkdir 目錄名 目錄名„..
在主目錄創建下目錄:mkdir ~/目錄名 創建多級目錄:mkdir –p 目錄名/目錄名 在覆蓋文件前做個提示:cp –I 文件和文件內容間的拷貝:cp 復制目錄:cp –r 目錄 目錄 復制文件:cp 文件 文件
移動文件:mv 要移動的文件 要移動到的目錄 移動目錄:mv -fi要移動的目錄 要移動到的目錄 修改文件或目錄的名字:mv 文件 名字 刪除文件:rm rm –I提示
刪除目錄中的所有內容包括目錄:rm –r 要刪除的文件夾
連接:軟連接:相當於創建快捷方式,作用:修改linux內核會用到他 in 硬連接:如果刪除源文件,被連接的文件內容還存在 幫助:man 命令
進入vi的命令 :
vi filename :打開或新建文件,並將游標置於第一行首 vi +n filename :打開文件,並將游標置於第n行首 vi + filename :打開文件,並將游標置於最後一行首
vi +/pattern filename:打開文件,並將游標置於第一個與pattern匹配的串處 vi -r filename :在上次正用vi編輯時發生系統崩潰,恢復filename vi filename....filename :打開多個文件,依次進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