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組網維護中最常用的那些命令
這個一般是商業的秘密很難在這找到答案的。
Ⅱ 綜合組網實驗
ping就是檢查、測試的意思。
就是叫你檢查、測試組網後是否和路由器、主機是否連通成功。
你可以在開始—運行里直接運行PING命令,或運行CMD後再運行PING命令。
例如:路由器IP為192.168.1.1。那麼運行PING命令就應該輸入:PING(空格)192.168.1.1,然後回車就可以看到返回的信息了,就知道是否與路由器之間的網路連接通暢與否。
Ⅲ 簡單組網試驗組網圖的答案(使用批ping命令檢查網路的連通情況)
測試網路的常用命令式ping 如ping 192.168.1.1 在命令行下輸入 ping下192.168.1.1是否通暢
Ⅳ 思科3550三層交換機組網方案和配置命令!
創建VLAN
conf t
vlan 100
exit
vlan 200
exit
vlan 300
exit
開啟SVI介面
int vlan 100
ip add 192.168.0.1 255.255.255.0
no shut
int vlan 200
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no shut
int vlan 300
ip add 192.168.2.1 255.255.255.0
no shut
劃分埠
int fa0/0
switch mode access
switch access vlan 100
int fa0/1
switch mode access
switch access vlan 200
int fa0/2
switch mode access
switch access vlan 300
配置連接路由器埠(假設路由器LAN口為192.168.100.1)
int fa0/24 (連接路由器介面)
ip add 192.168.100.254 255.255.255.0
no shut
exit
開啟三層路由
ip routing
默認路由指向路由器
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00.1
路由器上還需配置三條路由,不知道你的TL路由器怎麼配置
就是把192.168.0.0/24 192.168.1.0/24 192.168.2.0/24三個網段的路由回指路由器
如有需要開得開啟DHCP服務,免得手工配置IP
ip dhcp pool 01
network 192.168.0.0 255.255.255.0
default-router 192.168.0.1
dns-server 8.8.8.8 9.9.9.9 #DNS要根據你的實際DNS配置,可在路由器WAN口上查看
exit
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0.1 #排除網關地址
ip dhcp pool 02
network 192.168.1.0 255.255.255.0
default-router 192.168.1.1
dns-server 8.8.8.8 9.9.9.9 #DNS要根據你的實際DNS配置,可在路由器WAN口上查看
exit
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1.1 #排除網關地址
ip dhcp pool 02
network 192.168.2.0 255.255.255.0
default-router 192.168.2.1
dns-server 8.8.8.8 9.9.9.9 #DNS要根據你的實際DNS配置,可在路由器WAN口上查看
exit
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2.1 #排除網關地址
Ⅳ 博物館設計規范要求
關於博物館的更具體的規范可以在《建築設計資料集4》里找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T16571-1996
文物系統博物館安全防範工程設計規范
國家技術監督局1996-10-23批准1997-05-01實施
1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文物系統博物館安全防範工程的設計要求,是設計文物系統博物館安全防範工程的技術依據。
本標准適用於文物系統博物館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商店、考古研究所和其他收集文物標本的場所。工藝美術、檔案館。等可參照使用。
2引用標准
下列標准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准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准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准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0408.1-1989入侵探測器通用技術條件
GB12663-1990防盜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
GA25-1992防盜安全門
GA27-1992文物系統博物館風險等級和安全防護級別的規定
3定義
本標准採用下列定義
3.1一級防護目標class one Protection object
確定為一級風險的文物和部位為一級防護目標,用F1表示。
3.2二級防護目標class two protection object
確定為二級風險的文物和部位為二級防護目標,用F2表示。
3.3三級防護目標c1ass three protection obJect
確定為三級風險的文物和部位為三級防護目標,用F3表示。
3.4監視區survei Hance area
室外周界報警或周界柵欄所組成的警戒線與防護區邊界之間所覆蓋的區域。
3.5防護區tection area
允許公眾出入的防護目標所在地域。
3.6禁區
貯存、保管防護目標的庫房、保險櫃、修復室和其他不允許公眾出入的區域。
3.7縱深防護體系
設有監視區、防護區和禁區的防護體系。
4現場勘察
4.1勘察內容
現場勘察是進行工程技術設計的基礎,勘察內容與要求如下:
a)按照GA27第3章的有關條款,根據用戶對房屋的使用安排和藏品情況,確定一級防護目標、二級防護目標和三級防護目標的具體區域和位置;
b)在防護區域內,一般以房屋建築的分隔作為分防護區域的邊界。分防護區域內含有幾種不同級別的防護目標時,應按照GA27第3章的有關規定,確定其風險等級和防護級別,也可在分防護區域內,針對不同級別的防護目標設立不同級別的防護段;
c)勘察確定禁區的邊界,庫房內部要按照防護要求,勘察實體防護屏障安裝位置;
d)勘察確定文物保護單位監視區邊界,測量周界長度,確定周界大門的位置和數量,記錄四周交通和房屋狀態,根據實際地形、地物提出周界警戒線的基本防護形式,以作為周界報警設、計的依據之一。
e)勘察確定防護區域的邊界,防護區域的邊界應與室外警戒周界保持一定距離,所有分防護區域都應劃在防護區域邊界內。防護邊界需要設置周界報警或周界實體屏障時,要對設置置進行實地勘察,作為周界報警或周界屏障的設計依據;
f)勘察確定監視區、防護區、禁區的所有出入口的位置、門洞尺寸、用途、數量、重要程度並要進行記錄,以此作為選擇:出入口控制方式的基本依據;
g)勘察防護區域內的所有窗戶,包括天窗,並標注其外形尺寸,作為防盜窗柵的設計依據;
h)勘察確定攝像機的安裝位置,要進行現場模擬試驗;一天的光照度變化和夜間可能提供的光照度情況要進行記錄,監視范圍和圖像質量應符合9.3.6條要求,方可作為預定安裝位置;
2)對防護目標部位,應測量其附近產生的有規律性的電磁波輻射強度,對無線電干擾強度高的區域要進行記錄,以作為系統抗干擾設計時的參考;
j)調查一年中室外最高溫度、濕度、風、雨、霧、雷電和最低溫度變化情況及持續時間(以當地氣象資料為准),以作為室外入侵探測監視系統設計時的依據之一
k)各種探測裝置的安裝位置,要進行實地勘測,進行現場模擬試驗,符合探測范圍要求,方可作為預定安裝位置,對安裝高度、出線口的基本位置應標記在平面圖上
i)勘察確定通風管道、暖氣裝置及其他熱源的分布情況。
4.2勘察記錄
4.2.1勘察後,要按比例繪制以下工程圖表(圖上標明有關尺寸):
a)周界監視區域、防護區域和禁區劃分平面圖
b)出入口、窗的位置行下通道的走向平面圖。
c)攝像機、探測器、報警照明燈等各種器材的擬安裝位置平面圖
d)管線走向、出線口平面圖。
e)中心控制室平面布置圖以及控制室管線進出位置圖。
f)防護區域內展櫃位置或陳列位置平面布置圖。
g)光照度變化、電磁波輻射強度數據表。
h)總體平面圖。
4.2.2勘察後應填寫表1
4.2.3勘察記錄應作為正式技術文件存檔,並有甲、乙方技術負責人簽字。
5工程設計原則
5.1防護體系
文物安全防範工程應優先選擇縱深防護體系,由於外界環境條件和資金限制不能採用縱深防護措施時,F1應為局部縱深防護體系。
5.2防範功能
文物安全防範系統工程應具備防入侵、防盜竊、防搶劫功能,其防範能力應與設計任務書的約定相一致。
5.3傳輸
傳輸系統一般宜自敷專線傳輸報警信息,並配以必要的有線、無線轉接裝置,形成以有線傳輸為主,無線傳輸為輔的報警傳輸系統。
5.4冗餘性
系統設計要有用戶認可的冗餘性,以利於系統擴展時對功能和容量的要求,區域探測技術應不少於2~3種。
5.5盲區要求
在防護區域內,入侵探測器盲區邊緣與防護目標間的距離不得小於5m。
5.6燈光照度
監視區應設置周界裝置,警戒線需要燈光照明時,兩燈之間距地面高度1m處的最低燈光照度,應在20~401x范圍內。
5.7禁區
禁區—般沒置出入口控制裝置,中心控制室一般設在禁區內。
5.8抗雷電
室外探測、傳輸系統應考慮有適應當地具體條件的抗雷電干擾措施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正常工作的能力。
5.9布線
5.9.1系統布線時,一般應採用金屬管、硬質塑料管或塑料線槽進行保護。
5.9.2導線敷設後,應認證對線,並加上識別標記,每個迴路導線對地絕緣電阻值不小於20MΩ。
5.9.3塑料導管和線纜均應阻燃。
5.10接地
系統應有良好的接地,中心控制室設專用接地干線,與防雷地線的距離不小於5m。專用接地干線應使用銅芯絕緣電線或電,接地電阻小於或等於4Ω。
5.11安全性
工程選用的器材應符合GBl0408.1中5.8和GBl2663中6.8要求。
5.12防護措施
以下所列的各種方式,均可視為一種安全防範措施,也可看作是一道防線。
周界報警柵欄;
玻璃破碎報警裝置組成的窗警戒系統;
封閉的房間內安裝次聲波或超聲波探測系統;
通道安裝的壓力探測系統;
對目標進行監控的電視監控系統;
視頻報警系統;
控制空間某一區域的入侵移動探測系統;
埋人式地音探測系統;
埋入式泄漏電纜探測系統;
室內報警照相聯動系統;
固定或移動式緊急報警系統;
自動撥號電話傳輸報警系統;
防彈、防盜玻璃展櫃;
組合式文物保險櫃、防盜保險櫃;
防盜安全門、柵窗;
隔離水泥磚牆;
可移動實體防護屏障;
強光照明系統;
警戒器械;
哨兵、警衛;
其他措施。
6一級風險安全防範工程設計規范
6.1一級風險大型工程
確定為一級風險且工程投資規模在100萬元以上的防範工程,其設計規范如下:
a)組成以微型計算機為核心的報警系統和電視監控系統,控制室設在禁區內;
b)建立以有線傳輸為主,無線傳輸為輔的報警信息傳輸系統,控制中心、與所有通道出人口、展廳建立有線對講系統;
c)具有三種以上不同探測技術組成的交叉入侵探測系統;
d)具有電視圖像復核為主,現場聲音復核為輔的報警信息復核系統;
e)設有出入口控制系統;
f)具有周界報警系統;
g)設置實體屏障保護裝置;
h)用戶終端和上一級報警接收中心,可實施雙向通信,並有現場處警指揮系統;
i)一級文物展櫃應處於24小時設防狀態;
j)庫房配置組裝式文物保險庫或防盜保險櫃;
k)設置不間斷電源。
6.2一級風險中型工程
確定為一級風險且工程投資規模在30萬元以上的安全防範其設計規范如下:
a)建立由微型計算機為核心的報警控制中『L\,中心控制室或防護區域內;
b)建立以專用傳輸線或公共電話網組成的有線傳輸系統,控制中心與所有通道出入口建立有線對講系統;
c)三種以上不同探測技術組成的交叉入侵探測系統。
d)以聲音為主電視為輔點信息復核系統;
e)重點位置設有出入口控制裝置,設置監控攝像機;
f)設置室內周界報警;
g)一級文物設置實體保護裝置,一級文物展櫃應安裝報警裝置;
h)與上一級報警指揮中心有雙向通信、配置無線通信基地台和持通信機;
i)庫房配置組裝式文物保險庫或防盜保險櫃;
j)設置不間斷電源。
6.3—級風險小型工程
定為一級風險且工程投資規模在30萬元以下的安全防範其設計規范如下:
a)報警值班室設有微處理器為核心的多路報警控制器,報警值班室設在防護區域內;
b)建立與聲音探測器相復核的人侵探測系統,探測技術不少於三種;
c)設置實體防護裝置,一級文物展櫃應有報警裝置;
d)重點目標實施電視監控;
e)與上一級報警中心實施雙向通信;
f)具有自動切換備用電源;
g)文物修復室、庫房設出入口控制裝置。
7二級風險安全防範工程設計規范
7.1二級風險大型工程
確定為二級風險且工程投資規模在100萬元以上的安全防範工程,其設計規范如下:
a)組成以微型計算機為核心的報警系統和電視監控系統,中心控制室設在禁區或防護區內;
b)建立以有線傳輸為主,無線傳輸為輔的報警信息傳輸系統;
c)重要通道實施電視監控,重點防範區域實施聲音復核;
d)設置室外或室內周界報警系統;
e)三種不同探測技術組成人侵探測系統;
f)一級文物設置專用實體保護裝置,一級文物展櫃應安裝報警裝置;
g)與上一級報警中心實施雙向通信,配置無線通信基地台和手持通信機,控制中心與各通道、出入口建立有線對講系統;
h)庫房配置組裝式文物保險庫或防盜保險櫃;
i)設置不間斷電源。
7.2二級風險中型工程
確定為二級風險且工程投資規模在30萬元以上的安全防範工程,其設計規范如下:
a)組成由微型計算機為核心的報警控制中心,中心控制室設在防護區域內;
b)三種不同探測技術組成人侵探測系統;
c)重要通道和重點防範區域建立聲音復核為主、電視圖像復核為輔的報警信息復核系統;
d)一級文物設置專用實體保護裝置,一級文物展櫃應安裝報警裝置;
e)與上一級報警中心有雙向通信,配置無線基地台和手持通信機,控制中心與各通道、出入口、展廳建立有線對講系統;
f)庫房配置防盜保險櫃。
g)設置不間斷電源。
7.3二級風險小型工程
確定為二級風險且工程投資規模在30萬元以下的安全防範工程,其設計規范如下:
a)配置微處理器為核心的報警控制器,值班室設在防護區域內;
b)文物保護單位內存放一級文物的區域,要按照一級風險小型工程設計規范處理;
c)把出入通道作為入侵探測和監控的重點區域;
d)有與上一級報警中心電話通訊聯絡設備;
e)建立具有聲音復核的入侵探測系統,探測技術不少於三種;
f)配有可自動切換的備用電源;
g)設置現場警號報警裝置和警燈報警裝置。
8三級風險安全防範工程設計規范
8.1三級風險大型工程
確定為三級風險且工程投資規模在100萬元以上的安全防範工程,其設計規范如下:
a)建立以微型計算機為核心的報警控制中心,中心控制室設在禁區或防護區域內;
b)建立有線傳輸為主,無線傳輸為輔的報警傳輸系統。控制中心與所有通道、出入口、各展廳,建立有線對講系統;
c)重點目標、重要通道實施電視監控;
d)室內設置周界報警;
e)建立聲音復核的入侵探測系統,探測技術不少於兩種:
f)三級文物均有通用實體防護裝置,一級文物設有專用實體防護裝置,一級文物展櫃配置報警裝置;
g)與上級報警中心實施雙向通信,有處警指揮措施;
h)庫房應配置防盜保險櫃;
配置不間斷電源。
8.2三級風險中型工程
確定為三級風險且工程投資規模在30萬元以上的安全防範工程,其設計規范如下:
a)建立以微型計算機為核心的報警控制中心,中心控制室設在防護區域內;
b)建立有線傳輸為主的傳輸系統,控制中心與各主要通道、出人口、各展廳建立有線對講系統;
c)重要通道實施電視監控;
d)建立有聲音復核的入侵探測系統,探測技術不少於兩種;
e)一級文物設有專用實體防護裝置,其展櫃配置報警裝置;
f)與上級報警中心實施雙向通信;
g)配置不間斷電源。
8.3三級風險小型工程
確定為三級風險且工程投資規模在30萬元以下的安全防範工程,其設計規范如下:
a)具有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報警控制器,報警值班室設在非營業、。非參觀區內;
b)建立專用線為主的報警傳輸網路;
c)設置本地發聲、發光的警號和警燈報警系統;
d)必須安裝高安全級別的防盜安全門和防盜窗;
e)文物店房、修復室的一級文物應存放在保險櫃內;
f)探測技術不少於兩種的入侵探測系統;
8)與上級報警中心有電話通訊。
9工程設計技術
9.1報警控制中心
9.1.1一、二級風險大型工程的中心控制室應是一個專用房間,宜設置兩道防盜安全門,兩門之間的通道距離不小於3m,中心控制室的宙戶要安裝採用防彈材料製作的防盜宙,防盜安全門上要安裝出入控制身份識別裝置,通道安裝攝像機。中心控制室設有衛生間和專用空調設備。
9.1.2一、二級風險中型工程和三級風險大型工程的中心控制室應是一個專用房間,安裝防盜安全門、防盜窗和防盜鎖,出入口設置報警裝置和自動照明裝置。
9.1.3一、二級風險小型工程和三級風險中、小型工程的中心控制室可設在值班室內,要安裝防盜安全門、防盜宙和防盜鎖,出人口處設置報警裝置。
9.2中心接收設備功能
9.2.1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功能;
a)中心接收機應能自動接收用戶終端設備發來的所有信息,並能實時傳送給留情管理計算機;
d)中心接收機、計算機屏幕上可實時顯示用戶報警信息,並發出聲、光報警;
c)警情管理計算機應有足夠的容量和相關資料庫,用以貯存系統正常運行所需的所有用戶資料及警情處理預案;
d)留情管理計算機通過中心接收機能對用戶狀態進行巡檢和定時檢測,能對用戶終端設備進行監控編程;
e)中心接收機應有多個數據輸入、輸出介面;
f)中心接收機設備具有對現場進行聲音復核和處警通信功能,具有有線、無線通信轉接功能;
g)接人公共電話線路的中心設備應滿足郵電部入網要求;
h)用戶報警信息資料包括:用戶代碼、地址、姓名、電話、單位名稱、日期和時間、警情類別;
5)系統軟體應漢化處理,有較強的容錯能力,有在線幫助功能。
9.2.2報警控制器
a)應符合GBl2663中5.2章的有關性能要求;
b)報警控制器有可編程功能;
c)設有用戶密碼,可對用戶密碼進行編程;
d)電話報警器應滿足郵電部入網技術要求。
9.3電視監控
9.3.1室外周界警戒線設置的電視監控系統,應對沿警戒線5m寬的警戒范圍實現無盲區監控,一般情況下攝像機採用定焦距、定方向的固定安裝方式,選用自動光圈鏡頭並配置室外防護罩。大范圍監控區域宜選用帶有轉動雲台和變焦鏡頭的攝像機。
9.3.2室外周界警戒區域的電視圖像顯示系統應能同時顯示全部周界走向5m寬警戒范圍的現場情況,或設置由入侵探測器啟動攝像機的電視監控手段,對多路報警圖像信號具有實時傳輸、切換顯示功能。
9.3.3監視攝像機傳輸到中心控制室的圖像信號應24小時不間斷錄像或對現場報警圖像監視信號進行實時錄像。
9.3.4視頻報警系統應具有畫面定格、任意設定視頻警戒區域和印象功能。
9.3.5在夜間,防護目標平均光照度應在10—401x范圍內,攝像機靈敏度應能適應防護目標光照度的變化。
圖像等級圖像質量損傷主觀評價
5不覺察
4可覺察但並不令人討厭
3有明顯覺察令人感到討厭
2較嚴重令人相當討厭
1較嚴重不能觀看
9.5.2室外周界報警系統在入侵報警發生時,信號顯示應滿足下列之一的要求:
a)計算機屏幕上顯示全部周界模擬地形圖,並以聲光顯示報警具體地理位置,具體位置可進行局部地形放大,直到滿足用戶要求的程度;
b)通過控制裝置在模擬地圖板上以聲、光信號顯示周界報警的具體位置;
c)在控制設備上以聲、光顯示周界報警的方向和位置。
9.5.3應給出室外周界報警裝置及系統適應室外工作環境的具體指標(其內容包括對風、雨、雪、霧、溫度、濕度的適應程度),並說明抗雷電干擾的具體措施和安裝方法。
9.6出入口控制
9.6.1需要進行防護和控制的位置包括:a)周界柵欄、圍牆的出人口;b)展廳、庫房的出入口。c)進入防護目標區的地下通道和天窗;d)防護區和禁區的通道。
9.6.2僅供內部工作人員使用的出入口應配置磁卡或其他自動識別身份的出入控制裝置。
9.6.3自動識別身份的出入控制裝置,其有效進入的證卡數量應滿足用戶的使用要求。不同的入口,應持有不同的識別密碼,以確定不同級別證卡的有效進入。每一次有效進入,都應可自動存貯進該人員的相關信息和進入時間,並每天進行有效統計和記錄、存檔。
9.6.4受識別裝置控制的自動門應能有效阻擋一卡進多人或一卡出多人,識別裝置應保證操作的有效性,非有效進入應發出報警信號。有效操作應保證自動門的有效動作,一次有效操作自動門,只能產生一次有效動作。
9..6.5有效證卡應有防止同類設備非法復制的密碼系統,密碼系統應能修改。
9.7人侵探測裝置
9.7.1入侵探測裝置在其系統防範區域內,當有入侵發生時不應產生漏報留。
9.7.2復合入侵探測器,只能視為是一種原理的探測裝置。
9.7.3入侵探測器裝置組成系統後,其系統的抗輻射敏感度、抗電源瞬態敏感度的能力應符合GBl0408.1中4.6.1要求。
9.7.4探測器啟動攝像機或是照相機的防範區域,應設置與探測同步的照明系統。
9.8無線傳輸裝置
9.8.1安全防範系統工程中,不適宜採用有線傳輸方式的區域和部位,應採用無線傳輸方式。當探測器進入報警狀態時發射機應立即發射報警信號,發射機應有間隔一設定周期的時問後,重復發射報警信號的功能,當探測器進入警戒狀態後,發射機應停止發射報警信號,傳輸應停止。
9.8.2固定安裝的無線報警裝置,應有電源欠壓指示,欠壓指示分以下兩種方式:
a)發射機電源在欠壓狀態時,應發射一個故障信號給中心控制室的接收機,接收端應有專門的欠壓報警顯示信號或區別報警信號的燈光顯示。接收機在收到欠壓指示後,可對發射機發射一控制信號,終止欠壓報警信號的發射,並應立即更換發射機電源;
b)發射機電源在欠壓狀態時,發出本地聲、光報警信號,聲級不低於85dB(A)。
9.8.3固定安裝的無線報警發射裝置,應有防拆報警和防止人為破壞的實體保護殼體。
9.8.4以無線報警組網方式為主組成的安全防範系統,應有對使用的信道進行監視的功能,當出現連續阻塞信號或干擾信號超過30e,足以妨礙正常接受報警信號時,接受端應有故障信號顯不。
9.8.5以無線報警組網方式為主組成的安全防範系統,接收端應有接收處理多路同時報警的功能而不得產生漏報警。
9.8.6發射機電源應保證有效使用時間不少於1印天,在發出欠壓報警信號時,電源應還可支持發射機正常工作7天。
9.8.7接收機安裝位置應由現場試驗確定,以保證接收到防範區域內任意發射機發來的報警信號。
9.9實體防護
9.9.1實體防護是文物保護的重要措施,在防範工程中應優先採用。
9.9.2文物安全實體防護主要有以下措施:
a)存放文物的展櫃應是防盜玻璃或防彈玻璃及相關框架組合而成,展櫃一律應安裝防盜鎖。普通玻璃展櫃應安有報警裝置對櫃內文物進行監控。b)存放文物的普通倉庫內應設置組裝式文物保險庫或防盜保險櫃,一級文物不得在普通庫房內貨架上堆放保管;c)展出的文物字畫,要附加實體防護裝置;d)文物庫房的門和窗應分別安裝防盜安全門和防盜窗,防盜安全門質量標准應達到GA25中5.2規定的C級水平;e)室外周界柵欄高度不得低於2.8m。
9.9.3對文物建築中易攀登、隱藏人員的部位,在不影響觀瞻的前提下應設置障礙物
Ⅵ 移動組網指令是什麼
智能組網是中國移動為家庭寬頻用戶提供的專家級組網服務產品,包括為家庭用戶提供標准化網路評測,家庭有線或者無線組網方案設計、安裝部署及持續的保障服務,並可根據用戶需求推薦和提供AP路由器,Wi-Fi中繼器等用於提升網路質量的終端產品,以幫助用戶實現家中無線網路信號覆蓋提升。
組網路由協議的目標是快速、准確和高效,要求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查找到准確可用的路由信息,並能適應網路拓撲的快速變化,同時減小引入的額外時延和維護路由的控制信息,降低路由協議的開銷,以滿足移動終端計算能力,儲存空間以及電源等方面的限制。
(6)室外勘察組網命令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數據網的種類繁多,根據其採用的廣域網協議不同,可將其分為DDN,X.25,幀中繼和IP網,由於IP網具有協議簡單、終端設備價格低廉、以及基於IP協議的WWW業務的開展,基於IP協議的Internet呈爆炸式發展,一度成為了數據網的代名詞。
IP網要求用戶終端將用戶數據信息均封裝在IP包中,IP網的核心設備——路由器僅是完成盡力而為的IP包轉發的簡單工作,採用資源共享的包交換方式,根據業務量需要動態地佔用上下行傳輸通道,因此IP網實際上僅是一個數據傳送網,其本身並不提供任何高層業務控制功能。
若在IP網上開放語音業務,必須額外增加電話業務的控制設備。值得一提的是IP網中傳送的IP包能夠承載任何用戶數據信息,為實現語音,數據,多媒體流等多種信息在一個承載網中傳送創造了條件。
Ⅶ 通信傳輸線路勘察與設計需要注意哪些
通信傳輸設計工程師和通信線路設計工程師的區別:通信線路設計是通信光纜線路設計,通信傳輸設計就是做通信設備設計。
通信線路設計工程師是做從事通信線路工程的規劃設計(如,通信管道、光纜、電纜建設的勘察設計工作等)。
傳輸設計工程師工作內容分為兩種:
1、傳輸設備方向:主要做設備的選型、成環組網、網路的時隙規劃等工作。
2、線路設備方向:這個主要去現場勘察光纜的線路的路由,設計使用光纜的米數,各種輔料的使用情況等;是地埋光纜、架空還是管道,如果是城市內還要去看管井的有無和走向,這些比較瑣碎,還要做出工程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