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序員薪資確實很高,但為何很少見他們炫富
我認為有以下幾種原因:
1.相比炫富,程序員更關注技術
程序員注意力都在技術上。比起財力上的優越感,智商和知識上的碾壓和超越,技術實力的被認同,更能讓程序員有快感。
2.程序員賺的都是辛苦錢
因為自己賺的都是辛苦錢,內心感覺就沒啥好炫耀的。我們都知道,程序員的工資雖然比起別的行業要高,但是經常要加班加點趕項目。除此之外,新技術更新的速度太快了,需要經常學東西。程序員這一行的付出,是別的行業難以企及的。
3.程序員生活充實
炫富的另一個必要條件是---精神空虛。炫富的人,除了在財力上有優勢外,沒有其他能讓人信服的東西,只能使用炫富來獲得別人的認同。
2. 世界上最頂尖的程序員都有誰
世界上最頂尖的程序員我不知道(別揍我)
但我知道世界上最鬼才,最恐怖的程序員,他就是人稱電子殺手的霍茲。
3. 世界上第一個程序員是誰
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員,也是第一個女程序員,她在計算機還沒出現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程序的設計 。
19世紀詩人拜倫的女兒,數學家。穿孔機程序創始人,建立了循環和子程序概念。為計算程序擬定「演算法」,寫作的第一份「程序設計流程圖」,被珍視為「第一件計算機程序。
Ada Byron Lovelace
The First Computer Programmer
1815 - 1852
阿達·奧古斯塔,1815年生於倫敦,她是英國著名詩人拜倫(L.Byron)的女兒。因父母婚姻破裂,出生5星期後就一直跟隨母親生活。母親安娜·密爾班克(A.Millbanke)是位業余數學愛好者,阿達沒有繼承父親詩一般的浪漫熱情,卻繼承了母親的數學才能。
阿達19歲嫁給了威廉·洛甫雷斯伯爵,因此,史書也稱她為洛甫雷斯伯爵夫人(Lady Lovelace)。由於巴貝奇晚年因喉疾幾乎不能說話,介紹分析機的文字主要由阿達替他完成。阿達的生命是短暫的,她對計算機的預見超前了整整一個世紀。阿達早逝,年僅36歲,與她父親拜倫相似。根據她的遺願,她被葬於諾丁漢郡其父親身邊。
阿達設計了巴貝奇分析機上解伯努利方程的一個程序,並證明當時的19世紀計算機狂人巴貝奇的分析器可以用於許多問題的求解。她甚至還建立了循環和子程序的概念。由於她在程序設計上的開創性工作,Ada Lovelace被稱為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員。當時的阿達甚至不顧自己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堅定地投身於分析機研究,成為巴貝奇的合作夥伴。在1843年發表的一篇論文里,阿達認為機器今後有可能被用來創作復雜的音樂、制圖和在科學研究中運用,這在當時確是十分大膽的預見。以現在的觀點看,阿達首先為計算擬定了「演算法」,然後寫作了一份「程序設計流程圖」。這份珍貴的規劃,被人們視為「第一件計算機程序」。
美國國防部據說花了10年的時間,把所需軟體的全部功能混合在一種計算機語言中,希望它能成為軍方數千種電腦的標准。1981年,這種語言被正式命名為ADA(阿達)語言,以紀念這位「世界上第一位軟體工程師」。
4. 中國有多少程序員世界有多少程序員
現在談到中國軟體業時,總是與印度軟體業相互比較,是基於這兩個國家有很多相似性。在80年代中期,中印兩國軟體業並無太大差別。中國軟體業並未將印度軟體業放在眼裡,此拜中國高速發展之賜,我們戲言曰印度阿三(是就經濟而言,亞洲國家,日本第一,中國居二)。但到了現在印度軟體業成了全球老二,叫一向自大的美國人也不敢小瞧,蓋茨稱其為繼美國之後的下一個超級軟體大國。中國軟體業卻看起來是王小二過年了,增長率比起國內其他行業尚可自慰,比起其他軟體大國則相形見絀。國內67%的市場份額被外國巨頭拿走(的確就是拿,沒有被狙擊)而且是高端市場。企業在技術競爭力上與外國巨頭的差距是越來越大了。大部分軟體公司都是在進行一般應用開發,為事企業單位開發管理系統。開發工具是別人的,後端資料庫是別人的,絕大多數服務支撐軟體也是別人的(修路的利潤哪能跟提供大型工具的利潤比)。要不是中國盜版猖獗,很多小公司光買開發工具就夠嗆了。不僅僅是技術差距加大,連從業人員的士氣都大受影響。以前,開發出了產品雖然盜版猖獗,但大多贊譽有加,現在,有時連盜都不盜國產軟體。過去的程序員們也沒多富有,但常被不少愛好者追捧,聲望甚著,現在,大概只有出校門沒幾年的「青光「才為自己的程序員身份得意了。幹了幾年後,再不願說自己是光干編碼的程序員。中國的程序員們盡管並不認為自己的水平比印度同行差,但大都承認了軟體業與印度的差距。也沒什麼人認為中國軟體業形勢大好,高歌猛進。至於中國軟體業為什麼會落敗於印度,已有不少總結,在此不表。來看一看業界人士們開出的在網上引發大爭議的救業良方。印度軟體業這幾年的迅猛發展吸引了全球目光。中國軟體業業界人士紛紛以玄奘西行的架勢前往取經,這是無可非之。業界人士們取經的結論比較具共性的是:中國軟體業需要進行職能化分、大量培養軟體藍領、開拓海外市場等。進行職能化分、實施軟體工程、加強管理這些沒多大的爭議。爭議集中在軟體藍領這個新玩意上。在目前關於美國、日本、西歐等其他軟體發達地區的報道中鮮見著軟體藍領這一劃分和論述(大師和普通程序員當然有別,哪裡都一樣)。這是個我們從印度帶回來的特產。原因是印度人用高中生在編程,再加上那幫傢伙軟體工程、項目管理搞的很好,居然能按時上下班,幾乎跟哪裡都不一樣。於是就得出一個軟體藍領的概念(是印度人首創,還是我們的新發明,待考)。可是我要提醒的是印度信息技術部部長2000年5月在華盛頓放言印度每年能向世界輸送20萬信息專業技術人員,美國現有IT人才簽證配額的一半被印度人占據,看來輸送的可不是一抓一把的高中生。老美還沒那麼笨。以印度現在的培訓體系現狀和實力,那幫高中生經過培訓是必然的了。他們可是在中學就接受扎實的計算機教育。我們的所謂的科班出身,不也是從高中拉了一撥人進行再教育嗎?我們的大學技術教育是不是比他們的培訓體系強,這我沒法量化比較。我倒知道譚浩強教授在一次計算機教育會議上說他對中國現在的計算機高手大部份是非計算機科班出身感到迷惑不解。非計算機科班出身的高手得大部分自學吧,還有不少超過天天接受計算機教育的。我也還知道印度IIT被稱為亞洲的MIT。我也還知道印度的培訓系統來中國幫我們培訓技術工程師。盡管業界人士對軟體藍領語帶不屑,但要真是我們的教育培訓比他們好,那倒是我們應以幫助第三世界兄弟的名義去幫他們。怎麼掉過來了。那種因為印度很多編程人員沒有大學學歷,就把人當作是一抓一把的高中生的人是否也太過皮相之見了。盡管他們不會告你行業污衊,但我建議有關人員在爆炒軟體藍領時先仔細斟酌一下,去考察一下別人受到的計算機教育再說不晚,程序員里沒幾個人跟你們搶「軟體藍領」這個詞的話語權。也許吧,他們的培訓系統比我們差,我們的認證培訓系統可以讓一個文秘專業的MM在一個月內拿MCSE,真是天才輩出!軟體的開發畢竟還是創造性的活動,你得把要處理的事務進行邏輯轉換,再變為程序邏輯,編出代碼。即便引入軟體工程,把事務進行細分,分成更小的功能模塊。你也得進行邏輯轉換,離不了思考。要是不想讓整個程序慢如老牛,還得仔細考慮對全局的影響。軟體工程搞得再好也不能讓前一個程序員寫if,後一個程序員寫else,再後一個打個大括弧。要真是不需動腦就能寫,用能代碼自動生成的開發工具就行了,哪用得著一個人。就是不給薪水也得用一台計算機呀,還浪費能源。你要是在業務流程、核心邏輯不變的情況下改來改去,那是叫維護還是叫開發?開發就是這個樣子?如果開發真是做個界面,拉兩個控制項,改改屬性就行,那你還是找一個會Photoshop的人吧,效果肯定好。繼續說這個軟體藍領,我們既然學習印度的管理經驗,又帶回軟體藍領這個詞,還要大力走向世界,看來我們的確是「師印長技以制印」了。前文曾有對世界軟體業產業類型的描述。美國的模式,我們現在又缺資金、又缺技術積累,也沒合理的產業群落,一時還學不了,以後吧。愛爾蘭也沒法學,搞20多個版本賣給誰?菲律賓軟體產業的增長速度都叫我們吃驚。我們就來看一看印度軟體產業,印度產業大部份是外包。我們倒還多了一個國內市場作後院,很占優勢吧。仔細來看一看!大家認同的說法是,印度人能拿到外包業務的原因是:官方語言為英語,有語種優勢,勞動力成本低廉。當然,還有常提的一句話:中國人和印度人都適合編程,無它,從小重視數學爾。怎樣超趕呢?語種優勢?印度比我們強。品牌優勢?也沒法比。我們跟他們比聰明?還是等這方面專家來解釋吧,先別那麼想。那就拼價格吧!我們就打一場價格戰吧!家電業都能打,我們怎麼就不行。拼價格那得先降成本,軟體的成本主要就是程序員的工資。讓一個人均GDP847美元、現有程序員16萬人、現在每年培養科班技術人員5萬多人的國家跟一個人均GDP300多美元的國家、現有程序員40萬、現在每年培養近20萬技術人員的國家打人才價格戰!當然,我們的認證培訓機構能用一個月時間將一文秘專業的MM培養成MCSE技術專家,看來勝利在望!再來看一看我們的後院。我們現在有16萬名程序員,分布在近6000家軟體公司。這么多的軟體公司都能活,那恐怕得感謝這幾年的信息化熱潮。盡管大部分的軟體公司都是做行業應用、管理軟體的。但一些大型的行業應用軟體並不是由本土企業來完成的。Satyam和Multitech拿下了華為、中興和聯通的幾個重要訂單,而中國航空系統的管理軟體也落入印度軟體公司的囊中。一通訊公司的網路核心軟體也是其印度研究所完成,這也可算中國軟體公司。但卻不代表中國軟體業的真實水平。有人已在冷思信息化的熱潮:雖然各個企業之間千差萬別,但同一行業的業務流程卻有著驚人的相似,行業應用的標准化這恐怕是這類軟體的方向。被譏為「做系統缺少資產; 做應用缺少溝通;做信息缺少分類;做工程缺少規范;做管理缺少制度; 做團隊缺少組織「的大多數軟體公司如不圖變,恐怕無力擔當這一責任。在印度幾頭軟體大象已經開始涉足中國市場的時候,我們先不要全都忙著打出去吧!我們有什麼優勢:管理?資金(軟體企業的積累)?技術積累?人力成本?
5. 程序員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你的關注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每天一篇原創文章,將華銳視點十年創業中關於運營、程序技術方面的感悟、走過的各種坑,分享給你。希望能幫助更多創業者快速成長,繞過一些坑。
程序員在其他人眼裡應該是一群神秘的存在,他們深居簡出,衣衫襤褸,神色落寞,有錢但是低調,壓力大卻看不見宣洩。
程序員標配一般如下:
夏天使用公司年會或者技術活動配發的T恤,有技術LOGO更佳。要不可以裝備格子襯衫,鬆鬆垮垮的最好。有利血液循環。別輕信偶像劇里的行頭,緊身牛仔褲衛衣啥的,弄上泡麵湯你會心疼的。
冬天就是裡面隨便穿,外面羽絨服。羽絨服就要實用款。長點最好,款式的話...肥大點包的嚴實就行。
穿鞋的話根據情況而定,拖鞋是放飛思維的一對風帆。如果實在無法如此放鬆的話,翻毛大頭鞋也很體驗粗狂自然性能方面的考量,旅遊鞋太沒個性!
眼鏡要選古典版的,能豐富內涵,體(yan)現(gai)深(dai)邃()的目光。最時尚的搭配就是白框黑腿,黑框白腿。非黑即白,陰陽平衡,也能體現到二進制的理念。
隨身的包是職業的象徵,斜跨的款式略顯浮誇,都是初入本行毛頭小子的扮相。你要是專業的一定要注意,雙肩包才最適合!,雙肩包才最適合!,雙肩包才最適合!工學設計,外出時也可以緩解駝背的症狀,解放雙手的設計是最符合效率和科學的!
抽煙也是品味的象徵。為了體現到代碼設計師那獨到的視角,一定要從其他維度看待和選擇。首先煙霧要大,味道要刺激,否則難以在另一個境界審視自己的內心。其次價格要便宜,我等並非凡夫俗子,談錢太俗氣,金錢使人庸俗。
喝水的道具要簡單實用,多年不刷的不銹鋼保溫杯更能體現到您的不凡氣質。配合茶漬與咖啡的痕跡就更佳具有神韻。這些特徵一般是具有大神潛質的人士標配。
手機的選擇一般要低調,除非開發需要,否則盡可能化為小米。不是我們買不起,只是夠用就好。過多的資源浪費與碳排放會加重這個本已痛苦不堪的地球環境。
發型一般要選擇後現代野獸派重金屬朋克風格的設計,有條件的話配合稍微狂野些的不規則胡茬,即為上佳設計。行走時根據空氣動力學產生的結果十分動態,看你一眼就會知道演算法無常,學識深奧!
工作餐要符合葷素搭配營養齊全的特徵,另外要方便部署,實現方便。方便麵,煎餅果子等平凡的食品其實都具有如此高尚的內涵。因此我們才經常選擇它們。記住,我們並不是隨心而為的,反而是精心設計的。
筆記本電腦對於我們是主要輸出裝備,本著軍事裝備選擇原則,一定要選有重量感的,黑色耐臟的,厚實的,工作中的隨手一堆都能感受到自己創造的重量。另外在壓泡麵時絕對令你意想不到。
程序員的女朋友應該是什麼樣子呢,首先你得先有個女朋友.......這個編不下去了啊,我出去哭會,大家繼續啊。
6. 程序員節的節日起源
1、節日起源
創立「程序員節」最早是來自俄文《計算機世界》(《Компьютерра》)出版社的主編德米特里·門德列留科(Дмитрий Мендрелюк)在1996年7月15日的想法,當時計劃將節日命名為「計算機用戶節」,定在每年9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五,稱之為「純凈的星期五」(Чистая Пятница,按照當事人之一的說法,這樣命名是為了刺激那些計算機病毒製造者)。
說到程序員節的來歷,這要歸功於一名在並行技術網頁設計公司工作的職工——倫丁·巴爾特。2002年,他收集簽名向俄羅斯聯邦政府請願,請求將這一天定為程序員節。2009年7月24日,俄羅斯聯邦通信與大眾傳媒部提出了新的節日安排方案,設立程序員節。9月11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簽署了這個法案,也就成為了俄羅斯的一個官方節日。這一行動在5天內得到了9800個投票支持。
程序員節也叫「溢出節」,即「選擇第256天是取其一位元組(8位)溢出的意思(從0開始,最大到255)」。(俄語:День программиста)是一個俄羅斯官方節日,日期是每年的第256天,也就是平年的9月13日和閏年的9月12日。
2、節日文化
選擇256(=2^8)這個數字因為它能表示程序員所熟知的,一個位元組是由8位二進制數構成的意義。256也是2的冪中最接近但不超過365的數。
十六進制中第256個數為0xFF,因此,在這個節日中,程序員穿24位RGB顏色代碼為0xFFFFFF的白色服裝進行慶祝。
3、節日活動
每年第256天(平年9月13日或閏年9月12日),是國際程序員節。每逢這一天,人們都要穿白色服裝來慶祝。有網友稱,畢業5年後,程序員從風度翩翩的美男子,變成了完全禿頂的「類人猿」。5年禿頂的程序猿們,命運悲催。以程序員為代表的IT男們的職業特徵,再一次引發熱議。
白色被選為程序員節的主題色。在紅綠藍24位深(RGB)顏色空間
程序員里,每種原色可以有256種級別(從0到255一共256個數值)的深淺變化,當三種原色都達到最大深淺值,即為十六進制的0xFFFFFF時,表示白色。所以全世界的程序員們會穿著白色來慶祝這一天。
每年第256天(平年9月13日或閏年9月12日),是國際程序員節。之所以選取256,是因為256是程序員熟知的8位元基本數字。程序員節是俄羅斯的官方節日,每逢這一天,人們都要穿白色服裝來慶祝。有網友稱,5年禿頂的程序猿,命運悲催。
就在程序員這一天,有網友稱,程序員5年後就成為程序猿。據圖片顯示,一男子畢業時,青春煥發,充滿生機,2年後,有些許滄桑。但5年後,程序員變成了完全禿頂,已經基本回歸到原始類人猿,故而有程序猿之稱。
7. 動漫中在異世界就職的程序員有哪些
我覺得動漫中在異世界就職的程序員有以下幾位:
佐藤 出自《爆肝工程師的異世界狂想曲》
你們有沒有發現,凡是叫佐藤的,穿越幾率都比較高,就杏娘所知就有三位。這位主角穿越的很科學:爆肝加班猝死,嗯,這很程序猿!索性穿越到自己生前維護的游戲中,連隱藏的BUG都帶過去了。然後上演一場異世界GM收女奴隸的故事!
這幾位都是動漫中在異世界就職的程序員。以上僅是個人觀點。
8. 程序員是做什麼的
程序員一般的工作是從事程序開發、程序維護。
程序員是從事程序開發、程序維護的專業人員。一般將程序員分為程序設計人員和程序編碼人員,軟體從業人員分為初級程序員、中級程序員、高級程序員(現為軟體設計師)、系統分析員,系統架構師,測試工程師六大類。具體工作職責如下:
1、負責軟體項目的詳細設計、編碼和內部測試的組織實施,對小型軟體項目兼任系統分析工作,完成分配項目的實施和技術支持工作。
2、協助項目經理和相關人員同客戶進行溝通,保持良好的客戶關系。
3、參與需求調研、項目可行性分析、技術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
4、熟悉並熟練掌握交付軟體部開發的軟體項目的相關軟體技術。
5、負責向項目經理及時反饋軟體開發中的情況,並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改進建議。
6、參與軟體開發和維護過程中重大技術問題的解決,參與軟體首次安裝調試、數據割接、用戶培訓和項目推廣。
7、負責相關技術文檔的擬訂。
8、負責對業務領域內的技術發展動態。
(8)新世界程序員圖片擴展閱讀:
職業要求
一般的程序員都有四年的在專業領域的學習,需要一個在程序領域的學士學位獲得者,不論是數學方面的還是工程方面的都是可以的。
大約有20%的人在這一領域的計算機科學和工程學擁有更高的學位。還有很小一部分程序員是自學的,盡管一些專業性的學校或者綜合大學可以提供,但是也需要一些別的途徑來提供相關的人才。
盡管學歷是比較重要的,但是公司經常把重點放在應聘者的工作經驗上,很多剛從大學畢業的大學生雖然有引人注目的學位證書,但是他們找不到工作是因為他們缺乏經驗。
一個程序員雖然沒有正規的學歷,但是如果一個人擁有程序設計的深厚知識背景或者豐富的工作經驗的話,那麼他的機會要比有學歷的應屆畢業生大得多。
對於職業程序員,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程序員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技術,他的技術必須一直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並且要不斷發展,程序員也要尋找貿易的機會,要參加研討會,在周刊上發表文章和接受職業教育,這些使程序員在自己的領域中分級或者不斷並排前進。
9. 動漫中最「救世主」的程序員有哪幾個
我感覺程序員這種生物不得不讓人佩服,憑著幾行英文字母硬是把設計、游戲、影視玩得團團轉。這還不是人們欽佩程序員的原因。更讓人欽佩的是,男性程序員們可都是冒著禿頂與生命的危險造福廣大人民。不過再牛逼的,那還得說起動漫里的這幾位程序員了,玩代碼還順便把世界給拯救了,程序員的標榜說的就是他們吧。那麼事不宜遲,讓我們看看最「救世主」的5個程序員,異世界開後宮,我才不羨慕!
不二咲千尋
那麼可愛的當然三男孩子了。不二咲千尋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的含義。和軟萌萌的外表一樣,不二咲千尋的內心也是一個柔弱的男孩子,唯唯諾諾的他就像個讓人可以隨便欺負的女孩子,也就是因為這點,讓很多人誤會了他的性別。雖然是這樣,但不二咲千尋可是一個十分厲害的程序員,這一點上是所有男孩子都比不上的。
以上純屬我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