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從月薪2萬到月薪6000,失業和降薪,為何讓很多人根本沒有選擇呢
要不是這場疫情,相信以前的自己很難相信,一個月薪2萬的程序員會去做外賣小哥。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人猝不及防,一些人已經早早的在年前就辭職了,打算在來年找一份更合適的工作,也有一些人打算在過年上來看看有沒有別的機會,但是這一切都被打亂了,提早辭職的人沒辦法重新找工作,延遲復工,導致很多人都是在家待業的狀態,即使是有班可上,很多人也面臨著降薪的風險。對於相當一部分人來說,很多人在2個月都可能是零收入。
在他們眼裡,程序員和外賣小哥最大區別不是工作環境,社會評價,社會地位,而僅僅是月薪2萬和月薪6000的區別,沒得選擇時候,能賺錢的工作都是好工作。
失業和降薪,即使以前月薪2萬,生活壓力和每天都要固定支出房租等等,讓我們很多人沒得選擇,即使你月薪2萬,沒錢的時候,月薪3000的工作你都會奮不顧身去搶,這時候我們已經不在乎工作是在幾十層樓的寫字樓里還是像外賣小哥一樣風里來雨里去,只在乎每個月能到自己手裡的錢能有多少,能否讓自己擺脫錢只出不進的困境。
生活就是這樣,很多時候我們就是沒得選擇,前一天你可能是高檔寫字樓里月薪2萬的人,但是下一秒,你可能就成為了大街上送外賣的外賣小哥,不因為什麼,僅僅因為需要生活,需要養活自己,需要賺錢養家。
㈡ 程序員的工資為什麼都是上萬一個月的
為什麼程序員工資都很高
人均年薪11萬,那是工作1-2年的平均,這個行業工資高不是沒有道理:
(1)試想一下,每天你要盯著電腦幾個小時,看N行程序代碼,還要敲,在很多人看來是多麼無聊的事情。
(2)很多人入行培訓中途而廢,堅持不下來;如果沒有經過一定的培訓,有一定的基礎,那不可能看得懂,敲得出來,也就是這是一份技術性的工作,要求掌握一定的技術,門檻較高,並不是你能會用電腦就行了。
最根本的原因可以有2點:1.這本身就是一個相對於其它行業來說,起點較高的,並不是每個人都做得來的,要求邏輯思維能力強,英語能力較好,尤其是英語這方面,對應0基礎英語入行的人來說確實是一大障礙,我們用的是國外開發的軟體,比如常用的eclipse,myeclipse等,原版純英文界面,即使有漢化版中文界面,如果身邊沒人指導用法,那也比較困難,不會用,問題較多。
2.需要有前輩,有多年企業項目實戰經驗的經理(即做項目轉向管理崗位,擔任企業培訓講師或者在職的)帶領,講解,指導,了解企業需要,才能比較快的與企業接軌,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入行條件,第1點很多人也許做到,但缺少這一項。一到真正IT企業面試,一問三不知,筆試難通過,說起來,應屆畢業生大都達不到企業要求,也許就是這個問題)
㈢ 程序員是不是到了一定的年齡就退休了
人們常說的「35歲危機」 無非是怕人到中年,高不成低不就,不好找工作。然而程序員人到中年真的是那樣不堪嗎?不妨我們來算筆賬。
比較一個程序員和一個普通職員:
一個程序員20歲-35歲,奮斗十五年,按平均月薪2w左右,年薪30w來計算(或多或少,這里只做粗略計算):30w*15=450w
再來算一個一般事業單位,20歲-60歲,奮斗四十年,按平均月薪7k左右,年薪10w來計算(或多或少,這里只做粗略計算):10w*40=400w
一個是拚命奮斗15年,一個是安逸的40年,最終得到的報酬幾乎等同。這里不是說中年程序員就要退休,而用數字這樣客觀的計算方式來說明。
成熟的程序員遠不止一份工資
上述的報酬是按平均薪資來算,但其實程序員還有其他的「外快」。所以一個優秀的程序員能掙到的遠不止這些。
我有一個朋友小A,畢業兩年,前端工程師。
我印象中他每天都很忙,我好奇的問他,你們公司每天都這么壓榨人的嗎?
他說,不一定啊。公司項目忙的時候就忙公司的,不太忙的時候也會接一些朋友介紹的私活兒掙點外快。
我說怪不得,程序員果然是靠技術走天下啊!
前段時間支付寶領紅包的活動滿天飛的時候,相信大家也見識了很多五花八門的方式,記得看過一條新聞說,某程序員在網站上外鏈了支付寶鏈接,短短幾天掙了上百萬!掙錢的方法千千萬,用技術實現一定最方便快捷(這里只舉例,並不提倡)
還有身邊很多朋友,有自己寫博客發表文章的,也有在頭條上回答各類技術問題的,甚至有自己做自媒體公眾號很成功的。只要技術ok,程序員的收入渠道多種多樣。
選擇權在你手裡
㈣ 程序員現在是不是特別掙錢啊
就整體情況來說的話,程序員的工資水平還是較其他崗位高很多的,至於具體能拿多少錢全看你的本事的,有年薪百萬的程序員,也有就十來萬的,(我說的是北上廣),如果你心動的話,建議可以去了解啊,我表弟之前是做機械的,在廠裡面,後面也是在黑馬的上海校區學習Java,最後轉行成功,也不說他有多成功,就他自己來說,他覺得比他在工廠乾的舒服,工資好高,反正不看你的選擇,不過這個IT行業選擇了的話就要堅持,因為不學習幹不了多久就會被淘汰的,加油~
㈤ 外賣員的收入明明不低,為何還是有那麼多的人辭職不幹
現在的你手機上,一定會有關於外賣的軟體,不論是美團也好,餓了么也罷。我們在用軟體點餐時,除了飯店會製作外,主要就是依靠外賣小哥來配送了。風里來,雨里去,不論什麼天氣,外賣小哥都會准時送達。外賣員的工資收入其實不低,但是依舊有很多人不願意感。主要是因為做這個沒有什麼前途,而且,容易被取代。
所以說,即便外賣小哥賺錢不少,但還是有很多人會選擇辭職,爭取自己有個更好的未來。但是,每個在職業上堅守的外賣小哥都是值得我們尊重的,千萬不要真把自己當做「上帝」。
㈥ 程序員平均招聘年薪超24萬,這個年薪再全國處於什麼地位
我覺得這個年薪在全國處於中上的位置,年薪24萬算下來每月也有2萬了,能月入過萬的人也沒那麼多的。
㈦ 年輕人生活被工資套牢,跑外賣賺快錢,成了失業困局下的什麼呢
疫情之下,讓很多年輕人意識到了生活的危機,以前即使月月負債的生活,但是也能靠著一個月的工資周轉,過著借了還,還了繼續負債的生活,但是一旦收入出現短暫的缺口,即使是一個月沒有收入,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都是極其艱難的。
很多人都崇尚過精緻的生活,即使是月薪3000也阻擋不了自己想要活成月薪過萬的心,掉入消費主義精緻圈陷阱的年輕人們,很多時候都是在超出自己的收入水平在消費,拿著未來的錢來買單此刻的精緻生活,沒有存錢的概念,更認為存錢不是工作和生活的意義,拚命為自己花錢,才是奮斗和努力工作的意義,現在的年輕人不是在高負債的路上,就是在走向負債的路上。
因為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基本都是負債的,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很多年輕人都是僅僅靠一份工資勉強正常生活著,看上去精緻,實則經不起任何風吹遇到,維護生活穩定的這份工資不能出現任何意外,每個月必須准時都能拿到,因為一出現意外,很很多人就會開心擔心自己上個月的信用卡怎麼還,這個月生活費沒有著落,生活的安全感不是自己給的,而是每個月的工資給的。
一邊是每個月需要還的房貸和車貸,錢只出不進的日子只能讓自己越來越焦慮,基本上大部分的工作都在縮招,但是外賣小哥的需求卻在疫情期間上漲了40%,沒辦法只能選擇去跑外賣,剛開始的第一個月跑了3500塊,雖然不是很多,但是總算是緩解一些生活焦慮,要是放在以前,我們怎麼也不會想一個月薪2萬的程序員,會去做外賣小哥。
我們也絕不會把程序員和外賣小哥這兩個職業聯系在一起,因為這明顯是兩個不同的職業鄙視階級,跑外賣雖然門檻低,讓人覺得這是一份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工作,但是他也確實在很多人失業的困境下,如果說不上解決,但是也能緩解很多收入和生活的問題。
沒想到一場疫情,讓外賣小哥這個職業,把很多人從焦慮和壓力的邊緣給拉了回來。
㈧ 「程序員鼓勵師」月薪25000左右,程序員工資月薪15000左右,這合理嗎
我覺得程序員鼓勵師的月薪在兩萬五左右,但是程序員工只有15000左右,這樣的工資設計是非常不合理的。因為這樣本來就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行為。與其花這么多錢雇一個程序猿鼓勵師還不如直接把這一部分的錢加到每一個程序員的工資上面。而且有了這一些程序員鼓勵師,很有可能在程序員有靈感的時候過去打擾他一下,這樣的一個靈感反而就沒有了,因為寫代碼是要集中很多的精神不能夠被打斷,一旦被打斷這個思路沒有了,就是沒有了。而且工資比程序員高了這么多,肯定會挫傷了程序員的積極性,更何況程序員鼓勵是本來就是一個華而不實的存在,想要人跑腿其實有很多都是可以當跑腿的,沒有必要用這么多的工資來請一個人幫程序員去跑腿。